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谢映慧吃了点心,喝了茶,果然觉得身上有力气多了,便朝谢慕林与三位兄弟重重点了点头:“多谢了,我这就去见我母亲!”
然后谢慕林兄妹四人便看着她雄纠纠、气昂昂地大步走向门外的马车。
大清早的,谢家宅子大门前没什么行人,谢映慧就站在马车边上,冷哼道:“你来做什么?你都不稀罕我这个女儿,要丢下我嫁人了,何必还来找我呢?就让我在谢家自生自灭,不是正好?”
车厢里的人没有说话,倒是桂珍上前低声苦劝:“小姐何苦说这些话让太太难受?你昨儿忽然跑了,太太还以为你去了花园散心,后来听说你跑出了府,太太顿时急得不行。无奈当时都宵禁了,府里人没法出去,太太担心受怕了一晚上,天一亮就立刻出府寻找。辗转了几处,方才找到这里。听说小姐平安无事,太太才松了口气,整个人都软了,这会子哪儿还有力气说话?好小姐,你就上车去瞧瞧太太,与太太和好了吧?”
一番话说得谢映慧心发软,却又不想就这么原谅了曹氏:“母亲既然这么看重我,为什么非要丢下我嫁给别人呢?我们娘儿俩相依为命不成么?嘴上说得再好听,回头还是要狠下心把我抛开,自与那姓方的双宿双栖去了,叫我如何相信,母亲是真的心疼我?”
桂珍苦劝:“好小姐,您上车亲自问太太吧。这种事,我做丫头的怎方便居中传话?”
谢映慧揪着帕子搅呀搅的,回头看一眼门里的兄弟姐妹们,方才磨磨蹭蹭地踩着脚踏,上了马车。桂珍迅速跟上。
当马车帘掀开的那一刹那,谢映慧似乎呆愣了一下。谢慕林与谢显之都看见了。
但随后桂珍就半扶半推地把人拱进了车厢中,还笑着把车帘子拉好了:“小姐与太太好好说话吧,别吵起来了。小姐,太太满金陵城寻你,都急得快病了,见了你才能好呢。哪怕是看在她这份心意份上,您也不该与她争吵呀。”
谢映慧进了车厢后,果然没有闹起来。
谢显之叹了口气。既然母亲对妹妹还有慈母之心,那妹妹往后若坚持要跟着母亲生活,也不是不行。
只是谢慕林隔远望着门外的马车,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而此时的马车中,谢映慧瞪着对面的曹文衡,再扫一眼对方素白夏衣下,明显透出来的血色,简直都快要哭了:“你来做什么?你不要命了?!还冒了我母亲的名,居然连桂珍都受你支使……”
曹文衡打断了她的话:“好妹妹,昨儿我一时气昏了头,说错话了。你原谅我吧!我担心得一夜没睡,天不亮就起来找你了。只要你能安然无恙,随我回家,就算叫我的伤势加重,我也不在乎!”
谢映慧听了,眼泪啪地就掉下来了。





慕林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走
谢慕林与兄弟们吃过早饭,梨儿和翠蕉也扶着菖蒲出来了。她们告诉谢慕林兄妹四人,文氏已经起来了,正在梳洗呢。
谢慕林便收拾了一食盒还没吃过的点心,给便宜娘亲送温暖去了。
文氏欣然接受了女儿的孝心,只是在听说曹氏来接谢映慧后,有些坐立不安:“我是不是该出门去打个招呼?让人家在马车里与你大姐姐说话,这也太失礼了……”
谢慕林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打什么招呼?她如今是什么身份?您犯不着对她太客气了。她不进门,就是自知理亏。您如今就代表着爹爹呢,若是对她太亲切了,岂不是显得爹爹跟曹家还藕断丝连吗?那也太犯忌讳了。若不是还有大哥大姐在,她完全就是我们谢家的仇人,不拿扫帚把人赶出去就算好的了。娘只当不知道这个事儿,由得大姐和她说话去吧。”
文氏这才打消了念头,只是还有些担心:“慧姐儿真会跟她母亲离开么?说真的,她母亲若真要改嫁他人,带着慧姐儿就太尴尬了。我听说方将军也有几个儿子,慧姐儿如何能与他们在一个屋檐下度日?可若是留在平南伯府,平南伯夫人又才与她母亲闹翻,曹文衡也说出了毁婚的话……就怕慧姐儿会受委屈,还不如跟我们回湖阴老家去呢,也能少听几句流言蜚语。”
谢慕林知道文氏是一片好心,不过这事儿真的轮不到她们来做决定:“大姐自己会思量的。再说,就算曹氏改嫁,平南伯府容不下大姐,还有承恩公夫人在呢。大姐姐不是说,承恩侯夫人已经醒过来了,还支持曹氏改嫁离京吗?既然她头脑清醒,把外孙女接到身边照顾,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大姐跟我们一向不亲近,勉强她回来,相处起来也会有问题。倒不如让她自己体会一下寄人篱下的滋味,将来她心甘情愿地回来,估计就会老实了,不会动不动就耍性子。这不是对大家都好吗?”
