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喝过两杯茶之后,夏振宇才笑呵呵地问道:“向南,你小子很久都没来过我这里了,我还以为你拿了‘大国工匠’称号以后,就不把我这个老头子放在眼里了呢。”
“老爷子您这话说得可真没良心啊。”
向南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着说道,“上次我来京城,是您自己不在的。”
华夏古陶瓷学会就在京城故宫里面,向南几乎每次来到京城,都会前来探望夏振宇。只是年初那一次,向南到京城参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时,夏振宇到川蜀出差去了,所以才没有见着。
算起来,两个人还真有大半年没碰着面了。
夏振宇不仅仅是华夏古陶瓷学会的副会长、著名的古陶瓷鉴定家,他还是国内外都知名的收藏大家,向南的修复公司里,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业务,都是夏振宇名下的。因此,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前辈和晚辈,比一般人的关系要亲密得多。
“你小子,还怪起我来了。”
夏振宇抬起手来,指点了向南两下,笑道,“我上次碰到贾昌道了,听他说你要过来了,我就想着,这事儿八成跟他有关系。”
向南摊了摊手,一脸无奈地说道:“我原本是在凤凰城那边做一单古陶瓷修复业务,打算做完就直接回魔都的,可贾部长让我过来,帮他们面试文物修复师,我也只好来了。”
夏振宇笑着点了点头,一脸赞许地说道:“你们文物修复公司现在挺不错嘛,连凤凰城这边都开始有业务了。”
向南解释道:“也是通过熟人介绍的,我们小公司可没这么大的名气。”
“问题是,公司里有你啊,现在在文博界里,谁不知道你向南?”
夏振宇抬手点了点向南,笑着说道,“只要把你的招牌亮出去,圈子里无往不利啊。”
“老爷子您说笑了,我也只是个文物修复师而已。”
向南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对了,我这边有件事,可能还得老爷子您帮个忙。”
“就知道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夏振宇瞪了向南一眼,这才说道,“说吧,什么事?”
“上午我去拜访国家博物馆的丁春城丁老爷子时,他拿了一件残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镂空龙纹戈让我修复。”
向南想了想,接着说道,“青铜戈很常见,但青铜镂空龙纹戈却很少看到。这件龙纹戈残损得比较严重,尤其是镂空龙纹部分,有一小半都已经残缺了,所以,我需要观摩一些战国时期的镂空龙纹青铜器作参考,否则的话,我要修复这件青铜戈怕是很麻烦。”
当然,只是麻烦而已,并非不能修复。向南只要通过右眼的“回溯时光之眼”,就能将这件青铜镂空龙纹戈的全貌展现出来,但毕竟还是不如实物那么直观,那么有触感。
这也是向南来找夏振宇求助的原因之一。
“你会修复青铜器?”
让向南没有想到的是,夏振宇听到他的话后,对于他的困扰根本不在意,反而将关注点放在了另一个方向上,“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我怎么都没听说过?”
“啊?”
向南怔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原来夏振宇都不知道自己学了青铜器修复技艺啊,他赶紧说道,“学了有几个月了。”
顿了顿,他又说道,“自学了一段时间,现在跟着魔都古陶瓷修复中心的张春君老师学习。”
“你小子……”
夏振宇愣愣地看着向南,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到最后才摇了摇头,苦笑道,
“你就是个怪物,别人到你这个年龄,还在拿着排刷练习刷纸,或者整天埋头清洗古陶瓷残片呢,你倒好,双料专家还不满足,又开始学青铜器修复了。你该不会是打算以后成为一个文物修复全才吧?”
向南挠了挠头,有些为难地说道:“暂时,应该没有这个想法吧?”
“那就是以后说不准就有这个想法了?”
夏振宇差点被气笑起来,他抬手摸了摸下巴,说道,“这个想法好像还是挺刺激的,文物修复界里从没出现过这样的人,你加油,我看好你!”
