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苏油鼓励道:“这还是乘坐的夔州型大船,要是渔民那种小舢板,呵呵呵……哎哟怎么上岸了还要吐……”
整个岛上都飘满了鱼腥味,晏几道看着挑着鱼担子兴高采烈往滩上走的渔村百姓们:“少保这是功德无量啊……”
苏油说道:“还得再加工,好在两浙路不缺盐,咱盐腌风干后,给它卖到内地去!你知道不?我在蜀中的时候,哪户人家宴席上要出现一道海带炖鸭子,都要哄传好一阵的!”
晏几道点头:“海藻也是药材……”
苏油笑道:“正是,食用海带,可以防止瘿瘤,此等好东西,怎么能海滨之民独享?”
一船鱼有数万斤,够岛上人家忙活一阵的,苏油对前来迎接的县令说道:“先去你衙门里坐坐吧。”
县令连忙上前施礼:“昌国县令龙继才,恭迎少保。少保给我们昌国百姓送来这份大礼,阖县官民,铭感五内……”
苏油说道:“客套话就别多说了,赶紧将郑介夫送去找张床躺一躺,啊不对,行文里面要写成编管,等我考察完再带他回杭州戴罪立功。”
县令抽了抽嘴角,招了招手:“浪生,浪生过来将郑先生抬我家去躺一会儿。”
浪生还不乐意:“我这边正忙着呢……”
县令上去就是一脚:“还使唤不动你了!赶紧!”
苏油倒是看得乐了:“治下百姓敢顶嘴,你这县令当得不错。”
龙继才脑门上汗都下来了:“都乡里乡亲的……辈儿上论我是他三叔……”
别地为官,是大宋的通制,不过昌国这样的地方估计没有外人愿意过来,想来这龙继才也是朝廷临时提拔的无奈之举,就和苏元贞差不多的那种路数。
苏油笑道:“我是真的夸你,官威官体,从来不在外表,都在人心里边。”
“是是是……”龙继才这才抹去了脑门上的汗:“请少保移步。我们入衙细叙……”
昌国县也有上千户的人家,除了渔业,还有盐业,农业,还有和高丽日本的转手贸易行业。
岛屿的小石板街道两边,都是商铺,主要商品叫鲞。
鲞就是大石首鱼干,从背上剖开摊晒成葵扇状。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盐腌制过的,颜色金黄,叫黄鲞,是上品。一种是海水洗净直接晒制的,有些臭,是下品。
当然也有偏偏稀罕这下品的重口,那又是没处说理去了。
因此整条街道上,全都是鱼腥味。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干货,包括虾干,干贝,干鲍之类,价格简直便宜得让苏油瞠目结舌,品种也有好几十种。
岛上还有不少高丽人,明州市舶司规矩大,他们干脆在这里做批发,店铺里边主要是纸张,瓷器。
苏油找了家高丽店,认真看了瓷器圈足。
烧制温度不高,釉色还算不错,类似龙泉的天青,秘色,不过更加淡,拿去唬蕃商还行,用在宋朝中低端市场也不错,但是成色还进不了樊楼,方知味那样的地方。
龙泉窑口苏油正在改造,雪白底足圈子,声音清亮如罄,颜色艳丽的薄胎高温瓷眼看就要出来了。
宜兴青瓷窑也开始建造,不知道会对浙江瓷器市场造成什么冲击。
至于紫砂陶这种返璞归真的高端货色,苏油也不指望老外们能懂其中的意趣。





苏厨 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
第七百四十八章招募
昌国县衙门很破,龙继才自己都不去,干脆就在家中办公。
院子还算不错,迎面照壁还用碎贝壳装饰过,也算是因地制宜。
书房里的陈设就有不少上品的高丽瓷,主要是浅蓝色和淡绿色,摆放得宜,如今看上去还不错。
一路行来,苏油对龙继才这个县令居然还心生了一丝嫉妒。
阳光沙滩海浪县人长,让他来过,能把这好日子过出花儿来。
龙继才搬来户籍田亩簿册,供苏油看查。
这个小县,其实收益胜过了大宋境内大部分县城,靠海吃海,老百姓们的日子至少还过得去。
只不过靠海吃海也是高危行业,家家户户都有死在风浪中的丁男。
苏油叹气:“实在不行,转运司拨款,在岛上建座塔吧,一来算是镇海祈福,二来回转的海船,也能多一个航标。”
龙继才感激涕零:“多谢少保关怀。”
苏油继续说道:“盐的产量偏低,下品白鲞利润不高,品质也不地道,石首鱼本来是很好的海产,不能因为盐的供给不足给浪费了。”
龙继才有些害怕:“朝廷榷务有定额的……”
苏油说道:“老龙,人这心思得活啊,黄鲞为什么卖得好?不就是因为它除了味道好,能代替盐使用,也是部分功能?当年我在眉山搞酱菜,酱油,豆瓣,豆豉,不就是为了让蜀中盐能够变相地穿州过府?守着这么块肥田受穷,不是傻吗?”
