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四通收购麸皮的主要目的,除了制备乙醇,甲醇,乙醚,青霉素,酵母等有机物产品外,最主要的是通过一种新工艺,生产大量的饲料。
其实这技术就是最早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出成型技术,用于制造水压机的高压密封技术,和用于造船的蒸汽加工技术的叠加,应用到饲料业上,就能生产出一种厉害的东西——膨化饲料。
在后世营养过剩的年代,这玩意儿简直就是灾害,为世界制造出了无数的胖子,导致胖子的行情一再走低。
然而在普遍性食物匮乏的今天,这东西的效果堪称逆天!
刚开始四通董事会对苏油提议的这个科研方向不怎么感兴趣,因为三种技术如今都算高jīng尖,用来生产饲料,有点大题小做。
然而实验结果让董事会的大佬们惊喜交加。
根据实验小组反馈的报告,生麸皮直接给禽畜使用,其转化率最多百分之三十,如果制备成孰料,能够提升到百分之四十。
但是膨化饲料,能够将这个转化率,提升到逆天的百分之九十九!
四通相当于买入的是废料,产出来的是金子。
那就啥也别说了,赶紧投产是正经!
尽管饲料的生产成本不低,但是四通还是能够大赚。
因为禽,畜,鱼,吃了这种饲料后,体格异常健壮不说,生长速度很快,产nǎi,下蛋的效率奇高。
价格也不贵,饲料销售的行情,在如今集约化农场较多的陕西,汴京,两浙,蜀中,销量日渐走高。
而这一切,都是理工给大宋带来的福利,御史们瞎bībī说理工是“邪学”,在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甚至可能在他们自己的心目中,都是荒谬之极。
不说别的,就凭理工学问能让家中的母jī每天一个蛋,有时候高兴了还早晚各一个,地里能够长出三四斤一个的大萝卜,大白菜,狗御史们说破大天去老子们也不认。
老子们犯过的最大错误,就是交纳赋税,养肥了这群空心大佬倌啊……
这种邪,天天中老子们都乐意!真当咱小老百姓全都是白痴吗?!
尉氏一路过来,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象——鱼塘。
如今汴京的冬日其实挺冷的,苏油设计的开封府新城墙,墙体里边还藏了冰室,就是利用冬日里的气候,将泉水冻结成冰,储藏在墙体里边,夏日里再取出来供皇家使用,外加做冰雪冷饮赚钱。
这个业务,归皇城司冰雪务管辖,别小看这一项小小的设计,给皇室带来的收益,每年也不下上万贯。
皇城司的开销经费,苏油一个顺手的设计就给赵顼完全解决了。
而尉氏的鱼塘,因为用的是流经菜园之后的暖水,虽然温度已然大大降低,但是满足几口鱼塘不结冰的需要还是可以的。
。
苏厨 第九百九十章 汤泉
第九百九十章汤泉
苏油问道“你娘呢?”
石薇在杭州下船后急着回京看孩子,先于自己出发,结果自己被乌台急召,动用了快银船,抵京的时间应该比她更快。
等石薇赶到京师的时候,御史们的“倒苏行动”应该刚好发展到最高峰,可石薇那bào脾气竟然能忍得住不闯乌台,背后绝对是有高人在指点。
扁罐赶紧起身,双手拉苏油起来“娘和弟弟,还有八公,大家都在等你。”
苏油从地上爬起来,想抱着扁罐走一段,尝试了一下发现抱不动“你都这么沉了啊?那就走吧!”
父子俩拉着手,平正盛在后边,一起朝着庄子走去。
很多人已经拥出大门来迎接了。
八公穿着丝绵芯子布面袄子,老人家jīng神矍铄得很,石薇抱着小漏勺,旁边是苏辙二十七娘等一干亲人。
八公看着苏油的样子,就对石薇说道“爷们儿就这样子才显筋骨,明润在外路辛苦辛苦是对的,之前跟个白乎乎的软面馒头一样,不好看,连扁罐都不如。”
这话苏油已经听得见了“八公,我回来了,你就从来不当面夸我。”
八公哈哈笑道“放心,我背后也从来不夸你。”
石薇抿嘴笑道“八公最惦记的就是你了,回来后都听他天天念叨。”
八公背转手往回走“赶紧进门,我念叨他是埋怨他给我找事情,从南边搞那么多兰花回来,不能吃不能喝的,没白菜萝卜好。”
苏油笑道“哎哟八公你太冤枉人了,一棵兰花一亩地的白菜萝卜都换不来的好吧?”
