汉儿不为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一个士兵迟疑了下,终是鼓起勇气大声问道:“大人,要是我们死了,大帅会将我们的尸首送归我们的故乡,送到我们的亲人手上么?我是广东人,我怕在广西做孤魂野鬼。我家祖坟都埋在村东头,我爹也埋在那,生前我不能陪他老人家,死后,总要埋他坟边,日夜照顾他。”
这个问题似乎问到了许多人的心坎,汉人讲究叶落归根,讲究死后葬在先祖坟侧,这是一个民族的民气使然,也是一种传承。汉人,重的是血脉传承,重的是家族传承,重的是国家传承。而孝道,是这传承的核心之一。
“你们放心,便是我死了,大帅也一定会将我们送回家乡!不但是你们,这里倒下去的每一个兄弟都能回到家乡!我吴一水对你们保证,我第四镇甲旅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成为孤魂野鬼!”
吴麻子神sè动容,他想到了他的家乡,想到了早已空无一人的故乡。他死后,灵魂能回到家乡吗?
“那好,我等便与大人同死!”问话的那兵凄惨一笑,转身朝同伴们道:“我们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那么多弟兄都死了,剩下我们这几个也不好意思独回,既然咱们身后事有人料理,大伙便在这战死吧,没什么好遗憾的。”
一个兵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就算让我活下来,我也没脸回家乡。柱子他们几个爹娘问起来,要我怎么?”
身边的同伴听了这话,都是鼻子一酸,难以言语的痛楚。一个村出来二十几个,现在就剩六个了,这事,任谁都不好受。
一个左腿中了一箭的士兵却是哈哈笑了起来,把手中长矛往半空一举,喊道:“我全家都被清军屠了,投军为的便是能为爹娘妹子报仇,今日当官的不跑,反而带着咱们和清军拼到底,我这条命交得值!弟兄们,什么都别了,要就一句,愿与将军同死!”
“愿与将军同死!”
三四百太平军将士发自心底的呐吼,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犹豫。此刻,同死是他们唯一能够做的选择。
“愿与将军同死!”
郭魁的声音同样壮烈。
那罢,便同死吧!
吴麻子吸了口气,将已砍得豁出许多口子的长刀慢慢抬向半空,向着坡下如cháo水般冲上来的清兵狠狠指去。
“杀!”
随着吴麻子长刀落下,小北山上再次响起喊杀声。而在距离此地不过七八里地的地方,半个时辰前,两千多戚家军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拿着狼宪、火铳、短刀在“戚”字大旗和镇旗的引领下,缓缓向对面清军踏去。随着一声声口令和旗鼓,两千多士兵组成的大阵豁的停住,在距离清军两里许的地方停住。
以上是补昨天的,现在出去吃饭,可能要喝一点酒。但回来还有更新,是今天的两更。另外欠的五章会在这两三天补上。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战果
先更四章,余下为补欠章
“我于世忠不管你们为何当兵,我只知道你们既当了太平军,吃的就是两广百姓的钱粮。拿人钱财手短,吃人嘴软,你们吃的喝的都是百姓供给的,所以你们就得替百姓消灾。若你们不当兵,在家要种田,风里来、雨里去,哪天也闲不住,遇上灾年还吃不上饭,这年头饿死也是寻常,死道上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你们当中哪一个。可你们现在当了兵,吃的喝的都是别人拿血汗苦给你,你也不用担心死在道上没人埋,所以你们是不是该卖命?你们要不肯卖命,是不是连他娘的土匪都不如,那土匪打家劫舍还讲究个拿钱就放人呢!”
两千多戚家军士兵听了旅校这白话,均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帅招你们当兵,百姓们拿血汗供养你们,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你们能够逢战必上,逢敌必战!若你们见到敌人不敢奋勇当先,只远远望风而逃,那大帅和百姓不是白养你们了吗?句不中听的,你家养只狗,是不是指望它在有人来的时候叫两声?这狗要是不叫,养着做什么?糟蹋粮食么?当然,本校不是你们是狗,你们若是狗,那我这个旅校不就成了狗头了?”
底下又掀起一阵笑声。
“你们都给我牢牢记着,咱们太平军是替大明,替天下汉人卖命的军队,为大明和天下汉人作战,是我们的天职!如果你们惜命,怕死不敢战,那本校是不会对你们客气的。本帅得俏皮话,同样使得杀人刀!咱们的军规,你们熟没熟,明白不明白!”
“明白!”
两千多戚家军将士一阵雷。
“现在,你们跟着我去杀清兵,咱太平军中不讲究割首级,但唯咱丙旅能割首级,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戚家军!”
