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监国楼除了郭宋的官房外,这里同时也是秘书监所在地,秘书监实际上就是从前的晋王的参谋机构,从前的天策楼也并入秘书监,从三品的秘书监令由前参事薛长寿出任,下面有两名从四品少监,卢纶和王侑,卢纶掌秘书台,主要涉及政务,王侑掌天策台,主要涉及军事。
另外内卫和晋卫府的官衙也在这里,不过这里只是办公之地,没有监狱、审讯之类的场所,再有就是集贤殿学士楼也在这里,集贤殿大学士也就是从前的资政,这边只是挂名之处,也有官房,但基本上人都在自己家中,需要商议时,才会派人请他们过来。
尤其十月初,资政李泌病逝后,目前的资政只剩下几大世家的家主以及薛勋。
郭宋走进了二楼自己官房,他的官房格局没有变,还是由十几间屋子组成,包括正官房、外堂、图书房、参谋房、值夜室、议事堂、小议事堂、茶水坊等等。
外堂坐在四名当值官员,他们随时听从晋王的召唤,卢纶的也有了自己的官房,在东面楼内,当然,他每天上午都会坐在郭宋的官房外,下午才去自己的官房整理文书。
郭宋走进官房内,一名参军在门口道:“王少监有急事求见!”
王少监就是王侑,他官任秘书少监,因为他有军功,他品阶实际上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情况比较特殊。
王侑负责情报和作战策划,相当于军师,主管天策台。
“殿下,洛阳那边有重要消息!”
郭宋笑眯眯摆手道:“不急,坐下喝杯热茶,烤烤火再说,下雪不冷融雪冷,还真是这样。”
王侑见晋王很从容,没有半点焦急,他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歉然笑道:“卑职忘记殿下才到官房,是卑职太急切了。”
这时,茶童送来两盏热茶,郭宋招呼王侑在火盆前坐下,火盆内火炭烧得很旺,使房间变得干燥而温暖。
两人相对而坐,喝了两口热茶,王侑这才道:“接到洛阳的情报,源休被贬为陕州长史,尚书令刘丰正式为右相。”
郭宋淡淡笑道:“这两人斗了大半年了吧!那么精明的源休居然一败涂地,这里面有什么蹊跷?”
“据说是和襄阳郡王董希芝有关,情报说,源休协助董希芝的家人逃出洛阳,引发朱泚震怒。”
郭宋沉思片刻道:“刘丰一定在源休被免一事起到重要作用,不过这不重要,我关心的是另外之事,首先,董希芝的家人为什么要逃出洛阳,是不是董希芝会有什么动作?其次,我要了解刘丰这个人,彻底把他老底挖出来,这两件事比较急,要尽快去吧!”
“卑职这就去安排。”
郭宋又叫住他,“安排好了后,再到我这里来一趟,我有事和你商议。”
王侑点点头,快步走了。
郭宋沉思片刻,起身来到隔壁的参谋房,参谋房其实就是地图房,包括沙盘和地图,阳光从窗户照入,使参谋房内格外明亮,参谋房很大,至少有一百多平方,正中放着一部巨大的沙盘,长两丈宽一丈,由八个小沙盘拼成,这座沙盘其实是朱泚的王朝。
除了沙盘外,四面墙上挂满了各地的地图,巨大的花瓶内也插满了地图卷,今天郭宋关心的是荆州。
事实上,去年的两川之战并没有结束,阉党还有一支军队没有被歼灭,这就是荆南节度使刘辟,刘辟实际上是霍仙鸣的外甥,他是以神策军节度使的身份,接替了浑瑊的荆南军,浑瑊改任剑南节度使,实际被架空。
荆南军最初只有一万两千人,在刘辟接手后,得到了霍仙鸣的全力支持,军队人数迅速达三万人。
目前刘辟自封为江陵王,割据了荆南十二州,势力范围达桂州和柳州,也就是广西桂林和柳州一带,这里其实已经岭南西道了。
郭宋利用太后诏书,宣马遂、刘洽、韩滉和李偲入朝述职,目前除了韩滉和李偲承诺入朝外,马遂和刘洽都没有动静,其中刘洽是因为病重,军政大权已经被他儿子刘士宁控制。
所以郭宋便考虑先灭刘辟,然后继续向东灭马遂和刘洽。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泚的襄阳郡王董希芝有了异动,这会影响到郭宋的战略安排。所以郭宋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计划了。
这时,文书官在门口道:“殿下,王少监来了。”
郭宋点点头,“请他进来!”
