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对!现在出发。”
周飞回头一挥手,率领一千骑兵从队伍中奔出,向襄阳城奔去,他们的战马都用厚布包裹住,马蹄声很小,加上他们在草地上奔行,几乎不会被城头士兵发现。
距离城池还有三里,士兵们翻身下马,改用奔跑,战马交给了数十名随队马夫照管,他们另外还携带了皮筏子,
周飞奔在最前面,他特地选择从民房中穿插,董祝实行坚壁清野战术,将城外的百姓全部迁徙进城,城外十里范围内没有一棵树,没有一颗粮食,民宅来不及拆除,但都已是空房,士兵们在民宅小巷中奔行,这样,城上巡逻士兵就看不见他们了。
护城河也是城外百姓的生活水源,所以民宅都修建得紧靠护城河,片刻,千名士兵从几条巷子里出来。
他们迅速吹满了皮筏子,把它们系成长长一串,悄悄放入水中,一名士兵游过护城河,将另一头系在一棵柳树上,士兵迅速在上面铺设木板,不多时便铺设完成,一座简单的浮桥搭成了,走骑兵还不行,但对于武艺高强的斥候士兵,已经完全足够了。
不多时,第一批三百名士兵已经过了护城河,紧贴在城墙下方,这时,一支巡逻队正好从上面走过,士兵们停止了前行,待训练队走远,第二批三百名士兵再次疾奔过浮桥,很快,最后四百名士兵也奔过了浮桥,十几名士兵开始收起了木板和浮桥。
整个西城长达十里,西城门正好在中间,周飞看了西城门,他们距离西城门还有两里左右,那边才是敌军士兵的聚集地,从城头上灯火通明来看,大部分士兵都没有入睡,还在严格地值勤守夜,只要他们上了城,一场血战将不可避免。
“猴子,看你的了!”
周飞说的猴子就是斥候校尉申耀祖,正是他从雅州城翻城墙出来报信,申耀祖出身武术世家,轻功极为高明,能徒手攀上城墙,一般城墙经过数十年风雨侵蚀,表面都会有些破碎,这就使申耀祖有了攀爬借力的余地。
申耀祖点点头,他将一根细绳子系在自己腰间,揉身而上,借助墙砖的凸凹处爬上了五六步,他从后腰囊中取出一根竹条,插进缝隙里,使他脚下有了踩踏之处,这倒和晋王郭宋用铁凿子上城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铁凿子对申耀祖而言太重,用竹片更轻便一些。
申耀祖不愧绰号猴子,只用了一盏茶时间,便爬到了城头,但他并不上去,而是拉拽细绳,很快便将一副绳梯拉了上来,绳梯前端很宽,正好可以套住一块城垛。
申耀祖探头看了看,巡逻队还在两里外的最西面,走回来至少还要半刻钟时间。
他向下一招手,下面的士兵开始攀绳梯而上,第一个上来的就是周飞,他肩上还扛着两副绳梯,周飞跳上城头,挂好绳梯扔下去,城墙上便有了三副绳梯。
士兵们迅速攀城而上,一个个攀上了城头,他们全部蹲在城垛下,以免引起敌军注意,不多时,一千名士兵全部上了城头。
这时约定的时间已到,周飞注视着城外,片刻,三支火箭在远处腾空而起,大军主力已经到两里外了。
周飞当即一挥手,“跟我上!”
他率领一千士兵向西城楼疾奔而去........
襄阳城在夜里只有两千士兵职守,每面城墙部署四百人,而城内巡逻也是四百人。
西城头上也不例外,部署了四百守军,由一名校尉负责,其中城门部署了三百人,另外一百人负责巡逻。
西城的校尉此时也发现了城外的火箭,他顿时紧张起来,立刻命令手下把所有打盹的士兵叫醒,又派一人去向少主董祝报信。
就在这时,西面忽然一阵大乱,接着传来一连串的惨叫声。
校尉大吃一惊,拔刀冲过去,刚奔出十几步,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俨如猎豹一般冲到他眼前,眼前寒光一闪,校尉还没有来得及举刀格挡,只觉脖子一阵剧痛,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周飞一刀劈掉了为首校尉的脑袋,一脚踢开尸体,战刀一横,又向人群密集处冲去。
周飞的武艺简单凌厉,几乎都是一刀毙命,身形快如闪电,很多士兵没有反应过来,便被他一刀劈死。
一千斥候士兵如秋风扫落叶,只片刻,便将西城的四百士兵全部干掉,甚至连警钟都没有来得及敲响,战斗便结束了。
吊桥开始放下,城门也吱吱嘎嘎打开,士兵们点燃了三支火把,左右挥动。
“出击!”裴信下达了进攻命令。
三万骑兵如海潮一般向西城门杀来.......
