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沿洮水向北,直取临洮府!”
沈墨向着三军下达了命令,随即向着下方的金国境内,直冲了过去!
……
临洮,因其面临洮水而得名。
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那是秦长城西面的。
此地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沈墨这一次带兵冲下岷山山脉,直入金国境内之后,他的动作一改之前的慢条斯理,陡然间变得犹如烈火燎原一般迅速!
由此一路向北,没有密集的村镇,没有县城府城。滚滚滔滔的洮河水就是他们的路标!
他们沿着河岸一路向北疾行,直插金国境内三百里,直扑临洮的腹心之地狄道。
金国境内的临洮路,由于地处岷山山脉的北边。所以气候更加寒冷,也和利州路一样地广人稀,居民不多。
在临洮一路里面,一共有石州、河州、兰州、新会州,巩州,洮州,再加上临洮府总共七个州府。
这临洮路的府城叫做“狄道”。是此地临洮府尹、兼领临洮路都总管的驻跸之地。
在金国的官制里,这个“一路都总管”的职责,就是统管整个临洮路的军政事务。同时他还兼任着临洮府的府尹。也就是说他统兵揽政,是整个临洮路的一把手。
而他所在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沈墨想要进军的地点——狄道!
由于周围没有州县阻拦,沈墨大军一路上行军极为迅速。他们在下了岷山之后,两天时间之内就到了临洮附近。
随即,沈墨就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沈墨在来到了临洮附近以后。他让自己的大部队一路向东,直接到临洮府东面五十里外的白石山东麓,全军隐蔽。
而他自己则是带领着从部队之中,重新抽调出来的500利州路狂飙营。一人双马、携带着大量的武器装备,以钟与同为副将,独自向着狄道的方向进发而去!
沈墨的作战意图,就连他们自己人都是大吃一惊!
如今他们这支大军兵强马壮,早已经脱离了当初只能靠这四五百人孤军作战的窘境。
可是沈墨却依然率领着这支小部队孤军而去,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
于是,就在这个大金国最西面,临洮路的中心地带。沈墨率领着这样一支骑兵部队,开始了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行动!
临洮府城外三十里有一座南川堡。是金国军方修建的,用来拱卫狄道的一座堡垒。
提到“堡”,这是一种古代特殊的军事建筑。如果诸君要是对这个词汇没有概念的话,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小小的城池,专门用来驻军,防御敌方的进攻。
在金国境内修建的这种“堡”,大小形制不一,功能用途也不一样。此时位于沈墨面前的这一座南川堡。就是一座大型的军事堡垒。
这座川南堡四四方方,每一边长度都是120米。也就是说,它和一座现代规模不大的小学占地面积差不多。
堡垒的城墙高约两丈,大概是六米高,这已经不下于一座普通城市城墙的高度了。
在南川堡的外面,按照金军建堡的规制,照例挖出了长长的壕沟。沟宽约三丈,深一丈。
如今壕沟里面的水已经大面积冻结,就像是镜子一样光亮。
这川南堡为了便于防御,只有向南的方向开着一座城门,门里边是一座数丈长宽的翁城,在堡垒的四角处还修建着八座马面。
要说这翁城和马面,到底是什么回事?
所谓瓮城,就是在你进了城门之后,会发现里面还有一圈圆形的城墙。修建成了一个坛子圆圆的形状,所以才会被人称作瓮城。
从外面进攻而来的敌军一旦攻破了城门,冲进了瓮城里。就会发现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城墙上的军兵朝着中间放箭。所以这种翁城可以极大的加强整个堡垒的防御力。
而“马面”这种东西,又叫做敌台、墩台、墙台。就相当于在城墙之外,又修建了一个“凸”字上面部分的东西,等于是额外探出去的一块城墙。
当守城的士兵站在那个“凸”字的最上方部位,他就可以在侧面向着进攻城墙的敌军放箭了。
一般守城的士兵,如果想要用弓箭射击城墙根儿底下的敌军,他就要从城墙上探出身子才行。在这个时候,他是最容易受到城下弓箭手压制和射杀的。
而当他站在马面上的时候,他实际上是站在马面的垛口里面。所以他只需放心用箭射击城墙云梯上的敌军就行了,无需担心被敌军的弓箭射中,
所以,一座城墙上面修建了多少马面,实际上是衡量城墙防御力的一项最重要指标。
比如明代的西安城,绕城一周建有马面98座。而同时代的北京城墙,足足有马面172座之多!
