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吴长胜将厚厚十大本登记簿和手下分了一下,几人开始坐在桌前细细翻阅起来........
下午时分,郭宋在王越的陪同下,来到了西市,市场并没有受到西安门外大街的冲击,它是长安各类大宗商品的批发中心,生意异常火爆,大街上人流如织,各种满载货物的牛车、骡车络绎不绝。
他们来到了药行,这是一条专门卖药材的街,有三十多家店铺,整个街道弥漫着浓烈的药材味。
郭宋走了几家,便觉得没有了头绪,他回头笑问道:“你们打算怎么查?”
王越挠挠头道:“我们认为,宝芝堂只要撤退到长安,在那段时间内,一定会开一家新店铺,我们就从医药相关的店铺查找入手,先缩小范围,然后再一家家细查,应该能查到。”
“这个办法只能说还可以,但还是有漏洞,如果他们转行了呢?”
王越苦笑一声,“如果转行了,那就真的难找了。”
“其实也不难!”
郭宋淡淡笑道:“掌柜和伙计虽然转行了,但医师可不会轻易转行,他们会加入其它医馆或者药铺,只要查三年前各医馆药铺新出现的医师,口音是泉州一带,差不多就八九不离十了。”
“卑职明白了!”
.........
次日一早,吴长胜疲惫不堪地将一份清单放在王越桌上,他们昨晚一夜未睡,终于查完了所有的登记簿,整理出一份详细的店铺名单。
“有这么多?”
王越拾起名单眉头皱成一团,至少有两三百家,“你们是怎么查的,可能有这么多吗?”
吴长胜摇摇头,“三年前成立的药商、药铺、医馆,一家都没有,有五家是去年才建立的,所以卑职和手下索性把所有的药商、药铺和医馆都抄录下来,旁边是它们的成立时间。”
“都在这里了吗?”王越问道。
吴长胜点点头,“我们核对了两遍,没有遗漏,全部都在这里了。”
王越估计还是晋王说得对,改行或者是加入原本的情报点,然后医师分到各个医馆、药铺,只有从人着手查了。”
就在这时,宋添匆匆走来,手中拿着一份文书,进门便笑道:“王统领,运气不错,审讯记录找到了。”
王越大喜,“这么快就找到了?”
“一共有十几大箱,我们就在同一只箱子里寻找,果然发现了,只有它没有写标题,容易被忽略过去。”
王越接过审讯记录细看,宝芝堂一共有二十一人,被抓住之人是一名外出行医回来的医师,宝芝堂的人都跑掉了,里面埋伏了左银台的密探,这名医师一回来就被抓住了。
医师交代了很多东西,但大部分对长安无用,不过后面附有一份名单,逃掉二十人的名字都列出来了,有些明显是假名,但也有不少真名,尤其七名医师,应该都是真名。
有了这两份名单,事情就比较好办了。
王越随即将三个分署的主管找来,对他们道:“已经找到了七名医师的名字,你们找人去查所有药商、药铺和医馆的名单,今天天黑前必须全部搞到。”
王越又把吴长胜抄录了一夜的名单递给他们,“这是所有药商、药铺和医馆的名单,按照自己的管辖范围去查,现在就出发!”
.........
搞名单是内卫最擅长的手段,不用到晚上,当天下午,两百七十多份名单便出现在内卫议事堂桌上,十几名官员开始逐一核对。
王越在议事堂上来回踱步,心中颇为紧张,如果这一次还是找不到,他就真有点无计可施了。
“找到一个!”一名官员喊道。
王越大喜,连忙绕过去,这名官员又喊道:“这家药铺还有一个同名的!”
一家药铺有一个同名或许是巧合,但有两个同名,那就不是巧合了。
王越凑上前,这名官员将一家药铺的名单递给王越,“这两个人,我用红笔钩上了。”
王越接过名单细看,一个叫孙良,一个叫王辅之,这两个名字和医师名单上的名字完全吻合。
王越看了看药铺名字,宝济堂,居然带了一个‘宝’字,王越心中开始兴奋起来。
他又看了看地址,位于新昌坊,着实让王越吓了一跳,军器监的弩坊就位于新昌坊内。
..........
