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凤凰城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一南一北,相距七八公里远。
凤凰城博物馆属于地方性综合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
博物馆主体是《凤凰城古代文明陈列》,它通过“石器文化”、“陶器文化”、“青铜文化”、“瓷器文化”这四大类文物的陈列,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凤凰城历史的沿革,展现“凤凰城人”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下午两点半左右,李馆长的车子缓缓地开进了博物馆停车场。
“向专家,到了。”
李馆长停稳车子之后,一边解开安全带,一边笑着对向南说道,“咱们这个小博物馆,可是没办法和金陵博物院、魔都博物馆比啊,你可别见笑。”
“怎么会?”
向南笑着打开车门,说道,“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是最好的去处之一,所以,博物馆的作用可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咱们是不是将城市的精髓完美地给展示出来了。”
“你说得对。”
李馆长笑着点了点头,“我们博物馆这边近些年来,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凤凰城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如何将它的历史文化完美地展现出来,文物保护是其中或可补缺的一项。可惜的是,咱们始终缺少精湛的文物修复师啊。”
“文物修复师紧缺,在整个华夏来说,都是个问题。”
向南抱着盒子,跟在李馆长的身边往办公楼走去,接着说道,“我们公司目前也正在筹划文物修复师培训班项目,刘馆长要是有意向,也可以将博物馆的修复师送过去深造一下。”
“是吗?那我倒要好好关注一下。”
李馆长一脸惊异的样子,“文物修复师培训项目真要做起来了,向专家可是功德无量啊!”
向南摆了摆手,笑道:“李馆长过奖了,只是略尽微薄之力罢了。”
两个人一边聊一边走,很快就来到了办公楼的二楼的文物修复室。
凤凰城博物馆的确是小博物馆,这从文物修复室的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整个二楼只有一间100平米左右的大修复室,三四个修复师在里面,有的站在大红长案旁修复古画,有的坐在工作台前修复古陶瓷,还有一个年轻人正将一件青铜三足圆鼎放在膝盖上,小心翼翼地用锉刀打磨着焊接缝隙。
文物修复室里并没有区分类别,各个修复师分别占据一处,各自修复着自己手中的文物。
李馆长是见识过大博物馆的修复室的,此刻也是不免有些尴尬,干咳了两声,说道:
“咳咳,咱们博物馆没有那么多文物需要修复,所以条件略显简陋了一些,让向专家见笑了。”
向南看了他一眼,笑道:“怎么会?需求不一样嘛。”
李馆长笑了笑,然后拍了拍手掌,对那些修复师们大声说道:
“大家先停一停,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国家级专家向南向专家,想必大家都对他耳熟能详了,大家欢迎一下。”
那些修复师站在原地看了看向南,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啪啪啪”地拍起手掌来,可惜只有三四个人,鼓掌声听起来还是略显单薄了一些,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向南崇拜。
“真的是向南,看起来比电视上还年轻啊!”
“肯定是真的向南,咱们李馆长还会骗人不成?”
“不是听说他在陶瓷博物馆修复古陶瓷吗?怎么跑咱们博物馆来了?”
“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向他讨教一番,他肯定掌握了不少绝技!”
“……”
那些修复师一脸激动,但并没有挤上前来,只是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刘馆长显然听到了他们的议论,他朝向南笑了一下,又大声说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向专家会在咱们修复室里修复一件刚刚出土的青铜剑,大家肯定有机会和向专家交流的,现在就别议论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七十六章 修复青铜剑 (第一更)
“李馆长刚刚说什么?我是不是听错了?”
“没听错,他说向专家要在咱们这儿修复一件青铜剑!”
“向专家不是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专家吗?他他他,他怎么又修复青铜器了?”
“他是向专家啊,他修复什么文物都不奇怪!”
