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要是心大的,还会种上几分地的甜象草,那就可以养两条牛或者两匹马了。
听说皇家理工正在研究一种北地牧草——息鸡草,顾名思义,就是能让鸡站在上面歇息,“尤美而本大,马食不过十本而饱。”
这样的牧草比甜象草更加适应北方气候,苏辙和晁补之在北方敏锐地发现了这东西,然后将之悄悄带回了大宋。
石薇带着漏勺去蜀国公主车上了,王彦弼和扁罐一人手里拿着一把木剑,模拟着西军的马前六斩,力争一边行军一边将动作玩得流畅。
苏油和陈昭明走在一起聊天。
理工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在今年提出了一个假说——五星包括地球,乃是围绕着太阳在旋转!
这个问题的发现,还要说到二十多年前,苏油和张天师一起设计制作的帮助计算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刻的计算工具——五星衍迹仪。
那是一个在六条轨道上运行的计算仪器,通过摇柄和齿轮机构,可以让代表五星的铜球和代表月亮的铜盘,在带有刻度的轨道上实现关联移动。
司天监的天文学家们对于火星的逆动现象一直非常的着迷,也一直在通过仪器推演其运行规律。
这个仪器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就是代表月球的那枚铜盘自身还带有刻度,外缘还刻有月相。
铜盘绕一周,代表走完一个太阳年,而自身自转一周,则走完三十天。
因为这是一个历法和五星时刻的推算仪器,所以大家都一直当做计算器在用。
直到有一天,陈昭明在使用这台仪器的时候,见到在月盘和远处书案上的笔筒之间,代表火星的那个铜球,发生了一个相对位置上的逆动!
火星逆行这个问题,是困扰大宋天文学家们很长时间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有这个现象,却没法完美的解释这个现象。
陈昭明的脑海里便如同闪过一道闪电,一个星系的模型瞬间在脑海当中展现了出来!
这个衍迹仪的中心,应该是太阳所在的位置!五星与月球,都在围绕着那个圆心旋转!
这不是一个时间推算的仪器,同时还能说明一个时点上,五星在这个体系当中的位置!
火星逆动的原因,是因为用来参照的星座,就像那个笔筒一样,离这个五星体系非常的遥远!
一切都解释得通了,如果将五星衍迹仪上的月球换成地球,再将月球放置于地球的外围旋转……
那一刻,陈昭明感觉自己成了沟通天地的巨人,人类从三代开始仰望的星空,终于褪去了神秘面纱,宇宙绝美的运行规律,就这样神奇地展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
他立即奔到理工学院,找到了小妹,跟她解释这个体系。
小妹听完一拍教案——这是到现今为止,最完美的解释,我们通过观察和计算,去证明它!
很快,大宋的顶尖天文学家齐聚一堂——苏容,苏颂,陈昭明,张天师,赵宗佑。
还有各学院旗下的数学家院士——卫朴,贾宪,朱吉,刘益……全部集中到了皇家理工学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大致的推算。
最后的推算结果是——这个理论,有极大的可能是正确的!
即使不正确,那这也是一套新的历法推演体系,这套体系指导下的历法,将更加的精准!
五月里,陈昭明,赵宗佑联合上奏,告知了赵顼皇家理工学院,钟山理工学院,司天监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这个研究成果里,太阳,是五星和地球周行的中心,而月球则是围绕着地球在旋转,在这套体系之下,很多以前无法准确解释和预测的天文现象,都得到了完美的解释!
而苏油和小天师最早制造的五星衍迹仪,其实与天道运行的规律早已暗合,只不过所有人包括苏油和小天师自己,都将它当做了时间记录和运算的工具,却从来没有从空间变化上去观察留意。
这样的巧合,不得不说是天意!
这是天意早就已然垂青大宋,只不过数十年间,竟然无人知晓!