文氏嗔了谢慕林一记:“你总有许多道理,只是这些话,别叫你大哥听见了。他心里会不好受的。”
谢慕林笑着应了,催文氏赶紧把早饭吃完,她好打发人去还餐具。
文氏无奈地把一碗鸭血粉丝汤喝完了,又吃了两个半冷的锅贴,就饱了。谢慕林快手快脚地收拾好食盒带走,文氏忙在后面叫唤:“趁着早上天气凉快,叫大家赶紧开始收拾吧,别拖得时间长了,后日毛掌柜就要带人来整修金萱堂的!”
谢慕林大声应着,奔回了前院。
谢映慧已经从门外回来了,正与谢显之、谢谨之说话,只是脸上的表情不知为何,带上了几分心虚,目光闪烁,有些不敢直视兄弟们的意思。
谢谨之看出了几分,便问谢映慧:“令堂既然没有答应不改嫁的事,大妹妹就这么回去,真的不要紧么?若是回头再闹起来……”
谢映慧忙道:“我才不会闹呢!先前是因为太突然了,我被骗得那么惨,觉得母亲做得太过分了,才会生气的!”她咬了咬唇,“可我又不是只有母亲可以依靠,除了舅母、表哥,我还有外祖母呢。外祖母的病情有了起色,我就想去看看她。若是母亲实在不肯改主意,大不了我侍候外祖母去!”
谢慕林有些不解地走上前,随手将食盒放在桌面上:“怎么了?大姐姐不是跟令堂和解了吗?怎么如今你好象心里对她还有怨言?而且听你的口气,平南伯夫人和曹文衡跟令堂和解了吗?你的亲事也不会变卦了?这一夜的功夫,还真发生了不少事情哪。”
谢映慧脸微微一红,低头踌躇着道:“怎么说都是一家人,哪儿有隔夜仇的……总之,我现在要回去了。做儿女的,百善孝为先,怎么可能真的跟母亲对着干呢?”
谢慕林心想,你做儿女的,倒是没少跟父亲对着干,对着母亲却双标起来。
谢徽之在旁凉凉地插话:“说得也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能拦得住?”
谢谨之瞥他一眼,谢徽之耸耸肩,扭开头去不说话了。
谢映慧脸涨得通红,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总之……我就先跟……跟母亲回去,昨儿劳烦你们了。日后我闲了,会来看你们的,到时候我给你们带好吃的点心。”
谢显之叹息道:“自家手足,说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话?妹妹既然拿定了主意,做哥哥的也不好拦你。只盼着你心里记得,这里还有你的家。无论你在平南伯府或是方家受了什么委屈,也还有家可以回。不过,等我们回了湖阴老家,金陵城里就只剩下老太太和三妹妹以及金姨娘了。妹妹能求助的地方不多,以后遇事还是要冷静些,不要太任性。你已经不是孩子了,倘若父母兄弟都不在身边,就要照顾好自己,别指望事事倚仗他人。”
谢映慧也不是头一回听兄长这么嘱咐,可如今再听一次,感受完全不一样了。她红着眼圈,有些惭愧地垂首点头道:“我会记住了。哥哥,你……你要多保重。如果在乡下住得不习惯,还是回金陵城来吧。”
谢显之不置可否,只伸手给妹妹理了理有些散乱的头发。
谢映慧忽然觉得有些想哭。
这时候,绿绮气喘吁吁地背着两个大包袱,手里提着个大大的官皮箱,从二门里跑了出来。她是奉了小主人之命,去将昨晚收拾的部分细软带出来的。这些东西,谢映慧要带回平南伯府去。
行李已经到了,马车还在外头等,谢映慧再看一眼几个兄弟姐妹们,不由得鼻头发酸:“你们……也要多保重。我会来看你们的,你们也记得早日回金陵城来。宫里和承恩侯府我没法子,但是平南伯府……我会劝他们别与你们为难的。你们可以放心。”
说完这番话,谢映慧就带着绿绮和行李,出门上了马车,在桂珍等一众仆从的护送下,离开了珍珠桥谢家大宅。
谢显之带着弟妹们,站在门上目送马车远去,神情复杂。
谢慕林说:“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大哥哥,你娘到底跟大姐姐说了些什么?”