王侑快步走进了郭宋的参谋房。
猛卒 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阳乱起
王侑走进参谋房,只见晋王负手站在一幅地图前沉思不语,他上前细看,竟然是荆州地图,王侑顿时明白了,晋王是在担心襄阳有变。
“殿下,我们并不能肯定董希芝有谋反之意。”王侑低声道。
郭宋淡淡笑道:“事实上,我希望董希芝谋反!”
王侑略一迟疑,小心翼翼道:“殿下是想先拿下荆北?”
郭宋缓缓点头,“巴蜀物资过来运输极为不便,如果拿下荆北,巴蜀的物资就能走长江水路到襄阳,再走丹水到商洛,然后从商洛大规模北上就容易得多,事实上,拿下荆州,就形成了巴蜀、荆州、关中的战略大三角,互相呼应,形成一个闭环。”
“殿下说得对,拿下荆北,就形成了北和西两面夹攻江陵的势态,对击溃刘辟有好处。”
郭宋想了想又道:“可以助董希芝一臂之力,逼他造反。”
“可是董希芝造反,朱泚军队大举南下平叛,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夺取襄阳?”
郭宋笑道:“所谓浑水摸鱼,把水搅浑,我才好摸到大鱼!”
王侑竖起大拇指赞道:“殿下高见!卑职倒有一计,可逼反董希芝!”
王侑低声对郭宋说了两句,郭宋欣然道:“此计甚妙!”
他随即回头道:“速宣晋卫府郭玉娘来见我!”
..........
襄阳城,自从朱泚攻占荆州后,加大了对荆州百姓的榨取,各种税赋极重,以至于民怨沸腾,前年枣阳县农民王顺不堪压榨,揭竿而起,响应者上万人,迅速攻占了枣阳,王顺便自立为顺天王,但不到一个月,起义便被董希芝率两万军队残酷镇压了,三千余名起义百姓被杀,王顺等十七名起义将领被当街斩首,首级送到洛阳。
这次起义失败后,荆州百姓彻底沉默了,既然无法在沉默中爆发,也只有在沉默中死去。
襄阳城也因为沉重的商税而变得日渐凋零,除了中午和傍晚,大部分时间都冷冷清清。
虽然此时还是正月,但襄阳城内看不到一点新年的气息,甚至连上元灯会也没有,完全和平常一样,死气沉沉,不过这两天军队调动频繁,给襄阳城多少增加了一丝紧张的气氛。
中午时分,二十几名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从西城门驶入,向城北的官衙方向缓缓驶去。
马车里坐着监军王泰,王泰是朱泚身边的心腹宦官之一,两年前出任荆州监军,他其实也没有什么事,董希芝不断地拿出钱财贿赂他,他的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不过这段时间他有点烦恼,原因是天子怀疑董希芝要造反,王泰也发现董希芝的异常,确实有拥兵自立的嫌疑,但如果说他准备公开举兵造反,那也不太可能,董希芝也就是希望做个藩镇,子子孙孙都能坐镇荆州。
王泰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和天子谈,不要太逼之过份,否则真会把董希芝逼反。
就在这时,王泰只听见耳边‘嗖!’一声,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一支箭便射穿了他的头颅,王泰当即倒在车厢内。
这里是大街,两边都是民房,当一支弩箭射出,左面房顶上的一个黑影便消失了。
“有刺客!”
两边骑马护卫士兵顿时一阵大乱,有士兵打开车门,将王泰拉出来,只见一支弩箭插在他的太阳穴上,王泰的整个脸都黑了,箭上还有剧毒,王泰早已气绝身亡。
众骑兵惶恐万分,带着王泰的尸体向府邸狂奔而去。
不多时,一只信鸽飞起,在董希芝还没有封锁消息之前,他们将监军王泰被刺客当街射杀的消息传去洛阳。
就在信鸽飞走不久,数千士兵浩浩荡荡奔来,将王泰府团团包围,军队抢走了王泰的尸体,并勒令任何人不得泄露消息,否则杀无赦。
在荆州节度使官衙大堂,董希芝望着堂下的王泰尸体发呆,他心乱如麻,一时想不通王泰怎么会被杀了,被谁杀了?自己怎么向朱泚交代?