八公年纪大了,苏油担心老人家体力不济,便从南边给他弄了不少好兰花回来。
用煤渣绊黏土烧成兰盆,装上发酵熟的松树皮,松针,腐殖土,一盆花的重量很轻,老人家伺候起来不吃力,又能满足八公喜爱种植的需要。
不过看八公这架势,却是兰花也养,农活可也没拉下,苏油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石薇笑着对苏油说道“小油哥哥放心,八公身体康健着呢。”
苏油这才伸手要去抱小漏勺“小漏勺来爹爹抱,可怜的两岁多了还没见过爹爹呢。”
小漏勺将小身子一扭,小脸扎进石薇怀里不出来,一点面子都不给苏油。
石薇说道“走吧,正好开饭,小漏勺还不习惯和你相处。”
苏油乐了“没关系,一会儿就熟了。”
苏辙心头搬走了一块大石,尉氏空气好,有温泉,现在jīng神好了很多“小幺叔料理出的这处世外桃源,真是让人羡慕啊。”
苏油说道“其实蕴州更好,不过如今那里人人还视作贬谪,听说还有收到朝廷任命后辞官不就的,真是没天理了。”
小扁罐拉着苏油的袍子边“蕴州有大海螺,有海豚,爹爹什么时候带我去玩?”
“呃……”苏油愣了一下“一时怕是去不了了,不过等扁罐长大了,学会驾驶帆船,可以自己驾着船去。”
扁罐问道“那我可以坐蒸汽船去吗?景润姑爷不让我们上那个呜呜呜的蒸汽船玩。”
蒸汽船先前在金明池做实验,今年金明池水戏大阅的时候,赵顼一时兴起,让蒸汽船表演了一把,结果搞得金明池乌烟瘴气,效果不咋地,唯一厉害的就是汽笛声音那叫一个响,把妙法院女兵们马都惊了,还有螺旋桨翻起的底泥把湖水搞黑了一片,让辽国使臣大笑不跌,闹成了个国际笑话。
赵顼脸sè铁青,将蒸汽船发配去了两浙路,那边有的是大湖水网,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别在朕面前丢人现眼了!
但是赵顼觉得不好玩的东西,不代表别人也觉得不好玩,比如……小孩子们。
苏油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啊?呵呵,蒸汽船可能也得过一阵了,不过过两天大船队来了,爹爹就带你们去看大船去,这次还给你们带了好多好玩的东西。”
……
吃过晚饭,苏油便被平正盛闹着要去泡汤泉。
苏家的汤泉池子是一个非常jīng巧的小庭院,除了汤池,还有个休憩区。
面积并不大,除了四个平方的池子,还有九个平方小院,但是是清一sè的青石板镶嵌,摆着一些喜温喜水气的植物——从眉山移来的小型竹子。
竹子在这个小空间里生长得青翠异常,在罕见到竹子的汴京城,算是一番独特的景致。
现在还多了南海路过来的兰花。
再加上玲珑的巧石,竹下错落的草坪,泉中自然形态又符合人体工学的躺位,还有藏在石板下的过滤和排水系统,以及各种方便小巧的设施,白天jīng巧的采光设计,晚上jīng致的照明设备……
苏家人的格tiáo,以及对物性的了解和利用,在这一处小汤泉池子就能得到体现。
这个池子赵顼也来过一次,差点都羡慕哭了,转身就把张敦礼驸马府那个玻璃瓷砖镶嵌的bào发户汤泉池子臭披了一顿。
你那都叫什么玩意儿你那叫?当朕喜欢在封桩库里边洗澡?
