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所以说,当官最怕的是遇到父母去世,政治生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想当初方仁霄要不是因为父亲去世需要守孝,说不定他的位置不止如此,毕竟那个时候是个关键的时间段,关系到新皇登基。
有时候顾青云会胡思乱想,觉得官员们之所以对父母如此孝顺,一方面是父子、母子天性使然,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想父母活得长长久久,身体康健,不要出什么意外,免得影响到他们的仕途。
好吧,最后一点他从来没对别人说起过。
“嗯。”此时见儿子提起庞庭深,顾青云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拿出一本梁大师新写的算学书认真看了起来。
顾永良仔细琢磨了一下顾青云的表情,没法读出什么,也就作罢。
反正他们家小丫的婚事,看情况是掌握在她自己手里,自己可做不了主,也不会去帮什么忙,最多是看阿深可怜,帮忙旁侧敲击一下罢了。
“对了,你记得今晚写一封候缺的申请,明天就递到吏部那里,注明是要林山县或北山县的,这样一有空缺,你青明大伯就可以补上去了。”候缺的事说不准,有时很快就有空位,有时需要等的时间就久一点,因此顾青明来信表示,可以加上北山县,主要是那里离林山县不远。
顾青云认为这个思路是对的,先补上缺,再找关系调回林山县也是可以的,毕竟顾青明今年都四十八岁了,六十五岁致仕,还有十七年的时间。
顾永东有考举人和进士的潜力,大家自然不会推他上去,至于顾永良这一辈的堂兄弟,长幼有序,还有顾青平和顾青安在呢,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我记下了。”顾永良点点头,对他而言,写这一份申请根本就不费事,他现在在翰林院都可以帮忙起草写诏书了。
“爹,下个休沐日我们翰林院和你们鸿胪寺的蹴鞠比赛,您上场吗?”顾永良突然想起自己刚才进来的目的,赶紧问道。
顾青云闻言不由得一愣。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每年春天京城各部门之间的蹴鞠比赛慢慢变成了一项固定的赛事,比赛时间从三月初到四月,和谁比赛由两个部门的主官说了算,算是友谊赛。
他们这些比赛结束后,就轮到民间自行组织的比赛,激烈程度和花样比他们这些官员踢的强得多,观赏性大增。这几年还逐渐成为民间的一件盛事,连京城附近的府、县听闻,都会有人从家乡赶过来观看,为此京城三月到五月的这段时间,城里的客栈又会爆满,比三年一度的会试还要热闹。
这算不算刺激经济的发展?反正那些卖东西的人可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当然,碰上会试这一年,比赛会相应地延迟,一直到六月份才会结束。
对此,朝廷反应过来后,每年都会派出五城兵马指挥司和一支军队来维持秩序,到处巡逻。比赛连续举办几年后,如今已经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有职业的蹴鞠球队,还有人坐庄赌输赢赔率,买的人极多,让坐庄的人乐得牙不见眼。
京城不知有多少人眼热这坐庄的利润,即便要交的税高,只是这几家庄家的背景太过于深厚,其他人对此插不进手 只能无可奈何。
“你想我上场吗?”顾青云笑问。两个部门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要不然他也不会答应。
“想,呵呵,爹,到时我也会上场的,一定能把你们打得落花流水。”顾永良不自觉地挺起胸膛,回想起那一年在云水河边看到他爹蹴鞠的英姿,心情顿时激动起来。
“我还得再考虑考虑,毕竟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好上场和你们年轻人竞争。”顾青云卖了个关子。
“爹,您才四十三岁,正值壮年,怎么会老?”顾永良马上反驳道,“不比咱们这些差。”
顾青云微笑不语,任凭顾永良使出久不出江湖的撒娇手段都咬紧牙关,没有透露自己会不会上场。
第二天散了早朝后,顾青云照常往鸿胪寺的方向走去,路上和礼部的吴侍郎一起走了一段路。
今年是乡试之年,四月份遴选主副考官的考差又开始了,面对吴侍郎的询问,顾青云当场就否决,其实心里还是遗憾的。
以他目前的品级,现在去参加考差的话,如果被选上就是妥妥的乡试主考官,可以主持一省的乡试。只是想想他刚调到鸿胪寺不久,才把事务理清头绪,就只能把蠢蠢欲动的心思按捺下来。
