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蓑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七尺书生
“正是!”洵溱含笑应答,“如今,兵马大权仍由少秦王亲自执掌。至于西律武宗,则是诸位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我明白了!”严顺若有所思道,“论高手之云集,非中原武林莫属。因此,西律武宗必须以中原为根基,不断地向外扩张。倘若失去中原武林,我们将如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纵使招募再多人马,也无法成为真真正正的武林第一。”
“是了!是了!”洪寺幡然醒悟,“难怪大小姐执意命我们进入中原,原来是让我们为西律武宗扎下根基。”
“四位不愧是少秦王的‘老臣’,果然聪明过人,一点就透。”
“大小姐谬赞,着实令我等汗颜。”回忆这几日的所作所为,雷震忽觉羞愧难当,尴尬无比,“与少秦王和大小姐的鸿鹄之志相比,我们几人的‘小算盘’实在是……丢人现眼!”
“那柳寻衣呢?”袁孝心念一转,匆忙追问,“他在少秦王的计划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北有贤王府、南有金剑坞,再加上六大门派、四大世家及‘改邪归正’的龙象山和绝情谷,他们的势力遍布东南西北,掌控着中原武林十之七八的人、财、物。剩下二三,亦由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强和绿林帮派牢牢把持。这些人合在一起,几乎将中原武林瓜分殆尽。我们初来乍到,欲从人家手中分一杯羹,必会遭到各门各派的抵制。倘若没有排山倒海的实力,我们连站都站不稳,更谈何风生水起?”洵溱不急不缓地说道,“四位平心而论,仅凭上京四府的力量,有没有可能在虎狼横行的中原武林杀出一条血路,抢占一席之地?”
“这……”四人一怔,眼中皆是一抹惭愧之色,“恐怕不能。”
“确实如此。”洵溱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示意四人不必介怀,又道,“你们无法令西律武宗在中原立足,但柳寻衣可以。”
“他可以?”雷震忍不住笑出声来,“他现在可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大小姐,我们不否认柳寻衣勇武过人。可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柳寻衣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大势所趋下逆流而上。”严顺委婉提醒,“我担心和他走的太近,非但不能借水推船,反而受其连累。”
“此言差矣!其实,柳寻衣是上天赐给少秦王的福将。”洵溱似笑非笑地摇摇头,“不仅仅因为他武功高强,更因为他无出其右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如果西律武宗由他执牛耳,用不了多久,江湖中那些大名鼎鼎的高手就会望风来归,与我们同坐一条船。到时,莫说中原武林未有敌手,纵使放眼天下……只怕也找不出能和我们抗衡的第二家。”
“大小姐此言何意?”
“天机不可泄露,恕我暂时卖个关子,待时机成熟你们自会知晓。”面对满心好奇的四人,洵溱思忖再三,终究对柳寻衣的身世避而不谈,“不过,我敢以自己的性命担保,柳寻衣在中原武林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绝对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大。当今世上,恐怕也只有他才能令初出茅庐的西律武宗在中原武林迅速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
“这……”洵溱的信誓旦旦,令袁孝四人既惊骇又讶异,一时百感交集,不知所言。
“我是在‘放长线钓大鱼’,你们信不信?”
“我等对大小姐深信不疑……”
“那好!从今往后,你们不能再对柳寻衣有一丝一毫的抱怨。”洵溱神情一禀,用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令道,“非但不能在暗中使绊子,而且要在他面前表现的赤胆忠心,生死相随。记住,柳寻衣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你们待他越诚挚,他对西律武宗越上心。想当初,柳寻衣曾奉大宋朝廷之命潜伏在洛天瑾身边,结果却被洛天瑾的诚意深深打动,险些临阵倒戈。由此足见,此人心思细腻,极易感情用事。”
“少秦王真的放心将西律武宗交由柳寻衣掌管?”洪寺迟疑道,“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此子心怀叵测,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只是掌管中原四大分舵的副宗主,并非统揽大局的宗主。而你们……才是中原四大分舵的中流砥柱。因此,只要你们心向少秦王,柳寻衣就掀不起什么风浪。”洵溱话里有话地说道,“既要顺从他,也要提防他。既不能架空他,也不能让他滥权。总之,你们的人可以受柳寻衣驱使,但你们的心……必须永远忠于少秦王一人。个中尺度,我相信四位一定能拿捏的恰到好处。”
“我等明白!”
