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说实话,在阴谋诡计这方面,沈墨自认当世第一,可称无二。若是说到揣度人心,宋慈还可以和沈墨争个冠军什么的。
但是要说到军事战略方面的本事,沈墨要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有着熟知历史的优势,姜姑娘绝对可以稳稳的压他一头!
所以这位姑娘现在一语道破了沈墨的心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知姑娘是从何得出的这个结论?”只见沈墨一边说,一边又想去偷捏姜姑娘的脚。结果自然是如愿以偿的被姜姑娘的莲足轻轻踹了一下。
“别闹!”只见姜姑娘的脸上酡红,向着沈墨笑道:“沈墨这次夺取利州路,却有四个必胜之处……”
就见姜姑娘笑着对沈墨说道:“其一,沈郎兵威之盛,在利州东西两路,可谓是无人不知。”
“当年沈郎以500孤军对战三万西夏铁骑。定军山八十勇士劫杀万余铁鹞子,一百孤军奇袭紫石关。这些故事,就连利州东路东西两路的孩子都知道!”
“所以整个利州,敢于提兵和沈郎作对的人,只怕是凤毛麟角。”
就见姜姑娘说到这里,她一抬头,就看见沈墨在用笑容在鼓励她接着说,于是姑娘又继续说道:
“其二,利州东西两路的山川地理,对于咱们来说无比熟悉。因为在这之前,你已经将这里研究了个底儿朝天!”
“你曾经带着500墨字营,就打下了那样一场胜仗。更何况现在手里还有着由墨字营班底组成的一万强军?”
“再者,还有第三条。”只见姜姑娘笑着说道:
“你这一次进军,带了利州府原籍的大量本地军士。其中有武毅文他们这些利州路土生土长的情报人员,也有破阵营这样的利州路战士。”
“所以你率领的这支大军,在这里已经不能算是客军了。用你的话来说,利州路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你的主场!”
“然后第四次呢?”当姜姑娘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沈墨笑着向姜姑娘问道。
“上次沈郎在进军利州东西两路的时候,可谓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你不但帮利州路的百姓报了西夏人的血仇,还没有做出任何掳掠抢劫之事,所以此地民心在你!”
就见姜姑娘笑道:“只怕是在利州路的百姓心中,你沈郎手下的军队,比那些凶狠霸道的本地官军,或许还要亲切一些呢!”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我手,如果要是光考虑打下整个利州东路,而不需要想办法防守的话,只怕有一千人都够了!何况咱们现在还有一万大军?”
等姜姑娘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将沈墨现在面临的形势说了个清清楚楚。
如今在姜姑娘的分析之下,这利州东西两路,简直就像是沈墨手上一颗摇摇欲坠的果子,几乎是他想怎么摘就怎么摘!
沈墨一听之下,只觉得姜姑娘所说的,跟他内心中所想的分毫不差,于是他立刻赞许的点了点头。
“真是孺子可教,回头好好奖励你!”沈墨这一句情话,说得姜姑娘又是满面绯红。
随后又见沈墨接着说道:“等咱们越过了利州西路,再进入金国的领土临洮路的时候。情况虽然没有利州西路这么容易,但是也并不太难。”
只见沈墨对着姜姑娘说道:“这金国的临洮府路,原本就是地广人稀,现在更是并没有太多的军队驻守。”
“如今在这临洮路附近,最近的一支军队是金国的绥德军。他们还远在金国的鄜延路,和临洮之间还隔着凤翔和庆原两路之地呢!”
“金国把部队放在那里,是一子两用。”就见姜姑娘听沈墨说到这里,于是她笑着看了看沈墨:
“那支金国绥德军北拒蒙古、西防西夏。在金国现在这种兵力捉襟见肘的时刻,金国皇帝也只能把这枚棋子放在三国之间,随时准备用它应对两方面的威胁。”
“不过这也就造成了整个临洮府路几乎是空空如也,所以才给了郎君这次进军的机会!”
“只不过,等你把临洮府路拿下来之后,说不定要面对绥德军的大举反扑……到时候郎君怎么守住这个临洮路,那郎君可就要费一番心思了!”