就连他想向皇帝请探亲假回乡看望长辈们,在方仁霄的建议下,也暂时按下来,准备等度过这段过渡期再说,毕竟刚刚上任嘛。
不得不说,鸿胪寺真是个清闲的官署,没有事情发生时,他有挺多的空闲时间,一时之间,他还真有点不习惯。
他到底不是喜欢清闲的人,于是就利用时间把一直想写的炮手教程编写完成,如今正递给兵部的水师部门,包括陆煊,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事一完成,顾青云突然觉得又空闲了,除了暗自加强体能训练,准备几天之后的蹴鞠比赛外,他把视线转到市舶提举司,也就是海关身上。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49章 市舶(捉虫)
市舶提举司,大家一般简称市舶司。顾青云查看过史料, 知道市舶司从唐朝开始存在, 宋朝兴盛,前朝就沉寂下来, 还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 市舶司一度废除, 直到本朝才重新启动。
本朝在羊城、泉州、扬州、宁波、登州等沿海城市设置有市舶司,其中以羊城的市舶司最大, 主管海上贸易。顾青云之前只是听说过市舶司的职责,还没有深入了解过,现在有空闲时间了,他就准备去收集信息。
市舶司主要起到征税的作用,归户部管,因为诸蕃朝贡需要经过这个部门,所以他们鸿胪寺有时还得和市舶司打交道。
等顾青云翻阅一些自己所能找到的资料,再读完邸报后, 发现市舶司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有着一套自己的制度。他使劲地回想前世看过的海关资料,发现自己只能记起一点点, 毕竟那时他很少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 想记起多一些内容都不行, 总量就在那里。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顾青云再次感叹,他靠在椅子后背闭目思考了一会儿,看了看角落雕刻精美的漏壶, 再摸出自己怀里的怀表看了下时间,决定起身准备到皇家藏书楼借阅几本和宋朝市舶司有关的书籍。
至于怀表,前几天是他生日,这是孩子们合伙买来送给他的生辰礼物。
话说自从夏朝开放海禁,频繁和国外进行海上贸易后,怀表就跟着漂洋过海传进来了,只是价格昂贵,顾青云早已习惯用漏壶和太阳估算时间,所以没有及时买下,之后忙着忙着就忘记了,没想到孩子们会突然想起买来送给他。
想到这里,顾青云唇角翘起,摸了摸怀里,往藏书楼的方向走去。
他暂时没想过要做什么,毕竟他的职位与市舶司不相干,管不到别人的头上去,只是他觉得吧,如果自己日后真能想出对市舶司有用的建议,比如说不能使己方的技术性书籍出口、怎么根据本朝的经济发展调整关税等,如果真能用得上的话,那他还是可以用其他方式让别人知道的。
再说了,他还有认识的人在市舶司工作。
顾永良的岳父宁承言在出孝后,很快就从国公府搬离,住进离国公府不远的四进四合院里,再运作一番后起复了。因为之前户部的工作已经有人占据,他竟然愿意出京,而且是到山东登州的市舶司,成为正五品的提举,也是一司主官,品级不变,但大家仔细想一想就知道市舶司的油水有多大了。
也因为此事,顾青云才对市舶司更加感兴趣。
这次,顾青云在藏书楼再一次碰到孔繁忠,等散值时间一到,他就有意识地在门口等待。
孔繁忠抱着书籍从里面出来时,看到站立在树底下的顾青云,心中了然,就朝他那边走去。
“又想问你儿子的事了?”孔繁忠取笑他。
顾青云挑挑眉,笑道:“没有的事,我又不是老母鸡,还能一直跟在他后面不成?再说了,有你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既然这么说,那自己当然不能说是为了儿子。
以前顾青云还以为对方是高冷孤傲之人,接触久了,发现大家熟悉后,孔繁忠还是很好相处的。
孔繁忠笑而不语,别有意味地看着他。
顾青云镇定地回看他一眼,率先迈开脚步往前走,路上遇到认识的官员就打声招呼,索性如今超过散值时间,碰到的官员不多。
“对了,休沐日有蹴鞠比赛,你去不去看?”顾青云问他。
孔繁忠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我不喜去人多的地方。”
顾青云也不奇怪,他看着对方怀里抱着的五本书籍:“你这是开始研究天文学了?”
说起这个,孔繁忠的表情就稍微生动了下,淡笑道:“嗯,头顶上的星空总是容易让人沉迷。”
顾青云默然,他对这方面的兴趣不大。
“你最近在鸿胪寺做得如何?”孔繁忠反问他,“忙不忙?”
