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谢慕林只知道她不是谢映慧惯用的大丫头玛瑙,却不认得她是谁。
闻讯赶来的谢显之倒是很快就把人认出来了:“你是叫绿绮吧?怎么回事?你们小姐怎会跑到这里来了?太阳都快下山了,你们是怎么过来的?还有谁跟着?”
谢映慧只知道坐在前厅里放声大哭,没有回答兄长的问题。
不过绿绮看起来还有几分机灵,连忙上前交代了:“没有别人,只有我跟着小姐。玛瑙姐姐本来要追出来的,半路上摔了一跤,没法动了,就赶紧叫我跟上小姐。伯府里乱糟糟的,门房不肯派车,劝小姐回去。小姐不肯,就带着我走出来了。我也不认得路,只好在街边雇了一辆车。因小姐要来找大少爷,却不知道大少爷现如今住在哪儿,就往老宅这边过来了。”
虽然有些混乱,但大体上还是把情况交代清楚了的。
谢显之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急急咳了两声,才问妹妹:“出什么事了?这才半天的功夫……你就这么带着一个丫头跑了出来,难道不怕路上出事么?!眼下是我恰好在这里,若是我不在呢?你怎么就有这么大的胆子?!”
谢映慧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边哭边哽咽着道:“你不是告诉过我,家里宅子如今有蔡老田在守着么?他难道还能叫我吃闭门羹?就算你不在也没关系。莫非你们谢家还不许我住了?那你说话,你说,我立刻就走!”
谢显之不由得大感头痛。他能感觉到妹妹如今心情正激动,说话也不过脑子,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原本死活不肯回谢家,非要待在平南伯府的,如今居然肯主动回家来了?难不成是生母曹氏出了什么事?
谢显之不由得再追问一句:“别说这些气话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娘呢?你回来的事,有没有跟娘说过?”
谢映慧顿了一顿,随即又放声大哭起来:“不要跟我提她!”
谢显之只得慌慌张张地安抚妹妹,简直头都大了。
谢慕林在旁瞅了半天,撇了撇嘴,觉得再让他们兄妹对话下去,半点效率都没有。眼看天就要黑了,谢家人大部分还没收拾完呢,接下来大家是回住处去,还是直接在这座大宅里过夜,都得商量商量,饭也是要吃的。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给谢映慧浪费?
她索性直接找上了绿绮:“你跟在你们大小姐身边,想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吧?赶紧说一说吧。是非好歹的,总要让大哥弄清楚吧?”
绿绮偷偷去看谢映慧,但后者只是在哭,没有说任何反对的话。离得这么近,谢慕林说话又不曾压低声量,谢映慧不可能听不见的。既然没叫她住嘴,就是默许的意思了?
绿绮便大着胆子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
其实,她原本是谢映慧屋里侍候的二等丫头,就是干干屋里打扫、斟茶倒水之类的活计,偶尔也需要跟着小姐出门跑腿。今日她跟着谢映慧给平南伯送殡回来,又去了看曹文衡。表兄妹俩正说话呢,就听到下人说,伯夫人程氏与姑太太曹氏闹起来了。两人不知因何事起了口角,程氏把曹氏的屋子都给砸了,曹氏也忍不住冲嫂子发了火。下人眼见着情况没法收场,才去请小主人们来帮忙劝劝的。
无论是谢映慧还是曹文衡,都不可能不管自家老娘了,前者连忙搀了后者,两人结伴前往。等他们到了地方,才发现曹文衡的嫡亲妹妹曹文凤也来了,帮着程氏拉偏架,正指着曹氏的鼻子骂呢。
谢映慧再敬着程氏这位未来婆婆,也是更亲近亲生母亲曹氏一些的,自然看不得曹氏被晚辈欺负,连忙上前阻止了。曹文凤却因此连着谢映慧一起骂了,直接怼后者“不要脸”,“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样儿”,就上赶着巴结讨好她哥哥,奢望着想给她做嫂子,没脸没皮地硬要赖在人家家里不走……诸如此类的话。
谢映慧跟曹文凤一向相处得不错的,被这么劈头大骂,人都懵了。后来曹氏看不得女儿受气,又与程氏吵闹起来,才慢慢地透露出她们姑嫂间是因何事翻了脸。
原来,曹氏真的早就定了要与一个叫方闻山的男人成亲。因平南伯夫妇都觉得方闻山位高权重,对平南伯府大有好处,所以支持他俩的亲事。可方闻山却暗藏祸心,明明知道自己在京城待不了多久,成了亲就要离开,还不肯告知平南伯夫妻实情,以至于平南伯府为他付出了许多资源,如今连平南伯本人都死了。曹氏从方闻山那里已经知道了真相,却还瞒着嫂嫂侄儿,实在是太令人寒心!
