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顾青云见他说起外面的事情时,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想到他八岁入学,一直住宿,放长假就回到方子茗身边,有人管着,对外面的世界的确接触得不够多,所以一被人带出去玩了一圈,自然食髓知味,能干出以前不会干的事。
既然知道原因,顾青云就有了解决事情的方法,只是他听到后面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等他听到有人带方瑞去相公馆大开眼界时,心里就冷不丁地打了个突。
晕,不会是有人使坏把方瑞往断袖方向引导吧?他再看看方瑞的相貌,觉得有这样一种可能,不过这种事暂时不好当面说出来,毕竟在孩子眼中,那群小伙伴很讲义气。
顾青云和方瑞一回到顾宅,就发现事先被他通知的方仁礼和王氏早就来了,两人一见到方瑞就赶紧拉着他检查身体,一副生怕他受委屈的样子。
“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瑞哥儿就犯错了?”方仁霄皱眉道,对于这个唯一的嫡侄孙,他也是很关心的。
这话一出,那边的方仁礼和王氏马上看过来。
顾青云把方瑞打发去找顾永良,自己则把事情说了一遍。
当听说方瑞被人引到相公馆时,方仁礼等人的眉头也跟着紧皱。
“青云,你说这是有意还是无意?”方仁霄想到最近越来越激烈的皇位之争,还有刚封王的礼亲王,升官不久的方子茗和顾青云……这种事不好说,也许只是少年人一时的好奇,也许是有心人的利用,那些同去的少年什么背景都有,暂时不知道对方的目的。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喜好这一种同性关系,因此相公馆一直遮遮掩掩地存在,而方瑞作为方子茗的独子,万一被人掰弯了,结果会如何?也许只是传个绯闻,伤害到方瑞的身体,或者是抓到个把柄?毕竟主流社会对这种事情还是轻视的,会影响到家族声誉。
再想一想方家和顾家众所周知的亲密关系,不得不说,顾青云发现自家的能量似乎还是有一些的。
方仁礼和王氏则吓了一跳。
“幸好,幸好!”王氏拍拍胸脯,“咱家的瑞哥儿竟然差一点就……”只要一想到孙子以后可能喜欢男人,那他们家肯定会引起一场大地震。
“所以这种事咱们要和瑞哥儿讲清楚,他不是小孩子了,今年就得回乡下场科考,总得让他知道点世事才行。”顾青云提议,之前他就觉得方子茗家里对孩子保护太过,这男子养得太过于单纯可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想想方子茗之前夭折的小儿子,他也能理解他们对方瑞的太过于看重和保护。
总之,一场逃课事件愣是让顾青云等人脑补出一场大戏,以防万一,想到甲院也只是在系统地复习功课,加上家里一堆进士举人,他们就干脆让方瑞请假回家居住,让他天天跟着顾永辰,两人一起读书,一起出去蹴鞠玩耍……
顾青云认为,方瑞和顾永辰在一起,大开眼界是肯定的,毕竟自己的小儿子交游广阔,有时候鬼点子还是挺多的,重塑一下方瑞的三观不在话下。
与此同时,顾青云和简薇又把两家的下人暗自排查一遍,还真清理出两个有异常行为的下人,最后只能找个借口把他们直接卖掉了事。
在这暗潮汹涌的背景下,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只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谨慎行事。
顾青云在鸿胪寺干脆就窝在办公房里,整天不是忙着查看各国的信息资料就是把自己借来的书读一遍,还打算继续翻译外国书籍……一时之间,他变得异常忙碌,还推掉了不少邀约,就算有人找他旁侧敲击,他也是装傻充愣。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半年的时间,中途还发生了几件事情,其中鸿胪寺和翰林院的比赛,鸿胪寺赢了,面对顾永良的贴身防守,姜还是老的辣,顾青云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最终率领本部门以一球之差赢得比赛。
接下来就是顾景的及笄礼,顾家举办得非常成功,单看之后上门探亲事口风的人数就知道了。紧接着就是顾家到卢家下聘,确定顾永辰的婚期。
两件大事忙完,正当顾青云和简薇在考虑顾景的婚事时,湘省有消息传来,顾青云的外公去世了,外婆也卧病在床。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51章 上朝
接到这个消息,顾青云有些愣住了, 就算他早就知道外公外婆这两年的身子骨不好, 但没想到这么突然就不在了!
