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程氏当然没有把握。如果有,她如今还用得着忍气吞声么?
“正是这个道理!”程王氏叹息道,“大姐心里对那些害死姐夫,以及见姐夫去了,便落井下石的人,定是恨意难消的。可你还是忍住了这口气,不就是为了将来能东山再起么?那么多仇人都忍了,何妨再多忍一个曹淑卿?她与姐夫是同胞亲兄妹,一向亲近,本就是大姐和外甥们的帮手。只要大姐好好笼络住她,她定会站在大姐这一边的。”
程王氏压低了声音,仿佛在蛊惑程氏:“这么好哄骗的帮手,大姐为什么要往外推?她既然害死了姐夫,就该为大姐和外甥们多尽一份力才是,否则,岂不是便宜了她?”
程氏听得心动:“你说得不错……她总是要嫁给方闻山的,白白放着这个筹码不用,我就太傻了。凭什么她能嫁给心上人,继续得享富贵荣华,我们孤儿寡母却要受苦受累?!”
不过,她也有一点顾虑:“先前我一时悲愤难忍,冲她发了火,还叫她滚出去,不许她到灵堂上来。如今她怕是正恼我呢,难道要我哄她不成?”就算决定了要继续装作好嫂嫂的模样,程氏也不想对着曹氏忍气吞声。她咽不下这口气。
程王氏笑道:“这个容易。一会儿我去劝和劝和,包管能让她不再生大姐的气了。大姐到时候就顺着台阶下来,只当先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继续哄着曹淑卿为你们母子办事吧。只要她愿意为你们出力,方闻山又能争气地掌控住禁卫军,皇后娘娘、太子与承恩侯,早晚有求你们的一天!”
程氏深吸一口气:“只盼事情能如弟妹所言,一切顺利。”
经过一番安抚,程氏不但平静下来了,人也恢复了精神。
她不振作不行,就算没办法插手丈夫的丧礼,她也还有很多事要去做呢。她不能任由自己沉浸在悲伤之中,把其他人都抛到了脑后。
程氏提出要跟弟弟程礼单独谈话,程王氏非常有眼色地起身道:“我去瞧瞧姑太太,正好为大姐说几句好话。”
程氏只觉得弟媳做事真是有效率,而且一心向着自己。若不是她瞒了对方一件大事,一旦泄露真相,就会反目成仇,她都想把对方当成亲妹妹一样疼了。
程王氏装作一副被蒙在鼓里的模样,在丫头的引领下,款款来到了曹氏的院子。
曹氏很意外,她与程王氏从前还算有些交情,却不算亲密,待王安贵死后,对方就彻底与她反目了,如今怎会忽然来找她?
然而程王氏表现得一脸没事人儿的模样,客客气气地与她见礼,然后便代表大姑姐程氏,向曹氏赔罪道歉:“伯爷忽然出事,大姐也是一时伤心得昏了头,才会把气撒到姑太太头上的。如今经过我们夫妻的劝解,她已经醒过神来了,觉得很是不好意思,实在是没脸来见姑太太。我只好替大姐走这一趟了,望姑太太别与我们大姐一般见识,饶恕她这一回吧。”
曹氏听了,倒是松了口气:“原来如此……我正纳闷呢,嫂嫂怎会忽然冲我发起火来?既然是因为伤心过度,一时糊涂了,我当然不会与她计较。我们是一家人,正因为嫂嫂与我亲近,才会冲我发火呢,这是不把我当外人的意思。我心里也在为哥哥的死伤心难过,自然能体谅嫂嫂的悲伤,断不会生她的气。”
程王氏笑道:“姑太太大度。我们大姐知道了,一定会十分感激。”
曹氏笑笑:“我们家如今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哥哥去世了,母亲中了风,外甥们年纪还小,嫂嫂一个人支撑家门,实在是太辛苦了。我虽是出嫁女,如今已然大归,就该与嫂嫂同心协力,共同撑起这个家。亲人之间的磕磕碰碰,都是小事罢了。程二奶奶千万替我告诉嫂嫂,让她不必有所顾虑。自家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程王氏假笑着答应了,心里却在冷笑。
曹淑卿这个女人,在人前永远都是这副温柔体贴,和善识大体的模样,可实际上却是心如蛇蝎,自私自利。当初她的弟弟王安贵被人告了一状,本来只需要随便找个手脚不大干净的官员做替罪羊,很容易就能脱身。可因为曹氏与方闻山有奸情,想要陷害丈夫谢璞,王安贵就把谢璞当成替罪羊了,以至于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曹家人计划一失败,就把弟弟当成了弃子,翻脸不认人,害得他死得不明不白,弟妹也死得极惨,侄女们隐姓埋名,不敢见人,这一切都是因曹氏而起!结果,她除了名声差一些,什么好处都得了,财产有,儿女有,连新的男人都有了,还是高官显位。她凭什么过得这么好?!
