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真是好笑了,大白高国曾经提封万里,称兵百万,与宋朝契丹,鼎足而三。”
“如今丧师辱国,困守兴庆,势成累卵,祸不旋身,难道还不是当政者的责任?”
“五十万大军覆没无余,儿子想问,谁在秉国,谁为帅臣?!”
“祖宗基业,到底是葬送在谁的手里?!”
秉常呵呵笑了起来,笑声渐渐变得疯狂:“就是你们梁氏!罪恶盈天,大辟之刑不能尽容!”
“你们可以现在就杀了我,看看宋人会不会让你们合族陪葬!”
“要是不杀,那我告诉你,母后和皇后我没有办法,但是梁氏自梁乙埋以下,人人难逃诛绝!”
“哈哈哈哈哈……母后,你就等着看你的那些族人,那些欺君罔上的叛逆,被一个个推出南郊,人头落地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梁太后面色铁青,终于拂袖而去:“皇帝好自为之,要诛除梁氏,也得你先有那本事儿!”
……
兴庆府,西城门外。
苏油骑着骏马,张麒和程岳一左一右,在一队学员兵的护卫下从静州奔来。
高遵裕正在帐中来回踱步,听闻苏油到来,赶忙出来迎接,正见到苏油滚鞍下马。
“国公你可算是来了,夏人使臣此刻正在帐内,说是要与国公交涉。”
苏油一脸怒容:“是不是秉常?”
“呃?”高遵裕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会是秉常?”
苏油喝道:“那为何还不进攻?”
高遵裕真傻了:“我大宋乃仁义之师,历来都是先礼后……”
苏油立即打断:“国舅休要糊涂!大宋的仁义,从来都只对恭顺柔服的蕃国,只对心向大宋的臣民!”
“如今夏国秉政者对我朝屡次欺骗,早就没有了信义,还有什么好谈?如果不是秉常亲至,焉知他们不是还有陷阱?”
“那……那就打?”
“当然!立即进攻,夺取兴庆,掌控大局!将秉常、乾顺抓在手里,到时候有的是时间慢慢谈!”
“得令!”高遵裕一个立正,其实他就是要文官来背这口锅而已,见到苏油如此夸张的演技,心底里暗自感激,立刻抓起头盔就奔了出去。





苏厨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文殊奴
兴庆府,木寨。
殿前司钤辖咩迷乞领着三百精兵,手持金令,站在寨前。
寨上守军指挥阿炜见到咩迷乞,赶紧下得寨来:“钤辖此来是太后有召?”
咩迷乞将金令交给阿炜验看:“奉太后懿旨,大相钧令,兴庆府所有正军,俱归城防使统带。”
“宋人来势汹汹,城防兵力不足,驸马要求城中所有正军,皆需携带军器,尽数上城守御。”
阿炜犹豫道:“那这里……”
咩迷乞不以为然:“不就是那主儿吗?手无缚鸡之力,留几个护卫意思意思就行了。”
阿炜验过金令,又验过中书的敕令,都是真实无误,将之交还给咩迷乞:“既然如此,我便召集护卫,交于钤辖。”
“让手下去做就是了。咱兄弟多日不见,聊几句。”
咩迷乞拍了拍阿炜的肩膀,拉着他走到一边,从腰间皮囊里摸出一个瓷瓶,打开来喝了一口递给阿炜,低声道:“兄弟你这份差事,说好听,是太后大相看重;说难听,真特么不是人干的。亲戚子女,都在尚仁坊是吧?”
阿炜接过瓷瓶苦笑道:“那是,咱们殿前司出来的,谁没干过一手脏事儿?但是干到父母妻儿都拘在尚仁坊的,不瞒哥哥,兄弟算是独一份儿了。”
闻了一下:“奶酒,现在京中匹绢十千钱,哥哥还弄得到这玩意儿?”
“呵呵呵……”咩迷乞笑道:“还记得陈告司李案头家的老二不?”
“倒还记得。”阿炜也笑了:“那松货他爹为了他入殿前司,将妹子嫁给了瑞升号掌柜,谋得了一笔资财,又贿赂了驸马爷,才得来的差事。”
“李老二还带我们去瑞升号吃过一顿水酒,给自家那老妹夫捧场,那妹子倒是水灵,不过跟瑞升号做生意,还能不亏了?”
