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只可惜,他们连妥协的机会都没有,所有人都以为赵祯是避而不见,但事实上赵祯已经悄然离京。
整个皇宫中知道帝王行踪的人不会超过五个,而且这五个人中包括皇后,皇妃,皇贵妃以及太子。
大宋的皇宫和历朝历代都有些不同,最奇特的地方就是更为“团结”,皇后的御下之术相当了得,这全赖与赵祯早年经常御驾亲征所致。
每当赵祯在前线御驾亲征,皇宫中便只剩下“孤儿寡母”,而赵祯非常大方的放权给了皇后,皇后在后宫的权利很大,整肃后宫成为皇后的日常。
原本大宋的皇宫中有一点风吹草动,朝臣们都会得到消息,但现在几乎不可能。
最主要的原因是内侍越来越少,而宫女越来越多,王语嫣虽然善待宫人,可一旦触犯宫中的规矩便会毫不犹豫的扭送皇城司,对于宫人来说皇城司就是地狱一般的存在。
老老实实的在宫中做事便有好生活,谁没事会把自己往地狱里“折腾”?给再多的钱也不会干这种事。
铁板一块的后宫几乎难以“攻破”,没人知道宫中的实际情况,只有宰执相公和六部相公以及三司相公知晓,而这些人守口如瓶,绝不会向外泄漏一个字。
这是赵祯当年定下的规矩,相公们可以知道宫中情况,但却绝不能泄漏,否则便是叛国之罪,会写入春秋史册永世不得更改。
于是当东城豪门希望知道皇帝会不会召见他们的时候根本就无从得知答案。
原本的皇宫对勋贵来说并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诰命夫人可以求见皇后,勋贵宗亲可以求见皇帝,或是走亲戚,或是闲聊家常,或是商谈机要之事。
但现在一切的门路都被堵上,没有人会给东城豪门以机会,他们见不到皇帝,宫门仿佛永远不会对他们开启。
即便是诰命夫人也别想进入宫中寻找皇后,而当他们询问宰执相公和六部相公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句“不可说”。
东城豪门甚至不知道皇帝还在不在宫中,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一旦皇帝离开皇宫,离开神都城,那他们就再无办法。
眼下只有一条路能走,卖货止损…………
破产一词还未出现在大宋,东城豪门的一群家主聚集在一起,吕夷简的模样更显苍老,头发是从上到下的白了,这种白不是时间积累的雪白,而是一夜白头的灰白。
在座的人和他几乎一样,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憔悴,无力,和绝望。
一场贸易之战他们几乎输的一败涂地,官营买卖和蔡记却在不断的壮大规模,蒸蒸日上,而他们的商号却一泻千里,入不敷出。
关闭商号的代价是惨重的,意味着他们可能失去所有。
“东京城的小甜水巷传来消息,要压低货物的三成,甚至是四成价格才愿意接手,否则便让这些货物对在库房之中。”
丁掌柜的话让在场的家主们浑身颤抖,也让吕夷简疯狂咆哮:“降低三成还是四成?这点小事都问不清楚还来作甚?!库房中堆积多少的货难道你心中不清楚?相差一成便是万巨的钱财!”
丁掌柜颤颤巍巍的说道:“琉璃,铁器,毛料降价四成!成衣棉花,布匹,丝绸,瓷器降价三成!”
“巧取豪夺!巧取豪夺!”
整个密室回荡着吕夷简的咆哮,但其他人都在默默的看着他,事到如今,回天无力…………
宋缔 第两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柜的背叛
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追求,当权力成为不可能的时候,有些人就把对权利的追逐演变成了对财富的追逐。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权利可以带来财富,但财富却无法直接变现为权利。
相比之下,财富要比权利更容易获得,尤其是对一些家资丰厚的人来说更为容易,勋贵,便是其中之一。
吕夷简的仕途早已走到了尽头,于是乎他对钱财便尤为看重,财富对于他来说不光是自己享受的东西,更是对整个家族至关重要。
有了财富才能培养人才,有了财富才能给后辈铺平入仕的道路。
有了财富甚至可以在老家过上土皇帝一般的生活,而现在他最看重的东西却在不断的消失,不断的猥琐,如同手中的沙硕不断的滑落,吕夷简怎能不急?
