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然后谢璞开始吩咐大家办事。
他要求原本定好了要留守金陵,专门负责货物采办与转运等事务的毛掌柜,去找一家可靠的牙行,尽快在一天之内雇足人手,将谢家大宅里外院与花园中的残席等物收拾干净,但不要进入内宅与书房。
等这部分清理工作完成之后,文氏就可以带着几个心腹丫头媳妇子,去后宅把谢璞上任需要带的衣裳用品,整理一部分当季可用的出来,好让谢璞带着出门。
等到谢璞出发之后,文氏还要继续带着人手,连带几个儿女,一块儿把大宅里各人的私人物品收拾好,贵重的细软装箱,能带走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封箱上锁,各人的房间也都要清扫干净,封门关窗。
除此以外,还要打发人买一批便宜的粗布回来,将大宅里的贵重家俱蒙上,避免积灰。内宅可能好几年都不会有人回来住,所以,除了谢老太太的院子以外,其他地方都尽可能做好封存措施,免得日后搬回来时,东西都不能用了。
紧接着,就是把谢老太太送回大宅去这件事了。





慕林 第一百七十二章 安排
谢璞本来无意让老母亲回到谢家大宅定居,因为他还是希望谢老太太在金陵城住得没意思了,可以离开。
别看承恩侯如今好象有意向他示好了,只瞧对方只是还归了大宅,却没有交还产业的意思,便可知曹家并没有多少诚意,多半只是做给皇帝看的罢了。将来一旦曹家重新在朝中占了上风,摆脱了皇帝的猜疑,不见得不会对谢家人采取报复手段。说到底,平南伯的死,还是由谢璞告御状而起的。曹皇后与承恩侯不喜平南伯不假,却不代表他们乐意让外人打曹家人的脸。
谢老太太长期留京,风险太大了。谢璞更希望她能离开。既然她不愿意回老家去,去松江故地住下,也是可以的。谢璞已经给松江的故交写了信,托对方日后照看谢老太太,甚至还计划好了,等谢家经济状况一有好转,有余财时,便要到松江置产,方便照应谢老太太。
然而,谢老太太要是搬回了谢家大宅,又有了充足的钱财支撑生活上的花销,多半会在金陵城里住得乐不思蜀吧?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她才会愿意前往别的城市?
谢璞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无奈他拗不过老母亲,只能不情不愿地答应了对方。
既然答应了,谢璞就不会反悔,只得赶在离开金陵城之前,安排好谢老太太日后的生活了。
他吩咐毛掌柜,在文氏带人收拾好内宅之后,便另雇一群工匠与劳力,对谢老太太的院子金萱堂进行改建,让金萱堂变成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三进院落,厨房、净房、水源之类的配套都要跟上,还要另外整理出一条进出的通道,令住在院中的人不必经过谢家大宅门口,就能出门——总是开大门,太过显眼了,侧门、偏门更适合谢老太太出入。除此以外,还要把金萱堂的院墙建高一些,原本四通八达的小门能封就封起来,好增加院子的安全性。
除去金萱堂以外,通往内宅的几个通道,也要封锁上大半,只留一个出入口就好了,平时就上好锁,除了看宅子的家人每旬一次清扫全宅以外,尽量少让人出入。
还有,桂园本来与谢家外院内宅都可相通,如今则需要对园墙进行改建,让它变成一个相对独立又在其他方向开门的花园。
外宅里原本给客人、亲戚、幕僚、掌柜等人准备的几个小院,相对独立,又有单独的通道和侧门与外界相通。谢璞希望毛掌柜顺便让人把这些小院重新砌墙、开门,分隔成可以出租的院子。
如此一来,日后毛掌柜在处理谢家商队的货物采买与转运等事务之余,也需要顺便负责桂园与那几个小院的出租事宜。无论是包园子给外人办宴聚会,还是出租小院给进京办事的官员或赶考的举子,都是一条财路,对于目前经济状况不佳的谢家来说,是个不错的外快来源。
出租桂园和小院挣到的银子,每个月都拨出二十两,专门供谢老太太生活花销。若是当月的盈利不足二十两,那就有多少给多少,不必毛掌柜从别处挪用资金贴补。
而每月收入中,若有超出二十两的部分,那就优先留在毛掌柜账上,供桂园与小院维护、雇人、经营所用。若是收入超出了五十两,那再将超出的部分积攒起来,每季送一次回湖阴县老家,交到文氏手中,当作谢显之、谢谨之、谢徽之与谢涵之四兄弟读书与买文房纸笔的备用金。
至于二房在金陵城内外的几处小产业,每个月能挣到多少钱……谢璞就不想插手多管了。他已经向妻子文氏借用了一笔钱,暂时不需要再从账本挪用资金,以后赚到钱了,会慢慢归还的。目前二房的产业,还是由文氏手下的掌柜管理着,每月利钱要如何送到主人手中,由文氏与她手下的人去商量就行。不过,谢璞没忘吩咐毛掌柜等人,若是二房的产业遇到什么难处,他们力所能及的,就多照应一下。