“还在熟悉手头上的事,再时不时去看望一下被关着的荷兰俘虏,特别是那个荷兰总督,说句实话,对方走过很多地方,真是见识多广,和对方聊天可以涨见识和知识。”顾青云笑道,“至于内部事宜,我以前以为自己会的语言已经足够了,现在发现我可能还需要学习高丽语、安南语等。”
“不一样要你学的,你们鸿胪寺这方面的人才不少,到时有人翻译即可。”孔繁忠很认真地建议。
顾青云微笑起来,点头道:“你说得对,看我的空闲时间,如果可能就自己学,要忙其他事的话就暂时作罢。”技多不压身,他觉得有了先前学习语言的经验,自己再学其他语言时间应该会短一些。
鸿胪寺的官员和其他部门不同,这里的人绝大部分都有一技之长,最起码对某个国家的国情、文化、语言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尤其对这些依附夏朝几十年的藩国更几乎是一清二楚,不像西方国家,因为正式接触的时间不长,会这几种语言的官员还处于稀缺状态,所以他不学也没关系。
等他了解完市舶司的事,顾青云觉得自己可以继续翻译外国的算学书、水利学等技术性书籍,随时关注大洋彼岸的科技发展……算一算,貌似自己要做的事还是很多的,完全不愁打发不了空闲时间。
不知不觉,两人走到岔路口,孔繁忠就停下来,认真地看着顾青云,道:“我还是跟你说一下令郎的事吧,他很聪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儿干得不错,人缘又好,比当初的你强多了。”
顾青云闻言不由得一怔,随即回过神来,忍不住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觉得自己应该高兴。”
两人相视一笑,就此分别。
和孔繁忠的谈话只是一个小插曲,顾青云望了望天色,就直接回家了。一路上,他发现行人极多,有几条街几乎是摩肩擦踵,让他不得不绕道而行。
等他回到家时,刚走到第三进自己住的院子,就首先听到小孩子嘎嘎嘎的笑声,极为响亮。
“咿呀,爷爷,爷爷,你回来呀?”正在玩跷跷板的顾传恪见到顾青云,大眼睛顿时一亮,立马伸出小手摇一摇来打招呼。
顾青云看到白白胖胖的大孙子,连忙把自己手中的书籍放下,自己快走几步靠近他,一边则问道:“老师,您今天这么早就从棋院回来了?”
嗯,终于抱住了,他用力把全身充满奶香气的顾传恪抱进怀里,在他白嫩嫩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笑道,“壮壮,你刚才在和高外祖玩什么?”
“跷跷,跷跷板。”顾传恪回答,被顾青云下巴的胡茬刺得脸颊微微发疼,只是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亲热的方式,倒是不觉有什么,只呵呵呵地笑起来,躲避顾青云的亲近,小手则抓住顾青云头上的官帽。
顾青云赶紧握住他的小手,眼睛却看向扶着跷跷板的方仁霄。
“最近京城来太多人了,这些人到处走,还组成了蹴鞠队,已经向蹴鞠行会申请加入比赛,现在街上热闹得紧,走去哪都那么多人,棋院那些老家伙爱看热闹,剩下的没几个人,老夫就回来了。”方仁霄说起来还有些委屈,“早知道老夫还不如去钓鱼。”
蹴鞠行会是个民间组织,是由一部分喜好蹴鞠的人组成的,每年的民间蹴鞠比赛就是由他们牵头举行的,很有活力。
“哎呀,老师,你已经连续钓几天鱼了,再钓的话咱们家的鱼都吃不完,鱼缸快装不下了。”他偏偏还不肯把鱼让给下人吃,于是顾家一日三餐都有鱼,吃得顾青云觉得自己身上已经有了鱼腥味。
最主要的是,顾青云不大喜欢方仁霄去钓鱼,因为京城附近钓鱼的地方他们觉得没有挑战性,每次都走很远,早出晚归不说,有时还在外面过夜,都是将近八十岁的老人了,家里自然不放心。
