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眼下马儿噶的吐蕃人已经看到噶日哒措攻城的猛烈,北城是唯一安全的地方,吐蕃百姓在宋军的掩护下沿着城池快速的离开,城中百姓没有多少,不过数千人而已,在大宋官员的带领下,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玛儿敢,消失在了玛儿敢边上的草坡后后面。
宋军早就侦查过了,那里是唯一没有吐蕃军队的地方,因为有一个高高的草坡,阻挡了吐蕃人的视野,但却不会阻挡北城守军的视野,一旦在此处驻扎便等着宋军的疯狂攻击而没有会还手。
玛儿敢的城门已经被攻破,这些执着的吐蕃人终于攻破了城门,但他们面对的却是一阵的排子枪。
宋军早就知道城门后面的吐蕃人在做什么,眼瞧着吐蕃人来送人头,神卫军的将士当然不会客气。
城门最大的弊端在何处?就在于空间狭小,无处躲藏,地上还有及膝高的沙土,让本就无处可藏的他们更加行动不便。
火药弹和火枪不断的进攻吐蕃人,神卫军虽然人数不多,但火器管够,猛烈的打击使得刚刚挖开的城门再次拥堵起来,尸首堆积起来的速度不比沙袋来的慢。
眼下的宋军还能守住玛儿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的消耗,战力的不足,陈淳果断在玛儿敢百姓撤走之后下令退守北城。
偌大的玛儿敢留给吐蕃人又如何?再说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留给他们?别忘了,这里的房舍几乎都是帐篷,而帐篷是什么防水的苫布,以及木头组成。
这两样东西最怕的便是火,而且宋军还在其中留了许多“小礼物”。
噶日哒措发现大军已经攻入玛儿敢,西门的陷落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大军涌入城池的速度。
宋军不断向城墙上的北部败退,这正是大军的机会!
号角声吹响,意味着噶日哒措这位主帅的出战,吐蕃人最后的勇气被点燃,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呼喊!
噶日哒措对玛儿敢城的进攻进入了最后阶段,他的仆从高举烈焰红旗、胯下是长白鬃马,这是吐蕃的旧制,也是角厮罗复兴吐蕃王朝的改革。
从他的模样就知道,他属于吐蕃五如之一的伍如中翼,所用的旗号便是烈焰红旗、长白鬃马。
所谓的五如便是伍如、约如、叶如、如拉、苏毗如。苏毗如系附属机构,在藏北及工布一带,加之又统称为“五如”。
每“如”相当于汉家文明在军事上的“翼”。
伍如即中央翼,约如即右翼、叶如即左翼,如拉意为附属翼,苏毗如即苏毗翼。除苏毗如外,其余四者又各分为上下两部,又称支如。
而打出旗号的噶日哒措便是中央翼的将军,他是吐蕃最为精锐的存在,也是最强大的存在,否则换做他人还不一定攻下玛儿敢。
在吐蕃从军者称“武士”,吐蕃语称“桂”,皆出自豪室贵族,奴军不准为武士。这一点即便是角厮罗解放农奴也没有改变。
战时武士出征,皆带有许多奴隶随行,谓之“奴从”。这些人是真正被驱使作战者。吐蕃多骑兵,步兵也可观。
“人马俱披鏁子甲,其制甚精”,“其战必下马列行而阵”。攻城时有云梯及战车。将领善兵法,多谋略。
“其兵法严,而师无馈粮,以卤获为资”。吐蕃士兵作战勇敢,“重兵死,以累世战没为甲门。败懦者垂狐尾于首示辱”。
只不过这些在宋军面前几乎不不够看的,强大的宋军很快摧毁了他们的斗志,宋军在吐蕃的高原上一路凯歌,虽然遭受了角厮罗的各种拖延,但并没有停下脚步。
这一点噶日哒措深深的知晓,但他同样也知晓,这是吐蕃人的悲哀,因为吐蕃刚刚统一没有多长的时间,赞普的改革已经给吐蕃带来的全新的希望。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宋人大军压境,突发而至!赞普曾经在红宫之中厉声长啸,大骂宋人皇帝卑鄙无耻,不留任何后路给吐蕃,不给吐蕃强大起来的机会。
否则吐蕃远远不止今天的景象,会更加的繁荣和强大,也不是宋人能够随意攻伐的!
终于能够攻下玛儿敢,终于能够为一切画上句号,赞普对自己的支持没有错,只要生擒大宋皇帝,吐蕃王朝就可以延续下去!