“老规矩,斩一颗人头,赏银二两,我这里有的是银子,就怕没人来领!废话我也不多了,看旗号,各营出阵,随我杀个痛快!咱戚家军没有贪生怕死的孬种,咱太平军更没有畏敌避战的孬种!”
言毕,于世忠把手一扬,立时就有旗鼓兵打出红sè前进的三角小旗,战鼓声亦是立时响起。
“杀!”
两千多经过严格训练的戚家军战士列出鸳鸯阵,向着对面的清军冲去
对面杀奔过来的太平军打出的旗号,排出的阵形,桂林总兵徐天佑极其眼熟,很快,他就知道对面杀来的明军是哪路人马了。
东江驿,徐天佑曾亲眼目睹自己的部下是如何被这支打着“戚”字大旗的明军屠戮的,要不是他见机的快,小命早就扔在东江驿了。
有东江驿惨败的前车之鉴在,徐天佑潜意识里就不敢与明军交战,哪怕这支明军是从南丹被他们一路撵到柳州来的。他很困惑,为何这支一直在往北跑的明军今天会突然有胆掉头。困惑之余却是头疼,不知道是要迎战还是撤退。
徐天佑拿不定主意,因为北线虽名义上是他指挥,但是真正做主的人却是汉军都统佟正梁。
论兵力,徐天佑手下只有三千多桂林撤往贵州的残兵,佟正梁手下却有1500汉军和3000绿营兵。
就在徐天佑还在迟疑战还是退时,汉军八大家佟家第三代出身的佟正梁却命吹响了进攻号角声。
在云贵一路连捷,横行惯了的佟正梁根本没有将太平军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太平军就是不堪一击的菜鸟,只要自己亡命冲锋砍杀,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tiáo转pì股玩命的逃跑。
论打仗,还是得属我们八旗厉害!
佟正梁一脸不屑的望着太平军列出的阵势,打心眼里瞧不上,那叫列阵吗?他娘的稀稀疏疏的一点都不严整,真不知对面明将脑子是不是长在pì股上,竟然如此废物,排这种稀垮阵形不是等着让我们砍吗!
佟都统很幸运,也很不幸。幸运的是他没有见识过戚家军的厉害,当年浑河之战,他还没出生。东江之战,他在云南;不幸的是,正因为他不知戚家军这种阵形的厉害,所以他勇敢的向着明军发起了冲锋。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佟正梁深信不疑,他也毫不怀疑自己将取得战事的胜利。若不是线国安严令,他早就想带兵把这支一直在北面彷徨游荡的明军吃掉了。现在这支明军自己送上门来,他要不吃掉对方,却是太不给那废物明将面子了。
徐天佑没想到佟正梁就这么冲了上去,他也来不及做什么,只能下令全军跟上。再,他也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佟正梁,自己从前曾经被眼前这支明军打的差点逃不回来。
不管对面明军再怎么能打,总归不过两三千人,自家却有七八千人,这仗总不会跟上次一样惨败吧。
数千清军在佟正梁和徐天佑的指挥下大举扑向戚家军的鸳鸯阵。
两军刚一交上手,佟正梁就惊讶的发现过去对付明军的那一套根本不管用。这些排着奇怪阵形的明军不光没有逃跑,相反是在盾牌掩护下,杀声震天,手里用着一堆没见过的怪玩意向着清军推过来。
长长的带尖头的,还浑身带刺带钩的狼筅成了清军挥散不去的噩梦,刀砍不断它,枪挑不过它,密密麻麻的顶在眼面前,是进不得退不得。那东西不仅是难弄,还往往遮蔽视线,使的清军看不清这玩意后边的明军都在干什么。
清军根本无法抵挡狼筅的攻击,他们手里的兵器还没等够着拿狼筅的明军,自己就被划了个满脸花,毁容算轻的,大多是被这个缺德玩意钩倒扫倒之后,后面拿长矛的明军马上就跟过来玩命往他们身上捅。更可恶的是,明军中还有铳手,这些铳手在拿其他武器的明军保护下,专门开铳射杀清军的军官。清军想要冲上去对付那些铳兵,却被狼筅兵牢牢挡住。
清军的主力是佟正梁手下那一千多汉军,在汉军一个一个被明军击倒之后,余下的清兵都是胆颤。仗打的实在是太窝囊,他们根本无法破开明军那长长的怪武器,哪怕他们人数比对方多的多,可对方是以一个个小鸳鸯阵结成的大阵,不论清军从哪面攻打,明军的阵形就跟个刺猬似的,让他们无从下手。
激战半个时辰后,不用佟都统发令,清军扔下一堆死尸,掉头向南逃窜。
此战清军阵亡984人,戚家军阵亡人数仅29人。