龙继才都傻了,啥意思?少保你这是在教我如何钻你转运司的空子?你可是正把着漕帅的印信呢!
苏油笑了:“你不用这样看我,朝中诸公为国揽财,恨不能老百姓每一根针,都是国家卖给他们的才好。这种思路,只能把百姓越搞越穷,最后国家想卖一根针都卖不出去。”
“我不一样,我鼓励你们自己做买卖,搞生产。而我,只管收税。你们赚得越多,我就收得越多。”
“只要你们不偷税漏税,不以次充好,正常的生产和贸易行为,我不但鼓励,还要给你们提供保护。”
“现在浙中盐禁,已经算是半开了,王相公正在奏请驰铜禁。”
“那就抓住朝廷仁政,好好干。就算几年后朝廷说不让干了,让走回老路,起码也能带着乡亲们赚了几年的松快钱嘛!”
“不过高丽人你得给我看紧了,逃税走私,一经查到就严办!规矩再松,那也是规矩。明白了吗?”
龙继才拱手:“明公只要许我昌国任意出盐自供水产加工所用,龙继才就算粉身碎骨,也要给明公把好关。”
苏油笑道:“希望你们早点富起来,然后买上这次我开来的那种大船,有了那种船,你们在海上讨生活,才更加轻松,更加安全。”
“就你们现在这样,危险系数这么高,我就是想让你们施行海事联保,那也不够赔付啊!”
龙继才小心翼翼地询问:“少保,那种船,现在造价几何?”
苏油说道:“夔州型是三千料大船,用来打鱼太大了,价钱也太贵。你们一个县,有几个千料的眉山型便差不多。”
“不过此次前来不是要卖船给你们,而是让你们看看这三千料的夔州型。然后问问,各家各户,有没有心思送自家子弟在这种船,还有更大的五千料杭州型巨舶上服役?要买船,那也先得学会驾驶嘛!”
龙继才一拍大腿跳了起来:“这种好事我昌国当仁不让!岛上子弟们便多是下海,但小舟经不起风浪,年年都有翻覆事件发生。”
说完对苏油深施一礼:“继才代昌国父老,拜谢少保大恩!”
海运的收益,龙继才这昌国坐地虎当然明白得很,族中子弟上了夔州型,这就是打下了海运世家的基础。
虽然几十年内可能无法与钱家,四通这些大擘相比,但是等到一代海洋子弟成长起来,他龙继才在族谱上的用字,都得要大上一号!
苏油说道:“那今晚你就找岛上大族商议,明日张榜招募。”
“此次出航不是小打小闹,是两浙路转运司,杭州市舶司,四通商号海运司,两浙路海事行会,钱氏海事保全,皇宋银行一起组织的lián hé xing dong。”
“昌国子弟经年行走风涛之中,不是郑介夫那种见水就先吐一回的旱鸭子,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这就是昌国龙氏的立族之基!”
龙继才激动惨了:“我现在就去找族长!”
“那你快去,厨房在哪儿?我去看看……”
海岛也不是没有土地,昌国县可不小,不但土地肥沃,农产品相当丰富。
尤其是滨海散养的吃螺贝长大的鸭子,以及相比内陆那些缺盐的同类,幸福得不要不要的山羊,也都是这里的好物产。
因此当苏油来到厨房tou kui,发现龙家管家正在咋咋乎乎招呼厨房里边弄鸭子和羊肉的时候,终于有些不乐意了。
“到了昌国还不给我吃海鲜,你们是不是太残忍了?”
管家回头:“哎哟少保!你大贵人怎么能来这种地方?老爷他……”
苏油理直气壮:“这幸好来了,不来都不知道你们没打算给我吃海鲜!”
管家赶紧解释:“那些东西不值钱,老爷说今天要給少保安排油大些的菜!”