在洵溱意味深长的目光注视下,袁孝四人相视一眼,一齐拱手领命。
“敢问大小姐,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是不是亮出‘西律武宗’的旗号正式入关?”
“时机未到,万万不可!接下来,我和柳寻衣前往漠北寻找苏禾。”洵溱黛眉微蹙,慢条斯理地将自己思虑多日的计划娓娓道出,“你们留下三成心腹留守上京,而后率领七成人马相继入关。严舵主率严门弟子前往河西,投奔秦氏家主秦苦。洪舵主率洪门弟子前往湘西,投奔腾族族长腾三石。雷舵主率雷门弟子前往洛阳城,投奔贤王府府主谢玄。至于袁舵主……率袁门弟子赶赴武当,投奔当今中原武林盟主清风。切记,你们不能打出‘西律武宗’的旗号,也不能提及柳寻衣,更不能暴露自己与少秦王的关系。外人追问起来,只说关外偏远,人稀物乏,继续留在东北恐难有所作为。你们早已羡慕中原繁盛,故而斗胆南下,另谋安身立命之所、一展宏图之机。”
“大小姐为何这般安排?”
“眼下根基未稳,贸然打出西律武宗的旗号极有可能被人扼杀于萌芽之中。你们先行渗入,待柳寻衣重返中原再以雷霆之势一拥而起。”
“纵使不打出西律武宗的旗号,我们也可以自立山头。”雷震愤愤不平地嘟囔一句。
“自立山头?说的轻松。”洵溱揶揄道,“如果你不想三天两头被人找茬,不想连吃饭睡觉都小心翼翼,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棵大树暂时栖身。”
袁孝不可置否地点点头,好奇道:“大小姐言之有理。只不知……为何选秦苦、腾三石、谢玄和清风?”
“秦苦掌权不久,在河西秦氏一直争议不断,现在亟需外部力量帮他制衡秦家的老顽固。而且此人十分贪财,只要严舵主携带厚礼前去投奔,相信他求之不得。腾三石是中原武林的副盟主,为人老成持重,恪守江湖道义,尤其是与萧芷柔父女相认后,更是感念天地,善心大起,越来越喜欢扶危拯溺,帮自己积累功德。因此,洪舵主前去投靠,腾三石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就算不肯收下你,也会帮你在中原落脚。至于谢玄……实不相瞒,他是少秦王的朋友,也是我们帮柳寻衣推翻清风父女的关键人物,算是自己人。因此,雷舵主见到他后不必刻意隐瞒西律武宗与柳寻衣的事,大可直言不讳,以免令其心生间隙。眼下,他在凌潇潇的眼皮子底下步履维艰,正是无人可信、无人可用的时候,雷舵主的出现必能为其缓解燃眉之急。稍后,我修书一封,劳烦雷舵主亲手交给谢玄,后面的事他自会帮你安排妥当。至于其他门派……要么实力不济、要么地域偏狭、要么鼠目寸光、要么与金复羽沆瀣一气,都不是我们的最佳人选。”
“那清风呢?既然他是我们的对手,大小姐又为何让袁某投奔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洵溱诡谲一笑,狡黠道,“如今,清风是我们最大的绊脚石,此人一日不除,柳寻衣一日不能平反,西律武宗一日不能见光。然而,清风是只老狐狸,不会轻易掉进我们的陷阱。因此,在我们动手前必须千方百计地接近他,只有对他了解的越多,除掉他的把握才会越大。眼下,他虽已贵为中原武林盟主,但其实过的并不舒心,江湖中至今仍有不少人对他阳奉阴违。此时,袁舵主身为‘外来的和尚’登门投效,未必能受到他的欢迎,但一定不会被他拒之门外。我猜,清风极有可能利用你搅一搅中原武林这趟浑水,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
血蓑衣 第九百三十四章:牵线搭桥(一)
十一月十五,上午。
袁孝、严顺、洪寺、雷震应柳寻衣之邀前往中堂议事。洵溱、阿保鲁、萧阳、苏忽、荀布道一起来“凑热闹”。奇怪的是,身为主角的柳寻衣却迟迟不见踪影。
“大小姐,自从你向我们讲明利害,我们就笃定心思欲与柳寻衣化干戈为玉帛。”坐在中堂闲来无事,雷震忍不住向洵溱抱怨,“可不知为何?前几天我们不想见他,这几天他却故意躲着我们。害我们一直找不到机会和他‘化敌为友’。”
“我知道为什么。”洵溱揶揄道,“他八成已发现账目中的纰漏,知道你们的城府一个比一个深,因此不敢再和你们轻易见面。”
“大小姐,我们已经知错……”
“不必多言,稍后看我眼色行事。”
“明白!”
