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赵师民感动得一塌糊涂:“老臣谢过陛下隆恩。”
……
苏油他们终于重新启程了,同行的还有大理出使大宋的使节——高智升高大帅哥。
出使道路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广南东路西路那帮糊涂官苏油实在是信不过,便建议高智升走水道,沿江而下到叙州宜宾县停下,然后听候四路制置使张学士的安排。
张学士是中央大员派出来外任的,对朝廷的动向掌握得更加清楚,京中也有各种关系,高兄你找他援引,断然无错。
到了中国,你就收起大理儒释共治那一套,佛学用于士大夫交往,显摆显摆学识,去寺庙布施,讲经,都是可以的,如今大宋的士大夫,自己都喜欢这样做,这是雅好,更是高兄个人风格,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一旦与朝廷公使来往,牢记儒家正统,言则引孔孟,行则依周礼,擒侬智高那套传说神话就别提了,只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大理虽处偏鄙,也有义节之心。
这才是把准了大宋君臣的脉门。
如今大理与大宋,就北面和东面相接,东面侬智高叛乱初平,广南官员们对外人忌惮无比,延边蛮峒,也不见得就心服。要是玩一个劫囚车,那大理才是黄泥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而北面,有二林部为中介,大家都知根知底,走这条路,相互间忌讳就少得很多。
啊对了,记得路过眉山时,把我采购的那些东西交给我家八公……
高智升连连点头,完全没有被苏油当快递小哥用的自觉。
兄弟待我真是赤诚,我得明润,如鱼之得水也……
进入金沙江,两支船队便告分手,高智升带着贡物、俘虏沿江顺流东下,而二林部,则逆流进入安宁河。





苏厨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陆路
第一百七十一章陆路
安宁河谷,后世四川第二大平原,也是最大的风区。安宁河和金沙江的入口处,以后会出现一个著名的钢铁城市——攀枝花。
二林部给土地庙搞的几块大磁铁,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可如今两者之间还隔着一个大理的建昌府,也就是后世的西昌,苏油只能流着口水看着滔滔河水:“鞭长莫及啊……”
陈慥这几天已经疯了,没事儿就躺在甲板上晒宝贝。
真的是宝贝,金银那都太低档,什么红绿宝石,犀角象牙,蜜蜡琥珀,这些都是论箱。
还舍不得让快递小哥先给他带回去,非要随身才安心。
没事儿就拿出来显摆:“明润,快来快来,你看这块琥珀里边有一只大虫子……”
苏油转头笑道:“要不是我捅你腰眼那一下,你可就把高兄得罪了,哪里能一柄剑换来这么多好处?”
陈慥不认这个帐:“明明是我仗义豪爽,高兄才折节下交。这叫侠士高风,重义轻财。”
苏油便伸手:“那这块琥珀我很喜欢,送我吧。”
陈慥赶紧把琥珀压箱子里:“想得美!高兄给你的东西肯定更好。走开走开……哎呀你放手琥珀这东西摔不得……”
河谷两边都是平地,放眼连绵的稻田,这一带也是精耕细作之区,种稻历史悠久,至少比眉山悠久。
已经是收割时节,稻子沉甸甸地坠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不过农人就辛苦了,顶着烈日在地里收割。
这一带地下其实也有盐,如今还无人知晓,苏油也没有准备告诉大理人。
沿途庄子不少,好些都是二林部的产业,大船开始一路买新谷装新谷。
这生意已经做得精了。
李拴住一直都在玩粗糙的测量仪,苏油给他设计了一个测量记录本,记录途径各处的日期,各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水平角,高度角。
到了晚间,苏油和拴住还有范先生则一起计算数据,制作出三角锁比例图,落实到大纸上,变成一张粗糙的地图。
标杆很初放,测量工具也粗糙,因此以练习操作记录为主,没有指望一趟就能制作出精准的地图来。
经过侬智高一事,范先生已经将苏油视为传人。
一面摸索地图的制法,范先生一面则将沿河诸部的风土,习俗,资源,家支间的争夺,仇恨,联姻,战争……如数家珍般地告诉苏油。
河谷上风很大,大船在河面上走着之字,船工们操帆让帆面灵活地切风,因此纵然逆水,速度可是一点不慢。
三日之后,大船又进入了一个大湖——邛海。
建昌府到了。
二林部就在建昌府北面,但船行到此,便不再继续前行。
越往北,二林部的势力就越大,他们在这里也有宅邸。
建昌府是二林部采购中转大理马的集散地,因此他们的宅邸虽然设在城郊海边,但是占地非常广阔。
一位皮肤黑黑的青年站在宅邸边上,鼻梁高挺,腰肢颀长,面容瘦削,头上裹着牛角巾,耳朵上还挂着大银环,上衣紧窄,腰间挂着一柄亮银包鞘的短刀,见到阿囤弥一行过来就欣喜异常:“小妹!可算是把你盼回来了,父亲天天念叨。”
阿囤弥也非常开心:“哥哥!”
