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弗洛雷斯抵达的时候,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已经人声鼎沸。没有在大厅浪费时间,弗洛雷斯直接进入了自家公司所在的办公室。
说是办公室,其实这只是一间不足五十平米的小房子,并且还是三家证券公司合租的。
没有办法,这年头没有电子交易,股票交易全靠人工,第一手信息就变得格外重要。
交易所内部的房价真的是寸土寸金,就这么不到五十平米的小房子,每个月的租金都高达2000神盾,还是非卖品。
换一个地方,这笔钱都足以买下一套大房子。
如果不是招揽顾客,需要展示实力,弗洛雷斯说什么也不会这么奢侈。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百零三章、大买卖
柏林,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突然变得冷清了起来,已经快过11点了,一排排商铺还是关门锁户。
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进入了汉斯脑海中——“罢市”。
似乎想到了,什么汉斯立即往电报公司跑。
看着迎面而来的抗议游行队伍,汉斯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后,直接转身离开。
没有办法,电报公司的员工都走上街头抗议了,这个时候想要把消息传回去已经不可能了。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弗洛雷斯正盯着不断更新的交易数据分析。
这也是租房附赠的福利之一,不需要去大厅里面看数据,直接派人去后台打清单就行了。
最近一段时间,股市总体上趋于稳定,除了那几支被套牢的股票外,其它都在缓慢增长。
此时一名中年男子笑着走了进来,来人是办公室中另一家证券公司的老板费伦。
作为同行的三家公司能够挤在一家办公室内,关系自不用说。
在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股市,抱团也是小证券公司的生存之道。
弗洛雷斯关心的问道:“费伦,看你心情不错,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信息共享,也是合作的一部分。对证券商来说,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搜集情报就必不可少。
大的证券公司都有专门的团队在负责,弗洛雷斯这样的小证券公司财力有限,养不起这样的团队,就只能联合收集情报。
第一手信息,也是证券商能够跑赢散户的关键因素。啥也不知道,就一头扎进去的铁憨憨,基本上都会被坑的一毛不剩。
费伦笑道:“柏林传来消息,普鲁士政府决定妥协了,我们被套牢的股票,马上就可以解套了。”
弗洛雷斯眉头一皱,似乎没有被这个“好消息”所打动。
“这怎么可能,以普鲁士政府的财政,根本就无力承担这么多债务,他们拿什么……”
后面的话,弗洛雷斯不由自主的咽了回来。他不认为费伦在这个问题上撒谎,要核实也就一个电报的问题。
费伦自信道:“放心吧,普鲁士政府没钱,不等于就弄不到钱了。
据说德意志银行、奥地利银行、英格兰银行等十几家大银行正在组建银行团,正在和普鲁士政府谈判。
目前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各方联手组建一家新银行,替柏林政府发行2亿神盾的债券,作为回报他们将代理普鲁士的发钞业务。”
说道这里,费伦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发行货币绝对是金融界人士梦寐以求的业务。
谁都知道在离钱越近的地方,越容易赚到钱。银行只要能够拿到发钞权,就不用愁资金问题了。
银行团的事情,弗洛雷斯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并不是因为和普鲁士谈判,被他注意到的主要原因就是“做空马克”。
刚坑完人家,接着又开始合作,在金融界是常态。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洛雷斯:“你打算怎么做,该不是想要抄底吧?”
不待费伦回答,一名工作人员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弗洛雷斯先生,好消息我们套牢的股票,开始上涨了。”
费伦脸色大变:“糟糕,消息泄露了。我们必须要快,再晚汤都喝不上了。”
……
做出同样选择的人很多,证券交易所变得人声鼎沸。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楼顶上,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四大证券商,正在开始撤离了。
一名坐在沙发上,吸着雪茄的老者问道:“消息能够封锁多久?”
身着青衣的中年男子回答道:“威尔先生,最多能够坚持两天,也有可能今天就被拆穿。
我们虽然利用电报公司发布了假消息,但两地电报突然中断,还是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这是必然的,柏林和法兰克福都是大都市,两边的商贸往来非常频繁,每天都有上百封电报来往,突然一下子断了不引人注目才怪。
线路检修,糊弄一下普通人还行。从两地通电报以来,就从来出现过8个小时以上的信号中断。
可是不中断电报联系更有问题,那是分分钟就要暴露。
威尔点了点头:“这已经很不错了,能够争取这么多时间已经很令人意外了。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现在大家都去布置吧,在最短的时间内平仓,尽可能的挽回损失。”
没有办法,柏林政府突然掀翻了桌子,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和下面玩儿股票的不一样,他们这次是在做空马克,如果不快点儿跑路,损失就大的去了。
……
相比威尔等人的愁云惨淡,隔壁的邻居贝多福证券公司气氛就要和谐的多。
大家都在做空马克,只不过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贝多福证券公司没有那么贪心,赚了一笔过后就退了出来。
泰勒斯遗憾道:“威尔那老狐狸终于还是载了,不过现在及时止损的话,应该伤不到他的元气。”
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不要看法兰克福四大证券商经常联合行动,给外界的感觉这就是一个联盟,实际上最想要对方完蛋的就是他们这些盟友。
菲儿罗斯笑道:“那可不一定,在旁的时候损失也就损失了,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
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危急就要来了。这个时候手中没有足够的现金,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贝多福执行总裁斯克维日卡打断了两个得力助手:“好了两位,威尔倒不倒霉那是未来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到落井下石的时候,传出去了影响不好。”
“斯克维日卡先生,维也纳电话!”