“我费什么心思?”听到这里的时候,沈墨一见姑娘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立刻就调笑着说道:
“那还用我去费心思?有我娘子在这里帮我想主意……”
“我呸!”听到沈墨这样叫他,只见姜姑娘顿时粉面羞红,手舞足蹈的想要挥起粉拳去捶打郎君,却被沈墨一把抓住了她的小手。
等沈墨一眼看到姜姑娘洁白如玉的皓腕下,露出了那把短刀刀柄。就在这时,沈墨愣了一下,却又不由得想起了那位宋慈先生。
此时的沈墨心中暗道:这个宋慈,可真是了不得!
事后再想起来,沈墨越思虑越觉得自己在机缘巧合之下,收服了宋慈这个难得的人才,真是自己的幸运!
在这段时间,宋慈工作的时候,做事用人方面都很有独到之处。每每让他手下的人心服口服。
单说宋慈在投向了沈墨之后,他和自己营中众将这些人的关系。就从几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宋慈这个人的特点。
想当初他在十二路反王的大帐那时候,宋慈被当时那些人一通联合演出,忽悠的连他自己都相信了。
这件事,其实可以说是宋慈人生中的一大污点。这个人如果要是沈墨的话,他都觉得要是这事儿放到自己身上,他都不好意思想起当时的情景来!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29章:车帐馨香春意暖、且留片刻、英雄豪情
可是宋慈却在后来的工作中,和大帐中那些合起伙来骗他的反王,甚至是和姜瑜馨姑娘都结成了莫逆之交!
用宋慈的话来说,那是不打不相识。但是沈墨却知道,这可是需要极高情商的人,才能做到的事。
其次,就是宋慈对待武毅文的态度更是耐人寻味。
首先他和武毅文两个人曾经是对手,在四海商城的抢劫案那个时候就交手过一次。
另外,武毅文在成都城下,沈墨招降宋慈没能成功的时候。武毅文可是当着宋慈的面儿,说出了“此人若不为主公所用,当可杀之,以绝后患!”这样的话。
但是宋慈对此却是毫无芥蒂,就连去接自己的家眷来到川蜀这样的事儿,他都直接去找武毅文来帮忙。由此一事,就可见这个人有多聪明!
要知道,沈墨的心里当然是最清楚不过的。当时武毅文说出要杀宋慈的这句话,其实并不是给沈墨听的,而是给当时的宋慈听的!
武毅文之所以当面对宋慈说出这番话来,用意就是威逼着宋慈必须要投降沈墨才行。
实际上杀不杀宋慈,沈墨心中自然有数,武毅文又怎么可能在这件事上,去干扰沈墨的决定?
所以这件事儿沈墨知道、武毅文心里也清楚。而后来的迹象显示出,宋慈这个人显然也是对其中的内幕明明白白!
宋慈居然就这样毫无反感的跟武毅文两个人成了同事,他不但没有别扭或是心怀怨恨,反而有事还大大方方的去求武毅文帮忙!说实话,这个人得有什么样的胸怀,才能做到这样?
更何况,还有第三件事,当事人就是沈墨自己。
在他事后想来,他在锦云姑娘那里碰见宋慈,宋慈却当时就从怀里掏出了姜姑娘那把短刀。
宋慈当时不但要沈墨帮忙,用这把刀还给姜姑娘。而且还特意提醒沈墨,问他有没有重谢过姜姑娘本人!
说实话,这件事事后沈墨想起来,觉得自己都做不到!
因为宋慈若要还刀的话,其实他自己就可以去了。而事实证明,他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就将那把短刀放在自己的怀里。就单等着见到合适的机会,让沈墨把它交还给姜姑娘!
这件事就说明,宋慈早就看出姜姑娘对沈墨心怀情意,而沈墨的态度却让姜姑娘不上不下的十分难过。
所以宋慈就在拜托沈墨还刀,顺便道谢的这次交接之中,无形之间给沈墨和姜姑娘搭了一座桥!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虽然看似是小事,却让沈墨每每觉得宋慈这个人,真可以说是胸怀锦绣,是个天下奇才!
更难得的是,一般人要是有了宋慈这样的能力和水准,必定会去操控人心,拔高自己的地位,甚至是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是人家宋慈呢?却把自己的这些聪明才智,全都用到了正路上!
