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有心人在人群中散布了谣言,寻常的时候人们还会理智的思考一下,而现在所有人都在为交易的取消而委屈和愤怒。
一句“宋人欺骗了康巴人”的话语挑起了康巴人的怒火,是啊!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预兆,大宋和康巴人之间的贸易非常顺利,而且还很热闹。
再说榷场不是康巴人设立的,而是宋人设立的!是你们宋人要求康巴人来到榷场中交易,现在突然翻了?
即便是有聪明人能够分辨出谣言,但这时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他们的利益也受到的损失,退走只能让他们损失而毫无解决的办法。
也许闹一闹事或许可以逼迫宋人就范,再次打开榷场也说不定。
一直都是这样,汉人的王朝只需要用暴力稍稍刺激,他们就会放弃原本的坚持,或许想着息事宁人满足康巴人的要求也说不定。
康巴商贾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看似是商贾,事实上都是高原上的百姓,他们是战士,是康巴人的骄傲,是不会退缩的勇士。
他们不会去管那么多的规矩,只是知道之前和宋人贸易没有问题,宋人现在就不应该关闭榷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这个危险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宋人果然还是奸诈,背信弃义!
高原汉子的叫骂声开始出现,女人的哭声也开始出现,这些货物卖不掉他们就没法获得差价,要知道其中有不少都是用自己家中的积蓄从吐蕃人那里换来的货物,卖不出便只能堆积在家中,成为废品一般的存在。
而自己的家庭也将会从刚刚富裕的状态变成贫穷。
女人的抽泣,孩子的哭号,男人们的喝骂,使得康巴人的队伍气氛越来越紧张,终于一个顶不住压力的康巴汉子爬上了板车的货物顶上,口中大喝:“康巴的勇士们怎能被汉人如此戏弄和羞辱?!”
“呜呜!”
不知是谁吹响了号角,这是康巴人示警集结的号角,也是古老的约定,凡是康巴人在听到号角声后,都要汇集起来抗击来犯之敌。
队伍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男人们开始用磨刀石不断的打磨着利刃,而女人们也收起了眼泪,开始为男人们准备干粮和水囊。
孩子们会给自己的父亲披上铠甲,康巴人的队伍立刻如火如荼起来。
不断的有康巴人加入其中,不断的有赶来的康巴商贾加入其中,成群结队,部族结合,凡是认识的人无论之前关系如何都要放下原本的成见,敌人变成了朋友,朋友变成了即将共赴战场的手足。
这就是康巴人,一旦他们团结起来,即便是吐蕃人在他们的身上也讨不到便宜。
他们要用鲜血洗刷“耻辱”,大量的康巴人从原本的商贾摇身一变成为骑兵,一旦骑上战马,手握长刀身披盔甲之后,康巴人便不再是商贾。
在马背上不但的和相熟的人打着招呼,不断的吆喝家人驻扎下来,他们已经离开了宋军的视线,眼下是最好的进攻时间。
虽然不如宋军的铁骑进退有序,但康巴人还是通过号角不断的调整队伍。
他们不是通过军纪,而是通过在部族中流传的规矩整军备战的,在一阵忙活之后,骑兵们便开始向成都府而去。
在进攻的路上还会不断的有康巴的勇士勇士加入进来,他们在聚集人手,眼下的数量和宋军相比实在太少了些。
但就在康巴人整顿的同时,宋人也发现了异常。
怀安军又不是傻子,当然派出了盯梢的探马,他们看到了康巴人整军备战的模样后,非但没有惶恐,甚至露出了兴奋的神采。
大宋的边军多少年没遇到战事了?眼下这些康巴人的进攻对他们来说都是“战功”啊!





宋缔 第两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
仁青东在大宋的行程一直很顺利,直到他抵达成都府却被田况“热情”的挽留了下来,所谓的热情是每天吃喝不愁,还是相当不错的饭食,但仁青东却觉得另有隐情。
最简单的便是他要离开眼下的小院都成为不可能。
这哪里是挽留,根本就是软禁,仁青东不止一次的向门口的差人大叫,企图求见身为转运使的田况,但得到的永远都是沉默不语。
终于在软禁之后的三天,田况出现了,望向仁青东的眼神也颇为不善。
“仁青东,你是康巴人的智者,你我早已相熟,但我还是不了解你,知晓为何不让你离开吗?”
