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蓑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七尺书生
“我对柳大人的武功当然信心十足,但‘拳脚’比试不允许使用内力。呼兰明显是赤手空拳,近身搏杀的高手,这种打法他几乎天天钻研,早已将各种技巧烂熟于心。反观柳大人……经验或有不足。”冯天霸解释道。
“不错!”悟禅连连点头,“上午,连苏施主都承认呼兰身手了得,因此我们不该低估他的实力。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忽烈和汪德臣何其精明,岂会做亏本的买卖?”冯天霸接话道,“他们敢让我们参加‘那达慕’,足以说明胸有成竹,早已暗中算计好一切。”
“这……”
被悟禅和冯天霸连番提醒,心不在焉的柳寻衣渐渐意识到此事的蹊跷,沉吟道:“如此说来,拳脚、兵刃、弓箭三场比试,我们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虽然黎海棠的箭法出神入化,但蒙古人善长骑射也是妇孺皆知的事。”冯天霸无奈道,“他们能用弓马刀箭打下偌大的江山,箭法又岂能小觑?说不定,忽烈早已在心中选定一位箭术超群的高手,那人的箭法……未必逊于黎海棠。”
言至于此,冯天霸赶忙朝愤愤不平的黎海棠拱了拱手,以示自己并无恶意。
“小僧认为,呼兰虽身手卓绝,但恰恰是最容易对付的一个,因为我们都亲眼见识过他的手段。”悟禅若有所思,出言不急不缓,“反而是‘兵刃’与‘弓箭’两场比试,我们不知道蒙古会派出什么样的高手,因此……胜负难料。”
“小和尚,你这样说未免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黎海棠对悟禅的担忧嗤之以鼻,撇嘴道,“天下任何事我都可以不计较,唯独箭法……我认天下第二,谁敢称天下第一?”
“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冯天霸反驳道,“我知道你天赋过人,曾苦练于寒冬酷暑,但谁能保证天下没有比你天赋更高,苦练更久的人?”
“我明白了,你们根本是对人不对事!”黎海棠恼羞成怒,面露不悦,“你们不是不相信我的箭法,而是不相信我的人。”
“你为人轻浮圆滑,狂妄自负,不相信你有什么奇怪?”冯天霸不甘示弱,反唇相讥,“此事关乎大宋一府之地,那可不是仨瓜俩枣,而是万顷疆域及百万黎民……”
“依你之见,我就不应该掺和这件事。”黎海棠怒极而笑,自嘲道,“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又不是朝廷命官,何必多管闲事,冒着性命之虞替你们背负千古骂名?”
“你虽不是朝廷命官,但你是汉人,岂能漠视天下兴亡?”
“真是不可理喻!”黎海棠恼怒道,“让我帮忙的是你,不让我帮忙的也是你,你究竟什么意思?”
“我只是提醒你,不要将‘那达慕’当做一场儿戏,更不要仗着自己有几分本事就盲目自大!”
“你分明是信不过我……”
“不要吵了!”
沉默良久的柳寻衣突然开口打断二人的争执,沉声道:“比输赢更重要的是人心,如果我们自己内讧,岂不是让蒙古人看笑话?”
“柳施主可有高见?”为免冯天霸和黎海棠再吵起来,悟禅匆忙转移话题。
“谈不上高见,但总好过我们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柳寻衣思忖道,“你们有没有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
闻言,冯天霸、黎海棠、悟禅不禁一愣,纷纷陷入沉思。
“柳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但眼下我们除呼兰之外,对其他人一无所知。”冯天霸将信将疑,吞吞吐吐,“又如何判定谁是上驷?谁是中驷?谁是下驷?”
“我们虽不知对方的底细,却对自己的底细了如指掌。”柳寻衣微微一笑,趁机缓解冯天霸和黎海棠的矛盾,“虽然你对黎海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他的箭法我们却有目共睹。且不论什么‘人外之人,天外之天’,只说你我生平至今,可曾遇到过比黎海棠的箭法更高明的人?
“这……”冯天霸一阵语塞。
“毋庸置疑,我们中的‘上驷’非海棠莫属。同样,蒙古人善骑射,想必不缺箭术高超之辈,但能否达到海棠这般登峰造极,尚未可知。因此,蒙古在‘弓箭’比试中派出的人……姑且算他们的‘中驷’。”柳寻衣有条不紊地分析道,“以上驷对中驷,海棠无疑最有把握先下一城。”
“那中驷和下驷……”
“若与柳施主相比,小僧自愧不如。因此,他应该是‘中驷’。”悟禅抢在柳寻衣前面作答,“只不知……蒙古人在‘兵刃’与‘拳脚’两场比试中,呼兰算‘上驷’还是‘下驷’?”
