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我在怯薛军里担任千夫长的时候,就听说过沈墨这个名字。原本以为我这次回到了家乡临洮,就再也没有机会跟他交手了。没想到他却把自己的人头,送到了我的家门口!”
“哈哈哈!”听到了阿里班的话,只见他对面的女真军人同时狂傲的大笑起来。
“率领这样的小部队穿插急进,依靠奇袭取胜,这通州小儿沈墨,用的还是他一贯的手段!”
只见阿里班笑着回头,一边用粗糙的手掌摸着海东青的羽毛,一边说道:
“传我将令,明日清晨全军出发,直奔南川堡!”
……
此时在这位阿里班的心里,已经对明天他反攻南川堡的行动,开始期待起来。
在他看来,曾经跟沈墨对战,导致大败的金国元帅完颜阿邻,在那次淮南东路的整个战斗中都表现得暮气沉沉,全无锐气可言。
以至于阿邻到最后被沈墨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击败,那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何况,在沈墨打赢那一场仗的时候,完颜阿邻还处在客军的地位。而当时的战场却在沈墨的眼皮底下。所以沈墨有着地形熟悉、便于隐藏、移动和补给的优势。
可是这一次,形势却是截然不同!
沈墨现在依然还在用他过去的老战术,带领着一小股部队,犹如锋利的刀尖一般偷袭他的城镇。
但是他沈墨这次率领的军队,却是在客地作战。这个地方,是他大金国阿里班的猎场!
他阿里班手下的士兵彪悍勇武,来去如风。他们平生唯一会干的、也是最为擅长的事,就是围猎!
如今那个通州沈墨到了这里,他虽然仗着战术上的突然性一举拿下了南城堡。但是同时,也使他变成了自己的猎物!
如今在这片广袤的临洮府大地上,沈墨这支军队的人员不足、地形不熟。这支敌军对于自己手下的军兵来去如风的战术更是无法适应。所以沈墨这一次落到了自己的手上,一定是必败无疑!
“将军不要大意,”
这个时候就见阿里班的旁边,有一个消瘦的身影坐了下来。
这个人一把抄起了桌上的绿釉皮囊壶,将里面的马奶酒咕嘟咕嘟的灌了两口。
等到阿里班回头看时,只见来的这个人正是他的谋士蒲速。
这个蒲速原本是黑号贱姓出身,今年差不多有50来岁,长得干枯黝黑,就像是一条干瘪的风干羊肉。
但是这家伙足智多谋,当自己在怯薛军中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旁边辅佐阿里班,为他出谋划策。
阿里班凶暴如虎,蒲速狡猾如狐。所以一直以来,两个人一直都是配合得极为默契。
随着蒲速的地位渐渐提高,阿里班也不再以家奴的身份对待他。而是将他视为自己的兄弟手足。
如今见蒲速出言提醒,阿里班知道他后面一定有话。于是就他坐在那里等着蒲速继续往下说。
此时的蒲速将皮囊壶里的奶酒喝了两口,随后慢慢的抹了抹嘴巴说道:
“那个通州沈墨,他击败西夏铁鹞子大帅细丰文虎,还有咱们金国元帅完颜阿邻的时候,你知道这两位和沈墨对敌的元帅,在开战之前都是怎么想的吗?”
“……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只见阿里班随即向着蒲速问道。
“他们两个想的都跟你现在差不多,都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对付沈墨这样一支小部队,他们以为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沈墨剿灭……”只见蒲速说到这里,他回头向着阿里班斜了一眼:“然后他们就败了,全都死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只见阿里班无奈的从蒲速的手里夺过皮囊壶,自己也灌了两口。
这种皮囊壶上面通常都是带着绿釉,有时候也叫马镫壶。别看他的名字里带着“皮囊”二字,但是实际上却是陶瓷烧制的。
只不过按照女真族的习俗,他们在战马上挂着的用于饮水和饮酒的皮囊,都是皮革缝制的。所以即便后来采用硬陶烧制,这种壶也依然做成了皮囊的形状。上面甚至还刻画着缝纫时候的针脚。
被他们两个人轮流痛饮之后,如今这只皮囊壶里面的马奶酒已经是所剩无几了。
就见这时的蒲速,向着阿里班摇头说道:
“大人还是把侦骑放出去,把周围的一二百里方圆,像梳子一样梳理一遍吧!沈墨这小子用兵诡异莫测,可别被他弄出什么伏兵来,杀咱们个措手不及!”