仁青东摇了摇头:“不知,但我却知道康巴人的商队离开了成都府,大宋关闭了榷场!不知此事和你软禁于我有何关系?”
田况长叹一声:“养虎为患莫过如是!康巴商贾被我大宋驱逐,但却在青城山附近集结,妄图以暴逼迫于我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仁青东脸色大变,这次出使大宋他已经了解了大宋的强大,也知道大宋绝不是康巴人所能抗衡的。
此时用兵威胁成都府,无异于以卵击石,甚至不用和吐蕃人抗衡,康巴人就会被宋人屠戮!
看到仁青东震惊的表情,田况在心中松了一口气,事实上他不愿和康巴人产生冲突,虽然官家已经放弃了康巴人,但多一个敌人并非是一件好事。
“转运使,哪个部族中还没有一俩个害群之马?我康巴人突逢剧变,损失惨重,心中自然有怨言的…………”
田况挥手打断了仁青东的话:“错不在大宋,而是你们自己的问题,现在却要因为自己的贪婪而威胁大宋,这便是康巴人的爽快作风?”
仁青东立刻拱手道:“是我康巴人的错!我康巴人以好客闻名,大宋商贾和我们做生意从来就没有吃亏,只是我康巴人不了解大宋的国策,才酿下大错!”
稍稍顿了一下,仁青东紧盯田况的眼睛道:“如今我康巴人已经受到大宋官家的责罚,罢市禁商!难道还有刀兵相向生灵涂炭?”
田况不满的等着仁青东吼道:“不是我大宋刀兵相向,而是你们康巴人在用兵威胁我的成都府!!”
仁青东立刻拱手道:“此事我之前不知,眼下已经知晓田转运使该送我去往部族,劝诫族人立刻收兵,而不是羁押我于此地!”
田况点了点头:“这是自然,若是能不动手最好别动手,康巴人不是大宋的对手,怀安军已经枕戈待旦!”
仁青东的脸色骤然苍白,望向田况道:“怀安军?!青城山,永康军!你为何不调用永康军而是调用了怀安军,你………速速送我出城!”
仁青东说完便往外走,门口的士卒想要拦下却被田况挥手制止:“备马,送使者出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我汉家的风度。”
此时的仁青东真想一口啐在田况的脸上,但他没有功夫,而是急急的离开,田况调用怀安军而不是永康军这是有深意的。
怀安军在成都府以东,虽说距离成都府较近,但距离青城山较远,而相反永康军距离青城山较近,只需一个时辰的功夫便能赶到。
成都府府城自有军旅驻扎,根本就不需要怀安军前来驰援,而永康军至今未动,便是一大威胁,甚至是田况的后手。
一旦康巴人攻打成都府,前有怀安军已经守城士兵,后有永康军,其结果便是来多少死多少!
康巴人将会损失惨重,上了马背的仁青东突然听到边上的士卒开口:“使者还是速去,我家老爷说了你们康巴人还在不断集结,收到消息而来的康巴人可不少!”
仁青东脸色大变:“告知你家转运使,仁青东定然不会让两军开战!”
轰隆…………炮声骤然响起,差点让仁青东摔落下马,急急的望向马边上的士卒道:“已经开战了?不可能如此之快!”
士卒笑道:“先生还是莫要惊慌,这只是战前校炮而已,先生不知每遇大战,守城之炮必然要校准,否则打偏了岂不可惜?先生还是快去,眼下是东城校炮,再不走便是西城校炮,到时您便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仁青东立刻扬鞭疾驰,士卒的话让他心惊胆战,在奔驰的一路上听到的都是隆隆的炮声,以及成都府百姓的欢呼声。
这个原本怯战的汉家王朝已经完全变了模样,仿佛是一种渴望战争的感觉在处处涌现。
这里是成都府的府城啊!什么时候连生活优越的百姓也开始渴望战争了?
终于,仁青东发现自己看到的大宋和前辈口中以及书中记载的大宋有何不同了,原本的宋人战力不行,宋太宗三征辽朝皆大败而归,从此之后宋人便没了胆气,再无北伐之心!