“他那是胡闹!”
管家还想说话,苏油挥手:“得了,我来写火单,你们照着火单做。”
“呃……少保,什么叫火单?”
苏油一肚子没好气:“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不多一会儿,苏油从书房回来了,拿着一张宣纸:“照这个来!”
管家接过来一看,和厨师面面相觑:“少保,清蒸油炸炖都好说,这……这干烧油焖和滑炒,这这……是什么说道?”
苏油明白了:“等等啊!食材处理好都别乱动啊!等我回来才能动手!”
不多一阵,苏油回来了,还带着夔州型渔船上的厨子。
船厨是小妹体恤三哥,特意拜托狗剩从老家眉山请出来的,如今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了,不过在苏油面前乖得跟猫一样。
不是因为苏油位高权重,只是因为他老爹现在成天开口闭口就是:“想当年探花郎指点俺做泡菜的时候……想当年探花郎指点俺蒸永春露的时候……想当年探花郎指点俺泡豆豉的时候……”
对的,所以辈分上论船厨得管苏油叫师大爷,他就是苏油五岁进城时,程家那个周大厨的儿子。
当年周大厨和苏小油可是合作了不少经典菜式,如今周大厨已经是蜀中菜系方知味酒楼的元老供奉了。
苏油对厨子们笑道:“刚刚把船上的伙房洗劫了,来来来这是豆豉,这是生抽,这是老抽,等等……哎呀我怎么把那玩意儿给忘了?!”
转身一把抓住管家:“岛上有没有做蚝干,瑶柱,干鲍的人家?”
管家点头:“有。”
苏油对船厨说道:“周二你跟着你爹学了这么久,又一直跟着三爷跑海,火单上的菜色都清楚怎么做吧?”
船厨点头:“你等着瞧好吧少爷!”
苏油说道:“那你来指点他们,我跟管家先有点事儿出去一趟。”




苏厨 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
第七百四十九章三娘
县郊一处低矮茅屋的旁边,一个衣服上打着补丁的妇人,正在对自家孩子说道:“五儿,将这些熟蚝拿去晒上。”
管家一路跟苏油介绍这家人的情况:“少保,昌国县这样的寡妇还不少,男人出海没在了外头,家里边的生计一下子就艰难了……喏,看,就在那边,那是龙三娘。丈夫去后,就靠在海边采贝做干养活一家子人。”
“不过三娘的手艺没话说,人也勤快,东西弄得干净还舍得下盐,所以她家的干货,那是岛上一等一的。”
然后又对着草屋那边喊:“三娘,三娘少保来看你来了!”
妇人正在看火,从几口大陶缸里边往外捞煮透的牡蛎,闻言拿围裙擦了擦手:“他叔来了,家里坐。少保兄弟是吧,家里简陋让你见笑,你这趟是来我家收蚝干的还是收干贝的?随便看。”
敢情这位不知道少保是官名。
管家吓坏了:“哎哟三娘你可别瞎说,少保乃是朝中二品,整个浙江路吃喝拉撒,那都该归少保管!”
说完自己也拿不定,又扭头对苏油拱手:“少保,是这样滴哈?”
苏油也是个没脾气的,还耐着性子解释:“也不全是,名义两浙路还有提刑司管理法务,提举常平司管理粮仓,和转运司算是三司共治。你跟你老爷多久了?这都不知道?”
管家“嗨”了一声:“怕是老爷他自己都……”
想想还是不说为妙,赶紧转移话题:“三娘,少保给咱昌国百姓送来一船鱼,老渔头正在起着,估摸着一会儿也会给你家送过来。”
说完又摸了摸边上那个七八岁孩子的脑袋:“今晚五儿也有口福了。”手机端::
三娘瘪了瘪嘴,心想一船鱼几百斤,送一县的人,亏了这个什么少保想得出来。
不过还是蹲了蹲身子:“民妇见过少保。”
这就相当不错了,多数老百姓见到这么大官,一般都是唯唯诺诺先吓半死的,三娘的表现属于无知者无畏,外加苏油这个官实在是不怎么看怎么像大兄弟。
苏油看着陶缸里边的浓汤:“这是熬了多久的了?”
