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小姑娘们顿时被逗得大笑起来。杨沅又要去掐她的脸:“听你方才说的话,好不可怜,却原来你的生日过得比我们所有人都阔气些,分明就是在显摆呢!”谢映芬笑着躲开了,又与她在一处嬉笑打闹。
谢慕林微笑着咽下点心,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
这时候,谢英芝忽然插言:“沅姐姐,你前儿说想要的那本话本,我已经叫人帮我买到手了。你要不要去我屋里看一看?”
杨沅一愣,回头看她:“真的?那我一会儿吃过饭了,就跟你去瞧瞧。”
谢英芝站起身:“趁现在还没开饭,正好去瞧。吃完午饭,姑姑就该带你回家了,你哪里来的时间去看什么话本?”
杨沅想想也对,便笑着向在场的表姐妹们赔不是:“我去去就来啊。”然后跟着谢英芝出去了。
谢映芬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头发,扫兴地坐了下来,小声嘀咕:“又来了。”
谢英莲露出了尴尬的笑容,有些坐立不安。
谢慕林放下了茶碗,叩出了一声轻响。





慕林 第二百八十四章 敲打
谢慕林并没有当场发作。
熊孩子嘛,已经是成年人的谢慕林懒得跟她一般见识。不过眼看着孩子走上了歪路,还是要敲打一下的,这也是成年人的责任。当然,具体的教育工作,还是要交给她自家父母、祖父母负责。谢慕林说是堂姐,其实也算是外人了,没必要参与太多。
因此,面对谢英莲有些尴尬的笑容时,谢慕林神色淡淡地问:“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二堂妹了?她好象不太喜欢我?”
谢映芬在旁怔了一下,正想开口,就感觉到谢慕林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她一脚。她愣了愣,闭上了嘴,面无表情地拿了块点心,低头默默啃了起来。
谢英莲在怔愣过后,很快反应过来。谢英芝方才发作,其实是不喜欢表姐杨沅与三房的庶妹谢映芬太亲近了,才会故意把杨沅叫走,本质上是在鄙视谢映芬这个庶出。然而,二房嫡出的堂妹谢映真今日才回到谢家角,对此并不知情。谢映芬估计也不会拿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去向姐姐告状。那谢英芝在谢映真第一次上宗房的门时摆脸色给人看,又把正说笑的表姐拉走不见人,是什么意思?谢映真肯定会误会,谢英芝是对她有了不满呀!
真要向她解释实情,就要明言谢英芝对人家妹妹的不友好态度,同样也讨不了好。
谢英莲头皮都要发麻了,只能尬笑着努力打圆场:“没有的事,映真妹妹误会了!芝丫头从小就是个直性子,想做什么就做了,不太会看别人脸色的。她在外人面前还能收敛些,但在自家人面前,就比较随心所欲,其实是没拿妹妹当外人的意思。”
啧,这理由也挺溜的。
谢慕林故意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是这样吗?我见她总是冷着脸的样子,方才姐妹们一处说话玩笑,她也有些阴阳怪气的,好象不高兴搭理我们似的,还以为她对我有什么意见呢。我心里就一直纳闷,今儿还是头一回见她,也没得罪过她呀?”
谢英莲脸上的笑容都快撑不下去了:“真的没有!芝丫头她……她是今日身体有些不适,所以精神不大好。她从小体弱,时常会生病,因此家里人都格外宠她些。”
谢慕林温柔地笑道:“原来如此,那是我误会了。今日是因为我过来了,二堂妹才要强忍着身体不适,出席家宴吗?其实不用这么勉强的,二堂妹身体要紧。如果因为我的缘故,害得二堂妹病情加重,叫我如何过意得去呀?”
谢英莲干笑:“真的没事,她那是老毛病了,并无大碍,出来透透气,反倒比闷在自个儿屋里强些。况且,姐妹们都在一处玩耍,若是不叫上她,她定然要生气的。”
谢慕林笑着说:“那还真是个孩子脾气。其实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休息很重要,也不能讳病忌医。虽然良药苦口,但吃了药,病就能快点好起来。到时候想怎么玩不行呢?”