但大宋的皇帝登基即位之后便不同了,宋人变得凶猛而善战,连连攻克数国,南方的大理国被宋人占据改为云南,党项人的西夏被宋人占据,改名为宁夏,至于契丹人的辽朝…………
更是被打的体无完肤,连战连败,连败连退,之后被逼到绝地,不得已由太后率部归降,甚至连太后自己都嫁入赵宋天家!
这般的功绩便是大宋皇帝去见了太祖太宗都能夸耀一番吧?
大宋王朝早已变得不同,经过无数次战争的洗礼,这个王朝灭国无数,甚至远在大海另一端的倭国都被宋人纳入版图,改名为了海东州。
这真是和女真人的东海洲遥相呼应的存在,以满万不可敌为号的女真人居然都不是大宋对手,天下间还能有和大宋抗衡的国朝吗?
吐蕃?吐蕃又算是什么?凭什么和大宋对抗?就靠着那高原上看不见的“天堑”吗?
答案已经出现在了仁青东的心中,此时的他只恨不得马儿长出翅膀,飞奔至康巴人的军中。
便是装备精良的吐蕃军队遇到宋军的军阵都不敢硬闯,康巴人由部族勇士组成的军队怎么是宋军的对手,还有被前后夹击合围的风险。
顶点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宋缔 第两千三百二十四章战争的序幕
风不断掠过仁青东的战马,在他的耳边发出一阵阵的呼啸,其中夹杂着一阵阵号角的呜咽声。
这是康巴人在召集伙伴,听到这样的号角声只会越来越多的康巴人集结在一起。
得益于大宋的贸易,现在的康巴人已经不是那么的分散,相反几乎每个康巴人都会和宋人交易。
贸易使得人们的距离更加接近,也使得康巴人足以在短时间内召集更多的人手。
仁青东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马鞭,放在原先他绝不会这么做,但现在他只胯下的马儿跑得不够快。
大宋皇帝承诺过他不会主动对康巴人出手,他们的地方人是难以满足的吐蕃人,这世界上唯一让仁青东恐惧的就是大宋的皇帝,相反角厮罗并不会让他感到绝望。
隔着老远仁青东便瞧见集结起来的骑兵,幸好他们还没有发动进攻,否则一切都难以挽回,可在仁青东还没有靠近的时候,隆隆的马蹄声便让他的脸迅速扭曲。
康巴人的骑兵出动了………………
扬尘开始蔓延,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场灾难,仁青东扯下身上的衣物不断的挥舞,风把他的衣服刮的很高,远处的康巴勇士也看到了这单骑的模样。
“智者仁青东!是智者仁青东!”
康巴人没有首领,唯一引到他们前进的只有智者,出谋划策审时度势的智者!
呼喝声响起,奔腾的巨兽终于停下,这里距离成都府府城并不遥远,但还好停了下来,仁青东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了嗓子眼。
最为康巴的智者多年,这还是第一次他这么紧张,胆寒。
眼前这些勇猛的草原汉子根本就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而仁青东打算告诉他们。
“宋人的军阵严密,器械精良,非我康巴人所能相比,即便是勇武过人也难敌宋军之威,诸位随我速速退去!”
所有的康巴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一直指引他们前进的智者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仁青东打马前进,但很快便惊诧的回头,居然没有一个人跟随他离开,不光如此眼神中还透露着愤恨。
“智者,我们的货物是我们的全部身家,许多人都是把之前的财富全部聚集起来,几家合买准备贩卖,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仁青东吼道:“是你们的命珍贵还是货物珍贵?没有了财富可以再想办法,没有了性命便什么都没有了!”
“智者,您前往大宋和谈,不知大宋皇帝给出了什么样的条件?为何要突然罢市让我等血本无归?!”
仁青东的脸色难看至极,望着眼前这群激动的人海,用力的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仁青东的心就如同仁切冈波上的白雪!但你们有人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走私货物卖给吐蕃!是贪婪让大宋皇帝严惩你们,是贪婪让你们失去赚钱的机会,也是贪婪让你们失去了大宋的榷场!”
“宋人无耻!他们并未说明此事!”
仁青东回首怒吼道:“从你们进入大宋榷场的第一天起便收到了宋人的警告,之前他们没有证据,但一个从吐蕃旁边的商贾告诉了大宋一切,你们可否知道,宋人皇帝在听闻后是何反应?他比知晓吐蕃人掌握了火器还要愤怒!”