三娘不明白苏油的意思:“忙活一上午了,这活计虽然简单,但是我家的蛤,贝比别家的料理得干净。”
五儿问道:“叔叔你是要买我家的蚝干吗?我去给你拿……”
不等苏油答话,五儿就飞奔进屋子里,取来一个簸箕:“叔你看,这都是我家烘晒的干货,都不赖的,叔你就买点吧……”
说完可怜巴巴地捧着簸箕看着苏油:“要不叔你先尝尝……我娘很辛苦才做出来的……可以直接吃的……”
簸箕里的干贝,干蚝,淡菜,瑶柱,虾干,虾仁,鱼干分了好多种,非常的干净不说,还非常的好看。
三娘赶紧将五儿拖回来:“五儿你别闹,这是官人,不是来家里买东西的。”
苏油心里有些酸楚,拈起一枚虾仁放进嘴里,一股新鲜咸甜的口味顿时充满口腔:“好东西啊……”
抬头对三娘问道:“这些东西,家里还有多少?”
三娘扯着五儿:“官人你别听五儿瞎说,你要的话,送你就是了。”
苏油伸手摸了摸五儿的脑袋:“这么小就帮家里干活,以后必定是个能耐的。到时候可要记得今天你娘是如何将你拉扯大,不能忘记了哟。”
五儿点头:“嗯,我要给娘买好多好吃的。”
苏油笑道:“那你们继续干活吧,三娘,平日里烫熟海鲜后,这汤汁是如何处理的?”
三娘“啊”了一声:“自然是倒掉啊,这水我家每日都要换的,东西绝对干净!”
苏油说道:“那你今天试试别倒,烫完之后将它熬浓,我估计约莫半天时间吧,收浓之后,将浆汁取来给我看看,记得时时搅拌别弄糊。”
三娘看着这个古怪的官人,不知道他这是要干什么。
管家赶紧说道:“少保是天上文曲下凡,让你做你就照做,可不敢耽误。对哟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少保刚刚随手就打了上万斤鱼,那一船……老渔头都快要乐颠了!”
“啊?”三娘都吓着了,眼前这位怕不真是神仙:“上万斤?!”
管家说道:“总之少保让你做什么,那绝对是抬举,你可得料理精细了,记得晚些将东西送来!”
“诶!”三娘赶紧答应:“那他叔不再坐会儿了?”
“不了,少保多少事情要料理,一刻都耽误不得,五儿改天叔再来看你啊!”
待得两人回到龙继才宅子里,整个院儿里的香味都已经起来了。
龙继才跟几个老头,早已经在这里候着了。
见到苏油,龙继才过来施礼:“少保,这就是岛上几个家族的族长。你刚刚……”
苏油笑道:“刚刚想到一样东西,或许可以在你们这里做起来,便去找了行家。”
管家说道:“老爷,刚刚陪少保去了趟三娘家。”
苏油说道:“三娘家里的东西,全要了。我还正发愁没东西往汴京送呢,等运过去刚好是年节上,正好!”
海鲜可是发奶的好东西,到时候家里老二也快要出生了,可得提前准备着。
龙继才拱手:“少保仁善,三娘一个人带着好几个孩子,性子还倔,唉……”
苏油奇怪:“没见着其它娃子啊?”
管家说道:“多半都在礁石上挖蚝呢!”
苏油叹了口气,又与几个老人家见了礼,又问龙继才:“介夫先生起来了没有?”
龙继才摇头:“没,还躺着呢。”电脑端::
苏油说道:“还真是让他受了大罪,一会儿给他弄一锅海鲜粥。”
话说到这里,张散与晏几道也回来了,同来的还有一位高丽官员,一位和尚。
见到苏油,高丽官员满眼都是小星星:“高丽使节金悌,拜见上国贤臣少保大人。”
苏油还礼:“哟,金大使也在这岛上?我知道你,大苏通判杭州的时候,信中提到过。”
金悌觉得好光荣哦:“此番出使大宋,乃是奉主君之命,感谢大宋赐予九经,子史,白菜萝卜……”
苏油抬手制止,看着金悌似笑非笑地说道:“停!前几样倒还罢了,金大使,什么时候大宋赐给你们白菜和萝卜了?”
