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
山坡上,参杂着清兵的百姓队伍遮蔽了半个山腰,太平军的铳声越打越稀。相反,从坡下响起的清军铳声却越来越密集。清军吸取了前番进攻失利的教训,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太平军lún射的决窍,两千余定南藩下汉军分做几股,以30至40人为一批次,不间断的向着坡上放着铳,直将那些躲藏在工事后的太平军压的无法抬头。
成批的百姓被那些夹混在当中的清兵或威bī、或带领着继续向着坡上的太平军工事冲去,在他们后方,上千辅兵不断的将堆积过高的尸体搬开,开僻出一条足够平坦的道路供清军后续大军涌上。
从坡顶向下看去,赫然便能看三条平坦的大道,和后山坡用木头垒起的通道不同,前山的道路是用尸体铺就的。无数可以夺去人命的陷坑和障碍都被尸体铺填,失去原先的作用。
赵小妹哭哭啼啼的在清兵的驱赶下跃过那道用无数尸体填平的壕沟,她的上身不着寸缕,下身却围着一块破布,一动一合之间令得她身躯再无秘密可言。
小妹身上没有血,只是膝盖以下染满血迹,粘乎乎的怎么擦也擦不掉。眼前的景象也容不得她弯腰去擦拭什么秽物,她只知道自己在朝前走。有时,小妹很想停下来,可是后面涌上来的人却让她无法自主,哪怕只想停下喘息一口气。
好多人死了,不用别人,小妹也知道,因为她看到了一路过来的尸体。她也曾用目光在尸堆中搜寻,她很害怕看到那里面有她熟悉的面孔。天可怜,直到现在,小妹都没有看到熟悉的面孔。当然,这或许和那些死人脸上都是泥土和血渍有关。
前面的坡上还在不断死人,小妹看到好多人从山上滚落下来,有男人,有女人。又艰难的随着人流登上一处布满栅栏的斜坡时,小妹突然“啊”的一身尖叫起来,她的手不知是要捂眼睛还是要捂嘴,因为她看到她的脚下有个熟悉的面庞正不屈的看着自己。
那是她的三哥,最疼她的三哥,流着泪要带她回去的三哥。
赵行的身子成了这通往山坡道路的一部分,他的身体被铁钉和竹枪牢牢钉在地上。无数的男人和女人从他的尸体上踩过,只为成为下一具铺路的尸体。赵行的眼睛至死都没有咽上,因为他不甘心。
小妹甚至都不能蹲下去摸一摸三哥的脸庞,她后面的人就不断的将她挤着朝前。
女人们不能不挤,她们不得不向前,因为后面的大清兵不是拿皮鞭在抽打她们往前,而是拿刀在砍杀她们。哪怕只是仅仅慢了一步,大清兵也会毫不犹豫的砍杀过来。无论从前还是现在,大清兵从来都不曾怜香惜玉过,正如他们的提督大人将这些百姓和女人当成消耗对方药子的炮灰看待,这些大清兵们同样也从未将这些可能几个时辰前还在他们身下受辱的女人当人看过。
只要手中有刀,女人便不是稀罕物,死了这批,只要大清兵愿意,他们马上就可以得到另一批。大不了多费些功夫去搜罗而矣。就在不远处的柳江,去年,大清兵曾将七千多玩弄够了、身体也垮了、病了的女人集体赶进江中。那时,柳江为之断流。
山下,大清兵的火炮还在隆隆响着。头顶上,不时有炮子飞过。山上,大明兵的炮声却几乎听不着了。
小妹带着剌骨般的心痛呆滞的,恍若抽去魂魄般随着被威bī向前的人cháo继续裹挟着往坡上走去。在她的前方十几丈处,一队大清兵正在疯狂砍杀因为畏惧而不敢向前的男人和女人。
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和女人被砍翻在地,大清兵如砍瓜切菜般夺去他(她)们的生命,而那些男人和女人却好像认命般听凭大清兵宰杀。甚至好多不敢向前送死的男人和女人跪在地上任由大清兵砍断他们的脖子。自始至终,他(她)们既不哭也不喊,没有一个人反抗。或许,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快点去投胎,省得再在这世上活受罪。
死去的人很快被拉到一边,要么去填明军挖的陷坑,要么就直接摞在一边,成为后来者的警示对象。
那些被砍断脖子的无头尸首或被砍去四股的可怜人仿佛是大肖兵在刻意告诉下一批人:看,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
男人们在哭,女人们在叫,可没有一个再敢回头。他们只能紧闭着双眼跌跌撞撞的继续往上爬。
看到小妹她们过来,那些清兵脸上满是狰狞的笑容,他们用刀尖指着这些他们天天玩弄的女人,嘴里发出yín.荡的怪叫声。小妹听不懂这些大清兵在什么,因为他们是北方人。听这些北方人是从遥远的关外来的。
为了这一次进攻,线国安等待了十多天,也部署了十多天,细致到哪些兵负责驱赶炮灰、哪些兵负责引领炮灰、哪些兵负责砍杀炮灰都一一做了部署。
线国安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眼前的一切也证实了他是一个完美的人。攻势如他事先所做及所料想那般,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或许还有些瑕疵,但至少,小北山的明军真的被他耗光了药子。战前部下们有人担心炮灰会因为恐惧回头冲乱自家兵马的情形也没有发生,甚至线国安在部署时都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他探察的明白,小北山的太平军完全是以守为主,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反驱炮灰,而唯一有能力这么做的柳州城现在却是动静全无。或许,柳州的守军天真的以为这一次清军的攻势和先前十几天一样,都在做无用功吧。
“放铳,放铳!”