“老爷子,您可千万别跑题。”
向南暗暗抹了一把汗,连忙说道,“您知不知道京城这块,谁收藏有战国时期的镂空龙纹青铜器?我只要观摩一下就可以了。”
“这件事,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我自个儿主要是收藏古陶瓷一类的,青铜器虽然也有,但只有不多的几件儿。不过,京城地面的收藏家,拐着弯抹着角,我差不多都认识!”
夏振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咂了咂嘴,一脸得意地说道,“你等着,我打个电话!”
说完,也不等向南反应过来,他便站起来走到办公桌旁拿起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出去,然后将手机放在耳边,慢慢朝窗口那边走去。
向南没去听夏振宇打电话,他随手拿起放在茶几上的一张报纸,津津有味地翻看了起来。
一篇新闻还没有看完,夏振宇就拿着手机,乐滋滋地回到了沙发处坐了下来,他端起放在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才笑道:
“向南,找着了,你的运气确实不错,我的一个哥们——城南的一位收藏家葛亮,前段时间收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镂空龙纹镜,他这会儿正在家里,你要是下午没什么事,那咱们就去看看。”
“行,我下午正好没事,就麻烦老爷子带我去看看。”
向南将手里的报纸折好,又放回到茶几上,点了点头。
夏振宇从办公桌上拎起一个手包,一边往外走,一边笑道:
“麻烦什么?那哥们我也有一段日子没见着了,正好,今天晚上蹭他一顿饭!”
两个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出了华夏古陶瓷学会的办公场所,然后坐上夏振宇的车子,就直奔城南而去。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九十七章 战国青铜镂空龙纹镜 (更新完毕)
车子开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缓缓地开进了城南一处高档小区,然后在一处联排别墅前停了下来。
“到了。”
夏振宇领着向南下了车,活动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上前摁了摁门铃,趁着等人开门的时间,对向南介绍了起来,“这个葛亮啊,以前跟我住一个胡同里的,家里也穷得很,他早年在京城的老墙根下趟‘鬼市’,赚了第一桶金,后面就开了古董行,慢慢地就发家了,顶聪明的一个人。”
向南点了点头,还没开口说话,别墅的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一个头发花白,身材清瘦的老人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夏振宇后,便笑了起来:
“小鱼,好久不见了。”
“小油条,早跟你说了别叫我外号,你偏不听。”
夏振宇瞪了对方一眼,随后才对向南介绍道,“喏,这位就是老哥们,葛亮。”
葛亮朝向南点了点头,又问道:“小鱼,这位小伙子是?”
向南笑了笑,自我介绍道:“向南,方向的向,南北的南。”
“向南?”
葛亮先是迷惑了一下,紧接着恍然大悟,“哦,原来你就是向南,欢迎欢迎!”
夏振宇很不爽地低“哼”了一声,说道:“你就是在门口欢迎我们的吗?”
“呵呵,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脾气还是这么爆。”
葛亮摇头笑了笑,往边上站了站,对向南说道,“来来来,进寒舍喝杯茶。”
夏振宇倒是一点也不客气,双手往身后一背,昂首挺胸地走了进去。
向南和葛亮互相谦让了一番,也跟着进了屋子。
在客厅里坐下之后,葛亮让家人上了茶,夏振宇这才开口道:
“小油条,事情在电话里我都已经跟你说了,我这次过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你之前收回来的那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镂空龙纹镜。”
说着,他看了看向南,继续说道,“这青铜镜实际上不是我要看,是向南要看,他目前正在给丁春城修复一件战国青铜镂空龙纹戈,希望借你的青铜镜做一个参考。”
葛亮笑着说道:“你都开口了,我能说不吗?”