说完,就见蒲速摇着头,提着剩下的小半壶酒走了。
而此时的阿里班想了半天,终究还是派出了侦骑探马,在周围的地域里仔细梳理一番。以便确认在狄道附近这片区域,还有没有其他的敌军。
在这些侦骑连夜出发之后,阿里班照常喝酒饮宴,嘻嘻哈哈的和自己手下的军官笑闹在一起。
……
就在距他们40里远的南川堡,沈墨正带着自己的部队在这里宿营。
那些军营房的火炕上,毛皮褥子里面的虱子跳蚤不计其数。当你把褥子掀开之后,就会发现土炕上黑乎乎的一片,全是这种吸血小虫!
甚至就连泥土抹成的墙上,细细的墙缝里都一排排的爬满了臭虫。
没奈何,沈墨的部队用硫磺手榴弹各自熏了一遍自己宿营的营房。用硫磺烟雾杀死了成千上万的虱子跳蚤。
然后他们又将营房里所有的皮毛褥子全都扔出去烧掉,这才算是在南城堡里住了下来。
如今沈墨的内功已经渐渐变强,对于这种严寒的侵袭,他倒也并不十分太在意。所以沈墨在墙根儿底下背风的地方搭了帐篷,作为他今晚的居处。
说实话,不管有没有虱子臭虫一类的东西,就营房里的那脚丫子股味儿,沈墨也觉得自己还不如住在露天地儿里呢!
在今天晚上,沈墨并没有吩咐放出暗哨。狂飙营500人全都在南川堡里歇息。因为在他们的外围,有阿旺的狼群在警戒!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43章:一场误判满盘输、将军夜宿、虎狼猛扑
此地的环境,正是阿旺的狼群最喜欢的家乡风土。所以在这样熟悉的环境里,原本就异常强悍的狼群侦察兵,现在更是战斗力猛然提升。在它们的拱卫之下,沈墨完全不用担心会受到敌人的偷袭。
在晚饭的炊烟散去之后,夜幕渐渐降临。
月下的南川堡空气寒冷如冰,凛冽的寒风在夜空中阵阵的呼啸。
此时的沈某躺在帐篷中一边修习着内功,一边尽力的清除自己脑海中的杂念。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数万大军的统帅,实力越来越庞大。可是同时沈墨心理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在从前的时候,沈墨对于自己在拯救大宋的时候能做多少。自己究竟到底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他的心里都是没有一丁点的把握。所以在那个时候,他的心里也说不上什么压力。
可是一旦沈墨的势力发展到了现在这样,似乎是自己每一步都在离成功越来越近,同时沈墨的压力也越发大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到了这种程度,自己已经不允许犯下任何错误了!
他手里现在可是攥着数万人的性命,几千里的江山,也聚集了改变华夏历史的全部希望!
自己现在不能失败,不能前功尽弃,更不能因此畏首畏尾,趋于保守!
所以他面前的这条路越发艰险难行,而沈墨现在除了竭尽全力,已经别无他途!
……
一夜好睡之后,眼看着天际出现了鱼肚白,再有小半个时辰天就该亮了。
临洮路都总管阿里班披挂上了铠甲,带着亲军一路走到了宅邸外面,跨上战马向着校场疾驰而去。
此时在校场上,已经汇合了狄道的六千官军!