这场关乎吐蕃生死存亡的一战也就自然而然的结束了,吐蕃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发展的更为强大,和大宋继续对抗下去!
但这一切的美好幻想都在噶日哒措看到眼前的另一座城墙时崩溃………………
宋缔 第两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
千辛万苦攻破宋军城池,这已经是吐蕃军队的极限了,本打算进入城池中烧杀抢掠,好好放纵一番的吐蕃人却发现,整个玛儿敢城空荡荡的。
城池中一个人也见不到,唯独北城的城墙上站满了宋军,显然这里的百姓已经被宋军给转移,噶日哒措知晓这样之下自己之前对手下将士的诺言将会化为泡影。
回想起之前自己潜入玛儿敢的场景,噶日哒措微微叹息,自己被眼前这座麻烦的城池给遮蔽了双眼,它让自己愤怒的难以保持情形,居然忘记了城中还有一城的事情!
玛儿敢的北城眼下就如同铜墙铁壁一般,更让吐蕃人无法接受的是,在北城的城墙下,有一条宽两丈有余,深约三丈的巨大壕沟!
挖掘出来的废土全部利用起来,作为北城城墙上的增高之物。一旦吐蕃人登城这些堆积在城墙上的沙土便会让他们脚底打滑跌落下去。
看着高高的北城墙,噶日哒措下令大军驻扎在城中,暂缓攻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想要再度攻陷这个城墙,吐蕃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噶日哒措要让自己手中的士兵获得好处,如此才能更加拼命的进攻北城,这是一场搜刮,搜刮到财富之后才能更好的激励军队。
吐蕃的士兵犹如饿狼一般在玛儿敢的城中不断的收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人撤走,便不会带多少财物,剩下的终究是还是他们的财富。
如狼似虎的吐蕃人冲进看似较大的帐篷中,不断的翻箱倒柜搜刮着玛儿敢百姓遗留下的财富。
一个不小的银器往往会引起一阵抢夺,而若是瞧见金器,那就更是了不得,三五成群的发生械斗,这是常有的事情。
没有抢到的人,终究心理不舒服,努力的去下一个帐篷寻找,吐蕃人的战力在这个时候几乎可以归零。
三万多人在城中搜刮,速度很快,但也引起了一阵阵的鬼哭狼嚎,白磷粉末被引燃之后一件帐篷瞬间就化为火海,而不是响起的爆炸声,更是让吐蕃开始慌乱。
大宋几乎没有一座城池拥有这么多的木质结构建筑,而在玛儿敢,除了北城之外便都是木头和苫布构成的帐篷。
大火迅速的吞噬了一个又一个帐篷,火趁风威,风助火势,在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里,玛儿敢变成一座活城!
吐蕃人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毕竟着火也是正常的事情,但这股火势迅猛燃烧,今天的火焰和热浪在空中打着旋,速度惊人不说,温度还极为猛烈。
在大宋有一种守城器械叫猛火油,而这东西其实就是最好的阻燃剂,稍加提炼这种黑色的膏状物就变成了透明的液体,但是散发着刺鼻的味道,这气化过再凝结得到的便是汽油。
汽油的猛烈程度超过了猛火油,一旦燃烧起来便是不死不休,即便是在水上也能燃烧,大火迅猛的燃烧着,高原上的风也来凑热闹,不断的在空中打着旋。
熊熊燃烧的火焰成为一股旋风,火龙卷的奇观突然出现,且越来越大,这便要源于玛儿敢的地形了,这里地处平原,四周没有任何高耸的山脉,唯一高于地平线的就是城北的草坡。
玛儿敢除了北门之外,其他三座城门都已经被吐蕃攻破,城门洞子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风洞一般,而城中的一切都在烈火的熊熊燃烧下不断的变得炙热。
帐篷被烧着,一座连着一座,四散在城中的吐蕃大军慌乱的向城中的空地不断的拥挤而去。
大火猛烈的燃烧,开始还有人打算救火,但逐渐的他们发现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穿城而过的折曲河水早已被宋人给从上游断绝,大火把天空映成了猩红色!
噶日哒措和他率领的吐蕃大军没想到,攻下玛儿敢之后的损失居然会比攻打玛儿敢城的时候还大!
数万人被困火海,不断的有人惨叫着冲出火场,倒在地上痛苦的死去,吐蕃人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宋军居然把整个玛儿敢城变成了一枚巨大的“白磷弹”!