谢英莲干笑着附和:“是呀是呀。”暗暗抹了把汗。
谢英莲是个无辜的小姑娘,谢慕林见她那模样,也不好意思继续为难人家了,便顺势跟她聊起了家常,不外乎平时有什么爱好、常做何消遣之类的。
谢映芬啃完了那块点心,也笑眯眯地加入了讨论。
不一会儿,还有位方才一直拉着杜氏身边的大丫头白芷说话的堂姐,谢慕林记得是琉大婶娘的长女,闺名唤作英芳的,也回来了,加入了姐妹间的闲聊。即使少了杨沅和谢英芝,这个小圈子也依然很热闹。
等到开饭时,杨沅与谢英芝才在丫环的催促下,回到了正房。谢慕林留意了一下杨沅的表情,见她挺开心的,还凑回到谢映芬身边,聊起新看的话本里的情节,看得谢英芝频频侧目,又拉长了脸。
谢慕林大概摸清了杨沅这位表妹的脾气,估计是个没什么心眼的傻白甜吧?
不过同样长着一张小圆脸的谢映芬,就不那么傻白甜了。她跟杨沅有说有笑,偶尔还会不经意般拿眼去睇谢英芝,睇得对方心头起火,又拉着杨沅开启新话题:“我们家也有白案厨子,做得一手好点心,回头我让人做几样县里没有的,你来家里尝尝。若是好,咱们过生日时,就拿那些点心待客,好不好?”
杨沅顿时来了兴趣:“好呀好呀。我也找人要几个少见的糕点方子去。等你我生日到了,也不必做什么大宴了,索性摆个点心宴,比正经摆席还要有意思呢!这大热的天气,鸡鸭鱼肉也吃得絮了。”
谢英芝不大沉得住气,拉了杨沅一把:“要吃饭了,还说什么吃点心?姑姑说了,不许你乱吃糕点呢,到了正经吃饭的时候,就没胃口了。不吃饭怎么行?”
杨沅嗔道:“这不是在跟映芬表妹说话么?我这会子也没有拿着糕点不吃饭呀?”
谢英芝臭着一张小脸说:“‘食不言’的规矩,表姐忘了不成?”
杨沅迅速偷偷看了母亲谢梅珺一眼,见她正与几位舅母说话,并没有留意这边,暗暗松了口气。只是谢英芝的话不免有些扫兴,她闷闷地回答:“知道了,我不说就是。”
谢映芬笑眯眯地拍着杨沅的手安慰她,顺道坐在了她旁边的位置上。杨沅很快又重新高兴起来了。虽然不方便在餐桌上跟小姐妹说话,但两人眉来眼去的也十分热闹。
谢英芝的脸色更难看了。
谢慕林忽然开口说:“二堂妹,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若是实在觉得不适,还是回房休息去吧,不必勉强的。”
谢英莲忙转头看向堂妹,见她虽露出怔愣的表情,但脸色确实难看。不用说,又是因为杨沅与谢映芬亲近的缘故了。谢英莲忍不住叹了口气,只觉得谢英芝不懂事,怎能在这样的场合里,叫别房的人看了笑话?
旁边席上的王氏站起了身:“芝姐儿怎么了?生病了?”
谢英芝有些气恼:“我没事儿!”
谢慕林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真对不住,我见你脸色不是很好,还以为你身体不舒服呢。”
所有人都看向了谢英芝,宗房的涂氏、杜氏和两个儿媳很快露出了然之色。小姑娘涨红了小脸,只觉得窘迫无比。
王氏却十分紧张地走到女儿身边:“若是真有不适,千万别忍着,身体要紧。你三婶娘和姐妹们也不是外人,不必客套的。”
谢英芝跺脚:“我真没事儿!是映真姐姐看错了!”