这是大金国在狄道本地所有的青壮,三个“猛安”中所有的战士都聚集在这里。
在金国的“猛安谋克”制度之中,猛安指的是千夫长,谋克说的是百夫长。
与此同时,“猛安”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在本地的一个部落,也叫做一猛安。
在这样的猛安里,通常有八九百户到三两千户不等,包含着老老少少所有的居民。
他们的土地全都是由大金国统一授予,按照金国太祖完颜阿骨打时候的祖制,通常300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猛安谋克户有权从国家分得一份土地,由自己的家庭成员耕种。这就是所谓的“牛头地”。同时他们还有向国家服兵役、徭役和赋税的义务。
但是他们田地的赋税非常低,几乎相当于没有。可是同时由于这些女真族人骁勇善战,他们要服的兵役倒是极其沉重的。
在金国,朝廷每隔一年就要在各地的猛安谋克里征发兵员,阿里班本人就是16岁上头从这里离开家乡,去金国部队里服役的。
由于太祖时期距离这里年代久远,所以有的猛安人数越来越少,已经不足3000户的数目,而有猛安的却是户口越来越多。
如今这六千名女真战士,就是狄道这里,归阿里班直接管理的三个猛安里面,由他精心打造起来的一支军队。
在平时一到了秋冬季,阿里班就带着这些人一连数月在野地里打猎行围。实际上,阿里班就是意在磨练这些女真士兵的马术和弓箭技巧。
同时大部队围猎的活动,也使得这些士兵在战场上的配合,无形中变得更加默契协调。
阿里班把获得的猎物分给大家,使得这些谋克户的生活变得好过了许多。同时也把他手上这支部队,渐渐磨练成了一支来去如风,凶猛彪悍的虎狼之军!
……
见到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天也亮了。于是阿里班命令自己麾下的6000军队出城向南,一路向着南川堡的方向进发。
这一次阿里班的行动异常迅猛,到南川堡40里的路程,大概只要小半天就能够达。
以他的估计,那到时候南川堡的敌军在休息了一夜之后,说不定还没来得及出发。
如果自己的部队,能将这沈墨的这支小部队全数堵在南川堡里,那么这场战斗就是胜负已定!
等到阿里班带着自己的队伍一路鞭打着马匹,行军走过了一个半时辰之后。接近中午的时候,他们来到了距离南川堡十余里的位置。
在这时,他昨天晚上派出去的探马侦骑也开始陆续返回,一波波的向着阿里班汇报昨天连夜侦查的情形。
侦骑汇总上来的报告说,在他们狄道周围的百里之内,都没有发现敌军部队的踪影。
当阿里班听到了他们的汇报之后,他对这个结果也是深信不疑。因为侦骑派出去的时间虽然是在黑夜,但是负责侦察的这些女真族的年轻猎户,却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黑夜里找到敌军部队。
在临洮路冬季的黑夜之中,在野地里宿营没有火堆是绝对不行的,即便是在帐篷里面,在低温下也是难以活命。
而点燃火堆引发的烟雾味道,探马中这些嗅觉灵敏的猎人,他们在几里之外就能闻到!
所以这一夜的侦查,基本可以确定周围的百里之内,没有其他的任何一支敌军。
这时的阿里班也终于松了口气,把自己内心深处最后的一丝担忧,扔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在这个范围之外,就算是再有敌军也没用了。
两军只间的距离一旦超过了一百五十里,在作战之中就无法呼应和配合。所以在阿里班攻击沈墨这小部队的时候,远处就算是有援军,也根本来不及和沈墨汇合,更没有办法相互救援。
所以阿里班现在已经能够确定,自己的敌人就是南川堡那里的一小股,只有四五百人。
当阿里班终于放下心来之后,他回头看了一眼旁边的蒲速。只见这个枯瘦的汉子在马上低着头,似乎是在昏昏欲睡。
但是阿里班知道,蒲速一定已经听到了探马的回报。蒲速绝不可能在这时候,还心不在焉的打盹儿。
所以现在的蒲速,估计正在思考着什么。
既然蒲速没有表示出不同意见,阿里班随即命令自己的部下加快速度,急速向南川堡的方向直扑而去!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44章:南川一带伤心处、墙上血羊、冰中枯骨
等到阿里班率军疾驰到南川堡城下的时候,远远的,他就闻到了南川堡城中飘来的炊烟味道。
这股烟味里带着一种燃烧干枯荆棘花的时候,特有的那种香味儿。几乎在每一个临洮府路家庭的灶间里,做饭的时候都会弥漫着这样的味道。
此时的阿里班心头一喜,随后他就催动着马匹,再次加快了速度!
既然早上的炊烟还在,那就说明这些城里的敌军,他们刚刚还在这里做饭!