是的,对他而言, 这很突然。
“夫君?”简薇见他出神, 就伸手把信笺拿过来, 只看了开头几行字就知道原因,想了想就柔声安慰道, “节哀,老人家八十多岁了,是喜丧。”
顾青云无奈地点点头:“我明白。”心里是难过的,又一位亲人离开人世,只是到底相处的时间太少了,没能培养出深厚的感情,这让他有些遗憾,但要说有多伤心, 那是比不过大爷爷顾伯山去世那时的。
分离多年,他不想违心承认自己此时很伤心。
外公去世,按照规定顾青云需服小功, 丧期五个月。顾永良他们又隔了一层, 丧期是三个月。
“我马上让人从库房找出熟麻布和缌麻制衣, 夫君,你得想想,咱们该让谁去奔丧。”简薇提醒他。
顾青云点点头, 思绪转到简薇说的话,虽说林溪村的爹娘肯定会去的,但他这边也应该派人去奔丧,毕竟他的外婆现在还生着病。
其实没什么好思考的,这是母系一族的丧事,他和大儿子有官职在身,不好请假,算来算去,只有小儿子有空闲时间。
就算明年三月是会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陈桥表哥更会因为守孝而错过明年的会试,这可是他之前沉淀六年所等来的机会。
每次顾青云想到这些密密麻麻的亲属关系,还有长长的孝期,他就觉得自己能安安稳稳地、没有阻碍地考完科举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简薇出去准备东西后,顾青云让人把顾永辰找来。
“爹爹,你找我?”顾永辰已经从简薇那里知道陈家的事,此时心里已经有了预感,“是不是让我去湘省啊?好,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嗯,是想让你去陈家。”顾青云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在原地踱步了一圈,还是说道,“现在是九月份,你顺便回林溪村一趟,看看你太爷爷他们,算一算时间还能在十二月或明年一月赶回来,只是……”来回奔波,肯定会对明年的会试有影响。
到了这个时候,顾青云发现儿子太少也不是件好事,像现在就觉得捉襟见肘。
顾永辰跟在顾青云身后踱步,自然明白他的未尽之意,只听他笑道:“爹爹,这次是外祖他们那边的事,我去正常,这种事当然比科考更重要,反正我还年轻,参加会试的机会以后还有,而且还不一定有影响。”
他拍拍自己结实的胸膛,对自己的身体条件还是很有自信的。
顾青云明白这个道理,最后只能说道:“那你赶紧去收拾行礼,这种事不能慢。”虽说这里到湘省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到了那里外公早就下葬,但还是要去上香祭奠的,而且还能看望外婆。
令顾青云没想到的是,顾景知道这个事后竟然也要求一起去。
“不行,来回旅途太辛苦了,你不像你哥哥们那么有经验。”顾青云忙摇头,坐船虽然比在陆地上乘车舒服,但一成不变的风景和单调的生活还是极为无趣的,在运河上行走还好,坐海船有时还会遇到风浪,有一定的危险性,顾景一个娇滴滴的大姑娘,他怎么舍得她去吃苦?