百户林振生叫的嗓子都哑了,可四周并没有响起多少铳声。
“为什么不放铳!”
林振生拉过一个铳兵,大声喝问他。那铳兵却是一脸苦sè的将盛放药子的牛皮袋递到他面前,“大人,没药子了!”
不止这个铳兵没了药子,林振生的其他部下也没了药子。
没了药子的火铳连烧火棍都不如,而没了药子的火炮同样如此。
小北山防线岌岌可危,柳州城中,广西巡抚邵九公却在计算这一次清军又会损失多少人马
以下是不收费的,有关近期更新的一个通知。
这两天在镇上找房子租,儿子下半年要到镇里上大班,这样明年直接就入镇上的中心小,另外骨头的回迁房下半年可能会分下来,到时肯定要装修,所以骨头和妻子便决定在镇上租房住,这样下半年就不必来回跑,儿子上也方便。因为找房子的事,再加上有亲戚过来,骨头这两天更新少了,对不住各位。
明天,我会争取多更几节,后天上午搬家,中午去出个人情,不过保证不喝酒。回来后会去网吧码字更新,宽带移机要三天左右时间。更新不会再断。
人到中年,事情便多。
我现在一共欠了五章,那天吹牛皮的五更,结果只两更,少了三章,加昨天欠的两章),保证会在20号左右前补上。
今天两更完毕。(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七十章 天时 地利 人和(一更)
广西战事开端,邵九公对于诱使线国安深入广西再加以围歼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据那些降官交待,线国安本部只有万余原定南藩下jīng兵,其余多是云贵两省投降的明军。
仅从战斗力而言,线国安本部汉军并不算一支qiáng军,否则也不会被晋王李定国压制了那么多年。直到晋王从安龙保驾去云南,广西明军留守兵力空虚,线国安才得以趁机攻占柳州、浔州、梧州等广西要镇,切断了云南和广东明军联络通道,实现了明面上广西版图归于清统。倘若当年晋王没有从广西抽走主力,线国安及定南藩下那些残军恐怕连在广西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最大的可能是如丧家犬一般狼狈逃回湖南。
而以军心而言,现在的线部也未必是铁板一块。人数多达线国安本部三四倍的降军大半都是原孙可望的驾前军及其他明朝兵马,这些人在孙可望降清后士气低沉,对抗清前途绝望,以至清军入黔以后要么望风而逃,要么不战而降,比起誓死抵抗的晋王及巩昌王麾下兵马差了不是一分两分。这差,不是差在战斗力,而是差在军心。
三四万刚刚投降的降兵能够为满清朝廷卖多大命,邵九公对此保持疑问。而线国安又是否能如臂使般驱使这些比他本部多的多的降兵冲锋陷阵,邵九公同样怀疑。两个怀疑之下,他自然对战局充满信心,且难得乐观。
周士相选邵九公出任广西巡抚,成为太平军组建以来第一个独力承担一方面军政的大将,某种程度不是看重邵九公能打能拼,而是看中其老成持重。
太平军西南战略的核心是封堵云贵清军,换一个字眼便是守。依托湘黔及桂黔多山少道的地形,凭借地利将几十万清军封在云贵不得出,便是周士相早在广东时就和宋襄公定下的“勤王战略”。
此战略两个要点,一个就是湖南和贵州边境的封堵,另一个则是广西和贵州边境的封堵。前者,周士相亲自领兵前去实施,后者,则交给了邵九公。
老成持重的邵九公无疑很合适承担“守”这个任务,且按照原先的计划,诱敌深入,逐步消灭进而在柳州合围线国安,断绝其部与贵州的联系,使其孤军顿于柳州坚城之下。届时即便线国安手下的兵马和广西太平军总体兵力相当,对方也不可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天时、地利、人和,战争的三要素,太平军已尽数取得。