说起花费,苏油这个池子相比驸马府的那个,十分之一的资金都不到,但是雅致和舒适度,那就和资金成反比了。
于是权贵们又开始翻修自家的汤泉池子,这种富有艺术性的设计方案,成为了大家追捧的思路。
东西不一定要多贵,但是要雅致,体近自然,贵的,是心思。
扁罐也闹着要来,于是三人在池子里边瞎胡闹。
在寒风中奔波被冻得酸僵的身体,在温泉水里完全放松了下来,苏油额头上搭着一块白毛巾,肚子上趴着练习打水的扁罐,叹气道“舒坦啊……”
平正盛大睁着眼睛四处打量,明摆着要搞剽窃“日本汤泉更多,等回去我也照着弄一个。”
苏油半眯着眼睛,暖水一泡睡意就来了“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平正盛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得只靠蜻蜓切还是干不过厉鬼,加上天师道厌胜钱的加成,那也可能只能自保不能杀敌,心中不免有些虚怯“要是小邵先生能和我一起去日本就好了。”
苏油说道“也不是不可以,邵子文一甲第七,现在在明州做着知县。如今南海舰队已然走向正轨,但是大宋两个重要的海上商业伙伴,日本和高丽,有两年没有去了。”
“让邵子文挂一个礼部职衔,去一趟两国,商定通商事宜,我觉得是可以的。你几年没有回家了,由你陪同,是不是也算衣锦还乡?”
平正盛大喜“要是这样,国主必定倒履相迎,而我平家绝对不用再怕他源家!”
日本和高丽,在苏油心目中也非常重要,最起码是一个大中华区。
这两处地区对大宋的忠诚度蛮高的,不过高丽迫于辽国的压力,一样对其称贡。
而日本天皇现在正在依靠平家积极筹备“倒源”行动,两个国家,可以利用的外交手段非常多。
牵制辽国,高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被宋人控制在手里的东京港,作为支持高丽的后勤基地,也非常不错。
接下来,就应该是筹建北洋水师的时候了。
这中间也要照顾到两个国家的担忧情绪,而邵伯温出行的目的,就是忽悠它们踊跃加入到大中华圈子里边来。
日本天皇当然也不是什么好鸟,政治家玩的就是平衡,这也是日本源平两家争斗百年的根源所在。
平家或许并不愿意仅仅成为天皇手里的工具,因此才大力招纳张散为婿,并让平家的下一代继承人平正盛,像个跟班小狗一样紧跟苏油学习。
。
苏厨 第九百九十二章 当家长
第九百九十二章当家长
等到两圈跑了回来,苏油将木客抱起来,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回庄。
一起锻炼的还有庄外不少娃子,都是苏油从陕西带回来的伤残退伍军人。
这些人在陕西随着苏油出生入死,苏油可也没有薄待他们,根据政策一丁四十亩地,跟知尉氏县的官员闹到了手里。
但是这片地本身不是什么好地,五百文一亩的那种杂草坡。
于是苏油又打井,引水,蓄塘,请来八公规划种植,到现在也快十年了,以往的杂草坡,变成了尉氏人人羡慕的聚宝盆。
这里采用的是土地集约管理,三年一lún换,小麦,油菜,苜蓿,甜象草lún作。
边角地头,各家有各家的小菜园,小禽畜棚。
牲畜粪便,塘泥,青草,沤成农家肥,还有部分无机肥的追施,不愁旱涝,加上采用良种,让这片土地的产出异常丰美。
八公的野望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一点,每年苏家庄子还会向周边输出大量的禽畜苗。
各项经济收益,不是其它庄子能望其项背,仅每年的油菜的收益,就已经是以往土地价值的好几倍。
此外还有冬蔬菜,观赏鱼,花卉苗木等利润堪称恐怖的进项。
因此八公在尉氏的威望,是自己实实在在挣来的,就连皇庄老知事,司农寺的官员们,科研大楼的士子们见到,都得乖乖让道,拱手称一声苏令公。
每到这种时候,八公就一副仲先公的做派,让到路边挥手“这怎么成,你们先走,先走!”
回到了庄子上,苏油悲哀地发现,晨练还没有结束,刚刚只是热身。
石薇和平正盛已经打斗了几lún了,见到娃子们和苏油回来“集合,准备做cào!”
