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
甲寅,朝廷下旨,设商周考易局,收集商周以来甲骨,石鼓,彝鼎,竹简诸文字,进行收集,整理,考订,翻译等研究工作,由端明殿学士,西京留司御史台司马光总理,设东西两个分局,西局由司马光亲自领事,主要负责研究西周以来文字;东局由翰林学士,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刘攽主领,负责断详西周以前文字。
刘攽学问极深,但是诙谐比大苏更甚,刚刚入馆的时候,常乘一劣马出入。
同僚就劝:“你就不考虑趋朝之际,从人群中经过的时候,有奔踶之患耶?”
刘攽回答:“吾自有处置。”
同僚就问:“何以处之?”
刘攽回答:“吾准备买青布作小襜,遮在马屁股后边。”
同僚讶异道::“此不是更诡异了吗?”
刘攽说道:“初幸馆阁之除,俸入俭薄,不给桂薪之用,因就廉值取此马以代步。”
“却不意诸君督过之深,我姑为此,以掩言者之口耳。”
挡马屁股的布帘子,作用是掩言者之口,这就是恶毒地将人家的嘴比喻成马屁股洞。
蔡确新任参知政事,刘攽看不惯蔡确骤然幸进,就给蔡确取了个小名,叫“倒悬蛤蜊”。
蛤蜊在京中有个别称,叫“壳菜”,倒过来就是菜壳,与蔡确谐音。
闻之者无不忍俊不禁,而蔡确痛恨之。
正好找理由将他赶到亳州去当知州,顺便提举商周考易东局事。
四月,辛酉,因苏油所奏,罢群牧行司,复置提举买马监牧司。
同时,朝廷在相州置北苑冬监,在福建,广东十一岛复置孳生监,陕西置育藩监。
四通商号以年出五千匹战马关扑,获得了十一岛,孳生监和育藩监的承包权。
这个月天时不利,陕西路出现大雨,而开封周围出现旱情,朝廷命臣工乞雨,驱魃。
工部侍郎吴安持上书,黄河河道北移,引黄济汴越来越困难,而且黄河泥沙极多,会导致汴渠的堵塞。
因此请求朝廷考虑,从上游另行引水,从洛阳引洛河水向东北,到河阴县的瓦子亭,接入汴河。
这样一来,既可以将古通济渠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还可以将漕运从汴京直通洛阳。
苏油奏疏,对吴安持的意见表示赞同,同时进行了一些补充。
以前的汴河引水工程,依靠的是黄河,黄河泥沙过于厉害,因此吴安持的建议可行。
但是洛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水质虽然清澈,无泥沙之患,但是暴涨暴落,也不尽人意。
幸好却是可以通过如今的人工技术加以控制的,所以真要实现吴安持所说的漕通洛阳,还必须配套两个大工程。
其一是洛水上游的水力控制枢纽和大型水库,保证稳定水流输出。
其二是汴渠上,复闸和水柜的数量还需要增加。
这项工程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大宋如今的生命线汴渠得到足够清澈的水源保障,更重要的,是等到工程完工以后,漕粮可以从汴京直接运往巩义洛阳!
那里曾经是汉唐时期最大的粮食中转中心,隋炀帝曾在洛口造兴洛仓,所谓“兴洛仓即洛口仓也,隋置仓于巩者,以巩东南原上,地高燥可穿窖久藏,且下通河洛漕运。”
当年的兴洛仓仓城周围二十多里,有三千个粮仓,每个粮仓储粮八千石,共可储两千三百万石。
即便是到了后来的盛唐,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也不过才一千两百多万石,仅仅是隋炀帝洛口仓储备能力的一半。
因此大宋完全可以在旧址上将兴洛仓恢复起来,不要求恢复隋唐时期那样的规模,只要求作为陕西四路军民后勤保障基地,那是绰绰有余!