“不知道。”柳寻衣一愣,转而面露苦涩,“呼兰的功夫我们已经见识过,冯天霸被他连让三招,却仍讨不到半点便宜。足见这位深受汪总帅青睐的汪古部第一高手……不简单。至于我,相比于拳脚,其实更擅长兵刃。因此,若全力以赴的来一场比武,我用‘兵刃’的胜算更大。”
“柳施主所言甚是!其实,小僧并不擅长兵刃,相比之下赤手空拳更适合小僧……”
“等等!”黎海棠眉头一皱,连忙挥手打断,“忽烈说过,‘那达慕’让柳大哥与呼兰一较高下。如果临时换成小和尚,忽烈和汪德臣肯不肯答应?”
“不肯!”柳寻衣笃定道。
“嘶!”
此言一出,黎海棠三人不禁大惊失色,看向柳寻衣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涌现出一抹茫然之意。
俨然,他们谁也不知道柳寻衣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因此,中驷是我,下驷……也是我。”柳寻衣幽幽地说道,“这三场比武关系到宋蒙未来的国策,无论是我们还是蒙古派出的高手,一定会死战不退,绝不认输。悟禅小师傅乃佛门中人,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又岂能痛下决心与他们不死不休?”
“如果让你以一敌二,会不会……”
“放心,我早已想好对策。”柳寻衣淡笑道,“那达慕召开之日,无论先比‘兵刃’还是先比‘拳脚’,我都会将全部精力注入第一场,并且拼死赢下第一场。至于后面一场……则会量力而行,不会强求。”
“好主意!”黎海棠第一个赞同,“如果柳大哥全力以赴,纵使切磋拳脚想必也能胜呼兰一筹。”
悟禅稍作思量,从而缓缓点头。唯独冯天霸一直愁眉不展,似是郁结难舒。
“冯兄,你意下如何?”
“实不相瞒,其实我……一直都有一个担心。”冯天霸满眼纠结,扭捏道,“如果说出来,希望柳大人不要见怪……”
“但说无妨!”
“冯某绝不是不相信柳大人的武功,也不担心柳大人和呼兰的比试。”冯天霸在心中反复措辞,踌躇道,“真正令我担心的,恰恰是‘兵刃’的那一场。万一‘兵刃’的比试在前,而柳大人付出全力却难以取胜,那……大宋岂不是输定了?”
“柳大哥刚刚已经说过!”黎海棠不满道,“相比于拳脚,他更擅使兵刃。顾名思义,柳大哥在‘兵刃’的比试中胜算更大……”
“话虽如此,但……也要分遇到什么对手。”
“嘶!”
冯天霸此言一出,登时令柳寻衣重足屏息,掩面失色。与此同时,欲言又止的黎海棠和悟禅也在内心深处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却又一时理不清头绪。
在冯天霸五味杂陈的目光注视下,原本胜券在握的柳寻衣仿佛一下子坠入无尽深渊,心里空荡荡的宛若游荡在幽冥地狱的孤魂野鬼,永远暗无天日,永远……盼不到黎明的曙光。
“千算万算……”柳寻衣神情呆滞,喃喃低语,“偏偏漏算近在眼前的他……”
“柳大哥,你……说的是谁?”
“我……”
“柳兄弟!”
未等柳寻衣开口作答,一道浑厚而洪亮的声音陡然自帐外响起。
帐帘被人轻轻拨开一道缝隙,似乎又犹豫一下。紧接着,帐帘高高撩起,踱步走进一位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威武汉子。
来人,正是“漠北第一快刀”苏禾。
……
血蓑衣 第八百零三章:草原酒馆
“苏禾,你这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竟然还敢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见苏禾,冯天霸的脸色陡然一变,怒气冲冲地迎上前去,不由分说地劈头盖脸一通喝斥。
“亏你口口声声和柳大人称兄道弟,今天却在背后捅刀子,这里不欢迎你……”
“住口!”面沉似水的柳寻衣陡然喝止,“你在说什么混账话?”
“要不是他在忽烈面前胡言乱语,也许我们不用和蒙古人比试三场……”
“一派胡言!”