五禽戏开始了……
苏油因为动作不够到位,被石薇掰了一次,掰得嗷嗷叫。
不过能主动参加锻炼,石薇已经对小油哥哥这态度很满意了。
蜀国公主和太皇太后的病情给苏油提了一个醒,这年月医药不一定靠得住,养生才是王道。
看看八公那矍铄的劲头,苏油觉得华佗五禽戏里边可能真有些门道。
好不容易练习完毕,大家开始吃早饭。
苏家的早饭比大宋其它人家,多了蛋糕和牛nǎi。
到了这个时候苏油的jīng神头又来了,给扁罐倒了一杯牛nǎi“赶紧吃,吃得饱饱的,爹爹今天亲自送你去上学。”
扁罐捧着杯子都傻了“老师说爹爹外出几年刚回来,我这几天可以放假陪陪爹爹。”
苏油又掰开了半块蛋糕递给扁罐,慈祥地说道“那怎么行呢,爹爹回家,也不是爱学习的小盆友不去学校的理由啊呵呵呵呵……”
扁罐觉得这看似慈祥的爹爹脑袋上长出了两支看不见的尖牛角。
“这样,一会爹爹也把书包背上,跟你一起,这样你就既可以陪爹爹,又可以学习了,是不是很完美?”
真的是恶魔!扁罐都被爹爹的恶毒套路震惊了,你在南海的时候给我的形象不是这样滴!
苏油心底冷笑,南海的时候那是和小妹,蜀国公主争夺老父亲在扁罐心里的地位,万里之外一周一次布置作业,出的题难度都很低。
因此扁罐每次拿到爹爹的题做得都很轻松,每当那种时候,就是他幸福摸鱼的时候,对爹爹的慈祥和善解人意爱得不行。
不过苏油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让扁罐也比较服气,于是父子两吃过早饭,各自背上书包,往驸马府庄子走去。
石薇抱着漏勺将父子俩送到门口,漏勺还喊“哥哥好好读书。”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爹爹好好读书。”
扁罐心里还有气“知道了!”
苏油都美坏了,笑得见眉不见眼“嗯,爹爹一点好好读,放学了回来再和漏勺玩!”
要寻找当家长的感觉,不送孩子到校,顺便和老师交流几句,那可怎么行?!
驸马府的私学是宗室慈善,除了扁罐和王彦弼,还有不少庄上管事家,以及破落宗室的孩子。
宗室也不是全都生活美好,很多远宗出服的宗室家庭,日子其实也过得艰辛。
两宫太后特意从皇宋慈善基金拨出了一笔款项,解决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就设在驸马府的庄子。
这些孩子是全日制寄读,安排了学舍,宿舍,配备了生活管理员,除了男班,还有女班。
所有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慈善基金全包。
课程是小妹和苏油设计的,文理并重,上午学习,下午还有劳动实践课,在周围的农庄,禽畜场,理工实验室,工坊进行劳动实践,金工实习。
高滔滔和皇后都来视察过,这里的孩子毕业之后,学业不错的,会升入皇家理工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充实到新军,新工厂,商号,银行,素质和业务技能让皇室非常满意。
尤其是几位文学突出的,还通过了科举,不是那种作弊性质的宗室别厅试,而是那种从千军万马里实打实拼杀出来的,虽然只是挂尾巴的三榜同进士,但是已经让赵顼兴奋莫名。
因为地方偏远,除了附近的孩子可以走读,其余都是寄宿制。
凡是进校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都得自己料理,什么书童伴读那一套少来。
这也是很多有条件的宗室家庭还不愿意送孩子过来就读的原因。
到现在规模经过几次扩大,这里差不多有五百人左右,按入学年限分了年级,几乎就是后世小学和初中的翻版。
来到学校门口,这里立着一个木头的牌楼,赵顼亲书的“俊彦启迪”四个大字,赫然其上。
这是《尚书·商书·太甲》里一篇里的文字。
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作了三篇训词,希望他“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这是上篇中的一句,原文是“帝求俊彦,启迪后人。”
这道校训,包含这赵顼对宗室教育的殷切希望,这就是大宋版的希望小学。
王彦弼也被张敦礼送了过来,张敦礼是这所学院的实际管理者,见到苏油就笑“苏家最重教育,我就知道明润你一定会送扁罐亲自到校。”
一副校长见家长的样子。
苏油笑道“多谢你给子由送信,不过此时不合制度,怕是到时候有些关碍。”
张敦礼丝毫不以为意“我这官本来就是当着玩的,爱撸不撸,没了差事每日里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那才叫美。”
苏油赶紧制止,转头对扁罐说道“叔叔虽然这样说,但是其实还要管理学校,还有好多事务,他的画作,是现在大宋的顶级艺术品,因此对国家还是有贡献的。”
“我们不能做社会的米虫,以后长大之后,也要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不对?”