除此之外,曹氏明知道如今程氏孤儿寡母处境艰难,却还要跟方闻山商量着,要抛下京城的亲人,跟着方闻山到北方去,太过薄情寡义了。她这样怎么对得起已逝的平南伯生前对妹妹的深厚情谊?眼里又哪里还有曹家和她的亲生母亲?
曹氏则有不同的看法。她觉得平南伯府如今处境艰难,指望皇后与大房扶持,根本就是做梦,还不如另起炉灶。京中有皇帝,有皇后与大房,平南伯府根本做不了什么,但到了外地就不一样了,天高地阔,大有可为之处。
方闻山在北方军队中本就有深厚根基,人也不缺才干。只要他能在新的任所站稳脚跟,再帮平南伯府扩展人脉,曹文衡将来完全可以从地方军队起家,慢慢积攒自己的实力,何必非得留在京城苦熬呢?只要将来他爬到足够高的位置,即使将来太子登基,曹皇后与承恩侯也不可能无视三房的存在,更不会有人胆敢抢走平南伯的爵位。
她认为自己的做法是符合母亲承恩公夫人意愿的。这一点,有承恩公夫人的贴身侍婢翠鬟可以做证。她觉得嫂嫂程氏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再沉浸在丧夫的悲痛中难以自拔,要听从婆婆的指示,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协助曹氏与方闻山在地方行事。
程氏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她原本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了,小姑子害死了丈夫,如今还要弃家而去,分明就是觉得平南伯府败落了,不想留下来与他们母子同甘共苦。方闻山害死了她的丈夫,小姑子明明知情,却还要被这个男人勾着走,简直就是厚颜无耻!
程氏骂出了“狗男女”这三个字,摆明是要跟小姑子撕破脸了。曹氏也被骂出了火气,忍不住反骂回去。而曹文衡,则直接对谢映慧说出了绝不会娶她的话……
谢映慧哭着跑出了平南伯府,除了哥哥,她不知道还能找谁了……





慕林 第一百八十六章 哭求
绿绮说完后,便胆战心惊地退到了角落里。
厅中只剩下谢映慧的哭声,谢显之与谢慕林都在沉默不语。
谢慕林其实不算意外,她早就想过,皇帝既然会猜忌曹家,那一旦他发现方闻山跟曹家有勾结,对方闻山的信任就肯定要大打折扣的。平南伯身为皇后亲弟弟,都能死得不清不白,方闻山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不过他能当机立断,选择离开京城,也算是个聪明人了。只要他以后别行差踏错,皇帝又不会太小气的话,他应该不会混得太差。曹氏跟着他离开,兴许过得不如在京城时富贵,但养尊处优的生活还是能保证的。
当然,前提是曹家别出什么事。若是皇帝决定要清洗曹家,身为曹家嫡女的曹氏,以及娶了曹家女的方闻山,又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尤其后者还是个手握兵权的武将,更容易犯忌讳。
倒是平南伯夫人程氏,这般歇斯底理,再加上她白天与承恩侯当街对骂的事迹,谢慕林有些怀疑她的精神状态可能不太妙。曹氏的决定可能在程氏看来有些凉薄了,但从现实思考,还是有些道理的。
别说曹氏与方闻山了,哪怕是平南伯府众人,离开京城也未必不是个好选择。都到这个时候了,他们还指望着能靠皇后与太子谋取泼天的富贵呢?平南伯的死就不能让他们记住点教训吗?老老实实、安安份份地过日子,又有什么难的?凭着曹家的名头,他们在京城以外任何一个不知内情的地方,都有足够的底气作威作福,何苦死守在京城呢?