这就足以说明,马面这种防御措施有多重要了。
……
而现在沈墨面前的这座川南堡,城墙上也有八座马面,分布于四面城墙上。所以对普通的古代冷兵器部队来说,这川南堡也可以说是一根很难啃的骨头了。
但是对沈墨而言,像瓮城和马面这种东西,对他而言却是毫无作用。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从城门攻进去!
等到沈墨的狂飙营出现在川南堡下的时候,他率领着这支轻骑兵,就犹如烈火燎原一般,从远处滚滚疾驰而来。
一到达南川堡城下,沈墨就立刻下令,开始攻城!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6章:奋起九千汉家儿、狂飙突至、异域夺城
沈墨的这支狂飙营,是当年他在利州路大战西夏铁鹞子的时候,由姜瑜馨姑娘在石泉城招募本地青壮组成的军队。
因为他们这支军队的组成人员全都是汉族,所以也成了继墨字营之后,最早装备步枪的一支军队。
他们从建军之初的定位就是一支轻装骑兵。负责战场遮蔽、包抄敌军侧翼后路、还有长途追杀敌方军队。
所以狂飙营的战士全都是骑术精湛、步枪骑射精准,一直以来都是沈墨手中一把锋利的快刀。
而这一次,他们虽然被打散重新建立了巴山军团。但是由于这次战斗往返的时候需要经过利州路,并且在广袤辽阔的利州路和临洮府作战时,沈墨也需要一支快速机动的部队。所以他们就被沈墨临时抽调出来,参加了这次战斗。
当这些狂飙营的老兵重新跟随沈墨踏上战场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已经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次以狂飙营的番号征战于沙场。
就在这次战斗之后,他们即将彻底融入巴山军之中。
所以这次的进攻作战,也是他们为自己这支英雄部队的番号,最后一次争取荣誉的机会!
于是狂飙营的战士们心中,全都是壮怀激烈,准备跟随着自己的统帅,再打一次精彩绝伦的战斗!
而沈墨这次带兵突进南川堡,进攻的行动快速与果决,也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沈墨长途奔袭,直达南城堡,一到这里就已烈火燎原般的态势,对南川堡展开了攻击。
这一次沈墨丝毫也没去管那个带着瓮城的城门,他的目标,是城门一侧南面的城墙。
就见沈墨带队向前飞速突进,500骑兵宛若狂飙席卷,转瞬间就来到了南川堡城下的百米线上。
随后就见狂飙营下马据枪,全体战士以蹲姿排列,向南川堡城墙上的敌军展开了火力压制。
与此同时,30名登城战士毫不犹豫的向前纵马而去,一直疾驰到了南川堡的城墙之下!
此时的南川堡城头上,放哨的金国守军早在数里之外,就看到了这支骑兵快速奔袭而来。
可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会是一支过来攻击他们的军队!
……
这南川堡地处内陆,离着临洮首府狄道只有四十里远。这里可是临洮府的腹心之地!谁能想到他们会骤然遭遇敌军的突袭?
所以当沈墨这支军队一直疾驰到一里远的范围之内,城头上的哨兵这才发现这支气势汹汹,疾速奔而来的军队,居然和金国军队截然不同!
他们骑乘的战马,几乎比金国大军的蒙古马要高上一尺。
而且这支军队身上的铠甲式样、手中握着的兵器,甚至是飘扬的军旗,全然没有一点和金国军队相同的敌方!
“敌袭!”
在这一刹那,这个哨兵就觉得浑身上下寒毛发炸,他下意识的就是一声尖利的喊叫,从喉咙里冲口而出!
在临洮府清冷高旷的天空中,这声嘶喊,瞬间响彻了整个南川堡!
随后,南川堡城墙上立刻响起了警钟,整个堡里面的金国军队开始迅速发动起来,飞快的上城防御。
而这个时候,他们再想上城据守,却是已经晚了!