“这一大家子怎么可能吃不完?”方仁霄笑了起来,“再不济咱们还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可送,很快就能送完。”
“爷爷!”见顾青云和方仁霄一直在聊天,小小的顾传恪就有些忍耐不住了,他扯扯顾青云的官帽,口水都流出来了。
顾青云扯着围兜给他擦擦口水,再垫一垫他肥嘟嘟的小身子,叹道:“老师,小家伙真重,难怪良哥儿说他快抱不动了。”一转眼,顾传恪就三岁了,算一算日子,其实到今年八月份才满三周岁,等他四岁时,就要准备给他启蒙。
“老夫是早早就抱不动喽。”方仁霄帮他把官帽摘下来,“这孩子容易养,不挑食,什么时候有个弟弟就好了,省得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玩耍。”
顾青云这次不说话了,宁瑶在生顾传恪时难产伤了身子,虽说不是很严重,但一直在调养,前段时间听说身体恢复得不错,只是他和简薇不想催促小夫妻要第二胎,毕竟身体最重要,而且已经有顾传恪了。
这事方仁霄还不知道,他只以为小夫妻和当初的顾青云夫妻一样,不想太快再要第二个孩子。
两人带着孩子往堂屋走去,身后跟着的丫鬟婆子自然会把他们落下的东西拿回来。
堂屋里,家里的女人们都聚在一起忙碌着,见到顾青云等人进来,又是一通行礼。
方仁霄直接坐下。
顾青云见状,就摆摆手道:“你们忙,不用管我。”
“你们忙,不用管我。”顾传恪鹦鹉学舌,摆手的动作和顾青云几乎一模一样,那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惹得众人发笑不已。
最终,简薇还是跟着顾青云回到卧室。
顾青云漫不经心地脱下官服,开口问她:“你们还没忙完?”
“还在写请帖,要请的人太多了。”简薇笑眯眯地回答,给他找出一套常服。
最近顾家有两件喜事要办,一是五月份顾景十五岁的及笄礼,二是顾永辰的婚事,下聘礼的日子就定在六月份,至于成亲的日期,双方商量过,决定等顾永辰考完会试再举办,到时无论是否金榜题名都会给他们完婚,毕竟再等下去,两人就过二十岁了。
顾青云自然是赞同的,现在的顾永辰还是把心思专注在会试上比较好,只是因为这场蹴鞠盛事,最近几天顾永辰都在外面呼朋引伴去蹴鞠。
他本来想把小儿子说一顿的,只是一检查对方的功课,发现似乎没有影响就只能作罢。
没过两天,顾青云就发现,不单单顾永辰的心思放在全民火热的蹴鞠赛上,连在皇家书院读书的方瑞也受到影响,竟然和小伙伴们逃课去玩蹴鞠了。
顾青云接到消息后一惊,好不容易等到散值,急忙赶过去。
郁闷,好不容易他的两个儿子没有遇到传说中的叛逆期,怎么方瑞就碰上了?万一小孩子真荒废学业,这让他怎么跟方子茗交代?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我把上一章的内容改动一下,有读者提出庞喜林守孝的时间不对,在查过资料后,我认为你们的说法更合理,于是我就把庞喜林守孝的时间改成三年,也就是说父母接连去世,不叠加时间,从后一个算起即可。
大家不用回头看,知道就行了。
多谢大家给我提的建议,非常感谢^_^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50章 暗潮
顾青云到达皇家书院之前,本来是又气又急的心情, 在看到书院里绿影婆娑、春花灿烂的春景后, 火气突然一下子降了下来。
他熟门熟路地来到甲院夫子的办公小院。
“顾大人,您来了!”门房还记得他, 连忙从屋内跑出来, 行礼后马上笑道, “是找宋夫子吗?小的给您带路。”
顾青云微微颔首,笑道:“宋夫子可有客人在?”
