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对对对……”赵孝奕赶紧拉着扁罐和椅子对西北作揖:“官家仁德,我三人铭感五内,唯有鞠躬尽瘁,报效无回……”
王韶看得直翻白眼:“难怪蜀国公要坚持交卸差遣,回乡替八公守制;曹王闭门不出,研究医理。原来是你们闯出来的祸端!”
扁罐和椅子一下子傻了:“八公……八公去世了?”
王中正说道:“你们出京不久,苏八公就仙逝了,蜀国公以苏八公有怀抱之恩,上书五请,坚持要为八公守制一年。陛下恩准了。”
扁罐眼泪下来了:“那我爹现在在眉山?我要回眉山。”
王韶皱眉道:“哪里容得你们这么自在?乖乖跟我一起进京,听候陛下处置。”
说完又劝道:“你们出海也差不多一年了,蜀国公守制也即将结束,很快你们便会在汴京相见,相信你爹肯定也是这个意思。”
王中正说道:“现在有了电报就是方便,走吧,先去市舶司歇息,相信陛下和国公的意思很快就会到。苏小少爷到时候遵守陛下与国公的意思就好。”
果然,等到王中正带领着几人来到市舶司衙门的时候,赵顼的旨意已经到了,要王韶立即启程,务必要赶上参加明年正旦的大朝会。
同时携三个小子一起入京。
很快,苏油的电报也到了,果然和王韶所言的一模一样,要三人先随王学士入京,听候赵顼处置。
到此扁罐和椅子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
……
可龙里,老翁井。
苏油日常的生活,就是种菜,做饭,著述。
在得到蔡京的提醒之后,苏油开始调整著述的语气。
书中所用的体例是一问一答,以“有问”开题目,以“答曰”回答问题。
但是写了几天就写不下去了,因为苏油一提起笔,就要想起扁罐。
从时间上计算,扁罐四月出海,如今眼看要到次年的一月,时间越长,生还的希望就越小。
苏油换回了正常的著述模式,将改编的工作交给了毕观。
每隔三天,苏油会停止一天的工作,陪漏勺游玩。
今日父子俩在山口折纸飞机,父子俩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
扁罐不知道这东西为啥叫飞机,不过不妨碍他玩得开心。
山下匆匆行来一列人马,张胜领头,眉山知州带着水火行仗跟在后面。
张胜才道山脚,就对着山上大喊:“少爷——大少爷回来了——还有团练和陈少爷——都回来了——在杭州——”
苏油一下子站起来:“漏勺,哥哥回来了!”
漏勺将正在折的纸飞机往边上一扔,站起来就朝草庐跑:“我去给爹爹取黄荆棍儿——”
“嘿你这小子……”苏油赶紧一把拉住:“你不想你哥哥吗?”
“想!”漏勺点头:“但是他这么久不来看我,我去问娘,娘每次都说等他回来先揍一顿!”
苏油现在满心都是欢喜,将漏勺抱了起来,看着山底下:“是该狠狠揍一顿。”
没多久张胜和知州上来了,漏勺问道:“狗剩叔,哥哥呢?”
张胜伸手将漏勺从苏油怀里接过来抱着,喜气洋洋地说道:“哥哥还在杭州呢!杭州市舶司王都管发来电报,说左旋螺号刚刚抵达杭州市舶司,少爷他们现在和南海舰队都督王学士在一起!”