“爹爹,我就是想去,我还没见过太外婆他们呢。”十五岁的顾景皮肤光滑白皙,面容清丽,身段玲珑,气质文雅,书卷气极浓,此时拉着顾青云衣袖撒娇的样子足以让看到的人心软下来,“而且我的身体好得很,您看我都很少生病。”
顾青云很明显受不住这一套,他眼睛眨了眨,想到这段时间为她寻找夫婿时,女儿隐隐的抗拒,心里有些不安。
难不成女儿真的像她之前说的那样不想成亲?还是因为她真喜欢上庞庭深?可是庞庭深因为那一年的孝期,从湘省回来后已经有几个月没上他们家了。
“爹爹,反正我就想在我没有成亲前出去走走,以后嫁人后机会就少了。”最终,顾景的这句话打动了他,于是在他的帮助下,简薇、方仁霄他们也无奈同意了。
兄妹俩很快就收拾好行李和礼品,第二天马上出发,速度极快。
他们一走,顾青云等人就闭门守孝。
不得不说,守孝让顾青云一下子变得更清闲了,不用再费尽心思化解那些若有若无的试探和明目张胆的邀请,每次有人邀约,只需把鞋子上的熟麻布露出来给人看清楚,对方就识趣了。
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顾青云写的炮手教程终于刻好出版。书的大部分都是让军中的人买下,因为之前在工部做的事,他在军中有一定的名气,所以有志于往火炮方面发展的人会买来看,就算不看的,还会有武将会买来充实书库。
不过要说销量有多好那是假的,主要是军队中识字的士兵还是太少,倒是各个地方的军队把书买下来后暗暗开设火炮手培训班,和之前顾青云等人在京城做过的一样。这是经过实战证明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火炮手的命中率。
皇帝和内阁对此持鼓励态度。
对于炮手教程受到的冷落,顾青云早已有心理准备,倒是不怎么失落,偏偏谢长亭看到销量后还不死心地怂恿他继续写话本。
顾青云很是无语,赶紧写信回绝了,有这个时间他还不如多翻译几本书出来。
最重要的是,他不缺钱,没有动力。
不过就算是在孝期,顾青云还是得照常上朝。
这天早上,和往常一样,他在四点四十五分起床,穿上一套宽松的衣裳,洗漱完毕,先喝下一大碗温开水,再走到庭院里打了两套拳,活动一下身体后才回房换衣服。
此时的简薇必定是已经醒来的,除非她怀孕,否则她一向和顾青云差不多同步起床,怎么劝都不听。
顾青云换下之间的衣服,先套上一层麻衣,再在简薇的帮助下穿上朝服,小心把麻衣收好在内,这个时候已经是五点二十分了,等他出门时,时间最多是五点三十五分,此时的他已经用过馒头小菜,精神状态极好。
到了这时,顾永良才刚刚起床。
自从顾青云成为鸿胪寺卿后,他们父子俩就很少同时出门。而除非是生病,否则顾青云总是骑马的。在这个时间点,天色还未大亮,冬天的话还得借光行走,加上他刚吃完早膳,所以他一开始骑马骑得很慢。
等快到六点时,天色已经是蒙蒙亮,这时候他走的地方全是高门大户的街道,两旁的灯笼足以照亮整条街,加上地方宽敞,人流量少,足以让他策马狂奔,一般六点半就可以到达皇城的西长安门。
顾青云在这里下马,搓一搓脸,如今是深秋,能明显感受到脸和手的冰凉。
他左右看了一下,和比他迟一点的太常寺卿打了招呼,然后在顾三元和小满的帮助下把衣冠整理好,在宫门口被御林军检查一遍后,这才一起步行进入皇宫内。
一路上他们没有说话,顾青云朝在路上引导值班的鸿胪寺鸣赞们颔首示意,这个时候还不到早朝的时间,顾青云他们得先到朝房等候,这里是官员们坐立休息的地方。
顾青云按照自己的品级走进最后一间朝房,和其他官员打了招呼后,他刚在门边坐下就立马有人给他奉上热茶,温度是按照他的喜好来的。主要是,在皇宫内有他们鸿胪寺的人在啊,这是主场便利。
顾青云刚喝了一口茶,就发现封少卿走到他面前。
他赶紧站起来和对方走出外面,轻声问道:“有什么事?”他手下的两位左右少卿是轮流来皇宫内值班的,今天正好轮到封少卿。
话是这么问,他的脑里却迅速把昨天发生的事想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要做的。没有外宾觐见,没有地方大员入朝……如果有的话,他们早几天就会接到消息。
“大人,今天气氛有点不对劲,我看到有两个监察御史今天来上早朝了,他们的举止有些奇怪”封少卿小声回答,“这两人之前还在扬州那里,按道理来说不会回来那么快的。”
御史是言官,是特殊的职位,只要他们还在京城,无论品级大小都是可以参加朝会的,尤其是想弹劾官员的时候。
这是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力。
“不要多管,你们按照惯例做好礼仪引导即可。”因为每天早朝的人数不一定一致,这时的位置安排就是由鸿胪寺来做,这个差事吃力不讨好,做不好的话很容易结仇,主要是有人的虚衔品级很高,偏偏掌握实权的官位可能会低得多,或者某人昨天突然被降职了……这些都会考验他们掌握的消息,需要他们好好思考。
所幸前人的经验够丰富,鸿胪寺把这些事情记载得很详细,封少卿等人只有不确定站班位置的时候才会来问他。
封少卿闻言点点头,只是神情还是有些凝重。
顾青云怀疑对方知道一点什么,他看了看其他几个朝房,发现今天的气氛是有些诡异,往常这个时候,大家不是小声交谈就是闭目养神,不像今天,大家的眼神飞来飞去,就是不怎么开口说话。
扬州?扬州能发生什么事?顾青云暗暗思考,半晌之后还是放弃了,他得到的信息太少,在保持中立和减少应酬的同时,他还得承担这样的后果,那就是对重要的消息不够灵通。
等到鼓声响起时,文武百官连忙分成两列站好,一直等到鼓乐响起他们才排队进入殿内。
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中,文武百官行礼完毕,开始奏事。
顾青云手里执着象牙笏,看着上面空白的一片。其他人如果有事要奏,事先会简单写在板笏上,而他要奏事的时间不多,一般都是光溜溜的。
尽管这样,他还是认真听着其他人的奏事,不久就察觉到大家有些心不在焉。
等皇帝把几件事情解决后,场面一下子突然静默下来。
事情很不对劲,顾青云侧头看了一下吴侍郎,见他朝自己眨了下眼睛,心里松了口气,知道不关自己的事。
很快,谜底终于揭晓。
当其中一名御史弹劾扬州乡试主考官科举舞弊、收受贿赂时,全场哗然。
科举舞弊?本朝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出过这种事了!
