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另外沈墨是什么人,赵与芮最是清楚不过了,他这位哥哥根本就没有什么帝王心思。
赵与芮心中此时喜滋滋的想道:看这样的形势,若是稍稍假以时日,说不定这位沈墨真的能一块一块的将大宋江山全都打下来,陆续的送到他的手里!
而此时的赵与芮,心中既是带着十分欣喜,同时也有着很多复杂的情绪。
最起码来说,身为一个年轻人,他内心深处真希望那个肯为他开疆扩土、英武过人的沈墨,要是他自己就好了!
当他看见沈墨的这封军报,除了报告这次大捷之外,还格外的谦卑谨慎,甚至还透露出了请罪的意思。
“这不扯淡吗?”赵与芮哭笑不得的把这份奏章扔到了桌案上,随即把头仰在了龙椅的靠背上,心满意足的长出了一口气!
试问这天下,谁还能治得了他沈云从的罪?
咱们就不说沈墨手下的那些虎狼之军,就单凭兄弟义气方面来说。他赵与芮丢失了大宋那时,就连回家钓鱼的时候准备用什么样的鱼竿儿都想好了。却被沈墨硬生生的给他打下了这新宋江山,让他接着做了皇帝!
就凭这一些情分来说,漫说沈墨有大功于国,就算是他沈墨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赵与芮又怎么好意思跟他说惩罚二字?
……
“走马从边事,新恩受外台。勇看双节出,期破八蛮回。”
“许国家无恋,盘江栈不摧。移军刁斗逐,报捷剑门开!”
在赵与芮处理政务的大成殿外,隐隐传来了天子语音清朗的吟诵诗句声。
在他的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期待和畅想,还有无比的喜悦!
……
顺着白水江一路上行,沈墨率领的军队已经过了利州东路,直奔利州西路腹地而去。
在沈墨途经的这一大片区域之内全是戈壁荒滩,就连野草都是稀稀落落。沈墨率军一直向前穿插,一连300余里的路途上都是渺无人烟。
因为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更不是大路途经的所在。所以在这片广袤的无人区里,沈墨的敌人不是大宋的那些官军,而是脚下的戈壁滩。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2章:城下之军谁统领、一言惊杀、县令一名
随后,当沈墨领兵在白马关和福津两座县城中间,相隔160里的间隙中穿插过去的时候。他率领的这支军队已经走过了利州西路三分之二的路程。居然一共都没碰上几个人!
沈墨这一次的行军,并不旨在攻城略地,也不想占据什么战略要点。所以他领军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全都是在茫茫戈壁之中穿行。
在这一路上,大军所需要的粮草补给,全都由四海商社在沿途预备得妥当。想当年武毅文在当骡马行老板的时候,干得就是这个营生。
在行军的路途中,哪里有河流水源、哪里有便于通行、哪里是四海商社准备好的补给站,全都在这事先做了详细的布置,所以大军的行进速度也是飞快。
沈墨这次的行军速度,虽然是得益于他所有的部队,几乎没有人在步下行走,全都骑在马上行军。同时还有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在他的几个野战军之中,全都设立了参谋部的建制,这里面就专门设立了行军参谋。
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部队行军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技能。
一旦部队的人数要是超过了两千,那就要兵分几路,各自挑选合适的道路向前走。像旅游团那样排成一字长蛇阵,稀稀落落前进是不可能的。
而在成都军的这支参谋部里,像是李慕渊、白慕起这样的年轻将领,全都是出自沈墨的利刃营。
其实在沈墨的传授之下,他们现在完全可以负担起独当一面的作战任务。只不过由于这些利刃营的弟子现在年纪还轻,就连年纪最大的李慕渊,现在也差一点儿没到18岁。
所以他们现在还是在部队里面做参谋,处于锻炼自己军事技能的阶段。