谢慕林搞不清程氏与曹氏的具体想法,不过,她视平南伯府为仇,如今眼看着仇人内讧,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若是谢映慧因此死了嫁给曹文衡的心,那就更完美了。
然而,谢映慧的想法跟谢慕林截然不同。她哭着问兄长:“大哥,你能帮我劝劝母亲么?她怎么能这样呢?!”
谢显之看着妹妹红肿的双眼,不由有些心疼,便掏出帕子给她:“我能劝她什么呢?若她是能听我劝的,在茶馆的时候,就不会与我闹得那般不愉快了。”
谢映慧又哭了。她今天还信誓旦旦地觉得兄长与谢映真、谢徽之在撒谎呢。即使后来有过几分疑心,母亲一拿谎话哄她,她就信以为真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了脸。
不但母亲要嫁给别人的事是真的,她还故意对自己撒谎!如今甚至要抛下娘家亲人,跟着那个男人跑到北方陌生的地方去!母亲是不是打算把自己也抛下?
谢映慧对着兄长哭道:“那我该怎么办呢?如果母亲真要嫁给那个男人,跟着那个男人去北方,我怎么办?我是跟着她一块儿走么?难道要我认那个男人做爹?!不可能的……这绝不可能!那个武人还不知有多么粗俗无礼。舅母还说那人从前是曹家的奴仆,他的父母在半年前还在平南伯府当差呢。如今居然要我管奴仆之子叫继父?这太荒谬了!”
谢映慧性子高傲,连出身商家的祖母与亲生父亲都不大看得上,更何况是奴仆出身的继父?她一想到这点,整个人就快要疯了。
谢显之说了句公道话:“方将军并非奴仆之子,他父祖原是外祖父在世时的亲兵,乃是军籍。只是当年……他被舅舅赶出承恩公府后,他的父母家人被迁怒,就被贬良为贱。但方将军进京后,很快就从舅舅手中赎出了家人,方家如今已然是良民,是将门了。况且,他在边城杀敌卫国的功绩,也不是假的。你不必太过贬低他。”
谢映慧哪里听得进去:“我不管!这个人要把母亲抢走,我绝不能接受!我也不会去北方,倘若母亲非要嫁给他,跟着他离开,我就死给母亲看!”
“胡说!”谢显之沉下脸,喝斥妹妹道,“性命何等珍贵?一旦死了,就万事皆休。你正是大好年华,怎能轻易说这等丧气的话?!母亲若铁了心要改嫁,你回谢家来度日便是了。你还有父亲,还有兄弟姐妹,怎么就不能活了?!”
谢慕林也在旁忍不住插嘴道:“别犯傻,大姐姐。令堂为了嫁那个方闻山,谋害亲夫的事做都过了,如今连丢下娘家人北上,都能狠得下心,你最好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毕竟令堂已经舍弃了大哥这个亲生儿子,就算她连你都舍了,过几年再跟方闻山生几个孩子,照样有人管她叫娘。可你死了就真的是死了,顶多就是让令堂将来想起你时,伤心一下,掉几滴泪,但这又能碍着她什么事?”
谢映慧恶狠狠地瞪向谢慕林:“你给我闭嘴!”