谢显之没有回答,转身径自往二门去了。
谢徽之啧了一声:“果然啊……之前说得那么好听,被亲娘哄一哄,大小姐又回去了。还好我们先前压根儿就没信过她的话,不过大哥心里可能就有些不大好受了。”他拍了拍身上的衣裳,叫过小厮,一同提着食盒回太平桥还餐具。
门前只剩下谢慕林与谢谨之。后者犹豫着开口:“我觉得……马车里的人,未必是曹氏。”
谢慕林小声说:“我也觉得不象。大姐姐不象是跟曹氏和解了,反倒象是和平南伯夫人母子那边和解了。这人不但能说动桂珍来做掩护,还能轻易哄得大姐姐在这么短时间里改变想法……”
兄妹俩对视一眼,心里都有数了。




慕林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连
谢慕林与谢谨之都觉得,平南伯夫人和曹文衡母子若真想把谢映慧哄住,还是可以办到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的谢映慧,除了是曹氏的女儿,对后者有一定的牵制作用以外,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吗?
谢慕林兄妹俩不知道平南伯府那对母子是怎么想的,但既然他们愿意花费心力去干这种事,定然有所图谋。这事儿对谢映慧多半不会有什么好处。她从马车下来后,言谈间对母亲怨气仍在,只是觉得自己未来在平南伯府有了保证罢了。恐怕车中人并没有为曹氏说什么好话,仅仅是拿话哄住谢映慧,劝她回平南伯府而已。至于她回府之后,会与曹氏如何,那就很难说了。
而桂珍身为曹氏的心腹大丫头,居然能受平南伯夫人母子俩的差遣,来演这一出戏,也不知道曹氏是否知情。随马车前来的,还有曹氏的其他下人。这是否说明了,曹氏对手下人的掌控力,其实并没有她自己以为的那么高呢?
如果她身边的人都听从平南伯府的调遣,那即使她嫁给了方闻山,也未必能摆脱娘家的影响吧?
谢慕林心想,曹氏费尽心机离开待她极厚的谢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报应了。
不过,这又与他们兄妹有什么关系呢?
谢谨之看了看天:“今儿天气不错,还有风,应该不会太热。我们回去干活吧?”
谢慕林应了一声,与他一同往门里走去。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马车驶近的声音,一个有些陌生的女声响起:“二少爷,二姑娘!”
谢慕林与谢谨之齐齐回头望去,发现原来是谢映容新买不久的丫头蜜蜡。兄妹俩对视一眼,顿时都猜到了蜜蜡所在的那辆马车里,坐的是谁。
她这时候到大宅来做什么?
谢映容在蜜蜡的搀扶下,款款走下了雇来的小马车。她看起来精神很好,穿戴得十分斯文体面,看起来就象是个中等官宦人家的千金,虽无金珠华服,整个人的气质就与小家碧玉大不相同。
她微笑着向谢慕林与谢谨之行礼:“二哥哥,二姐姐,你们怎么在这里?”
谢慕林看了她几眼,心想这姑娘又有什么新的花招了?
谢谨之微笑着回礼:“三妹妹早,三妹妹怎么会过来?先前也不打发人来说一声,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谢映容一脸腼腆羞涩地道:“我之前也没想到的。老太太忽然吩咐我过来,说是要取些家常衣物首饰用品回去,预备过两日家里待客时用。原本老太太还打算到外头找人做的,可后来想想,外头人做的衣裳,如何能跟我们自家的东西比?如今东西既然都还回来了,再到外头做新的,不是白费钱了么?老太太教导我,说要勤俭持家。这不,特地打发我来取东西了。”
谢慕林:槽多无口。
谢谨之仍旧微笑着:“原来如此,老太太说得真是太有道理了。既然有现成的东西,确实没必要另外做新的。”能让谢老太太和谢映容少花些银子,也是好事。就是不知道她们拿回家里原有的东西后,会不会随意挥霍掉?