金悌没能糊弄过关,脸上有些发烫:“这个,是国原公家贵人一时兴起,带去下国的。如今第一季收成已经下来,果然是上邦的好物产……”
苏油抬手:“等一下,谁是国原公家贵人?你说清楚。”
金悌拱手:“就是贵国傅旋之的女公子,随其父前往高丽后,她将从汴京带去的种子交给京西百姓,又传授了种植之法,一季下来又得了不少的种子,如今正在抢种第二季。”
“高丽苦寒,冬日里只有腌桔梗之类度日,傅家进奉了这两样菜蔬,主上得知还可以作为冬储之后,大喜过望。”
“亲自做主命国原公纳为妾室,还命小臣来大宋答谢天朝所赐,说是高丽国民,尽皆感铭上邦恩泽。”
苏油摸了摸鼻子:“既然对贵国百姓有好处,那此事就不追究了,这位大师是……”
金悌脸又红了:“少保,恐怕还得给你添麻烦……”
见苏油又拿眼横他,金悌吓得都快要哭了:“我曾在子瞻先生身边,蒙诲数月……跟大先生关系很好的……少保你无论如何要帮帮忙啊……不然,不然我就回不去了……”
眼看着金悌膝下一软就要下跪,苏油赶紧扶住:“起来,先说说是怎么回事儿。”




苏厨 第七百五十章 海鲜
第七百五十章海鲜
年轻和尚对着苏油施了一礼:“下国僧人义天,礼见少保大人。少保的事迹,小僧久仰了。”
张散笑道:“义天与少爷相似,自幼超悟,读书属辞;稍长行艺,俨若成人。高丽人很喜欢他,你们一定谈得来的。”
难道这位也是穿越的?苏油赶紧行礼:“高丽号称小中华,我也一直想见见其国的精英,欢迎大师来我大宋。”
金悌赶紧摆手:“欢迎不得欢迎不得。”
苏油真有些怒了:“金大使,你这是闹哪样?”
金悌脑门上汗都下来了,哭丧着脸道:“僧统乃君上与仁睿王后之子,十一岁有出世志,王上嘉其志,诏高丽王师烂圆为其祝发,并令随师出居灵通寺,为国作福田利益。”
“四年后,受封广智开宗弘真佑世僧统。”
靠,原来这娃是王子!苏油奇怪了:“既是贵国王子,又是宗教领袖,为何你说我大宋欢迎不得?”
金悌感觉自己都快被坑死了:“大僧统此行未获王命,他,他是私藏在使节船中来到这里的!小臣,小臣如今已经写好奏报,让快船回返高丽,听候大王处置……”
说完突然跪下叩头:“大苏先生真是我老师,还送过我诗文;张太居也是下臣至交;小苏少保贤名远播高丽,只要你发一句话,王上肯定不会追究我失察之罪。少保,看在大先生面上,你要救救我啊……太居!太居你帮我说说话啊……”
张散笑道:“少爷,金大使第一次访宋,就是搭乘我的船来的杭州,当时大先生还是通判,他说的都是事实。”
苏油这才将金悌扶起来:“贵国主上宽仁睿智,不会过于怪罪于你的。不过未获王命偷渡来朝,此事于礼不合。僧统,你为何要这么做?”
义天如今才十九岁,是个一表人才的漂亮和尚,宣了一声佛号:“国师这两年病情日重,义天独自承担华严学讲,研经弘法,常觉义理未明,领悟未清。因此想来中国求学华严经藏,回去后弘法利生,解脱百姓。”
“之前义天多次求请父王,父王都以身份尊贵,风涛险恶为由拒绝,因此这次,我就偷偷扮作水手,上了金大使的船。”
苏油叹气道:“我这忙得都还没怎么在杭州落过脚……不过你放心,大苏在杭州,和尚朋友那是多得数不清,满足你这个愿望应该轻而易举……”
金悌赶紧在一边咳嗽。
苏油笑道:“不过此事的确于礼不合,我看不如这样——昌国小县,不足以接待高丽王子,待我此间事了,便请大僧统与我一同前往杭州,寻一间寺庙住下如何?”
“闲暇时与高僧交流,你们出家人住在一起,习惯上头也方便。”
义天合什施礼:“只要能求得佛法,义天哪里都去得。”
苏油说道:“不过到了杭州,寻好寺庙,就不得再离寺。待到你父亲的国书过来,我们再根据他的意见,决定下一步行止好吗?”
义天终于露出一丝微笑:“一切听从少保安排。”
苏油又转头看向可怜巴巴的金悌:“贵使也不用担心,我自会写信与贵国国主解释此事。上师孜孜不倦追求经义,其行令人感动,也显示出贵国文教的昌盛。”
1...266267268269270...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