苏厨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变革前的祥瑞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大变革前的祥瑞
五星衍迹仪,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关于运动轨迹的暗示,结果还是等了这么久。
但是苏油自己都在感慨,早不出晚不出,偏偏这个时候出来,冥冥之中,或许当真是有天意。
历史上每当上位者要准备大变革之前,都是事先造作祥瑞,异事,以示天意所钟。
元丰改制已然迫在眉睫,不过赵顼倒是并没有搞那些乱七八糟。
只是设立了议礼局,议乐局,《唐六典》编修局,《六朝会要》编修局,可以说相当的务实大气。
结果架不住祥瑞一项一项地往外冒。
如今的士大夫已经和前朝不同,疑古思潮大盛,《尚书》经过多年的考证,几乎已经可以断定是经过后人错乱增篡之后的“伪经”。
现在大家集中考证的,乃是其中哪些篇目是真,哪些篇目有问题。
至于祥瑞,异象之类,那更是被严重怀疑,而且搞这些事情的人,必将引来士大夫们的鄙视,认为是“希媚”。
然而甲骨文的出土,乐理黄钟的定调,高产的莱山一号的出现,这些东西,却是实打实经得起证明的真实。
日心说的产生,是宋人第一次将天星的运行,从时间关系,假象二维位置关系,拓展到了正确的空间关系。
这思路一打开,大宋的天文学,立刻就形成了质变。
而这一切,恰好发生在元丰改制之前,就给赵顼的改制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然后反过来讲,赵顼虽然并没有刻意营造祥瑞之风,结果“祥瑞”的自动出现,就更坚定了他的信心。
因为这些都不是假的,就更加引得赵顼重视。
而这个学说,也因为帝王意志的加成,而更加得以巩固,不至于如真实历史上的欧洲那般凄惨。
所以赵顼非常的大方,大手一挥拨款一百万贯,命苏颂,韩公廉,陈昭明,张象中,赵宗佑,石富,打造最新的“日月五星衍迹仪”。
最后苏油安慰自己,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巧合,只不过大宋的政治,理学,在经过赵顼,王安石,还有自己的坚持努力之下,终于同时从量变积累成了质变,从时间上刚好吻合了而已。
听着陈昭明自信满满地侃侃而谈,苏油心里暗自想,虽然晚了一点,但是这个发现好歹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突然想起来:“咦,你们家小椅子呢?”
陈昭明说道:“我们家小椅子才七岁,可舍不得也不敢像你们对扁罐那样,按武将世家的法子来,再说太后也不准许。”
小椅子智商很突出,四岁能够进行十万以内的珠心算,那是真正的数学神童。
如今虽然才七岁,数学上的造诣已经超出朝中的很多明算博士了。
高滔滔听说后,亲自召见,给了小椅子一本账本,听小椅子童声朗朗地报出总和合计,速度比敲算盘的中使还快,不由得大喜,赏赐了不少礼品,要求小妹夫妇好好培养,不能摔着碰着了。
曹太后眷顾了一个苏油,给皇室带来了多少好处?高滔滔觉得,这一招大可以学起来。
如今的小椅子就在蜀国公主的车驾里吃果子,不过眼神却看着骑着马舞着刀的两个哥哥羡慕不已。
石薇看着小椅子可怜巴巴的样子:“舅娘教你的静功练得怎么样了?”
这个才是天师道的秘传功法,不得其人,绝不轻授,扁罐和漏勺被苏油带得活泼跳脱,不是练这功法的料子。
倒是小椅子颇具天赋,石薇便请示了张天师,开始传授。
这功法无需剧烈运动,但是效果不差,而且对于小椅子来说,有趣大过有用,还非常的喜欢。
这也暗合自然之理。
果然就听小椅子点头:“我已经感觉到舅娘你说的小老鼠了。”
石薇笑着摸了摸小椅子的脑袋:“真乖,也真厉害,别看两个哥哥现在跳得慌,以后小椅子一个手指头就能打败他们。”
小椅子有些心喜:“真的吗舅娘?”
石薇点头:“真的,等你到了十二岁,舅娘再传你一路慢吞吞的剑法……”
蜀国公主就不觉好笑:“景润学士和县君都是文静至极的性子,姐姐这是要拐孩子。”
石薇将小椅子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给了他一个果子:“我们这一脉可不容易,元德公九十岁才找到我,我比元德公的运气强多了。”
天师道元德公,那是陆地神仙一样的人物,蜀国公主顿时讶异道:“我还当姐姐是要让小椅子文武兼姿,却原来竟是要培养出一位剑仙般的人物来!”
石薇笑得异常的调皮,刮了一下小椅子的鼻子:“总要让舅舅他们大吃一惊对不对?”