此外,还有谢老太太搬回大宅后,要留什么人侍候,起居饮食如何安排,京中有什么人家可以帮忙照应,文氏母子一行人几时回湖阴,坐船还是坐车,路上由何人陪同,如何安排沿路食宿,回到湖阴县后又当如何行事,如何拜见宗族长辈,如何进竹山书院求学,书院中哪些大儒需得另行送礼致意,哪位同学家境不凡或是天资出众可以用心结交,对于宋氏的女儿谢梅珺以及她的夫婿儿女,又该如何相处,还有宗族中哪些房头与谢老太太关系不好的,需要如何处理彼此关系……连文氏如何带着儿女拜祭亡父亡母等,谢璞都吩咐得清清楚楚,众人只需要照着做就行了。
谢慕林听着父亲把接下来家中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十分详细明白,心里暗暗佩服。不过她与几个兄弟最高兴的,还是谢璞那么快就采用了他们的提议,出租桂园与外宅的院子赚取金钱,支撑谢老太太在金陵城中的花费。
虽然这么做,好象有些便宜了谢老太太与谢映容,但至少,二房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占。反正花园和宅子放在那里也是白放着,充分利用起来,也可以避免浪费嘛。
谢显之与谢谨之面上露出惊喜的表情,还有些不大好意思。谢徵之直接笑了个见牙不见眼。他如今真切地感受到了,受父亲重视,能为家人出力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他跟那个只会乱花钱、对家中没有半点贡献还心机满满的三姐谢映容,可不是一路货色!
掌柜们对于谢璞临时增加的两个经营项目,也有些小惊喜。毛掌柜更是觉得自己没有原本以为的那么清闲,即使留京也无妨了,还十分积极地表示,立刻就可以去找牙行雇人呢。
掌柜们商量好接下来要做的事,纷纷告辞离去。堂中只剩下谢家人了,文氏有些不安地对谢璞说:“我们真的要留老太太在京中么?只叫三丫头一个陪着她,是不是……她年纪还小,能知道什么?遇事也未必知道该怎么办的。好歹多留两房能干的家人吧?万一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
谢璞还未回答,大金姨娘就忽然站了出来:“老爷,太太,不如让我留下来吧?我留下来侍候老太太,还能照看三姑娘。我年轻力壮,人也不笨,怎么也比她们老的老,小的小,互相在京中相依为命的强!”




慕林 第一百七十三章 振作
大金姨娘的请求对于谢璞来说,虽然有些突然,却并不意外。
大金姨娘只有谢映容一个亲生女儿。如今谢老太太发了话,要谢映容陪自己留京,大金姨娘舍不得女儿,想要跟着留下,也是人之常情。
自打谢家出事,大金姨娘对于夫主一家算是不离不弃,还帮了文氏许多忙。谢璞虽然早就对她没有了宠爱之心,却还是感她情义的。想了想,他觉得可以考虑遂了大金姨娘的心愿,也算是为老母亲留一个帮手吧。
不过他在宣布决定之前,先转头去问了文氏的意思:“你觉得如何?若是金锦不能跟你们回老家,你会觉得吃力么?”金锦是大金姨娘的姓名,妹妹小金姨娘名唤金绣。
文氏看了看大金姨娘,表示:“都是做娘的人,我如何不明白她的心事?我如今有了马路遥两口子与善姐做帮手,真姐儿也能帮上点忙,即使少了她也无碍的。倒是老太太那儿人手太少了,若有金姨娘相助,办事就更便利了。金姨娘还做得一手好针线,人也细心周到。有她在老太太身边,老爷与我远在外地,也能安心许多。”
她又以大金姨娘道:“金姨娘在老太太身边侍候,若遇到什么难处,千万别有顾虑,只管写信给我。但凡是我能帮得上忙的,我都不会推托的。老爷离得远,若是连我那儿都赶不及,留京的毛掌柜与宗房的昆哥儿家里,都是可以求助的地方。金姨娘千万不要外道,侍候好老太太,照看好三姑娘和你自己要紧,旁的都不重要。”
大金姨娘用感激的目光看向文氏。文氏回了她一个微笑,两位母亲就此有了默契。
既然妻妾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谢璞也就不多啰嗦:“既然如此,事情就这么定了吧。明儿我会打发人去给母亲送信的。你暂且不必搬去承恩寺后街,先把金萱堂收拾好了再说。有空时,你多往母亲那儿请安,也问问她老人家对改建院子有什么想法。若是轻易能办到的,就顺便办了,有难处的就算了。”
大金姨娘连忙答应下来。
这时候,其他人仿佛才回过神来,谢徽之头一个用震惊的表情看向大金姨娘,忍不住道:“姨娘要留在金陵城陪三姐姐?那我呢?我怎么办?!”