以29人的伤亡取得敌近千伤亡,这个战果不管放在哪里,都足够耀眼的,然而于世忠却仍不满意。因为当年戚大帅领着戚家军打倭寇,往往是以零伤亡取得倭寇阵亡数百乃至上千的。(未完待续。)
p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军
小北山下,王有喜艰难支撑着。第四镇的乙旅在几次进攻失利之后,已是伤亡惨重。新一旅也是堪堪在撑着,要不是乙旅顶在前面,替他们挡住了清军大半压力,只怕由降兵改编组建的新一旅已然崩溃。
仗打到现在,王有喜看不出半点赢的希望,或者他已经没有办法增援上小北山了。现在,他能做的仅仅是收拢防线,聚拢士兵,保持队形往柳州缓缓退去。
小北山上的喊杀声已然听不见,甚至清军的火炮都停止了对小北山的轰击,再怎么乐观,王有喜也不认为小北山还在己方手中。
柳州城中的邵九公派人询问了王有喜的意见,王有喜给出的答复是不必再派援军出城了。柳州现在要做的是组织接下来的守城,而不是再无谓的如添油般往城外派兵。
现在这局面,派再多兵来也没用了!
为将者,最忌添油战术。倘若一开始柳州就tiáo集三个旅一起出城增援小北山,那么战事很可能不是现在这样,不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战前,王有喜不是没有建议过往小北山上多屯一些兵马,可是邵九公却认为小北山虽是一处绝佳的防守高地,控扼柳州城北唯一通道,但毕竟不是柳州城,柳州军力重点还是要放在柳州城,而不是在小北山上屯驻重兵。
这也不能不是一个老成持重的做法,小北山虽重要,可也没有柳州重要,退一万步讲,小北山便是真丢了,清军也断不可能拿下柳州。只要柳江上的水师在,只要柳州不是孤城,单凭线国安的几万兵想拿下柳州城无疑是痴人梦。所以王有喜虽觉得有些不妥,但也没有多加劝。
现在,却不能不当初没有在小北山屯驻重兵是个极其愚蠢错误的决定,因为王有喜觉得线国安的目的可能并不是攻打柳州,而是将攻守双方换一个位置拿下小北山的清军将成为柳州太平军面前一道很难过去的坎,就像他现在这样进退两难。
王有喜现在真的感到很窝囊,因为他是被清军的炮火压着打。对方的骑兵不停的出来sāo扰牵制,令得他想要成功将两旅残兵撤下去都很困难。
打参加太平军起,王有喜还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憋屈过。哪怕当年被清军围在新会城,他也没有这样qiáng烈的憋屈感。
“开炮!”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清军的炮手利索的将手中火把挥下,火绳顿时发出“哧哧”的燃烧声,好像毒蛇的杏子般。烧到尽头,“轰”的一声,火光一闪,炮子呼啸而出,砸向前方的明军。
五十多门火炮齐射,声动天地,威力也是惊人。黑烟之中,支撑了一个多时辰的太平军中终于开始出现抱头鼠窜的士兵。
“明军撑不住了,别浪费药子了,马队随我上!”
汉军都统王胜好不得意的放下千里镜,他毫不含糊的下令骑兵冲杀。
大炮是轰得过瘾,可最终解决战斗还得靠骑兵。王胜可不想将到手的功劳给扔了。
“杀!”
两千多清军骑兵嗷嗷叫着随着他们的都统冲向了那些正在四散逃奔的明军。
明军,的确在溃败。
最先崩溃的是新一旅那些降兵,新一旅的溃败直接影响了正在保持阵形,试图且战且退的乙旅。
清军骑兵的大举冲阵,令得失去侧翼保护的乙旅陷入苦战之中。
王有喜和乙旅的旅校李秉隆被清军合围了。
清军分出一半兵马追杀溃逃的新一旅明军,余下的骑兵则在都统王胜的指挥下不断冲压乙旅的阵线。
战场上,到处都是哭爹喊娘的明军,新一旅的两千多兵在那胡乱往后奔跑,军官们根本弹压不住。地上横七竖八倒着千余具尸体,断肢残臂随处可见,都是被清军火炮砸死,火铳打死的,马刀砍死的。
王胜统带的这支骑兵除了几百原定南藩下的汉军外,都是云贵新降的明军,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招安来的马匪。这些个马匪全是帮亡命之徒,要他们攻坚打硬仗怕是要打折扣,但追杀一帮正在溃逃的明军却是人人卖命,手中的马刀挥得高高,目光中满是狰狞。
“死吧!”