宝济堂在长安已经有五年了,在长安众多的药铺中,它只能排名中游,这也和他位置比较偏僻有关。
新昌坊紧靠东城墙,坊内有一座青占地颇大的龙寺,目前军器监的弩坊就在青龙寺内。
而宝济堂就在青龙寺正对面,占地约五亩,卖药和坐堂都有,东主姓林,漳州人,自称世代行医,在漳州提到宝济堂,几乎人人皆知,宝济堂林家更是被百姓视为活菩萨。
不过长安的宝济堂却和漳州宝济堂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借了这个名而已,而东主其实也并不信林,他也是冒充林家子弟。
宝济堂的真实身份是泉州姚广平安插在长安的情报点,三年前成都宝芝堂被左银台发现后,宝芝堂的人得到内部消息,连夜逃来长安,姚广平随即发来命令,放弃成都情报点,集中力量收集长安情报。
所以宝济堂又开了一家客栈,让宝芝堂的掌柜和伙计经营,至于七名医师,两人加入宝济堂,另外五人则进入各大医馆,最好能给官员看病,套取情报。
宝济堂之所以开在新昌坊,主要还是为了搞到弩坊的重要技术图纸,五年来,他们渐渐收买了两名官员,搞到了一些技术图纸,包括船砲,就是发石机,能够击穿敌军战船船壁。
这种船砲于三年前在泉州造出,姚广平用来对付海盗,结果大显神威,击穿了海盗三十多艘战船,一举荡平了活跃在澎湖列岛的三支海盗。
但现在宝济堂更想要的是火器,尤其是铁火雷,可惜他们买通的两名官员对铁火雷一无所知,甚至铁火雷在哪里制造都不知道。
这段时间宝济堂不再关注军事技术,他们接到主公的鸽信,晋军出现在两浙道,姚广平要求他们无论如何要搞到晋军的战略计划。





猛卒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药铺事件
次日上午,新昌坊内忽然来了大群披麻戴孝的男男女女,他们抬着一口棺材,呜呜咽咽地来到宝济堂大门前,伙计见势不妙,立刻跑去禀报。
宝济的东主林耀祖以及一群医师都头大了,他们最怕这种医闹,医不好就把责任推给药铺,在药铺内撒泼哭闹,非要讹诈一笔钱财,否则就吃住在药铺内,连官府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快关大门!”东主林耀祖大喊道。
但来不及了,对方已经有十几个年轻后生冲了进来,用木棍将大门死死顶住。
“把所有人都找来!”无奈,林耀祖只能考虑最坏的结果了,他又派人赶去万年县衙报官。
足足近百人抬着一口棺材闯进了大堂,对方光年轻后生就有四五十人,个个拿着木棍,跃跃欲试,就等一声令下就开始打砸。
“你们要干什么?”林耀祖愤怒地大喊道。
为首一个中年男子冷冷道:“你们医死了人,我也不跟你啰嗦,拿出一千贯钱,我们走人,否则,你们药铺就不要开了。”
林耀祖忽然意识到,他们是遇到职业医闹了,棺材内的尸体和这群人根本没有关系,他们把尸体租来,然后来讹诈钱财,软办法就是天天在药铺里哭闹,让你开不成店,来硬的,就是直接砸了药铺。
这些年轻后生估计都是他们雇来的地痞无赖,一般药铺还真惹不起他们,只得花钱消灾。
林耀祖无奈,拱拱手道:“最多五十贯钱,再多一文都没有?”
“你当我们是叫花子吗?”
中年男子恼羞成怒,喝道:“动手!”
四五十名后生一拥而上,开始在大堂内打砸,很多医师和伙计躲闪不及,也被木棍打得头破血流,林耀祖没想到对方上来便打砸,他急得直跺脚,大喊道:“快去催促官府!”
........
就在大堂内乱成一团之时,两名黑衣人翻进了药铺的后院,他们便找到了目标,院子里养着一笼信鸽,两名黑衣人没有惊动鸽子,又悄悄离去了。
这时,万年县尉带着大群衙役赶来了,县尉大喊道:“统统住手!”
大堂上乱成一团,官府来人了,打斗终于停了下来。
东主林耀祖认识县尉,连忙上前道:“王县尉,这些人进门就讹诈,讹诈不成就砸店铺,请县尉给小民做主!”
为首中年人也上前道:“我兄弟只是小病,稍稍感恙,可吃他们的虎狼之药,当天晚上就死了,我不要他们一文钱,但要他们给个说法!”
