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他人在哪里?我来劝他。”
“就在正门旁边,大哥要当心对方冷箭。”
尉迟虎来到大门前,亲兵们高举盾牌,将他遮挡得严严实实。
“曾老弟可在?”尉迟虎高声喊道。
半响,有人回答道:“尉迟虎,召王待你不薄,你却要夺他的根基,你不羞愧吗?”
声音正是中郎将曾靖海,尉迟虎道:“曾将军误会了,我尉迟家族何德何能,敢霸占岭南?我们是支持四郎李鄜上位,李瑜昏庸,沉溺于音乐酒色,不堪大用,你何必效忠这种人。”
“李鄜更昏庸无道!”
“曾老弟,我其实是支持长子李鸯,但不知李鸯会不会被扣在长安,所以暂时支持李鄜,如果李鸯回来,我自当说服李鄜让位!”
“你以为我会相信你吗?”
尉迟虎摇摇头,“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你的选择,要么我一把火烧了王宫,你们和王宫玉石俱焚,要么你和我一起支持李鸯。”
曾靖海半晌道:“你此言当真?”
“我尉迟虎向上苍保证,绝无戏言!”
“那好,我曾靖海愿听从尉迟将军的号令,你不得让我手下放下兵器,也不能解除我的职务。”
“大哥,他们必须放下兵器投降!”尉迟青急道。
尉迟虎摆摆手,“现在要尽快平息事端,稳住局势,等我们站稳脚跟后,再慢慢收拾他。”
他随即高声道:“曾将军既然是水军,那么可去冈州驻扎在新会县。”
“你们后退三百步,开启西城门,我率军撤离!”
曾靖海其实并不相信尉迟虎,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了,如果对方一把火真烧了王宫,不仅他们都得丧命于火海,大公子的妻儿都保不住,自己没法向老王爷交代了。
撤离南海县至少是目前最好的结局,他下令道:“全军准备撤离!”
尉迟虎下令军队暂时停止包围王宫,后撤三百步,又开启了西城门,曾靖海率领两千士兵迅速撤离了王宫,向西城门外奔去。





猛卒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岭南风云(中)
天渐渐亮了,熟睡一夜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事情,商人们依旧开店卖货,生意照常,只有住在王府附近的百姓才感觉到一点异常,但具体发生了什么,也说不清楚。
召王的四子李鄜昨天并不在城门,他借口和一帮狐朋狗友出去打猎,事先出了城,李瑜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事实上,王府上下谁也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没人关心他的死活。
但在接回李鄜这件事上,尉迟兄弟却发生了矛盾。
尉迟青脾气暴躁,听说要拥立李鄜为主,他顿时跳起来大吼道:“我们尉迟家族是堂堂正正的岭南豪门,难道我们不能当岭南之主?还要跪拜那个只知道喝酒玩女人、连狗都看不起的人,我尉迟青还没有那么下贱!”
尉迟虎恼火道:“我也不想立他为主,但我们要面对现实,李偲在岭南经营十几年,深得民心,我们尉迟家只有五千直属军队,只是在贺州、富州有一点影响力,在广州我们没有影响力,只能借助李偲儿子让我们站稳脚跟,再说,李鄜喝酒玩女人不好吗?难道要他英明神武你才满意?那我们尉迟家族还有屁的机会?”
尉迟虎的妹夫,大将黄吉祥在一旁劝道:“二哥不要这么生气了,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增城那边还有罗怀清的五千军队,柳长季也去投奔他了,新会还有曾靖海的两千军队,这些人口口声声说拥戴李家,实际上都是野心勃勃,我们控制了李鄜,实际上就掌握了道义,那些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要么撤离广州,要么就得听李鄜的命令。”
尉迟青低头半晌道:“拥戴李鄜也可以,但我有个条件,等李鄜利用完后,把他交给我,我要亲手将他千刀万剐,出我心中一口恶气。”
尉迟虎笑呵呵道:“可以,你就算用他脑袋当尿壶也随你!”
........
李鄜在一千士兵的簇拥下,心情忐忑地进城了,他心里很清楚,尉迟虎夺取了南海县,只是把自己当做傀儡,但他也没有选择余地,他若不想死,就得乖乖地听从尉迟虎的命令。
这时,尉迟虎率领大群军官迎上来,单膝跪下道:“卑职尉迟虎,参见新经略使!”