“回大人, 没有。”门房回答道。
皇家书院自有一套可以轻易联系上学生家长的系统,方瑞八岁起在书院读书,方子茗就一直托顾青云帮忙照看。于是他时不时来询问一句,久而久之,有关于方瑞的事情有时就会率先通知他。
主要是方瑞作为方子茗的独子,方仁礼和王氏都宠溺得很,就算做错事,最多口头上说一下, 只要孩子稍微一撒娇,那是绝对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的。这种事屡次发生后,方子茗就干脆让书院在方瑞做错事先告诉顾青云。
而且顾青云做过皇家书院的老师, 和这里的一些老师关系不错, 更容易沟通。
果然, 还未等他走近,四十多岁的宋夫子早得到通知,直接出门迎接。
“行之, 咱们家阿瑞给你添麻烦了。”顾青云见状,赶紧快走几步虚托对方要行礼的动作,笑道,“不用多礼,这又不是朝堂,真要论起来,合该我给你行礼才对,哈哈。”
皇家书院的带班夫子是没有官职在身的,是全职,一般是由举人或进士来担任,只有任课的夫子可以兼职,不过兼职的要求颇高,要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得到众人的认可才行。
双方是熟人,之前顾永良和顾永辰还是宋行之的学生,所以他们只寒暄了几句就转入正题。
“方瑞呢?”顾青云话是这么问,视线却转到隔壁的房间。
宋行之对着他点点头,道:“其实方瑞这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逃课了,前面有两次他逃掉了算学课、诸国国情课,被我逮到之后老实认错。我见他态度诚恳,想着就再给他一次机会,没想到昨天又逃课了,还夜不归宿,我一看他如此作为,就赶紧通知你来。”
事实上,认错态度不好的学生他早就通知家长,也就方瑞一向表现不错,认错态度良好,加上有顾青云的关系在,这才给了他两次机会,不过事不过三。
顾青云微微皱眉,方瑞的胆子一向不大,在书院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最多是考试排在后面哭鼻子罢了,等他功课赶上来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幺蛾子,省心得很,没想到现在竟然还发展到大胆逃课了。
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你把他带回去好好和他说说,眼看着孩子都快可以结业了,偏偏闹这一出。”宋行之一脸的无奈。
皇家书院的孩子全是非富即贵,他这个夫子不好做啊,想教育还得注意方法,有时就干脆通知家长领回去自己教育,结果家长粗暴点的,直接把孩子揍一顿又送回来了,问题不一定能得到解决。
顾青云想到方瑞今年十五岁,到八月份没有意外的话就可以顺利从学院结业,不是上升到更高一级的武院就是回家继续读书,准备参加科举。
以方家的情况来看,当然是回林山县考试了。
“我回去肯定和他好好说说。”顾青云承诺,走到隔壁把正在被罚抄书的方瑞领出来,没搭理小家伙的欲言又止,准备和宋行之告别。
“慎之,你最近有空闲时间的话,是不是来书院开一堂算学课或诸国国情课?咱们书院的人手空缺,之前山长还说起你呢。”宋行之提议道。
因为去年年底和荷兰谈判的事情,顾青云等人在京城人们面前可是刷了一波存在感,其中条约的内容自然引起书院热血少年们的讨论,大家纷纷憧憬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为国家带回大笔利益。
顾青云一听,有些心动,但考虑了下,还是摇头,拒绝道:“我刚刚上任,事务繁忙,暂时没空。”就算鸿胪寺工作再清闲,他也不可能来兼职做老师吧?这种事情最好先向皇帝请示过,且他左看右看,都没发现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来这里兼职。
宋行之也就是这么一说,见顾青云拒绝了也就作罢。
顾青云带着惴惴不安的方瑞走出书院,刚上了马车,就听到方瑞还处于变声期的嗓音:“表姐夫,我错了,我以后一定改,再也不敢了,你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爹好不好?”语气带着哀求。
“这不可能,我一定会写信告诉他,不过你接下来的表现足以影响我在信上写的内容。”顾青云打量眼前的他,少年身高腿长,身材有些瘦弱,随着他越长越大,面容和方子茗已有六七分相似,皮肤白嫩,俊美至极,只是脸部的线条更柔和一些,看起来有些雄雌莫辩。
方瑞一听,精神顿时一振,忙不迭点头:“好,我一定好好表现,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顾青云有些哭笑不得,他之前还以为方瑞变成叛逆少年呢,没想到对方倒是光棍得很,这么快就认错了,和宋行之说的一样。
他开始询问事情的经过和缘由,等听完后,顾青云忍不住皱眉。
话说自从方姝儿嫁给六皇子后,大概是这场婚事提醒了年老的皇帝,他还有几个年纪小的儿子,于是在水师大败荷兰之际,皇帝趁此机会顺势把余下的皇子们封为亲王,其中六皇子为礼亲王,最近被皇帝扔进宗人府干活去了。
有了爵位和差事,和之前的光头皇子肯定不一样,作为亲王妃唯一的弟弟,慢慢的,不知不觉中方瑞在书院里和一帮勋贵子弟玩在一块,这几次就是受他们的怂恿逃课出去玩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