“胡说八道!”
林耀祖大怒,“你们进门就要一千贯钱,怎么没有讹诈,况且我根本就不知道你棺材里的人是什么人?连讲道理都没有,动手就砸,毁了我这么多药材,你们必须赔偿!”
“你才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问你要一千贯?分明是你态度恶劣,让伙计动手赶人,才打起来的,是你们先动手!”
“好了!好了!都不要吵了,参加打斗的人都去县衙做个笔录,然后该赔钱的赔钱,该道歉的道歉!”
双方互相指认,二十几名后生先被带走,然后是七八名伙计和五名医师,他们也被指认动手打人,双方骂骂咧咧向县衙走去。
此时,王越就在县衙内等着呢!他们发现两名医师基本上吃住在药铺里,很难在外面把他们单独带走,便想了这么办法,一场闹剧后,两名医师都被带到县衙做笔录,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打人,但被对方指认,他们也没有办法,一起被带到了县衙。
“将军,两名医师都到了!”一名手下飞跑来道。
其实王越的手下在后院发现信鸽后,王越基本上就能断定,这家宝济药铺就是泉州姚广平在长安的情报机构,自己其实只要抓捕林耀祖就行了。
但考虑再三,王越还是认为要从下面人入手,这两个医师就是突破口,当然不会两个医师都审问,王越只选一人。
王越最终选择了王辅之,王辅之长得瘦小,年纪也大,快六十岁了,一般这样的人比较胆小,容易突破。
不多时,王辅之被带到内堂,他有点发懵,别人都是录笔录,为什么他被带到后堂来?
“通报姓名,籍贯,做什么营生?”上面官员喝问道。
“小民叫王辅之,漳州人,以行医为生,现在宝济药铺当坐堂医师。”
“什么时候来长安的?”上面又问道。
“大概.....三年前。”
“来长安之前还去过哪里?”
王辅之连忙摇头,“哪里都没有去过,直接从漳州来长安。”
审问他的官员冷笑一声,“成都的宝芝堂,你没有呆过吗?”
“啊!”
王辅之浑身一颤,眼中顿时露出了恐惧之色。
.........
林耀祖在县衙前焦虑地来回踱步,有伙计跑来告诉他,王辅之被对方告了,说他就是治死人的罪魁祸首,县令要求他拿一百贯钱作担保,才能放出王辅之。
林耀祖差点气疯,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一群职业医闹,县衙还当真了。
但他没有办法,他们是外乡人,何况他们还有不能暴露的身份,使林耀祖不得不捏着鼻子认怂了。
这时,王辅之从县衙里出来了,神情沮丧,就像只斗败的公鸡,眼中的恐惧还没有消掉。
王耀祖连忙迎上去,“怎么说?”
王辅之哭丧着脸道:“东主,我们被人陷害了吧!”
“这话是什么意思?”
林耀祖见对方吞吞吐吐,不由着急道:“你快点说!”
“东主,他们居然有我开的方子,模仿我的笔迹,非常像,下面也有我的印章,里面的药确实是虎狼之药。”
林耀祖呆住了,对方果然是职业医闹啊!连假证据都准备好了。
“你怎么回应?”
“我肯定一口否认呗!那分明不是我的字迹,我当场写给县令看。”
“那县令又怎么说?”
“县令说因为涉及命案,所以他要慎重调查,我可以担保出去,但要求我不能离开京城,随时听召唤去县衙。”
王辅之快哭出来了,“东主,我该怎么办?这么大岁数还遇到了命案官司,东主帮帮我吧!”
林耀祖一阵心烦意乱,摆摆手道:“你不要担心,大不了就花钱吧!给他们一千贯,把这件事了结,你先跟我回去。”
两人坐上牛车返回药铺,王辅之低头不语,事实上他把什么都交代了,他知道自己只有露了口风,肯定会被林耀祖杀人灭口,他心中着实害怕,又没有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王越匆匆来到摄政王官房,等了片刻,一名侍卫出来道:“殿下请王统领进去!”
走进房间,王越单膝跪下行一礼,郭宋笑眯眯问道:“这才第四天,你们就查到眉目了?”