谢慕林冲她翻了个白眼:“我是好心劝你,才跟你说这些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你爱听不听吧。我只是为了大哥着想,不希望他病得三灾八难的,还要为你这个不懂事的妹妹轻率的决定而伤心难过,才多这个嘴的。”
谢显之听得眼圈都要发红了。他郑重地拉着谢映慧的手,沉声道:“大妹妹,算是哥哥求你了,千万不要做傻事。”
谢映慧张张嘴,鼻子一酸,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这一哭,就哭了许久,到后来还抱着谢显之不停地掉泪,哭得谢显之也忍不住伤心起来。
谢慕林怕他这样哭,身体会受不了,便给跟着谢显之过来的翠蕉使了眼色,示意她去寻文氏与谢谨之。谢徽之就算了,她怕他跟谢映慧一碰面,又吵个天翻地覆。
文氏与谢谨之很快就赶到了,不过前者只是站在门外看了看谢显之兄妹的情形,并没有入内。她知道曹氏的儿女对自己母子三人都有些心结,如今谢显之心结已消,谢映慧却未必能转得过这个弯来,她还是不露面的好。她已经听说了事情的始末,总觉得出现在谢映慧面前会很尴尬。
她低声嘱咐儿子和女儿:“显之的病刚好,身体还很虚弱,受不住这样长时间的伤心。哪怕是慧姐儿,也是娇养大的,哭了这半日,定然已经累了。你们去安慰一下,尽量把人安抚住。今儿我们就留在这宅子里过夜吧,让金姨娘带着你们四弟四妹回去,我们留下来陪慧姐儿,多劝劝她。”
谢谨之道:“可她这样跑出来,只带了一个丫头,平南伯府那边只怕要派人出来找的。”
谢慕林说:“平南伯府未必有这个闲心,但她母亲是定要派人出来找的。她在京城能去的地方有限,曹氏的人很有可能会找到贡院西街那边去。”
文氏想了想,叹了口气:“罢了,叫人想法子给她母亲递个信,报个平安吧。”
母子三人说话间,谢显之与谢映慧在厅中已经听见了动静。谢显之低头不知与妹妹说了些什么,谢映慧立刻嚷嚷起来:“不!不要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
她咬着唇,面上犹带几分恨意:“就让她急!让她担心!让她知道我的决心!她若还想要我这个女儿,就得跟姓方的一刀两断!”




慕林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心
平南伯府这一夜,上下都不得安宁。
曹氏气急败坏地派人出去打听女儿的下落,可宵禁时间一到,平南伯府的下人就不肯再为她效劳了。
平南伯夫人程氏这边给出的解释是,府里如今正在孝中,又不得帝后喜欢,不能再随意仗着曹家的名号触犯规矩了。因为宫里和曹家,还有朝中知道平南伯府失势的官员们,都会很乐意拿他们再做一回靶子,这对他们百弊而无一利。
曹氏从来都见惯曹家人在京城肆无忌惮的作派,怎么可能相信平南伯府的下人连闯个宵禁都不敢?她只知道自己才跟嫂嫂吵过一架,这分明就是嫂嫂有心要与她做对,可她女儿若有个万一,那又怎么办?嫂嫂对她的仇恨,已经深到不顾小辈安危的地步了么?!
曹氏不肯听从嫂嫂的安排,非要派人出府去寻女儿。可程氏不配合,严禁府中下人出府。曹氏根本无法号令兄嫂府中的下人为自己所用,除了生气流泪,还能做什么呢?