“可……”
“冯统领,坐下喝口茶。”
黎海棠见机行事,一边将愤愤不平的冯天霸拦在身后,一边朝苏禾讪讪一笑,示意他不要怪罪。
“苏大哥,冯天霸他……”
“苏某明白冯统领的心情,不会与他计较。”苏禾不以为意地苦涩一笑。
“那就好。”柳寻衣的态度虽一如往常,但言辞却十分生疏,“天色已晚,不知苏大哥有何贵干?”
“我来找你……”苏禾欲言又止,似乎心有顾忌,“行营内说话不方便,如果柳兄弟不忙……可否随我去一个地方?”
“这……”
对于当下的处境,柳寻衣本欲出言拒绝,可当他看见苏禾那副紧张而期待的神情时,到嘴边的话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好!”
踌躇再三,柳寻衣将心一横,向黎海棠、冯天霸叮嘱几句,而后跟着苏禾一路离开行营。
金乌西坠,令天色变的愈发昏暗。各怀心思的苏禾与柳寻衣一前一后,默不作声地走在一望无垠的茫茫草原,不知不觉,二人已走出七八里地。
“苏大哥,我们究竟去什么地方?”柳寻衣望着埋头前行的苏禾,又回望一眼渐行渐远的行营,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主动打破沉默,“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快到了!”苏禾并不接柳寻衣的话茬,自顾说道,“再走一盏茶的功夫便是。”
“是哪儿?”
“一个能令人忘却烦恼的地方。”
“这……”
未等柳寻衣继续追问,苏禾已越走越远,魁梧的身姿在晚霞的映射下泛着一层若有似无的彩晕,仿佛与草长莺飞,一碧万顷的大草原渐渐融为一体。
片刻之后,柳寻衣和苏禾走入一片起伏不平的草地,不远处隐约可见炊烟袅袅,于空荡寂寥的漠北草原显的分外离奇。
他们朝炊烟的方向快走几步,待翻过一座草坡后,一间泛着幽幽烛光的凉棚,赫然呈现在二人眼前。
简陋的凉棚七扭八歪地架在草地上,被风一吹仿佛摇摇欲坠,看上去极不结实。
凉棚下,架着一口锅灶,灶旁堆放着成山的奶酒和干肉。不远处摆着一张斑驳破旧的长桌及两条坑洼遍布的长凳。
除此之外,棚下只剩两盏聊胜于无的烛台,一盏挂在棚柱上,另一盏放在桌子中间。
凉棚四周,聚集着数十只膘肥肉厚的绵羊,于日月交替的惬意时光,优哉游哉地咀嚼着生生不息的肥美水草。
此时,一位年过六旬的佝偻老人,手持长鞭慢慢悠悠地轰赶着远处的绵羊,口中不断发出阵阵吆喝。
另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守在灶火旁,用一柄大勺小心翼翼地翻动着满满一锅羊肉,不时朝热气腾腾的浓汤中投入几把香料,令本就香气扑鼻的羊肉变的愈发鲜美,浓浓的肉香随风飘荡在辽阔草原,沁入姗姗而来的柳寻衣和苏禾的口鼻,令二人情不自禁地口中生津,腹中打鼓。
“巴音!”
“啊……”
当少年全神贯注地熬制肉汤时,苏禾蹑手蹑脚地来到近前,突然开口,登时将这名叫“巴音”的少年吓的身子一颤,手中的大勺“咣啷”一声掉进锅里,口中发出一道惊呼。
“浑小子,是不是又把汤锅打翻了?”
远处的老者循声而望,同时抬脚朝凉棚走来。
“苏大哥!”
当猝不及防的巴音辨认出苏禾后,眼中的惊恐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浓浓的欣喜之意。
“爷爷,是苏大哥!是苏大哥来了!”
巴音一边朝骂骂咧咧的老者解释,一边兴奋地绕着苏禾手舞足蹈。
反观苏禾,面对少年的过分热情非但没有半点不悦,反而出手揽住他的腰,像拎一只小鸡仔似的将其高高举过头顶,再慢慢悠悠地放下来。
“两年未见,你又长了不少肉。”
“爷爷告诉我,只有多吃肉才能像苏大哥一样强壮。”
面对苏禾的宠溺,巴音嘿嘿一笑,转而将狐疑的目光投向站在远处,一脸茫然的柳寻衣,错愕道:“他……是苏大哥的朋友?”
“柳兄弟,我来为你介绍。”苏禾引荐道,“他叫巴音,与我出自同一部族。那位放羊的老人名叫赛罕,是巴音的爷爷,也是这间草原酒馆的主人。”
“草原酒馆?”柳寻衣一愣,下意识地环顾四周,“这里是一间酒馆?”