李鄜有点手足无措,旁边尉迟虎的幕僚王简提醒他道:“你就说尉迟将军辛苦了,以后要多多仰仗!”
李鄜点点头,声音有点发颤道:“尉迟将军....辛苦了,以后....以后还要多多仰仗将军!”
尉迟虎咧嘴一笑,“使君有令,尉迟怎敢不从,请使君上车,我们要让全城百姓瞻仰使君风采!”
李鄜不敢不从,只得上了一辆无篷马车,身材高大的尉迟虎就站在他身后,将李鄜映衬得十分瘦小干枯,数千士兵簇拥着马车满城游街,但满城百姓的态度都十分冷淡,虽然大街上看热闹的人很多,却没有人欢呼,更多人只是摇摇头走开了,李鄜居然没有为父亲戴孝,而他身后之人分明就是一头恶虎。
尉迟虎并不在意百姓的态度,他只是想让岭南人知道,现在岭南经略使是李鄜,但岭南真正的主人却是他尉迟虎。
.........
这一切都发生在十天前,当广州的局势渐渐趋于平静之时,三万晋军乘坐两百艘海船抵达了伶仃洋。
夜色中,康保站在船头注视着北方的海面,李鸯走上前道:“将军很担心岭南的局势吗?”
康保摇摇头,“我只是担心无法完成殿下交给的任务,广州水军有多少?”
李鸯微微笑道:“广州水军的特点是,战船多,士兵少,在番禺、宝安和新会三地,至少有三百艘两千石以上的战船,还有数百艘巡哨小船,但广州的水军却只有两千人,由中郎将曾靖海统率,曾靖海很忠于我父亲,我可以找到他。”
“为何广州水军这么少?”康保不解地问道。
李鸯想了想解释道:“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安史之乱时,二十万波斯人和大食人洗劫了广州,使广州海外贸易深受打击,一直就没有恢复,海外贸易转到泉州,没有大规模海商,就没有水军护航的必要了。
而另一个原因,是岭南经略府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各地像尉迟家族这样的地方豪门很多,接二连三发生叛乱,所以我们的兵力主要去平叛,水军也只是负责剿灭近海海盗,两千人足够了。”
康保眉头一皱,“那战船岂不都荒废了?”
“好好修缮一下,应该还能用,毕竟都不是陈旧的老船。”
正说着,一艘哨船从远处驶近,正是李鸯派去打探消息的手下........
船舱内,康保和几名重要的文官以及将领听完了南海县形势汇报,李鸯颓然坐下,用手痛苦地撑住额头,兄弟李瑜竟然被尉迟青杀了,自己可是在母亲临终前答应过照顾好弟弟,可是他却被杀了,自己怎么去见死去的父母?
李鸯终于哽咽着流下眼泪,康保同情地看着他,好一会儿柔声道:“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但逝者已去,我们活着的人只有严惩凶手,才能告慰逝者上天之灵!”
李鸯抹去眼泪,咬牙切齿道:“如果抓住尉迟青,让我亲手杀了他!”
“可以,我会把他交给你,如果他战死,我也会把他的人头给你。”
康保鼓励了李鸯,接着又对众人道:“现在兵马有三处,一处是南海和番禺的尉迟虎军队,一处是增城的罗怀清军队,还有一处是新会的曾靖海军队,这里面,我们的敌人是尉迟虎,而罗怀清和曾靖海都有可能是同盟。”
李鸯冷静道:“去找曾靖海,他跟随父王十几年,一直忠心耿耿,既然父王归朝廷下葬,那他应该支持朝廷,我亲自去找他。”
康保摇了摇头,“公子不必冒险,公子可取一个信物让随从去找他,他如果忠心,会来见公子的。”
李鸯沉思片刻,便从父亲遗物中找到一块玉佩,交给随从道:“这面玉佩还是曾靖海送给我父亲的,他一看就知道了,可以用作信物。”
李鸯随即又写了一封信,一并交给随从,两名随从又乘船去了新会。
.........
李鸯情绪低迷,几乎一夜未睡,上午连早饭都没有吃,他和兄弟感情极深,兄弟被杀让他哭了一夜,同时他也担心自己妻妾儿女的命运,尉迟虎会不会放过她们?
康保走到船头,在他身边坐下,递给他一个热乎乎的肉饼,“随便吃点吧!要不然战争爆发,你怎么替兄弟报仇?”
