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散花楼外装简朴庄重,可一进入大门,顿时让俩土包子看傻了眼。
平正盛以为平家已经够有钱了,也是,日本首富,家里有金银铜铁矿硫磺矿那种,可也被吓得不轻。
为了室内的大金鲤池有足够的日光照射,屋顶相同面积的瓦片,全是透明的玻璃瓦,冬日的阳光直射入高度清澈的循环池水里,一条条十多斤的金sè大鲤鱼,就好像游动在空气中一般。
池塘的一角立着一座太湖石一样的假山,但是仔细看,用料乃是产自远方的青金石。
青金石被酸洗去掉了多余的杂质,只留下了最纯净的部分和无数的孔窍,再经过艺术加工,充满了一种透,漏,瘦,怪的奇特美感。
重达一吨的大家伙,交州内供八作的作品,赵顼的特赐。
光这一个池子和鱼,加上假山和玻璃屋顶,就显示出四通商号雄健的实力。
一位文质彬彬的少年秀才过来,穿的是一件素锦袍,外加一件狨皮袍子,对苏油拱手“少保,程公和史公,还有陈学士,苏山长,都在都厅恭候了。”
苏油点了点头“辛苦你通传,我们自己上去就好。”
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你是……孝奕?”
少年秀才顿时咧嘴笑了“正是,难为少保还记得我。”
苏油也失笑“我就说商号总部怎么会用这么小的知客,还有你这身穿着,怕是好多掌柜看到都不敢进门来了。记得你,是你小时候tiáo皮从学院树上掉下来,你的断眉就是个认记。”
少年乃是赵顼弟弟赵頵家老二,赵孝奕,从小就皮得没个正形,长期被苏小妹罚站,完后还要开小灶那种。
今年刚刚十六岁,拿着堂堂遥领刺史,铁打俸禄的皇亲国戚,居然跑到四通总部来冒充一个知客,也是皮得没谁了。
赵孝奕被揭穿后,气质顿时变得跟个猴儿一样,嬉皮笑脸地道“我是跟着山长来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打发知客去大相国寺买点心,我正好接他的班。”
苏油苦笑不得“当知客有意思?”
赵孝奕一本正经地点头“有意思,比读书有意思。”
。
苏厨 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
第九百八十四章jīng微cào作
苏油摇了摇头“随你,不过小心你爹知道了罚你!”
赵孝奕得意洋洋地说道“他现在也罚不着我了,偌大个汴京城,他上哪儿找去!”
这娃就是个神经病,天生的演技派,扮啥像啥。
赵顼的两个弟弟性格上还是有区别的,赵頵和赵颢不同,算是实诚君子。
虽然一样被高滔滔让住在宫里,但是花花肠子没有赵颢多,算是老实守分。
不过好竹出了歹笋,家里这个老二简直就是东京城里一个混世魔王。
去年因为读书不长进,恼了赵頵被罚禁足,结果赵頵前脚刚出门,他后脚就失踪了。
惊得整个皇宫天翻地覆,等到三天之后赵頵办完差使回来一听,差点没急昏了过去。
结果给赵頵驾车的车夫将斗笠取下来“你们是在找我吗?还是找车夫?车夫被我叫去尉氏取玉皇庙泉水去了,估计还在路上呢。”
给自家爹驾了三天车,亲爹愣是都没有认出来!