王越把一份审讯记录递上去,“这是一份完整的审讯记录,我们不仅找到了宝芝堂的人,也找到了他们的情报点。”
“怎么找到的,说说看?”郭宋饶有兴致地问道。
王越便把他们找到医师和上门闹事的事情详细叙述了一遍,郭宋顿时赞许道:“这个办法不错,不露痕迹便挖出了毒瘤,回头要好好嘉奖!”
“谢殿下夸赞!”
郭宋又仔细看了审讯记录,这当然是整理好的,条理清晰,没有涂改。
从审讯记录中可以看出,姚广平在长安有两个情报点,共四十五人,宝济堂是主情报点,林耀祖是情报头子,另外在崇业坊还有一家客栈,是成都宝芝堂的掌柜和伙计所开。
“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做?”郭宋问道。
“卑职打算寻找林耀祖的弱点,把他争取过来,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郭宋点点头,“那就从长计议!”




猛卒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岭南风云(上)
经过十余天的沿海航行,这天上午,两百艘大船在伶仃洋内缓缓而行,唐朝时,伶仃洋内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岛屿,它们还没有和大陆连成一片,各自独立,岛屿和岛屿之间都相隔不远,黄昏时分,船队停泊在两座大岛之间,李鸯派两名手下去南海县打听消息。
李鸯不知道,在他和父亲李偲不在岭南这段时间,岭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李偲的死讯传来后,各方都在争夺岭南经略使的位置,尤其尉迟虎,他秘密勾结李偲的四子李鄜,承诺扶持李鄜上位。
与此同时,他出重金拉拢李瑜手下几名掌军大将,并不断得手,已经成功拉拢了五名中郎将中的三人,也就是六千人转而向尉迟虎效劳。
李瑜也想继承父亲经略使之职,可惜增城大将罗怀清是支持长子李鸯上位,李瑜喜好音乐、舞蹈和美酒,喜欢纵情声色,导致将领们都不太支持他。
入夜,在王府不远处的一座小宅内隐隐传来丝竹之声,更夫走过,忍不住重重啐了一口,召王病逝,南海县满城戴孝,王府内当然也竖满了幡子,李瑜不敢在王府内谈论音乐,却悄悄把不远处的一座民宅租下,趁夜和一群同好者聚在一起,喝酒弹琴,高谈阔论音乐之美。
喜欢音乐其实无可厚非,唐朝喜欢音乐的文人雅士如过江之鲫,但如果喜欢音乐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荒废学业政务,那就不应该了,何况李瑜父亲去世不久,还在重孝期,更不能迷恋音乐。
其实李瑜已经很节制了,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后,他再也没有碰过音乐和歌舞,每天都身穿重孝为父亲守灵。
只是今天,他的好友新创了一首曲子,请众人点评,李瑜再也控制不住,便把附近一座民宅租下,待到深夜时,五六个音乐同好聚在一起喝酒点评曲子。
这时,无数的黑影从四面八方而来,一名满脸横肉的将领一摆手,两千士兵将民宅团团包围。
这也是李瑜自己作死,平时王府内有上千士兵保护,想搞他的人根本没有机会,但今晚他从王府里溜出来,躲在一座小民宅中,身边没有一个侍卫,想杀他之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为首将领见士兵已经包围了民宅,他当即下令道:“杀进去,拿下李瑜人头者,赏银百两!”
数百名士兵纷纷翻墙跳进了院子,此时,后院里五六名男子正聚在一起喝酒谈论音乐,两名丫鬟挑着灯笼站在一旁,瞌睡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但六人却兴致盎然。
“我来试一曲!”
李瑜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抽出一支玉箫,放在唇边,呜呜咽咽吹了起来。
就在这时,花园门口忽然传来一声惨叫,众人纷纷站起,李瑜也停止吹箫,愕然向惨叫处望去。
只见从花园外涌入大群士兵,手执锋利的横刀,一个个凶神恶煞向这边扑来,两个丫鬟吓得尖叫一声,丢掉灯笼便逃,只逃了几步便被乱刀砍倒,倒在血泊之中。
李瑜大吃一惊,转身向水池方向逃去,这时,他听见写曲的好友大喊:“是我提供的消息,我要见尉迟将军,你们不能.......啊!”