一个马匪一刀砍在一名正在逃奔的明兵后背,拉出一条长长的血口,那明兵往前又跑了十几步,方才觉得后背巨痛,随即整个人向前仰去。那背上的肉已被整个掀开,露出森森肋骨,从上一直劈到下,再长寸许,只怕人都要被劈成两半了。
清军骑兵到处砍杀着,战场上到处都是倒下的明军。杀得性起,追得兴奋,清军不再集在一处,他们跑得到处都是。后方,一千多拿火铳的汉军和三千多绿营兵也冲了上来。
乙旅剩余的一千多士兵陷入重围,但没有崩溃,而是在军官的指挥下牢牢抵抗着清军一次又一次的冲杀
北线,左翼总兵全节带人赶到后,清军总算是在三连败之后得以喘息。在简短询问了几次战斗的具体情况后,全节眉头大皱,直觉那个打着“戚”字大旗的明军战术和武器颇像当年在浑河覆没的那支戚家军。
戚家军自在浑河和四川的白杆兵一块全军覆没后,明朝就再未在浙江重组过戚家军,可以戚家军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世上再无戚家军。然而,从徐天佑的他们描述中,广东的贼秀才似乎又重组了戚家军。
想到当年浑河之战戚家军的表现,全节有些不安,那可是连几万满州八旗劲锐都敌不过的qiáng军。要不是明朝那些辽东军乱开炮打在了戚家军和白杆兵头上,恐怕浑河之战的胜利者不会是满州人,历史也会就此改写。
全节很快做了决定,不论太平军中是否重建了戚家军,都必须马上派兵将他们加以消灭。然而派出去的探马却反馈回来一条让全节十分惊愕的消息,那支刚才一直追击他们,疑似是重建的戚家军没了踪影。(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八十一章 凭啥我不能做巡抚?(四更)
铜家堡,第五镇指挥所内,镇将赵自qiáng坐在椅子上,双腿翘在案桌上,正惬意的拿着一杆涂着珐琅彩的水烟筒吸着,每吸一口,烟筒里都会发出“咕咕”的声音。与赵自qiáng的惬意不同,副将卢光祖的脸sè却很难看。卢光祖不抽烟,也受不了这烟味,若不是于世忠擅自出兵这事太要紧,他才不会在这屋中活受罪。
瞅赵自qiáng浑不当回事的模样,再想自己听到消息时的紧张,卢光祖颇是有点自嘲,这感情还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你赵自qiáng是第五镇的主将,我卢光祖不过是副将,于世忠那个旅真要出了事,倒霉的肯定先是你赵自qiáng,然后才是我卢光祖!
可卢光祖急没用,打他进屋到现在,赵自qiáng便一直在那吸着他的水烟,要不是他卢光祖在这,恐怕后面那个广西巡抚陈维新的小妾都得过来替赵自qiáng捶捶腿捏捏肩。弄的不好,就能在这屋中把事办了。左右,卢光祖都撞上好几回赵自qiáng办事的场面了。那小妾身体长啥样,他卢光祖看得一清二楚。
“咳咳”
这一屋的烟味让卢光祖真是受不了了,他咳嗽了两声,心下很是埋怨,这赵自qiáng也真是的,在广东时还没抽烟,到了广西反而人家抽起烟来。据他手上这杆水烟筒是从桂林知府衙门弄来的,主人就是桂林知府冯谨。这水烟筒值不少钱,要是拿去卖的话,恐怕最少也值个百八十两银子。
许是卢光祖的咳嗽声起作用了,赵自qiáng终是有了反应,他“吧嗒吧嗒”又吸了两口烟后,将烟筒扔到桌上,一边伸着懒腰一边起身随口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于世忠要装好汉就让他装去,你至于这么紧张吗?”
听了这话,卢光祖急了:“赵兄,于世忠这摆明了是没把你放在眼里啊!”
不奉镇将命令,自然是不将镇将放在眼里。赵自qiáng却嘿嘿一笑,不以为意道:“于世忠是太平军老镇的人,也是大帅tiáo来给我赵自qiáng掺沙子的,监视我的,他要把我放在眼里,大帅怕就不放心我赵自qiáng了。”
“话是这么,可他于世忠是咱们第五镇的人,他凭什么不遵军令擅自南下?这要是人人都他,这以后第五镇咱们还怎么带?于世忠不遵军令,必须惩处他!”
