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所谓三山五岳,十三洲府,群山大川,河渎江淮,一一在昭德帝心中浮现。
此刻,三名翰林院学士,矗立在玉阶之下。
听着昭德帝的赞叹,三人内心压抑着的踊跃,又有几人可知?
一十三载的辛苦,为的还不是这一刻,天子的厚恩赏酬。
翰林院大学士徐世温,道:“陛下,此图为昭德大典总纲图谱,卷长一百一十一丈,宽三丈三尺三寸。大典历时一十三载,以山水、人物、水经、山经批注。合四类一十三项,一百五十一大目,三千二百八十七小目。”
其他两位翰林学士,朱长河、李文悬二人,齐声道:“此图当为大越社稷山河图,吾等臣子毋敢擅专,望陛下御览朱批,以示臣下。”
所谓昭德大典,是昭德帝召集数以千百计的大儒学者,缴数十万古书籍论,费无数心思、民力,才编著成的一部宏图巨著。
其意在彰显,昭德盛世的文治武功。
大越一千三百载国祚,其正统地位,早已深入人心。
历数前朝,三百载一劫,五百载一难。唯有大越一朝几度起复,长青不衰。
而昭德帝欲成千古一帝,功业与太祖太宗相若,这文治武功自然是格外重要的一环。
昭德帝方润看着,这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绘制的山河社稷图,眸中带着一抹炽烈。
“昭德大典,千古唯一。”
方润感慨,道:“吾大越拥一十三州,治亿万黎民。今日始知,社稷山河之重耶!”
“好!好!好啊!”
昭德帝龙颜大悦,老迈的身躯,仿佛愈发的挺拔。
这时,翰林大学士徐世闻进言,道:“陛下,臣等一十三载心血,方成此图,臣奏请陛下赐予帝墨,用以传诸后世天子。”
朱长河、李文悬二翰林,也同时伏身,道:“臣等,奏请陛下赐予帝墨,传诸后世天子观瞻。”
一旦昭德帝亲自书写帝墨,那这一副昭德大典的总纲,大越山河社稷图。其中所代表的含义,立即就会截然不同。
这是后世帝王,才能御览之物!
昭德帝畅然一笑:“是啊……此之宏伟,当冠盖诸古,传后世子孙,定名垂万代。”
“来,给朕铺开此图!”
昭德帝示意一声,两名内侍各矗一方,伸手小心翼翼的,将这一卷山河社稷堪舆图,徐徐卷开。
看着自玉阶,一直通到大明宫门前的堪舆图。
昭德帝兀自感慨:“好啊……好啊……此乃千古一图,万古长存!”
“来,给朕上墨,朕要亲赐其名。”
一名内侍上前,双手捧着一支金笔,浮着金龙雕纹,是最上乘的狼毫笔。
昭德帝乘着兴致,大手一挥,几个方正大字,跃然于堪舆图上。
昭德开元,盛世堪舆!
这八个大字施以金粉,每一字间都透着一股苍劲之力。
方润呓语:“此图,可承万代。”
毕竟,这堪舆图是由百载蚕丝编制,柔韧性上乘。具有防腐、防潮、防虫之效。便是存留一、两千载,都如同崭新一般。
“臣等,谢陛下隆恩!”徐世闻,朱长河,李文悬三人,上额触地,高声谢恩。
昭德帝面上含笑,看着自己落笔,写下的八个金字,久久不曾动弹。
…………
冥土阴世,
大越龙庭!
“好一个昭德开元,盛世堪舆!”
一尊帝君配白玉圭,着青玉带,面露笑意,赞叹了一声。
“确实好气魄,开元……开元……”
另外一尊英武帝君,气息犹如万马奔腾,感慨着:“此子,有此心此志,其帝业或不在吾等之下啊!”
一尊中年帝君畅然一笑:“哈哈哈……毕竟是宗室中,第七位中兴天子。荡平天下诸藩,再造方氏社稷。这等大成就,在诸代帝裔中,也只有有七、八位,能与之比肩。”
“如此人物,有此峥嵘之象,也是应当。”
这是一方九重帝台,一尊尊帝君,按着气运多寡,坐于帝台一角。
九重帝台最高处,三千璎珞绽开,一尊虚实相间的身影,正襟端坐,俯瞰着龙庭中的一应诸事。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一百二十八朝天子,就有一百二十八朝臣子。
除了昭德帝一朝的臣子,因为昭德帝阳寿未尽,没有服饰于昭德帝旁。其他臣子们俱然井然有序,矗立于各自君主身畔。
太宗帝声音淡漠:“昭德阳寿将尽,汝等商颐一番,该遣何人前往接引?”