李瑜心中懊悔万分,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大叫提供消息之人已被砍掉半个脑袋,血淋淋地倒在地上,这时,他腰间忽然一痛,一低头,却见一把横刀插进了自己腰间,他顿时痛得惨叫起来,只见眼前寒光一闪,他的惨叫声嘎然停止,他的人头已被劈掉,脑袋骨碌碌滚出一丈远。
其余几人都没有逃掉,都被士兵乱刃分尸,为首校尉抢到了李瑜的人头,这时,刚才满脸横肉的大将走来,厉声喝问道:“李瑜小贼何在?”
校尉连忙上前,单膝跪下,将李瑜人头呈上,“启禀尉迟将军,李瑜人头在此!”
“好!”
将领接过人头,心中大喜。
这名满脸横肉的主将鸣叫尉迟青,是尉迟虎的兄弟,尉迟家族策反了南海驻军三名中郎将后,尉迟青便作为联络人潜入了南海县,三名中郎将都听从他的指挥,使他手下兵力达六千人,另外还有四千人忠于李瑜,由两名中郎将统领。
干掉了李瑜,尉迟青当即令道:“向城外发信号!”
西城门上点燃了一堆火,城门大开,很快,尉迟虎率领五千军队出现了,他们直接杀进了城内,尉迟虎年约四十岁上下,长一张方脸,眉毛粗糙得像刷子一样。
尉迟虎身披金盔金甲,他进城门便问道:“尉迟青何在?”
一名校尉抱拳道:“尉迟二将军正率军攻打王府,他让卑职告诉大将军,李瑜人头已拿到!”
“干得好!”
尉迟虎赞了一声,又问道:“王府内是谁的士兵?”
“是中郎将曾靖海率领的两千人!”
“那柳长季呢?”尉迟虎追问道。
柳长季和曾靖海都是忠于李瑜的中郎将,手下各有两千人,他们都回绝了尉迟虎对他们的拉拢,尉迟虎想占领南海县,干掉这两人是关键。
校尉立刻道:“柳长季和他的军队都在北军营内!”
尉迟虎点点头令道:“去北军营!”
他率领五千军队在校尉的带领下,向北军营杀去.......
北军营紧靠北城门,是一座小军营,最多只能容纳四千人,柳长季和曾靖海率领的四千士兵便驻守在这里,但曾靖海率部去防御王府,军营内只剩下柳长季和他的两千部下。
尉迟虎杀到北城,却见北城门大开,他心中暗叫不妙,立刻率领五千士兵冲进旁边的军营,果然被他猜到了,军营是一座空营,柳长季和他的两千士兵都从北城门逃走了。
这时,士兵在伙房抓住一名厨子,将他押过来,厨子心中害怕,吓得跪在尉迟虎战马前,“大将军饶命!”
尉迟虎冷冷道:“我可以不杀你,但你要老老实实交代,柳长季为什么逃掉,发生了什么事?”
“具体小人也不清楚,我只是听几名士兵说,说李瑜被杀了,柳将军想率军去王府,又有人跑来报告,说西城门开了,尉迟大将军率领大军从西城门杀进来,柳将军就决定从北门逃走!”
“你的意思说,他们刚刚才逃走?”尉迟虎又追问。
“正是!走了还不到一盏茶时间。”
尉迟虎立刻调转马头,率领军队追了出去,他们奔出北城门外,远处是一片漆黑,已经看不见柳长季军队的踪影。
有大将低声道:“可能是去投奔罗怀清了。”
尉迟虎点点头,只有这个可能。
他当即令道:“关闭城门,去王府!”
..........
召王府同时也是岭南五府经略府,占地近五百亩,里面的楼台亭阁极多,中郎将曾靖海率两千人死守王府。
曾靖海其实是水军主将,但因为没有敌人,广州的水军并没有多,只有两千人,主要负责在伶仃洋内巡哨,打击零星海盗。
曾靖海倒并非忠心李瑜,他是忠心召王李偲,李偲临走前嘱咐他辅佐李瑜,他当然要尽心职守,怎奈李瑜自己不争气,脱掉孝服跑去谈论音乐,被同伴出卖,最终死在尉迟青的手中。
王府围墙高大坚固,两千士兵部署在围墙上和房顶上,用弓箭死守,而攻打王府的士兵有六千人,都是投降尉迟虎的三名中郎将部下。
这时,尉迟虎率领五千士兵赶到,尉迟青连忙上前来参见大哥,尉迟虎看了一眼王府问道:“有劝降了吗?”
“我给曾靖海喊过话了,但没有回应。”
1...387388389390391...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