那青年就对着陈慥拱手:“在下阿囤烈,这位想必就是苏明润了吧?妹子回来时常念及你,嗯,果然英风飒爽,配得上我妹子!”
陈慥都傻了,这是哪出?
阿囤弥一跺脚:“哥哥!他就是个呆傻书生,这个才是小油,苏明润!”
陈慥就开始翻白眼,喂!你哥刚刚都说了,哥哥是英风飒爽!
不过这下轮到阿囤烈傻眼了:“小……小孩几……原来妹妹是……母爱……”
阿囤弥一跺脚:“哥哥!”
苏油不由得也开始翻白眼,这娃汉语不如阿囤弥说得地道,表达也不咋地。
还是范先生赶紧出来打圆场:“明润,这位便是二林部大鬼主长子,大宋敕封的归德将军阿囤烈。阿烈,这位便是苏油苏明润,眉山江卿世家。”
说完正色道:“阿烈,我二林部的交易,主要便是与眉山来往。明润年纪虽小,可我们一直都多亏他在周全。”
阿囤弥牵着苏油的手:“是啊,这次大理之行,又是弟弟走通了高相府的路子,小高相公给我们发了行牌,特许二林部在大理可以随意进出。以后不用每次穿州过府都要报备,我们的生意,可以做得更远了!”
阿囤烈大喜:“真的?!父亲一直想要而不得的事情,小妹一出马就成功了,这是我二林部天大的喜事啊!”
阿囤弥抿嘴笑道:“妹妹可没这么大的本事,都是明润的功劳。”
苏油笑道:“这也是姐姐和小相爷并肩却敌交下的情谊,我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说完又对阿囤烈拱手:“不过就算得了行牌,经过州府的时候,能打招呼还是要打招呼,好处该给的都要给到给够,生意不外人情而已……嗨!有范先生在,哪里还需我来多嘴!”
阿囤烈笑道:“走走走,进门再叙……明润你喝酒不?我庄子上可有一种好酒……”
阿囤弥手扶脑门,又好气又好笑:“哥哥你显摆错人了,庄子上的永春露,本都是明润搞出来的……”
在建昌府又呆了一天,范先生将大理交易得到的银子交割了一部分给庄头作为马本,阿囤弥和阿囤烈整顿马队,驮着大船上下下来的稻谷,盐巴,还有各种用品,踏上前往二林部的山道。
陈慥和巢谷对一路的景色叹为观止,这里地处云贵高原,海拔稍高,气候干燥而清爽,除了物产不丰外,其实比眉山那种邻江潮湿的地方更加宜人。
一片片的大松林看得陈慥非常羡慕:“要是子瞻在此,怕是欣喜若狂。”
苏油骑着一匹枣红马,闻言问道:“哟,你也认识子瞻?”
陈慥说道:“苏子瞻啊,眉山读书人里还有不认识他的吗?我家爹……嗨算了不说了!”
苏油暗暗好笑,估计自己这大侄子,也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于是笑道:“季常兄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此番大理之行,不就是奇遇?大宋志士合擒侬智高,你父亲知道有你参与,一定面上有光!”