诸多帝君面面相觑,看了看圆光中显现的阳世景象。正是昭德帝志得意满,壮志满酬之时。
不时,一尊青年鬼神出列,周匝纯正白光散溢凛凛神威。
他躬身一礼,道:“昭德帝阳寿尽矣,微臣愿往接引,一全君臣之恩。”
这青年鬼神,是昭德帝起于青萍微末之时的谋臣幕僚,是当初的班底人物,可谓从龙元老。只可惜其福薄早逝,身陨于沙场流矢之下,无缘公侯之位。
但历昭德一朝,时时加封、恩赏不绝,让青年鬼神的位格,一路水涨船高,有了白赤之格。
太宗帝眼睑微垂,一缕淡淡金色跳动,道:“嗯……去吧,”
“喏!”
这青年鬼神躬身,徐徐退下。
太宗帝威严道:“诸位,吾等得太祖赐予金书玉券,享香火愿力,已有一千二百载。蒙太祖庇佑,吾等多有臻达赤敕上层者,为阴世鬼帝绝颠。”
由于荀少彧,把大成世界的神道法门,经过一定细节上的修改,传授于大越龙庭的诸多鬼帝们,俨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虽然大成世界以官阶品级,定论神道品阶,但荀少彧直接以赤、金、青、紫四等神道,应上、中、下三层细微划分。
此时的龙庭鬼帝们,除了哀帝、炀帝等大权旁落的天子,其他天子最少也有赤敕中层之上的修为。
而经过二、三百年的积累,有着如此庞大的势力,大越龙庭搅动冥土风云,甚至惹得地君出手,也让荀少彧直接迫退。
如今的大越龙庭,阳世有着千载基业,阴世更是所向披靡,就连地君等闲也不敢招惹,已是一方庞然大物了。
太宗帝古波不惊,道:“但是,太祖早就言明,这方世界最能只能达到赤敕,想要证就金身,白日显形无碍,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除非天地允许,否则一时不证金身,吾等终归要有魂归天地的一日的!”
在坐历代越帝闻言,各个神容凝重。
毕竟,得到的越多,就越发的不想失去。
在坐历代越帝,可谓是龙庭中真正的主人,大越千载不灭,他们历经千载不死。
然而,哪怕最为昏庸无能的越帝,也都明白一个过犹不及的道理。
方氏已经坐了一千三百年的江山,至多还会有一二百年气数,却绝不会有万代不易的铁桶江山。
一千三百载的气数,可谓是此方天地,国祚最为绵长的朝代。
而证不得金身,哪怕他们个个赤敕上层,也奈何不得这方天地的意志。一旦阴寿耗尽,只有魂飞魄散一种结果。
太宗帝声音中,酝酿着一抹释然:“太祖有言,山无常势,水无常势,吾等苦盼已久的天地变革,终于要来了。既然,这方天地没有赤敕之位,吾等就自己辟开一条金敕之路。”
“如今,吾等时机终于到了!”
轰——
听得太宗的话,在场诸帝哗然。
“金敕!”
须知,此世虽有着,类似一十三地君这般的伪金敕,持有金敕位业的力量,寿命仍旧与正常鬼王无二,无有一丝一毫的延长。
达到他们这般境地,对于金敕也多有猜想,甚至不乏一种触摸金敕之道的方法。只是都非正途,位格不得升华。
“为太祖贺!”
“为太祖贺!”
“为太祖贺!”
在坐的越帝畅然,纷纷高举杯爵,向九重龙台上的那一道虚影,遥遥贺道。
那一道虚影,是荀少彧留在此世,唯一的一道影像。
诸多鬼帝的cān bài,触动了这一尊虚影。
吟——
吟——
突然,太宗帝面露惊诧,耳畔回响的龙吟,让他几欲失态。
只见,那一道虚影赤光浓郁,一抹金色璀璨而生,悬挂在人影头顶,让人有若直视太阳的感觉。
倏然,太宗帝感到一抹凉意:“这是,太祖?”
金色璀璨之中,那是一头五爪赤龙之相,跃然显露在他的面前。
这一头五爪赤龙腾云驾雾,长长的龙须随风抖动,雄壮伟岸的龙躯,令人不禁生出一股敬畏。
毕竟,大越是以火德起势,也是以火德掌天下。故而大越的祖龙,就是一头赤龙之形。
“吼!”