苏厨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发展路线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发展路线
除此以外,干渠有了,沿途的支渠和蓄水设施也要同步修建起来,除了提供交通运输,还得如都江堰那样,成为集防洪、灌溉、工坊动力、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如果这项工程完工,自唐末以来日渐荒废的隋唐通济渠,将重新发挥出巨大作用,沿途的洛阳,郑州,开封等府州郡县,都将蒙利。
通济渠原先分为三段:西段,自东都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东循阳渠故道由洛水注入黄河;
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
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走汴渠故道,入于泗水,注入淮河。
大苏曾经对此做过详细研究,结合四通勘测司的图文资料,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华夏大地上的运河,是华夏民族从数千年前起,就一直在不断开凿的连续性工程。
比如历史上记录的隋炀帝所开的运河通济渠,其实并非隋炀帝一人下令全新开凿的。
他在《书传》说道:“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又足见秦、汉、魏、晋皆有此水道,非炀帝创开也。”
然后有分析了楚、汉中分天下的鸿沟;汉末年曹操和袁绍相持的官渡;以及王濬伐吴杜预信中所提的“径取秣陵……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的记录,证明了秦、汉、魏、晋以来,早已有此水道,并非隋炀帝一人之功。
不要小看这一点历史研究,这个理论,这对大宋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就吴安持所提出的这个工程来说,其实真正需要完全新建的,不过是洛口到板渚那很短的一段,在黄河的旁边另行掘出河道,不再利用浑浊的天然河道,这就减少了泥沙的流入。
剩下的,那就属于隋唐旧河道改造工程,同时增加一些支渠,水闸,满足灌溉和通航就行了。
如今的工程技术已经成熟,完全可以支持这样的工程,因此请朝廷设立通汴河渠司,专门负责此项工程,臣推荐吴安持为提举,陛下遣中官监督。
这个工程虽然苏油不是发起者,但是苏油在任职开封府期间,曾经主持过汴口埽调水工程,疏通过汴口埽——汴京——陈留一段,也算是有实际经验。
吴安持是吴充的儿子,王安石的女婿,虽然受父亲的影响更大,但是岳父那边的影响力也不是一点没有。
不过吴安持和王安石的那些继承人是压根尿不到一壶里去,因此同样既稳重有意愿改革的苏油,成了他选择的天然盟友。
赵顼准奏。
同月,宋用臣在河东上书,再次肯定了司马光和苏油的北流说。
同时转递了窦仕的考察报告:“商胡一也,横垅二也,禹旧迹三也。然商胡、横垅故道,地势高平,土性疏恶,皆不可复,复亦不能持久。”
“惟禹故渎尚存,在大伾、太行之间,地卑而势固。”
上报了工程进度,濮阳河堤,与北苑监的兴建同时开工,采用了新式的竹筋混凝土预制件加沙袋,工程迅速,效果十分良好。
现在濮阳的堤防隐患已然得以排除,臣已命窦仕转去内黄,与秘阁校理李垂,知深州孙民共议修复,按照此法营造内黄大堤。
赵顼大喜,予以嘉奖,同时下令沿河州县,准备救灾物资,顺便命将京中内藏库的粗麻取出来,加工成粗麻袋子,作为备灾物资发放下去。
四月的朝廷很繁忙,礼院详定出夏祭的制度,虽然还不能让各方满意,但是王珪大手一挥,我们那啥……呃,谁常说的来着,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事情好多的,设宫县乐、文武二舞,改制乐章,用竹册、匏爵,增配帝犊及捧俎分献官,广坛遗、斋官,修定仪注……要吵我们等这个翻篇之后再继续?