大金姨娘回过头,有些愧疚地看向养子兼外甥:“三少爷别生气,我……我这也是担心你三姐姐跟着老太太在金陵城里,无依无靠的……你不一样,有太太和大少爷、二少爷与二姑娘照看你,老家又有宗族的长辈在,我没什么可担心你的。就算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能过得很好。”
谢徽之红了眼圈:“我也可以留下来陪你们的!老太太身边都是女眷,总需要一个跑腿办事的男丁吧?”
谢璞坐在上位,闻言脸色一沉:“胡说!你是跑腿办事的人么?先前家里是没有人手,你哥哥们又病的病,关的关,只能让你出头露面了。但如今不比以往,家里不缺下人,还用得着你干这些活计?!你给我老老实实跟着你哥哥们一道进书院里读书,不读出个功名来,就别想回金陵城了!”
大金姨娘见谢璞生气,连忙拉住谢徽之道:“三少爷要听老爷的话,读书才是正经事儿呢。姨娘这里即便有需要跑腿办事的地方,家里有门房有车夫,外头还有毛掌柜和伙计们呢,实在不行,求到宗房昆哥儿跟前去,也不愁没帮手。三少爷就只管放心去读书吧!等将来三少爷有了出息,为官作宰的,姨娘也好跟着你享福呀!”
谢徽之扁了扁嘴,最终还是强忍着眼泪点头应了是。
不过,等到众人散了,他跟着谢谨之与谢慕林走进后者的房间中时,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姨娘这么做,其实我心里也明白,我终究不是她亲生的骨肉,跟三姐姐没法比。没事的时候还好,一旦有事,姨娘就要先顾着三姐姐,顾不上我了。”
谢谨之见他难过,只能尽量劝解:“这也是人之常情,金姨娘并不是就不疼你了,只是更放不下三妹妹罢了。可她对你的关心并不是假的,你也别辜负了她的好意。她原也是为了你的前程着想,才盼着你能读书有成,日后出人头地,总比你一天到晚在金陵城里瞎晃强呀!”
谢徽之吸了吸鼻子,哽咽道:“道理我都明白,只是三姐姐对姨娘那样坏,我还一心为姨娘打抱不平,如今姨娘却丢下我,照顾三姐姐去了,事前问都没问过我一声,我这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我虽不是她亲生的,但从小由她养大,心里早把她当成是亲娘一般。没想到,不是亲的,就终究不是亲的。我在她心里,永远都比不上三姐姐。”
谢谨之见他这么说,倒不好再劝了。
不过谢慕林不太看得惯谢徽之这副模样:“你哭哭啼啼的,有什么意义呢?金姨娘更向着她的亲生骨肉,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你若觉得不甘心,索性就更用心读书,早日考得功名,便可以回金陵城来接金姨娘了。她本人也说了,就盼着你将来出人头地,可以让她享福呢。你觉得三妹妹是个能依靠的人吗?将来能照顾金姨娘的,是你还是她呢?眼光放长远一点,日子还长着呢,你怎知道金姨娘就不会有改变想法的那一天?”
谢徽之低头想了想,便抹了一把脸,把脸上的泪水给擦了:“二姐姐说得对。我有什么可哭的?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的,太没出息了!就算姨娘要陪着三姐姐,又能陪几年?三姐姐这么早就开始盘算自个儿的亲事了,说不定很快就要出嫁,到时候,姨娘还不是要由我来赡养么?
“我确实应该发奋一些,怎么也要有点成就,将来才好让姨娘过上好日子呀?到时候,她必定就会念我的好处,把那个不孝女抛到脑后去了!”