扬州主考官?那不是楚瑜的亲叔叔吗?顾青云想到了和他同科的榜眼楚瑜,对方在东宫那边任职。
他一想到楚瑜就想到太子,其他人估计也想到了,偷偷地往不动声色的太子那里看。
顾青云暗暗叹了一口气,看来朝中又将有一番震荡了,希望这把火不要烧到和自己有关的人身上。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52章 舞弊
这天早朝爆出了科举舞弊的事,大家就知道有大事即将发生, 不过让大家意外的是, 皇帝暴怒之后,竟然让太子带着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去扬州查看事情原委了。
等下了早朝后, 顾青云注意到脸色苍白的楚瑜, 对方如今是詹事府的正四品少詹事, 已在这个职位做了三年。
“楚兄,你没事吧?”见楚瑜走路似乎有些不稳, 顾青云连忙放慢脚步等他。两人是进士同年关系,刚开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时常会聚在一起喝个酒参加个文会之类的,但出了翰林院后,楚瑜就一门心思往太子那里靠拢,还屡屡想拉拢自己。
顾青云觉得两人不是一路人,不肯答应,久而久之关系就慢慢淡下来。等他后来升官, 楚瑜还不死心,但对方知道自己不乐意时,就算不悦, 也没做什么小动作——不管是什么原因没做, 反正两人见面时还是可以说一些闲话的。
楚瑜闻言一怔, 拒绝顾青云的搀扶,他深吸一口气,很快就把刚才的失态掩饰过去, 摇头道:“我无事。慎之,不管你信不信,我叔叔一向清正廉明,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收受贿赂,泄露试题?肯定是被冤枉的!” 他家爷爷就算去年从吏部尚书的位置下退下来,可底子还在,怎么可能为了区区银子泄露试题,造成科举舞弊?
顾青云想起楚大学士平日里的为人,心里还是有些赞同的,对方在士林中的名声清贵,是个严肃刻板之人,现在竟然被指控牵扯到科举舞弊案,他是觉得有些不敢置信。不过两位御史给出的证据又太惊人,除非是太子那一派的,否则其他人不是保持沉默就是落井下石。
“现在陛下已经让太子殿下带人去查实,清者自清,你不用太过于担心。”憋了一会儿,顾青云终于想到话语来开口安慰他。
楚瑜苦笑,叹道:“我还有事先走了,咱们下次再聊。”说完就拱拱手,飘然而去。
顾青云看着他萧瑟的背影,只觉得官场如同方仁霄所说过的,实在是太过于险恶。之前的楚瑜鲜衣怒马,神采奕奕,旁边总是围着一群人,现在这事一出,身边的人立马就少了,还有人唯恐避之不及。
今天还是高官厚禄,明天可能就是阶下囚。
顾青云摸摸自己腰间的玉佩,很是郁闷。在皇权社会当官,安全感真是不强啊,任你做多大的官,一纸圣旨下来就灰飞烟灭,烟消云散。
感觉到自己饥肠辘辘,他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包,从里面拿出一块素糕点往自己嘴里塞了进去,脑袋里则思考着这件事对自己是否有影响。
幸亏方子茗是在洛阳做知府,扬州城里认识的人不多,最多是有两个进士同年在那里做官,和自己的关系不深。
回到鸿胪寺后早就过了午膳的时间,顾三元一见他回来就大喜,忙把在茶水间加热的饭盒拎过来,一一摆放在案几上,催促道:“叔,这饭菜我一直热着,您快点吃。”
一大碗白米饭,两块煎蛋,一碟青菜和一小碗竹笋,顾青云看到这家常的饭菜,就算刚吃了几块糕点,现在食欲也上来了。