说不定现在他们正睡了一夜之后,正在大模大样的吃早饭呢!阿里班的心头不禁暗喜,飞快地率兵来到了南川堡城下。
……
等到阿里班接近南川堡的时候,他这才皱了皱眉。
只见城墙上并没有士兵驻守,也没有人影晃动,看起来城头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而当他的部队一路绕城而走,来到南门外的时候,阿里班一眼就看到了大敞四开的城门,还有里面空空荡荡的瓮城!
“糟糕!”
此时的阿里班心中向下一沉,他随后一挥手,命令自己手下的几个兵士进堡去看看。
就见这几个士兵嘴里面含着诱捕野鹿的树皮哨,一路冲进去之后,里面却并没有传来报警的哨音。
这种树皮做成的哨子,吹起来的声音和鹿鸣声非常相似,所以女真族猎户经常用它来捕杀野鹿。
他们通常隐伏在树丛里,不停的吹动哨子引诱鹿群接近之后,然后猛然间就是十几个人站起来,同时向着接近的鹿群射箭。
而现如今,这种哨子也被他的战士赋予了报警的功能。
随后,阿里班在城外又等了一阵,就见刚才进城的那几个女真猎户,一个不差的全都转了回来。
一看见他们的神情,阿里班就知道里面没人。
随后阿里班摆了摆手,派出了三个谋克,300名战士到城里去仔细检查。
等到南川堡被他们上下翻了个底朝天,确认没有任何危险之后,这时的阿里班才走了进去。
只见南川堡的翁城里面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然而他们出了翁城以后,却在城墙的一角,发现了五六百人的金军尸体。
这都是原本镇守南川堡的守军,在昨天被杀之后,尸体被扔到了这里。
经过了一夜的霜冻之后,这些尸体已经被冻得梆硬。如今这一些尸体丫丫叉叉,就像是破树枝一样被人随意的堆放在地上,垛得老高。
他们身上的血水如今全都冻结在一起,五六百人已经成了一大坨。要是想要收殓起来可麻烦大了。
因为现在只要上去人一拽,就会咔嚓一声,把冻得脆硬的死人胳膊或者手掌给掰下一块来!
他们身上的衣甲和兵刃,全都随意弃置在地面上,显示出击败他们的那支军队,对这些破烂玩意儿根本就不屑一顾。
等到阿里班快速检查了一遍南川堡之后,他皱着眉头,上到了南川堡的城墙上。
通过刚才检查的结果,南川堡里所有的金兵尽数被杀,几乎没人逃脱。
除此之外,南川堡里的东西几乎没有被动过。除了所有的皮毛被褥全都被扔到城外,烧成了一大堆灰烬之外。城里边两三百头羊全部也被人屠宰,羊肉都被人取走了。
等到阿里班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空旷寂廖的大地。他心里边觉得一阵莫名其妙!
“沈墨这帮人……到底上哪儿去了?”阿里班困惑的想道。
“估计他们打算要走很远的路,”这个时候,他身后那个瘦猴一般的蒲速跟了上来,在阿里班的身边说道。
“为什么?”阿里班回头,向着蒲速看了一眼。
“那些被宰杀的羊,羊肉都被取了下来,连夜做成了肉干。”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蒲速向后面示意了一下:
“在西南角那里,有他们连夜大量熏制肉干的痕迹。”
“你说的对!500人带走了这么多肉,这说明他们打算在这个地方,长时间跟咱们周旋。”只见阿里班闻言,立刻点了点头。
随后,就见他向着身边的亲兵吩咐道:“让探马侦骑再次出发,在方圆百里之内,搜寻那支敌军的动向!”
就见那位亲兵随即领命,飞快的向着城下传令去了。
“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只见这时候,蒲速又一脸困惑的挠了挠自己光秃秃的头皮,向着阿里班说道。
“怎么了?”阿里班回头,纳闷的看了看蒲速。
“在他们宰羊的那个地方,有几条切下来的羊腿,被人连皮带毛,用羊血冻在了城墙上。”就见蒲速纳闷道:“那些羊腿,被人冻得像一根梯子一样垂直向上,也不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
“啊?”阿里班闻听此言,也是满脸惊异的皱起了眉!