“只是名义上的酒馆,实则一年半载也做不成几单生意,我和孙儿不仰仗它吃喝,我们有自己的草场和羊群。”赛罕将手中的长鞭放到一旁,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
赛罕的步伐有些奇怪,一瘸一拐,似乎左脚是跛的。
“柳兄弟,你可不要小瞧这位老人,他曾追随窝阔台大汗东征西讨,立下无数战功。论资历与功勋,他今日的地位应与‘河西王’按陈旗鼓相当。”苏禾低声解释,“不过赛罕一生淡泊名利,自从他为窝阔台大汗断了一条腿后,自知此生再难披坚持锐,因此主动舍弃大汗赐予的高官厚禄,请辞回家颐养天年。这片草场,就是窝阔台大汗在世时赏赐他的。”
苏禾一席话,令柳寻衣目瞪口呆。他愣愣地望着其貌不扬的赛罕,无论如何都不敢想象眼前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老人,曾几何时竟是于万军从中大杀四方的蒙古骁将。
“皆言漠北是英雄地、龙虎冢,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柳寻衣由衷感慨,朝赛罕恭敬一拜。
与此同时,他的内心情难自已地涌出一抹淡淡哀愁。漠北遍地是能征善战之辈,男女老幼无不崇尚勇士,并且奋发图强。
相比之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大宋……显的愈发蠢弱而可怜。
“好汉不提当年勇,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们年轻人好意思说,老东西我却不好意思听。”赛罕朝柳寻衣拱手还礼,别有深意地笑道,“十几年来,苏禾还是第一次带朋友来这里。”
“哦?”柳寻衣大惊,看向苏禾的眼神变的愈发复杂。
“看你的穿着打扮……似乎不是蒙古人?”
被赛罕打断思绪,柳寻衣匆忙应答:“老人家好眼力,在下是汉人。”
“汉人?”
赛罕和巴音对视一眼,虽未明言,但柳寻衣却能从他们的眉宇间看出一丝惊诧。
“汉人好啊!”赛罕称赞道,“中原大地千百年来出现过无数能人异士。窝阔台大汗在世时曾再三叮嘱,欲汗国强盛,必摒弃异族之见,重用中原文人,效仿你们开科取士,广纳天下英才。”
“窝阔台大汗高瞻远瞩,难怪能将不可一世的金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此刻,柳寻衣分辨不出赛罕的夸赞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冷嘲热讽,但他五味杂陈的心……却是真实的不能再真实。
“他叫柳寻衣,是大宋派来与我们议和的使臣。”苏禾仿佛看出柳寻衣的惆怅,主动转移话题,“我与柳兄弟有事相商,劳烦替我们准备些酒肉。”
“没问题!”赛罕欣然允诺,“巴音,去切十斤牛肉,再上十坛奶酒。我去架火,亲自为他们烤一只肥羊。”
“老人家,我们吃不下这么多东西,不必这么麻烦……”
“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如何吃不下?我在你们这么大时,一个人吃一只羊也未必见饱。漫漫长夜,谁也不用着急,我慢慢烤,你们慢慢聊。哈哈……”
未等柳寻衣寒暄,赛罕和巴音已各自忙活去了。
“柳兄弟,这里酿的奶酒和烤全羊是赛罕的拿手绝活,天下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苏禾将手足无措的柳寻衣拉到桌旁坐下,豪爽道,“还记得我们曾约定找机会不醉不归,今日便是你我兑现诺言的时候。”
“苏大哥……”
“柳兄弟,什么也不必说,苏某……先敬你一坛!”
苏禾从巴音手中接过酒坛,却把他准备的酒碗推到一旁,撕掉酒封,未等柳寻衣反应过来,他已抱起酒坛仰天大灌,伴随着一阵“咕咚咕咚”的吞咽声响,满满一坛奶酒竟被苏禾三下五除二喝的干干净净,一滴不剩。
“痛快!”
苏禾将空坛扔到一旁,打酒嗝的同时大呼过瘾。
“苏大哥,你这是……”苏禾固然豪爽,却令柳寻衣一头雾水,“喝酒没问题,但总该有个说法。你为何先敬我一坛……”
“因为苏某接下来要说的事,或许会令柳兄弟……不太舒服。”
“嘶!”