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封锁消息,给自己尽量争取一点时间应对。
董希芝年约五十岁,幽州人,最初是幽州大将,这么多年一直跟随朱泚,朱泚论功行赏,董希芝得以坐镇一方,但时间久了,他也有了野心,就想把荆北六州据为己有,子子孙孙传下去,成为荆州藩镇,但因为儿子和父亲被质押在洛阳,他野心虽大,却不敢轻易冒出来。
就在前几天,他老父亲和长子居然从洛阳逃回来了,董希芝顿时野心高炽,有点难以抑制了,他原本想礼送王泰出境,不料王泰却被当街刺杀,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有点手足无措。
这时,幕僚黄潜匆匆走来,在董希芝耳边低声道:“卑职刚刚得到消息,王泰的几名心腹已经向洛阳发送鸽信了。”
“什么!”
董希芝大吃一惊,消息传出,朱泚不就马上知道了吗?这下麻烦大了。
“使君是怎么考虑的?”黄潜问道。
“你是说王泰之死?”
黄潜点点头,董希芝踌躇片刻道:“我估计还是刘丰所为,源相国半路暴毙,显然是被刘丰派人杀掉了,他怕没法向天子交代,所以派人刺杀王泰,栽赃给我,他这是想逼返我呢!”
“那使君接下来打算怎么办?”黄潜又问道。
董希芝叹了口气道:“我打算上书天子,把事情讲清楚,王泰之死和我无关,我无意造反,我只想长久替他坐镇襄阳,我当年没有背叛他,现在也不想背叛他。”
黄潜沉吟一下道:“使君想听听我的意见吗?”
“当然要听,你快说!”
黄潜缓缓道:“天子之心不能以寻常人度之,使君如果想取信朱泚,卑职认为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董希芝急问道。
“使君亲自把儿子送回洛阳,并给天子解释,是孩子不懂事,然后使君再向天子负荆请罪,说自己只是一心想攻打刘辟,绝无背叛之心,只有这样做,天子恐怕才会原谅使君。”
“那天子还会让我回荆州?”
黄潜摇摇头,“恐怕会安排使君去别的地方,荆州肯定不会了。”
董希芝脸一沉,“让我放弃荆州,让我儿继续当人质,我还不如直接造反。”
黄潜叹了口气,“其实卑职的意思就是说,王泰一死,使君已经没有选择了,使君的父亲和儿子已经逃回,没有了后顾之忧,下一步自然就是杀监军自立,不管使君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又刘丰在朝中把持,天子肯定是相信他的话,一定会大军压境,使君与其寄希望于和解,不如早做战备。”
董希芝负手走了几步,“这件事事关重大,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容我再考虑考虑!”
...........
从襄阳飞来的信鸽率先把信件给了相国刘丰,王泰被杀,这个消息着实令刘丰吓了一跳,他连忙把幕僚杨密找来商议。
杨密笑眯眯道:“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源休被贬黜,董希芝朝中无人,他只能铤而走险,王泰被杀,董希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
“就怕天子不想出兵,他还对董希芝抱有希望,毕竟董希芝跟了他二十余年。”刘丰犹豫道。
“无妨,我再来一计,保证天子不会再抱任何侥幸。”
他低声对刘丰低语几句,刘丰连连叫好,“我立刻派人去实施!”
当天下午,洛阳街头开始有孩童在唱儿歌,‘洛阳一个皇,襄阳一个王,九盖的马车去南阳,白日一个皇,夜晚一个王,日夜颠倒凤和凰........”