打那以后,是没人敢管他了,生怕再弄出个什么好歹来。
可是偏偏奇怪,大家不管他了,他却反而消停了,闹着要他老爸给他找师傅。
结果他爹给他寻的那些冬烘先生,每一个熬得住三天就全跑了,直到曹太后颁发了一根“御教鞭”给苏小妹,让苏小妹当这娃的老师,方才消停了。
因为苏小妹十五岁就充任宫廷教师,是赵孝奕启蒙老师,后来帮宗室解决就业,搞理工培训,小妹有一直是山长,赵孝奕可以说是一路被苏小妹罚大的,简直就是一物降一物,赵孝奕对苏小妹是既尊敬又害怕。
喜欢观察生活也算是好事儿,苏油懒得再管他,领着平正盛和程岳上楼,让他俩守住都厅大门,自己推门进去。
都厅正面还是赵顼的肖像,下边是香案,程文应,史洞修,陈昭明,苏小妹正在一边的茶几上围坐饮茶。
见到苏油,几人起身相迎。
人都是会成长会变化的,程文应的气度本就很和蔼慈祥,管理着一个庞大的机构,xiōng中自成沟壑。
史洞修还是那么瘦,但是长期负责稽核把关,目光变得敏锐jīng悍。
陈昭明转行教师和学校管理工作,更添儒雅之气。
小妹年纪比苏油小两岁,刚刚年过三十,生了孩子后更是成熟妩媚。
她的工作其实相当多,皇家理工学院院士,山长;皇宋慈善基金会总顾问;可贞堂的管理人;四通商号统计司,情报分析司司长……
可是只要不戴眼镜,小妹有些近视的目光便很柔和,看着苏油便双目含泪“哥哥你黑了,也瘦了。”
苏油笑道“所谓的居养气,移养体嘛,看着黑瘦,其实健壮了很多。”
说完对程文应和史洞修躬身施礼“程公,史公,久违了。”
程文应和史洞修也赶紧还礼,虽然是长辈,可如今苏油已经贵为郡公,而且为国家开辟四路的犒赏还没有下来,就算不比收复幽云,没法封王,起码一个国公能摸得着。
两人看着苏油从小长大的,一步步过来,每一次,苏油都比他们最乐观的估计做得还要好,作为长辈,可以说是最开心不过的事情了。
两人心中,早里给苏油的标签,早就从“天资明润”,换成了“经国干城”。
程文应请苏油坐下“明润,此番还是颇为凶险哪。”
苏油笑道“这才刚开始而已,今后会是常态,习惯了,就好了。”
“既然你都清楚,那我就不多说了。”程文应停了一下,还是开口“我还是想回眉山,人老了,总是要落叶归根。”
“如今年纪大了,jīng力上有些不济。非是老夫推脱,实在是怕耽误了大事儿。”
“多少人现在指望着这一摊子吃饭?轻忽闪失不得的。”
苏油说道“如今的四通商号,鱼龙混杂,这不赵孝奕那小子都杵门口冒充知客呢!”
几人都是微笑,混世魔王的名头,尽皆是知晓的。
苏小妹说道“子煊从小热爱观察世间百态,这是赤子之心,我觉得挺好的。一点小tiáo皮不算什么,比起哥哥小时候,他才到哪儿?”
众人又是微笑。
苏油轻咳了一声,说回正事儿“虽然我们凡事不是不可以摆到人家眼睛底下,也坦然接受董事会的监督,但管理和经营的理念,是完全不能丢偏的。既然程公想要退,苏油也不敢勉qiáng,不过谁为后继?”
程文应乐了“那还不简单?小妹,石亨之,还有老史,都是可以的嘛!”
苏油说道“史公jīng赅明省,他的继任者尚未选好之前,动不得。稽核监督,关系到我们商号的生命安全。”
“小妹……小妹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
“石公本是勋贵名门,在京中料理这一摊子,那是正好,不过……他醉心在技术之上,我怕请不动他啊。”
“美得他!合着我们就该做牛做马,他就可以当清流?!只要明润你松口,这事儿交给我来办,绑也给他绑了来!”
几个老人的交情那是没的说的,石家如今靠技术立身,子弟遍布大宋重工业,军工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石宽去世后,石富作为名义上的家主,管理经验是不缺的。
不过他喜欢搞技术和科研,对钢材性能的追求可以说是痴迷,让他来当总裁,人家还真不一定乐意。
反正苏油是不敢去求的,既然程文应敢把话说满,估计私下里是没少做工作。
同意了这件大事儿,众人才将话题转到此次事件上来。
苏油对几人表示了感谢,除了情报工作外,其实大家还做了很多。
比如打听到舒亶喜欢逛私娼院子,在他时查他包裹里有些什么东西,那是张散找汴京码头柳大出的手。
之后收买一些舒家的奴仆,把舒亶嫖私娼养相好的消息透露给主母,主母带人捉jiān,舒亶情急从刘巧奴家后门逃跑,包裹才落在了刘巧奴那里。
再给刘巧奴的姘头,小偷李狗儿透一个风,说什么刘巧奴傍上大款了,家里藏着不少好东西,李狗儿岂有不上门做贼之理。
还有御史台审理苏轼的那封奏章,只是临时笔录,怎么安排成在还没有和大理寺沟通的情况下,就在同一天里送到赵顼案前,让赵顼发现两处文件的巨大差异,进而怀疑他们弄私,除了四通笼络的各部门的小吏员出了力,小妹在宫中的关系也派上了用场。
好些得用的内官使女,都曾经是小妹管理慈善基金会时的手下,还有不少,是她在皇家理工学院带着学习读书写字,进行职业培训的,这些人如今在宫内各个部门都成了骨干,对小妹都是感恩戴德,只要那奏章进了宫,剩下的就是这些人一随手的事儿。
所以其实三名御史弹劾的内容里边,不少说得都是实情。
但是将这种实情当做一种错误,甚至是罪孽,这就是莫须有了,苏油当然要出手惩治这样的苗头。
。
苏厨 第九百八十六章 证物
第九百八十六章证物
苏油说道:“陈世儒一案,卷宗证物都已经归档了吧?”