“吐蕃人掌握了火器?”
仁青东冷脸道:“这是大宋的消息,千真万确,你们不要心存侥幸,此时大宋不对我康巴人刀兵相向已经是格外仁慈,吐蕃人会第一个进攻我们!”
“智者,我们根本就无法回头,大量的货物只能卖不出去,吐蕃人依旧会对我们出手,我们的牛羊没了,战马所剩不多…………”
“你们是高原上的勇士,怎么会失去羊群和战马?!”
仁青东惊讶的望着眼前这位无助的汉子,牛羊和战马是他们的一切,即便是失去了生命也要范围的东西。
看到他们绝望的表情之后,仁青东便知道这些贪婪的人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东西,用来换取吐蕃人的货物,再用这些货物去和大宋商贾交换!
眼前这些人哪里还是高原上的勇士,只是一群贪图财富的人而已。
仁青东只觉得天旋地转,胸口堵得慌,噗哧一口鲜血吐出,仁青东缓缓的从马上跌落,他是气急而衰。
康巴人中有人叫道:“把智者送回驻地,康巴勇士!继续前进!”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此时的他们已经是在赌身家性命,若是宋人服软重新开放榷场,他们还有一线生机。
战争的脚步终究是无法停下的,来自高原的“怪兽”呼啸着向成都府而去,马蹄铮铮,心中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勇气。
康巴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失信在前,但宋人的报复太过凶狠,让他们自己也承受不起,既然都活不下去,那就用最古老的方式杀出一条血路来!
这是康巴人的信仰,也是他们唯一的办法,但康巴人还是把一切想象的太过美好,在成都府外迎接他们的是钢铁丛林和强大的骑兵。
宋军的军阵向来是以坚固文明,康巴人几乎都是轻骑兵,当他们撞上铁盾和盔甲组成的“天堑”时,无数的铁枪从中透杀而出。
长枪锋利的穿过盔甲,穿过康巴人的身体,在拉扯出来的时倒刺几乎把他们的内脏掏空。
破甲枪之所以叫破甲枪便是它用来对付铁甲的,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使得破甲枪轻易的洞穿他们身上的皮甲。
田况站在城墙上微微闭眼,作为文人他见不得弱者被屠戮,但他依旧从眼皮的缝隙中向外看,他要看到这些康巴人被绞杀殆尽!
宋军并没有在远距离上投送弩箭,而是选择了和康巴人近战,这是怀安军中的规矩,若是不能激发胆气,用鲜血来渲染战场,那新兵如何成为老兵?
“顶住!握紧盾牌,握紧破甲枪,只要敌人敢再冲过来,便是刺他们一个透心凉!”
有经验的老兵不断的在军阵中叫喊,不断的吹着维持只需的铜哨,康巴人如同波浪一般不断的冲杀过来。
而此时宋军军阵中响起鼓点一般的脚步声,身着重甲的陌刀手出现,他们是军阵中的胆气,也是凶猛的野兽。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宋缔 第两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练兵”
康巴人是第一次见识大宋的陌刀手,这些体型高大,身穿重型板甲的“怪物”挥舞着一把巨大的宽背直刀奋力劈砍。
这是经过改造的陌刀,大宋的匠人们发现,只要增加后背的宽度,再增加前锋的尖锐,提高长刀,增加刀柄的长度和配重之后,陌刀便更具杀伤力。
陌刀手的出现使得宋军的气势大涨,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四方,猎猎旌旗不断的在军中挥舞。
“战!战!战!”