咩迷乞笑道:“这酒就是李家妹子给的,她夫君连同店中伙计,都给娘娘抽了生丁,兵荒马乱的,送两瓶就给我,就是想巡街的时候看顾一二。”
阿炜一脸的奸笑:“那还不赶紧快活快活?”
咩迷乞哈哈大笑,看了看门口:“都出来了?”
阿炜看着木寨门口集合的军士:“嗯,都出来了。”
咩迷乞搂着阿炜的头颈:“其实兄弟要想脱离苦海,保住尚仁坊里的妻儿老小,哥哥倒是有个法子。”
阿炜赶紧问道:“什么法子?”
咩迷乞猛然从腰间抽出匕首,捅进阿炜的胸膛:“便是如此!”
阿炜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而另一边,咩迷乞带来的三百卫士,开始对门口集合起来的看守军士放箭,一时间木寨门口惨呼一片。
咩迷乞抽出匕首,将阿炜缓缓放倒,将掉落地上的奶酒重新放回他的身边:“都是身不由己,兄弟,这瓶酒,送你了……”
站起身来,抽出腰间长剑:“奉城防使驸马都尉号令,拯救君上,剿除君侧!弟兄们同我杀进去,然后拥陛下归政,讨伐梁氏!”
“杀——”
《蜀中杂记·西征事略》:
“元丰四年十二月,己亥,宋伐兴庆。
城防使驸马都尉益麻党征议开城门,收容三州奔民。
油乃命其青唐旧将冷鸡朴,携书入城,晓以形势。
益麻党征遂留西门,令钤辖咩迷乞以金令诱下木寨守将,诛之,拥秉常复立。
秉常出寨,大索城中,并攻景仁宫。
梁氏诸宅,各拥私兵与斗,死伤枕藉。
遵裕先已入城,然夜中难辨敌我,乃退守西门,倚墙造垒,先为自顾。
中夜,景仁宫火发,又及尚义坊。
半城火炽,城中呼丧号奔,踩陷无计。
梁乙埋携残党出奔,于城南庄为种谔所阻,从者星散,惶遽无计,投井自尽。
天明,遵裕乃入城,命军士扑灭余烬,搜检伤残,晓谕士众。
事后点计,蕃官并卿士大夫以下,兵隳烈焰,阖门覆难者,盖两百八十三家。
秉常携兵部侍郎贝中撒辰、经略司正听嵬名谟铎、马院承旨嵬名理直等赴西门迎候大军,梁乙逋伏于道路,发弩刺之,使重伤。
卫士亦斫乙逋。
油闻,乃速入城,听秉常遗意。
是夜灵异颇多,如言奔观庆寺避兵火者,为大威德菩萨所佑,咸安。
又秉常出寨,曾曰:“当与梁氏同死。”语殊不详。
又云乙逋暴起之时,有晴空霹雳,飞星下贯者。
皆无稽之事,识者当明辨之。”
……
景仁宫,将士们正在残垣断壁间寻找幸存者。
除了西路,东南两军也已入城。
郭二蛋站在白雪覆盖的凄冷花园里,看着已经烧得只剩几面残柱断墙的景仁宫,摇头叹息:“自家亲娘呢,这么就下得了手,到底还是蛮夷!要在我大宋,这就是忤逆大罪啊……”
见到园中有一口水井,便取下水壶,寻思打壶水,尝尝这宫中的井水,与外间有何不同。
来到井边,郭二蛋一探头,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亲娘咧!里头有个人!”
再一探头,郭二蛋立即高喊:“来人!快来救人!井里边有个娘们,活的!”
听闻消息的种谔也赶了过来,往井里看了一眼:“二蛋,下去救人!”
郭二蛋都傻了:“啊?太尉为啥?”
种谔踢了二蛋屁股一脚:“少废话!既然是你发现的人,那就该你去救起来!”
等到郭二蛋搥到井下,才发现原来隆冬里的地下其实比地面暖和,难怪这女的能坚持到现在。
女生容貌颇为姣好,不过满脸惊恐之色,二蛋才发现,她怀里边还紧紧带着个小孩子。
“别怕!”郭二蛋先行安慰:“我们是宋军!来救你的!先把孩子给我。”
说完抬头冲井口喊:“太尉,还有个小孩!”
上边立时搥下一个空水桶,种谔在井上方喊道:“问问她,是谁?”