“来了!”
说完,斯克维日卡快步了过去。
……
半响功夫后,斯克维日卡面无表情的走了出来。
“两位,你们的工作来了。从现在开始,尽可能的抛售掉我们手中的全部股票、债券。
现金,现在我们需要大量的现金。”
菲儿罗斯疑惑道:“总裁,国内的经济情况尚好,就算是受这次事件的冲击,也不至于崩溃。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已经陆续套现了八千万神盾,足以应付任何危机。
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又或者是总部缺钱了?”
作为过江龙,贝多福证券能够成为法兰克福四大券商之一,从来没有受到过规则之外的影响,后台有多强大可见一斑。
经济上有和奥地利多家银行有亲密合作关系,从来都没有缺过钱,这都是总部搞定的,菲儿罗斯不认为总部会缺钱。
犹豫了一会儿,斯克维日卡点了点头:“好吧,告诉你们好了,反正后面你们也会知道。
这次我们要干一票大的,总部决定做空法郎,你们都是操盘手之一。
不光是我们要参加,全世界排名前二十的证券公司,其中有一半都会参加。
这是一次英奥资本的联合行动,你们可能也听说了,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国际银行团。
更多详细内容,我也不清楚,总之你们做好思想准备就行了。”
“做空法郎”,绕是两人胆大包天,也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法郎不同于马克,法兰西的经济盘子可要大得多。在此之前,国际上也没有少出现做空法郎的事情,只不过均以失败告终。
这次组织规模这么大,甚至还利用普鲁士做掩护,肯定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泰勒斯摆摆手道:“做空法郎好像有些难,我可以当什么都没听到么?”
斯克维日卡微微一笑:“很遗憾,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我想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过来专门保护我们的安全,你可以和他们说说看。
不过我个人建议,你们最好嘴巴严实一点儿,要是坏了事,那是会死人的。”
两人无奈的点了点头,好奇心害死猫。如果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还有拒绝参加的机会。
现在知道了“做空法郎”,再想要退出,那就只能躺着出去了。
沸沸扬扬的国际银行团,只要稍微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团体可以看做是英奥金融界联合体,共有十三家大型银行参与。
见两人情绪不高,斯克维日卡安慰道:“不要这么悲观,做空法郎而已,又不是要你们的命,至于这样么?”
调整了一下情绪,泰勒斯很快恢复了过来,做出一副夸张的表情说道:“不,我的总裁先生。
这么大的买卖,还不知道牵扯到了多少大人物,万一搞砸了,谁能够保证不迁怒到我们?”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为了逼迫政府让步, 1881年11月7日,普鲁士资产阶级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市运动。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腓特烈三世,多次交涉无果后,11月10日,柏林政府宣布全国戒严。
由退役官兵组成的治安大队,接管了警察的工作,封锁了交通要道,查封了所有参与资本家的商铺、仓库、工厂,由政府统一调配全国物资。
紧接着,腓特烈三世又下令恢复工厂生产。很多退役军官摇身一变,成为工厂的管理者。
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就按管理军队的办法复制好了。
只要有人发工资,普通工人可不在乎老板是谁。管理严格没有关系,只要钱到位什么事都好说,一座座工厂陆陆续续开始复工。
从生产到销售,都是政府一手包办。看上去颇有几分计划经济的样子,资本家们真的慌了。
现实告诉他们,自己似乎不是那么重要,没有他们这个国家还是在正常运转。
尽管中间还是发生了很多乱子,但这只是初期阶段,后面可以慢慢改变。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都撕破了脸皮,腓特烈三世自然不会客气。
都不用栽赃陷害,只是一个个翻翻旧账,很快就有一大波人锒铛入狱。
首相列奥·冯·卡普里维一脸焦急道:“陛下,不能这么下去了,要不然会出大乱子的。”
拿资本家开刀,他没有意见,反正大家都不是一路人。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此之前,大家可没准备让军队接管国家。
只是后面发现用警察对付不了资本家,才被迫用退役官兵组织治安大队。
解决了资本家,大家发现国内秩序崩盘了。为了恢复社会秩序,政府不得不再一次借助军方的力量。
原来说普鲁士王国是军队拥有国家,那是军队影响力大,在上层政治上控制了国家。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军方在上层的影响力被削弱了,对下面的影响力却大大增加了。
腓特烈三世无奈的点了点头:“我的首相,谁都知道现在普鲁士的情况不对,可问题是该怎么解决?