程王氏忍不下这口气。曹氏不就是仗着娘家之力么?要是没了娘家,她又算什么东西?!
程王氏故意面露愁容,叹息道:“姐夫忽然出事,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大姐自然更觉难受了。怎会发生这种事呢?皇后娘娘和承恩侯……也太狠心了些。”
曹氏眼圈红了。
程王氏看了她一眼,继续叹道:“承恩公夫人也病了……说实话,我有些替她老人家担心。往日她身体一向硬朗的,怎会忽然说中风就中风了呢?承恩侯府的人还不许老夫人的亲人去探视,鬼鬼祟祟的,真叫人害怕……万一她老人家有个好歹可怎么办呢?承恩侯府的人侍候病人,又哪里及得上亲骨肉用心?”
曹氏听懂了她的暗示,脸色不由得变了。





慕林 第一百六十六章 归还
且不提程王氏如何在平南伯府挑拨离间,谢家这一天也迎来了一个惊喜。
惊喜是从承恩侯府送过来的。承恩侯带人抄了平南伯的书房,一些不可为外人所知的东西,他自然是该销毁的销毁,可以不销毁的就密密收藏起来了。还有一些不大重要的东西,他就随手送出去做人情了,其中就包括谢家原本住的大宅地契。
谢家大宅连着“桂园”,占地颇大。因是曹氏用心建造修饰,从无到有打造出来的,她本人也很喜欢这个住了十几年的地方,所以平南伯利用谢璞当初写下的文书,从官府处提前把宅子和园子的地契领了出来,打算做为妹妹的陪嫁,等她与方闻山完婚的时候,让她带到新的夫家去,什么时候想住,随时都可以过去住。甚至于,因为方闻山在京城并没有大宅府第,他与曹氏婚后带着家人直接入住谢家旧宅,也是无妨的。
宅子落入平南伯手中的时间不长,近日事情又多,他夫妻二人还没来得及对宅子里的东西进行清理,只有曹氏那边派了桂妈妈与桂珍,把她所知道的一些还没来得及赶在谢家被抄前带走的珍贵古董、字画、首饰等物,分别装箱,运回了平南伯府她所住的院子。除此以外,谢宅当中,连当日中途夭折的寿宴上的桌椅残席,都还未清扫呢。谢家众人的私人物品,自然也都还在原来的地方了。
承恩侯迫于皇帝的压力,杀了三弟平南伯,心里也有些后怕了。他担心曹家一旦有什么表现得不够好的地方,会让皇帝产生不满,再加上先前的猜疑,有可能会促使皇帝进一步打击曹家。
这些年,曹家小辫子不少,过去是觉得自己有从龙之功,又有皇后与太子在,在朝中、军中也有极大的影响力,皇帝偏心一下爱妃庶子也就算了,还不至于会对曹家下狠手,那样负面影响就太大了,波及也太广,所以曹家人心里都挺有底气,觉得曹家的权势依然还很稳当。将来等太子继了位,他们的前程还会更加光明。
然而如今,有了平南伯那几味毒|药在,承恩侯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君心难测,万一皇帝忌惮曹皇后与太子,认为老婆儿子迟早会毒死他,为了避免这种结果,选择先下手为强,哪怕引起朝局震荡,也在所不惜,那曹家怎么办?