就听身后“咣当”一声,却是毕观泪流满面站在那里,脚下是一个打碎了的瓦罐。
知州将电报递了上来:“国公,这是市舶司发来的电报,字数简短,只知道船和人都平安无事。如何回复,还请国公示下。”
苏油取过来看了,将毕观招呼过来,把电报递给她,然后对知州说道:“人回来了就好,具体经历,等慢慢再了解。”
“让他们不用来眉山,等他们到来,我守制也结束了,没必要。”
“让他们随王学士一起进京吧,老实待着,全听凭陛下发落。”
知州有些踟躇:“国公……”
苏油笑道:“没事儿,就这么回复。放心,陛下恩厚,不会拿他们如何的……”





苏厨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功业
元丰七年十一月,各路奏报开始上达,大宋迎来了丰收的第三年。
三年丰积,天下太平。
虽然今年有洛水黄河两处水患,黄河还差点在大名府决口,但是到底还是给按住了。
宁夏三路虽然还没有纳农税,但是商税和工矿的收益,比三倍农税还要高。
一车车的金银铜铁,汇集到八番镇,跨过黄河抵达兰州,然后转运京兆,送往郑州。
钢铁在郑州变作一根根铁轨,沿着铁路的路基,分别向洛阳和汴京延伸。
上个月,阿里骨一行被送至阙下,赵顼令送法司录罪。
大理寺经过审判,认为阿里骨父子兄弟弑母、杀叔、残害大宋使臣,无辜诛杀大臣百姓,人数多达数千之众。
手下部将青宜结鬼章,数忤大宋,以卑劣的手段诱杀景思立,长期与大宋对抗。
请旨以大逆之罪处置。
《时报》连篇累牍地登载了此次审判,尤其是青宜结鬼章,百姓对他的仇恨甚至比阿里骨还要强烈。
按照《宋刑统》,大逆之罪当斩。然而在行刑的时候,开封府愤怒的老百姓蜂拥而上,打跑了押送和监刑的官吏,将阿里骨、南纳支,结篯咓龊、青宜结鬼章活活打死,“碎啮其肉,至不可睹”。
这是一次严重的群体事件,事后愤怒的百姓还企图冲击辽国使馆,被刚刚调任京中的燕达阻拦,抓了一百多闹事者。
赵顼倒是没有怪罪百姓,事态平息之后,命燕达将人都放了出来? 不过将开封府主官和通判给贬了。
召命蔡京入京,担任开封府尹。
然而这些新闻,都比不上一条爆炸性的大新闻? 濮州团练使赵孝奕? 蜀国公之子苏轶? 陈昭明学士之子陈桐,奉陛下之命,驾舟出海? 东行万里? 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那片大陆光海岸线就不比大宋海岸线短,三个孩子本来是想要实现环球航行的,结果沿着大陆海岸线从北向南走了几千里? 都没能绕得过去!
和新宋洲不同的是? 那片大陆上还有和华夏同种的人!
从北向南? 当地的人所奉行的? 分别是夏制和商制!
这一条首先是《两浙商报》给捅出来的? 贺鬼头用了五百贯? 买下了《左旋螺号航海日志》的首发报道权,美滋滋地刊登海外报道。
《汴京时报》都气哭了,堂堂国子监督办的报纸,但是正因为是官办,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比不上郑侠他们? 只能转载人家的消息。
而且根据《新闻法案》的规定? 《汴京时报》还必须给《两浙商报》一份“转载费”。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什么发现新大陆? 来回三万里航程,在夏商之制世间尚存的消息冲击之前,都变成了浮云。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陈通直今年才十一二岁吧,他这个大胆的推断到底靠谱不靠谱哟……
紧跟着,静海军节度使赵宗佑一道上表,再次震动了大宋学界——东面大陆上那个施行商制的国度,竟然保留着上千年以来的历年天文记录表!
经过左旋螺号理工小组的整理翻译,钟山观象台的初步测算,这些数据,至少抽样验证的那部分,竟然是详实而准确的!
这条消息让赵顼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到现在,他也对理工科学有了一些概念。
用于指导理工科学的,是数学,数学应用最广泛的科学,是天文,所以天文学发达的国家,数学就会发达,相应的理工一般也会非常发达。
所以按照逻辑来推断,东大洋万里之外的那个国家,天文发达程度不亚于大宋,故而其数学和理工的发达程度也应该不下于大宋。
这下糟了,大宋好不容易搞定了西夏,青唐,正准备大力武装自己,下一步就是那个貌似不可撼动的辽国。
这眼看着才多收了三五斗,咋就又冒出一个巨大的对手呢?
这就是苏明润说的,一个矛盾刚解决,一个矛盾冒出来?
等到再往下看,靠,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国家?这这这……这不那啥……科学啊!
哪个国家竟然还在使用石器?!
赵顼对赶到汴京城的陈昭明说道:“学士,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会是这个模样?”