他在无声无息之间,甚至是当事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不断的化解着矛盾,甚至是帮助别人!说实话,这样的优秀的人品,就连沈墨都觉得自愧不如。
所以在经过了这一段时间以后,沈墨越发觉得,自己将这川蜀三路天下交给宋慈管理,真是一个英明至极的决定!
而现在沈墨身边的人,甚至包括现在就在他“手里”的这位姜姑娘,也都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渐渐的对宋慈的能力和品行心服口服。
他们当然不知道,沈墨是早就知道历史上宋慈这个人。由此他们也对沈墨生出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感!
要知道,沈墨收服宋慈,把蜀中整个交给他的时候,他和宋词一共才见过三次面!
这样的良材美质一露面,就被沈墨如炬慧眼的发现了。并且沈墨还果断的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大家不由得因此对沈墨的识人之明,深深的敬佩不已!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沈墨是占了穿越者熟悉历史的便宜。
如今宋慈的工作做得出乎意料的好。这也是沈墨能够放心放下川蜀之地,带兵进军金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沈墨想到这里,他就觉得自己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
等到沈墨在车帐里和姜姑娘亲昵了一阵之后,这位一军统帅终究还是不太适合在姑娘家的车里盘桓时间太长。于是他抽了个空就钻出了马车,再次回到自己的战马上和大家一起行军。
等到沈墨出来之后,他衣服上被茶泼湿的地方还没彻底干透。沈墨旁边,骑在战马上的常春远在沈墨的衣领上看了一眼之后,就若无其事的转过了头。
看他的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完全没看见一样。不过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到底有没有在自己肚子里笑得满地打滚,那沈墨就不得而知了。
“想笑就笑,别回头再憋死了……”只见沈墨这句话刚刚说出来,在他旁边的常春远和其余几名将领就“噗!”的一声,一齐笑了出来!
……
这时候,沈墨看着自己正在行军的这支军队,人马如龙、虎贲如云。他的心里也是壮志满怀,不由得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如今他这一支军队,虽然才编练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已经逐渐现出了天下强军之势。
这支成都军的班底,是由墨字营500人所组成。在这之前,墨字营一直是沈墨手下的王牌部队。
墨字营这支军队,跟随沈墨的时间最久,打的仗最多、接受的军事训练时间也最长!
他们历经血火锤炼和战阵厮杀,已经渐渐有了傲视天下的实力。里面的墨字营老兵,更是对沈墨忠诚得无与伦比。
所以这500人几乎每个人都是合格的教官,在他们每日在训练场上的传授和帮助之后。如今成都军的战士,几乎是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变强。
虽然沈墨现在的军火工业还没有跟上军队的发展速度,这支一万人的部队,绝大多数还是以冷兵器作为武器。整个军队里,大概只有士官和班长以上的级别,大约一千人配备了步枪。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0章:传檄万里今又至、军书一言、挥别蜀中
但是就目前而言,要是他们对上大宋和金国的军队,沈墨麾下这支成都军团,可以说在兵员素质上有着极大的优势。
如今这支成都军,除了为数500人的墨字营组成各级指挥官,包括班长都带着自己的合金战甲和步枪手榴弹之外。沈墨又从中间挑选出了500人,单独成立了一支火力营。
这支火力营的建制和武力配置,全都和当初的墨字营相差仿佛。他们除了身上的铠甲是纯钢锻造的之外,基本上就是墨字营的翻版。
这支火力营部队的职责就是远程攻击,相当于这支万人军团的弓箭手部队。虽然他们人数并不多,但是以火力营的弹药投放量和射程,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四千人的古代弓箭手。
除此之外,由于这支成都军团要随沈墨出征,所以每一位战士都优先于其他的军团,配发了纯钢战甲。
现在他们这些普通士兵身上穿的冲压钢板铠甲,足以让金国军队里面的千夫长见到了,都会羡慕不已。
由于这次进军长途跋涉,中间还要越过秦岭,所以沉重的火炮并不方便大量携带。为了攻打金国城池的需要,所以这次一万人总共才带了12门火炮,而且还是轻型的24磅炮。
即便如此,这些火炮想要越过飞鸟难渡的秦岭山脉,只怕也有很大的难度。
他们这支军队,现在每个人都配发了战马。这些身量高大的河曲战马,还是当年山脉在西夏铁鹞子的手中缴获的。
如今它们再次回到这熟悉的利州东路,进入了熟悉地貌和气候之中。马儿们也都觉得分外的舒畅精神,看起来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
现在山脉的军队大幅扩充,对于战马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他之前缴获的战马原本还觉得怎么用都用不完,现在却有些开始捉襟见肘了。
因为沈墨手上的这些战马里面,最多的一批还是和金国大战的时候,缴获的四五万匹战马,但是这些战马的马种都是蒙古马。
它们虽然利于长途奔袭,适应各种气候,也极耐粗饲,身体分外皮实,但是从肩高到冲击速度,全都未必尽如人意。
此外,沈墨手下高达优秀的河曲战马,实际上只有不到两万匹,全都是和西夏铁鹞子作战的时候缴获的。
这些河曲马虽然在耽罗岛上不断的训练和适应,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作战状态,但是数量却并不够装备沈墨全军。
最要命的是,战马这种东西,实在是急不来的!