此时,董祝已经得到禀报,城外出现三支可疑的火箭。
他心中着实狐疑,这是哪里的敌军?难道朱泚大军分兵两路,一路和父亲对阵,一路前来偷袭襄阳吗?
越想越有这个可能,他睡不着了,立刻派人去通知军营,他刚出府门,只听见西城门方向马蹄声如雷,喊杀声震天。
董祝顿时惊得手脚冰凉,只见十几名士兵仓惶奔来,大喊道:“少主,是晋军,晋军骑兵杀进城了。”
听说是晋军,董祝心中顿时一松,他其实害怕是李鸿鑫的军队,他知道父亲和李鸿鑫之间的深仇大恨,若是李鸿鑫的军队杀进城,他们全家老小都休想活命,
但是晋军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及时投降,郭宋倒不一定会杀他们。
“他们来了多少军队?”
“都是骑兵,估计有三[ www.biqugetv.info]四万人!”
竟然有数万骑兵,董祝绝望了,他当即下令道:“去通报对方主将,我们愿意投降!”
.........
裴信听说对方主将愿意投降,他当即同意了,一方面省得他们去攻打军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收拢董希芝的败兵。
在董祝的命令下,军营内的三千士兵放下兵器,列队走出军营大门向晋军投降,
其他三座城门,除了东城门的士兵开城门逃跑外,其他北城和南城的士兵也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不费吹灰之力,襄阳城便被长安杀来的唐军夺取了。
........
就在襄阳城沦陷的同一时刻,偷袭敌军大营的董希芝遭遇到了五万敌军的围歼,他的军队已彻底崩溃,有的丢盔弃甲四散奔逃,有的丢掉兵器,跪地投降,苦苦哀求对方饶自己的一命。
李鸿鑫恨极了董希芝,把仇恨也延续到襄阳军身上,他下令不接受投降,将襄阳军斩尽杀绝,不留后患。
数万士兵展开了大屠杀,上万名跪地投降的士兵被敌军牵到河边屠杀,鲜血染红了叶水,河面上飘满了士兵们无头尸体。
董希芝率领数百人逃出敌军包围圈,一路狂奔到方城县城门前,董希芝仰头大喊道:“我是董希芝,速开城门!”
城头上,向左辉冷冷道:“姓董的,天子待你不薄,你却公然背叛天子,你以为我会和你一样,做个无情无义的小人?痴心妄想!”
董希芝气得浑身发抖,正是这个向左辉怂恿自己去偷袭敌营,原来他早和李鸿鑫勾结了,难怪自己会中了对方埋伏。
董希芝眼中喷射怒火,指着向左辉大骂道:“贼人,我拿住你,必将尔碎尸万段!”
向左辉呵呵一笑,“碎尸万段的恐怕是你吧!李鸿鑫已准备好大油锅,烹炸你们全家了!”
他一挥手,“放箭!”
城头上箭如雨下,董希芝连连后退,后面又传来追兵的喊杀声,他心中无奈,只得带领数百士兵向襄阳城逃去。
但董希芝不知道,邓惟恭率领三千骑兵已经先一步抄到前面,截断了他的退路。





猛卒 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为饵
天色大亮,襄阳城内的百姓终于发现昨晚攻入襄阳城的大军竟然是长安郭宋的军队,整个襄阳城顿时沸腾起来,尽管现在还在戒严,不准百姓上街,但按耐不住内心激动的百姓纷纷在家里敲锣打鼓,发泄内心的喜悦,他们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中午时分,从南阳飞来的鸽信抵达了襄阳城,裴信拿着鸽信匆匆找到了军师王侑。
“军师,南阳的最新情报,董希芝在方城县偷袭敌军大营,被敌军识破,军队被五万大军包围,董希芝全军覆灭。”
“董希芝呢?他突围没有了?”王侑问道。
裴信摇摇头,“他被敌军俘虏,被敌军主将李鸿鑫亲自砍下了脑袋,人头已经送去洛阳。”
“这么说,朱泚损失不大?”
“应该是,非但没有损失,还得了大量降军,他的军队现在至少上六万人了。”
王侑负手走了几步,又对裴信道:“为什么我要求你晚上进攻襄阳城?为什么要求夺取襄阳后还继续戒严?这样就能防止消息外泄,现在我们对敌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敌明我暗,对方不了解襄阳城的情况。”
裴信忧心道:“就害怕朱泚埋伏在襄阳城的探子,已经把消息通过信鸽发出去了。”
“这倒无妨!”