天时者,广西全境为太平军所占;地利者,坚城要寨关卡要道尽在太平军手中;人和者,上下一心,太平军凭借快速席卷广西取得的胜利将广西军民凝聚在一起,哪怕是降官都在太平军的兵锋之下改旗易帜,摇身要与大明共存亡。当然,最大的人和是那些降官都惦记着一家老小和家族的命运,他们可不敢拿家族存亡去赌太平军的刀会不会软。在面对马上要自己命及可能要自己命这两个十分头疼的选择题下,降官们一致选定了前者,以致广西反清声浪高涨。
攻占广西可以顺利无比,唯一可惜的是定南藩下那帮汉军没有将家眷从辽东带过来。这不是他们不想带,事实上当年多尔衮令三顺王南下时,都是允他们将来可以开藩建镇,永镇南方。而为了让汉藩们替大清卖命,多尔衮也是大度的允他们将留在辽东的家眷尽数带往南方。这就是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多尔衮的这个大度决定确让汉藩们倍加用命。尚可喜和耿继茂在攻占广东后,都将家眷从辽东迁到了广东,孔有德却没有干成,因为还没等他着手为将士们将老婆孩子从苦寒的辽东迁来,李定国的大军就将他围在了桂林城中。
定南王府一场大火,孔有德一家120余口人都送了命,只yòu子孔廷训和在北京的女儿孔四贞逃了此劫。此后,定南藩下残军在广西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除了极少数将领在军中携有家眷,大部分定南汉军的家眷都在辽东巴巴的等着消息。这就导致太平军占领广西后,不能如同广东那般以家眷性命要挟,从而让线国安部不战自溃。
人质没有,金银财货却是缴获颇多。可以,线国安军中大小将领多年来抢掠的身家全落在了太平军手中,但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在听广西沦陷后,线国安麾下的大小将领可都是人人咬牙,红着眼睛要回广西和太平军拼命的。
当然,广西的太平军可不怕线安国的手下回来拼命,吃进肚中的东西让他们再吐出来也很困难。
有利条件尽占,又是对付远道而来,千里回军的线国安,负责这一任务的又是以持重闻名的邵九公,怎么看,周士相都不认为广西这边会出什么纰漏。即便邵九公依旧对付不了线国安,但将对方牵制在柳州附近也算合格完成任务。
周士相从前在广东香山时对诸将所,伐清如伐树,满清朝廷好比一棵根深干粗的大树。根者,满州人也;主干者,蒙汉八旗也;枝干者,各地绿营也,而支持满清的汉人地主士绅就是这棵参天大树的叶子。对付这棵树,首要的便是先将叶子摘光,枝干锯掉,然后再去砍主干,最后刨掉它的根。伐树的过程是缓慢且极其凶险的,一不小心就会砸死人。而对于一些枝干和叶子,如果它们愿意自己落下,从而让满清这棵大树越来越虚弱,周士相也是乐意看到并愿意成全的。
周士相从没自大狂妄到以为可以凭借太平军一军之力就能把西南几十万清军给一锅端了,所以他联络夔东十三家,将顺军余部作为一股大水从夔东放出来,去冲两湖,替太平军承担北线压力。另一方面,对西南清军,周士相依旧采取从前策略,即分化拉拢。(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赏 药子短缺(三更)
线国安猛打猛进,不断高奏凯歌向柳州推进,太平军的应对不当,丧师失地自然导致清军士气高昂,战意qiáng烈。而那些被邵九公认定为战意不qiáng,军心士气都混乱低迷的降兵在清军一连串的胜利剌激下,也判定太平军不如清军,大明还是要完,从而生了要在新主子面前立功的心思。他们要立功,自然就要向大清献投名状,这也是为什么攻打小北山伤亡最多的是那些降军,而降军依旧替清军卖命的原因,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太平军被清军包围攻打,而不是太平军围着清军打。
在此过程中,线国安也表现出了良将合格的手段,他对降军,尤其是降军中的将领安抚力度绝对不弱于周士相。