过了一阵,就听二蛋在下面喊:“她说她叫文殊奴,是梁太后的宫女——”
“老子是让你问,这孩子叫啥——”
又过了一阵,又二蛋在下面喊:“她说叫小主子——”
种谔都快要被气死了:“要不是还有那女子在下面,老子现在就把你狗日埋里头——”
不过说归说,很快,军士们又将女子和郭二蛋搥了上来。
这回郭二蛋终于福至心灵,抱着文殊奴刚露出井口,立刻大声说道:“文殊奴说,小孩是乾顺!”
……
夏国的政治结构,基本上就是模仿的大宋。
不过比宋朝要简单一些,包括中书、枢密、经略司、正统司、统军司、殿前司、御史、皇城司、宣徽、三司、内宿司、巡检司、工院、马院、陈告司、磨勘司、审刑司、大恒历院、农田司、群牧司、受纳司、阁门司、监军司,主要官吏有州主、通判、正听、承旨、都案、案头、司吏、都监,类似于宋朝的文官体系。
但是西夏不是大宋的敌体,而是藩属,因此很多机构是“逾制”的,因此西夏与大宋的国书中常用蕃名,比如称自家“皇帝”称“兀卒”,其实就是“青天子”,“太后”称“鸟尼”,“王爷”称“宁令”,梁太后准备让大宋接受将梁乙埋改称的那个“谟宁令”,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天大王”。
到后来西夏搞的这套东西,渐渐也引起了宋朝的知觉,不过也睁只眼闭只眼。
嘉祐八年,还曾经对西夏下达《赐夏国主不得僭拟诏》,规定西夏使臣,不准在宋朝称呼与宋朝官制相同的本国汉官名称,用蕃名则可以。
又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苏厨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遗嘱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遗嘱
尚义坊是兴庆府的贵族区,也是此次大乱的重灾区,直接让夏国的高官贵族阶层给抹掉了一多半。
如今剩下的群臣们都侯在武英殿外,一支新军医疗小队正在对秉常实施救援。
在西夏群臣心情忐忑之中,宫门外行来一支队伍,高遵裕亲自陪同着一位身着紫袍,腰系玉带,金鱼袋的大员过来。
大员年纪三十多岁,与秉常差不多,容色和蔼,眼睛异常有神,扫过夏人官员群体的时候,让官员们都有一种被他看透的感觉。
大员前方,是之前梁太后派去负责和谈的夏国礼部侍郎张聿正,苏油根本就没有见他,直到拿下兴庆府,收到秉常的谢表,请苏油赴武英殿商谈要事之后,苏油才将他放出来当向导。
礼部尚书嵬名济强作精神,上得前来:“夏国蕃臣嵬名济,恭迎天朝上国大学士,涪国公。”
苏油打量了嵬名济一眼:“你的来信我看过,文采很好,但是道理稍欠。令先君景思公,我是一向佩服的,还请节哀。”
嵬名济躬身道:“不敢劳大学士挂齿,国主尚在殿内等候,恐怕……”
苏油看了眼大殿:“这大殿,僭越了……”
又看了一遍夏国群臣:“看来就大人资历最高了,还请一同进殿,大家共同做个见证吧。”
嵬名济赶紧躬身:“敢不从命。”
大殿当中非常清冷,秉常脸色苍白,躺在大椅之上,新军战士见到苏油和高遵裕进来,一起起身打了个立正:“参见国公,襄统!”