宋军的战意格外昂扬,即便是站在城门上观看这一切的田况也是在激动的大喊,这是他作为文臣第一次接触战争,当然指挥这场战争的人并不是他,而是怀安军大将军王韵。
王韵乃是文职转武职,开始的时候许多朝臣都认为他疯了,武将在大宋的地位可不怎样,即便是官家提高了武将地位,但本质上依旧是受制于文臣。
王韵作为文资文臣,转去做武将,实在是让人想不通,但接下来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大宋有一个地方的武将和别处不同,参谋兵事院。
只要是从参谋兵事院中出去的武将,同时授观文殿学士衔,这是大宋立国百年所从未有过的事情。
一个观文殿学士,多少文臣挤破了脑袋也得不到,但参谋兵事院的武将却能同时挂上这样的职衔,这说明他们不光是武将,亦是文臣。
这些人的头上挂了一个名号,“儒将”,意思说他们在文武两道上都颇为精通,如此才能担得起儒将的称呼。
王韵便是如此,他是大宋第一位带着文资的武将,也是少有被人称作是“文武全才”的人物,这样的人必定高傲。
事实上他执掌怀安军只是一时的调任,并非是长期执事,相反田况却知道,王韵之所以出现在四川路,乃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练兵”…………
大宋的士兵是役兵,每四年一届,同时部份表现好的老兵可转为募兵。
募兵就要比役兵更加精锐些,他们这些人是朝廷花钱养着的,地位要比一般的差人要高,等同于军中的官吏。
通过技艺获得募兵机会的老兵还要学习,最少要能够读书识字,这便是比一般人强上许多的地方。
而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获得来自将军的推荐,前往神都城的军武院学习。
一旦从军武院中出来,那就不是一般的募兵,而是变成了官身的虞侯,校尉,若是练兵有方,还会受到提拔,成为一营的指挥,但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机会提升。
所以大宋的士兵只要肯吃苦训练,就有向上走的机会,即便是成为募兵,也能养家糊口,甚至军饷不低。
而眼下的怀安军便是如此,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役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希望通过这一战获得的战功转为募兵,以此开始自己在军中的仕途。
谁说只有文人才有仕途可走?眼下的大宋不光有制科,还有常科和武举,亦有军中的考核。
王韵就是要接着眼下的机会在军中选拔募兵,让他们组成军中的中坚力量。
募兵是清一色的老兵,不光是老兵那么简单,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样的老兵带领新兵作战,只有经历过几场鲜血的洗礼,那剩下的新兵会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为老兵。
康巴人的进攻是以海浪形势出现的,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不断的冲击宋军的防御阵线,这是骑兵用来对付步卒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但可惜的是他们面对的是大宋的步卒,一道防线的突破意味着更多防线的增加,宋军的士卒在第一道防线守不住的时候便迅速后撤。
此时大宋的弩箭才开始爆发它的威力,在康巴人弓箭的射程之外,宋军的弩箭便呼啸而来,一波又一波的“黑云”腾空而起,不断的收割着康巴人的性命。
宋军的棘轮弩射速快,威力大,射程远,已经是这个时代弩箭的极致,而宋军对弩手的要求也很高,需要耐力和臂力出众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弩手。
每一个弩手在宋军之中都是宝贝一般的存在,他们几乎可以轻松击杀三百步之外的敌人。
宋军的弓弩一直在追求更远的射程,相反没必要追求稳定性,弩箭和火枪一样,射程越远精准度便越差,抛射更是一种依靠数量而不是精度杀伤敌人的行为。
宋军的弩箭射程早已超出了康巴人的想象,当康巴人的弓箭手还在马背上驰骋,准备靠近宋军的时候,便直接迎来了宋军的箭雨。
庞大而密集的箭雨吞噬了康巴人的弓箭手,他们有些人甚至被钉死在了马背上如同一座雕像,战马拖着他们的身体跑回了军阵之中,诡异的一幕给更多的康巴人造成了恐慌………………
但更让他们惊恐的还在后面,宋军的人数没有增加,一直都是这千余人的队伍,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永远也无法穿过的“天堑”。
康巴人的骑兵就像是潮水一样不断的冲击上海岸边的礁石又不断的被击碎,时间在流淌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康巴人的性命。
现在的康巴人中已经有不少后悔没有听从仁青东的劝告,没想到区区千人的军阵便让数千的康巴骑兵止步不前,宋军的战力已经如此恐怖了吗?
短短的一个时辰,康巴人已经进行了七次冲击,但结果宋军的军阵纹丝不动,即便是防线破碎,但他们的军阵依旧稳固。
已经有些怯意的康巴人再次发现惊人的一幕,宋军开始主动出击了,只不过出击的不是步卒,而是百人队的骑兵。
这是大宋的重骑,几乎个个握着刺破苍穹的长枪,身上是厚重的盔甲,背后还背着一面大盾。
1...649650651652653...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