曹家如今已经失去了军队的直接控制权,又没法掌控禁卫军,京城驻军大权还握在萧家人手里。他们总不能真的去做乱臣贼子,那还能挡得住皇帝的辣手么?就算最终能保住皇后与太子,保住曹家的主脉嫡支,人员与权势方面的损失,也小不到哪里去。万一真的伤筋动骨了,那可不是三年五载就能缓过气来的。
实力大损的曹家还能不能护得住皇后与太子,那真的很难说。而一旦失去了皇后与太子,曹家就没有将来了。
出于种种考虑,承恩侯选择了向谢璞示好,因此就把从平南伯书房那儿抄到的谢家旧宅地契,送回到谢璞手中。
除此之外,他还附带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谢显之过去使唤的丫头婆子小厮,除了下落不明的文竹与先前来过谢家的小厮以外,其他人都一并被送到了谢家目前的住处,连带着他们的身契。
谢璞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下人,就算当中有可能还有曹家的奸细,大不了发卖了就是。如今他拿到了这些人的身契,反而不怕曹家人再搞什么鬼了。
他更高兴的是,旧居被还了回来,旧居里原本的东西也都一并回来了。
他对文氏、大金姨娘微笑道:“这些日子,你们为了替我准备赴任的行囊,从早忙到晚,夜里也无法安睡。如今可不用再操心了,旧物都回来了,我们把东西收拾收拾,随时都可以出发了。你们也能省许多事。”
文氏也挺高兴的:“这确实是意外之喜。我们如今手头银子不多,能给老爷准备的衣裳,没法与从前的比。如今旧衣裳都拿回来了,我就再不用担心老爷在任上穿戴不够体面,会被人笑话了!”谢璞出事前,什么时候穿过那么寻常的衣裳,用过那么寻常的物事?她是真觉得丈夫受了委屈。
大金姨娘也喜滋滋地。她攒了多年的私房终于能回来了!曹家做尽了坏事,偶尔也会发一回善心嘛。
她问谢璞与文氏:“老爷,太太,我们什么时候搬回府里去?这处小宅虽然住着也不错,可到底没法跟家里相比,东西样样都缺,实在是不方便。我们也还要替老爷整理行装呢。再说了,官兵上门的时候,府里正办宴席,后来也没人去料理,如今肯定乱糟糟的,不好生清扫一番,也没法住人哪!”
文氏便转头看向谢璞,等待着他的决定。
谢璞想了想:“先去收拾些眼下能用的衣裳用物吧,我们就不搬回去了。我过两日就要出发赴任,搬来搬去的太麻烦。等我走了,你们再带着人去把府里府外整理打扫一番,该锁起来的院子就锁起来,该装箱的东西就统统装箱,该带走的物件就整理好带走。宅子还回来了不假,但你们还是要回老家去度日的,留两房家人在京中看宅子就行了。”
大金姨娘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欲言又止。文氏却是从来不会质疑谢璞的决定的,当即就应了是。
谢璞又说:“承恩侯府送来的几个下人,都是显之从前使唤过的。我也不清楚哪些靠得住,哪些更向着曹家些。你们去问问显之,让他决定吧。若他一个人都不想留,也不必把人重新送回曹家去了,连着身契送到附近的人伢子处,一概发卖了吧。卖得的银子,就给显之做日常零用。”
说起谢显之,文氏又有些担心:“显之的病情不见起色,虽然药也照吃,但他总是郁郁寡欢的模样,实在叫人忧心。我怕他这样的身子,受不住回乡的颠簸,万一路上又病倒了,在外地又未必能请到好大夫,那可怎么办?”
谢璞叹息一声:“这孩子得的是心病,曹氏行事太过,伤了儿子的心了。这种事,显之自己想不开,旁人劝解也无用,只能让他慢慢养着了。我已经跟大伯父商量过了,你们回湖阴就雇船走水路,虽然需要绕道,花的时间会长些,但路上会比走陆路好受一点儿。孩子的身体要紧,小四和四丫头的身体也不算康健,赶路不必太急。大伯父会先回去,让人打扫我们三房的宅子。谨昆陪你们一道走,他熟悉道路,有他照应,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文氏连忙应下了。
这时候,大金姨娘期期艾艾地问了一句:“宅子还回来的事,老爷太太是不是要跟老太太说一声?兴许她老人家……会想要搬回去住呢?”




慕林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头痛
谢老太太不是兴许会想要搬回谢家大宅去住。
她是当然很想要搬回谢家大宅去住。
得到消息的谢老太太,连大伯子谢泽山与夫家宗族小辈谢谨昆的存在都顾不上忌讳了,带着孙女儿谢映容,以及大丫头珍珠,直接雇了车,往贡院西街的小宅赶过来。
她见到儿子谢璞,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咱们家的宅子还回来了?我们什么时候搬回去?!”
谢璞只好向母亲解释,他马上就要出发去北平赴任了,实在没功夫搬家,文氏等人也预备着要回老家去,此时改变住处,太过麻烦,因此他们只打算回旧宅子收拾整理一番,留一两房家人在金陵城看宅子就算了。
谢老太太立刻反对:“这叫什么话?!从前咱们家丢了宅子,想在京中长住,就得花钱另行租房,也就罢了。如今自家宅子都还回来了,我们凭什么还在外头继续住着?那不是白花钱么?!有自家的好宅子不住,非要搬到外头去,花钱住那些小门小户的地方,你真是昏了头了!搬家有什么费事的?你们统共也没几件行李,雇一辆破车,什么都拉完了。你和你媳妇孩子要赶着出远门,不想搬回去,那没关系,我搬回去就得了!”