谢映容带着蜜蜡,随谢慕林与谢谨之进了谢家大宅的门。她既然奉命而来,自然是要往金萱堂去的。不过不等她转身换方向,谢谨之就先开了口:“我母亲这会子应该在正院呢。”他虽然只说了这么一句,但谢映容想要直接去金萱堂的打算就落空了,她必须先得去向文氏请安。
谢映容脸上微笑不变,应了一声,便随谢慕林与谢谨之去了正院。
文氏对谢映容主仆的到来也感到很惊讶,昨日随谢璞去谢老太太处辞行时,后者可没提起这件事。不过谢老太太时常想起一出是一出,文氏也没多想,便笑着说:“这是应该的。后日毛掌柜就要带人来整修金萱堂了,没有十天八月的功夫,老太太只怕没法住进去。这么长的时间,是该取些家常用品回去,也省得老太太在外头不方便。另行采买的话,一来是外头的东西未必有家里的好,二来,也太耗费钱财了,还是没必要的花费。”
谢映容连忙笑着点头:“太太说得是。老太太正是这个意思。”
文氏道:“既如此,容姐儿就带着人去金萱堂收拾吧。我再派两个人过去帮你。那些粗重活计,你就不要动手了。”
谢映容忙道:“不必劳烦太太了。我有蜜蜡帮手,就已经足够了。这回过来,原也没打算带太多东西回去,就是把老太太的一些衣物首饰,还有家常用惯的贴身物件收拾一些出来罢了。横竖这宅子已经回到咱们自家人手里了,日后若还需要什么东西,老太太再打发人来取也方便。倒是我来的时候,是在街上雇的小车。若要带着值钱的细软回去,外头的车就未必可靠了。宅子里应该还有我们家从前的马车吧?能不能派一辆送我?若是能再打发两个有力气的下人替我搬箱子,那就更好了。”
文氏觉得这都是小事,便一口答应下来,随即吩咐人去叫蔡老田,让他不拘哪家,上别人那里借一匹马回来拉车。谢家如今不缺马车,只是没有马罢了。
正事吩咐完了,文氏又留谢映容说两句闲话,嘱咐她在谢老太太跟前侍疾,若是谢老太太有什么需要,不必她老人家亲自开口,谢映容就该私底下先递话过来了。但同样的,若是谢老太太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谢映容也该多多开解,不要由得老太太任性发脾气什么的,有损她老人家的身体健康。
谢映容有些心不在焉地,随口就答应了,还笑笑说:“老太太其实也没什么不顺心的事儿,就是想念儿孙们罢了。太太平日若是闲了,不如多带兄弟姐妹们过去看望老太太?有儿孙们相伴,老太太心里只有高兴的,哪里还会发什么脾气呢?”
谢慕林斜了她一眼,心想这话也未免太假了。文氏要是带着他们兄弟姐妹过去了,老太太怎会放过耍威风的好机会?越发要多发几回脾气了。倒是谢映容自个儿,可以趁机歇口气。
文氏面上也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她回想这段时间,去给谢老太太请安的次数确实少了,一来是忙着给谢璞准备行囊,二来也是因为谢璞和儿女们都劝过她,不必在老太太面前太过退让,答应对方太多无理的要求。
谢映容眼见着文氏不说话,还有些惊讶,若是往日,这会子文氏早就摆出诚惶诚恐的样子来,一口答应要每日去给谢老太太晨昏定省了,绝不会沉默的。不过,谢映容如今的注意力都在别处,也没多想,就要起身告退。
这时候,谢徽之走了进来,看到谢映容,面露意外之色:“你怎么也回来了?今儿是什么日子?才送走了大姐,三姐又上门了。”
谢映容一怔,随即面色一变:“你说什么?大姐姐……回来过?她来干什么?!”




慕林 第一百九十四章 清点
谢映容得知谢映慧回大宅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后,脸色就一直有些难看。
谢慕林见了,心里不由得有些纳闷。
就算谢映容这个庶女跟高傲的嫡姐谢映慧不和,后者也不过是在大宅里住了一晚上,如今早就走了,又没跟谢映容碰上面,她何必摆出这个脸色来?从前也没见她姐妹二人有多么水火不容呀?
也许是因为谢慕林多盯了谢映容几眼,谢映容察觉到了,连忙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努力装作一副没事人儿的样子,干巴巴地笑着说:“真是太可惜了,我若是再来早一会儿就好了,那就能遇上大姐姐了。这么久没见到她,我还怪想她的。”
谢徽之在旁一哂:“以后又不是见不着了,她还说得空就回来看我们呢,而且是到大宅这边来看。你们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用不着可惜。”
谢映容的表情僵了一僵,干笑着起身:“时候不早了,我该去金萱堂了,请太太和众位兄姐们恕我失陪。”
其实不但是她,谢家其他人也各自有活要干的,便就此各自散开,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谢慕林昨日已经把文房等物件收拾好了,效率还是相当高的,但一瞧梨儿帮她整理衣物首饰之类的,才整理了一大半,不知还要花多长时间去,想了想,还是决定要搭把手了。
梨儿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实在做不到象谢慕林一样干脆利落,什么东西带走,什么东西留下,都能果断舍弃。在她看来,自家姑娘的东西样样都好,首饰不提,那些衣物,但凡是还能穿用的,就这么弃了实在太可惜。姑娘又年年都会长高,去年做的衣裳,今年放长一点,勉强还可以穿一穿,明年就多半没法上身了。若是这回不带回老家去,就等于白费掉,岂不是糟蹋了好东西?!这些都是上等好料子做的,价值不菲,做工精细,叫人哪里舍得?