陈昭明也在翻看扁罐和椅子的奏报:“从字里行间也能够看出来,子超和子鸣,对这种情况也是莫名其妙。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真相,怕是得从其国家的历史入手才行。”
“不过那个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车马都没有,遑论巨舶,对我大宋不存在威胁。”
说完又皱眉道:“他们这样也太不严谨了,只凭一些蛛丝马迹,就断定为商周后裔,不太靠谱。”
赵顼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是不是商周后裔先不论,好叫学士得知,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巨大的金银矿藏,仅仅一个月就采得黄金十六万两,白银近两百万斤。”
陈昭明对此也不怎么在意:“既然如此,当地人为何不采?他们以什么作为货币?”
拿到第一手资料的赵顼开始显摆:“听说是一种叫可可的豆子,能够制作出香味浓郁的饮料,估计和咖啡豆差不多吧。那里的王公贵人用这种豆子作为货币,而不事金银。”
说完摇头道:“天下之奇,还真是有些莫名其妙了。”
陈昭明拱手道:“多谢陛下包容三个孩子,否则以他们的弥天大罪,至少得流放沙门岛上去。”
赵顼不禁失笑:“这三万里风涛都来回无碍,沙门岛才多远?”
“再说曹彬平南唐,也没给太祖搬回来这么多金银,就连蜀国公收南海,取宁夏,第一年里也没拉回来这么多嘛。”
“什么罪过,五百万贯的金银还赎不得?朕可非如此不仁之君。哈哈哈哈……”
陈昭明不善言辞,只能陪着干笑。
赵顼说道:“这事儿今后不可再提,二十六团练乃是奉朕中旨,以苏轶、陈桐为副,对皇宋第一艘蒸汽海船进行海试。”
“孩子们除了绘制出了大东洋航线,东胜州西岸海岸线图,还在航行过程中对蒸汽机进行了二十六项技术改造;设计了步兵炮、榴霰弹;收获了一座金山;无数东胜州的作物,禽畜;还有千年以来的星表。”
“学士,据说这两个风带,可以让航船在两地之间持续不断地往来,而非如前往天方印度那边的船只,需要候风而行?”
陈昭明说道:“是,不过大洋上的风浪,据说夏季最为平缓,冬季风险还是挺大的。”
赵顼拿着圆规,指着地图上的温华郡,然后一路向南拉到金山郡:“听扁罐说从这里,到这里,中间自有少量的游牧部落,以野牛鱼类为食,过了此处,方为农耕之区。”
“温华郡这里,气候适宜,巨树参天,外海有长岛遮挡,是天然良港。”
“下边还有一个地方,和温华郡地势几乎一样,也是挡风的峡湾,不过更大。”
“然而还是没有出口,把扁罐气着了,认为是温华郡的重复叠加,于是取名为加复郡。”
“接下来朝廷会让二十一节度亲自带领舰队前往考察,如果这两处适合耕作,朝廷将设军设港,造城屯田,然后……”
说完又从加复郡指到玉黍国:“就可以去这里往大宋搬金银了。”
见陈昭明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不由得苦笑:“说这些是有辱学士清听了,总之三个孩子此次不但无过,而且功业不小。”
“尤其是椅子,听说在此次航程中绘制了大量的快速写生画,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空炸杀伤弹,负责用甲骨文和玉黍国君臣相沟通,主持翻译了天文资料,果然继承了学士和县君的超卓天赋!”
“这样的神童我大宋少之又少,今年才试过童子科,也取了几位,不过那几位和椅子扁罐,是没法相提并论得。”
“然而毕竟年纪还小,这样的天才要是折损在万里风涛当中,我大宋如何承受得起?”