因为无论是沈墨急需的装备还是武器弹药,他都可以靠着大量砸钱和密集的科技研发来想办法解决,但是唯有战马这一项却不行!
因为出生的小马驹,虽然在十八个月的时候就有了生育能力,身量也和成年马差不多。但是应用在战斗中战马,却至少也要三年龄才能上战场。再加上马儿长达十一个月的怀孕期……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沈墨现在在耽罗岛上培育的那些优良马种,等它们大批能够用于战场上的时候,就是距离现在,那也至少需要两年多的时间!
所以现在沈墨的心里,又暗暗的把攻打临洮路成功之后,他必须要取得的战略优势上,又加上了一种……用武器装备去换取西夏的优良河曲战马!
沈墨的这次军事行动,他那位远在西夏的盟友项嫦儿还是一无所知。可以想象,当项嫦儿听到沈墨这下子居然打到了她西夏家的后院儿。那位项嫦儿姑娘不知会吃惊成什么样子?
以沈墨的估计,当西夏部队尝到了弓弩和铁丝网的甜头以后,虽然铁丝网他们现在可以自己量产。但是想要藏造出钢臂弩来,那些西夏人却是想都别想!
虽然这些钢臂弩全都是制作粗糙简单的货色,但是里面的科技含量,可是一点儿都不低。
就单是弩臂上所用的弹簧钢来说,就连沈墨工厂里冶炼的时候,都要严格把控质量才能做好。更何况那些连含碳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西夏铁匠了!
所以这次一旦沈墨打下了临洮路,领土和西夏接壤之后,沈墨决心他们西夏人不管要自己什么东西,通通都要拿西夏战马来换!
其实说实在的,除了战马之外,西夏也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了。
他们的粮食连自己都未必够吃,那么大国土面积上只有大概200万不到的人口。说是地广人稀都是抬举他们,因为西夏有些地方都是成片的戈壁和沙漠,连草都不长,根本就没人!
像这样的地方,他们除了战马,也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和自己换取装备了。
沈墨现在已经下定了决心,只要西夏人愿意输出他们的战马,想要铠甲他也卖,想要铸钢箭头他也卖!
因为在上次,沈墨到西夏银州观看蒙古大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要是跟蒙古军队作战,沈墨军队的火力已经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了。就是机动性,他的部队远远追不上那些蒙古兵!
总而言之,沈墨战争机器上,关于战马这个致命的短板,这次一定要在西夏的身上彻底的解决!
……
就这样,在烈风席卷冰、雪漫天的利州路严寒的冬季,沈墨提兵而入,一脚踏进了大宋国境!
等到临安城中的赵与莒接到了成都府路、潼川路和燮州路三个地方,失陷于沈墨之手这封军报的时候。
此时距离沈墨攻进成都府正好是一个月的时间,恰好就在沈墨出兵金国临洮路的时候。
等到赵与莒看清了这封军报时,他就觉得自己眼前一黑,差点没一头杵到面前的龙书案上!
那可是三路江山,他大宋四分之一的国土啊!