“叔,听说朝中出大事了?”顾三元帮他放好官帽,压低声音道,“是不是和科举舞弊有关?我听见有人说了。”
顾青云抬眼看了看他,再次惊异大家消息的灵通。
这朝中刚商议出来的事,他还没走回鸿胪寺呢,顾三元他们就知道了。
“是的,这事你不要去打听,也不要在外发表什么意见。”顾青云点点头。
“您放心,我懂得的。”顾三元表情严肃地点头,有些庆幸地说道,“叔,幸亏您之前没有去做什么主考官,万一您去的地方是扬州,那咱们就倒霉了。”他跟在顾青云身边日久,当然知道科举舞弊意味着什么,就算你自己清白无辜,只沾上一点点,不是降职就是削职为民,甚至有牢狱之灾,后果极为严重。
顾青云没说话,他自己也有些后怕,这么多年没出过什么大事,谁知道今年会冷不丁地冒出一件大案呢?还有,皇帝让太子去查这件案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毕竟谁都知道楚大学士是太子那边的人。
想到这件事的经过,平时声名不显、学业不精的人突然中举,还做出锦绣文章来,那些落榜的人自然不甘心,一个还好说,一下子出了四五个,自然有人不服,这才有落榜秀才们指责考官们泄露试题、收受贿赂的传言,还被御史们知道了。
你的学识如何,旁人可能不知,但你的同窗们可是一清二楚,所以之前顾青云读书时,从来没想过什么藏拙。当然,他也没有拙可藏,能有多优秀就表现出多优秀,还力求在算学上扬名。
他觉得明天京城的小报肯定也会把这消息披露出来,这可是极为轰动的一件大事,不知又有多少人头落地?不知查出来的罪魁祸首是谁?
在思考中,顾青云不知不觉吃完午膳,等他到庭院里消食转圈时,发现鸿胪寺的人已经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顾青云摇头叹息,本寺的人每天都有人在皇宫里当值,他们的消息极为灵通,只是大家都有分寸,没见谁惹过事。
这时,管少卿和封少卿见顾青云在这里,两人也一起走过来了。
“大人,您说那件事真的是楚学士做的么?”封少卿在顾青云耳边低声问道,“真是不可思议,这没道理啊。”
顾青云低咳一声,看了一眼旁边保持沉默的管少卿,摇头道:“这事不好说,事情未尘埃落定,咱们不好胡乱猜测。”他有些不高兴,他一点也不想和他们讨论这件事好不好。
封少卿注意到顾青云的表情,有些尴尬,不过想到自己上官给人的印象,又淡定下来。
管少卿倒是松了一口气,瞥了封少卿一眼,暗地里摇头,性子还是不够沉稳,难怪尚书大人把他放到他们鸿胪寺。
管少卿觉得他已经老了,现在想的就是安安稳稳致仕,实在是不想掺和到这些事里,明眼人一看就是夺嫡造成的乱子,偏偏陛下还让太子带人去查。说实在的,陛下什么都好,英明神武,就是在立继承人这一块让人看不透。
话说,陛下对太子殿下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呢?朝中大臣对于这个问题可谓是绞尽脑汁,想了又想,人一想多,事情就多起来了,让他们这些想安心做事的人也跟着倒霉。
下午等顾青云回到家时,他刚换了衣服,在书房没看几页书就听说张修远上门来了。
“张兄,你来了!”顾青云赶紧请他到外书房,等他落座就问道,“是不是有什么急事?”自家还在孝期呢,他就上门了,不过想到两人还有一层亲戚关系,倒是不大要紧。
张修远摇摇折扇,白了他一眼:“还能有什么事?不就是今天早朝的事,我想着事关重大,就想着来和你说说话。”
不知是张修远太过于懒散,不喜钻营,还是什么原因,反正两人的立场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