毕竟军士从穿戴铠甲到集合队伍,一直到奔上城头,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而沈墨这支骑兵从一里远之外冲锋到城墙之下,这四五百米的距离,他们30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做到!
于是就在南川堡内的守军一边披挂铠甲,一边向着城楼上奔跑的时候。他们中间跑得最快的一批人刚刚从城头上露面,就迎头遭遇了狂飙营前锋的第一轮攻击!
只见狂飙营的第一支30人的突击分队,已经纵马疾驰到了南川堡城下。
随后他们借着战马的冲刺之力,扬手就将各自手中捏着的一个个黑乎乎的铁疙瘩,扔上了城头!
霎时间,就见这些铁疙瘩的叮叮当当的落在了城头上,有的还越过城墙掉到了城里。
然后,一阵浓重的黄白色烟雾陡然升起,笼罩住了整个城头!
这一次沈墨的攻城军队并没有使用手榴弹,而是用了硫磺烟雾弹,将他们即将登城的整个城头遮蔽住了!
因为在手榴弹爆炸的时候,虽然杀伤力巨大,但是却不能阻挡远处的南川堡守军向着城头的方向发射箭支。
也就是说,沈墨的先锋有可能登上城头之后,立刻就会遭到两面城墙上敌军的弓箭射击。
而这次扔上去的硫磺烟雾弹却不同。首先它们发出的浓重烟雾,可以遮蔽住金国守军的目光,让守军向这个方向射箭的时候,没有瞄准目标的机会。
这样一来,他们的弓箭就只能漫无目标的向着那大片区域内散射。这样攻上城头的守军中箭的概率就很小了。
另一方面,这种硫磺手榴弹发出的烟雾极其呛人!
烟雾里面的人不但看不见近在咫尺的景物,甚至连呼吸都会发生困难。所以同时这股烟雾也起着驱散敌军的作用。
而此时此刻,当城墙下的突击小队扔出烟雾弹之后,随即就见他们从自己的马背上拿下了带着钢钩的绳梯,飞快的越过了结冰的壕沟后,就来到了南川堡的城墙根下。
只见他们将手中的绳梯奋力向上掷出,让上面的钢钩钩住了城墙垛口。
随后两名战士拉了一下绳梯,测试绳梯是否勾住了城墙,也在下面拽紧了绳梯。
同时这支突击小队,开始顺着绳梯向上攀援!
这次扔上去的绳梯一共有五条,沈墨在后面百米远的地方,清楚的看到狂飙营的战士投掷烟雾弹,扔出绳梯的动作准确而连贯,迅猛中带着一种有条不紊的感觉。
沈墨立刻就在心中,暗自叫了一声好!
像是战场上这种熟练而又从容不迫的姿态,只有在平时经过了大量艰苦的训练,还有经过残酷的战斗对心理的锤炼,这两方面因素同时具备的时候,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他的狂飚营,他们的战术动作已经是犹如庖丁解牛一般,快速而精准!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7章:人如虎贲马如龙、如穿腐土、动如雷霆
就见绳梯上第一批登城的战士,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覆盖着一个黑色橡胶制成的防毒面具。
沈墨制作的这种防毒面具,实际上如果按照功能来说,其实比一次大战时候的防毒面具还要逊色得多。
在这种面具上一共有三大部件,就是玻璃片制作的护目镜、竹炭颗粒和棉布做成的过滤器、另外还有橡胶制成的整个面具框架。
虽然这种防毒面具,根本防卫不了任何化学品的侵入。但是沈墨的战士在南宋时代要对付的有毒空气其实也简单的很,就是战场上的硝烟,和沈墨自己制造出来的硫磺烟雾弹!
所以这种防毒面具虽然制造简单粗陋,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下,却是已经堪称神器了。
城墙上这些战士们的攀爬动作极为迅速,他们在几个跨步之间就已经接近了城头。
如今在城头上,所有金国刚登城上来的守军,已经全数被这些烟雾弹给呛得四散奔逃了。
这种带着硫磺气味的烟雾让他们咳嗽不止,甚至连眼睛都难以睁开。所以现在烟雾所在的范围内,根本没有人能够坚持待在里面。
随后,就在沈墨喜悦的目光中,自己的部队飞快的登上了城头!