王侑微微一笑道:“对方的鸽信一般只去洛阳,不会去南阳,朱泚在今天下午收到鸽信,再派人骑马赶来通知李鸿鑫,那已经是三四天后的事情,时间上来不及了,我有一计,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一战击溃李鸿鑫。”
王侑低声对裴信说了几句,裴信大喜,连忙躬身道:“就按照军师之策行事!”
.........
城门处,裴信对眼睛通红的董祝道:“这次诱敌之计我就交给你了,事成之后,我会向晋王殿下保奏,保举你当个县令。”
董祝点点头道:“感谢裴将军厚爱,当不当官并不重要,但杀父之仇我一定要报,请将军放心,我一定会把敌军引入埋伏圈。”
裴信又对跟随董祝北上的周飞道:“将军要当心敌军骑兵,宁可计策败露,也不能被敌军骑兵追上。”
“请主帅放心,周飞绝不会伤一兵一卒,一定全身而返!”
周飞率领的三千人是步兵,他很担心李鸿鑫会派骑兵追击他们,但王侑却胸有成竹,李鸿鑫一定会用骑兵来偷袭襄阳,而不会用在董祝身上。
裴信将信将疑,但他还是听从了军师的安排。
“出发吧!”裴信下令道。
周飞抱拳行一礼,率领三千军队簇拥着董祝出城北上了。
就在他们刚走,裴信也率领两万骑兵出城了。
虽然对方军队人数他们的三倍,但裴信相信自己骑兵的强大作战能力,只要战术得当,一定能击溃敌军。
李鸿鑫率领六万大军正浩浩荡荡杀奔襄阳而来,虽然他已亲自砍下了董希芝的脑袋,但他还不满足,他一定要将董希芝的子孙后代斩尽杀绝,才能出他憋了二十年的一口恶气。
当然,就算董希芝没有子孙,他还是要夺取襄阳,他已被天子朱泚封为荆襄节度使,江陵郡王。
以后不仅荆北八州是他的地盘,另外,他还要攻灭荆南的刘辟,这就是天子朱泚封他江陵郡王的深意,他若不夺取荆州全境,占领江陵城,江陵郡王何以名副其实?
这也是朱泚给他五万大军南下的深意,夺取襄阳后,他将马不停蹄,率领大军直扑长江南岸的江陵城。
中午时分,大军距离邓州州治穰县还有七十里,周围是大片丘陵地带,森林茂盛,河流众多,一条宽阔的官道笔直向南,前面忽然有探子来报。
“启禀大将军,前面十五里外发现一支军队,约三千人,为首是董希芝之子董祝!”
李鸿鑫大喜,他就怕董希芝的子孙逃掉,没想到他居然送上门了,不用说,一定是来接应他父亲的,可惜他来晚了。
“能确定是董祝?”李鸿鑫问道。
“基本上能确定,有弟兄见过他,他们的旗号也是一个‘董’字。”
李鸿鑫心念一转,对方只有五千人守襄阳,现在董祝率三千人出来,那襄阳城内岂不是只有两千人了?
他立刻令道:“向左辉将军何在?”
向左辉连忙上前道:“卑职在!”
“我你给你三千骑兵,你绕小道前往襄阳,你骗开城门,先一步夺取襄阳城。”
骑兵应该是由邓惟恭率领,但李鸿鑫表彰邓惟恭活捉董希芝有功,便派他去洛阳给天子献人头领功,名义上是把功劳让给邓惟恭,实际上是夺了邓惟恭手下的骑兵,李鸿鑫很信任向左辉,便命他为骑兵主将,统领三千骑兵。
向左辉低声道:“不如卑职直接前去,直接抓了董祝!”
李鸿鑫不置可否道:“董祝已是瓮中之鳖,他跑不掉,我就担心董希芝的其他几个儿子得到消息,从襄阳城逃走,我就无法斩草除根了,向将军,相信你和我都有同样的想法。”
向左辉点点头,“大将军所言极是,不斩草除根,他们终究是祸患,卑职就冒充后撤之军,骗取襄阳城,抓住董府满门老少。”
李鸿鑫取了董希芝的金令箭给他笑道:“有这支金令箭,绝对万无一失了!”