即便如此,沈墨的这些利刃营的孩子们,已经专门学习军事技术超过了两年的时间。估计用不了多久,这些年轻将领就该在什么地回忆下大放异彩了。
除此之外,沈墨行军的速度如此之快,还受到了另一件事的影响,就是沈墨下令军队沿途无需扎营。
要知道,古时的军队每到一地宿营的时候,都要安营扎寨。这可不是立几个帐篷就完事的事。
在他们的营寨中有寨墙刁斗、有壕沟拒马,就是为了防备军队在宿营的时候遭到敌人偷袭用的。
甚至在后世的清代,还有一些将领素以“扎硬寨,打呆仗”而出名。就是他们每一次扎营,都是大张旗鼓,非要把营寨扎得结结实实,变成一座难以攻克的要塞不可。
像这样的军队,他们行进的速度当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那些官军动辄每日行军才能走二三十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在沈墨这里,这戈壁上连个兔子都找不着,就更别提什么敌军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沈墨下令无须扎营,这极大的提升了行军速度。以至于他们每天的行进距离都达到了百里左右,而且这还是有火炮之类的重物拖累,要不然的话行军速度还能更快。
等到沈墨的军队从白马关前穿插而过以后,这一次在他们军队的前方,终于碰上了利州西路的第一个座城池——大潭县。
就在沈墨的大军距离大潭还有30里远的时候,县里边的县尊大人刘康就得到了消息。
……
此时的刘康正在花园里边踌躇,他的身材圆滚滚的,裹着一件丝棉袄,耳朵上还带着两个毛皮制作的护耳,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面团团的商人。
如今城外这只来历不明的大军,让他的心里边上下忐忑,一时之间完全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据他接到的报告,逼近他大潭县的这支军队至少有好几千人。雄壮的马队遮天漫地而来。
这样数目的军队如果要是敌军,他的这座县城根本说不到抵挡二字!
说实话,这座大潭县的城防,就是城外过一波百八十人的盗贼,都能让他这位县令胆战心惊,就更别说这样的一支大军了!
等到这位刘康县令看着院子里凋零的花草,正在没理会处的时候。突然他听衙役报告,说是外面有一位故人来访。
随之而来的,衙役还奉上了此人带来的一件礼物。
等到刘康抬眼向着托盘上一看,只见那上边立着一尊三寸多高,玲珑剔透的琉璃狮子!
一看这件价值数百两银子的宝物,被人当做礼物送来,刘康的心里顿时就是一惊!
要说这大潭县里这几个土财主,哪里有这样出手豪阔的底子?刘康见状,顿时就吩咐衙役快请!
过了一会儿,就见跟在衙役身后的一个人年轻人,面带着笑意走了进来。
刘康一抬头,就见这个年轻人身上穿着一件纯黑色的貂裘,头上带着旱獭皮的软帽。一根青色的丝绦从腰间垂下,上边系着一块小汉玉印。
一见这个人的打扮,刘康就知道这只怕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而且还是出自大富大贵之家!
就见两个人拱手寒暄,各自通报了名讳,他才知道这次来的人姓顾名轩,字宇哲。
等到这个年轻人在厅堂里入座之后,他跟刘县令寒暄了两句。见到下人奉上茶来,就见他微微示意了一下。随后这位刘康大人会意,就让自己的下人到厅堂的外面去候着。
然后客厅里的这位刘康县令,向这位顾家少爷笑着问道:“不知顾先生来此,何以教我?”
“不敢,”就见这位顾公子也向着刘康笑了笑,将热气腾腾的茶盏端了起来。
“刘大人城下那支军队,是沈墨将军亲自率领……”
“蹭!”的一下!
还没等顾宇哲这句话说完,就现这位刘县令像是被火炉烫了屁股一样,就从椅子上弹跳了起来!
也难怪这位刘县令如此吃惊,他一听见沈墨将军这四个字,就知道这一支大军,果然是来自敌国!
而面前这个顾公子,显然就是那位沈将军派来的!
“你好大胆!居然……”
只见这位刘县令一开口,声音陡然间尖利了起来!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3章:将军余威今犹在、山河难忘、旧日雄风
“住口!”