陈慥有些郁闷:“什么鬼奇遇,传说里边压根儿就没我的影儿,明明是我送给高兄的宝剑,却变成了玉龙变化神兵天降。啊对了我这几天沉迷于看宝贝,还没来得及跟你算账……”
苏油却一夹马腹,跑队伍前头找阿囤弥去了。
五百马的大驮队,行动起来相当复杂,苏油陈慥跟着阿囤弥和阿囤炽火,李拴住巢谷跟着阿囤烈和范先生,这几天就在学习行军宿营指挥探哨之道。
没有道理可讲,财帛动人心,苏油敢肯定,周围山野中,到处都是贪婪的目光,稍微松懈,可能就会带来损失。
因此这趟行程,并不是一趟简单的运输行动,完全是一趟准军事行动。
山道沿着河谷一侧的山坡蜿蜒了两天,越过了几条溪流,河水逐渐变浅,最终能够看得见河底的石头和游鱼。
在第三天午时,两侧的山坡上,出现了好几座石块堆砌的极高的碉楼。
二林部,到了。




苏厨 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
第一百七十二章阿囤赤尊
碉楼上的士兵见到队伍到来,立刻吹响了牛角号,紧跟着,山谷里响起了同样的号声,还有沉闷而奇特的鼓声。
队伍走进山谷,道路两边从帐篷里涌出了很多的牧民,全都跪伏在路边,双手向天。
不少小娃子也在其中,抬着头偷偷打量队伍,整个部落,也只有他们还敢抬着头。
经过这个部落,眼前出现了一个平原。
平原被巨大的山岭环绕,几条溪流从远处的高山上蜿蜒而来。
青草茂盛,牧人们驱赶着牛羊骡马,让它们在草原上饮食,嬉戏。
苏油指着片平原:“这里的草也不黄的!”
阿囤弥笑道:“这里比眉山还南边,就是地势高了一些,好在有大山遮挡寒气,因此草是不黄的。”
苏油看着绿油油的平原:“姐姐,你们的祖先可是挑了一处好地方啊。”
路边的人越来越多,又经过了两三个部落,一个巨大的山坡上,出现了一座城。
说是城其实夸张了一些,不过已经是固定的居所,因为依坡而建,所以看起来颇为壮观。
墙壁全是用石块垒砌的,有些发白,房子是四方形,顶上没瓦顶,而是一个个平台,还可以用来当做晒台。
大聚居区周围,围绕着一圈阶梯状的矮墙,将整个居住区域包围了起来,关键位置同样建有碉楼,烽燧。
城的顶上,一座巨大的石头建筑矗立在那里,是鼓声和号角声的终点。
矮墙靠近谷口的地方,开着一道石门,一位身形健硕的老者,站在石头门下,衣着华丽,一脸络腮胡,身边簇拥着几个管事模样的汉子。
阿囤弥纵马上前,从马上扑进老者的怀里:“阿爸!想死我了!”
“哎哟我的宝贝小心一点!”老者便是二林部大鬼主阿囤赤尊,赶紧伸手将女儿抱住:“回来了就好,我的孩子们可算是回来了!”
人群中还有一个小孩,五六岁年纪,用倔强和不服气的眼光搜寻着人群。
苏油扶范先生下了马,范先生便对那孩子招手:“元贞过来,你不是说老是念叨想见见大宋内地的小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吗?这回带了一个小哥哥来见你。”
见到范先生牵着苏油的手,小孩的表情便转为了妒忌,嚷嚷道:“这小破孩好弱!他肯定连弓都拉不开!”
喂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礼貌?!到底谁是小破孩?!
苏油都懒得搭理他,转头对范先生问道:“这小弟弟的名字,一定是先生取的吧?”
小孩子插嘴道:“你怎么知道?啊一定是先生路上告诉你了对不对?!”
苏油转头:“并不是。因为这个名字,来自中国一本最古老的书籍,叫《易》,其中的第三卦,叫屯卦,是囤聚的意思,和你姓里的汉字一样。”
那小孩子脸上就泛起了一些害怕的神情:“你……你是大巫?”