……
就在这一刻,沈墨这边对城头上的步枪压制也立刻停止了。
一方面两侧城墙上,没有烟雾的地方,那些金军士兵纷纷被射杀之后。城墙上的士兵已经藏在城墙垛口后面,借以躲避枪弹。
另一方面,沈墨也这边也怕枪弹误伤了自己人。
沈墨刚才率军停留在城墙下一百米的锋线上,其实就是城墙上守军弓弩射击的极限距离。
在这个位置上,纵然是极少数的羽箭能达到这里,也已经力量耗尽,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但是在一百米的范围内,沈墨的狂飙营却可以做到精确瞄准射击!
所以他们这次用来压制城头上的火力,并不是密密麻麻的齐射,而是略微显得有些稀薄的效力射。
可是,往往城头上一个金军士兵探出脑袋,立刻就会迎来五六支步枪的集火射击!
现在有好几十个天灵盖,刚刚一探头就被飞来的枪弹给掀飞了。
就在这样的压制下,现在城头上已经看不到任何抬头观望的金军士兵了。
……
随后,在这段烟雾弥漫的城墙上,传来了左轮枪清脆的射击声!
这30名突击队战士,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了从指挥员和高级军士身上借来的左轮枪。
这种手枪火力密集迅猛,其实比步枪更适用于贴身近战。所以沈墨一听到城头上的左轮枪声,就知道这一次他强袭南川堡,最为关键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其实在这次突袭之中,沈墨的队伍猝不及防之下,利用烟雾弹攻上墙头,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但接下来这支突击队能否占据城头,不会被人打下来,却是这次战斗最为关键的一个节点!
只见沈墨听到城头上的战斗打响,他随后就命令另外一百人的后援队,向城头上火速支援!
后期支援的一百名后援队,立刻跑步向着城墙下快速接近。
此时此刻,城头上的硫磺烟雾已经开始渐渐散去。视野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沈墨就见当先登城的30名突击手已经分成两队,堵住了登城地点的城墙两头。
他们飞快的射完了手中的左轮枪子弹之后,立刻抄起身后的武穆三型步枪,开始向城墙两边射击。
这种能够装填13发子弹的武穆三型步枪,发射出了迅猛火力,霎时间爆豆般的枪声就响彻了城头!
如今烟雾渐散,南城堡城头上两侧的守军也终于看清了这次登上城头的部队。
在他们面前的,居然是一支仅有三十来人的小股军队!
于是城上,稍远一点的金军立刻靠在城墙垛口的内侧,避开了城下射来的枪弹,开始用弓箭压制攻上来的突击队。
同时大量的金兵手挺着长枪,尽量靠着城墙内侧,向着登城地点发起了冲击!
在沈墨的角度看来,城墙垛口上密密麻麻的满是金军的枪尖,正在向着中间的突破口冲去!
沈墨一咬牙,纵身跃上了战马大白!
然后他一挺身就站在了马鞍上。让自己的位置升高了一截,再次抬头向着城墙上看去。
就在这一刻,枪声猛然间激烈了起来!
……
此时的沈墨在城墙下的远处,看着城头上激烈的战斗。
他一边在心里算计着后援部队登城需要的时间,一边在默数着城头上步枪的射击节奏。
再过一小会儿,当武穆步枪的13发子弹射完的时候,城头上这支突击队,立刻就会面临一个致命的火力空白!
而那个时刻的到来,就意味着城墙上的突击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就在沈墨按照步枪响起的节奏,数到十二发的时候。他就看见城头上自己的突击队员,猛然间从身后拽出了长柄手榴弹!
如今在他们面前,大概三米宽的城墙上,已经挤得全是金军!
这些金军悍勇凶狠,在被步枪大量杀伤的同时,他们仍然是一步未退!
只见后排的金军拼命的向前挤,就在被打成两条血肉胡同一般的城墙上。东西两面的金军顶着迎面而来的枪林弹雨,还在咬着牙向前猛冲!
沈墨站在城下的战马上,远远的都能听到他们发出的嚎叫声和嘶喊声。
然而就在这时,沈墨的脸上,居然是陡然变色!