夏振宇眼睛一瞪:“你敢。”
“你看你看,这小鱼变老鱼了,是越变越凶悍。”
葛亮抬手指了指夏振宇,对向南笑道,“你别见怪,我跟他穿开裆裤的时候就认识了,一直都是这么闹过来的。”
“这证明您跟夏老爷子的关系铁啊。”
向南当然不会见怪,笑着附和了一句,说心里话,这两位老头几十年的交情,到了现在还这么好,他还是十分羡慕的。
回想自己这二十来年,虽然一直沉浸在文物修复的世界里,但也交到了两个好朋友,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这两个好朋友,一个是高中同学赵晓辉,一个是大学室友钱小勇,平日里虽然联系不多,但只要自己有事,他们必定召之即来。
当然,如果他们有什么事,向南也一样会尽力帮忙。
“我就不叫你向专家了,这样显得太生分,你不自在,我也不自在。”
三个人聊了几句之后,葛亮便站起身来,对向南说道,“我跟老夏一样叫你向南好了。那件战国青铜镂空龙纹镜,就在我的书房里,我带你去看一看吧。”
说着,他又看了看夏振宇,问道,“你是一起来,还是留在这儿喝茶?”
“我也去看一看。”
夏振宇放下手里的茶杯,站了起来,笑道,“看看你这老油条的眼光有没有长进。”
葛亮轻“哼”了一声,也不搭他的话,转身就往楼上走去。
夏振宇和向南则一前一后,也跟了上去。
二楼的书房,是一个套间改造而成的,朝南的那一面隔出了一个小的办公间,里面放着一张宽大的老板桌,上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写字桌对面则是一组双人沙发。
办公间里有一个门直通里面的书房,书房的面积有三个办公间那么大,两面的墙壁上,镶嵌着高大的木制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向南只是随意瞄了一眼,就发现很多书籍都已经有些老旧了,书脊的部位都被磨得有些残破,想来,是这些书经常会被人翻看的缘故。
夏振宇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忍不住啧啧称奇:“老油条啊,你一个初中都还没毕业的,居然看了这么多书?你不会是到旧货市场买了一堆旧书来充数的吧?”
葛亮气得差点笑出来,他没好气地瞪了夏振宇一眼,说道:“我用得着买旧书来充数?”
“哦,也是,你这么有钱了,也干不出那种丢份子的事。”
夏振宇点了点头,随后又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很肯定地说道,“那你是把新书给作旧处理了?”
葛亮连头也不回,根本就懒得搭理他。
可向南却是明白,他的成功并不是侥幸,一个肯沉下心来努力学习的人,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
葛亮朝前头走去,然后蹲下来从书架中部抽出几本书来,伸出手在书架后面点了点,随后打开了一个装在墙壁里头的保险柜,从里面取出来了一个古董盒。
他将古董盒放在窗前的一张书桌上,然后笑着对向南说道:“向南,青铜镜就在书桌上,你自己拿出来看吧。”
“等等,等等!”
夏振宇一把拦住向南,然后快步朝书桌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我先看,我先看!”
说话间,他几步就来到了书桌旁,然后伸手将古董盒打开,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那面战国青铜镂空龙纹镜取了出来。
“嚯!果然很漂亮,很精致啊!”
夏振宇轻呼了一声,拿着青铜镜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长出了一口气,忍不住赞叹道,
“战国时期,是古代青铜镜艺术成就的高峰期之一,尤其是镂空复合镜是其中的翘楚。这件青铜镜,器形精致瑰丽,镜面与镜背结合之处设计独到,纹饰精美细腻,哪怕是在当时,也应该是一件难得的上品!”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辈人 (第一更)
“算你小子识货!”
听了夏振宇的话后,葛亮的老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得色,低“哼”了一声。
“青铜器鉴定我可不擅长,我就是随便说说。”
夏振宇“嘿嘿”一笑,看到葛亮一张老脸涨得通红,隐隐有发飙的迹象,他连忙将手里的青铜镜放回到古董盒里,闪到了一边,对向南说道,“喏,向南,你来看看。”
向南点了点头,走上去前,伸手取出了这面青铜镜。
之前夏振宇在鉴赏这面青铜镜时,他远远地也看出来了,这青铜镜背面的镂空龙纹,的确和丁春城的那件青铜镂空龙纹戈的镂空龙纹极为相似,也是很多条夔龙身躯缠绕在一起,只是两者的形式不一样罢了。
但更多的细节,还需要近距离观看才能看个分明。
这面青铜镂空龙纹镜圆钮,三角座,边缘有三条盘绕的夔龙,每条夔龙都有一爪搭在三角台上,张嘴咬着铜镜的边缘。
和这三条夔龙相对应的,还有三条夔龙身躯盘绕伸展,撑爪扶抓镜子的边缘,中间则有数条小龙缠绕穿插。
整整十二条夔龙的身体都是圆盈滑实,龙躯上的刻画装饰具体写实。
高浮雕的工艺使主体纹饰中的夔龙都生活跃耀,神姿活现。在纷繁辉丽的纹饰中有凹圆处可见镶嵌的银饰,可见这件青铜镜的高贵。
向南仔仔细细地将这面战国青铜镂空龙纹镜翻来覆去看了约莫一个来钟头,这才长出了一口浊气,将它小心地放回到古董盒子里,依然有些恋恋不舍。
将盒子盖上后,向南朝葛亮点了点头,一脸感激地说道:“多谢老爷子了。”
“客气什么?”