……
小妹与卫国公主也在一车上,卫国公主放下撩起的车帘,打趣小妹:“当年你自己择女婿,国公送嫁的时候可是哭得好惨,如今看来,他与景润学士的关系却也很好嘛。”
小妹脸一红:“姐姐你胡说什么,当年……那是族叔亲自替景润提亲,哥哥收足了聘礼的。”
卫国公主撇了撇嘴:“可得了吧,可贞堂都是你自己个儿掏钱添置的,连你哥哥的那份都一起了,还在我面前装。”
小妹脸更红了:“我自幼孤贫,一切还不都是哥哥给的,连万一都回报不了。”
卫国公主搂着小妹的肩膀:“你说母后盯着我们从小德言容功的训诫,父皇要求善事公婆妯娌的周道,都有什么用?一个容儿妹妹,一个薇儿姐姐,没听说会这些,可架不住夫婿找的好啊!”
“千依百顺不说,最难得是放得下身段。”
“国公中了探花后就躲进了石府;景润学士娶了妹妹,也毫无芥蒂住进妹妹购置的可贞堂,丝毫不为外人的议论所扰。”
“有本事还谦逊冲和,真真都是奇男子,不像我家的那位,如今在家中可是愈发的得意了!”
小妹立刻反唇相讥:“驸马为大先生通风报信,干犯了制度,被陛下一撸到底,如今却又凭着自己的画技官复旧职。”
“妹妹一路捻酸吃味的,可就是想绕出这话来显摆吧?原来姐姐心里,自家的那位,才是真真的奇男子呢!”
“哎呀你胡说,看我不饶你……”
车驾一路行到官渡,天气还是有些热了,便在一处丘陵之下停止了前进,暂时休息。
公主府的人在小河边围起了帘幕,让女眷们也可以下车休息。
林子里边支起了烧烤架,支起了凉伞,画架,摆上了凉茶,冷食。
苏油摸出了钓鱼竿,对几个小子问道:“有没有愿意陪我去钓鱼的?”
一个都没有,扁罐和王彦弼要去林子里边探险,漏勺要陪妈妈,小椅子要和韩师兄画速写,程岳要看护小少爷。
张敦礼见势不妙,苏明润一走,这烧烤的事情那不是要落到自己的身上?赶紧说道:“我陪明润你去!”
神仙难钓中午鱼,但是架不住现在的人打鱼技术不怎么样,加上苏油的钓具犀利灵敏,两人有一竿没一竿的扯着,不一会儿也装了一小桶。
一边钓鱼一边闲聊,苏油对张敦礼说道:“忘了恭喜了,官复原职,还升了武胜军节度留后。”
张敦礼还“嗐”了一声:“那是陛下宽仁,不过寿康倒是挺高兴就是了。”
“陛下有召,命我提举翰林画院,以写生之法,重绘我朝帝后之像。借此机会,我跟陛下求请召回王驸马,毕竟他也精擅画道。”
帝王家事,苏油也不好多嘴,想来是蜀国公主私底下做了些工作。
叹了一口气:“驸马七年考绩之法,只论政绩,王都尉在嶲州还是干得不错的,唐师来信里边也提到了。”
张敦礼哼了一声:“我那是看在寿康求恳的面子上,不然会为此等凉薄之人说话?”




苏厨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运粮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运粮
苏油说道:“蜀国长公主帮助薇儿料理药局,以前陪嫁的那些铺子,庄子,现在全部收回自己管理……本来就是有本事儿的人,以前那是将驸马惯得骄狂了。”
“希望都能吸取点教训吧,夫妇之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说起这个张敦礼突然笑得不行:“夫妇之道……你家大苏,还是那么促狭!陈季常这下可是天下闻名了!”
……
汉水到商州的水路运粮的举措,如今就是陈慥和苏轼在负责。
陈慥和苏轼的相遇也很传奇,苏东坡抵达黄州的时候还在下雪,苏东坡带着家小沿着溪流赶路,一边还还不忘吟诗。
春来幽谷水潺潺,
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
半随飞雪度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
刚吟到这里,就看到前方路上过来一人,头戴一顶四面方方的高帽,手持竹杖,越看越觉得熟悉。
待到那人走近,苏轼不由得又惊又喜:“季常,你怎么在这里?!”
陈慥笑得古怪:“子瞻又如何在这里?”