谢老太太表示家里不如从前富裕了,她也不想给儿孙们增加负担,所以不用儿子花钱帮她租外头的房子了,她回老宅子住就行。正好那里衣裳铺盖日常用品什么的样样齐备,她连买东西的钱都省下了,家具也有,搬回去住比留在承恩寺后街更省事。只是旧宅子地方太大了,她身边通共也就是两个丫头两个婆子侍候,怕是忙活不过来,需得儿子帮忙,把从前的旧仆召回来服侍她。
谢璞费了那么大功夫,才把家中的下人打发了,只留下忠心可靠的人,怎么可能又把打发掉的人召回来?虽然当中兴许会有老实肯干的,可难保不会有曹家的奸细。况且他本来就不打算让家里人继续留住大宅了,当然也不会为了打理大宅,就专门去买一大批仆从。
他想要劝说母亲,打消回大宅住的念头。她如今住的小宅其实条件不错,清静又舒适,离着承恩寺近,她也有地方可以消遣,生了病,还有高明的僧医来诊治。
住回大宅,虽说居住条件可能不错,可一来那么大的宅子,只住了几口人,太过冷清了,没有足够的家丁护院,也难保不会有小偷地痞摸进去,太不安全;二来,大宅子要维护到能长期住人的地步,费的人力、财力都不是小数目,目前谢家只是拿回了宅子,并没有拿回产业,仅靠二房的那些小铺子小庄子的收入,养不起这么大的宅第园子,还是封起来比较好。
谢璞劝得苦口婆心,觉得自己的想法十分有道理,可无奈谢老太太根本听不进去。
她实在是太想念过去的富贵生活了。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她认为自己吃尽了苦头。倘若谢家实在没有条件,她勉为其难地,也就忍受下目前的清苦生活了。可谢家明明拿回了大宅,手上又不是没有银子,更不是没有下人,为什么她还要苛待自己呢?!
儿子马上就要赴外任,媳妇孙子孙女们都要抛下她老人家,跑回老家去了。她一个人孤零零留在金陵城中度日,本就够可怜的了,儿子还不许她住进自家的宅子,还有没有天理?!
谢老太太放声哭骂:“你这个不孝子!你还有没有良心?!我十月怀胎生下你,受了多少罪?你爹死得早,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到这么大,供书教学,让你能一路科举考到进士,又做了官。我不过是想享几年清福罢了,你这都不肯答应!我活这么久做什么?还不如跟着你爹去了,也免得受这个气——”
谢璞头痛欲裂。
眼看着老娘的哭声快传出围墙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人上门来打听老太太嘴里的“不孝子”是谁,谢璞实在不愿意蒙上这等坏名声,只能无可奈何地让了一步。
他答应让谢老太太搬回谢家宅子里,住进老太太本来的住所金萱堂。那是个三进的院子,位于谢宅西南面,离大门倒也不算远。院中有小厨房、小花园,后院还有一个水井。若是谢老太太带着孙女丫头婆子们搬进去住,哪怕把谢宅其他地方都封了,光靠这一个三进的院子,也足够生活了。
谢老太太目的达到,立刻就止了泪,重新换上和气的表情,认真与儿子商量,要如何给家中增添人手,是买人,还是雇人?亦或是把从前的旧仆和佃户子弟招回来算了。
谢璞不置可否。买人要花钱,钱从何来?旧仆大都不是发卖便是遣散了,去了曹家那边的,又如何靠得住?他可不打算把母亲的安危送到曹家人手中。至于佃户子弟,田庄都没拿回来,他凭什么使唤佃户家的人?
实在需要添人手,他更倾向于雇人。反正收拾宅子,粗活随便找个靠得住的中人,请几个人来干就行了,细活自然是家里人动手。谢宅里还有不少值钱物件呢,不可能随便就交给陌生人处置了。等忙过这一段,家里不再需要那么多人手时,就可以把雇来的人打发掉,等需要时再雇就是。
谢老太太咂巴咂巴嘴,有些嫌弃雇人不够气派,但想到家里确实缺银子,她也就勉强接受了:“行吧,这些琐事我也懒得操心。你赶紧叫人收拾房子,我好尽快搬回去住。家里如今算是雨过天青了,趁着拿回了宅子,我们也可以请一次客,告诉京城上下,我们谢家又起来了,省得那些不知道的人,狗眼看人低地给我们脸色瞧!”