纷闹之中,一个小小的部门,不显山不露水的,在宫城外西南,尚书省背后,西角楼街边上一处小院当中,成立了。
这里是吴起庙旧址,军机处设在吴起庙,虽然纯属因缘巧合,倒是挺合乎大宋的规制。
右掖门出来向后转,往北就是吴起庙,西角楼大街,西华门,金水门。
左掖门出来向后转,往北就是明堂,甜水巷,南通巷,南讲堂,北讲堂,热闹街,东华门,马行街,鸡西儿巷……
南边尽头是潘楼,北边尽头是矾楼,中间无数妓院,瓦市,鬼市……
以皇城为中心,左边文,右边武,左边繁华得一逼,右边……右边拿得出手的,大约就是西车子曲,史家瓠羹、万家馒头三样东西。
西车子曲就是一种酒,万家馒头就是包子,史家瓠羹稍微讲究点,是一种类似羊肉汤面条的东西。
如今一个文士,领着几个年老的武臣,就在史家瓠羹店品尝这道特色早餐。
要是知道他们身份的过来看见,只怕会惊得眼珠子掉在地上。
当朝一品少保,鱼国公苏油;
左武卫大将军、提举崇福宫,武功县男郭逵;
永兴军路钤辖,知环州种诂;
左金吾上将军,解州防御使折继祖;
上柱国,持节忠州诸军事、金城县开国候,忠州刺史折克柔。
河山半壁,砥柱金梁!
这里边就苏油和折克柔稍微年轻一点,折可柔眼睛也出了问题,因此除了苏油,其实都是拿着朝廷俸禄打酱油的半退休状态。
尤其是折继祖这种都快七十岁的老将,他可是经历过朝廷钳制,监司纠绳,文官欺压那种艰难日子的,如今不由得唏嘘感慨:“此生何幸,竟然能生见汴京……”
苏油给几个老将分发滚水烫过的筷子:“折老昨日陛见过了?”
折继祖眼角含泪:“先皇和陛下隆恩,没说的,这把老骨头只能接着报效了。”
昨日折继祖入宫觐见,赵顼好言安慰,说起了不少早年间的事情。
以前的麟府路军马司,对折氏的钳制太为过分,并州知州梁适查清原委之后,向仁宗皇帝报告折氏的艰难处境。
说折氏累世承袭知府州,本族仅三百余口,而其部缘边蕃族甚多。
每次犒劳,折继祖都是用自己的俸钱来开销,为了将蕃部安抚妥当,折家自己本族的日子,过得比属下蕃部还惨。
平日里,还要拿家族中借牛莳田的租金来补贴公费。
然后还要被紧密监视,严格考核,和对内地知州大不相同。
各种条条框框繁密至极,导致折继祖屡屡上书,恳请朝廷将他解职。
请求朝廷密加存抚,以安其心。
仁宗皇帝知道后,特意派遣使者持诏抚谕,还特意拨款五百贯,让折继祖为其父改葬。
到了赵顼这里,做法就更加妥当了,当然也是苏油的秘密建议——从陕西到河间,对边蕃的笼络,名声怎么能落在边将的手里呢?
必须由朝廷出面,统计户籍,人口,促进贸易,提高蕃户生活水平。
对于蕃部首领,则收其权而给其利,结合家庭式畜牧业和统筹收购,实际上是将蕃部渐渐分解拆散,将蕃部首领的身份,从军政一体渐渐转化成了军政分离。
对于折家这种世镇边将,朝廷指派官员帮助其料理民政,设定流官,而折家子弟得以专心军伍,算是各得其所。
办法很简单,也很有效,你要继续军政一体,那就算是自力更生,朝廷也不会让你硬性转变,不过就得继续过以前那种饱一顿饿一顿的日子。
你要是选择军政分离,同意部落拆散为家庭,变为郡县,让朝廷派遣流官管理,那好处自然多多,生活立马发生质的飞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多管齐下,绝大部分的延边蕃人,还是开开心心地选择了融入大宋这个民族大家庭,接受了大宋给他们设计的发展线路。
苏厨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饶骨头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饶骨头
如渭州,岷州这些开展得较早的地区,蕃人行汉礼,穿汉服,说汉话,除了几个传统的大型节日,其它时候与汉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即便是如此,苏油还给他们设计了很多后续,比如从各部调集精英参与到大宋的建设当中来。
