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保家卫国是要的,但这不代表我不能求娶喜欢的姑娘为妻。”萧瑞笑着咧开了嘴,“保家保家,不成家,又如何去保呢?映真妹妹,你放心,我不会耽误正事的。”
这人怎么还改口叫起她的名字来了?!
谢慕林没好气地站起了身:“别胡乱叫人,谁是你的映真妹妹?!你没看见我现在穿着男装吗?我是谢慕林,谢慕林!”说罢再也扛不住,红着脸扭头就走了。
慕林 第四百六十一章 委托
谢慕林溜回到船上去了。
不过,因为河上的风停了下来,暂时没有再肆虐了,所以她没有再受冻就是了。
没过多久,谢谨之带着大夫与仆妇回来了。谢慕林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自己去过门房烤火避风,压根儿没提自己跟萧瑞见面的事,谢谨之也未起疑。他跟大夫聊起了那几位伤者与病人的身体状况,一再强调那是平望镇千户所送来的病人,不愿意前任指挥使遗留的爪牙知道他们的下落,趁机来报复,所以请大夫不要对外泄露病人的情况。那位大夫既是杜家医馆出来的,又知道平望镇的新千户出自相熟的金山卫,不可能不卖金山卫的人情,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大夫隔日就会自行前往谢家湾复诊,老宅里的人要使用的蔬菜肉蛋,也是隔日送去,顺道还会把大夫刚开的药配好了捎上。这么一来,谢家老宅里新住户们的日常生活就都安排妥当了,不必谢慕林和谢谨之兄妹俩亲自一趟一趟地跑。
于是谢慕林回到家后,才想起自己又忘了把织机给搬回来。
想起在老宅门房里与萧瑞的对话,谢慕林不太好意思再跑一趟,就怕又遇上萧瑞了,只得去委托三弟谢徽之。
谢徽之虽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却还是忍不住纳闷:“二姐姐怎么非得急着把那台织机弄回来呢?别说是因为琴姨娘盯得紧,二姐姐不好意思再借用四妹妹的织机。那话用来搪塞太太还行。太太天天忙碌,根本顾不上留心二姐姐和四妹妹练习织布时的情形,我却是能经常看到的。四妹妹已经不怎么摆弄那玩意儿了,最近都在忙着学做衣裳呢。
“二姐姐你学得比她还快,练织布的时间并不多,就算偶尔借了她的织机,也是用来尝试织出些新花样来,织成了也不过是裁两块手帕罢了。太太已经说了,正月后就把库房里的新式织机和织绸机都搬出来给二姐姐玩,你哪里还用得着那老式的小织机?闺学里明春又没几个新学生入学,用不着你赶着把织机还回去。所以,为什么非得催着我尽快把那台老织机弄回来呢?”
谢慕林眨了眨眼,决定还是稍稍透露一点实话:“你从前常往老宅去的,也见过我操作那台织机时,是什么情形了吧?我用一个很大的梭……”
不用她把话说完,谢徽之也记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我当时还觉得奇怪,二姐姐为什么会用那么大的梭子?不过凑近了看,才发现那梭子上头有机关,二姐姐两头抛那梭,上头的线轴出线飞快,织起布来,比寻常织机要快好几倍。”
“这就是了。”谢慕林道,“我觉得要是在织机上增添一个机关部件,让那梭子能固定地在两头飞快来回,就能大大提高织布速度,所以正做试验呢。可惜我还没想到要怎么把那梭子跟织机联结成一体,所以打算趁着正月里比较清闲,继续做研究。”
谢徽之挠了挠头发:“那要怎么……联结成一体?就这么抛梭子不行么?我瞧着你织起来也挺快的,又省事。”
谢慕林笑道:“抛来抛去的太费力气了,我是想在上头安个木槽,让梭子在木槽中穿梭来回的。要是能用上弹簧,速度立刻就会大增。”她是看过相关动画讲解的,虽然因为看得不太仔细,记忆也比较久远,许多细节都记不清了,但飞梭织布机的大致模样还是知道的。如果能碰上靠谱的木匠,应该能把东西捣鼓出来,只是弹簧可能就不行了。这个年代,就算有能达到条件的金属拉丝工艺,也不是她这种小打小闹能玩转得了的。
谢徽之听着自家二姐的讲解,面上满是茫然。打探消息、结交朋友他很擅长,吃喝玩乐也是他熟悉的事,四书五经他勉强能应付,但织机工艺……这根本不是他能理解的东西。
谢慕林也不强求他理解,笑道:“算了,你也不必多想,有机会替我物色个好木匠就行了。其实,要不是因为之前大水来了,我早就想寻个木匠来帮忙做这件事了。”
“木匠?”谢徽之想了想,“萧二哥带来的人里,不就有木匠么?我看过他给前湾村村民做的活计,手艺比前湾村原本的木匠大叔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不如请他帮忙如何?正巧织机就在老宅。他们如今住进老宅,不能随意外出,也怪无聊的。他们一个两个都是闲不下来的人,索性把织机交给他们,说不定真能做出二姐姐想要的东西来?”