卢光祖有些愤愤不平,下不奉上这个恶例可不能开,要开了,往后第五镇就没法带了。
“于世忠带着丙旅已经南下了,现在这个又有什么用,又怎么惩处他?真要打起官司来,我也里外不是人呢。”
许是觉得这屋中烟味确是大了些,赵自qiáng便去打开了窗户。外面,十几个镇卫正按刀执守着。随着窗户打开,一股清风顿时吹入屋中,也让卢光祖昏胀的脑袋清醒不少。
赵自qiáng的也不假,于世忠既然已经抗命率部南下,那现在什么追究的话也没用,他是镇将,可无权处置旅校。真要把事情闹到军帅府,那他这半个多月来的避战恐怕也绕不过去。而卢光祖身为副将,却没有尽到副将的规劝之责,名面上肯定也是要受牵连的。
想到这头疼的地方,卢光祖摇了摇头,试探性的问赵自qiáng:“现在怎么办?总不能真看着丙旅出事吧,要不让李国安和胡明义也南下?不管打的过打不过,总得去打一下吧,要不然大帅那里恐怕不好交待。”
李国安原先是丛化绿营千总,现在是第五镇甲旅的旅校,胡明义原先也是绿营兵,算起来是第七镇镇将胡启立的本家侄儿,他能当第五镇乙旅的旅校,多半还是因为投降得早的原因。李国安则是靠着实打实的功劳,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的。cháo惠之战,李国安的表现不比赵自qiáng差。现在二人各率一个旅驻在铜堡山附近,最近的李国安旅离于世忠那只有不到十里地。
“线国安正围着小北山打,这会邵九公肯定指着咱们过去给他解围。既然于世忠去了,那咱们索性也去了吧。”
实在的,卢光祖倒不是真心想去替邵九公解围,而是替自己着想。第五镇一直在北面晃荡,一直不与清军交战,这固然是因为独山州之战后清军进展太快,又接连吃了两次小败仗,第五镇来不及做出有效tiáo整,只能选择和清军脱离接触。但更重要的是赵自qiáng和他卢光祖都因为独山州之战和南丹城的那个混乱之夜生了怯战之意,不敢硬扛线国安的jīng兵。所以军帅府真要追究起来,赵自qiáng固然倒霉,自己这个副将恐怕也不会有好果子吃。要是没有于世忠这一出,卢光祖倒也咬牙跟赵自qiáng死撑下去,等着柳州那边分出胜负,或是线国安顿兵久了,失了锐气再做决定,现在这算盘却是敲不响了。于世忠弄这一出,可是把他和赵自qiáng架在火上烤。
不想,赵自qiáng听了他这话,却是恨声道:“不去!凭什么要老子替他邵九公解围,他手下两三万人,哪用得着我第五镇。”
卢光祖怔了一怔,以为赵自qiáng的是气话,便劝道:“邵九公毕竟是巡抚,咱们第五镇归他节制的。”
不这话还好,一这话赵自qiáng更是恼火,骂道:“论功劳,他邵九公能比得过我?我在cháo州替大帅顶着北边清军压力,平定cháo州时,邵九公在哪?我替大帅拿下桂林时,他又在哪?现在倒好,他pì功劳没有,就凭着投奔大帅时间早一些就当上了广西巡抚,反过来要我听他指挥,这算什么大家都是镇将,凭什么他邵九公能当广西巡抚,我就不能当?我第五镇哪点差过他第四镇了!”
卢光祖没想到赵自qiáng原来一直对邵九公出任广西巡抚不满,当下惊的不什么话来。
“柳州这烂摊子是他邵九公自己惹下的,要不是他擅改大帅部署,让高进库个混蛋带兵去独山州,咱们第五镇会被害的这么惨?”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变遵令
赵自qiáng有怨言,嘴里着是高进库的败亡连累了他第五镇,导致他第五镇面对清军的快打快进毫无还手之力,不得已之下这才接连弃地失城狼狈北撤,骨子里却是对邵九公出任广西巡抚的不满。因为对邵九公这个巡抚不满,所以他畏战,畏战的本质却是避战,又或者坐山观虎斗。有一句话是赵自qiáng不便出口的,那就是他其实是很乐意看到小北山被线国安拿下的。好钢用在刀刃上,若第五镇从柳州之战的附属力量变成决定战事成败的关键力量,甚至于一举击溃线国安的大军,赵自qiáng相信,他绝对能取代邵九公成为广西巡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