苏厨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发户家长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暴发户家长
“所以今天请学士来,一是感谢学士和县君为我大宋培养出了这样的人才;二来是请两位对他们严加管束,要替朕效力,也不急在这几年;三来嘛……”
说完自己都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不知道拥儿最近的学业如何?要是不争气,告诉山长,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总之要严加督导。”
开始都还像样,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暴发户家长见老师的口吻了。
陈昭明有些哭笑不得:“郡王学业是没问题的,不过因为在文科上下的功夫更深,因此数理方面,我们要求他能跟上普通进度就可以了。”
“这与子超子鸣是不一样的,他们从小就淫浸在工厂实验室,田间地头那些环境里,仪状野蛮,不然也不会干犯大忌,莽撞从事。”
“臣请陛下颁赏千万不要过重,更需严加斥责,以免他们更加骄纵。”
“好好好……”赵顼明显没有听进去,一边敷衍一边将一张图纸推到陈昭明的面前:“这是贵公子的炮弹结构图,还请学士给我讲解一二,到底是怎么做到空爆的……”
……
曹王宫府。
赵頵正在亲自保养府里珍藏的雷琴。
这琴叫来凤,是赵顼赏赐给他的唐代雷氏名琴,每年都要精心修缮保养一番,才能保持优美的音色。
二王在宫外其实也有府第,那是赵顼早就给他们建好了的,就跟这琴一样,每几年也要精心修缮保养,但是就是不能去住。
高滔滔是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三个儿子都住在宫中,这其实引发了很多朝臣的不安。
仪国公赵佖救治过缓,导致失明一事,赵顼事后处置了几个医官,似乎事情就过去了。
但是叶忠恒虽然是雍王推荐入宫的,但是因为自己这里医书多,有段时间叶忠恒常来拜访求书,所以这事儿要细论起来,大哥对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怀疑。
熙宁八年正月那场宗室赵世居谋反案,被自己大哥定性为谋反,当时做为太祖后裔的赵世居被赐死? 而他的医官刘育直接凌迟。
而那个刘育,曾经跟二哥谋求过差事,和二哥不免有些瓜田李下。
当年三月初四? 刘育下狱? 四月十五? 二哥上奏大哥乞赐外第,然而到了四月二十一,赵世居案就匆匆结案? 而大哥也赐予二哥方团、玉带? 继续留居禁中。
这里边老娘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去年大哥有几次不豫,接着将两座亲王府翻修了一遍,紧跟着就让还没有到出阁年龄的佣哥儿与群臣相见。
这是大哥对自己的身体有些担心? 开始安排继承人了。
结果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竟敢盗船出海? 要不是有蜀国公长子和陈学士独子相随? 自己得知消息的当晚? 就可以直接上吊了。
大哥很快遣中使来告诉自己? 只说三个孩子是奉自己密旨出京的? 让他不要在意,但是自家儿子什么品行,自己清楚得很,就不是一个能安静的主。
而且二哥很快也派人来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偷偷告诉了自己。吓得自己当即开始闭门不出? 只声称要修道闭关? 精研医术。
这小一年里边? 大哥、二哥、老娘? 都对自己关切备至,但是越是关切,自己心里越是害怕。
赵孝奕其实是自己的第二个儿子? 不过因为长子早夭,他就是自己爵位的继承人,又因为性情顽劣,在宗室士林里边基本就是个笑话。
那些笑话在汴京城广为流传,要说没有有心人撺掇煽风,赵頵自己都不信。
于是自己只好更加严厉地整肃家风,棍子都打断了好几根,只希望尽量给大哥留下些好印象,一边又唯母后和二哥马首是瞻,心态就是反正天塌下来有大个儿的顶着。
知道自家儿子安然返回抵达杭州之后,赵頵躲在修行的密室里边痛哭了一场。
只有神仙才知道,自己有多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变态的天家伦常,将自己和儿子的关系活活逼得如同反目。
越担心就越拘束,越拘束就越叛逆,越叛逆就越担心,自己和儿子的关系,就是一个恶性的死循环。
王从之是琴道妙手,经他修缮后的鸣琴,果然恢复了名琴应有的风采。
赵頵非常满意:“多谢道长了。”
王从之稽首道:“该是贫道多谢王爷才对,若非王爷,贫道也见不到如此精美的唐琴,这道来凤,实乃雷威的巅峰造诣。”
赵頵说道:“雷氏制琴常自分品第,上者以玉徽,次者以琴瑟徽,又次以金,又次以螺蚌。看来虽是名家,却也怕知音希赏,明珠暗投啊……”
“不过道长你说,大宋如今奇巧珍玩迈越前朝,为何偏偏这琴之一道,却新不如故?”