……
说实话,能让沈墨大惊失色的场面,已经很少出现了。
然而当他看见城头上的那惊奇的一幕,沈墨却猛然间瞪大了眼睛,目光霎时就凌厉了起来!
他看到城墙上,金军的后方正有几个人抬着一根硕大的铁棍子。挤开了人群,向着前方的突击队冲去。
这根铁棍子大概有男人的胳膊粗细,上面泛着钢铁本色的寒光!
随后,沈墨就看见那个铁棍子的后面,似乎还在缕缕的冒着青烟……就见这时的沈墨,猛的就是一跺脚!
城头上“轰!”的一声巨响!
一股白烟,随即在城墙上升腾了起来!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8章:甲带寒霜刀锋冷、城头惊变、敌焰汹汹
就那个大铁棍子指向的前方,四五名登城的狂飚营突击队战士,就在爆炸声响起的一瞬间,被横扫在地!
“我艹!”
看见眼前这一幕,就见沈墨猛然间爆出了一句恶狠狠的粗话!
随后,沈墨就看到城墙上的突击队员们,雨点一般将步兵长柄手榴弹向前扔去。
瞬间爆炸声连连响起,将对面城墙上挤得密密麻麻的金军部队,炸得一片血肉横飞!
如今的狂飙营,在首次出现了伤亡之后,他们立刻就爆发出了身上的那股狠劲儿。
只要现在还能活动的战士,全都奋力的向着敌军,甩出了自己的手榴弹!
随着每一颗手榴弹落到前方的人群里,破碎的弹片立刻就会炸得对方人仰马翻。在挤成一团的金国士兵人群中,一声爆炸就是炸倒一大片!
在突击队员们毫不留情的连番投弹之下,城头的东西两端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
随后城下赶过去支援的一百名狂飙营战士,也接二连三的开始登上城头。加强后的火力越发迅猛,瞬间就将城头上敌人的冲锋势头压了下去。
只见这些战士一边用步枪射击,一边向前推进。他们一直向着两边的城墙,飞快的前进了20米的距离。
随后,就见这些士兵一边射击,一边开始用金军士兵的尸体一层层垒起了掩体。
五六个金军尸体摞起来之后,突击队就可以躲在后面,用跪姿射击敌军。
这样一来,这些城头上的登城部队,所有人的身体就逐渐隐藏在这些慢慢加高的尸体后面,不用再担心金军从远处射来的弓箭威胁。
这些战士们依托着尸体组成的掩体,火力迅猛的向着对方射出弹雨。
在对面的敌军看来,他们只露出了一个戴着钢盔的头顶,还有一双喷射着怒火的眼睛!
随着尸体掩体开始奏效,这一百名救援人员已经尽数登上了头城。城头上的火力也是越来越猛。
在步枪的延伸射击之下,整面城墙上准备向前冲锋的金军士兵开始出现大量的死伤。
于是他们在迫不得已之下匆忙后退,逐渐的让出了南面的整片城墙。
此时此刻的沈墨,看着城墙上的进攻异常顺利,他的心里却是莫名的激动了起来!
就因为那个给登城士兵,造成了损伤的铁管子!
城头上依然还在猛烈的射击,而那只硕大的铁管子已经被自己这一方的军人,从城头上掀了下来。
随即这东西就被自己的兵士捡起来,扛着向沈墨这边跑了过来。
很明显,这些士兵也知道,在战场上见到这样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当沈墨跳下马,把这个东西接在手里之后。他朝着上头看了一眼,就是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就见这根大铁管大概有一百六七十斤重,长度大约是两米。
沈墨端着它的尾部,由于这东西过于沉重,却不得不让它的前端杵在地面上。
这个管子,铸造得大概有男人的小臂粗细,上面翻砂留下的痕迹粗糙不堪。就像是沈墨在前世见到的,那种土制的暖气片的表面。
在铁管子的后方,带着一个硕大的木质枪托,上面没有涂漆,还带着斧凿的痕迹。
沈墨发现这东西的尾部,钻了一个线香粗细小孔,上面还带着火药燃烧留下的黑色痕迹。
1...416417418419420...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