还没等刘康这句话说完,只见面前这个笑呵呵的顾少爷脸上笑容一收!
他的胳膊一抬,扬手就把手中那盏热茶,向着刘康脸上泼了过来!
这一下,胖子刘康“嗷”的尖叫了一声,随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顾某这次死了,不过是死一个,可刘县令你要是打错了主意,可是要死全家的!”
只见此时,这位顾少爷的目光冷酷而凌厉。当他一眼看向刘康的时候,这位县尊大人立刻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大人!”
就在这时,只见几个在外边候着的衙役,一听见这屋子里声音不对,立刻就打开门冲了进来。
而这个时候的刘康,只见他脸上满是茶汤,被烫得呲牙咧嘴,满脸生疼。
现在他的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顷刻之间眼珠就来回转了好几个方向!
“谁让你们进来的,滚出去!”只见刘康毫不客气的指着门外的方向,向着进来那几个衙役咆哮道。
随后,当这些衙役悻悻的走出去之后。
“这这这这位……”刘康翻着白眼儿,结结巴巴的不知道下面该怎么说才好。
“顾,”
顾宇哲无奈的答道。
“顾先生!”这时候,刘康被人提醒,才想起了这位少爷的姓氏。于是他惊魂未定的向着面前这个年轻人说道:“本官……在下……小人……”
“不知顾先生对小人……有何差遣之处?还请先生吩咐!”就见这刘康说了半天,总算是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现在这位刘县令,已经是吓得都要没脉了!
沈墨是什么人,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想当初沈墨麾下的战士攻破紫石关,从他的大潭县门口路过的时候,他还亲自出城去看过。
当时那场面,差点没把他吓死!
那些极其危险、凶恶犹如虎狼一般的西夏铁鹞子。当时一个个被扒了衣甲,灰头土脸的用长绳子穿成了一串,从他的县城大门面前经过。
一辆辆的大马车上边,西夏军人的尸体一层横着,一层顺着,就像是摆放木材一样层层叠叠的摞在上头!
当时顺着马车的木厢板缝里,还在一个劲儿的往下淌血……还有后面那一连串三四百辆大车!
上边拉着数之不尽的金银财货,沉重的金银压得车轴嘎嘎直响,把拉车的马匹累得气喘吁吁,浑身上下蒸腾着热气——当时的场景,这位康县令至今都是记忆犹新!
从此以后,他也深深记住了沈墨将军这个名字。
如今,沈将军率领部队来到了自己的城下,难道说是想让自己献城投降的吗?
此时的刘康就觉得,脸上被热水烫到的地方火烧火燎的疼。一时之间他心里悲痛绝望,才听顾少爷完这句话,他的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
“你给我听着,”
这时候,就见着顾少爷声音沉稳厚重,慢慢着向他说道:“我们大军过境,并不打算进你的大潭县城……”
“天可怜见!”才听这位顾少爷说了这一句话,就见这位刘康县令简直是如蒙大赦。高兴的都快哭了!
“我这次来就是提醒你,不要打错了主意!”这时候,这位顾少爷向着他说道:
“我们这支队伍,兴许来来回回还要路过很多次,你若是不报给上官,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这也挺好。”
“可是你要是选择上报的话……”只见这位顾少爷说到这里,他的脸眼神顿时又凌厉了起来!
“到时候,你们大宋朝廷派大军来攻打我们,你的大潭县城就成了我大军必夺之地。到那个时候,你别说想当一个太平县令了,就是想全家活命……”
“我明白了!下官晓得!”
一听顾少爷这么说,只见这位刘康县令福至心灵,立刻鸡啄米一样的连连点头!
“城下的大军?在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啊?”只见刘康县令面现激动的神情说道:
“在大潭县里,要是有人敢跟我提这事儿。立刻拉到县衙堂上,大板子我就往死了揍他!”