话音未落,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凌乱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潘雨音领着数十名袁门弟子将大大小小的箱子抬进中堂,有条不紊地排列在众人面前。
望着熟悉的箱子,心事重重的袁孝四人登时脸色一变,彼此顾盼,眼中皆是一抹忐忑之意。反观洵溱,优哉游哉地坐在一旁,一边喝茶一边默默观察着堂中的局势。
“副宗主到!”
伴随着一声亮如洪钟的吆喝,柳寻衣在唐阿富与一名年轻男子的陪同下大步流星地走进中堂。
“拜见副宗主!”
一见柳寻衣,如坐针毡的袁孝四人蓦然起身,毕恭毕敬地朝他拱手施礼。
值得一提的是,当袁孝看见跟在柳寻衣身后的那名年轻男子时,眼中悄然闪过一抹惊诧之意。
二十上下的年纪,朗目疏眉,日角珠庭,衣冠楚楚,仪表堂堂,眉宇间透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与韧性,一双黑白分明的眼中不时闪过一丝睿智的精光。
细细观瞧,年轻男子在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气韵,竟与“上京四府”之首的袁孝颇有相似。
“四位都是在下的前辈,不必拘礼。”见袁孝四人态度大转,对自己恭敬有加,柳寻衣暗吃一惊,连忙朝他们还礼,同时向潘雨音问道,“潘姑娘,东西可否备齐?”
“都在这里!”潘雨音快速清点一遍,回道,“袁门十五箱、严门十三箱、洪门十二箱、雷门十二箱,共计五十二箱。其中,上京四府的人丁名册、生意账簿、地契田契、银票当票十二箱。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四十箱。”
“全部打开!”
柳寻衣一声令下,站在箱子旁的数十名袁门弟子一齐打开箱盖,露出一卷卷皱巴泛黄的卷宗账簿及一堆堆璀璨夺目的金银珠玉。
见状,袁孝、严顺、洪寺、雷震暗吃一惊,下意识地抬眼朝自家的箱子望去。
当他们看到原本被自己故意拆乱的账簿,井井有条地罗列在箱中时,四人心中隐约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们知道,柳寻衣经过数日的不眠不休,现已将上京四府的账目查的一清二楚。再对比眼前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银票当票、地契田契等物,逐一核验盘算,想摸清他们的底细以及找出账目中的纰漏,根本不算难事。
殊不知,柳寻衣曾为大宋朝廷效命多年,他在天机阁勤学苦练的十几个春秋,除文才武功外,识人、辨凶、探听、追踪、盘问、查账、抄家……亦是每一位东府少保必学、必会、必精的本领之一。
因此,当柳寻衣拿出对付朝廷大臣的那套本事对付袁孝四人,纵使达不到信手拈来,至少也算驾轻就熟。
此刻,心中有鬼的袁孝四人纷纷面露难色,不约而同地向洵溱投去恳切的目光。
然而,洵溱却佯装对他们的担忧一无所知,非但不替他们解围,反而煞有介事地问道:“这些东西都是上京四府的机密,可否查出什么问题?”
“实不相瞒,确有……一些问题。”柳寻衣深深看了一眼心猿意马的袁孝四人,勉为其难地回答。
言罢,柳寻衣从潘雨音手中接过一本账簿,苦涩道:“这本账簿……是唐兄四处打探并一一查证后,与潘姑娘重新清算的数目。其中,上京四府的弟子与人丁名册大致相同,不算打理生意的伙计和混吃等死的闲人,袁、严、洪、雷麾下各有弟子千余人。袁门弟子最多、雷门弟子最少,但上下相差不过一二百人。然而,除人丁名册之外,其余的府宅田地、生意盈亏、钱粮收支等等,皆与四位交给我的账目……略有不同。”
此言一出,袁孝四人的心脏瞬间提到嗓子眼,脸色更是一个比一个难看。
“哦?”洵溱黛眉微蹙,故作惊奇,“有何不同?”
“这……”望着心神不宁的袁孝四人,柳寻衣面露迟疑,踌躇不语。
“为何不说?”洵溱迫不及待地追问,“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
“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不如先让大家回去,我们私下……”
“不!又不是偷鸡摸狗的事,为何不能公之于众?更何况,今日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有事不必藏着掖着。”洵溱打断柳寻衣的建议,转而将摄人心魄的目光投向六神无主的潘雨音,凝声道,“潘姑娘,你告诉我究竟有何不同?是多了……还是少了?”