李鸯接过肉饼,慢慢啃了起来,他又叹口气道:“我现在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拖着病体去长安,他身体不行了,知道我们兄弟守不住岭南,把岭南献给朝廷,也是给我们兄弟一条出路,如果他不去长安,我们几兄弟恐怕都会被尉迟虎之流杀光斩尽。”
康保沉默片刻道:“晋王殿下说,越是边疆地区,越容易独立分裂,朝廷如果放任自流,将来就没法向子孙交代,这就是晋王殿下果断出兵岭南的缘故,晋王殿下希望我们在广州为官后,也要注重各民族团结,维护朝廷权威和疆域完整,希望你我共勉!”
次日下午,派出的两名随从先回来了一人,他带来一个好消息,李鸯的妻儿都在新会县,被曾靖海从王府带出来,这个消息让李鸯喜极而泣。
又过了一天,曾靖海乘坐一艘千石战船来到了船队驻锚地,曾靖海是渝州人,原名叫曾水郎,跟随李偲来广州后,李偲给他改名曾靖海,让他统领水军。
曾靖海知道自己斗不过地头蛇尉迟家族,所以当他听说大公子带着朝廷大军来了,他顿时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地前来投奔。
李鸯一家人终于团聚,而康保很客气地接待了曾靖海,他们现在最缺的都是水军人才,这个曾靖海来得太及时了。




猛卒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岭南风云(下)
船舱内,曾靖海展开了一幅广州地图,他对康保道:“卑职一直在关注尉迟虎的动静,我发现他对水军也非常重视,派自己的妹夫黄吉祥率领两千军进驻番禺,控制了番禺港的一百多艘战船,又派大将汪建带着数百士兵赶往宝安县,显然也是想控制宝安那边的近百艘战船。”
康保沉思片刻问道:“现在尉迟虎手上一共有多少军队?”
“大概有一万六千人左右。”
李鸯眉头一皱,“会有这么多吗?应该在一万一千人左右吧!“
曾靖海摇摇头,“公子有所不知,尉迟虎在占领南海后,将五千民团士兵全部转为正式士兵,使他兵力达到一万六千人,据说他还要在岭南北部招募一批夷兵,他们家族和夷人关系密切,可能夷人首领会支持他们。”
这时,随军司马杨惠和低声道:“康将军,我倒有一计,可以大败敌军!”
他指着地图低语几句,众人连连点头,利用消息不对称,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这还真是高明之计。
.........
船队浩浩荡荡前往新会,三万大军在新会县登陆,休整了一天,曾靖海便率领两千士兵从陆路向番禺县方向杀去,康保也亲率三万大军,在向导的带领下,迂回向番禺县方向绕去。
此时正值北方的春末夏初,广州一带也十分炎热,不过这一带汉人耕作已久,除了气候炎热,基本上和长江南岸没有什么区别,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水田里稻子已长得郁郁葱葱,随处可见赶着水牛的农民从田埂上经过,小河边也矗立着一架架水车,河流众多,土地肥腴,完全就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水乡景象。
这让康保十分感慨,他骑马在马上对众人道:“大家都说岭南瘴气遍地,是荒蛮之地,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回事,我觉得除了热一点,和江南完全没有区别!”
向导笑道:“荒蛮地方也有,主要在西北面山区,那边是莽莽大山,苗夷的地盘,大庾岭的梅关道开通后,从陆路去赣州也不是问题了,商队络绎不绝,尤其安史之乱爆发,沿着梅关道迁来很多北方农民,可能有几十万吧!我祖父就是从淮北迁过来的,带来一个大家族,在这里成家立业,慢慢扎下根。”
康保饶有兴致问道:“这里和你老家相比,如何?”
向导挠挠头道:“淮北老家我没去过,说不上来,但我们这边西江下游沿岸都是肥沃的平原,据说秦朝赵陀率四十万大军南下,披荆斩棘,将大片土地开发出来,打下很好的基础,农业一直很好,安史之乱前南海县才是一等一繁华的大城,商业不亚于扬州,光住在广州的大食和波斯商人就有二十余万,现在虽然没有以前好了,但还是有很多南洋诸国的商人会来,大食和波斯商人也不少。”
“那广州的大海船现在多吗?”