“说的也是哈。”
“……”
修复师们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尽管心里面满是疑惑,但还是很快就散开了,各自忙着修复各自手中的文物去了。
李馆长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他将向南带到那位正在修复青铜三足圆鼎的年轻人隔壁,指着一张空着的工作台,笑着对向南说道:
“向专家,你就在这张工作台就归你使用了,修复工具和修复材料都在旁边的柜子里,你需要什么就自己拿。”
说着,他又指着那个年轻人介绍道,“他是小周,也是一位青铜器修复师。”
然后,李馆长转头看了看小周,说道,“小周,向专家要是找不到修复材料或修复工具,你就帮忙找一找。”
“好的。”
小周点了点头,对向南笑道,“向专家好。”
“你好你好。”向南笑道,“这段时间要麻烦你了。”
小周笑了笑,说道:“怎么会?举手之劳而已。”
李馆长等两人说了几句之后,又笑着说道:“向专家,那你先在这里忙着,等下班了我再来接你。”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好,李馆长你去忙,我也要做事了。”
等李馆长离开之后,向南四处看了看,找了个脸盆,转头问小周:“小周,蒸馏水在哪边?”
“蒸馏水?哦,这里这里。”
小周看到向南端了个脸盆,连忙接了过来,“我来帮你装蒸馏水。”
说着,也不等向南推辞,很快就装好了一浅盆蒸馏水,放在向南的工作台上,随后他又将毛刷、洁牙器等清理青铜器锈迹的工具都取了出来,放在一边。
“向专家,工具都在这边,你需要什么就自己拿。”
向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说道:“谢谢谢谢,太麻烦你了。”
小周点了点头,对向南笑道,“向专家好。”
“你好你好。”向南笑道,“这段时间要麻烦你了。”
小周笑了笑,说道:“怎么会?举手之劳而已。”
李馆长等两人说了几句之后,又笑着说道:“向专家,那你先在这里忙着,等下班了我再来接你。”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好,李馆长你去忙,我也要做事了。”
等李馆长离开之后,向南四处看了看,找了个脸盆,转头问小周:“小周,蒸馏水在哪边?”
“蒸馏水?哦,这里这里。”
小周看到向南端了个脸盆,连忙接了过来,“我来帮你装蒸馏水。”
说着,也不等向南推辞,很快就装好了一浅盆蒸馏水,放在向南的工作台上,随后他又将毛刷、洁牙机等清理青铜器锈迹的工具都取了出来,放在一边。
“向专家,工具都在这边,你需要什么就自己拿。”
向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说道:“谢谢谢谢,太麻烦你了。”
小周笑着摆了摆手,又回头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向南也不再多说什么,拉了一把椅子,坐在工作台前开始忙碌起来。
他将锈蚀严重青铜剑残片一块一块放进蒸馏水里浸泡一会儿,等到蒸馏水渗透到青铜器表面的沙土中,使沙土疏松之后,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边洗边用刷子刷。
青铜剑残片表面坚硬的矿化物和一些铜锈,则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震动打磨。
当然,如果机械除锈的效果不理想,那么还可以用柠檬酸、碳酸氢钠、六偏磷酸钠等化学药剂来清除铜锈。选用化学试剂可根据铜质地的好坏,先用药性弱的,后用药性强的,还要注意用蒸馏水多次反复清洗以不损伤文物。
大概花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向南才将这件青铜剑文物的残片上的铜锈清理掉,然后又用酒精和丙酮溶液将残片清洗干净,一块一块放置在工作台上。
这些经过除锈处理的青铜剑残片,需要放置几天,观察一下是否还会再生出有害锈,如果还会生出有害锈,就用超声波洁牙机清除干净,这道工序需要反复操作,直到有害锈不再生出为止。
向南刚刚忙完这些,李馆长就拎着个手提袋进来了,他看到向南已经将青铜剑残片除锈完毕,顿时笑了起来,说道:“向专家,下班了。”
向南扭头看了他一眼,笑道:“好。”
说着,他洗了洗手,把手擦干,这才对着小周笑了笑,拎起背包跟着李馆长一道出了修复室的门。
两个人在外面简单吃了个饭,李馆长又开车将向南送回到陶瓷博物馆边上的酒店门口。
临走之前,李馆长问了问向南,下次什么时候再到博物馆里去。
向南想了想,说道:“那些残片要静置观察几天看看还会不会生锈,李馆长可以让小周帮忙看看,如果生锈了,让他用洁牙机清除掉,如果没生锈,我就过去继续修复。”
“好,那我知道了。”
李馆长笑着点了点头,一边调转车头一边对向南说道,“那我就先走了,过几天我再来接你。”
等李馆长离开之后,向南正准备回宾馆,正好看见姚嘉莹他们三个从外面回来。
覃小天看到向南后,连忙问道:
“老师,你今天干嘛去了啊,一天都没见到你人。”
“到古墓群发掘现场看了看,没想到离这边还蛮远的。”
向南站在酒店门口,等着姚嘉莹等人走上前来,这才开口问道,“你们今天工作还顺利吗?”