如今陕西蕃人,最远的已经在新宋洲传授当地军士畜牧技术了。
还有不少在汉人内地的牧场效力,从南海,蜀中,福建,广东,两浙,再到如今的北苑监,都有他们的身影。
折家对大宋朝廷的忠诚度其实是相当高的,从折家现在的选择也能够看出来。
麟府路细毛呢,现在也是折家的拳头产品,不过那东西用来做文士袍子太重太奢侈,因此现在北边冬季,流行的是仿军礼服制作的毛呢大衣,里边是衬衫和毛衣,更加适合骑行。
汴京人对新款的追求也是竭尽全力,京中无赖子弟,能从父兄那里搞到一条灰呢阔腿军裤加皮靴,或者武装带,就够他们在同伴那里显摆好一阵。
新军服饰,以其简洁实用,硬朗威严的特有风格,在儒风一片的汴京城里,竟然成了一种逆时尚元素,在年轻人当中极为流行。
甚至有不少子弟投身军伍,就是为了那一身挺括精神有派头的新军军装。
瓠羹,就是葫芦做的羹。
葫芦分好多种,宋代已经有专门用作蔬菜的葫芦。
葫芦不能吃的叫“匏”,能吃的叫“瓠”,前者坚硬,后者肥嫩,前者苦涩,后者甘甜,前者晒干了能做成容器,后者切成片能炖成羹汤。
将羊腿与羊身去皮剔骨,切成大块,用草果做作料,炖成一大锅羊肉汤,滤去浮沫,将熟羊肉从锅里捞出切片;
之后取瓠子六只,挖去嫩瓤,刮掉外皮,也切成片;
用姜汁和面,擀切成面条;
将瓠子片、羊肉片与葱段同炒,添入羊汤,烧沸后,下入面条煮熟,最后用盐醋调味,这就是瓠羹。
苏油给在座个人介绍:“老史家也是老西军,投奔京中亲戚之后开起了这家店,滋味不错分量足,名声就起来了。结合京中瓠瓜弄出来,颇具特色。”
这短时间里苏油就在老史这里也混成了老客,老史见着便过来招呼:“官人有时间没来了,快里边请!”
“最近出了一趟差。”苏油笑问:“老史,你家那‘饶骨头’呢?”
老史赧笑道:“送东城进学去了,里正说家小子坐店门口招揽生意,上官见到孩子没有读书会查问,不许他叫卖了。”
“我想着也正好官家仁德开了小学,都是现成的也不用钱,将来能识字算账也不错,便让浑家一早送过去了。”
苏油说道:“这城西跑城东,耽误大人一早上的功夫,老史你就要更辛苦了。”
“值得值得。”老史脸上都笑出花儿来了:“好家伙昨日拿了个什么小奖状回来,还有两颗糖,说是班上数算拿了个第一名,数算先生发的,这就是那什么……光耀门楣?”
苏油哈哈笑道:“也是,见天坐门口看你做生意,这加减上头就比别家孩子强。”
老史瓠羹在京中也算是出名的,大人忙不过来,就让家中小子坐门口。
小子也机灵,在门口无聊,就喊:“饶骨头——饶骨头——”
意思是来我家吃瓠羹,除了瓠羹之外,还送块骨头。
一来二去的,这叫卖法还成了史家瓠羹的一块招牌。
苏油笑道:“老史,今日招待的几位可都是西军出来的老将,全都是吃羊羹的行家,你给打起精神好好调弄好喽!”
“几位老爷就瞧好吧!”老史精神头来了:“老客官人的面子必须的,给每位老哥饶块大骨头!”
不多一会儿瓠羹端了上来,几人品尝了一下,折继祖就笑道:“果然不错,出了陕西,还能吃到秦地羊羹的味道,明润这客请得有心了。”
老史端了一碟青蒜末上来:“汴京的羊和秦州那边没法比,听了官人的指点,让我在煮每碗羊汤的时候,加了几块羊油炸过的面筋,然后肉上留下烫皮,滋味一下子就丰厚了好多。”
几人都是相视莞尔,对的,这位就是大宋饮食的活祖宗,他指点你一二,你这小店的生意还得火。
种诂端起羊汤来:“明润,此番多劳你周全,大恩不言谢。”
苏油端起羊汤和他走了一个:“国家大事,最好不要掺杂私人感情在里边,而且一错再错,那就更是处置失当。”
“身在高位,更是要小心警惕,不要觉得自己成了大人物了,就忘了当年一碗羊羹都要高兴半天的初心。”
“我周全的不是你,而是西军和陕西转运司之间的关系。为何当年你我在陕西的时候,可以文武融洽,共济国事,到了今日就不行了呢?”