苏油摆了摆手,让将士们搬过几个锦墩,礼让一番后才坐下。
秉常心中充满了后悔之情,出了木寨之后,他应该第一时间进入宋军营中,保障安全才是。
结果受到军士们蛊惑,也担心宋人会阻挠自己复仇,便想着先将生米做成熟饭,诛绝梁氏,永绝后患。
但是梁氏在城中的势力远超秉常想象,而宋人的反应也大出他意料之外,不但没有趁乱跟进,反而退到西门自保,让帝党与后党在城中相互杀戮,一时间城中大乱。
黑夜中的乱军,加上之前入城的十数万难民,破坏力是非常恐怖的,最后诸军被杀掠刺激得失去了约束,一把大火不但烧了半个城池,还烧掉了景仁宫。
梁太后烧死在了宫内,于是一个弑母的罪名,妥妥地扣在了秉常的头上。
这里边有多少是宋人细作在捣鬼,你可以瞎猜,但是你没有证据。
梁乙逋的弩弓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伤害,有一个伤口,很明显是狙击手干的。
那就是田遇的第三个任务,大军接手兴庆之后,他的任务就从保护秉常,变成刺杀秉常。
或许也是天意,梁乙逋的行刺,刚巧田遇的射击几乎同时发生,让秉常没有被当场射杀,反倒是躲过了心脏的一击,射中腹部。
不过也仅仅是拖延一些时候而已。
苏油验看了秉常的伤势,叹了一口气说道:“大王,我朝名医唐慎微,就在山北救治灾伤,我已命他星夜赶来,替大王诊治,你无需忧虑。”
秉常对面前这个与自己一般大的年轻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秉常今日必死,临死之前,想听听国公对我夏国的处置。”
苏油说道:“好叫国主放心,小王子乾顺,在景仁宫大火时,由宫女文殊奴护着藏到了井下,躲过了乱兵与大火,现在已然被官军救出,安然无恙。”
“我也不想瞒你,你的母后,已经丧生于大火之中,不管她之前做过什么,国主这条弑母之罪,都是逃不掉的。”
“因此夏主的国王封爵肯定要被攫夺,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会将乾顺送去汴京,请大宋最顶尖的学者将他教育成人,就算不能再做国王,一个郡王是没问题的。”
秉常松了口气:“梁氏呢?”
苏油说道:“梁乙埋已然在城南庄子畏罪投井自尽,梁乙逋因刺杀国主,已然被斫成肉泥,梁氏一门在昨夜的屠杀中,即无孓遗,哦对了,只有梁屹多埋,因请求立刻还政于君,得罪你母后和梁乙埋,被下狱中,反而躲过了这场大劫。”
秉常笑了,真正开心地笑了。
苏油继续说道:“现在还有两个问题,其一就是顺州城,王后与仁多保忠、嵬名阿吴的八万正军、十万生丁、五万麻魁,他们的投降问题。”
“其二就是北方白马强镇军司,家梁统帅的图干、野利二部,和下属十万大军的问题,需要国主下达两封诏书,命其弃械归顺。”
秉常苍白的脸上再次积聚起怨怒之色:“如果我现在废后,国公你会不会阻止?”
苏油思索了一下:“梁屹多埋是我朋友,也是夏国难得的人才,之前又因请国主复位而下狱,虽然是梁家人,但是和梁家其它人的做派是有区别的,因此我想替他求个情。”
“至于梁后,那是国主家事,我也不便干预,但随国主的意思。”
秉常点头:“如此甚好。”
苏油说道:“那我便请国主命嵬名济草拟旨意,之后宣众臣上殿,当众宣读?”
秉常再次点头。
嵬名济上前,伏身草拟王诏:“
王辄罄丹衷,仰尘渊听,不避再三之干渎,贵图普率之和平。
梁氏淫凶,人心携贰。自岁赐、和市两绝,财用困乏,匹帛至十千文。
又以累岁固兹构怨,累致交兵,横山一带民不敢耕,生灵荼毒,饥羸殆甚。
顷以权强纵其鬼蜮,敢行废辱。
王师徂征,声讨有罪,义实扶危,不获已焉。
开日月之明,扩天地之造,俾我疆土之完,复我宗庙之绪。
深恩永德,江海难罄。
嘱我臣工:倘垂慨许,别效忠勤,宜委戈以听命,共敌忾以献功。迨朝廷之效顺,令国政之复常。
咨我子孙:躬膺封爵,世列藩臣,职贡勤修,岁时无怠。图归华夏,通遐域之贡输;用息干戈,庶生民之康泰。
撤备边之戍卒,守祖宗之先誓,励臣节之忠蕃,永眷绥之福禄。
王承继祖宗基业,册立王后,以为辅佐,表正诸宫。
然梁氏举动顽嚣,德不称位,靡隳禁内,驰乱国中。
捍拒王师,劳虐士民,其罪难见于汗青,其过穷书于谤木。
今乃废为庶人,咨于故实,匪予所私。
晓谕天下,咸使知闻。”
秉常听嵬名济战战兢兢地念完,微微点头:“宣群臣入觐,用宝吧。”
群臣进殿,听嵬名济宣读完诏书,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秉常抬起手:“这是我的旨意,用宝之后,快马往顺州、白马,黑山,黑水,甘肃诸军司。”