钱藻说道:“案子已经了结月余,大理寺已经将卷宗送回来归档了。”
苏油问道:“陈世儒被定罪的关键证物证词是什么?”
钱藻对苏颂拱手:“我知道苏公的意思,这个案子最大的争议,就是陈世儒事先是否知情。”
“罪证也的确是难拿,其中最关键的政务,却是一张定额支票,是皇宋银行杭州分行发行的,面额是十贯。”
“这张支票,是从陈妻李氏的陪嫁奴婢高氏的房中搜出的,票据日期却是在陈母死前。大理寺认为陈世儒不但事前知情,甚至是陈世儒他亲自谋划,买凶杀母!”
苏颂皱眉道:“这个也有疑点,这票据要是陈世儒发给家里生活的开支呢?那就应当是主母掌握,要是是李氏交给高氏的,那就是李氏买凶,而陈世儒依旧可能不知情。”
钱藻叹了一口气:“世兄,案子已然过去了,再纠结这些也没什么意义。你因为此案被拘乌台,刚直守义,在那种情况下能不wū毁吕公,足见是实诚君子。”
“然而有些事情,君子也得睁只眼闭只眼,所谓穷则独善其身。”
“天下滔滔,皆曰可杀,就世兄一个人还要坚持拿到实证,甚至连陛下的意思都不顾,却又何必呢?”
苏颂也叹了一口气:“和光同尘,自己心头这一关实在是过不了啊,与其今后数十年里夜夜暗怀愧疚睡不好觉,还不如坚持己见。总不是因被我误判而死,庶几心安。”
钱藻摇头:“世兄你啊……这样太容易被人坑害了。”
苏油说道:“支票应该是有支票簿的,如果是家庭开支所用,那么票据应该早就到了李氏手里,因为杭州的支票要在汴京生效,得陈世儒的户头上相关金额被转入汇划科目,两地银行进行科目结算之后,李氏才能使用。如今用上双体快帆船,这个日期也得七日之久。”
钱藻对于这些听得有些头大:“证词也是如此,当时李氏,高氏,陈世儒供词都一致,就是陈世儒委托杭州分行办理了一个支票本业务。汴京分行通知李氏去领取,供家庭开支使用。”
苏油问道:“那李氏有没有说,为何要将这么大额的支票交给高氏呢?”
“李氏说这是陈家的惯例,高氏是官家侍妾,因此每月初会支领十贯钱安排一月的柴米肉菜,一般多退少补。”
苏油冷笑道:“这个要查实其实很简单,如果这是给高氏的买命钱,那家中开销必定还有另一个十贯,总得放在某个地方,某个账户,就看查的人细心不细心而已。”
钱藻愣了一下:“呃,这个,估计大理寺急着结案,忽略了吧……这样,我让库吏将档案取出来,再叫上刑名推官,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苏油说道:“要不我们一起去库房吧,别的东西也再看看。”
来到库房,跟陈世儒案的相关的证物证词,都在一个柜子里。
苏油摇头道:“也不知道多少人经手了,以后取证,最好戴上手套。这样才能不留下干扰案件侦破的指纹。”
推官和钱藻都是莫名其妙:“什么指纹……”
苏油将手摊开:“就是指头上的纹路,几乎每一个人的指纹都是独特的,细微之处与旁人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证物上留下的指纹,可以判断出东西是不是被某人接触过。”
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还有这事儿?