苏轼就说老子被贬来黄州了。陈季常“俯而不答,仰而笑”,招呼大苏全家到自己家歇息。
原来陈慥收到苏油的信件之后,立刻发卖了自己在洛阳的巨大园子,同时发卖了自己在陕西的所有田产共计上千亩,二话不说带着全家来到黄州,在歧亭安了家。
侠气干云,一诺千金,说得就是这样的人。
不过人到中年就变得有些佛系,大苏在东坡“修行”,陈季常也莫名其妙地开始参悟佛理,大苏号称东坡居士,陈季常也号称龙丘居士。
两人在一起好得蜜里调油,不过大家嘴上都不饶人,都说对方是在假修行。
两个中年顽童遇到一处还了得,同处一室谈天说地,什么养生都忘了,聊得兴起常常彻夜不眠。
王闰之和王朝云惯着大苏,可陈慥家柳氏就不一样了。
陈季常请客,要是叫了妓班,柳氏就会隔着墙壁拿着大棒子敲墙,大声喝骂,常常惊得客人四散而走。
于是苏轼在给朋友吴德仁的信里边,写了那首著名的“河东狮吼”诗,取笑陈季常。
吴德仁也不是什么好鸟,当真无德仁,拿出去大肆宣扬——大苏又有新诗了!大家快来看啊!
活活传出了一个后世典故。
黄庭坚知道后给陈季常写信:“审柳夫人时需医药,公暮年来想渐求清净之乐,姬妾无所进也,夫人复何念而致疾焉?”
幸灾乐祸之心,溢于言表。
……
“阿嚏!”陈慥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正站在滔滔的汉水边,看着大船队开始起运。
大苏也是麻鞋斗笠,袍子挽在腰带上,背上已经湿了一片:“伤风了?回去记得自己熬点姜汤喝。我那里有巢谷传下来的圣散子方。”
陈慥白了大苏一眼:“没事儿,这几天老打喷嚏,应该是惦记我的人越来越多了,还有,不要强调‘自己’两个字,我家娘子很贤淑的。”
“啊?”见陈慥又开始瞪眼,大苏赶紧说道:“是是是……我看你这样子要生病,还养生呢,当真如害脚禅师鹦鹉禅,五通气球黄门妾!”
害脚就是蹩脚,蹩脚禅师,业务不精,只知道像鹦鹉那样人云亦云;五通气球,处处漏气;中官的小妾,只能看不能用。苏轼以此取笑陈慥修的乃是无用禅。
“你管我!”陈慥对大苏一脸的鄙视:“你还不是不能做佛经?”
大苏歪着脑袋:“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够?”
陈慥说道:“佛经乃是三昧流出,你的文字都是经过思虑说得,所以你不会做佛经。”
大苏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已经可以不经思虑,脱口而出。不信你随便再指一样东西,我脱口而出给您看。”
陈慥转身就走:“我不上你这当!还想再来?!你不是三昧流出,你是什么都写过!”
之前两人闲得无聊,成日里不干正事儿,效仿晋人谈玄伦佛。
大苏对陈慥这种鹦鹉禅不以为然,认为那是“不救本心,便作形相,此犹不立,彼复何依。”
于是便逗弄他,说自己近日颇悟佛理,已经能够指物明心了。
陈慥不信,大苏便让他随便指一样东西,他能张口就来文章。
陈慥便指着自己头上的鱼枕冠:“那你做这个。”
大苏笑道:“我来说,你来写。”
结果大苏不但真脱口而出,还洋洋洒洒一直不停,快得陈慥蘸墨都来不及,真的以为大苏悟到了禅机,惊为天人崇拜有加。
还几天才反应过来,大苏在溜憨包娃子呢!
直到苏油的信件过来,两人才开始了正事儿,少了很多胡闹。
回程的路上,陈慥对大苏说道:“还是你的法子好,以新换旧,将陈粮发往陕西,比发新粮便宜两成,足足多出五十万石。”
大苏说道:“事情还多着呢,仓储可算是腾出来了,还得加紧修缮,马上新粮又得入仓!”
……
兴洛仓,沈括终于接到了今年的第一批漕粮。
兴洛仓的旧址,曾经埋没在荒野之中,沈括查阅地方府志,咨询故老,找到了唐时的黑石关渡口。
史料记录,其对岸,便是兴洛仓。
虽然经过唐末战乱,兴洛仓早已经毁于兵火,但是那些大型的仓坑,竟然还能用!