“这……”潘雨音看看眉头紧锁的柳寻衣,又看看心急如焚的洵溱,纠结再三,方才吞吞吐吐地答道,“与我们清算的数目相比,这些账簿中记录的……支出更多,收入更少。”
“潘姑娘的意思是……他们花出去一文,却记账一两?反之,收入一两,却记账一文?”洵溱将冷厉如冰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袁孝四人身上,质问道,“难道这就是你们天天哭穷的理由?”
“哼!”阿保鲁怒叱道,“当日,大小姐找你们帮忙,你们却口口声声说什么‘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今被人家揭穿老底,又有何话可说?”
“我们知错……我们无话可说。”
面对洵溱与阿保鲁一唱一和的叱责,袁孝四人表现的心灰意冷,噤若寒蝉。
“阿保鲁、萧阳、苏忽、荀布道,将他们四人统统拿下!”洵溱似乎越想越气,“砰”的一声将茶杯摔在桌上,怒道,“一群吃里扒外的白眼狼,枉少秦王对你们委以重任,有求必应,你们竟敢利用他的信任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实在可恶、可恨、可耻,我要斩下你们的首级向少秦王复命!”
“我等知错!大小姐饶命!大小姐饶命啊……”
见洵溱怒不可遏,袁孝四人连忙跪倒在地,捣蒜似的朝她叩首求饶。与此同时,堂中的数十名弟子亦纷纷跪倒在地,一起替四人求情。
见状,柳寻衣与潘雨音、唐阿富同时一愣。虽然他们料到洵溱有可能动怒,却万没料到她竟对少秦王的四位“功臣”心生杀意。
犹记得,洵溱信誓旦旦地告诉柳寻衣,自己对袁孝四人只能敲山震虎,不能杀鸡儆猴。
今天这是怎么了?洵溱为何突然转性?难道她一点也不在乎袁孝四人的劳苦功高?一点也不顾忌少秦王和他们二十几年的情分?
亦或是……洵溱一直看他们不顺眼,以前苦于没有真凭实据,因此打不得、骂不得。而今柳寻衣查出如山铁证,正好让她顺水推舟,借刀杀人?
一瞬间,无数念头在柳寻衣的脑海一一闪过,令其一头雾水,心乱如麻。
“柳寻衣,都是你害我们!”雷震气急败坏地骂道,“早知道你想置我们于死地,但没想到你的手段竟然如此卑鄙!我们好心好意地配合你,你却鸡蛋里挑骨头……”
“我……”突如其来的乱局令柳寻衣骤不及防,百口莫辩。
“冥顽不灵!”洵溱眼神一狠,冷声道,“明明自己做错事,非但不知悔改,反而以下犯上,出言不逊。萧阳,给我狠狠掌雷震的嘴!”
“遵命……”
“我来!”
未等萧阳上前,一直憋着一口恶气的阿保鲁猛然飞身而至。未等雷震朝他挤眉弄眼,阿保鲁已抡起蒲扇大手,毫不留情地朝他的脑袋狠狠扇去。
“啪!”
一巴掌下去,雷震的脸上瞬时留下五道殷红指印,同时嘴角渗出一丝鲜血。
“阿保鲁,你他妈来真的……”
“你中饱私囊是真,老子打你凭什么作假?”
见雷震口无遮拦,阿保鲁脸色一变,为免露出破绽,连忙咒骂一声,紧接着劈头盖脸一通狂风暴雨,直将有苦难言的雷震打的瘫倒在地,嘴里“呜噜呜噜”囫囵不清。
“你们还在等什么?”
洵溱目光不善地盯着不知所措的萧阳几人,催促道:“去将袁孝、严顺、洪寺绑起来,今日午时送他们上路!”
“是……”
“等一下!”
情急之下,柳寻衣已来不及权衡利弊,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此事因我而起,你不能杀他们。”
“明明是他们自己手脚不干净,与你何干?”洵溱话里有话地说道,“更何况,他们一直不服你,今天好不容易找到理由,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他们……”
“若是如此,则更不能杀他们!”柳寻衣眼神一变,笃定道,“我查账只是听从你的建议,断无故意找茬的企图。倘若他们因此落难,你让上京四府的兄弟如何看我?又让世人如何看我?”