人已经抓了,家都抄完了,工厂也没收了。
现在要恢复工厂生产,短时间内我们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管理人员。
除了让退役军官去管理,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么。
总不能把那些蛀虫又放出去,继续给我们添乱吧?”
不得不承认,军事化管理工厂只能够作为应急手段。这才开始没多久,就爆发出了一系列的乱子。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列奥·冯·卡普里维咬咬牙道:“干脆组织一次拍卖吧!
这么多工厂我们肯定管理不过来,卖掉大部分规模小的工厂,只保留几家大工厂,转为国有企业,学习奥地利的管理模式。”
普鲁士工业界还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厂,规模都不足百人,万人以上的大工厂只有个位数。
普鲁士王国是资本主义、军***主义国家,不是所有的资本家都跳出来和政府对着干,这次掀翻了桌子,自然不可能把资本家一网打尽。
理论上来说,只要把没收的中小工厂抛售出去,管理问题也就解决了。
腓特烈三世缓缓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
显然,他动心了。不要看普鲁士王国已经恢复了生产,可这个产能真的很感人,生产效率普遍下降了百分之十五,次品率也居高不下。
这样的企业,除非关起门自己玩,一旦加入国际竞争中,那就注定要完蛋。
现在市面上的平静,那是靠政府信誉支撑起来的。柏林政府及时采取行动,保障了物资供应和就业,大家相信政府的执行力。
陆军大臣冯·罗斯华尔德提议道:“陛下,这么多工厂一起抛出去,就算有人买,恐怕也卖不上价。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将工厂分给退役官兵,抵扣他们的遣散费,或者是抚恤金。
不但政府可以减少一笔开销,连就业安置问题,也可以顺便解决了。”
卖不上价是真的,普鲁士王国有购买力的人,大都还在监狱里关着。
剩下的资本家,就算是兜里有钱,这个时候也被吓得不轻,根本就不敢轻易冒头。
受马克贬值的影响,原本的遣散费、抚恤金标准,显然是不合时宜了。
资本家的钱,柏林政府敢赖掉,士兵们的卖命钱,他们可不敢打折扣。
尽管柏林政府一再提高标准,可是架不住通货膨胀的厉害,一直加下去政府也受不了。
腓特烈三世有些怀疑的问道:“士兵们能够接受么?要知道这些小工厂的效益都很一般。如果经营能力不够,很容易出现亏本的。”
“亏本”不是在资本家手中亏本,而是最近一段时间,根据柏林政府管理的情况来看的。
陆军大臣冯·罗斯华尔德不确定道:“应该能接受吧,我们可以把工厂价格定便宜一些,让他们自己决定要工厂股份,还是要现金。
至于管理的问题,我觉得生产环节问题不大,都是自己的工厂,肯定不会乱来的。
麻烦的是销售,不过政府可以帮忙解决。我们和英国人有协议,可以用实物支付债务,就拿这些工厂的产品去抵扣好了。”
腓特烈三世陷入了沉思中,价格问题他不关心,反正都是白来的。
如果能够用这些小工厂,安抚军方的情绪,让军方同意政府的整编计划,他不介意白送。
“那就试试吧,记得做好协调工作。一家工厂出现几十个股东,如果不安排好,很容易出问题。”
冯·罗斯华尔德原本欣喜的表情不翼而飞,他已经可以想象到,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量会有多大。
工厂价格再怎么往下压,也不是一个士兵就能够拿下来的,除非是一家战死十几个,要不然多名股东是必然的。
涉及到了利益,大家还能够那么和谐么?这些问题,都需要他去解决。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百零五章、挤兑法郎
柏林政府的骚操作,整个欧洲世界都被惊呆了。
对资产阶级来来说,更是当头一棒。普鲁士可以这么玩儿,别的国家自然也可以效仿,这简直就是悬在大家头上的利剑。
舆论是抨击声一片,不过这都没有任何作用。既然敢掀翻桌子,柏林政府自然不会怕挨骂。
普鲁士的做法,不光是国内的资本家损失惨重,海外的投资客们也是哀嚎声一片。
自从消息传开后,法兰克福想要跳楼的人,又增加了很多。
包括小有名气的弗洛雷斯,因为信息上的错误,不小心接了盘,正在犹豫要不要上天台。
幸好,普俄战争结束后,凡是普鲁士的公司股票都跌到了底,本身就处于套牢状态。
只要没有傻乎乎的跑去做多,接盘也是低位接盘,亏的不算太严重。
柏林政府只是没收犯罪分子的股份,理论上来说,海外投资者手中持有的股份,还是有效的。
这也是列强没有干涉的主要原因,柏林政府的手段虽然过激了一点儿,毕竟还是在处理内部事务。
最关键的是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干涉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麻烦,增加大家的损失。