点点金光,自荀少彧身上溢出。荀少彧默然看着,一个个赤敕地祗陷落其中,神思恍惚不可自拔。
毕竟这一些金光,带着一些荀少彧对于金敕位业的感悟,尤为让赤敕地祗难以自拔。一不留神沉浸其中,只是自取灭亡罢了。
一缕缕金光由此大盛,点点金焱飘飞,赤龙化为人身,着帝冕服,戴平天冠。荀少彧坐在九重帝台至高,看着台中纷纷乱乱。
遥遥感受着,这一方世界的迫切,那是一种呼吸相应的迫切期待。
太宗帝率先cān bài:“儿臣,参见父皇!”
众多越帝见状,纷纷跪伏,道:“孙臣,参见祖皇!”
荀少彧扶手,眸中一片淡金,悠然开口道:“诸位,毋需多礼。”
他如今感受着,这一具鬼帝躯壳内,携带的沛然神力,一举一动都能撕裂阴世一角的伟岸力量,让他也不禁稍显沉迷。
“一千三百载国运,大越已达前所未有的巅峰,挫败历朝阴庭,除一十三地君神域,唯有吾大越龙庭镇压阴世冥土。”
一名名帝君面露自矜,纷纷起身相待。
“如今,吾大越历时千载岁月,底蕴积累,已至无以复加的程度。尔等晋升金敕,缺乏的非不是自身的资粮,而是世界的格局大势。”
“尔等,准备好了吗?”
荀少彧眸中金光一略,金敕业位堪于宗师相若,对于受了一千多年香火的荀少彧而言,一步越过金敕门槛,着实是太简单不过了。
但大越世界的压制,又让他无法直接越过。只能等着低等世界,完成晋升的刹那,压力松懈,才能一闯金敕之界。
“嘿……这已经不是吾个人晋升,而是是这一方天地,整个的晋升。”
一旦大越世界,有了金敕的等阶。那么,就等若在坐的帝君们,有了向‘天花板’冲击的,证就金敕的机会。
元始诸天 第一七五章虚空劫数
荀少彧身着帝冕,俊朗的面容,看向下方一众,神情激动的儿臣孙臣们:“世界位格拙升,非一朝一夕之功,尔等尚需按耐,整顿龙庭上下,勿要顾此失彼。”
此时的龙庭,历经一千三百载光阴洗礼,积攒了数以万计的名臣名将,化为一尊尊殿前鬼神。
而且,由于大越国祚绵长,天命在于大越一朝。而有着天道、人道气数青睐,大越龙庭的势力、实力之庞大,远远超乎任何一朝阴庭,任何一代鬼帝的想象。
其中赤敕地祗,在龙庭中固然地位不低,但也有千百之数;其下的白敕鬼神之属,更是何止万以计数。
这等庞大之极的势力,任意一尊地君直面,都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甚至唯有十三尊地君齐出,方能压下大越龙庭,这尊‘凶兽’搅起的的汹涌大势。
除非大越朝廷,惹得天怒神怨,人心尽丧。否则在世界跃升,天地精气活跃密集,较比以往何止数十倍的大环境下。有着数十、上百万大军镇压四方的大越朝廷,其根基也会愈发的不可动摇。
荀少彧暗道:“这,已经有了一缕神朝气象了!”
何谓神朝?
众神之朝,诸神之国,是为神朝!
主世界中的大殷,就是一方神朝、神国。能在大殷神都,位居高位的强人们,个中不乏武中神圣,亦或证就天人之道的大能力者。
可谓是出入有神魔,往来无凡俗!