“这……”
见柳寻衣义正言辞地替袁孝四人出头,洵溱心中窃喜,表面上却故作坚持,愤懑道:“有道是‘以小见大,管窥知豹’。他们在账目上弄虚作假,说不定在其他地方同样掩人耳目。少秦王最憎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他们犯了大忌,你一句话就想大事化小,凭什么?”
“这……”
当柳寻衣欲言又止,踌躇不决时,站在其身后的年轻男子似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紧迫慌乱,不顾身份地贸然插话:“就凭他是西律武宗的副宗主,掌管中原四大分舵一切事宜,也包括四位舵主的生杀赏罚,不知道……行不行?”
……
血蓑衣 第九百三十五章:牵线搭桥(二)
年轻男子话一出口,立即招至所有人的目光。其中,尤以袁孝的眼神最为复杂。
萧阳眉头一皱,斥道:“你算什么东西?这里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
“我……”
“他所言……不无道理。”
未等年轻男子应答,洵溱忽然眉头一挑,若有所思道:“既然少秦王钦点柳寻衣为西律武宗的副宗主,则中原四大分舵的生杀大权应尽归其手。如此想来,我自作主张……多少有些越权。”
“大小姐……”
“不必多言!”洵溱摆手打断阿保鲁的辩解,正色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西律武宗也有西律武宗的规矩,任何人都不能有恃无恐,随心所欲。”
言至于此,洵溱将别有深意的目光投向神思凝重的柳寻衣。
见时机已到,袁孝连忙招呼严顺等人向柳寻衣叩首求饶:“我等知错,望副宗主开恩!”
“这……”
柳寻衣似乎被袁孝四人的举动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两步,一脸茫然地望向想笑却又不敢笑的洵溱,似是向她求助。
“依我之见,杀之后快,以儆效尤!”
洵溱假装自己看不出柳寻衣的心思,非但不替他解围,反而在一旁添油加醋,唯恐柳寻衣心慈手软。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柳寻衣试探道,“非要置人于死地?”
“你在问我?”洵溱不答反问,“西律武宗的副宗主是你,不是我。”
“你的意思是……此事由我做主?”柳寻衣将信将疑,“纵使我网开一面你也没意见?”
“我有意见你会听吗?”
“这……”
面对洵溱的不瘟不火,柳寻衣犹豫再三,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年轻男子,问道:“袁霆,你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这……”心慌意乱的袁霆被柳寻衣当众点名,眼神变得愈发纠结,为难道,“副宗主,此事与家父有关,依理……在下应该避嫌。”
袁霆口中的“家父”指的正是袁孝。休看袁孝家大业大,膝下却只有袁霆一个儿子。
不过父子俩却是一对冤家,任袁孝八面玲珑,为人处世圆滑老道,待人接物无往而不利,却偏偏在自己儿子面前放不开手脚,甚至屡屡出糗。
究其根源,皆因袁孝发迹之初,私欲膨胀,再加上当年的他血气方刚,垂涎美色,整日流连于烟花柳巷,莺莺燕燕,令自己的糟糠之妻伤心欲绝,最后抑郁而终。
由此,在年幼的袁霆心里埋下一颗怨恨的种子,以至父子二人心生隔阂。
庆幸的是,发妻的离世令袁孝幡然醒悟,痛不欲生的他在亡妻灵前立下誓言,此生此世绝不再沉迷酒色,混沌度日,而要奋发图强,壮大家业,让他们唯一的儿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逝者已矣,袁孝唯一能做的只有加倍疼爱袁霆,也算对亡妻的一种慰藉。
这些年,袁霆的年纪慢慢长大,渐渐体会到袁孝的良苦用心,故而父子俩不再像昔日那般水火不容。
尤其是近两年,他们的关系愈发好转。虽不如寻常父子那般亲近,但至少能和平相处。不像当年,三句话不到就要吵的天翻地覆,闹得不欢而散。
其实,怨恨归怨恨、不和归不和,父子终究是父子,血浓于水的感情又岂能轻易磨灭?
今日见袁孝面临“生死之虞”,袁霆表现的忧心如焚,足见在他心中对袁孝并非毫无感情。他只是将亲情深埋心底,不愿轻易示人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柳寻衣不知从哪儿打听来袁孝父子的往事,故而主动拉拢心怀壮志却一直被袁孝捧在手心,悉心呵护,以至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袁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