他和别人不同,吕家是刚刚兴起的家族,除了吕夷简之外便没有其他的助力,他把家中的一切都赌在了其中,希望能从他这里开始,成为和开国勋贵一样的世家存在。
但眼下一切都在烟消云散,吕夷简知道,一旦东城豪门完了,吕家也将会被拖下水,这是必然。
折买这种事情之前不是没有过,甚至对于东城豪门的商号来说在正常不过,但并不是别人折买他们的货物,而是他们折买别人的货物!
减价三成到五成,这简直就是让他们亏本再亏本,别说是原本投入的钱财拿不回来,甚至是还要亏损一大部分。
这一部分甚至要东城豪门的商号自己补贴上去,在此之前为了维持商号不关张,东城豪门已经贴进去不少的钱财了,否则也不会向钱庄借贷来购买官营买卖和蔡记的货物。
吕夷简的咆哮也让众人难受,他们现在还有退路,折卖货物便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何况官营买卖和蔡记还愿意出价,等真的到了别人不愿意出价的时候,一切便都晚了,这些货物就会变成一堆垃圾,永远的扔在库房之中。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卖给别的商贾,可除了官营买卖和蔡记,还有哪家商号能够吃得下如此多的货物?
最关键的是时间来不及了,东城豪门拖不起,每过一个月他们身上的压力便增加一分,还有不少的利息需要偿还。
他们已经看不到希望,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早一日把欠款给还上,早一日摆脱这个无底洞。
石保兴微微一叹道:“吕公,眼下还是把积压的货物买了才是上上之策,每月还给钱庄的利息便不是一笔小数目。”
丁掌柜更是小心翼翼的劝道:“咱们已经尽了全力,但官营买卖和蔡记实在雄厚,各家商号都无法抵挡,唯一的办法便是出货自保,眼下官营买卖和蔡记之所以还能接手咱们的货物,已经是官家开恩,若是还不识趣,怕是血本无归!”
吕夷简微微摇头:“不对,官营买卖没有那么蠢,眼光也不会这般短浅,要一下把我东城豪门的各家商号存活全部吃下,这需要多少的钱财?即便是折买也需要万巨之数,而这么多的货物一下放到市面上去卖,你们觉得会怎样?”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甚至脑袋灵活的紧,随着吕夷简的一句话,众人如同醍醐灌顶。
“吕公所言有理!一旦这么多的货物投入到市面上,那必然压价!无论是官营买卖还是蔡记都不可能这么蠢,但若是他们慢慢的卖出去,货物积压的时间极长,仓库都堆不下,必然会减少工人甚至是工厂!”
角落里的杨文广倒吸一口凉气:“不会的,官家仁慈,以官营买卖的工厂和蔡记的工厂安置百姓,若是这么做必然使得官家丢了脸面。”
丁掌柜小声道:“那为何要这么做?”
吕夷简冷冷的望向丁掌柜:“当然是用来试探我等虚实!”
稍稍一顿,吕夷简猛然起身暴喝:“说!你到底收了官营买卖多少的好处!居然背主弃义!”
随着吕夷简的话,丁掌柜脸色大变,惊慌失措的说道:“冤枉啊!丁某在义鑫升多年,乃是石家的不二忠仆!岂能做出这般无德之事?!”
吕夷简冷笑道:“这时候你还想遮掩?官营买卖和蔡记根本就不可能向我等商号折买,他们卖不出去!唯一放出消息也应该是在市面上,而不是专程告诉你,而且价格如此详尽,这不是试探是什么?!”
石保兴勃然大怒,丁掌柜是自己信任多年的老掌柜,也是东京城中义鑫升的大掌柜,这时候居然出了这等丢人现眼的事情,心中自然气的快要爆炸。
“你这卑鄙小人,枉我石家多年栽培你,待你如宗亲一般,没想到你居然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吕公放心,无需多言,我世家乃是将门世家,多少有些手段,事情既然出在石家身上,石家必然会给诸位一个交代!”
吕夷简微微抬手:“不急!且让老夫当场戳穿他!”
吕夷简混迹朝堂多年,手段自然高明,他知道这个时候的丁掌柜心中的壁垒最容易被攻破,不能再有迟疑。
“既你不说,那老夫便来说说!东京义鑫升和各家的总号都在南门大街上,距离小甜水巷不过百米,按理说各家收到消息的速度应该一样,但为何是你义鑫升例外?