“还好,做着做着就习惯了。”
覃小天笑了起来,他左右看了看,忽然说道,“老师,莹姐,咱们四个人斗地主吧?”
姚嘉莹瞥了向南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我没问题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我……不怎么会。”向南伸手摸了摸鼻子。
“没关系,又不玩钱,就是打发时间而已。”
覃小天一个劲地怂恿起来,他转头对王民琦说道,“老王,去隔壁小卖店买两副扑克牌来。”
“好嘞,我再买点花生瓜子饮料!”
王民琦应了一声,转身就跑出去买扑克牌了。
向南一见,也不好再扫其他人的兴了,干脆站在一边不说话。
等王民琦提着一大袋东西回来以后,几个人就来到向南的房间里,开始打起了牌。
“怎么玩?”王民琦左右看了看,“不打钱,总能有点彩头吧?”
姚嘉莹干脆利落地说道:“谁输了就往脸上贴纸条!”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七十七章 调色 (更新完毕)
向南虽然知道斗地主的规则,但玩得不多,秉承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除非有特别好的牌,否则的话,基本不叫地主。
尽管如此,一个晚上玩下来,他的脸上还是贴了七八张纸条。
覃小天脸上的纸条最多,这小子就是捣乱来的,牌面稍微好一点就叫地主,虽然有赢的时候,但输得也多。反倒是姚嘉莹脸上的纸条最少,不过也有三四条,全都给贴在下巴上了,看着像胡须。
玩到十点钟,姚嘉莹就说不玩了,要回房间洗澡睡觉了,覃小天和王民琦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也只能停了手,将客厅收拾干净以后,就各自回房去了。
姚嘉莹等人离开之后,向南也跑到卫生间里洗了个澡,然后拿了一本书,靠在床头上看了起来。
将书打开,他才发现自己拿了一本英文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作者是马里奥?米凯利,他是意国的文物保护专家。
庄重的中世纪教堂,华丽的文艺复兴城堡,大气的拜占庭广场,唯美的巴洛克喷泉……几乎每一座意大利城市和村庄,都是一座博物馆。
1980年代的意国,民众在随处不在的文物“夹缝”中,牺牲居住便利以成全文物保护。这种文物保护,不仅是官方的,更有众多的民间组织来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意国,保护文物古迹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和社会责任。
向南的英语阅读能力还算不错,不过对于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阅读起来还是会有一点艰难,他的脑袋靠在柔软的枕头上,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就渐渐睡了过去。
等向南醒过来的时候,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微微泛白了,他从床上坐了起来,发现自己的手里还拽着那本英文书。
将书合上随手放在床头柜上面,向南又扭了扭有点酸痛的脖子,便起身穿上运动服和跑鞋,打开房门到楼下的陶瓷公园里慢跑去了。
跑了两圈回到宾馆,他又变得精神奕奕起来。
换了身衣服,向南和姚嘉莹等人在宾馆的一楼自助餐厅里吃了早餐,便一路步行来到了陶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室里。
修复室里只有唐伟才一个人,卫东海和其他两人还没有到。见到向南以后,唐伟才笑着打招呼:“向专家来了,昨天跟刘馆长去哪了?”