当然,此时的大越朝廷,也只是初具一点神朝气象而已。想要成为似大殷一般的神朝,就算是世界跃升之后,天地容纳极限拓展。大越自身又传世逾过千载,正统威严深入亿万兆百姓的骨髓中,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岁,才能有着一线机会。
众多帝君伏首,道:“儿臣、孙臣,谨记祖龙教诲。”
这些历代帝君,或心比天高,或桀骜不驯,或气魄雄烈,更不乏一代雄主,但面对荀少彧之时,都面带拘谨之色,神态谦恭之极。
当然,让这些帝君如斯谦卑恭敬的,自然并非因着,那祖孙间的一点微薄的敦孺之情。
毕竟,最是无情帝王家,天家中的亲缘单薄得紧。个中不乏父杀子、子戮父、兄戕弟、弟谋兄的‘英果之君’。
哪怕荀少彧身为祖龙,一手开辟大越社稷,却不代表着他们这些‘英果之君’,能有甚么恭顺之心。
而唯一能让他们,如鹌鹑一般,噤若寒蝉的。只有荀少彧周匝,不时间溢散出的,那一股股讳莫如深的气息。
荀少彧蹙眉,道:“世界拙升时,天地间的演变,世界本源升华,大道轨迹愈发明显清晰。这在诸天万界,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尔等未来成就如何。在这段时间之内,或能见个分晓。”
言外之意,这一段的时日,关乎着在坐诸帝的未来前程,不可轻乎小觑。
诸位帝君纷纷道:“蒙祖龙教诲!”
毕竟,荀少彧的一番耳提面命之言,在其他世界而言,或许不过寥寥。但在这方懵懵懂懂的世界中,非是寻常鬼神可知。
荀少彧淡淡开口:“这一方天地变动,必然会引来天外干涉,有域外天魔出世。其短则三五十载,多有二三百年,就能得见端倪。”
所谓域外天魔,自然就是其他世界的强横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荀少彧也算得上一位域外天魔。只不过他在初入之时,有着石镜的遮掩,蒙蔽世界天心。才没在几方术数高人的推演中,暴露行藏痕迹,而且还趁势而起,做了一朝太祖,融入天心意识之中,成为此方世界的一部分。
荀少彧抬头望向远方,一双充斥着威慑的眸子,闪烁着金红掺杂之色。
“尔等,好生准备去吧……吾大越一千载的积累,是要在这一刻怒放,还是于这一刻烟消云散,就看尔等的应对了。”荀少彧心思重重,恍惚间见着世界深处,那莫可名状的天心意识。
一方世界的升格,绝无可能一帆风顺。毕竟浩瀚虚空宇宙,世界何止万万之数,不乏有掠夺诸多世界,以成就自身的强悍存在。而一方世界打破自身束缚,本源升格之时,定然会引来许多目光的窥伺。
一旦招惹来,过于强大的存在,就连荀少彧自己都不知道,自身能否囫囵着度过这一劫数。
而在他自身尚且顾之不急,何来余地理会龙庭诸帝。
“喏!”
“喏!”
“喏!”
一尊尊威严帝君,跪伏于地面,向着龙台九重,深深一拜。
高座九重龙台,荀少彧看着下方的历朝天子,不由呓语着:“也不知这一场天地大变,有几人得还,又有几人身陨?”
至于回归主世界,舍弃大越世界一切的想法,根本就不在荀少彧考虑之列。
毕竟危机、机遇并存,这执掌一方金敕世界的机会,就在荀少彧眼前摆着,荀少彧如何不敢一拼。
这等大机缘,说是一步登天也毫不为过,常人可遇而不可求,荀少彧岂会推却。
只要有了这一方金敕世界作为基本盘,【脱胎换骨】、【超凡入圣】二重境界,都只是必然。唯有【天人之道】这一重关隘,能让荀少彧微微停顿一下。
“这,就是吾成道之机啊!”
荀少彧心头转动着,一方金敕世界的好处,着实太大太大了。
甚至,他借着大越世界之势,未尝没有机会图谋大成世界,完成胸中的蓝图构想。
吟——
吟——
吟——
蓦然,一声声龙吟,引来诸帝的目光,也打断了荀少彧思绪。
只见,一头龙躯蜿蜒数十丈的赤龙,腾空飞入龙庭之内。其龙吟长啸不止,越过千百重宫阙,一头扎入九重龙台。
这一头赤龙化作丝丝赤气,一尊中年帝王,自赤色云气中走,正是昭德帝。
“孙臣,昭德,见过祖龙!”
“昭德,见过诸代先帝!”