谢慕林犹豫了一下:“那倒也不错,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毕竟他们住进老宅,是为了休养和躲人……”
谢徽之笑道:“这有什么?这事儿交给我就行了。二姐姐你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我拿去给他们看。若是能做出来,那当然最好不过,做不出也没什么。咱们家也不是白使唤他们的,多给几两银子做辛苦钱,他们也能赚到一笔外快,将来北上安家都能便宜些,想必还乐意得紧呢!”
谢慕林觉得三弟的话有理,便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又画了几张大概的草图,尽量把自己所知道的飞梭织布机原理说清楚了,连弹簧的构造都捎带着提了提。不过当中的原理她解释不清楚,毕竟她也不是什么理科生,高考前学的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只能把制造弹簧的金属丝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提了一下,顺带地也说了它用在马车上,能达到避震效果。
她还没忘记,从杭州来的那位高明木匠,本职就是造车的。
这些东西也许那位木匠一时半会儿的制造不出来,但只要他心里有这个概念在,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有希望研究出新技术的。就凭萧瑞与他们谢家的良好关系,还怕她沾不上新技术的光吗?没有飞梭织布机,弄几架避震效果好一些的马车来也行哪。她与母亲文氏明年北上,在北平生活期间,恐怕都要指望马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的。
谢徽之把她给的信和图纸都收了,顺带收下的还有预支给木匠充作研究经费的十两银子,不过没打算今日就去老宅。这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如果再去老宅,回来时恐怕都要天黑了。大冷的天气,夜里风只会更大。他打算明天一早再出发。
谢慕林径自去了正院,打算向文氏复命,顺便讨论一下小年夜的安排,却看到文氏面带忧色,正吩咐丫头们把收藏的几味名贵药材取出来备用。
文氏忧心忡忡地告诉她:“二老太太病了。我们赶紧过去看看。”
谢慕林怔了一怔:“早上去时,不是还好好的?二祖母怎么会忽然病了呢?”
“说是今日午后吹了风。”文氏叹了口气,“但愿她老人家吃两副药就好,可别真的病起来,不然这年可怎么过呀?”
慕林 第四百六十二章 捎信
宋氏只是有几声咳嗽,据说原本还有些发热的,吃了丸药之后,已经退烧了。
当谢慕林与文氏、谢谨之一同来到二房探望她时,就看到她倚在罗汉床上,怀里捧着手炉,时不时低声咳几下,却还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样子。
文氏只得用谦恭的姿态,力劝嗣婆婆好好休息,想要看书,等病好了再说。她又送上了两匣子名贵药材,多是补身子用的。伤风感冒的小病用不着这些,但等病好了就能派上用场了。
宋氏叹道:“你送这些东西给我做什么?我平日身体一向康健,不过是偶尔受了寒,方才咳个几声罢了,过几日就好了。这些药材既贵重又不易得,你还是自己收着吧。三弟妹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用的,哪怕她用不着,你拿这些去孝敬她,她看了也高兴。送来我这里,却是浪费了。”
谢谨之道:“祖母别这么说,您的病好了之后,也需要进补一下的。身体补得康健些,平日也没那么容易生病了。老太太那儿用不着这些药,就算有需要,母亲另有东西可孝敬,哪里就缺得了您这一份呢?”
谢慕林也苦劝宋氏把药材收下,宋氏无奈,只得命丫环收了,却又说:“你们需要用时,只管来找我要,也省得白放着可惜了。”
谢慕林见她似乎真的对那些名贵药材不以为然,便又笑着说:“其实药补不如食补,与其去喝苦兮兮的药汤,还不如吃些美味的药膳进补身体呢。祖母觉得近来身体如何?除了伤风,是否还有别的症状?比如手脚冰凉什么的?我们那儿也收着不少药膳方子,以往也没什么人理会。如今倒是正好可以翻出来练练手,我也亲自下厨,做几道好汤好菜来给祖母品尝呀?”