随着火焰的不断燃烧,整个玛儿敢化身成为一座火城,噶日哒措只能率领大军暂且撤出城外,城中因为绵延的大火已经出现真空地带,那里的氧气被迅速燃烧掉,而高原最却的便是氧气…………
许多吐蕃人倒在了火场之中却并非是被烧死的,当噶日哒措带着残存的吐蕃大军离开玛儿敢之后,才发现有近五千多人折损在了已经被吐蕃攻陷的玛儿敢城中。
这些人不是战死,而是完全被烧死的,一场大火让人整个玛儿敢变成了灰烬,大火少了三天三夜,浓烟也为狄青所部指引了方向…………
宋军为何要在玛儿敢的北城挖沟?这沟不光是用来阻挡吐蕃人进攻的,而且还是一条巨大的防火沟,以防城中的大火烧到北城。
漫天的大火非常可怕,不光让吐蕃人损失惨重,便是驻守北城的神卫军也未能幸免,烟熏火燎之下即便是做好了准备,还是有人被大火烫伤,也有人被浓烟呛的喘不过气。
整个北城虽然没有被大火灼烧,但却被高温和浓烟袭击,赵祯觉得北城就像是一座大蒸笼,而蔡伯俙已经如同上了岸的鱼在不断的大口喘气,蒙在口鼻上的湿毛巾呼哧呼哧的喷着水珠。
“官家火势太大,也幸亏吐蕃人撤了,否则一旦攻城,神卫军战力大损啊!”
赵祯看着蔡伯俙脸上的黑眼圈笑道:“朕倒是希望他们攻城,在这般的情况下攻城,吐蕃人只会折损的更多,眼下浓烟滚滚狄青应该能够看见了,也是时候前来驰援,剿灭噶日哒措所部!”
蔡伯俙微微点头,两天前的晚上他便瞧见远处飘来一盏孔明灯,这意味着狄青的大军已经安全抵达伏击地点,他们会等到玛儿敢的号令。
而这场大火便是号令,冲天的烟柱若是狄青还看不明白他就白活了。
虽然赵祯和蔡伯俙两人被熏成了“大熊猫”但依旧是开怀大笑,玛儿敢的危机过去了,一切尘埃落定,三才趴在地上听了许久之后起身道:“官家,东南有大批人马接近,应是狄青率援军抵达!”
蔡伯俙瘫坐在边上长叹一声:“官家可吓死臣了!”
赵祯也坐在地上,长叹道:“吐蕃定矣!”
宋缔 第两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责任
赵祯说的没错,随着玛儿敢的攻防战结束,整个吐蕃的局势都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狄青率领的上四军进军吐蕃,不光是为了解玛儿敢之围,更是对前线大军提供有效后方保障的存在。
噶日哒措残余的吐蕃军几乎在上四军的冲击下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一场攻城战让他们折损万人,而一场大火更是让他们斗志全无。
在看到玛儿敢城的北城之后,他们就知道攻陷玛儿敢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生擒大宋皇帝也成为一个笑话。
大宋的援军突然出现在了四面八方,“狄”字的大旗出现之后噶日哒措就知道万事皆休,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军的大旗也在战场上相继出现。
宋军已经步骑列阵,掩杀而来,势不可挡!
仅剩下半数的吐蕃军一触即溃,毫无战力,四周的喊杀声瞬间就把他们淹没,想要突围都没有成功的可能。
而噶日哒措最后悔的便是没有在玛儿敢城破之后,立刻率军攻杀北城,而是在玛儿敢城中浪费时间的去搜刮战利品。
大军并没有搜刮到多少财物,相反把宝贵的时间和破城的斗志全部消耗干净!
当噶日哒措却毫无办法,若是不给部属烧杀抢掠的时间,那军中不断的折损和攻城的强度很可能会让大军哗变,也会让自己的威信扫地。
但噶日哒措却明白,其实这一切都在宋人皇帝的谋划之下,玛儿敢之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死局!
大宋皇帝早已安排好了伏兵,五千人能够守得住五万人的进攻,并且还能杀敌近半,这已经是个奇迹。
吐蕃军队的意志早已在攻城的时候就被消耗大半,若非依靠人数优势攻陷玛儿敢城,岂能进入其中?
但谁又能想到大宋皇帝在玛儿敢城中还有后手,这个被吐蕃大军围困月余的城池居然战力不减。
宋军的强大是吐蕃从未预料到的,并且这份强大还将继续下去!