由于身怀大越龙气,故而昭德寿尽之时,化为赤龙之相,径直入得冥土阴世。而且一入阴世冥土,其位格就是鬼神顶点,身居高位。
昭德目光炯炯,看着龙台至高的那一尊身影。哪怕这一尊身影,朦胧中看不清面容。
荀少彧淡然一笑,道:“昭德,你终于来了。”
昭德周身赤气盈盈,似如火焰交织,顿首道:“皇孙初入冥土,一时忘形失态,望祖龙恕皇孙无状之罪。”
荀少彧看着一身龙气高昂,由凡俗三魂七魄,直达赤敕位业的昭德帝,面上露出和煦笑意。
这一位昭德帝的底蕴之厚实,简直难以想象,不愧是几尊中兴明主之一。不但着天命在身,更有人道众望独揽,几乎立时有了仅次于太宗、宣宗、文帝、武帝,这几尊盛世之君的力量。
荀少彧稍稍抬手,安抚道:“昭德初入龙庭,不知阴世龙庭规矩,不知者不为罪。”
“……不知者不为罪!”
昭德帝垂头,沉声道:“孙臣,谢过祖龙宽宥。”
荀少彧道:“嗯,归位吧!”
昭德帝肃容一拜,道:“喏!”
只见这尊昭德帝,浑身赤气沸沸,一道赤龙真形咆哮而起,一分赤气化为一道赤色符箓,其余九分赤气,化作大、小数百缕之多,一一落入历代帝君、勋臣之手。
不少帝君、勋臣面露善意,冲着昭德帝徐徐颔首示意。
一尊五爪龙榻龙椅,自下方龙台处徐徐升腾。两侧各有数百、上千鬼神在一侧,恭敬的矗立着。
“臣等,躬请陛下归位!”
这一些皆是昭德一朝的名臣名将,俱是昭德帝的心腹之臣。此时入得冥土,也就是昭德帝的职司班子。
昭德帝道:“诸位,毋需多礼。”
…………
龙台朝会散去,荀少彧目送诸位帝君,踏出一重重龙台金阙。
他矗立良久,终于感叹一声:“一千多年的底蕴……这一方世界的时间流速,愈发接近于金敕位阶的世界了。”
大成世界、大越世界、主世界的虚实交替,时间交错的空虚感,让荀少彧颇感不适。
“不过,没想到……这一方世界的潜力,竟然真的如此之大!”不乏浓浓的惊叹,荀少彧环视周匝,一重重金碧辉煌的宫宇,构建了这一方龙庭之基。
“区区一方赤敕世界,竟然有了拙升金敕世界之机。其价值较之以往,递增了何止数十、上百倍。这等世界,简直百中无一!”
荀少彧能知道这些信息,石镜可谓居功甚伟。这一方神秘石镜中,或多或少有一着些,关乎世界等阶高低之类的秘闻。尤其是在石镜,铮铮跨入第七品之后。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其能够给予的信息,更是愈发的完整。
“诸天万界,固然世界万万以计,但真正能存在生命的,但有着金敕位格的,终究还是少数中的少数。”
荀少彧感受着世界的脉动,在这方世界的一千二百年之前,他就感受过这种脉动。也正是这一脉动的微妙促动,才让荀少彧真灵回归大越龙庭。
“大机缘,大造化!”
“人道功德,天道功德!”
身负亿万香火愿力,一点点汇聚间,化为点点金黄神光,浮悬于三尺之外。
更有周闸丝丝清光朦胧,让荀少彧的面庞,看来愈发的虚无缈然。
荀少彧此刻,身承人道万民之望,执掌天道大运中枢,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一举一动间,都带着一股莫然不可预的凛然天意。
“只是可惜,本质终究差一丝!”
哪怕此时荀少彧,堪称天命之之子,但距离真正的金敕,仍是差了一丝最重的本质。
而这方世界的本质,也只是金红而已。并非纯金之色,如何承载一尊本质纯金的存在。
荀少彧呓语着:“这一丝瑕疵,莫非就是吾,应对劫数的一线生机所在?”
正所谓得大机缘,应大劫数!
天地精气淤积涌动,世界劫数暴发。茫茫虚空宇宙中,自有临近的这一方世界的某些存在,化为域外天魔,降临此方天地。
而这,也正是这方天地,需要经历的一次重要蜕变,成龙成蛇在此一举。
荀少彧默然坐在龙椅上,呢喃自语:“对吾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契机……毕竟,执掌一方金敕世界,何其之难也!”
先不提荀少彧自身,有没有降伏金敕世界的神通,单单寻觅一方金敕世界,在万万世界中的一粒沙烁,犹如大海捞针似的,想找也没得找。
而且就算侥幸找得到,以一方金敕世界的体量,只是稍稍动弹一二,就能生生压死他。
“但,若是这一方世界,尚处于赤敕之时,吾就将其炼为己用,待到其升格金敕,又是该是何等大的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