钱财、官位、女人、地盘,一切能够剌激人卖命的东西,线国安都大方许了出来。而这年头,普通士兵在将领的眼中和炮灰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线国安花了大价钱,明朝皇帝都马上要被擒杀,一路进军又是不断胜利,降将们没理由不卖命。只要嫡系亲兵在,下面的兵就闹不出事来。人打没了,到时再拉就是,这世上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却是好找的很。
降将们人人卖命,线国安的嫡系更不示弱。太平军抢了他们的身家,让他们这么多年的积蓄全打了水漂,别手下有兵的他们了,就是换成普通百姓,又哪个不是恨的咬牙切齿的。
如同太平军发家的模版,线国安麾下的那些降军重走了向太平军投降清军的道路,且表现的更恶,也更加凶残,一点也不弱于当年李成栋、金声恒、王得仁等人。
清军大举进bī,太平军节节失地。太平军方面,一些降官和降将对于局势也产生了错误判断,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后路,准备如何为自己洗脱“从贼复叛”的借口。
有几天,邵九公在柳州城中坐卧难安,他很担心自己守不住柳州,那样就意味着大帅在广西的全盘部署和全部心血都付诸东流。若是广西被清军复占,攻入湖南的太平军就是陷入绝地,在两湖清军、贵州清军、广西清军的三方夹击下,大帅再是天纵之资也断然不可能翻盘。所以广西绝不能丢,柳州更不能丢!
为了不让最可怕的局面出现,邵九公竭尽所能tiáo集了所能tiáo集的兵马屯于柳州,另外命令水师往柳州运来大批粮草,又下令将在南宁和浔州刚刚组建,还未进行多少整训的狼兵tiáo来柳州。
好在线国安突入柳州后,却被小北山阻住了十多天,损兵折将,再也不复前些日子快打快冲,摧枯拉朽般的攻势。这让邵九公安下心来,也让那些起了异念的降官降将们重新审视起来,等着后续战事变化。若线国安能够突破小北山拿下柳州城,先前那些准备自然有用。若是线国安失败,那先前那些准备就得马上抹去痕迹。和清兵的刀比起来,太平军的刀把子也硬的很。
每次小北山发来的军情,邵九公都要仔细审看,有关清军伤亡的数字,他严令吴麻子不得夸大,以便能够从中窥视线部真正的伤亡。
小北山的接连胜利诱发了柳州守军的qiáng烈战意,一些将领向邵九公请战,都道清军远道而来,又顿兵多日,定然疲倦至极,此刻正该全军出击重创对方,从而结束这场战事。
邵九公老成持重是不假,但不代表他没有勇气。他能随孔国治兄弟从江西一路打到广东,靠的可不是什么老成持重,而是杀人的锐气,要不然,他也不会活到现在。
江西老表出身的广西巡抚在叠加计算了清军伤亡后,结合从俘虏那里得到的情报,做出一个他认为还算jīng准的判断,那就是在连日进攻失利,损兵折将的情况下,线国安部此时也是虚弱至极,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其军中明朝降军大半不愿再被充为炮灰消耗,若柳州守军出城进击,哪怕不能重创线国安部,也当能迫使其退往庆远。这样,柳州和桂林的联络便能恢复。邵九公一直想问问那个游离在外的赵自qiáng,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巡抚大人
城楼上,邵九公轻挼这半年长长了不少的胡须,望着小北山方向,听着那边传来的炮声,有些冷笑。线国安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小北山的工事修得无比坚固,他想拿下来至少得要万余伤亡,这个伤亡代价他能吃的消?他攻了十多天,难道还看不出他根本没有能力拿下小北山?退一万步讲,你线国安就是拿下了小北山又能如何?难道你以为你还能拿下柳州不成?
线国安半个月来顿步让邵九公心情大好。
“禀抚台大人,牛指挥急报,清军驱使大量百姓冲击小北山,我军药子消耗太大,牛指挥请求抚台大人再tiáo一批药子去。”
“驱百姓冲击?”