苏油将手套戴上,让推官去取来几个不同花sè瓷杯,然后用干布将所有杯子擦拭过一遍:“这样,我先出去,你们一人去一个杯子,然后放下,一会儿我就能知道,哪个杯子是谁动过。”
苏颂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不是一般的大:“赶紧试试,要真是如此,对今后大宋的刑名推官,提刑司来说,可是帮助太大了。”
苏油笑道:“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走出房间不久,刑名推官来了,眼里带着一种看神仙的目光:“小苏学士,可以了。”
苏油走进库房,见到几个不同花sè的瓷杯已然改变了位置。
苏颂说道:“明润,看看你如何验证。”
苏油让推官取来一口小瓷缸,在瓷缸里放上一个小木架,将几个瓷杯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木架上。
然后取过一根铁丝,弯了一个小架子也放入缸内,又在上面放上一个小铁勺。
点燃一盏酒jīng灯,同样放入缸内,火焰烧在小铁勺勺柄上。
取出之前在苏颂家中拿到的那一小瓶碘,打开盖子,抖了一些晶体在铁勺上。
很快,热量传到了勺子上,碘开始升华,紫sè的碘蒸汽开始弥漫,苏油取来一张大宣纸,给缸子盖上。
过了一阵,苏油将宣纸取走,紫sè的蒸汽,带着一些刺激性的气味,消散在了空气中。
好在量不大,转眼即逝,可是当几人再次将目光凝聚在缸子里的瓷杯上时,都是吓了一大跳。
刚刚那几个瓷杯之上,一些紫黑sè的指纹赫然在目!
这简直就是cào控鬼神的一幕!
紧跟着,一阵细不可闻的“得得得得……”的声音传来,被这一幕震撼得针落可闻的证物间里,显得更加诡异。
苏颂微微一笑:“那种晶体是新发现的一种物质,叫碘,它有一个神奇的特性,就是受热时能够直接从固体变为气体。”
“我们刚刚碰过的几个杯子,手上的油汗将我们的指纹印在了上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却依旧能够有效地附着碘蒸汽。”
“碘蒸汽在那些地方重新凝华成细微的结晶,因为颜sè紫黑,所以就将我们的指纹显现了出来。明润,是不是这个道理?”
苏油这一刻对这个宗兄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一次见到这个现象就能推断其成因,宗兄的理工素养,真是堪称大宋理工学问金字塔顶尖上的人物,能够与之相匹敌的,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拱手道:“宗兄,苏油佩服,正是如此。”
苏颂微笑道:“为兄才真是佩服!明润你实在了不起!”
钱藻还没有从玄幻版块切换到现实中来:“那……刚刚那声音,也是这什么……碘闹出来的?”
苏颂哈哈大笑:“那是李刑名被吓着了,牙齿打战的声音!”
李推官这才回过魂来,羞得满脸通红:“惭愧惭愧,小苏学士神技惊天,老苏学士学问渊博,大尹……这个沉稳凝练,卑职刚刚……实在是被吓着了。”
开封府证物房,那是存放着诸多凶案证物的地方,传说人枉死之后,他们的怨魂,往往会依附在那些凶器之上。
大宋立国百年,这地方堆积了太多太多特殊的传说,一个个活灵活现,别说这间屋子,只要是临近黄昏,这间院子都没人敢单独进来。
苏油笑了:“这的确是个问题,这里应该定期清理一下,或者挪挪地方,你们大概不知道,当年我在夔州,一个柴火堆几十年不动,都被传成了狐大仙的洞府,后来愣是再没人敢动了。”
苏颂笑道:“浩然之气,就是破解这东西的至上法门,总还是心性修炼得不够的缘故。别说这些了,明润你说,现在指纹有了,如何辨别哪个杯子谁动过?”
苏厨 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变化
第九百八十八章尉氏的变化
机井技术,可以打出地下的温泉,温泉通过大棚里弯曲回环的小水渠,除了供日常浇水所用,还能提高温度。
加上地膜,有机肥,可以提高地温,冬日里种菜已然不是什么高难技术。
好东西谁都稀罕,在勋贵们心里,穷御史们瞎哔哔,那是因为他们吃不起馋的!