“嗯,昨天去了一趟古墓群发掘现场。”
向南朝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边又出土了一批文物,不过没有看到有古陶瓷。”
“哦哦,那边原先只是发现了一座古墓,没想到还是个古墓群。”
唐伟才有些惊讶地砸了咂嘴,说道,“那个地方叫三屯营,在明朝是原本是驻军的,挖出古墓群也不奇怪。”
顿了顿,他又说道,“向专家,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看这件青花瑞兽将军罐?我昨天调色调了一天,都调不出这种底色来。”
“我来看看。”
向南将背包放在工作台边上,然后来到唐伟才身边,拎起那只青花瑞兽将军罐看了看,这只将军罐的底色,并非是纯白的,带着点淡青色,罐身上绘着云彩和龙戏珠的纹饰,罐口和罐盖上绘着石榴纹,靠近罐底的位置则是回字纹饰。
这只将军罐形制圆润饱满,纹饰线条细腻精美,不失为一件明代精品古陶瓷文物。
只是这只青花瑞兽将军罐在出土时已经碎裂,如今虽然已经被粘接成型,但整个修复工序才刚刚做完打底处理,还没有来得及作色,因此看上去整个罐身上满是裂痕,将它的美感破坏殆尽。
向南看了一会儿,就将这只青花瑞兽将军罐小心地放回到工作台上,然后对唐伟才说道:“我来帮你调色吧。”
身为古书画修复专家,他对颜色极为敏感,调色自然不在话下。
向南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小瓷杯来,然后往里面加入各种颜料,开始调配起来,他拿过一块废弃的白色瓷片放在将军罐旁,将调制好的颜料用毛笔蘸了一点,往白瓷片上画了一笔,果然,颜料比将军罐的底色淡了一点点。
他想也没想,又往小瓷瓶里加了点颜料,调匀之后再试了试,比之前的颜色深了一些,但还是比将军罐底色淡了一些。
如是再三,向南只调制了三四遍,就将将军罐的底色给调出来了。
“厉害厉害!”
唐伟才一直在旁边看着,向南操作起来如行云流水,几乎是没怎么考虑,只花了十来分钟就将底色给调制出来了,他昨天可是调制了一整天,每次都感觉差不多了,可实际效果却总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轻叹了一口气,“不愧是专家啊,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老唐你可别夸我了,再夸我可就要飞起来了。”
向南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又接着说道,“那你先忙吧,我也要开始做事了。”
说完,他就转身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将昨天挑选出来的,还没来得及修复的那件古陶瓷器碎片取了出来,开始清洗起来。
过了不多会儿,卫东海和小石、小柳等人也先后来到了修复室。
整个修复室里顿时忙碌了起来,没有人说话,修复室里一片安静,只是偶尔发出一两声清脆的瓷片相碰撞时的“叮叮”声。
向南将碎瓷片清洗完毕,紧接着又开始将这些碎瓷片拼对起来,这才发现,自己手中的这些碎瓷片,是一件,不对,是一对斗彩碗。
斗彩又称逗彩,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一般的斗彩碗,大多是外壁上有五彩斑斓的纹饰图案,可这对斗彩碗却不一样,不仅外壁上有着繁复、鲜艳的斗彩纹饰,就连内壁上也有着色泽亮丽的双蝴蝶花卉纹饰。
这一对斗彩碗,应该不是拿来当作餐具用的,而是用来欣赏的。
一般人谁会拿着一只内壁上花里胡哨的碗盛饭吃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七十八章 贾昌道的“威胁” (第一更)
当然,不管这对斗彩碗在当年是被拿来当餐具用,还是拿来当艺术品欣赏的,如今它们已然成了碎片,就算向南将它们完美修复了,它们也只会被小心地摆放在玻璃展柜里,供学者们研究,供游客们鉴赏。
将脑海里杂乱的思绪一一摒弃,向南定了定神,开始将这些斗彩碗残片粘接起来。
粘接好一只斗彩碗,向南正打算歇一口气,放在工作台一角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这段时间以来,向南的电话都很少。
刚开始出差那几天,许弋澄每天晚上都会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公司情况。后来,向南听得不耐烦了,就告诉他,以后除了大事,小事让他自己看着办,用不着每天打电话汇报。
再之后,连许弋澄的电话都很少打过来了。
向南现在的手机,除了偶尔空闲时玩玩游戏,基本上都没什么用,要不是考虑到几个老师有可能会联系自己,他都有点不想带手机了。
可是这会儿,有谁会给自己打电话?