谢谨之见他振作起来了,不由笑了笑,亲手给他拧了块湿帕子过来:“洗洗脸吧,瞧你这副狼狈样儿。”
谢徽之接过帕子,胡乱擦了把脸,便有些期期艾艾地说:“二哥,我的功课一向不太行……这次回老家去书院读书,我实在没什么底气。到时候……恐怕还要请哥哥们多多帮忙。否则,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考中秀才呢。”
至少要考中秀才,他才算是有了功名,达到父亲的要求,可以回金陵城找姨娘。这个目标对他来说,似乎有点遥远。
谢谨之叹了口气:“你若有心想学,大哥与我自然是乐意教你的。别把秀才功名看作是什么难事,大哥与我还要考中举人,才能踏进金陵城呢,岂不是比你更艰难百倍?”
谢徽之顿时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了敬畏的表情。




慕林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拾
毛掌柜不愧是谢家从谢泽湖时代起,就一直十分重用的资深人才,工作效率非常高。
他在天黑之前就联系好了牙行,雇到了足够的人手。随即又回到谢家,问谢璞手下的赵丰年与原本的茶房总管蔡老田,要到了谢宅的平面布局图,以及寿宴当天宴席的分布格局。然后他就带着手下一个伙计,连夜打着灯笼,把谢家大宅里里外外逛了一遍,记清楚了需要动手整理清扫的地方,过了四更天方才在外院随便找了间空房,两人在里头窝了一晚。
等到第二天清早,雇来的人手到了谢家大宅门口,毛掌柜就带着人进场开始了清扫工作。
过了晌午,谢璞这边收到了谢老太太的回复,她老人家对于大金姨娘的毛遂自荐,大体上是无可无不可的。谢老太太不喜欢大金姨娘,嫌她出身不好,又是个贱妾,还生不出儿子,不过如今她正疼谢映容,爱屋及乌之下,对大金姨娘也没那么无法容忍了。她允许大金姨娘留在金萱堂,只是要求对方平时没事多干活,少露面,尤其是她有客人来的时候,大金姨娘最好不要出现,更不要透露自己的出身,免得丢了她老人家的脸。
能顺利留在女儿身边,大金姨娘就已经很高兴了。谢老太太那点嫌弃,对她来说只是毛毛雨,在过去十几年里,她早就习惯了,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她对谢璞千恩万谢,又再一次表了决心,发誓一定会把老太太照顾好,也会勤奋给谢璞和文氏写信报告老太太近况的,云云。
这时候,毛掌柜派了手下的小伙计王小二来谢家报信,说是谢家大宅已经清扫妥当了。
谢璞颇为惊喜,便让大金姨娘去告诉文氏。不久之后,文氏便带着大金姨娘与善姐,连带赵丰年夫妻与马路遥之妻,一同坐车前往谢家大宅,给谢璞收拾行李去了。
傍晚时分,文氏一行人回到谢家,就把谢家一辆宽大能载重的大马车驾了回来,车上有八个大箱,四个大包袱,全都是给谢璞准备的东西。
这里头不但有过去几年里谢璞做的夏装,以及几个月后就派得上用场的秋装,还有配套的巾帽鞋袜、腰带手帕,各色佩饰、扇子、雨伞等物。另外,还有他平时要用的文房四宝,到任上后要给上锋同僚送的礼,他爱看的书籍,谢家藏书中有关北平布政使司以及北方地理民生的等等。林林总总,紧紧塞满了八个大衣箱。这还是文氏再三节制,才缩减下来的规模,没有把谢璞所有的衣裳用品都装上,否则,只怕十八箱都打不住。
谢璞细细看过文氏递给他的清单,发现这八箱东西全都是自己用得上的,没什么多余的东西。尤其是预备要送的礼,他完全忘了,若不是文氏有所准备,恐怕他就得在上任途中现买了吧?还不知要花多少冤枉钱呢,如今却不必再为此烦恼了。
这些人情世故上的事,他一向不怎么上心,过去都是由宛琴帮他打理的,他听过一耳朵就算。只有特别重要的对象,他才会郑重与幕僚们商量,斟酌礼单,然后吩咐宛琴去办。如今没有宛琴帮忙,若不是文氏思虑周全,他就真要抓瞎了。
文氏却不是个爱邀功的人:“这是出门前,琴姨娘提醒我的。我本来也快把这事儿忘了。”她虽然曾经跟着谢璞到外任上待过,但毕竟已经是宅了十几年的闲人,一时间还真的没想到这些。
谢璞听了宛琴的名字,不置可否,只笑笑说:“娘子还是这么贤慧赤诚。”就不再多言了。
文氏知道他不想多提宛琴,暗暗叹了口气,便改了话题:“我今日把大宅里外看了一遍,发现外头的花厅、外书房、正院上房、老太太院子里的上房与库房等几处,但凡是贵重些的古董、字画、摆设与首饰,几乎都不见了踪影,多半是被曹氏或者平南伯府的人带走了,要么……就是官府抄家的时候叫人顺手牵羊了去。不过我觉得,大理寺卿人品正直,御下也严,大理寺的官兵,应当不会这么大胆。”
更何况,抄家的时候是方闻山带着部分禁卫军来办事的。这宅子早就被曹氏与平南伯当成了囊中之物,方闻山又怎会让手下的官兵摸走了心上人的财产?更大的可能,是在官府交还宅子,平南伯又使手段截胡了宅子之后,为防宅中的贵重物品发生意外,临时派了人来把东西运走了。但除去特别贵重的物品以外,其他东西都没怎么动过,多半是平南伯就没想过这宅子还能回到谢家人手中,所以没有费那事儿吧?