苏油摇头道:“我不是大巫,但《易》的确是一本占卜变化之书,是大宋读书人必学的学问。”
“‘屯’原指植物萌生与大地之上。这卦象,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万物始生,充满艰难,然而只要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它的主卦是震卦,客卦是坎卦。”
“震卦的卦象是雷,一声春雷万物舒,代表新生。”
“不过虽然预示着主方时运开始上升,但雷鸣以后,其实没有什么留下。因此它还代表主方的实力其实还很薄弱,这也是新生事物幼嫩的特点。”
“而坎卦的卦象是雨,是水,水总是往下流,表示客方开始转为衰落。”
“但是客方虽然有衰落的趋势,却依然强大。主客之间配合好了,水就转成为主方兴盛的源泉,能给主方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配合不好,尚算强大的客也会给住带来伤害。”
“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因此虽然有了兴盛的趋向,但还得小心谨慎。”
“先人是这样解释这卦的,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你的名字,就来自卦辞前四字‘元亨利贞’的首尾。”
“卦辞的意思是说:机遇已经来了,但是由于自身实力弱小,因此需要小心准确地判断形势。”
“如果根据现在的情况,坚定信心,耐心发展,就会有好的结果。”
“如果胡乱动作,那就会遭受大难,栽一个大跟头。因此要听从客卦的指引。”
“‘利建侯’,是指发展的终极目标——被天子分封。”
阿囤赤尊大惊道:“我的天神!这……这就跟亲身经历过一般!元贞的名字,竟然还有这么多内容在里边?!”
“二十年前,二林部穷苦难当,是个人都敢来欺负我们。”
“自从我在山里救下老范,我们的日子就变了。”
“部族越来越繁荣昌盛,可老范……老范他却原来越老了——这就是你说的‘主客之变’吧?”
“元贞出身的时候,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妈妈生他的时候,也遇到了凶险。可老范说是好兆头,便用这个做了这孩子的名字。”
“果然不久之后,朝廷封我们为羁縻州的敕命便到了!”
“你们汉人的学问人,了不起!真真是了不起!你一定就是老范和阿弥常常说起的小油苏明润,对不对?”
苏油躬身拱手:“眉山苏油,拜见二林部大鬼主,皇宋抚远大将军。”
阿囤弥笑道:“元贞,要有礼貌,当好主人哦,这几天你要带着小油哥哥好好玩耍知道吗?”
这话一下将小孩从巨大的恐怖和震惊中惊醒过来:“我不和他玩!他好吓人!他是个精怪!他一定是个精怪!”
说完一溜烟跑了。
阿囤赤尊尴尬地挠着头:“呵呵,山野孩子,让大家见笑了。”
阿囤弥笑道:“阿爸,别堵在门口和大家说话啊。”
阿囤赤尊也醒悟过来:“啊对对对,赶紧进寨,我们到屋内叙话。”
沿着寨子的石板路一路上行,不一阵来到山顶的那座城堡院内。
一位美丽的妇人正在指挥着下人们烹羊宰牛,阿囤元贞牵着她的衣角跟着打转。
见到一行人过来,这娃立刻又躲到了妈妈的身后。
众人进入堂屋,宾主分列席地而坐。
范先生开始给大家介绍众人,陈慥摸着屁股下边皮张上的两个有着长长须毛的耳尖,低声问道:“明润,这是什么动物?”
苏油看了一眼:“这是猞猁。毛发浓密深厚,好皮子。”
陈慥又摸了摸苏油身下的:“你这个呢?”
“不清楚,总之是花豹一类的吧。”
下人们奉上了乳茶,范先生说道:“大将军,这次我们终于打开了大理商道的局面,获利丰厚啊。”
阿囤弥笑道:“是啊,这次多亏了小油!”
说完叽叽呱呱将这趟行程讲了一遍。
范先生笑道:“加上这次带来的书籍,差不多就齐了。我的那份就不要了,大将军,我们把学校办起来吧。”
阿囤赤尊就说道:“老范你总是这样,阿烈也是你的学生,这事情交给他去办不就行了?他敢不尽心?”
范先生笑道:“我一个孤老头子,要那些东西真没用,这次商道真正打通,孩子们也大了,以后的事情啊,就交给他们去闯吧。我就安心在寨子里教书任课,莫非我还怕寨子不养我?”
阿囤赤尊就有些感慨:“老哥哥,我二林部……实在是亏负老哥哥太多。”




苏厨 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贞
第一百七十三章阿囤元贞
范先生笑道:“大将军,这话可就见外了,阿烈,阿弥,元贞,我可是真心将他们当做自己孩子看待,二林部就是我的家,自己给自己家出点力,有什么亏负不亏负的?”
“学校的事情,还是我来吧,阿烈接下来,有他的事情要做。”
阿囤赤尊喜道:“老哥哥,你终于同意了?”