群臣躬身束手:“臣等谨遵王命。”
秉常说道:“那就都退下吧,我再与益西威舍聊聊。”
苏油拱手道:“国主如需我陪同,那高遵裕和嵬名尚书不能走。”
秉常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又叹息一声:“天下臣子,要是皆如国公这般清慎守分,该多好啊……”
苏油拱手道:“苏油庸钝,蒙陛下青眼,徒辜俸禄,不劳国主一笑。”
秉常叹息了一口气:“其实我也有国公这样的臣子……”
苏油点头:“夏国也自有贤臣,前有富平侯野利仁荣,后有国老李景思,都是苏油仰慕的人物。”
“只可惜晚到了数日,没能见到李国老。”
秉常说道:“还有一位,你一定见得到。”
苏油再次拱手:“夏国历经梁氏播乱,生民待抚,正要国主推荐几位贤臣,还二十六郡以升平。”
秉常说道:“夏国多出良将,少有文臣,梁屹多埋,嵬名济,已经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不过还有二人,文武兼姿,如朝廷收用,当是我夏人之福。”
“请国主讲来。”




苏厨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驾崩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驾崩
“一位是我皇叔李文钊,他曾是先王侍讲,景宗行夏制之后,他窜身草野,独抗后党。他的事迹我自小便有听闻,本想着如能真正掌握大权,就请他回来治国,只可惜……”
苏油说道:“李文钊如今已是朝廷富平侯,右武卫大将军,灵州节度使。安定河套,朝廷对他寄有厚望。”
秉常点头:“那就好……还有一位,是白马强镇军司都统制,我的肱股之臣,掌军治民,皆有建树——家梁。”
苏油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
秉常说道:“听闻家先生是益西威舍老乡,还曾有些旧怨?”
苏油神色恢复正常:“都是无稽传闻,或者是朝中有小人想要构陷与我也说不定。国主放心,即便是有旧怨,苏油也不敢因私废公。”
秉常再次叹息:“这点我信,听闻南朝安石相公、惠卿相公,也与益西威舍有政争宿怨,国公也能相忍为国,两次举荐吕惠卿。”
苏油也叹气:“国主,我家乡有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国朝里边有些人啊,你是真不想用他,却又不得不用他。”
秉常想笑,却又扯动了伤口,痛得裂了裂嘴:“我想南朝很多人心里,也是这样评价益西威舍的吧……”
苏油赶紧跟秉常道歉:“闲聊几句,本来是想给国主减轻些痛楚,不料反成罪过了。”
秉常已经陷入了回光返照,轻轻闭上眼睛:“罢了,推荐此二人给你,也算给自己减轻罪衍,为来生积点福报……益西威舍给我讲讲大苏吧,今世弥留之际,也让我感受一下这世间的美……”
元丰四年十二月,庚子,西夏最后一位国主李秉常,崩于兴庆府王宫武英殿。
夏国群臣接受李秉常遗诏,立年仅周岁的李乾顺为继任者。
赵顼同情秉常的遭遇,册封其为夏悯王,命六路都经略使苏油以王礼葬之。
同时因为其弑母大逆之罪,削西夏国封,李乾顺降爵为顺宁郡王。
苏油以平夏大功,升观文殿大学士,少师,蜀国公。恩荫扁罐朝请郎、云骑尉;漏勺朝散郎、武骑尉。
这回苏油都不敢再给扁罐漏勺推辞了,老老实实三谢之后,乖乖接受。
高遵裕终于按照赵顼的仕途规划安排,以克复兴灵之功,以感义军节度使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了如今大宋武臣巅峰——使相。
其余有功之人,尽皆加赏,同时命令苏油,赶紧解决西夏两路残余大军遗留问题。
……
顺州,大军军营。
“他废不了我。”梁追英看着前来宣读诏书的嵬名济和梁屹多埋:“我已有身孕,他叫察哥。”
“这个……”梁屹多埋不禁瞠目结舌:“妹妹你何苦倔强……”
“堂哥不必多说。”梁追英丝毫不让:“要谈,让益西威舍来谈。”
“不是,你这时间算下来……”梁屹多埋还想再说,嵬名济却赶紧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住嘴。
秉常和梁追英之间,早就有名无实,而且秉常都被囚禁了一年,哪里有机会和秉常造孩子?
如果不是梁追英说谎,那就是偷情,就是西夏王室的大丑闻!
1...448449450451452...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