宋氏听得笑了:“是么?这倒是叫我生出了好奇心来。哪日你真的下了厨,我一定要尝一尝才行。咱们真姐儿做得一手好点心,想必药膳也难不倒你。”
谢慕林听得笑了,下定决心,回院子后就去翻老妈那些药膳和菜谱,针对伤风感冒病人的菜色,想必还是有几样可选的。
文氏见宋氏病得不重,心里也松了口气,谈了谈三房为过新年要做的准备工作,请宋氏指点。宋氏点出了两样不足之处,便夸她说:“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不必太过紧张。族中长辈都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们今年过得艰难,不会挑剔你的,只管放宽心就是。”
文氏笑着应声,心里却还是放松不下来。她嫁进谢家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参加宗族新年祭祖,主持家中一系列过年仪式,并面对湖阴县的所有亲友故交,怎么可能不紧张呢?她天天都在担心,万一自己出了什么差错,要如何面对族里那些与她同龄却对各种规矩礼节都熟练之极的妯娌们。丈夫谢璞是全族官职最高、仕途发展最好的人,嗣婆婆宋氏也是合族敬仰的贤妇人,若她做得不够好,岂不是要给二房、三房丢脸了?连几个孩子都要被她连累,她怎敢有丝毫松懈?
谢慕林、谢谨之都看出文氏还在紧张了,兄妹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转移了话题:“祖母您老人家身体不适,不知可通知姑姑姑父他们了?”
“是呀,该请姑姑回来看望祖母的。如果瞒着她,回头她知道了实情,就要恼我们了。”谢慕林煞有介事地说着。
宋氏淡淡笑道:“不必劳师动众了。这会子他们正忙呢。书院的事情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杨家那边却还得回去住几天。今年发生了很多事,杨家的人只怕都对你们姑父有些怨气,不会让他太好过的。你们姑姑也会跟着受气,何苦再叫她跟着担心?等他们夫妻来过年时,我的病早就好了,到时候就算你们姑姑生气,也不过是嘴上抱怨几句罢了。”
谢慕林忙道:“那就借口您病了,把姑姑叫回来,让她少受杨家几天气,不好吗?”
宋氏面上淡淡地:“这几天的气,她乖乖受了,过了大年初一,就能脱身了。可若是这几日的忙碌,她没有和杨家的人一同面对,过后只怕还有的是气可受。到时候她要应付的,就不仅仅是杨家的几个人了,连同杨家住在别处的族人,还有杨家亲友等等,都会在场。何苦叫她面对那种窘境呢?”
文氏忧心忡忡地说:“梅珺真不容易。当初看杨大伯父那般和气明理,哪里想到他的妻儿会是这样的人呢?幸好杨大哥是个体贴妻子的人,有才华,又对梅珺一心一意,否则梅珺那么好的女子,谁舍得她去受那样的气?”
宋氏深深看了她一眼,便移开了视线:“是呀,看着孩子受委屈,我们这些做亲人的,心里怎会好受?”
离开二房的时候,谢慕林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她问文氏:“娘,你觉不觉得,二祖母今儿好象情绪不大好?尤其是说到梅珺姑姑的时候,二祖母简直连聊天的心情都没有了。”
文氏有些心不在焉,她还在回忆宋氏指点她的几件事呢:“有么?她老人家身体正不适呢,情绪不好也是寻常。难不成你还指望病人象是没事人儿一般高高兴兴的?”
谢慕林见她走神,只得回头跟谢谨之讨论。
谢谨之则说:“是有些情绪不佳,怕是因为杨家待姑姑姑父不慈的缘故?人生病的时候,难免会多愁善感一些。兴许嗣祖母是因为生病,想念亲人,又想起梅珺姑姑如今被困在婆家,不方便回来看望她,所以心情难过吧?近来我们事情忙乱,来探望她老人家的时间少了,兴许她是寂寞了吧?我们多过来陪陪她好了,回头也得劝淳哥儿和沅妹妹一声,让他们别光顾着和朋友们四处玩耍,好歹也多陪嗣祖母说说话。”
谢慕林深以为然:“二哥说得对!”
兄妹俩遂商议了一下,年前每天在什么时间过二房来看望宋氏,文氏也插了几句话。但一回到三房,她就立刻忙活正事去了。宋氏指出的她那几个错漏之处,得赶紧改正过来才行。
谢谨之去了谢显之处,谢慕林自行回院子。她刚翻找出两本关于药膳配方的手抄本,谢徽之就找了过来,先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便笑眯眯地掏出一封信,在谢慕林面前晃了两晃。
谢慕林看着他,有些惊讶:“这是什么东西?”