“怎么说呢?民间大海船很多,有专门出租大海船的商行,波斯人、大食人都是坐我们的海船,去南洋的海船也都是我们的。”
“那官府的海船呢?”康保又追问道。
“官府的海船也有,但听说被冻结起来了,有很多商人想买,但召王不卖,将军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番禺东面看看,都在那边。”
从新会到南海县有一条比较宽敞的官道,行军需要三天时间,曾靖海率领两千军队率先抵达了番禺县。
番禺县是海港县,紧靠码头,这里的居民来源复杂,几乎一半的人都来自海外,有大食人、波斯和南洋诸国的商人,他们长年生活在广州,已经在这里娶妻生子,成为大唐一员。
番禺县城人口不多,主要是仓库,县城内有大大小小的仓库上千座,很多外国人成为坐商,将海外运来的香料、宝石、名贵木材以及毛毯、锡器、药材等物资行销到中原,又将丝绸、瓷器以及各种精美的日用品运到海外销售。
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这样被千千万万的胡商支撑起来。
曾靖海抵达番禺县时是中午时分,他命令士兵在距离县城二十里外的一处空地上休息,现在时间还早,估计三万朝廷军还没有抵达,他要给康保的朝廷大军创造机会。
一直到夜幕降临,一名士兵奔来道:“将军,康将军让我通知你,他们已经就位了!”
曾靖海点点头,喝令道:“时辰已到,所有弟兄都起来,准备出发!”
两千士兵纷纷起身,整理好行装便出发了,就在他们距离县城还有五六里时,便被番禺县的巡逻士兵发现,他们疾奔回县城向主将黄吉祥报告。
黄吉祥大惊失色,他的两千士兵一大半都出去试船去了,城内守军只有五六百人,曾靖海居然抓住这个时机杀来了。
趁曾靖海的军队还没有杀来,黄吉祥急命手下赶去南海县求援。
曾靖海并没有携带攻城武器,他也并不是来攻打城池,他率领军队来到码头,占领了集南湾。
集南湾是一处船只聚集的海湾,里面有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一部分小型巡哨船已被士兵驶出海试船去了,千石以上的数十艘战船基本都在,因为多年未使用,在船匠彻底检查无损之前,暂时还没有士兵敢用它们试航。
消息很快传到了县城,黄吉祥的心情颇为复杂,原来曾靖海是过来抢夺战船的,自己稍稍小题大做了,还以为他是来攻打县城,其实想一想,对方没有携带任何攻城武器,他们拿什么来攻打城池?
不过黄吉祥也发现这同样也是一次机会,如果援军能及时赶到的话,说不定能将曾靖海的军队全歼。
番禺县距离南海县不到二十里,它实际上就是南海县的海港城,如果人口足够多,将南海城扩大的话,两座县城就能连为一体。
尉迟虎接到了黄吉祥的求援,这个消息令他大喜过望,尉迟虎还准备率军去新会县剿灭曾靖海部,没想到他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尉迟虎当即命令兄弟尉迟青率五千士兵赶往番禺。
“务必将曾靖海的人头给我带回来。”
夜色中,南海城门开启,尉迟青率领五千士兵从城内冲出,直扑二十里外番禺县。
这几天,尉迟青憋了一肚子的火,他觉得兄长顾虑太多,这个家族不能碰,那个豪门不能杀,他原本想占领南海县后拿几家豪门开刀,尤其是那些海商,一个个富可敌国,抄上几家,弟兄们都能发一笔小财。
尉迟青比较看重士兵,这次占领南海县,跟随他们南下的士兵们一无所获,怨声载道,尉迟青心中也亏欠得慌,这股怒火憋在他心中,使他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大哥怎么说,这次一定要在番禺县抢十几户海商,尤其是那些波斯商人和大食商人,他们不就是一群长得膘肥体壮的羊吗?
“加快速度,杀掉曾靖海后,我们再抢他娘的一票,给大伙儿增加点外财!”
人无外财不富,在尉迟青的鼓动下,士兵们个个充满了期待,摩拳擦掌,加快行军速度。
二十里行程,也就是大半个时辰的事,很快,他们距离番禺县城只有五里了,远处已经隐隐能看见番禺县城的影子。
此时正是一更时分,一轮弯月在云间若隐若现,大地也变得若明若暗,他们经过一片旷野,忽然间,一阵梆子声响起,‘梆!梆!梆!’黑暗中忽然万箭齐发,五千士兵措不及防,顿时惨叫声四起,一片片士兵被弩箭射倒,岭南军士兵主要以皮甲为主,根本抵挡不住弩箭的强大穿透力,第一轮箭便有两千余人中箭。
尉迟青是唯一的骑马将领,也是士兵的重点射击对象,他身中数百箭,射得跟刺猬一样,当场气绝身亡。
“有埋伏!有埋伏!”