向左辉接过令箭,抱拳行一礼,率领三千骑兵立刻主官道,向一条小道奔去,向左辉对这一带极为熟悉,他知道有一条小道可直通新野。
三千骑兵走了,李鸿鑫随即布下埋伏,等待董祝的三千军前来自投罗网。
不料董祝军队距离埋伏地还有两三里时,忽然发现不对,掉头便逃跑。
李鸿鑫没想到对方会这么精明,他气得大骂,早知道让向左辉绕过去先截断敌军的退路,就像抓住董希芝一样,但此时李鸿鑫没有办法,只得喝令全军追赶敌军。
六万大军在官道上疾奔,李鸿鑫大喊道:“率先活捉董祝者,官升两级,赏银三千两!”
这个赏赐比较容易兑现,六万大军精神大振,纷纷加快速度,在官道上狂奔,但他们不管怎么加速奔跑,距离敌军就是只有两三里,怎么也追不上,一个时辰后,六万大军渐渐拉开了,形成一条长达近十里的长龙。
李鸿鑫气得咆哮如雷,就恨不得追上董祝,将他脑袋一劈两半,他却没有注意到,他的队伍目前是最容易被敌军攻击,根本就无法组织起阵型抵抗。
“大将军!”
两名大将骑马追上来,一左一右拉住李鸿鑫的战马缰绳,急声道:“形势不对,敌军必然有诈!”
“为何这样说?”李鸿鑫恼火问道。
“大将军,我们的军队延绵十里,若敌军埋伏,我们怎么抵挡?”
其实这个念头也在李鸿鑫脑海里一闪而过,但对方只剩下五千军队,怎么伏击自己?他便没有放在心上。
李鸿鑫摇摇头,“你们多虑了,董祝手中只有五千军队,前面有三千人,就算他埋伏了两千人,这点兵力给们填牙缝都不够,还能伏击我们?”
“大将军,卑职和李将军担心不是董祝的军队,而是郭宋的大军,这里距离武关只有两百里,郭宋会对襄阳之变袖手旁观吗?”
一句话顿时提醒了李鸿鑫,他回头看了看六万大军,竟然看不到尾,他心中开始打鼓了,他大声令道:“全军停止前行!”
士兵们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都已筋疲力尽,纷纷蹲下喘息,可就在这时,两边树林内忽然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
“呜——”
马蹄声轰然响起,从两边树林内杀出无数的骑兵,李鸿鑫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两万骑兵分成四队,瞬间杀进了敌军队伍中,将十里长的队伍截成了四段,六万朱泚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军队顿时一阵大乱。




猛卒 第九百九十八章 渔翁得利
向左辉率领三千骑兵一路疾奔,次日傍晚便抵达了襄阳城,他们在数里外便放弃了战马,步行奔到城下,襄阳军队没有骑兵,他们直接过去会露馅。
夜幕快要将临时,向左辉率领三千士兵抵达城下,只见城门紧闭,吊桥高挂,城上守军如临大敌。
襄阳城护城河宽阔,但城门前会有一座石桥,直通城下,前面剩下的护城河就只有数丈宽,放下吊桥后,便正好搭在石桥上。
向左辉飞马奔至桥头仰头大喊道:“城头上守将何人?”
城头守将叫做李灵,是一名中郎将,他向身后城楼下站着的王侑看了一眼,王侑向他点点头,李灵会意,他走到城垛前探头向下望去。
“是向将军吗?我是李灵。”
向左辉当然认识李灵,董希芝留下来辅佐董祝守城的,董祝率三千军北上,李灵居然没有跟随,这倒也奇怪了。
不过向左辉没有多疑,他连忙喊道:“弟兄们又困又乏,快开城门!”
“向将军,少主听说主公兵败,他心急如焚,率领三千军队北上去接应了,你们没有遇到吗?”
“啊!我没有遇到少主,他是走官道吧!我是走新野故道。”
向左辉见城上还有些犹豫,心中恼火,便取出金令箭喊道:“这是主公金令箭,主公担心襄阳有失,让我先回来驻防。”
李灵连忙陪笑道:“向将军不要生气,因为少主有严令,不准随意开城门,向将军有金令箭当然最好,我也可以向少主交代了。”
他连忙令左右扔过去一个有盖的篮子,向左辉让亲兵把金令箭放进篮子里,扣上盖子,篮子被拖了回去。
李灵看了看令箭,又用眼角余光向后望去,只见王侑给他做了一个开城的手势。
李灵笑道:“令箭无误,请稍候,马上开城门!”
他回头喝令道:“放下吊桥,开启城门!”