谢璞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只道:“剩下多少就是多少吧,如今我们也只能忍了这口气。平南伯已经自取灭亡,接下来就看曹家气数如何了。回头你吩咐蔡老田一声,让他一家子留在京中看宅子。他对家里的情况熟悉,有那些贵重又派不上用场的大件家具,能找到合适的买主,就先当了吧,也省得占地方了。”
文氏低声应了。夫妻俩又商量了一下要如何整理家中物品,便通知家中几个儿女,等明日送了谢璞出发之后,大家就要回大宅里收拾东西去了,到时候要如何行事,各人得有个章程才好,免得事到临头乱糟糟的,手忙脚乱。
宛琴还不能出门,所以他们母子三人的东西,得靠谢涵之与谢映容带着丫头小厮去整理了。两个孩子都觉得压力山大,连忙跑回自个儿院子去,找生母商量去了。
谢谨之与谢慕林都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都有独立的院子,到时候带着丫头去收拾就行了。谢慕林可能还有记忆不清的问题在,但有梨儿帮手,心里也挺轻松。
谢徽之听着大金姨娘念叨要帮谢映容收拾什么东西,心里就有些发酸。他才是要离开家的那一个,谢映容不久之后就能搬进金萱堂长住了,即使漏了什么东西,随时都可以回内宅去拿,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他想要抱怨两句,可一想到他与大金姨娘也不剩多少团聚时光了,还是忍住了口,乖巧地配合着对方说话。
谢显之在自己房间里坐了一会儿之后,便起身向谢谨之屋中走来。这时候,谢慕林还在哥哥这里,陪他一同练字呢。见谢显之来了,兄妹俩都起身相迎:“大哥怎么特地过来了?有事叫丫头们传个话,我们立刻就过去了。”
谢显之笑道:“我虽然病了一场,但如今已经没有大碍,都在一个院子里,走几步路又算什么?”他低头咳了两声,接过谢慕林奉上的茶碗,才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我有事想求二弟二妹帮忙,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慕林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发
谢显之虽然不好意思开口,但他是来向弟妹们求助的,所以最终还是开了这个口。
他想求的事其实很简单。谢璞明日就要出发离京,送走他以后,家里人就可以回谢家大宅去收拾各自的私人物品了,谢显之自然也不例外。但他如今大病初愈,正是体弱的时候,就算真的回了大宅,估计也就是动动嘴上功夫,不能指望他干什么力气活的。所以收拾东西的工作,他就得靠身边侍候的人去干了。
然而谢显之身边侍候的人,如今还真有些不太方便干活。
谢显之本来没有丫头小厮,独自从平南伯府那边回来的。经历了文竹的背叛之后,他对曹家送过来的下人就失去了信心。不过,他也没有照父亲谢璞的意思,直接把人送去牙行,而是仔细问过了其中最信任的青松,也就知道了他离开平南伯府后,身边侍候的人都有些什么样的经历。
平南伯打算让他身边侍候的丫头潜入谢家作刺客,大部分丫头都没有那个胆子,哭着求前者放过她们。除了文竹是为了婚配与前程,选择了背主之外,还有另一个丫头的做法,也颇为与众不同——菖蒲断然拒绝了平南伯,声称自己绝对不会背叛主人谢显之,为此挨了十几个耳光,又被打了二十板子,至今脸颊上还有十分明显的红肿掌印,走起路来也是一瘸一拐的。
若不是曹氏顾虑到儿子的感受,说了几句劝阻的话,菖蒲说不定就直接被打死了。
菖蒲本来也算是曹家仆从的家生后代,只不过她父母早亡,亲人里只剩下表舅、堂姑之类的几个远亲,而且关系也不是很好,被承恩侯送到谢家后,几乎可以说是与曹家再无瓜葛了。
1...5152535455...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