“带各位来这个小小的食档坐一坐,也有体味一下这种滋味的意思在里边。莫以为自己不再寻常,便是初心。”
范纯仁出知庆州。因为陕西大雨,果断决定打开常平仓放粮赈济灾民。
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范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
之后移文环庆守军,让他们协助救灾。
从理论上讲这是不合规的,种诂很谨慎,为家族计,当然予以拒绝。
偏偏种诂有个有私怨的降蕃,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带军帮了范纯仁。
这事情本来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可种诂上奏朝廷,要求惩治那个部属。
范纯仁当然也要保那个人,于是弹劾种诂不顾大局在前,公报私仇在后。
种诂为了自保,立即反制,弹劾范纯仁虚报灾民数量,私开常平仓,过额发放救灾粮,从中中饱私囊。
范仲淹治理陕西,对种家有知遇之恩的,其后两家关系一直非常的良好,到此出现了巨大裂痕。
赵顼派使臣调查。
恰逢冬小麦丰收,老百姓奔走相告:“是夫子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能让他反受连累呢?”
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常平仓,等到使臣抵达陕西的时候,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
经过调查,范纯仁的确私开了常平仓,理应惩处,但是心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
因为和军方关系紧张,朝廷将他调任知齐州,不过却又立即派了他的弟弟范纯粹权陕西路转运判官,紧跟着进转运副使,这其中警告种家的意思非常明显。
除了私开常平仓是事实,范纯仁的其余罪名,纯属种诂恶意捏造,因此种诂同样被发落去职,从经略使降成了环州知州。
苏油知道此事后,将种诂捞了出来,准备让他出任皇家军事学院一职。
好歹有个“小隐君”的名头,算是武臣里边少有的文武兼备的人物,担任军事学院山长,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
赵顼同意了苏油的这项建议。
苏厨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图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地图
一番话说得种诂面有愧色,苏油这才和缓了语气:“我朝对武臣待遇优厚,转迁迅速,这是文资比不了的。”
“武臣不要以为是文臣钳制过甚,还得转过头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出了让所有人服气的功绩?对不对得起朝廷给的那份俸禄?”
“作为军人,首先要问自己为国家做了些什么,而不是先问国家为自己做了些什么。”
“还是那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以不光文要变,武也要变,而且,还要争取变在前头!”
“吾辈军人能做什么?很简单,就是锻炼强军,出与大国争胜!”
“但是要实现这个目的,需要一个宏大的体系,包括明确的战略规划,强力的后勤保障,高效的指挥架构,大量的军事人才。”
“一会儿我们就能见到军机处到底是什么样子,要完成什么职责。”
“这个任务是我主动向陛下要来的,你们也是我让陛下请来的,除了寄重功臣,各位肩头的担子却也不轻。”
“大质,徐禧和五郎在延安,上书大言西夏未足取,我已经去信让他们将方略和军力上报上来。”
“我希望他们说的是真的,但是如果言不符实,休怪我行文申斥。”
在座的都是老西军,对两边的战力都清楚得很,也了解苏油的性格,种诂赶紧拱手:“五郎鲁莽,少保休怪。”
苏油叹气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我本来对五郎寄望甚高……军机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陛下对大宋的国力,财力,军力,有一个冷静准确的判断,对今后的国家战略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先不说了解别人,先了解自己再说吧。”
几个老将默默点头,看来此番入京,不是简简单单来享福的。
吃过早饭,苏油领着他们来到了吴起庙。
吴起在唐代算是武成王庙十哲之一,结果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而后左拾遗知制诰高锡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于是太祖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其后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