葛亮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小鱼一般不会带人到我这里来的,既然他带你来了,说明你是自己人,自己人就不用这么客气。”
顿了顿,他又问道,“你这么快就看完了?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带走,用完还给我就行了。”
虽然知道葛亮是看在夏振宇的份上才对自己这么说的,但向南依然对他很是感激,连连摇头,笑道:“不用了,我看过就可以了。”
“真的不用了?”
夏振宇在一旁插话道,“你不用跟老油条客气,他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葛亮翻了翻白眼,当作没听到。
向南忍俊不禁,再次说道:“真的不用。”
夏振宇点了点头,“那就好。”
“那我收起来了。”
听到向南这么说,葛亮也就不再客套,将古董盒重新放回到保险柜里,又将拿下来的那几本书重新放回去,从外表上看过去,谁也不知道那墙壁后面还有个保险柜。
下了楼,三个人又继续喝茶聊天,一直到吃了晚饭,向南和夏振宇两人才告辞离开。
夏振宇的人脉果然很广,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带着向南去了好几处地方,还看了好几件战国时期的镂空龙纹青铜器,让向南对战国时期的镂空龙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一天傍晚,向南回到宾馆的房间里洗了个澡,然后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坐在沙发上将这些天鉴赏过的战国镂空龙纹青铜器一一回想了一遍,心里面已经有了把握,他打算第二天就到丁春城的修复室里去,继续修复那件战国青铜镂空龙纹戈。
就在这时,放在床头柜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向南拿起来一看,是贾昌道打来的。
来京城这么多天,贾昌道这边一直悄无声息,这几天自己为了修复战国青铜镂空龙纹戈而东奔西跑,差一点都要忘了此来京城的初衷了,没想到这个时候,贾昌道的电话反而又打来了。
看来,自己还要晚几天才能继续修复那件青铜戈了。
“喂!向南,文物修复师的招聘工作,从明天上午就开始了。”
电话刚一接通,贾昌道有些沙哑的声音就从话筒里传了过来,“明天早上八点,你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我跟你说说具体的工作。”
“好。”向南点了点头,“对了,贾部长,不会有太复杂的东西吧?”
“怎么会复杂?不就是一个招聘会嘛。”贾昌道笑了起来,说道,“等明天你就知道了。”
挂了电话,向南坐在沙发上又看了一会儿书,就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在宾馆楼下的餐厅吃了早饭,向南便拎起背包,朝金水河边的文保小院走去。
一路走去,远远地还能看见那些迎着朝阳,赶着前来上班的修复师们,他们或是步行,或骑着自行车、电动车,一个个脸上的神色恬淡安静。
看到向南来了,修复师们一个个都笑着跟他点了点头,倒也没有人停下来跟他套近乎。
事实上,他们认识向南,向南却有很多人都不认识。
“向南!”
快要走到文保大院的大门时,向南正犯愁该怎么进去——进大门是需要刷卡的——身后忽然传来了钱昊良的声音,“你怎么来这么早?”