只有谢映慧的大丫头玛瑙说的话,还能让她稍稍安心一些:“小姐出府的时候,奴婢着绿绮跟上去了。那丫头虽有些胆小,人还是机灵的。她是从府外买进来的奴婢,是金陵城本地人,比家生子儿见过的世面多些。有她跟着,小姐绝不会乱跑乱走,往那些危险的地方去。
“况且一向守在府前街上待客的马车夫也说了,听见小姐吩咐雇的那个车夫,往珍珠桥去了,想必小姐是回了谢家大宅。那大宅如今已经回到谢家人手中,却暂时无人入住,只有一房家人看门。小姐若是回了那里,一应房舍物事都是齐全的,又有绿绮在旁服侍,不会受了委屈。”
曹氏听了玛瑙的话,想起白天里儿子谢显之才跟谢映慧说过,若谢映慧在平南伯府待不下去了,可以回大宅投奔祖母谢老太太……若谢映慧因为他这话,受了委屈后就往从前的家跑,也是很有可能的。虽然那大宅如今乱糟糟的,多日没有清扫了,气味也难闻,可让丫头收拾一间卧房出来,也不是不能忍。
倘若不是嫂嫂不让府中下人配合她,她这就派人去珍珠桥谢家大宅查问了,如今却只能待天明后再行事。
曹氏心中清楚地感觉到,在失去亲哥哥平南伯之后,如今的平南伯府,已经不再是她可以随意行事的娘家了。这个家在嫂嫂的掌控之中,她不过就是个过客,寄人篱下,需得看嫂嫂的脸色过活。想要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是要有自己的实力和倚仗。
方闻山的提议是有道理的,她虽不想离开京城,离开家人,可她更不想被嫂嫂视作仇敌,任由后者摆布。就算她想要让嫂嫂恢复理智,冷静下来,与自己重归于好,那也得先让自己有足够的份量,说的话能让嫂嫂信服才行!
曹氏默默在平南伯府的后宅下了一个决心。而这时候的平南伯夫人程氏,也迎来了弟妹程王氏。
程王氏声称自己是听闻大姑姐和曹氏闹翻的消息后,才赶来的。因为家里婆婆宁国侯夫人百般阻挠,她到这会子才找到机会悄悄出门,还冒了被巡城官兵拦截的凶险呢。但她心里牵挂着大姑姐的事,哪里顾得了这许多呢?
程氏再次被亲生母亲的绝情态度刺伤了,她虽然对弟妹程王氏的情谊感到十分感动,可眼下真的没有力气多说什么——下午那一场发作之后,她只感觉到极度的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她觉得前路茫茫,再也看不清方向,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了。
程王氏见状,也不多问,只找来她身边的心腹大丫头打听下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程氏与曹氏是怎么吵起来的?
程氏无心去阻止大丫头泄露实情,她觉得让弟妹知道了也没什么。那大丫头便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只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程王氏几次提问疑惑之处,都问到了程氏最痛最悔的地方,令她心头重新又受了一次折磨。
大丫头叙述完了,程王氏便叹了口气:“没想到事情竟是如此……那方将军太过分了,曹姑太太行事,也太无情了些。即使方将军是她多年的心上人,到底大姐、姐夫和外甥们才是她的亲人啊!她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跟大姐你商量,却还要帮方将军藏着掖着呢?也难怪大姐你发那么大的火了。你没把她母女赶出门去,就已经算是好脾气的了!”
程氏的眼泪立刻就掉了下来。
程王氏便安慰她:“没事,原本你就知道她是个心性凉薄之人,姐夫一去,她便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半点不为你着想了。如今,方闻山大势已去,大姐和外甥们也用不着依靠他在皇后娘娘与承恩侯面前挣脸面了,闹翻了也没什么。
“只是想到姑太太拍拍屁股就能跟着方闻山离开京城,到那些不知道她根底的地方,继续过富贵荣华的好日子,借着曹家的名头耀武扬威。而大姐却要和外甥们一起,留在京城苦熬,受尽委屈……我实在替大姐不平!”
程氏咬牙切齿地说:“难道我就甘心么?可我又能拿她怎么办?!依照她和翠鬟那贱婢的说法,连老夫人都是站在她那边的。我难道还能拦着不许她改嫁他人?!就算拿伯爷的孝期说事儿,她一个做妹妹的,顶天也不过是守上一年的孝罢了。一年之后,她想嫁给谁,我半句话都说不得。不过,她也休想过得称心如意!她真敢丢下娘家,嫁给姓方的混蛋,我就敢把她的名声踩到脚底下去!饶她在外头如何风光体面,她在京里也是个人尽皆知的贱货!只要京中的消息传出去,她在哪儿都别想清清白白地做人了!一对狗男女,凭什么过得好?!”