谢徽之笑嘻嘻地,凑近了小声道:“萧二哥托我捎给二姐姐的。外头天都快黑了,他居然亲自跑了一趟谢家角!也不知道在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二姐姐呀,你们之间在搞什么鬼?”
慕林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吾友
谢慕林听谢徽之说,那信是萧瑞写给她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就有一种心虚感。
但她当然是不会把这种心虚在弟弟面前表现出来的:“搞什么鬼?这信是萧瑞写来的?他有话,今天我和二哥过去时,他怎么不说?非要特地跑一趟谢家角来送信,该不会是之前见面的时候,忘了说什么要紧事吧?”她朝谢徽之伸出了手,“把信给我瞧瞧,万一是重要的消息,可不能耽误了。”
谢徽之愣了愣,看着自家二姐如此正经平静的模样,他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想错了,还真的乖乖把信交了出来,嘴里忍不住嘀咕:“萧二哥在搞什么鬼?如果真的忘了说什么重要的事,非得跑这一趟,他人都到谢家角了,直接上咱们家的门来拜访就是,还非得叫门房的人传话,把我喊出去,又冲我说了半天好话,让我别跟旁人提起,方才托我来捎这个信,神神秘秘的……这样叫人如何能不想歪?”
谢慕林接过信,听到谢徽之这么说,脸上不由得有些发热。她低头咳了一声,才一脸若无其事的模样开始拆信看信。
信封上写着“谢慕林公子亲启”,落款是“萧重林缄”,十分简明扼要。
谢慕林看到前头收信人的部分时,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颇为高兴。因为这意味着,这信不是写给“谢映真”,而是“谢慕林”的。顶替了谢映真的人生,她也接受了谢映真的亲人,但如果真要跟某人谈恋爱,她更希望对方喜欢上的,是“谢慕林”这个人。
至于萧瑞喊她“公子”什么的,不用说也是为了掩饰他在向一个未婚女子写信的事实啦。
不过“萧重林”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假名吗?同样是为了掩饰写信的人身份?只是谢慕林自己的名字叫“慕林”,看到人家的名字里带个“林”字,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她拆开信细看,发现那信里抬头写的是“吾友慕林”。她眨了眨眼,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又觉得不太好意思了。
还好,萧瑞的这封信,尽管从信封开始,就透着掩饰的意味,但信的内容还是很坦白的,也没有象谢慕林之前担心的那样,满篇都是肉麻兮兮的尬味情话,而是非常平实地向她讨教,怎么在湖阴县开层他的产业发展大计为好。
从信里行间,可以看出萧瑞在听完她的建议后,是认真思考过要怎么做的,初步制定的计划就很详细周全了,无论是人员、场地、起步资金还是经营方式,都非常有章程。谢慕林也没想到,萧瑞居然还挺有钱的,能立刻拿出来做买卖的私房钱就超过了千两纹银,手下竟然还有不少有经验的人手。如果他早上对她与谢谨之讲述的自己的人生经历全都是真的话,那最近这几年,他在父亲、嫡母、嫡兄、贵妃姑母与皇子表弟这几分重压之下,还真的为自己的将来做了不少准备呢。怪不得他有底气说,去了北方也会给谢慕林来信,原来他是真有财力能做到这一点。
既然他是个心有成算,手里有钱还有人的精明少年,那为什么还非要在湖阴县开铺子呢?他这个生意在发展前期不是在江南几个有名的大城采买紧俏货物,再捎往北平贩卖的吗?以他的家世背景,以及曾在金山卫过的经历,再加上燕王府那边的人脉,估计这一路上不会被沿途的层层关卡剥削多少钱去,到了北平后,恐怕连销路也是不愁的,那利润就非常可观了。有这么好的条件在,他实在没必要花钱在湖阴县置办一个店面呀。这地方的交通条件并不算很便利,他还不如在平望镇建个据点呢!
莫非……他这么做的目的,纯粹是想要有个与她谢慕林联系的固定据点?
谢慕林很想立刻就提笔写信去问萧瑞,但又觉得这话不好问出口,万一他说是怎么办?这种事怪叫人不好意思的。她就算穿越过来,年纪早已不是豆蔻少女了,但两辈子都没谈过恋爱,脸皮依旧薄得很。
唔……难道要装傻吗?当作她什么都没猜?
谢慕林在这里犹豫不决,那边厢谢徽之却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二姐姐,萧二哥到底在信里说什么要紧事了?你快告诉我呀?!”