这首儿歌被朱泚派在民间的密探迅速送到皇宫,与此同时,刘丰也向朱泚汇报了王泰被董希芝刺杀的事件。
董希芝的最后一线希望被朱泚的震怒淹没了,当朱泚得知监军王泰被杀,洛阳出现了谶语,朱泚的逆鳞被董希芝严重触犯了,他立刻命令大将军李鸿鑫率五万大军从洛阳南下,讨伐襄阳叛贼董希芝。
猛卒 第九百九十五章 浑水摸鱼
董希芝出任荆襄节度使,主要管辖襄州、邓州、唐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以及荆州的北部,拥有军队三万人,其中两万人是朝廷军队,而另外一万人是他以招募地方民团为借口,私下招募的军队。
董希芝已经得到情况,大将军李鸿鑫率五万大军从洛阳南下,直扑邓州,董希芝大惊失色,尤其统军主将是自己的宿敌李鸿鑫,他便知道朱泚是要对自己下死手了。
他和李鸿鑫有杀妻害子之仇,二十年前,时任陇右兵马使的董希芝在一次酒宴上喝醉酒,在后园调戏了一名女子,被这名女子严词斥骂,董希芝恼羞成怒将这名女子踢下池塘,这名女子已怀有身孕,孩子流产了,这名女子不久也病逝。
却没有想到,这名女子就是李鸿鑫之妻,李鸿鑫从前线回来,得知妻子病逝,孩子也没了,一尸两命,他怒发冲冠,拔剑来找董希芝拼命,当时的陇右节度使朱泚再三调解,命董希芝赔礼道歉,并把自己的一名爱妾送给李鸿鑫为妻,这件事才勉强平息下来。
但李鸿鑫和董希芝之间从此接下了深仇大恨,朱泚也知道他们之间有仇,一直避免两人之间有联系,这么多年,两人基本上没什么交集。
但这一次,朱泚居然派李鸿鑫率军来攻打自己,由此可见朱泚已对自己不留余地了。
董希芝令长子董祝率五千军队守襄阳,他自己亲自统领两万五千大军赶赴邓州,迎战从北面杀来的李鸿鑫大军。
商州,一支三万人的唐军已经抵达武关,这支大军由裴信统领,这次裴信是第一次独挡一面,他的副将依旧是老搭档杨玄英,郭宋给他们二人的任务很明显,利用朱泚和董希芝的内讧,夺取襄阳以及周边地区。
在武关以北,分布着大片帐篷,三万骑兵便驻扎在这里,在最大的帅帐内,王侑指着地图道:“最新情报是,董希芝亲自率领两万五千军队北上,只留其子董祝率五千军守襄阳,这是我们的机会。”
杨玄英在一旁问道:“军师认为,董希芝的胜数有多大?”
这次王侑出任军师,名义上是辅佐之职,但实际上郭宋事先有交代,重大决策以王侑为主。
只是王侑比较谦虚低调,依旧和两人商议为主。
王侑淡淡笑道:“这一战,董希芝必败无疑!”
裴信有些不相信道:“军师并不了解朱泚派来的五万大军,为何这么肯定?”
王侑笑着解释道:“我并不是说双方兵力悬殊,当然,这也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是,董希芝军队出师无名,他凭什么和王师抗衡?有多少人愿意为他卖命,如果他手下大军都是自己招募,自己训练,如果他手下大将都是自己培养,倒也可以和朱泚大军一战,可他什么都没有,道义上首先就亏了,这一战他有希望打赢吗?”
裴信和杨玄英同时点点头,“原来如此,我们受教了!”
裴信倒也心悦诚服了,他又道:“那我们何时出发?”
王侑沉思片刻道:“如果董希芝军队出现逃兵,很可能他就会撤军回襄阳了,事不宜迟,我建议今晚连夜出发!”
三万骑兵当即起身,他们准备了七天的干粮和战马的草料,大军出了武关,向襄阳城方向疾速奔去.......
董希芝率领大军并没有在南阳县停留,而是继续北上,杀到了方城县鲁阳关。
鲁阳关是邓州的战略要地,这里正好是一条南下的通道关键点,左有伏牛山,右有方城山,两座大山横亘,在两座大山之间存在着一条宽约百余里的南北大通道,但这条通道就像一个倒扣的葫芦,北面宽,向南慢慢收窄,鲁阳关正好就在葫芦口上,是一条宽约五六里的通道,修建了一座关隘。
不过董希芝来晚了一步,一支两千人的朱泚军骑兵已经抢先一步攻占了鲁阳关,这支骑兵队的主将便是南唐大将邓惟恭,当初他率领两千骑兵在岸上护卫阉党的船队,他见大势已去,便率领骑兵先走一步,率领骑兵去投降了朱泚。
本来董希芝也看中了这支骑兵,希望他们能留在襄阳,但朱泚知道这件事,便严令骑兵北上来洛阳,那时董希芝还不敢和朱泚对抗,只得放邓惟恭和两千骑兵北上。
邓惟恭立刻被封为县公,赏银万两,赐美宅一座,并任命他为万骑营虎贲郎将,官阶为从三品云麾将军,可谓对他非常器重。
这次,邓惟恭的两千骑兵也起到了奇兵作用,抢在董希芝之前占领了鲁阳关,也就打开了进军荆州的大门。
董希芝无奈,他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只得暂时退守方城县,就在这时,李鸿鑫的五万大军也抵达了鲁阳关,大军没有在鲁阳关停留,而是继续南下,浩浩荡荡向方城县杀来。
方城县只是一座中县,城墙不高,城门破旧,县城也不算大,周长只有十五里,但要命的是,方城县的粮食不多,最多只能支撑两万五千军队二十天,董希芝再想撤退到南阳县已经来不及了,敌军主力已出现在方城县以北三十里处。
而这时已经不是粮食不足的问题,更要命的是董希芝的军队里出现了逃兵。
这是董希芝没有想到的,自己的军队抵达鲁阳关后,士气一下子变得低迷,士兵十分厌战,尤其军中传闻天子派五万精锐大军前来镇压反叛,军心便开始严重动摇。
绝大部分将士都以为大军北上是来抵抗唐军入侵,却没有想到竟然是要和朝廷大军对抗,感觉到上当受骗的将士开始严重不满,尤其当李鸿鑫率五万精锐大军南下的消息传遍军队后,士气便有了崩溃迹象,逃兵出现了。
“使君,再拖下去,对我们严重不利,卑职建议今晚夜袭敌军大营,还有大败敌军的机会。”
献策的将领是副将向左辉,他的计策得到了董希芝的认同,他们士气低迷,正面对抗肯定不是敌军的对手,那就只能出奇兵,夜袭敌军大营确实是比较好办法。
董希芝点点头,“向将军的这个方案不错,让我考虑考虑细节!”