谢璞一听便知道有内情,他也懒得纵容母亲的虚荣心,直言道:“好好的办什么宴席?办了又请谁来赴宴?从前与母亲交好的那些达官贵人,不过是看在曹家面上。如今您想继续与他们结交,只怕是不成了,只会自取其辱,这又何必?儿子马上就要赴外任,母亲还是别再多事了吧。有办宴的银子,还不如给您老人家多买几样补品呢!”
谢老太太撇撇嘴:“办个小宴,能花多少银子?就算咱们如今跟曹家不是姻亲了,你也是个三品高官,哪里就比人差了?不靠着曹家,也有的是人乐意与你交好。到时候你在京城也算有了盟友,即使在外任上,出事也有人帮你说好话。我这不是见你吃了一回大亏,才想要弥补弥补的么?”
谢璞表示心领了,但真的没必要。他在京城并不是没有人脉。
谢老太太知道他指的是宋家的故交,不忿地哼哼两声:“你不领情就算了,不过请客还是有必要的。我近来也新结识了不少朋友,家里宅子回来了,正好请她们到家里坐坐,也叫她们瞧瞧,什么是三品高官之家的气派!省得她们总以为,我住在一进的小院里,即使有个三品的儿子,也是个破落户……”
谢璞闭上双眼,再次感到头痛起来。




慕林 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探
当谢老太太纠缠儿子的时候,谢映容在谢慕林的房间里,打探起了近来的新消息。
平南伯的死讯,她是今天才听说的。何婆子一大早在外头买菜回来,在街市上听人说起,连菜都顾不上买了,就急匆匆赶回家中报信。谢映容真真是吓了一大跳,无奈传闻中只有平南伯的死讯,说是急病而亡,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谢映容心下有些着慌。
平南伯上辈子迟早是要死的。曹家的大人物,没一个有好下场,就连江家这样的姻亲,也跟着倒了大霉。因此谢映容一直都很笃定,平南伯早晚要坏事。
然而,那至少是好几年后的事了。事情是早发生,还是晚发生,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平南伯一死,他本该在接下来那几年里要做的事,就统统泡汤了,包括他准备要干的那些坏事,那些被皇帝当成曹家大逆不道的证明,将曹家拉下万丈深渊的罪行。
牵一发而动全身,谢映容不知道局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她眼下甚至不敢断定,曹家是否还会象上辈子那样倒台?太子是否还会象上辈子那样下场凄凉?那最终登上皇位的三皇子……还会象上辈子那样,心想事成么?
谢映容坐立不安。她如今对于未来的一切计划,都是基于上辈子的所知所闻而来。万一上辈子的一切,这辈子都不会再发生,那她又如何能确信,自己真的做了正确的选择呢?
就象她如今认为程笃将来会功成名就,位极人臣,所以才想要嫁给他。但如果曹家不会出事,太子地位稳固,三皇子上不了位……那程笃这辈子,极有可能就只是三皇子的一个小跟班罢了,能有多大的成就?根本无法与新皇的心腹相比。
更何况,程笃身为宁国侯府大房嫡孙,想要出头,还要先解决宁国侯夫人与程二爷的打压,他们可是曹家的姻亲呢!曹家不倒,程笃一个小辈,想要战胜背靠曹家的继祖母与叔叔,谈何容易?
因此,谢映容一听到下人来报说,谢家大宅还回来了,就立刻怂恿谢老太太来找谢璞说话。本来,谢老太太还有些忌讳大伯子谢泽山,打算召儿子过去谈的。被谢映容连哄带劝地,她老人家就亲自过来了。
谢映容考虑得很清楚。上辈子跟这辈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在谢老太太寿宴当天,暗中将曹家陷害父亲谢璞的假信给偷出来了。虽然事后信不见了,但她这一举动,确实救下了父亲,也保住了父亲的性命前程。此后发生的种种与上辈子不同的事,全都是因谢璞平安脱身而起的。如今连谢家大宅,都重新回到谢璞手中了。想要打听平南伯为何会忽然暴毙,问谢璞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谢映容没胆子去问父亲,就转而盯上了与父亲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们。谢徵之难缠,谢映真性情大变,谢谨之又嘴紧。她看中了谢显之性情温和,又刚离开平南伯府不久,想必知道的内情更多。不料她才冲着谢显之寒暄了两句,就被谢映真与谢徽之联手“夹”出了谢显之的房间,真真叫人生气!
然而打听消息更要紧,她只能无奈地问谢映真了。
谢映真却在她面前装起了傻:“平南伯是怎么死的?不是急病死的吗?这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三妹妹打听这个做什么?”
1...4950515253...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