王氏看向谢慕林,谢慕林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又看向谢英莲。
谢英莲万万没想到这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也不由得涨红了脸,生怕二婶王氏知道自己说堂妹病了,仿佛在咒她似的,会发起火来。
就在谢英莲害怕的时候,谢慕林忽然开口了:“是我看错了,二伯娘与堂妹别见怪。”
王氏虽觉得她有些多事,但也不会为了小事跟晚辈计较:“这有什么?你也是关心你妹妹。”说完摸了摸女儿的头,方回席上去了。
谢英芝忿忿地坐下了,谢慕林也不在意,只是在谢英莲投来感激的目光时,回应了她一个友善的微笑。




慕林 第二百八十五章 孝心
谢慕林扮一回不知内情的无辜人士,小小地敲打了堂妹谢英芝一回,让族里的长辈看到了她的黑口黑脸,再少说了几句话,成功地得到了大堂姐谢英莲的友谊。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谢慕林对此最大的感受就是,宗房的孩子真是单纯啊……
谢英莲没看穿她的粗浅小手段,很单纯;谢英芝连在公共场合里扮没事人儿的城府都没有,就更单纯了。
对比年纪只比她大一岁的谢映芬,真是差得太远了。
这大概跟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也有关系。宗族里一片平和,宗房姐妹俩在家里都是千娇百宠的,况且家境富庶,她们养在深闺,能接触到的外人也有限,再聪明的孩子,也能养得单纯起来。谢映芬却是从小在嫡母手底下混的,王公勋贵、世家高门,什么人家的后院女眷没见识过?耳濡目染之下,只需学到点皮毛,就够对付谢英芝与杨沅这样的单纯小姑娘了,你还挑不出她的错来。
至于谢慕林自己,没经历过宅斗,还没看过宅斗小说吗?肚子里几百上千本古典白话小说与网文打底,手段再粗浅,见识也不一般了。
她笑眯眯地与妹妹谢映芬坐在一起,没事人似地吃着午饭,饭后闲聊些点心美食的话题,一点儿都没有对谢英芝有所不满的意思。
还是谢英莲悄悄找到她,向她私下道了谢:“方才多谢妹妹了,若不是妹妹瞒下了我说的话,只怕二婶娘方才就要恼我了。她只有二妹妹一个女儿,二妹妹又从小体弱,三灾八难的,最忌讳旁人说一个‘病’字。这几日二妹妹安好,没有生病,我若说她身上不好,二婶娘是绝计不肯放过我的。”
谢慕林眨了眨眼,抿嘴笑道:“英莲姐姐不必跟我客气的。原本我也以为二堂妹是真的有所不适,才会劝她别勉强,后来回过味来时,已经惊动了长辈们,只好拿话搪塞过去。我明白姐姐的意思了,你原也是为了替她遮掩罢了,乃是一片好意。反倒是我糊涂,差点儿连累了姐姐。”
谢英莲不由得笑了:“如何能说是妹妹糊涂?原是我自己说错了话。”
其实也不是她说错了话,那时她除了拿谢英芝身体不适做理由,也没别的法子能解释后者的黑口黑脸了。谢英芝失礼在先,谢慕林受她误导,以为谢英芝是生病了,才会出言关心,这一切都是阴差阳错,罪魁祸首还是在谢英芝身上。谢英莲是个明事理的好姑娘,当然不会怨恨谢慕林的,更别说谢慕林还帮她避开了婶娘王氏的指责。
谢慕林笑笑,转回了正题:“我真是没想到,二堂妹原来真的对我有所不满……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得罪她了?”
谢英莲见她又误会了,张口欲言又止,现在说出真相,也没好到哪里去,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她小孩子脾气,家里人也常常不知她为什么一时恼了,一时又没事。映真妹妹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回头就会忘了的。”心中却已经拿定主意,要向祖母禀报今日之事,请祖母出面,劝说堂妹了。
谢慕林笑笑,没有再纠缠此事,而是拉着谢英莲聊起了闲话,加紧时间跟这位堂姐打好关系。宗房有两位千金,她只要交好了年长的这一位,另一个熊孩子就不重要了。
午饭过后,正房里众位女眷吃饱喝足,有的人带着孩子先行告辞了,也有的人留下来继续闲聊。
琉大奶奶便跟杜氏说起了刚刚打听来的消息:“我回娘家找我兄弟问过了,那张氏子确实喜饮酒,喜结交朋友,豪直好客之名不是假的,但他们那群年轻人,除了去酒楼酒肆喝酒,也是青楼楚馆的常客。苏州城那边一家青楼的花魁,听闻还与张氏子有些不清不楚的。张氏子一年里要在苏州住上三四个月,在何处落脚,却没人能说得清。张家在苏州的铺子,只住了掌柜和伙计的家眷,主家的人过去查账,都是往客栈里安置,从来不会住超过三天。”
杜氏神色肃然:“那就算了。这张氏子即使名声响亮,也不是个良人。”
文氏坐在一旁,还有些没听明白,邻座谢珙长子谢谨文的妻子陈氏,已经在她耳边小声解释了:“大妹妹今年及笄,家里在给她相看人家。这张氏子是先前王家舅太太提的人选,说是才德出众,又有名声,家资百万,是震泽镇的大户,还有个叔叔在湖州府衙里做官。太太便托人打听那张氏子的性情为人。琉大婶娘娘家是开酒坊的,常与震泽那边有生意往来,消息灵通。”
文氏恍然大悟,叹道:“这张氏子年纪轻轻,又能有什么才学令名?想来也是仗着家资豪富,方有了这偌大的名声。可这样的名声能管什么用?英莲性情温柔娴静,是正经过日子的好孩子,与那样的豪士根本不是一路人。”
陈氏微笑着点头:“老太太和太太都是这个意思,只是王家舅太太也是一片好意。她那般热心牵线,我们家不打听清楚了,是不好跟亲家婉拒的……”
文氏不由得看了王氏一眼,心下了然,暗自叹息。张氏子当然不是良配,但他有叔叔在湖州府衙为官,对身任湖阴县主簿的王家舅老爷,自然是大有用处的。倘若王家是把亲事说给亲外甥女谢英芝,那倒罢了,卑劣了些,但好歹后者是王家女所生;可王家却把亲事说给了隔房的谢英莲,就未免太不厚道了。谢英莲要是真的嫁进张家,过得不好,那叫宗房谢珙、谢瑁兄弟俩,以及杜氏、王氏妯娌之间,如何相处?好好的一家人,都要被王家搅和得生分了!