东城其他商号的消息刚到神都,这边你人便来了!显然你走的比谁都早,早到在各家收到消息之前!
如此一来便有两种解释,其一,官营买卖的商号早早的就把消息告诉了你一人,其二便是你自己在官营买卖的商号中有间人!你自己说是哪一种?”
吕夷简的话让丁掌柜哑口无言,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辩驳都是不对的,前者是和官营买卖的商号串通一气,后者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个能耐。
在场的众人都是各家的家主,在他们面前根本就耍不了花招,脸色苍白的丁掌柜只能瘫软在密室的大厅之中,心中不断咒骂裴七郎,一直都是他在怂恿自己前来神都“立功”的。
“知道你最大的破绽在何处吗?”
丁掌柜木讷的摇了摇头,吕夷简冷笑道:“官营买卖的商号掌柜个个都是谈价的好手,在确定之前万万不会把折买的底线说出来,而你带来的消息太过精准了。”
石保兴“呸”的啐了一口丁掌柜道:“贼人自作聪明!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宋缔 第两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
小小的囚房中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即便是丁掌柜把所有问题都如实交代了,还是没有逃过被折磨的命运。
带着倒刺的藤条鞭子不断的抽打在丁掌柜的后背上,他的后辈早已变成一堆烂肉,每一鞭下去都会带起大块的肉屑,这是最残酷的鞭挞。
整整半个时辰,石保兴都没有停手,即便是丁掌柜已经死去他却依旧在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鞭子,直到鞭子挥舞下去带起内脏他才停手。
石保兴要把心口中的怒火发泄出去,吕夷简当着各家的面把丁掌柜的身份戳破,让石家的颜面扫地,若是不把这丁掌柜给打死,石家在东城豪门中的地位必然受到排挤,众人望向自己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石家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回到密室的石保兴随手把供词放在了吕夷简的手中:“这是贼厮的供状,一字不差…………”
吕夷简盯着石保兴叹道:“你不该把他打死,毕竟他已经是官营买卖的人,打死了……”
石保兴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死了便死了,若是真的找上门来,随便拿个人去顶缸便是,我石家还不缺这样的人。”
杨文广在边上温声说道:“此事已经揭过便莫要再提,眼下诸位应当如何?”
吕夷简小声道:“诸位莫要操心,此时官家踪迹不显,为的就是逼迫我等,让我等没有出路,即便是面圣求饶也不可能!”
“吕公慎言!”黑色阴影中的人群中传出一声喝止,让吕夷简的身型微微一顿,随即转身冷笑道:“诸位还要装糊涂到什么时候?眼下已经是“两军交战”,陛下打算把我等赶尽杀绝,打算把东城豪门连根拔起,打算让开国的勋贵之家全部消失,怎么难道你曹家就能例外?!”
黑色的阴影中,曹玹默默的站了起来:“谨言慎行方为上上之策,既然心知肚明的事情何必说出来?我等是为了挣钱,却不是为了和官家敌对,诸位难道想要和整个大宋为敌吗?!”
低声的讨论出现,显然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东城豪门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利益,他们自始至终也没有想过背叛大宋。
唯一想要的就是在追求财富而已,他们是大宋的开国勋贵,也只能是大宋的开国勋贵,除此之外他们不想做任何事情。
即便是和官营买卖以及蔡记开战,东城豪门也没想过和赵祯对抗,也没想过要背叛大宋,有些事情在他们看来并没有背叛大宋,但在赵祯眼中却是已经背叛。
吕夷简冷声道:“现在不是我等要和官家,和大宋为敌,而是官家在以我等为敌!无论是东京城的官营买卖,还是神都城的钱庄,无论是咱们的货物积压还是背负大笔借贷之钱哪一样和官家离不开?!”
曹玹点头道:“话是如此没错,但却是我等咎由自取,官家在数年之前已经派人去了各家商号传消息,要求各家不得垄断买卖,且增设工厂吸纳百姓入工,花钱从格物院买下便利之器,降低价格,薄利多销,但诸位谁听了?!”
“老曹,话不能这么说,你家也没有遵从官家的旨意啊!再说在场之中你曹家也不能例外吧?”