嗯,扁罐和王彦弼乖乖点头。
张敦礼闹了个大红脸,讪讪地道“有些话,孩子面前说不合适哈?”
苏油白了他一眼“还山长呢,言为师则行为世范,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
“是是是……”张敦礼只好拱手“要不咱去山长jīng舍细聊?”
“不。”苏油断然拒绝“我今天是来陪扁罐一起学习的。”
张敦礼都傻了“好些老师还是你徒子徒孙,你还有需要学?”
苏油又转头看着两个孩子“子曰,学而——”
两孩子赶紧抢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对喽!”苏油非常满意“走,我们学习去!”
看着一大两小朝教室兴冲冲走去的背影,张敦礼都傻了,王彦弼,刚刚过来的时候你不是还闹扁罐今天可以放假你也要放来着?这么快就叛变了?!
。
苏厨 第九百九十三章 论教育
第九百九十三章论教育
课堂挺大,一样有黑板和粉笔,然后是一人一桌,不少孩子已经在做课前准备了。
扁罐和王彦弼有小妹开小灶,学习得非常快,扁罐四岁就已经会万以内的珠心算,不断跳年级,现在已经差不多到五年级了。
苏油扫了一眼课室,大部分孩子年纪都在十一二岁,比扁罐和王彦弼大多了。
扁罐本来不满意上课的,现在却得意地宣称:“今天我爹爹陪我上课!”
苏油只好和蔼地跟大家点头:“各位同窗好。”
扁罐的爸爸是重臣孩子们知道,但是对重臣有多重就并没有什么概念了,因此最多也只是点头喊了声叔叔好完事儿。
扁罐来到自己的桌子上坐好,苏油也坐在旁边,然后打开自己的包包,取出文具盒子,砚台,贴子,开始磨墨。
扁罐也在一边摸出课本早读,苏油将墨磨好,开始闭目养神。
扁罐有些好奇:“爹爹你这是做什么?”
苏油闭着眼睛:“平心静气,上课前抛开一切胡思乱想的念头,为接下来专心听讲做准备,这可是爹爹读书的诀窍哦。”
扁罐觉得这一招不错,将书读完,也跟着学了起来。
其它同学也有样学样,别的不说,扁罐的爹爹科举名次可是探花,学习方面的事情,跟着做就对了。
等到教授来到课堂,见到一帮子学生坐得端端正正的闭目养神,扁罐的旁边还有一个大人,不由得一愣,然后看年纪相貌,立刻就想到了这位一定是保和殿大学士苏油苏少保。
赶紧来到苏油身边:“呃……是苏学士吗?”
苏油睁开眼,见面前是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六七年岁,也赶紧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我是苏子超的父亲苏油,子超多蒙先生教育,苏油有礼了。”
教授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学士这是……”
苏油说道:“子超昨日说先生准假,让他陪我几天,我想着干脆来学校,这样陪也陪了,学也学了,岂不是两全其美?放心,我就是找个地方写些东西,绝不干涉先生教学。”
教授顿时觉得苏油的脑袋上有两支看不见的角,恶魔父亲啊这是……
难怪人家苏家人读书这么了得,你看看,万里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陪孩子上学!
说道:“在下的学问,和学士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萤火敢于皓月争辉,就怕学士听了笑掉大牙。”
苏油说道:“不会不会,经义这东西多年不用,已经生疏了好多,而且读一遍就多一遍体会,正好跟着孩子复习复习。”
年轻教授只好说道:“那学士你自便,我这就开课。”
苏油再施一礼:“课堂之上,师长最尊,先生请了。”
等到教授回到讲座,扁罐喊了一声:“起立!”看样子还是班上的小头目。
接下来就是行礼问安的日常,苏油也跟着照做,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坐下,开始写给赵顼的条陈。
年轻人的课讲得相当不错,完全不是普通年轻士人的水平,苏油想想也是,蜀国公主都放心丢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水平肯定是差不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