柳寻衣大惊失色,刚刚平复的心弦再度紧绷,谨慎试探:“苏大哥的意思是……”
“恕我直言。”苏禾性情坦荡,不善故弄玄虚,因此直言不讳,“那达慕的事,王爷已经找过我,让我代表蒙古与你们比试一场。”
“这……”虽然柳寻衣早有预料,但当苏禾亲口告诉他时,柳寻衣仍难掩内心的震惊与惶恐,“不知……苏大哥意下如何?”
“柳兄弟,我……”苏禾踌躇不决,眼底闪过一丝愧疚之情,“此乃天授之命,苏某身为蒙古子孙……责无旁贷。”
……
血蓑衣 第八百零四章:歃血安达
苏禾的回答令柳寻衣神情僵固,陷入沉默。一时间,千思万绪涌入脑海,令其心潮腾涌,心乱如丝,久久不能平复。
“柳兄弟,你……”
“好!”
突然,柳寻衣摆手打断苏禾的劝慰,犹豫不决的眼神中猛然闪过一抹坚毅之色,抿嘴而笑,重重点头:“苏大哥说的好!不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将小弟的心里话说的入骨三分。”
“柳兄弟,你……这是何意?”苏禾一愣,俨然没明白柳寻衣的心思。
“苏大哥不要误会,你身为蒙古子孙替草原一争高下自是责无旁贷。小弟身为华夏男儿,替大宋放手一搏……亦是义不容辞。”
望着心有郁结而强颜欢笑的柳寻衣,苏禾忽觉胸中如堵,说不出的压抑。他随手拎起一坛新酒,愧疚道:“其实,苏某还要为今天上午的事……再敬你一坛。冯统领说的不错,我们一直以兄弟相称,但今天上午我非但不能帮你,反而……”
“苏大哥!”
柳寻衣神情一禀,伸手盖住坛口,义正言辞地说道:“小弟虽然愚笨,却也懂得自古忠义难两全。今天上午的事……你我各为其主,没有谁对谁错。换做是我,我也会做出和苏大哥一样的选择。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事小弟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因此迁怒于苏大哥。”
言罢,未等苏禾接话,柳寻衣突然将他手中的酒坛夺走,效仿苏禾一饮而尽。
“好!苏某果然没有看错人!”苏禾看向柳寻衣的眼中溢满赞许之意,豪爽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柳兄弟,干!”
“干!”
苏禾饮酒如水,柳寻衣亦不甘示弱,二人相继喝空六大坛酒,彼此相视一笑,一时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渐渐地,萦绕在柳寻衣和苏禾之间的愁绪烟消云散,二人把酒言欢,大发豪情,言谈举止已有几分醉态。
“还有一事……我应该告诉你。”脸色胀红的苏禾将一大块牛肉塞入口中,囫囵道,“和你们一起来的丁轻鸿,今天下午被王爷叫去中军大帐。”
柳寻衣的动作微微一滞,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为什么?”
“我猜……八成是王爷向他打探你们的底细。”
“底细?”柳寻衣冷笑道,“我们的底细还需要打探吗?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不过……忽烈为何突然对丁轻鸿感兴趣?”
“这……说不准。”见柳寻衣对丁轻鸿告密的事一无所知,苏禾陡然想起昨夜忽烈的叮嘱,为免节外生枝,故而未再过多解释,搪塞道,“丁轻鸿绝非善类,柳兄弟对待此人定要加倍小心。”
“丁轻鸿看我不顺眼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柳寻衣蔑笑道,“实不相瞒,蔚州客栈的埋伏……我一直怀疑和丁轻鸿有关,否则天下岂有这般巧合的事?”
“言之有理。”
“罢了!”柳寻衣话锋一转,又道,“眼下的局势远比蔚州客栈复杂的多,我能逃过此劫再追查丁轻鸿不迟。”
“柳兄弟的意思是……”
“苏大哥,今夜你我暂且抛开宋蒙之间的成见,就事论事。”柳寻衣借着酒意,将平日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和盘托出,“云牙镇的伏击你我皆亲身经历,苏大哥认为……此事真是大宋朝廷的错吗?”
“这……”被柳寻衣当面质问,苏禾不禁一阵语塞。
“即便是大宋朝廷的错,可忽烈提出用一府之地作为补偿,又真的合乎情理吗?”柳寻衣灌下几口酒,炮语连珠似的连声抱怨,“汪德臣有一言说的痛切,城下之盟,谈何平等?说到底,无非是蒙古强盛而大宋衰微,你们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罢了。”
“柳兄弟,这种事……你让苏某如何回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