程王氏拉住了她,压低声音道:“大姐,你这么做,固然心里是爽快了,可对你自己,对外甥,又有什么好处?皇后娘娘是最重曹家名声的,若叫她知道你在外头散布自家人的谣言,还不定如何罚你呢。如今平南伯府可再也受不得宫中的打压了,你为外甥想一想,还是别做这种事了吧?要做,也只在方闻山将来的驻地做就得了,让你们家姑太太在那儿过得不顺心,却千万不能在京里做手脚。”
程氏不由惊诧又好笑:“难不成我都跟曹淑卿闹翻了,还要给她留脸面?!皇后都把伯爷杀了,我还顾着她做什么?!”
“自然是为了外甥袭爵顺利呀!”程王氏苦劝她道,“皇后娘娘最要脸面,哪怕暗地里已经害死了伯爷,可明面上,她也是绝对容不得旁人说伯爷有罪的,因为那会大损曹家的名声。所以,只要不给她留下把柄,外甥上书请求袭爵,她就没有拒绝的理由。若连她这个曹家的皇后都不给曹家嫡系子孙脸面了,外头的人还不得往死里踩曹家呀?她能受得了么?”
程氏皱了皱眉,坐直了身体。若儿子仍有袭爵的希望,那……




慕林 第一百八十八章 蛊惑
程氏冷静下来,愿意听人劝了,程王氏自然蛊惑得更加用心。
她为程氏分析曹皇后的“心态”:“皇后娘娘与承恩侯确实不喜姐夫,可他们也任由姐夫袭了平南伯的爵位,这么多年来,一直把表面功夫做得很好。哪怕他们与曹二爷更亲近些,也没有为了曹二爷夺走姐夫爵位。这是为什么?自然是因为姐夫是嫡出!曹家兄弟几人,只有承恩侯与姐夫是嫡子,要袭爵,必然也只有他们二人有资格!如今姐夫去了,还有外甥这个嫡长子在,只要外甥不出岔子,皇后娘娘就不能叫庶房的人夺了他的爵位去!
“为什么?自然而因为皇后娘娘必须要维护嫡出的尊严。倘若连她的娘家,都能容许庶子欺压嫡子了,那太子殿下……又凭什么稳稳当当地坐在东宫储君之位上呢?皇上如今偏宠林昭仪与二皇子,可朝臣们都只认太子,难道真是因为太子比其他皇子们都出色么?大姐扪心自问,不难得到答案。”
程氏深吸了一口气:“那是因为太子殿下是皇上的嫡长子……他做储君,是名正言顺的。只要他不犯任何差错,哪怕人糊涂些,不如其他兄弟精明能干,皇上也不能废了他!”程氏的双眼亮了,“不错,如今林昭仪与二皇子虎视眈眈,皇后想要保住太子的储君之位,就必须紧抱嫡长继承的规矩礼法不变。倘若连她娘家亲人,也不守这个规矩了,皇后与太子的颜面何在?!林昭仪与二皇子便更有理由去抢东宫之位了!”
所以,程王氏才敢下定论,只要曹文衡不出岔子,不叫人抓到把柄,这个爵位还是稳稳当当的。兴许皇帝会因为平南伯的事,迟迟不下旨让他袭爵,但只要朝臣们提起袭爵的事,皇后与承恩侯就不能让这个爵位旁落他人头上。
程氏对程王氏的分析十分信服,还冷笑着说:“当初弟妹就提过,四房五房六房那些不中用的东西,就是为了这个,才会对文衡下手的。因为他们知道,若文衡无事,爵位无论如何也落不在他们头上!”
程王氏点头道:“所以,大姐日后必须要好生教导文衡,让他认认真真学几年真本事。不管是文也好,武也罢,都不能再被人笑话是草包了。那对他袭爵可是大大不利的!就算皇后娘娘与承恩侯不让旁人夺了他的爵位去,光是拖着不让他正式袭爵,他也要吃个不小的亏。”
1...5556575859...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