王从之说道:“这个有很多的解释,想必王爷都听过,不过蜀国公曾有一个解释,倒是别开生面。”
“哦?”赵頵不禁好奇:“蜀国公却是如何说的?”
王从之笑道:“我是姑妄听之,也为王爷姑妄言之。”
“蜀国公曾说制琴用了胶漆桐木,而这些东西,是依赖人力,强行拼凑到一起的。”
“材料和材料之间,会产生机械应力,因此也需要一个应力释放期。”
“待到应力变得舒缓,琴的各个部分之间不再紧张,才能和谐融处,音色自然就会更加优美了。”
“古琴上漆纹的产生,就是应力释放的明证。”
赵頵说道:“似乎也有些道理。”
王从之说道:“因此并不是我大宋的制琴工艺不如前朝,而是有些东西,只能交给时间去处理。说不定百年之后,我朝的琴,便会胜过今日这道来凤。”
说完叹息一声:“然而到那个时候,王爷的来凤,却又已胜过今日多矣。”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唐琴比宋琴,它就是要年长一些呢?”
赵頵心头巨震:“頵闻教矣。”
……
元丰七年十二月,乙未,资政殿学士王韶抵京,赵顼在武英殿予以极高规格的接见,升大学士,提举军机处。
同日,临翰林院,参观赵孝奕、扁罐、椅子带回来的诸多海外文物、资料,听取这次航海沿途的风物,以及大洋对岸的部落,城邦状态,了解当地民情。
最重要的,是听取翰林院对于椅子童鞋关于大洋彼岸人口为商周余裔推测的论证。
最搞笑的是,苏颂、陈昭明等理学派大臣,扁罐和椅子的尊长,对这种推论表示严重的怀疑,认为那些人或许在血缘上和华夏人相近,但是其文明,不能简单地从少量的相似就可以武断。
这或许是每一个文明发展所必然经历的时期,只能说,大洋彼岸北部部落的文明程度,还处于中土夏朝时期,而南部城邦的文明程度,接近中土商朝时期。
但是不能因此就断定人家的文明是继承了夏商文明而成。
但是与扁罐椅子的长辈们浇冷水不一样,翰林院的其他学者却认为椅子的推断非常有道理。
而且还振振有辞地给出了证据!




苏厨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证据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证据
有人就指出,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灭商的时候,当时的淮夷将军攸侯喜正带着殷商军队在讨伐东夷。
之后这支部队在历史上再无记载,只说攸侯喜带领殷商遗民东渡“天之浮桥”,去了另一处地方。
王安石在江宁府指出,《左传·僖公十六年》中有过记载:“六鹢退飞过宋都”。
但是能够“退飞”的鸟,在中土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次扁罐他们从东胜州带回来物产中,却有一种食蜜鸟,能够退飞和空停。
这说明当时殷人的后裔和中土,可能还有过联系,带回了足以在中原炫耀的东胜州食蜜鸟。
而刘攽则列举了《竹书纪年》,里边记载着夏代命九夷,狩猎于大海,获大鱼。就是扁罐他们出发所选择的北线。
苏轼则引用了《诗经·商颂》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指殷商的第十一代君主,而这“海外有截”这句话,说明在殷商时,中原王朝就已经拥有了海外领土。
而此次扁罐从托尔特克,呸,什么破名字,玉黍城!
此次扁罐还从玉黍城的神庙当中带回了两个玉雕和两个刻有玉圭,玉圭上有汉字!
经过司马光的解读,第一块上的文字,应该是“俎娀茧翟”,而第二块上,应该是“妣辛十二示土”。
茧翟是有娀氏的长女,殷商的祖先。帝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也是殷商的一位祖先!
十二示土就是十二社,而“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
所以这是当地人祭祀先祖母茧翟和高辛氏的玉圭!
那两个玉人,其服饰和发型,也和殷墟出土的玉人形象,非常接近!
韩纯彦也是考古专家了,指出当地的神庙形制、人祭风俗、用动物形象分军队旗帜等情况,和商周风貌很接近。
1...485486487488489...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