……
与此同时,在距离此地四五十里远的地方,沈墨坐在马上一边行军,一边看着用怪异眼神打量他的钟与同。
“看我干什么?”只见沈墨纳闷的向着钟与同问道。
“那几条羊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是不是什么妖法?”只见钟与同郑重的神色向着沈墨问道。
话说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沈墨闲极儿难忍,看着自己的军士在那里宰羊。
于是他立刻就要过了两条刚切下来的血淋淋的羊腿,就着羊腿上的鲜血,把他们往墙上粘,一口气连粘了四五条。
等到热气腾腾的羊血在青石砌筑的城墙上面一碰,立刻就被严寒结结实实的冻在了上面。
然后沈墨还亲自爬上这条羊腿梯子,在上面蹦达了几下,测试了一下这个梯子的强度。
结果他发现,这东西还真挺结实!果然能经得住一个人在上面攀爬!
沈墨的这个行为,立刻就引起了钟与同的注意。然后沈墨手下的这位战将,果断的认为他们的统帅大概是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准备折磨那些金国的军队了。
“这事儿,我是不会告诉你的,打死我也不说!”只见这时候,沈墨笑呵呵的向着钟与同摇了摇头。
这一下,反而更加深了钟与同的怀疑!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45章:天军转道袭通谷、烽烟处处、强攻而入
要说这里的钟与同和远在数十里之外的阿里班,他们哪里会知道。这是沈墨在前世的时候,看金大大的小说里面有过这么一段。
说是黄蓉女侠,在漠北用这种方法搭了一个羊腿梯子,直通悬崖绝壁之上。这个情节把当时的沈墨看得心驰神往,一心想要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
他这次正好恰逢其会,赶上手里有血淋淋的羊腿,羊肉又足够根本不怕浪费。于是沈墨立刻就试验了一回。
在这个季节,临洮附近的气温是零下30度左右,真可谓是冷到了滴水成冰。结果沈墨的这次试验果然是大获成功,证明了金大大小说里面的桥段居然是真的!
沈墨当然不可能跟钟与同解释,说这是自己一时玩心大起,所以也就只好故作神秘。
可是沈墨却没想到,自己这偶然间的一次玩闹,居然引得敌我双方的将帅,都对那几支粘在墙上的羊腿,倾注了极大的好奇心!
此时,沈墨他们这支军队行走的方向是一路向北偏东。
换句话说,他们这支狂飙营和阿里班率领的金国军队,在早上的某一个时间段,在相隔30里远的距离内,曾经交错而过。
正在阿里班一路向南的时候,沈墨却在一直向北!
……
此时沈墨的作战思路,已经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别说是敌军的将领,里边就连他自己的人都对沈墨想要干什么,完全摸不着头脑。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沈墨埋伏在白石山东麓的九千人大部队,正是因为被沈墨派遣的足够远,所以才正好处于阿里班探马搜索的圈子之外。
沈墨的大部队已经成功的骗过了阿里班的第一次侦查,这就使得阿里班对沈墨这支部队的实力,作出了重大的误判!
阿里班现在已经非常确定,沈墨这次带来的军队只有500人。而阿里班的这个误判,也就成了他由此落入下风,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
现在沈墨的军队,正犹如利剑一般向北直插。在被他调动到南川堡的阿里班的身后,他在一个上午之间疾行50里,来到了狄道东面的另一座堡垒,“通谷堡”的城下。
这座通谷堡位于狄道城东25里,比南川堡和狄道的距离更近一些。当沈墨赶到这里的时候,太阳已经稍稍有些偏西了。
时间大概是下午1点钟左右,刚刚好!
沈墨带着几名亲兵向出了一段,在通谷堡城外两三里远的地方,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下。
就见这座通谷堡建造的样子和规格,跟南城堡大致相差不大。看起来它和南川堡一样,都是在狄道城的周围建设出来,用来拱卫首府狄道的。
如今这座通古堡的城墙上刁斗森严,士兵林立,一群金国士兵如临大敌的在那上边,巡逻驻守。
很显然,在经过沈墨昨天中午打下了南川堡之后,如今狄道周围各堡里守军,已经得到了有外敌来袭的通知。
他们现在已经严密的布置防御措施,以防止南川堡被人攻下的悲剧再次上演。
可是他们既然已经被沈墨盯上了,这个小小的通谷堡再布置什么样的防御,也都没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