士兵们惊恐地大喊大叫,紧接着第二轮箭射出,又将剩下的士兵射倒一半,两轮弩箭射罢,五千士兵只剩下一千余人没有中箭,康保一声令下,三万军队一起杀出,将剩下的士兵团团包围,连一只苍蝇也休想飞出去。




猛卒 第一千零二十章 计中之计
尉迟虎没有入睡,他还在城墙上向南面眺望,虽然十五里外爆发了一场歼灭战,可以他看不见,也听不到,距离太远,加上又是晚上,尉迟虎竟一无所知。
他不担心尉迟青被曾靖海击败,毕竟尉迟青带了两倍于敌军的兵力,无论如何,曾靖海军队都不是对手。
尉迟虎担心兄弟带着一股怒气而去,他会不会趁机纵兵抢掠番禺县,番禺县的西方海商为数众多,积累了大量财富,尉迟青就不止一次说过,应该没收这些番人的财富,给跟随他们多年的士兵们一点好处。
现在想起来,尉迟青是带着跟随尉迟家族多年的五千军队去的,恐怕兄弟蓄谋已久,就是要趁机抢掠番禺城。
尉迟虎心中十分恼火,却又无计可施,若不让兄弟发泄一番,恐怕迟早会惹出其他大事,实在不行,就是牺牲这些番人海商吧!
“将军快看!”
有士兵指着南方大喊道:“那边有火光,好像就是番禺县城内!”
尉迟虎也看见了,远处火光大作,方向正是番禺县。
“该死的混账东西!”
尉迟虎气得咬牙切齿,不用说,尉迟青开始纵兵掠城了。
不多时,城下出现一队士兵,为首之人是一名郎将,叫做李金满,尉迟虎认识他。
“出什么事了?”尉迟虎在城头上问道。
“二将军纵兵抢掠番禺县,到处烧杀奸淫,黄将军制止不住,恳请大将军前去制止!”
“曾靖海的军队呢?”尉迟虎有些奇怪地问道。
“他们是来抢船的,在集南湾抢了十几艘千石战船就走了,二将军没赶上,他便把怒气发泄在县城内,说要杀光大食人和波斯人。”
原来曾靖海是来抢船的,说他莫名其妙跑来做什么?
可想到兄弟的肆意妄为,尉迟虎就一阵头痛,如果只是抢几家番人海商,也就是由他去了,可纵兵满城奸淫烧杀,这绝对不允许。
他叫过自己的亲兵校尉,把自己的金牌递给他,“你带一队弟兄赶去番禺县,让二将军立刻住手,如果他不听,可直接夺他的军权,把他绑回来见我!”
“遵令!”
校尉接过金牌,跑下城去调兵,这时,郎将李金满喊道:“将军,我手下有不少被二将军打伤的弟兄,流血不止,能否让我们进城给弟兄疗伤?”
尉迟虎没有怀疑,立刻下令道:“开城门,让他们进城疗伤!”
南城门缓缓开启,吊桥也吱吱嘎嘎放下,亲兵校尉还没有出来,李金满的手下便蜂拥着向城内冲去。
尉迟虎忽然觉得不对,士兵太多,刚才黑暗中只看见一两百人,怎么冲进来却有两三千人?
“给我站住!”尉迟虎大喊道。
但没有人听他的话,继续有大量士兵涌来,至少有五六千人了,黑暗中还有不少骑马的大将。
“不好,中计了!”
尉迟虎大叫一声,“快快关城门!”
但已经来不及,城内喊杀声骤起,一名士兵奔来道:“是敌人,杀上城来了,弟兄们抵挡不住,将军快走!”
尉迟虎调头便向城北奔去,但只奔出十几步,便有数百士兵杀上城头,将他的前方堵住了,尉迟虎心中恐慌,又调头南奔,但南面也杀来上千人,将他去路堵死。
尉迟虎一时间走投无路,这时,数十名士兵瞬间杀至,用长矛顶住了他,为首将领正是李金满。
“李金满,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造反?”尉迟虎眼中喷出火来,凶狠地盯住李金满。
李金满摇摇头,“尉迟虎,你还没有看出来吗?这是朝廷大军来了,我是唐臣,自然效忠朝廷。”
“啊!”
听说是朝廷大军,尉迟虎一下子惊呆了。
1...388389390391392...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