却不知道王氏是否清楚其中关窍?对此又是怎么想的呢?
琉大婶娘方氏又与杜氏聊起了自己所知道的县中青年才俊,顺道把附近几个镇的人选也拿出来清点清点,给杜氏做个参考。平日一向不热衷于闲话的谢梅珺,也难得地介绍起了自家书院里尚未有婚配的出色学子。一众太太奶奶们为了谢英莲的婚配对象,讨论得热火朝天。
聊着聊着,杜氏便要起身去更衣。文氏见状,也跟身边的人打了个招呼,尾随杜氏出了屋子,等对方折返,再上前去说话,避开旁人,向她赔礼道歉。
为谢老太太对杜逢春老爷子的无礼。
杜氏并不在意,微笑道:“家父的性子如此,说话也不知收敛,一年到头不知要招来多少众怒,家里人早就习惯了。三老太太这样的也不出奇,只是她老人家的病情,还是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好些。不过我听家父说,三老太太身体暂无大碍,我们老太太也能放心了。倒是二老太太那儿,每年春秋两季,总要犯旧疾,还要劳烦三弟妹多照应一下她老人家,多留心她的饮食起居。”
文氏并不知道宋氏有这样的老毛病,顿时生出了忧虑:“多谢大嫂子提醒了,我一定会多加留心的!”心里已经在盘算着,要在嗣婆婆跟前多尽孝了。
反正谢老太太不许她去老宅,她的孝心,只能用在宋氏身上了。




慕林 第二百八十六章 心事
宗房午饭后的谈话会并没有持续多久。陆陆续续便有别房的孩子叫困,被自家亲娘带回家去了。谢梅珺也要带着女儿,陪母亲宋氏回二房午歇,下午她还得回河对面竹山书院的家中与丈夫团聚呢。
文氏也带着谢慕林与谢映芬辞行,从后门回新宅去了。路上谢映芬一直心情很好,亲亲热热地挽着谢慕林这个二姐姐的手,小声说着话,谈论要做些什么样的点心去吸引杨沅。
谢慕林主动表示:“我抄的那些书里,有好些不错的点心方子,四妹妹可以自己翻一翻,看喜欢哪一个,就让厨子试做。”
谢映芬高兴地蹦了起来:“就等着二姐姐这句话了!先前在北门桥李家寄住的时候,我见姐姐卖了点心方子给前头的糕点铺,还在好奇照那方子做的糕点是什么味道呢,那时候没钱买一个,如今总算能尝一尝了!”
文氏回头笑着说:“你二姐姐那时告诉我,卖出去的方子,都不是什么精致的点心,更适合普罗大众买来品尝。只怕这些点心做出来,没有你从前吃惯的那些美味。”
谢映芬歪着脑袋说:“点心好不好吃,看的是味道,而不是外表。今日在宗房吃的那个饼子,外表看起来就是棕黑色的方形小饼,一点儿都不起眼,但味道很好。从前我跟前头太太和大姐姐去那些什么公侯府第做客,点心样样精致,味道却比那棕黑小饼差得远了,又甜又腻,来来去去就只是那几个花样而已,胜在好看罢了。咱们家也不是什么世家豪门,要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点心做什么?”
谢慕林笑道:“既然你这么想吃,那回头我们把家里有的点心方子一个一个整理出来,看哪些材料比较容易得的,就一个一个试着做过去,哪样喜欢吃,以后就多做一些。”
谢映芬拍手道:“好呀好呀!”接着顿了一顿,“但是……会不会花很多钱?”她知道家里如今境况大不如前了,虽然长了这么大,就没操心过钱财上的事,却也不希望为了一己偏好,给家人带来麻烦。
谢慕林笑说:“咱们又不是大量地做点心,能费多少钱?材料不外乎面粉、米粉、鸡蛋、糖和牛奶这几种,再多,也就是些干果、水果什么的。成本太过昂贵的方子,我们不碰就是。平时慢慢试做,只当是练手,若是找到合适的方子,将来打发人在县城里开个小糕点铺,也可以卖钱嘛,那不就能贴补家用了?”