曹玹点了点头:“这是自然,但曹玹还记得官家说过的一句话:人就是要为自己负责!自己犯下的罪,就要自己来赎!我不管你们如何,反正我曹家从今日开始折卖货物,抵偿钱庄的钱款,诸位请自便!”
“曹玹!你疯了!你这是在分裂我东城豪门,你若是今天出了这个门便永远不再是开国勋贵!我等与你割袍断义!”
石保兴的怒喝让曹玹顿了顿,回首冷声道:“都这个时候还不弃子认输?丁掌柜是被官营买卖收买了不假,但他的消息就一定是假的吗?
就算是假的又如何,东京城小甜水巷的货价有改变吗?
若是没有,诸位告诉我咱们拿什么和他们斗?还靠着家底死撑着?非要等官家翻脸?不妨告诉诸位,官家根本就不在神都城,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曹玹的话让众人大惊失色,但随即也就明白了,为何这几日打探都没有消息,为何官家无论如何也不召见自己,原来官家早已离开了神都城。
在东城豪门的勋贵们眼中,官家离开神都城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躲避他们的入宫请见,官家是彻底对他们失望了,甚至连见一面,当面拒绝的心思都没有。
密室中的黑影都是东城豪门的勋贵,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官家已经厌烦了,他们没有退路。
但眼下的密室分成了两派,一些人支持曹玹,打算折卖货物,归还钱庄的欠款,并且收拢羽翼,不在与官营买卖和蔡记抗衡。
另一些人以吕夷简为首,认为事情还有转机,现在不能放弃,折卖货物是个愚蠢的决定,只会让东城豪门元气大伤。
而在这个时候石家和杨家的态度便更为重要,他们的偏向会决定一大部分人的走向,而就在这个时候,石保兴和杨文广都拿不定主意。
石家有个石元孙,杨家有个杨怀玉,这两人在朝中地位都不低,都是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和怀化大将军,统领上四军。
这样的地位别说是在朝中,便是在官家哪里也不低,能统领上四军的存在,哪一个不是官家的心腹之臣?
所以石家和杨家更为偏向曹玹这一边,但他们又不好直接表态,毕竟心中对如此大的基业还是不舍的。
曹家是真的没有什么人了,自从曹玮死了之后,曹家在大宋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甚至连皇后的召见都少了许多。
这也是曹家不愿意和赵祯对抗的直接原因,他们不希望曹家真的没落下去,成为神都城中的二流家族。
最少在明知道亏钱的情况下不能再把官家心中对曹家的印象给亏了去!这才是最大的不值得!
曹玮在死前曾经一再说过,“王旦之死可保王家三代富贵,曹宝臣之死之可保曹家两代富贵,小心行事,万万不可招惹官家!”
这句话在曹玹心中刻着,甚至一刻也不敢忘记,但就在之前,谁家也不能进宫的时候,皇后却召见了自己的小侄女,这是兄长曹玮的独女,一直待字闺中未曾婚嫁。
这让曹玹看到了希望……………………
宋缔 第两千三百一十一章断裂的“圆环”
曹家和寻常的家族不同,曹家的底蕴深厚,即便是在开国勋贵之家中也是翘楚,曹彬的功绩自不用说,而曹玮在赵祯亲政之后也立下的汗马功劳。
真正会打仗的将门不多,出去石家和杨家之外便剩下曹家了。
但曹家和天家的关系最为紧密,迁都之前赵祯便常常宣召曹玮进宫,而曹家的女眷更是后宫的座上宾。
世人都知道曹家识大体,重礼仪,是官家的心腹之臣,即便是曹诗当年得罪过官家后来也被官家赦免。
前几日曹家的女子被皇后单独在后宫召见,意义非凡!
这段时间东城的勋贵门可是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便是诰命夫人也扣不开紧闭的宫门。
召见的女子是曹玮的小女儿,如今以到双十年华,原本她是可入宫成为太子正妃的,但皆因太子在感情上和官家一般,执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女子娶为正妃,于是曹氏才没有机会。
但曹氏在皇后那里却是极为满意的,不光满意甚至感情深厚,又与公主赵灵为善,常常结伴进宫,于是乎太子侧妃的声音便在神都城中传开。
眼下天家和东城豪门之间的买卖势同水火,皇后却偏偏这个时候召见曹氏,怎能不让人生疑?