范先生说道:“如今商路正式打通,二林部的货物运量将会大增。有些事情,该让阿烈去历练了。”
阿囤赤尊点了点头,不再提这茬,转头开始和石通敬起酒来。
到了这里,牛羊肉那就是管够了。
吃法非常简单,就是牛羊肉煮白水,然后用小刀子削着蘸雪盐蘸料吃。
苏油对这里的食材赞不绝口,抓着一只羊头剔肉,吃得满脸都是油。
阿囤弥坐在苏油的另一侧:“小油吃这个,尾巴肥。”
苏油摇头:“不要,我最怕肥了,羊脸才是最好吃的,全是贴骨肉。”
阿囤弥笑道:“你倒是个胆子大的!”
苏油看了看阿囤弥另一侧的阿囤元贞:“元贞……元贞?”
阿囤元贞吓了一跳,又看了看姐姐,这才安稳了一些:“干……干啥?”
嫉妒的情绪,那是对相差不远的人来说的,现在阿囤元贞明白自己和这大宋娃不在一个级别,嫉妒倒是不嫉妒了,反而有些又害怕又好奇。
苏油晃了晃手里的折刀:“元贞,我们换换刀用吧,羊头肉不太好剜,还是用鱼刀方便。”
阿囤元贞早就看着苏油手里边的小折刀流了半天口水,现在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姐姐和哥哥都有你那样的刀,不过他们都舍不得给我用。”
苏油将刀递给他:“这刀有些小,主要是怕你弄丢吧?要是弄丢了,估计你身边好多人得倒霉。”
阿囤元贞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样,将自己的刀和苏油交换:“也是哈,我的羊拐都弄丢好几副了。”
苏油笑道:“所以说嘛!最好再等几年,等你的东西不那么容易弄丢了,我送你一把。”
阿囤元贞开心坏了:“真的?!”
苏油说道:“当然是真的,不信你问姐姐,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过。对了,吃过饭,你教我刷马吧,这次我骑的大青马可好了,就是还不太会喂,刷马也不大行。”
阿囤元贞就夸口:“你骑那匹叫什么好马?吃过饭我带你去看看我的!”
苏油说道:“是吗?那你先教教我,这好马该怎么判定,我是一点不懂。阿弥姐姐,我们换个位置好不好?”
阿囤弥就扭头,看着苏油笑。
苏油就对阿囤弥挤眼睛,示意她配合。
阿囤弥虚啐了一口:“小滑头,先说好了,不准欺负我弟弟!不然看我收拾你!”
阿囤元贞在后边说道:“姐姐你说什么呐,我不会欺负他的!快快我们换!”
阿囤弥转身摸了摸阿囤元贞的脑袋,让出了位置:“你呀,怕是被小油卖了还得帮着数钱呢!”
吃过饭,两人便去寨子外看马。
一个仆人过来,对阿囤元贞行了一个躬身大礼,然后吹了一声响亮的唿哨,远处马群里便有五六匹骏马奔了过来。
当真神骏,滇马在苏油印象中都是矮小品种,而这几匹的高度都超过了五尺半。
苏油一见便说道:“好,果然漂亮!”
阿囤元贞说道:“你不是说不会看马吗?”
苏油倒是被石薇教过一些相马的要领,不过现在主要是哄小孩,便摇头道:“蜀地难得见到如此高大的马匹,一看就知道是好马了。”
阿囤元贞说道:“看马的好坏,要从头,耳,眼,毛,腿,身,骨,蹄好多方面来说,你挑一匹吧,我们边骑边讲。”
苏油便挑了一匹母马,阿囤元贞对马仆叽里咕噜说了几句方言,马仆便去搬来马具,开始装备。
阿囤元贞说道:“你这匹是很温顺的,看马首先要看脑袋,耳朵要紧小,眼神要明亮,寿骨要隆起,腮帮子要肉多,还有嘴巴要长。”
苏油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呢?”
阿囤元贞说道:“耳朵紧小不是真的小,而是马头大,显得耳朵小。眼神明亮,眼睛不留白,马就精神。寿骨隆起,鼻腔就大,能跑。腮帮子肉多,说明这马食欲好。嘴巴长,就能吃得多,身体好。”
苏油一转念,说得还真都有道理。
阿囤元贞笑道:“反正你看着马脑袋想一个剥了皮的兔子头,肌肉都能通过皮肤看到,样子都能合上,那马就差不到哪里去。”
1...6061626364...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