此时的赵与莒心痛万分的想道:这成都府一旦丢失,对于他的大众朝廷造成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首先就是战略态势方面:原本他的大宋被沈墨的淮南东路、新宋的福广两路夹在中间。两面受敌的时候就已经是捉襟见肘,逼得他都要疯了。
可是现在,他居然面临着三面受敌的境地,因为他丢了川蜀之地!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1章:将军拔剑天南定、剑门报捷、一战而平
赵与莒愤怒的想道:如今沈墨要是想揍他赵与莒的大宋,甚至可以三面大军,从淮南东路、福广两路和蜀中一起发动进攻!
当川蜀大军乘坐的战船顺着长江滚滚而来的时候。他的大宋士兵除了站在江岸上用脏话开骂,还能用什么来抵挡沈墨这支军队?
更何况这川蜀之地,还是他大宋重要的财赋来源!
原本新宋占据了他的福广两路,就是天下膏腴之地,最为富足肥美的两路。
这两地一失,就相当于整个大宋三分之一的粮米产量,还有接近三成的赋税,全都归了他那位弟弟赵与芮。而现在,他又失去了蜀中!
尤其是成都府,那成都平原上富足丰美,几乎是赵与莒取之不竭的钱袋子。
甚至赵与莒都有一种错觉,就是无论自己怎么压榨,川蜀之地都有任他取之不尽的财源!
可是如今,他这只下金蛋的母鸡就这样被人轻轻巧巧的抱走了。而且拿走它的那个人,居然还是那个让他恨之入骨的沈墨!
想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莒一下就满面狰狞的大声咆哮了起来!
他抄起了龙书案上的一块砚台,墨迹淋漓的一通死命捶打。将案子上的玉石镇纸、水盂笔洗通通砸了个粉碎!
粘腻的墨汁一直流到了袍袖之内。而此时他的脸上和衣服上,星星点点全都溅满了淋漓的墨点。
赵与莒的声音犹如豺狼,干枯嘶哑的大声嚎叫着。他的两只手拼命的向着空中挥舞,就像是要把空中的沈墨抓出来,一口一口嚼碎了才解恨!
看着这位皇帝陛下暴怒非常,周围的群臣全都是面如土色。
如今就连大殿一角上,看护宫灯的小太监心里都清楚,刚才皇帝陛下看的这封军报,一定是有关沈墨的!
因为这天下,能惹怒皇帝的人固然不少,但是能让天子如此抓狂暴怒的却从来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沈墨!
……
与此同时,福州府皇宫之内。
咱们那位新宋皇帝赵与芮手里拿着一份军报,一边看,一边也是激动得袍袖簌簌而抖。
只见他手中的军报上写着:
“微臣沈墨望阙叩拜,敬启吾皇:近闻伪宋于川蜀横征暴敛,致成民变。锦绣之地烽烟四起。”
“臣领麾下之军,兵临成都府下,一战而平蜀中。剿灭反王十二、扫平川蜀乱象、擒杀贪暴伪官、克复川中三路!”
“仰赖天子洪福、天威浩荡。此战川中百姓少受荼毒、脱却暴政。川蜀百姓皆念天子恩德。东南平定,此诚为国朝中兴之兆也!”
“惟军情如火、百姓如处汤釜,微臣不及请旨,自行领兵而进。川中战后诸事急如星火,未及请旨而决,故伏请天子治臣专擅之罪。”
“臣沈墨,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我地个……老天!”
这个时候,赵与芮脸上的表情,在惊喜之中带着难以置信的诧异!
他怎么也没想到,沈墨竟然毫无征兆的向着大宋动起了刀兵。果断的一招,就将川蜀三路一刀切了下来!
随后,赵与芮打开了沈墨随着军报送来的地图,只见地图上的成都府路、潼川路和燮州路,三路国土上都已经被涂上了属于新宋的明黄色!
“好个沈云从!”只见赵与芮惊喜的看着这张图,就觉得怎么看怎么喜欢!
若是细看此时的赵与芮,宫里边优渥的生活,让他看起来脸色越发白嫩了许多。只见他比过去那个活泼跳脱的年轻人微胖了一些。脸上也更是沉稳端正,俨然一副帝王之相。
赵与芮怎么也是一位当朝皇帝,对于自己国家面临的形势,他当然是心中有数的。
如今这川蜀之地打下来,被归入了他新宋的国土。虽然他现在远在万里之外,既谈不上治理,也从中拿不到什么收益。但是最起码从名义上来说,这蜀中也是属于他的地方了!
1...414415416417418...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