老子们纷纷上马冬菜项目,也算是为皇上挡枪,这就是咱勋贵们该做的本份不是?!
于是勋贵们纷纷到苏家庄子取经,投资菜园子,将尉氏渐渐开辟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季节绿sè蔬菜基地。
种植需要技术,所以如今这里除了菜园以外,还成为了大宋最大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及水产驯化选种基地。
四通商号先后将苏油提供的嫁接技术,果树矮化技术,以及小妹发现的遗传学定律,应用到了农业实践当中来,并且创造出了可观的效益。
小妹通过对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已经揭示出了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中的第一条——基因分离定律。
然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金鱼遗传的研究,发现了第二条,也就是第一条的多倍形式——自由分配定律。
如今的小妹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由四通农技司专门提供科研小组,展开了对果蝇的实验观察,朝着第三条定律——连锁互换定律方向迈进。
在此基础上,各种农业作物的杂交培育,也在尉氏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主要目标有几项——高产水稻种子研究,高产小麦种子研究,十字花科和黎科选育杂交研究。
其中最后一项是个大项,包括了高产油菜作物,食用蔬菜作物,禽畜青储作物,制糖作物好几个课题。
好多都是苏油从海外搞来的,除了这两大类,还有胡萝卜,甜象草,香料作物等。
比如甜象草,在汴京这个纬度以北,每年都需要播种,但是在尉氏,因为有温水保证,一年种下,可以连续收获三年。
于是这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农业的另一个大项目——牲畜选种繁育的基地。
赛马活动的兴盛,国家鼓励养马的政策,新式马匹培养方式和现代化马场的成熟,让马匹的培养成为了方兴未艾的事业。
就如同后世土豪们热衷于收藏豪车那样,名马,是现在勋贵们身份的象征。
以前骐骥院里才能出现的五尺八寸骏马,现在在尉氏比比皆是。
赵顼特意在尉氏开辟了一个赛马场,还成立了马术行会,亲自担任会首,每过一段时间,这里就会举行贵族们的酒会和赛马会。
马会还带有博彩的性质,也是皇宋慈善基金的一笔大收益来源,马会上的勋贵们端着jīng美玻璃杯,硅胶过滤后的葡萄酒,吃着jīng致的烘烤小点心,嘴里开口闭口就是什么“谱系”“纯种”“速度因子”“耐力因子”等专业名词,就跟那马是他们亲手养大的一样。
除此之外,尉氏蓬勃发展的,还有生猪产业,畜力用牛和乳牛产业。
所有的这些东西,最好的都在苏家,在四通商号。
很多东西还是国家机密,苏家庄子边上的几栋大楼,都有卫兵看守,隶属天武新军,由皇城司直接明目张胆地监督。
传言里那里边有干犯天机的秘术,只需要用稻草扎成牲畜模样施法,一夜之后,便能够让庄上所有的母畜怀上马驹牛犊羊羔猪仔。
猜测得虽然不中,却也错得不远。
一路过来,除了绿地,惠民河边还有许多的风车,水车。
冬小麦已经出苗,进入了疯狂的生长期,如今麦饭这种不好吃难消化的东西,已经彻底告别了京畿十六县百姓们的餐桌。
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的大馒头,煎饼,面条,春日里甚至还能美美地包上一顿荠菜饺子。
这都是那些风车和水车的功劳。
经过发酵,再tiáo整酸碱度的面团做出的食品,从难消化难吸收变成松软可口营养丰富,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以前,面粉是上流社会才能享用,民间多食麦饭,唐代张鷟所撰的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中记载,曹怀瞬兵败的时候“遗却麦饭,首尾千里,地上尺余。”
要加工,就需要人力,磨面筛选也耗费功夫。
直到有了无需大量人力的自动化机械出现,才算是迈过了这个坎,面粉,终于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节约了人力,还节约了粮食。
一斤面粉蒸出八个大馒头,能够供一个壮汉吃两天。
将大部分咀嚼的工作交给石磨,大部分消化的工作交给酵母,食物的吸收转化率大大提高。
而剩下的难于消化麸皮,可以成为禽畜的添加饲料,还能成为四通商号收购的物资,一点都亏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