只要企业还在运转,股票就存在着价值。无非是大股东换成了柏林政府,让投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
维也纳宫
“陛下,情况有变。普鲁士的做法,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果法国人效仿的话,我们的计划很难成功。”财政大臣卡尔忧心忡忡道
突如其来的变故,对英奥两国密谋的做空法郎计划,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普鲁士可以掀翻桌子,法国人同样可以做到。或许巴黎政府不敢全学,只要来一个金融管制,就够大家受的了。
弗朗茨摇了摇头:“这不一样,柏林政府是被逼的没办法了,无路可退只能放手一搏。
法兰西的体量在哪里放着,我们最多也就打压一下法郎的币值,顺带赚上一笔,要不了他们的命,巴黎政府不会那么极端。
如果巴黎政府真要是进行金融管制,反倒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普鲁士就是现成的例子,马克币值已经完全崩溃。
或许这次投机我们会亏,但法郎退出国际市场,这部分份额就足以弥补我们的损失了。”
为了货币霸权,英法奥三国争斗了好些年。尽管法兰西已经出局,但法郎仍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
金本位时代,经济体量越大,对黄金的需求量就越大。
法兰西的经济体量很大,黄金产量却又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发行法郎的储备金一直都不足,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安全隐患。
最近这些年,国际游资就时常光顾。只是规模都不怎么大,就算是有所斩获,也撼动不了法郎的地位。
利益动人心,投机者尝到了甜头后,自然想要赚去更大的利益。
这次英奥资本联手,看似是弗朗茨在暗中推动,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引子。就算是没有这个引子,还是早晚会发生。
当然,这个引子还是很重要的,没有政府的参合,资本家们就算是行动,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
本质上来说,法国人遭到英奥打压,还是因为动了两国的奶酪。
巴黎政府的非洲开发计划太招人恨。最近这些年法兰西的纺织业发展迅速,已经抢占了英国人的不少市场。
本来就让英国人肉疼了,非洲开发计划中又把棉花种植放在了第一位,这让约翰牛如何能忍?
在种植棉花的同时,法国人的非洲开发计划中,还准备在北非地区推广新农业技术,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这又动了奥地利的奶酪。
这种背景下,要是不遭到英奥两国的打压,才有问题。
相比之下,争夺法郎的国际市场份额,还算是次要的,主要是金融界人士感兴趣。
停顿了刹那功夫后,弗朗茨又补充道:“计划进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想退出就能够退出的了。
继续按照计划,加大对法兰西的倾销力度,尽可能消耗他们的外汇储备。”
……
该来的还是会来,受柏林政府特殊政策的影响,1881年11月11日,柏林证券交易所刚开盘就一泻千里。
腰斩算是表现好的,很多股票都只剩下两三折,部分股票的市值,甚至还不到原来的百分之十。
某些企业的净资产,都比市值高几倍,典型的市值倒挂。
这都是正常现象,资产不等于现金。股灾期间,资产缩水是必然的。为了筹集资金度过难关,挥泪大甩卖的不要太多。
随着自由贸易的展开,各国经济联系的越来越紧密。普鲁士爆发股灾,别的国家也不要想独善其身。
最先受到冲击的自然是法兰克福和伦敦。前者坚守不到三天,就全线崩溃;后者也就支持不到五天,就步了后尘。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股灾很快就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各国的股市都是哀嚎声一片。
不到一个星期,维也纳的股市大盘就下跌百分之十,创下了五年来的最低。
英奥两国都爆发了股灾,法国自然也不能例外。
巴黎,愤怒的股民们直接点燃了证券交易所,幸好工作人员及时赶到,扑灭了大火。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还没有从股灾中缓过来,经济大臣艾尔莎就匆匆的跑了进来。
“陛下,大事不好。包括巴黎银行、法兰西银行、帝国银行在内的上百家银行同时遭到了挤兑,形势非常危机。
很多人拿着存单,指定要求兑换英镑、神盾,我们的外汇储备正在急剧减少。
可以确定,有人要做空法郎。挤兑这只是开始,后面敌人还会发起进攻。”
听到了这个坏消息,拿破仑四世脑海中瞬间浮现了一个词——“金融风暴”,停顿了一下急忙问道:“知道是谁在操纵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