“看你是个聪明人,其实顾某也是很想跟你交个朋友的。”当这位顾少爷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见他笑了笑,随后用戏谑的眼神看了这位刘康县令一眼。
“以后我从这里过的时候,没事儿说不定还会再来看看你,我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只见顾少爷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站起身来,满意的在刘康县令的肩上拍了拍。
随后顾宇哲少爷就是一皱眉,发现自己手上湿淋淋的全是茶水。
就见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捡着刘县令身上衣服干爽的地方擦了擦手,然后扭头便扬长而去!
“我滴个……娘亲啊!”
等到这位顾少爷走了之后,只见县令刘康身子一软,就像一根凉皮一样出溜到了地上!
直到这时候,他才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
与此同时,在沈墨大军过境之处,福津县、将利县、西河州,分别由张焕、李继、还有那位和李继结成了两口子的萧翎月姑娘,全都成功的完成了恐吓当地地方官的任务。
在这些吓尿了裤子的地方官的无视之下,沈墨这支军队一路穿州过县,如入无人之境,径直穿过了整个利州西路!
等行军到了这里的时候,沈墨的意图已经暴露无遗。他根本就没有一举攻下利州东西两路的企图,而是把这里当成了一条走廊。
其实以军事行动上来说,沈墨这次的穿插其实无需经过任何一座州县。
因为利州西路地广人稀,他这支万余人的军队要想在荒野之中避开人烟,一路过去的话,绝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但是沈墨的想法却是非常有意思,他既不想把利州西东两路打下来,也不想悄没声儿的就这么走过去。而是想在这里过境之后,留下一条安全的运输线路!
因为沈墨一旦占据了金国临洮路之后,需要的军事物资势必要源源不断的通过这里运过去。
同时沈墨在战争中缴获的物品、交换的战马,还有轮换的部队,全都要从这里反复过境。
所以沈墨就采取了这么一个方法,他威胁各地的州县,让他们对这支来回过境的大军选择了不闻不问、视若不见就行了。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4章:直穿两州无人境、马踏岷山、兵临敌境
就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所谓的“民不举、官不究”。如果各地的州县没有发出紧急军报,报告此地有沈墨的大军。大宋赵与莒是不会来干预沈墨这支部队行动的。
……
“可是,统帅为什么不干脆把它打下来呢?”
等到他们继续一路前行的时候,常春远在沈墨的旁边骑在马上,看着面前空旷广袤的旷野说道:“这利州东西两路,在统帅的手上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何不乘势取之?”
“那我问你,我要它干什么?”只见沈墨笑着看了看常春远。
听到了沈墨的话之后,就见常春远旁边的李慕渊他们几个年轻人,和其他的一些将领也全都围了过来。
“我拿下了成都,是因为蜀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大量的财富和兵员,更是一个极其安全的大后方。”只见沈墨笑着看了看大家道:“可是利州路这里有什么?”
“你们知不知道,这利州东西两路加在一起,每年上交的赋税数目都不超过100万两?但是这里的军事开支却是240多万两?”
“现在咱们把利州两路打下来,还要到处派人处理民政。还得四下里分兵,防御各处军事要地,防备着大宋的军队过来围攻。咱们一年就要在这里赔上几百万两银子!”
只见沈墨说到这里,他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要知道,当初西夏铁鹞子过来攻打这利州东西两路,人家可是奔着抢劫来的!可是抢劫自己国家老百姓这种事,咱们怎么能干的出来?”
能听到沈墨这么一说之后,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之后他们在心里越想,就越觉着沈墨说得对!
利州东西两路这个大包袱,干脆就让大宋接着背好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沈墨他们这些人可没兴趣!