向南回过头来,看着钱昊良快步走过来,笑着说道:“贾部长让我八点到他办公室去一下,要交代一些招聘会的事情。”
“哦,今天的招聘会,据说人蛮多的。”
钱昊良从口袋里掏出门禁卡,放在门柱上的刷卡机上刷了一下,然后一边推开门,一边笑着说道,
“也不知道这些学生是怎么想的,居然说在故宫里修文物好文艺,好向往,然后看到这边的招聘信息后,就一股脑儿地都报名了。”
向南问道:“有很多人吗?”
“嗯,差不多有几百号人。”钱昊良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有些担忧,“这次打算招五十个人进来,也不知道几个月后,最后还能剩下几个。”
“有这么多人来,这里头肯定也有不少是真心想学习修复文物的人存在的。”
向南跟在钱昊良的身边,走进了院子里,笑着说道,“再说了,他们这一辈人从小就不愁吃穿,跟咱们这些人的想法可不一样,你说是吧?”
钱昊良一听,差一点笑出声来,他指了指向南,忍俊不禁:
“你跟我们可不是一辈人,你跟那些学生娃才是一辈人。”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九十九章 小老头很记仇 (更新完毕)
将钱昊良送到古书画修复室后,又和里面的几位熟识的修复师打了个招呼,向南就转过身去,施施然地朝着文保科技部的办公楼里走去。
一路上,向南又碰到好几个熟人,随意聊了几句后,眼看着时间已经快到八点了,这才跟他们告别离开。
来到贾昌道的办公室时,贾昌道正在里面打着电话,看到向南来了,他朝沙发处指了指,示意向南先坐一会儿。向南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自然不会客气,在沙发上坐下后,随手拿起茶几上的几本杂志期刊看了起来。
还没翻几下,贾昌道就搁下了电话,几步走到向南的面前坐了下来,绷着个脸将向南定定地看着。向南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手臂上都起了一溜鸡皮疙瘩,他将杂志往茶几上一放,讪笑道:
“贾部长,我脸上长了花?”
“你还想脸上长花?美得你!”贾昌道盯着向南的眼睛,冷笑一声,道,“我是看看你小子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怎么会想起挖我的墙角来了?”
这小老头,还真是记仇啊,这都说了n多次,还没忘!
“那么大一个活人,我怎么可能挖得走?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向南笑着说道,“再说了,我这不是过来给你出气了吗?”
“唉,算了,总而言之,是我没把人给看好。”
贾昌道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将这一茬略过,直接转移了话题,“这次我们文保科技部要招一批技术人员和文物修复师,这两拨人是分开来笔试和面试的,今天主要是笔试,面试会安排在明天。”
“今天是笔试的话,那应该没我什么事吧?”
向南有些困惑地看了看贾昌道,你还真以为我来京城就是天天窝在宾馆里待着没事做?我也很忙的好不好?
“怎么会没事?当然有事了。”
贾昌道看了向南一眼,解释道,“我之所以把你请过来,主要还是因为你在学生的人气很高,可以这么说,大部分来报名的人,都是看了《我为国家修文物》这部纪录片来的。因此,今天等那些来应聘的学生们都到齐之后,还需要你露个面,给大家讲个话。”
向南一听,眼睛瞪得老大:“还要我讲话?”
“当然,不就是说几分钟话?这对你有什么难的!”贾昌道瞥了向南一眼。
“我露个脸没问题,讲话就免了吧?”
向南皱了皱眉头,苦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人不擅长即兴演讲。”
“你不擅长?”贾昌道的声调一下子拉高了,“你不擅长讲话,怎么可能把许弋澄给骗走?”
向南:“……”
这小老头,看来是打算把这件事给记一辈子了!
在贾昌道的办公室里一直坐到快九点钟了,贾昌道这才站起身来,对向南说道:
“走吧,时间到了。”
向南苦着脸:“真的要讲话?”
“真的。”贾昌道重重点了点头。
“那走吧。”向南无奈,只能到时候随便说几句话了。
来到办公楼三楼的大会议室里,里面密密麻麻坐了两百来号人,向南忍不住咋舌不已,毕竟是华夏最大的博物馆,下属的一个文保科技部招聘,就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前来。
1...227228229230231...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