谢慕林听她这么说,想了想,就稍稍改变了计划。
她自己的衣物,还是老规矩,每个季度六套家常衣裳,两套出门可做礼服的大衣裳,贴身内衣若干,鞋袜、手帕、香袋、腰带、斗篷、帷帽一类的配件另算,多的就不带了,顶多是多算每季一套素色衣裳,以备亲戚朋友家有丧事时,可以应付一下场面。如此一来,所有的衣裳配件加起来,三个大衣箱就能装下了,不会累赘。日后若需要做新衣,谢家有的是织坊布店,还怕没有衣料可用?
剩下的衣裳,无论是还算合身的,还是过去穿过的旧衣,只把那些用料格外精致昂贵的大衣裳以及冬衣挑出来,仔细装箱,放好樟脑丸防蛀,保存在房中。其余的家常旧衣,先问问谢映容与谢映芬两位妹妹,是否有看得上的,若她们不要,就给几个丫头挑。丫头们每人最多挑两套,挑完了,剩下的再打包好,看文氏的意思处置。
若是方便运回老家去,就带回去送给族里家境不太好的姐妹们。若是不方便运回去,送到谢谨昆家里也行。他将来总会有女儿的,没有女儿,赏了丫头们也无妨,反正不会让这些衣物浪费了就是。
梨儿听了谢慕林的吩咐,倒没有反对,只是有些心疼:“就这么……都给人了么?其实姑娘多留几件也无妨的。”
谢慕林笑笑:“反正你替我优先挑出还留有放量,可以改大的衣裳,其余的就照我的意思办吧。这又不是真正极为值钱的东西,白放着才可惜了。我就一个人,还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换一身衣裳不成?”
梨儿叹息道:“我知道,姑娘一向大方得很,对我们这些做丫头的也好,年年都会赏衣裳赏料子。可一下子放那么多衣裳出去……我还是心疼了。”
谢慕林哄她:“你个子比我高,也不知道有没有你能穿的。你自己挑一挑,喜欢哪件,就拿哪件吧,多拿几件也使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你自己穿着,也没那么心疼不是?”
梨儿嗔道:“姑娘真是的,当我是小孩子么?”扭身出去,叫翠蕉来挑衣裳了。她才不是个爱吃独食的人。
谢慕林一笑,转身又去整理首饰了。
梨儿把她的首饰中值钱的全都挑了出来,不知打哪儿寻了个官皮箱装好,箱子外头还带锁呢。至于那些不值钱的绢花、绒球、香木珠串、琉璃珠串什么的,就没动了,扔在原地。
谢慕林一样一样地清点着自己的私房财产,觉得自己还是挺富有的。不过梨儿好象不这么想,嘴里总念叨着,说她的首饰少,比大小姐谢映慧的寒酸十倍,只怕连四姑娘谢映芬的私房都比她多——毕竟后者有个跟着谢璞在任上多年的生母。恐怕也就只有三姑娘谢映容比她穷了,因为谢映容的生母不得宠,出身又低,没什么产业在手,只靠月钱过活。
谢慕林也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姐妹们有多少财物,都是她们自己的东西,她才不贪心呢。她觉得自己拥有的就已经不少了。
梨儿说她寒酸,但她好歹也有几匣子的金银镯子、锁、项圈,各色珠玉璎珞、佩饰,因为年纪小,没什么正经簪钗,但束发的金环珠环一串串的,上头还缀着不少各色宝石,哪里就穷了?二房私产不多,但每季公中发给女孩儿们的衣裳首饰,都不是便宜货色。曹氏注重自己的贤名,从来都会把表面功夫做足。等闲官宦人家,未必有她这个排场。谢家豪富,绝对不是假的。
谢慕林清点过一回自己的东西,想了想,便挑了一对小孩子戴的赤金锁,一对银镯,都是式样简单又没有显眼标记的东西,再找了两个质地最好的玉佩,拿个空匣子装起来,然后把官皮箱上带锁的抽屉锁好,钥匙丢进匣子中,一并塞进了自己的书房空间。
1...5758596061...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