..........
入夜,董希芝兵分两路,他令向左辉率一万军队守方城县,他自己则率比较精锐的一万五千军队出了县城,借助夜色掩护,大军向二十里外的敌军大营潜去。
很快大军便抵达了大营西面,董希芝大军藏身在一片树林内,向两里外的敌军大营望去,大营是木栅营,十分安静,军营大门前有两盏灯,两名巡哨在大门前来回踱步,依稀还可以看见哨塔上有哨兵的身影。
不被敌军发现是不可能了,只有抓紧时间,在敌军主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董希芝低声喝令道:“出击!”
前锋一千骑兵率先杀出,后面大军奔涌而出,俨如决堤的河水般从树林里冲出,向两里外上的大营席卷而去。
哨塔上的士兵率先发现了敌情,立刻敲响的警钟,“当!当!当!”刺耳的警钟声划破了夜空。
门口的哨兵掉头便向大营内奔去,大喊道:“敌军杀来了!敌军杀来了!”
董希芝更加确信无疑,今晚自己要偷袭成功了。
大军撞开了大门。直接杀进了敌军大营内.......
但很快,他们便发现了不对,所有的大帐都是空帐,里面竟然没有一个士兵。
“使君,敌军大帐内都是空的!”士兵纷纷禀报道。
“中计了!”
一个念头涌上头,他的脸刷地变得惨白,董希芝颤抖着声音大喊道:“撤....撤退!速速后撤!”
但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只听四周响起了山崩地裂般的喊杀声,无数敌军从四面八方杀来。
猛卒 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袭襄阳
在夜幕的掩护之下,裴信率领三万骑兵抵达了襄阳城西十几里外,裴信注视着远方黑黝黝的城墙,他已经身经百战,经验非常丰富了,拿下襄阳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巨型铁型铁火雷,把城墙炸塌,但随后将杀来的五万朱泚大军,炸塌城墙最后也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裴信心里很清楚,襄阳目前只有五千人守城,兵力十分薄弱,而夜间最多只会安排两千人守城,对于周长四十里的大城而言,这无疑是杯水车薪,一般只会防御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至于城墙,最多只有巡逻队进行来回巡逻。
只要是在夜间,不需要铁火雷,他一样能轻易拿下这座大城。
这时,几名斥候飞奔而来,为首斥候抱拳禀报道:“启禀将军,城外没有发现敌军游哨,但护城河很宽,足有二十余丈,一般的木板搭不过去。”
襄阳城的护城河很宽,他们事先已经得知,早有准备,裴信回头向身后的周飞望去,“周将军准备好了吗?”
周飞在巴蜀战役结束后,便累功升为中郎将,封为伯爵,还得了一千匹绢的赏赐,虽然他把绢都分给了和他一起困守雅州城的百名属下,但他自己还是得了百匹绢,着实让他妻子欢喜异常,晋王殿下的赏罚分明以及对自己的看重,更让他知恩图报,忠心耿耿。
这次他参与夺取襄阳之战是裴信点名要他参加,周飞的奇袭突破能力让每个大将都对他赞不绝口。
周飞特地带了一千名精锐的手下,就是为了夺取襄阳城,他缓缓点头,“现在就出发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