今日密室之中,曹玹收手的态度明显,在场众人也大抵能够猜到发生了什么。
东城豪门的主体便是开国勋贵,石家,高家,王家,张家,赵家都是开国勋贵之家,杨家是后起之秀。
眼下曹家的态度让东城豪门犯嘀咕,这时候应该是死扛到底的好,还是早早收手的好?
曹家当然可以收手,否则皇后也不会召见曹氏,石家也可以收手因为石元孙是他们家的顶梁柱,至于杨家却是个例外,因为杨怀玉早已和天波府不再来往。
杨怀玉的情况在东城豪门之中属于最特别的存在,杨怀玉自始至终都在做一个孤臣,只有孤臣才是最受官家重用的,当然孤臣的日子也不好过,朝堂之中最有名的孤臣便算是狄青了。
杨怀玉想做第二个狄青,赵祯也给了他机会。
杨怀玉的宅邸也在东城,但不是他花钱买下来的,而是赵祯赏赐的,一座不大的宅院已经是天价。
但孤臣也是有代价的,不如在朝堂之中不受待见,杨家人甚至称其为不孝子。
杨文广和儿子往来的却不少,只不过他们之间唯有亲情相连,其他的事情杨怀玉一概不管。
这在最大程度上的避免了矛盾和冲突,因为不管不问,所以杨怀玉才在朝中有较高的清名和地位。
之前便有杨家人寻杨怀玉谋官的,但却被他打出了大门,并且在大街上喝骂宗亲的无耻,并且放出话来,“要是没钱尽管来要,但是来谋官下次便是棍棒伺候!”
即便是御史也无法从他身上找出德行有损的地方,但从人情方面来说他做的也是极好,虽说是减少了往来,但并不是没有往来。
杨怀玉经常会天波府看望亲戚,这一点谁也说不出不是来,难道就是因为没有帮家里的人谋取官职便算是不孝子了?
所以杨文广和曹玹一样,打算早早收手,而石保兴也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虽然一开始他是极力反对妥协的人,但石元孙被官家重用,为了石元孙的仕途,也为了石家的未来,他不可能坚持到底。
石家,杨家以及曹家的退出使得东城豪门这个团体岌岌可危,剩下的人惴惴不安,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有些人还在坚持己见,但吕夷简却默默然的打算离开,边上的人叫道:“吕公也打算折卖?”
吕夷简心灰意冷的说道:“不卖又能如何?那三家已经要折卖,我等再不折卖吃亏的还在后面!”
吕夷简的话说对了,杨家,曹家,石家有着大量的货物,他们折价卖出之后其他人家的货卖与不卖都一样。
大势所趋之下,其他人的抵抗不过使得自家的货物再度贬值而已。
皇帝不在神都之中,东城的勋贵甚至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折卖货物成为无奈之举,大量的货物被卖给了东京城小甜水巷的官营买卖和蔡记。
当然,官营买卖和蔡记在东城豪门的眼中同样是傻子,即便是折买他们也赚不了多少钱,相反还要为这些货物寻找买主。
而东城豪门也损失惨重,原本一贯钱的货现在只能收回七百文甚至更少。
卖的越多折损的便越多,不但还不上钱庄的前借款,甚至要变卖产业才能还上欠款,但这时候一个巨大的问题让他们措手不及。
东城豪门的大多数已经把商号和工厂抵押出去,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他们是卖不掉的,资金的匮乏成为致命的问题。
各家几乎都拿不出钱还清债务,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钱庄说明情况,请钱庄把商号工厂卖出去。
神都城的钱庄派出伙计上门游说,最简单的办法便是钱庄直接帮他们卖掉产业,如此一来得到的钱财便能填补借款上的漏洞。
东城豪门当然不愿意这般,这些产业都是自家经营多年积攒下来的,哪能说卖就卖?
但接下来伙计的话却让他们大吃一惊,若是不愿如此,钱庄就会去三司和北平府状告他们借钱不还,请北平府和三司联手卖掉这些产业,然后还钱给钱庄。
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办法,当然若是东城各家能把钱还上那就更好了。
斩草除根,这是赵祯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也是彻底让东城豪门离开商业的根本手段。
怎么会让他们继续保留自己的商号和工厂?
赵祯是不会给“敌人”东山再起的机会,既然要把他们挤出去,就必须要干净彻底,没人比他更了解“资金链”的断裂对商贾产生的巨大冲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