眼瞧着吐蕃大军分崩离析,被宋军各种穿插和包围,仅剩的两万多人疲于奔命根本无心恋战。
噶日哒措知道大势已去,不光是眼下他所指挥的吐蕃军队,而是整个吐蕃大势已去。
逻些城的已被宋军包围,即便是抵抗也不知能够撑多久,噶日哒措知道自己的任务之重,也同样知晓角厮罗围攻玛儿敢的用意。
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四分五裂的吐蕃军队以最快的速度被宋军“蚕食”,仅剩下抵抗的吐蕃军就如同海浪中的一片片礁石随时会被宋军的“海潮”给淹没。
已经放弃挣扎的吐蕃军开始大片大片的投降,因为他们发现投降之后宋军并未赶尽杀绝,而是把他们变成了俘虏。
在战场上被俘是耻辱,可若是连命都没了,荣辱还有什么意义吗?
宋军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突围又能如何?逃会逻些城继续和宋人对抗,底层人的思想和高层永远不同。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就在几天前他们还是攻破玛儿敢的吐蕃勇士,而现在就成为了宋军的阶下囚。
噶日哒措的中军已经被绞杀所剩无几,宋军的推进速度不快,但极为稳健,一步步的前线推进,仿佛山崩地摧不可阻挡。
忠心的亲兵怂恿噶日哒措突围,但噶日哒措知道已经没有机会,宋军的军阵固若金汤已经把自己完全包围。
“缴械不杀”的声音在高原上回荡,一次次的冲击着噶日哒措以及残存吐蕃军的心理防线。
在能瞧见宋军的将旗后,噶日哒措宣布投降,命令全军放下手中的兵刃,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但不能失去生存下去的机会。
宋军用绳索把他们相连起来,一个一个穿在一起,就如同待在的羔羊。
狄青瞧了瞧噶日哒措身上的铜制令牌,笑了笑:“官家指名道姓要生擒你,并说去其枷锁,来人,给他松绑赐马!!”
怜悯和宽容总是上位者给予的,虽然心中不愿,但噶日哒措依旧是翻身上马,看着一串串被捆绑起来的吐蕃人,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处发泄的苦闷,只能把手中的缰绳拽到紧紧地!
歼敌数万,降俘数万,这在战场上已经是辉煌大胜,但在赵祯看来依旧是有些可惜,可惜了这玛儿敢的繁荣市井,独特风格的高原建筑。
而守卫这里的神卫军将士也折损一千五百六十八人,这些人的号牌已经被找到,密密麻麻的挂在一块尖尖的石碑上。
石碑上是他们的名字,赵祯轻轻抚摸和他们说着最后的离别之语。
赵祯在军中的时间不短,每次和将士们待在一起都觉得回家了一样,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让人莫名的觉得亲近。
当神卫军的将士知道他这个大宋官家就在玛儿敢的时候,心中的骄傲和激荡无法形容。
而赵祯本人就是一个随和的性子,从没有端着所谓的帝王架子,在官员面前他高高在上,相反在士兵和百姓面前他从来都是一个长辈模样。
皇帝是什么人?就是华夏汉室的大家长,是大宋百姓的君父!
说的难听点,天子就是天的儿子,子民的“老子”,子民过的不好是老子的责任,子民因为国家的利益而参与战争,就是等于把皇帝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战场!
为国战死,就等同于自己的孩子战死在战场上,赵祯是一个皇帝,也是一个父亲,石碑上的一个个名字,一道道刻痕代表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代表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
战争过后没有胜利者,双方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谓的死伤多少已经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
死一个人和死一千个人在官员和大宋百姓眼中是不一样的,但在赵祯看来却没有什么区别。
可即便如此,战争依旧没有停下脚步,赵祯知道大宋战死的人数还会不断的上升,前线会有更多的号牌被送到玛儿敢………………
赵祯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里送他们最后一程,同时在心中记下这一切,让他们不会白白牺牲。
这些非但不会影响赵祯心中的斗志,相反会激励赵祯下定决心统一吐蕃!