向南心里纳闷,手底下却不慢,很快就将手机拿起来看了看,上面显示的是一个来自京城的固定电话,也不知道是谁打来的。
想了想,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接起了电话。
“向南,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
听到这个声音,向南吓了一跳,手机都差一点掉到地上,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太熟悉了!
这个声音不是别人的,正是京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部长贾昌道的。
贾昌道自从去年得知向南把许弋澄给“拐”走以后,气得不得了,还专门打电话来说要找向南算账,搞得向南后面几次去了京城,都还避着他呢,生怕他找自己的麻烦。
结果这大半年来,贾昌道也不知道被什么事给缠住了,还是他自己忘了,反正一直都没联系过向南,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对方还是找上门来了。
“呵呵,贾老师好。”
本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想法,向南定了定神,干笑一声,“我刚刚在修复古陶瓷器,这不,看到是京城的区号,我想可能是您,就连忙接起来了。”
“呦呵,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连向南都学会讨好别人了。”
贾昌道忍不住笑了起来,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我这次找你,是有个事要你帮忙。”
一听不是找自己麻烦,向南顿时大松了一口气,连忙问道:
“什么事?”
“不是什么大事。”
贾昌道想了想,说道,“下个月初,我们文保科技部打算举行一次文物修复师的校招,你现在在学生群里的名气比较大,我想着让你过来站站台,顺便做一回面试官。”
“面试啊?”向南顿时有些犹豫了起来,他说道,“我自己都还是学生呢,而且我也没面试过啊,一点经验都没有。”
“这个不是问题,到时候我会教你几招的。”
贾昌道“呵呵”笑了起来,他意识到向南似乎没这么容易答应,干脆“威胁”了起来,“你可别忘了,你‘拐’走许弋澄的事情我都没找你算账呢,你帮我这次,那件事就算了了。”
“好吧,那我尽力。”
听到贾昌道又扯出了许弋澄,向南这才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
“算你识趣。”
贾昌道在电话那头洋洋得意地说了一句,这才挂了电话。
向南看了看手机,忍不住苦笑一下,这还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话说当初可是许弋澄自己找上门来“挑战”的,关我有什么事?
不过去一趟京城也好,之前听说齐文超齐老爷子如今就住在京城,有定居在此养老的计划,自己也有很长时间没看到过他老人家了,去京城拜访一下也挺好。
打定主意以后,向南便回到修复室里,继续工作去了。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向南哪儿也没去,每天都泡在陶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室里,和姚嘉莹、唐伟才和卫东海等人一起,默默地修复着那一批残损的古陶瓷器。
当然,和姚嘉莹、唐伟才等人相比较,向南要显得更忙碌一些,他不时还要抽空去指点一下覃小天、王民琦、小石和小柳等四个普通修复师。
不要说小石和小柳了,就算是覃小天和王民琦,如今能够和向南在同一个修复室里一起修复文物的机会也是少得可怜,如今能有机会向向南讨教,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大好时机,一股脑儿地将自己之前遇到的种种难题都提了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