吊桥缓缓放下,城门也慢慢开启了,襄阳城是战略雄城,它的四座城门都是复式城门,也就是瓮城结构,除了外城门,还有内城门,中间是瓮城,四周城门中,北城门是主门,所以瓮城很大,长约百步,宽五十步,平时守城士兵会在瓮城内训练。
外城门开启,百步外的内城门也同步开启了。
向左辉大喜,待吊桥放下,他纵马冲上了吊桥,后面的三千士兵紧跟其后,蜂拥冲进了城门,冲进城门后,向左辉已经掩饰不住他的夺城欲望,加快马速,向内城门冲去,后面的士兵也跟着狂奔,但就在距离内城门还有二十步时,内城门却轰然关闭了。
向左辉大吃一惊,回头向外城门望去,只见外城门也在缓缓关闭。
‘中计了!’一个念头闪过他脑海。
向左辉焦急大喊道:“撤退!快撤出去!”
这时,瓮城四周城头上忽然出现数千士兵,一起向瓮城内放箭,箭如疾雨,向左辉措不及防,身中数十箭,坠落马下,当场毙命。
三千士兵并没有全部进城,只进了两千人左右,后面尚未入城的千余士兵发现城门开始关闭,吊桥拉起,吓得他们向后狂奔,逃离城门。
就在这时,两千骑兵一左一右杀至,城外的一千朱泚军大乱,有的四散奔逃,有的跪地求饶,一些负隅顽抗的士兵也被骑兵毫不留情砍死.......
不到一刻钟,战斗便结束了,向左辉的三千士兵全军覆灭,数里外的三千匹战马也被晋军悉数缴获。
但向左辉的三千人被歼灭还上不了台面,李鸿鑫的六万人溃败才是壮观的一幕。
李鸿鑫的六万军队都已跑得筋疲力尽,根本抵抗不住两万骑兵的犀利攻势,在混乱中,大军崩溃了,六万大军在原野上四散奔逃,两万晋军骑兵围追堵截,使六万大军走投无路,投降者不计其数。
李鸿鑫率领百余亲兵仓惶奔逃,却被杨玄英盯住了,他率领一千轻骑疾速追赶,这时,前面出现了一条十几丈宽的河流,河水湍急,阻拦住了李鸿鑫的去路。
杨玄英的追兵已杀到数十步外,李鸿鑫心一横,迎了上去,他挥刀大喊道:“来将受死!”
杨玄英冷笑一声,纵马疾奔,手中蟠龙金枪如闪电般刺出,李鸿鑫举刀格挡,却挡了一个空,对方的长枪在他面前消失,他暗叫一声不妙,只觉肚子一凉,对方枪尖从他小腹里刺入,长枪一拧,李鸿鑫肝肠皆断,他痛得大叫一声,翻身落马,长枪又瞬间刺进他胸膛,李鸿鑫落地之时,已变成了一具尸体。
李鸿鑫手下眼睛都红了,大吼着冲上来,李玄英长枪神出鬼没,连挑二十余人,其余士兵吓破了胆,纷纷逃走,却被千余骑兵团团包围,最终全部被杀,无一逃脱。
战斗在追杀中渐渐落下帷幕,六万大军被斩首七千余人,投降近五万人,只有不到三千人从战场逃脱,晋军缴获的各种兵甲武器堆积如山。
稳定住了战俘的情绪,裴信留五千人看守战俘,他率领其他大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邓州刺史在南阳县投降,但裴信的目标是鲁阳关,鲁阳关是六万大军的后勤重地,有粮食二十万石,各种物资物资不计其数。
夜幕初降,一万骑兵在主帅裴信的率领下兵临鲁阳关关城下,鲁阳关主要是防御北方的南侵之敌,它是一座关城,东西两边是高山悬崖,南北各建了一座城墙,地势南高北低,从北面进攻险要,从南面则居高临下。
关城内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裴信不仅要夺取这些物资,同时也要夺取鲁阳关这座要隘。
关城内目前还有三千士兵,由大将王烈统率。
裴信立马在一座矮丘上,注视着数里外的鲁阳关隘,相对于高大坚固的北城,南城就要低矮得多,但这种低矮也是相对性的,不至于低矮到不需要攻城武器就能攻下。
裴信率领的一万骑兵自然没有携带攻城武器,但他们却携带了威力强大的另类攻城武器。
裴信看了看天色,远处天空还有最后一抹晚霞,夜晚正在来临。
“一个时辰后,夺取鲁阳关!”裴信下达了最后的进攻命令。
.........
1...380381382383384...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