宋缔 第两千四百零七章人为什么而活
吐蕃人陆续进入已经被烧成废墟的玛儿敢城,宋军的清理速度很快,这些废墟已经开始被打扫,进入城门的吐蕃降俘已经在前往临时的安置点进行看押。
噶日哒措骑在马上,身边是一群全副武装的宋军。
骑在马上的败军之将依旧是败军之将,赵祯给了他最后的尊严,也算是一种礼遇,毕竟赵祯从他的刀口下逃生,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感谢”他。
但在噶日哒措看来,这不是感谢,而是羞辱,羞辱了他和吐蕃人天生的勇武,也同样羞辱了吐蕃以及伟大的赞普。
败军之将岂敢言勇?这是汉家王朝的话,噶日哒措知道在宋人皇帝面前没有任何可以说的,只能承认自己的失败。
这是噶日哒措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宋军北城军营,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甚至不能说是一座军营,而是一个戒律森严的寺庙,在这里每个是宋军士兵都是坐立有度,所有看到的东西都是整整齐齐。
嬉笑怒骂也是随处可见,但最让噶日哒措觉得不同的还是每个所见之人的状态,各个都是不卑不亢,充满希望。
眼神中的那份自信让人看着都害怕,军中有一两个人如此也就罢了,但全军上下几乎都是这样。
士兵见到官吏有尊敬,但却没有恐惧,这便是宋军上下级之间的态度,让人不解的态度…………
军引种的一切都是整整齐齐的,所有东西都按照类别对方在一起,即便是临时的军营也没有懈怠,几个士兵正在为烧的漆黑的臼炮擦拭,而边上一个擦干净的臼炮在阳光下散发着黝黑的光泽,看着便让人遍体生寒。
宋军军营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惊讶,三五成群的士兵拿着工具进进出出北城,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噶日哒措知晓他们是要把玛儿敢城中的废墟清理干净,同时还要利用闲暇之余重建玛儿敢。
稍稍惊讶过后,噶日哒措便释然,玛儿敢早已是宋人的城池,他们帮助的也不再是吐蕃百姓而是大宋的子民。
这些农奴被宋人解脱之后便忠心宋人了,哪有什么草原勇士的雄心壮志。
但这只是他片面的想法,吐蕃人并没有给他们自由,这些农奴在某种意义上连人都不算,大宋给了他们自由,给了他们做人的机会,投桃报李乃是人的本性。
这场玛儿敢之战也让这些获得解放的人成为了大宋的子民,是真真正正从心底里拥有归属感的子民。
他们知道是谁给了他们好日子,是谁在玛儿敢被围的是否解救了他们,大宋把他们当作是了自己的一份子去接纳他们。
大宋在玛儿敢拥有足够的人手,又是大后方,眼下噶日哒措所部已经全军覆没,吐蕃对玛儿敢再也无法造成威胁。
一路上走来噶日哒措总觉得这些宋军将士非常兴奋,和自己率领的吐蕃军不同,这些宋军仿佛是自己要求走上战场的。
反正这里的一切看着都是那么的怪异,不该有的情感都在这里出现了。
当噶日哒措走进帐篷之中时便瞧见了看似年轻大宋皇帝,说实在的,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中年人居然会是御驾亲征数次的大宋天子。
赵祯刚换好衣服,一身长衫的他随手把腰间的天子剑扔给了三才,自己宽衣大袖的向外走,瞧见被捆绑起来的噶日哒措微微点头道:“让他跟着朕走!”
刚刚下马就再次被捆绑起来的噶日哒措嗤笑道:“宋人皇帝,可敢解开我身上的绳索?”
赵祯走在前面头也不回的说道:“你不配!”
“什么?!”
噶日哒措觉得自己被侮辱,但赵祯却并没有这种感觉,回头挥手道:“跟上,朕慢慢与你说。”
噶日哒措缓缓迈开脚步,他倒是非常想听听大宋皇帝如何诠释他的胆小。
“心中万般气愤?憋闷?听听你的自己的呼吸声,如同耕地的老牛,失败者能向胜利者提要求吗?朕还从未听过,你是很能打,可若是朕手中有一柄火枪呢?你的个人勇武有算得了什么?”
噶日哒措愈发愤怒:“宋人难道只能依靠火枪才能作战?!”
赵祯摆了摆手:“当然不是,难道你们每件事过宋军的陌刀?失败者就应该被捆起来,朕没有取你的性命已经是恩典。”
“如此说来噶日哒措还要感谢您的恩典不成?!”
“你定然是不服气的,总觉得输给了大宋是因为宋军手中拥有火器?可你知不知道这些火器,辎重,宋军将士的素质也是我大宋的力量之一,难道说在战场上因为敌人的刀剑更加锋利就不允许他使用?难道敌人的武器更为强大就输了也可以不承认?没想到你吐蕃人也是如此的表里不一啊!”
噶日哒措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确实如同大宋皇帝所言,这些都不能作为失败的借口,也无法说服自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