谢映芬顿时又高兴起来。
文氏似乎并不反对女儿的这个建议,还说:“族人们尽有养鸡、磨粉的产业,有需要采买鸡蛋和米粉的时候,找他们去就是了,比从外头买要便宜些,又是自家人,更加可靠。糖和干果、鲜果什么的,家里的商队应该有货,最好是跟毛掌柜提一提,让他们送些过来。牛奶……是牛乳吧?这东西倒少见。不过族中那么多人家有田产,总有人养牛,到时候问一声就是。”
谢慕林应了一声,心里却在想,太湖周边的农户,养牛会不会主要是养的水牛?水牛奶也挺好喝,但量少,用来做点心,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母女三人带着丫头回到了新宅的正院,宛琴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忙忙迎上来行礼。
文氏笑着在正座上坐下,问宛琴:“琴姨娘用过饭了吧?午饭可有给徽之和涵之送过去了?”
宛琴顿了一顿,微笑着回答:“谢太太垂询,婢妾已经用过午饭了。给三少爷、四少爷的饭食也早已送去了族学,两位少爷用过饭,下人又把食盒收了回来。两位少爷都说,午饭用得香。”
“用得香就好。”文氏忍不住伸了伸腰骨,捶着后腰道,“没什么事了,你回去歇息吧,晚饭再过来侍候。”
宛琴应了一声,却没有告退。
倒是谢慕林与谢映芬,互相对视一眼,笑着约定下午再到一处说话,便双双向文氏辞别,出了正屋,分别向两个方向走了。
宛琴如今跟女儿不住一个院子,倒也不必同行。她滞留正屋,立在一旁,看了文氏一眼又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文氏其实已经有些犯困了,但见宛琴这副模样,又不可能直接把人打发走,只得拿过一把扇子,一边摇一边问:“你可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宛琴上前一步,屈膝行了一礼,才向她说出自己的心事。
原来谢徽之与谢涵之小兄弟两个,进入族学读书,比两个哥哥还要早一天,如今已经适应下来了。谢涵之是个乖巧孩子,每日下了学回家,都会向生母宛琴禀报自己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学了什么功课,跟同窗们说了什么话,去了哪里,玩了什么游戏,等等。谢涵之还是头一回经历这样的上学生活,十分高兴自己结交到了新的朋友,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开朗。
可是宛琴心中的忧虑,却一天比一天深。
谢家从前在京城时,家里请了西席来给少爷们上课,除了谢显之与谢谨之是请了大儒,谢徽之无心向学外,其实也有一位举人西席教导谢涵之诗书。谢涵之学得很好,除了年纪小些,体弱多病以外,论聪明与天赋,未必就逊色于两位长兄。谢家出事后,宛琴舍弃旧主,留在了谢家,对儿子抱有极大的期望,盼着他能出人头地,为自己争气。
可是谢家宗族的族学,只有两位先生,学堂中年纪不一的学生,足有二三十人!
宛琴担心,谢涵之无法得到先生足够的关注,无法学到有用的学识,更有可能被其他顽皮捣蛋的同窗引得无心向学,那他这辈子又还有什么出息?!
她不敢明说自己嫌弃谢氏族学,只能拿谢涵之贪玩来说事:“自打四少爷进了族学,又与三少爷一道,认识了许多同族与亲戚家的同窗,便不如从前用功读书了。每日午饭,三少爷都会领了四少爷一道,把家里送去的饭食与同窗分享,也不知道两位少爷自己是否够吃。倒是听说七房的谨端少爷曾带了四少爷去码头那边买吃食,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就怕四少爷吃坏了肚子!昨儿四少爷下学早,却到天黑才回来。我问他上哪儿去了,他说是跟谨端少爷去县城里闲逛,一时贪玩,没注意时辰,差点儿就没赶上关城门。
“四少爷自小聪明,功课也好,只因为年纪小,才进了族学读书。可族学里多是顽童,婢妾担心会有人引得四少爷无心向学,耽误了功课,因此想着……不知能不能请太太问一问二老太太,让我们四少爷也跟两位哥哥一道,去书院读书?书院里的先生比族学的先生更有学问,同窗们家世更好,人也更稳重些。想必四少爷去了书院,定能再专心于功课了。”
文氏摇扇的动作慢慢停了下来,看着宛琴,若有所思。




慕林 第二百八十七章 玻璃
谢慕林并不知道自己走后,母亲文氏与谢映芬的生母宛琴之间谈论了什么。
1...8586878889...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