整个仓城,东西长达一千米,南北宽达三百五十米,仓库是窑式,上层建筑已经完全消失,只留下了外径十七米,内径十米,深达十米的巨大仓坑!
一个这样的仓坑,能够存储五十万斤的粮食,而这样的仓坑东西成行,南北成列,多达七百座。
能够修复后投入使用的,尚有五百!
而且仓城的西侧和南侧,还有隋唐时期开掘的漕渠,修复之后,漕船可以直接运送到这里。
这功夫省大发了,沈括立即上书赵顼,请求修复兴洛仓漕渠,修复仓库,一个仓库能装五千石,整个仓城能够装下两千五百万石粮草!
对于这种大半在地下的仓库如何保持干燥,沈括也研究了古人的方法,大坑挖好之后,先用火在底部烧烤,然后在避免涂抹青膏泥,之后铺设木板,钉上木梁,铺设木板,加上草席,然后存放粮食。
窑口用了特殊的夯土加固,上面会盖上泥墙瓦顶,周围开出水沟走水。
不过那是唐代的办法,如今大宋有了魔芋胶,地丁胶,水泥,防潮走水的措施肯定比隋唐好上无数倍。
经过招标,这个单被四通工程司拿下,如今第一批五个仓库刚刚修建完毕,第一批漕粮就到了。
蒸汽机轰隆隆地响了起来,带动了长长的皮带滚子,守仓的库丁们将船上的粮食装入麻袋,然后丢到皮带上,粮包就被皮袋带着向坡上自动行去,看得漕丁指挥瞠目结舌。
老子……老子这还想去洛阳呆几天,好好安抚几个小娘子,吃吃羊羹泡馍的……
这尼玛,看来半日就能将漕粮卸完!
沈括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在锅炉的黑烟和水蒸气里边,手里边摇着鹅毛扇子,一副得道妖人的做派:“诸葛孔明木牛流马,能过此否?”
边上仓大使是个右班出生的军头,马屁滔滔不绝:“学士智计高绝,我看就不输那诸葛亮一头!不过……洛口那边炸出的那些窑洞怎么办?”
沈括表情僵了一下:“那边冬暖夏凉,就辟作军器修缮的工坊,堆放军器军资!”
军头笑道:“那也不错,既然冬暖夏凉,我就给学士也置办一区,作为歇息之所。”
沈括吓得鹅毛扇子都差点掉了,冬暖夏凉那是为了妥善保管炸药和猛火油,你安排我住在火药桶的旁边?
“此议休提!本官清正廉洁,岂可贪图安乐?既然陛下命我提举兴洛仓,衙署当然必须安置在仓城当中!”




苏厨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死牛
中牟,官渡。
扁罐和王彦弼跑了过来:“爹爹,姨父,我们发现了一大窝的蘑菇!”
苏油将鱼竿一丢:“对哟!昨夜暴雨,现在林子里的蘑菇应该很多呀,钓鱼是个错误的选择,应该跟你们去捡蘑菇啊!”
张敦礼问道:“那这桶鱼怎么办?倒掉?”
苏油说道:“交给军士打理,烤鱼滋味也挺美的。”
来到林子边,苏油还是给自己换袜子,换皮鞋,然后取了一根小木棍,在俩娃肩膀上压了一下:“相互检查装备。规矩还是要讲的,遇到过山风,妈都救不了你们。”
看了一下俩娃身上还算齐整,苏油取过一个背篓:“走,采蘑菇去喽!”
现在的生态可不是后世能比,只要是原生林,基本都是蘑菇遍地。
但是这东西敢吃的人不多,除了几种脆硬的蘑菇,其余如见手青,牛肝菌那些,一般农家孩子还真不敢乱捡。
这就便宜了这一家子,刚进林子不久苏油就大呼小叫:“这里这里,哎哟好大一窝,扁罐彦弼,这里有一窝鸡油菌……”
就听扁罐在远处喊:“爹爹你自己摘吧,我们在挖三把菇呢!”
不到半个时辰,一大两小的篮子就全都装满了。
苏油不禁叹气:“一两天过后,这一林子的蘑菇就会全烂了,真可惜……”
1...360361362363364...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