如今沈墨的军队数量大幅度扩充,经济实力也由于几次海外的掠夺,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但是无论是从军队的数量和经济总量来说,沈墨的势力都和周边的几个大国有着不小的差距。
所以现在即便沈墨想要快速扩大自己的地盘,也要挑那些能够让自己实力飞快增长的地段下手,比如说蜀中。
至于说其他的地点,比如这个利州。他们现在占领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摊薄了自己这一方的实力。所以此时攻下利州东西两路,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反过来说,以沈墨的实力,什么时候要是想一口吞下利州东西两路。估计他手中的这支新军从东到西一线平推,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
等到沈墨这一次解决了利州路附近的几个州县之后。他们再次继续一路向北,终于靠近了利州路和金国临洮路的交界处,一个叫做“佑川”的小县城。
随后,这次由武毅文亲自出马上门拜访,把那个佑川县县令吓得魂不附体。答应绝口不向上官提这次大军过境的事。
在这之后,沈墨在这里留下了一支一千人的军队,还留下了跟沈墨一路同行到此的姜瑜馨姑娘。
随即沈墨就亲帅率军队,开始翻越岷山山脉!
他们眼前的岷山属于横断山脉。横断山脉和东来的秦岭在这里衔接之后,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这两地之间大军往返极为困难。
也就是因为地形的原因,所以金国很难从这里向着大宋境内发动袭击。
而沈墨这一次要翻越的山脉,正好处于两国交界之处。地势险恶,海拔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四千米。
所以姜姑娘自然是没有办法乘坐马车,而且她还不会武功,体质柔弱,也就没办法随行了。
不过沈墨在这佑川县城里留下了武毅文,还有他手下的毒牙三奇士,再加上一千人的部队,由姜姑娘负责坐镇佑川。
佑川的这支部队的作用,一是保障沈墨的后路,使得沈墨这支大军不至于孤悬于外。
而姜姑娘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利用手里这支千人部队的威慑力,始终保持着这条“利州走廊”的畅通。以免沈墨军队的后援和军队物资的补充出现问题。
要知道,沿途的那些利州的县官们,虽然是毫不犹豫的表示了妥协。但是以沈墨的习惯,这样重要的军事通道,还是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才能放心。
姜姑娘在军事上的才能,足以应对利州路发生的各种事件。而且沈墨这次留下的武毅文,又是利州路本地人士,所以消息很是灵通。
武毅文在把手下的密谍放出去之后,就足以在暗地里掌握住利州路本地的形势变化。同时姜姑娘手里的军队,也足够应付任何突发事件了。
就这样,沈墨安排好了自己的退路,之后就率军开始翻越岷山天险!
……
岷山位于甘肃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的接壤地区。
这座山,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等到沈墨走进岷山所在的横断山脉,他的军队步步向上,慢慢的面前已经出现了高原地貌。
这里的平均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而沈墨他们需要翻越的岷山,虽然是经过先头部队的仔细勘查,选择了最为平缓,适于行军的路线。但是仍然要翻越海拔3200米以上的山脉才行。
等沈墨领军一路越走越高,随着空气越来越稀薄,逐渐高原带给人的不适感开始慢慢的出现了。
沈墨他们再一路向上走,周围的树木已经慢慢变成了云杉、冷杉、落叶松、油松这些高原树种。
而他们座下的河曲战马,一路上也被干枯的花苜蓿所吸引。这些战马欣喜不已的沿途啃食着这些牧草。看起来马儿们颇有一种,又吃上了家乡饭的喜悦感!
好在沈墨军队中的马匹,对于高原气候的适应性很好。所以给部队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唯有那沉重的十二门火炮和配属的炮弹。让那些炮兵们竭尽全力才,得以翻阅了这座路途艰险的高山。
等到他们过了分水岭,再次向下的时候,沈墨站在高高的岷山分水岭上。
在他的前方,就是金国临洮路!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35章:笑语胡儿莫相忘、从今记取、将军青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沈墨坐在战马上,看着山岭下峰峦层叠的群山,吟诵着这首诗,却是满腔心怀激荡!
遥想当初,这里是大唐故土,也是我中华民族的土地!
可是当初那位勇猛无敌的唐朝大将哥舒翰,如今早已经被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遗忘了。
他们沦落在异族之手,已经超过200年了!
沈墨一次即将打响的,就是一场夺回华夏故土之战!
如今他面前的临洮府,沈墨已经决心将它染上新宋的明黄。它将在沈墨的铁蹄下,重新回到中华民族的手中!
1...415416417418419...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