谢慕林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轻咳一声,才干巴巴地道:“也没什么,他好象打算自己私下做些小生意,之前就曾跟我讨论过的。我当时随口给了两句建议,他好象挺看重的,这会子特地写信过来,想问得仔细些呢。”
“什么呀?居然是这样的事。”谢徽之凑过头来瞄信,谢慕林下意识地想躲,但还是忍住了冲动,把信展开来给弟弟看。
谢徽之草草看了几行,便没有再看下去了:“原来如此。他这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打算,怕消息传回家里去了吧?他也不容易啊。不过他这样的情形,既然好不容易摆脱了家里的束缚,当然要想办法赚点私房钱的。”他眼里泄露出几分羡慕之色,其实他也觉得做生意挺有趣的,可惜没有萧瑞那样的自由和本钱。
谢徽之甩开心头那点艳羡,专心思考萧瑞信里的内容。
他与萧瑞交好,也清楚对方家里的情况,想了想便说:“虽然我觉得,他在苏州、湖州这样的大城里开店,会赚得更多,但那些地方的铺面,价钱也更高些。若是位置好,争的人就更多了。他人不在江南,鞭长莫及,万一被人欺负了可怎么办?在湖阴县城开店也不错,这里没那些大城繁华,铺面的价钱却也会低些,还有我们家帮他盯着,不怕他会吃什么大亏。
“况且,看他信里的意思,不打算在咱们县里卖什么货,就是拿这里的铺面做个中转,把周边几处大城的货物收拢过来,一并装船,通过运河送到北平去贩卖,这就更省事了。我们只要派两个靠得住的下人替他领路,让他知道哪些商号物美价廉、童叟无欺就好。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吧,我去寻族里行商的长辈们打听!”
谢慕林见他干劲十足的模样,不由得笑了:“你要是乐意帮他的忙,我就省事了。如果遇到有机会,手里又有点私房钱的话,自己顺便赚点体己也成哪。如果钱不够,来找我借也行。我手里还有些私房,不收你利息就是。”
谢徽之愣了愣,随即露出惊喜的表情:“二姐姐,你说真的?!我能顺便给自己也赚几个零花钱?!”
“为什么不能呢?”谢慕林也看出了弟弟眼中的跃跃欲试,笑道,“只要是靠自己的眼光和本事赚来的正经钱,谁还能拦着你不成?但你别因此荒废了学业才好,也别跟萧二公子那边闹矛盾。不然让娘知道了,不许你再掺和这种事,我可没底气替你说好话。”
谢徽之深吸一口气,立刻抬头挺胸,一脸的信心满满:“二姐姐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慕林 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机
看着谢徽之兴致勃勃的模样,谢慕林心情也挺好的。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书信,觉得完全可以在回信中提一句,跟萧瑞打声招呼好了。她也不是要让弟弟去分萧瑞的大饼,只是觉得,对方有钱有人有心计,如果真能赚到钱的话,自家弟弟跟着喝点汤也不算什么吧?萧瑞的本钱也不是很厚,谢徽之可以帮一把呀。至于三弟本人手头缺钱的问题,那是问题吗?她这里还是能借出一小笔银子的。
只要谢徽之在萧瑞的生意里,名义上占了一小股,往后在这湖阴县内,谢家便可以出面替萧瑞解决所有的烦难之事了。因为,那是“谢家子弟”占了股份的产业呀,湖阴县上下谁敢不给面子?哪怕是在湖州府范围内,也不是人人都能无视谢璞那顶从三品的高官帽子的。萧瑞根本不必祭出他那皇亲国戚、将军府公子的名头来,就能把事情摆平,根本不怕惊动家人,那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谢慕林非常积极地给萧瑞写了回信,还写得挺长。如果萧瑞在信里跟她说土味情话,她是绝对不会有回信的想法的。但既然他在信里谈的是正事,她也会正正经经给他以答复。不管怎么说,她是他的“吾友慕林”嘛!
谢慕林摸了摸脸,发现有点小烫,忙偷偷看了外间正在思考要找哪位族中长辈打听消息的三弟谢徽之,见他对自己的情形毫无察觉,忙端起书桌边有些放凉了的茶水,喝了一口,把心头的燥意给压了下去,又往脸上扇了扇风,方才继续写信。
她除了提到让谢徽之帮他打听消息、联系靠谱的供货商号,以及参一干股作为日后在乡邻与族人间为他提供庇护等建议外,也正儿八经地跟萧瑞商量起了头一批贩货,该采买些什么货物为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