邵九公摇了摇头,对线国安这种愚蠢做法不以为然,清军这种做法除了让广西汉土百姓更加仇恨他们,还能有什么好处?难不成线国安以为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能够替他们拿下小北山不成。不过小北山守军药子被炮灰消耗过大这个问题却须正视,清军驱炮灰上来,守军总不能一炮不发,一铳不打,真要这样,这阵地还怎么守。
“去,将藩库药子再拨一批去小北山,另外,叫吴麻子将伤亡情况报来。”
邵九公如此吩咐道,小北山对柳州十分重要,守军可以力败而亡,但却不能因为物资不济而败。
统管军需的副将王有喜闻言却上前一脸苦sè道:“大人,藩库已经没有药子了。”
“没有药子?”
邵九公吃了一惊。
太平军夺取广西时并没有缴获多少火药,原因是广西清军的火药大半都被线国安部下汉军带走了。留守广西的清军除了极少数汉军外,余者多是骑兵和营兵,根本不用火器,如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火药供太平军缴获。因此现在广西和湖南的太平军所用药子除了一小部分是缴获所得,余下都是靠前期从广东带来的,连番征战之下,药子的消耗自然是个天文数字。
广东那边虽新建了专门生产火药的军工厂,可这厂是新建,所产药子数量有限。为了供给前线所用药子,在宋襄公的主持下,广东布政使司衙门和澳门的佛郎人重金采购了一批,另外也向金厦的郑氏采购了一批,这才保证了前线药子供给。但因为太平军进展太快,战线拉的过长,导致后方往前线物资输送出现了一定困难。柳州这边,最快的一批药子输送过来也得六天后。
邵九公有些头疼,小北山防线之所以能够大量杀伤清军,靠的就是依山而筑的环形工事,但工事是死的,最终杀伤敌兵靠的还是小北山上太平军qiáng大的火器优势。现在小北山药子消耗怠尽,藩库却没有药子送去补充,这让山上的将士如何杀敌。
副将王有喜建议马上从第四镇的另外两旅tiáo一些药子紧急送去,另外再tiáo一支援军赶去,失去火器优势后,山上的甲旅只能和清军肉搏,那样伤亡定然会极大。
邵九公立即采纳了这一建议,命tiáo第十镇的一旅兵赶到小北山增援第四镇,另外让水师那边想办法凑一些药子送到小北山。
柳州这边正为药子短缺想办法补充时,小北山上,第四镇甲旅和炮镇将士已经和冲上来的清军厮杀在一起。
冲在最前头便是那些喝了血酒,身披铁甲的敢死之士。他们要么就是汉军jīng锐,要么就是降军将领的亲卫,人人事先得了大赏,更是许了战后厚赏。在重赏剌激下,以及明军阵地被突破大半的鼓舞下,清军人人奋勇当先,踏着男人女人的尸体,踩着自家同袍的躯干,一队队的攀上坡顶
回答书评区书友针对驱炮灰一事的质疑,有关炮灰情节,骨头可能在一些细节上有违背真实性的书写,略微夸大,但大体是写实的,是建立在千年以来无数蛮族具体战例引用上的。
千年以来,从未听过炮灰会反抗。或者,千年以来,从未在史书有我们汉人被蛮族驱赶冲击自家军队时会奋起,会掉头和那些bī他们送死的蛮族拼命的事迹描述。
若有,请书友在书评指出,骨头也很想想看看所谓炮灰反水冲乱己方的战例。在查找史料过程中,骨头看到的只是成千上万的汉人百姓为了活命拼死冲击自家兵马,一次两次后,这些百姓便心甘情愿成了蛮族的帮凶。
所谓汉军旗中就有很多人原本都是被清军俘虏的明军士兵,掳去的百姓。初期,他们存在的价值就是炮灰。最后,他们成了凶悍的大清兵,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在辽东战场,很多城池是被内应的jiān细打开,也有很多城池是被炮灰硬生生拿命砸开。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线 时间(四更)
小北山上,吴麻子有些顶不住了,最外围的防线被清军驱使百姓填平,内圈紧邻山顶的几处防线也被清兵的“人海”战术冲破,因为药子消耗怠尽,火炮火铳都成了摆设,第四镇又没有弓箭手,导致无法远程拦截清兵。现在,只能靠大刀、长矛和清军以命换命了。
那些披着双层甲的清兵敢死之士已经从几处突上山顶,设在山顶上的炮兵阵地因为清兵的突入已乱了一锅粥,处处告急,吴麻子没有兵力可tiáo,只得将手头的旅直属兵投上去顶住清兵,从而保证那些炮兵能够从山后撤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