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毕竟……吾想要的,可是那万世一系的名位。那几位真的要是敢给,吾才要犹疑不决呢。”
荀少彧面上带着笑意,低声自语着。
他的其他条件,对于诸位地君而言,虽有切肤之痛,但到底没到厉害关系,或许算得勉强容忍之列。
但他竟然想要染指万世一系的名位,让大越万代千秋,国运嵌入天命之中,与世同存同在,这就让地君们无法接受了。
毕竟,有着人道眷顾的荀少彧,可是有着力压金敕一筹的修为。
而且地君们是不会放任,荀少彧长期把持人道,压在他们头上的。
这一千多年来,地君们的手段频出,不乏亲自下场,做一任潜龙种子,搅乱大越朝纲。让大越中兴之主,给生生杀回冥土的。
如此几次之后,让地君们对与大越的忌惮,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荀少彧低语,道:“只是,给或不给,对吾而言又有何区别,无非只是早晚而已。”
对于大越世界的主导权,荀少彧早已志在必得。任何人想要做拦路虎,也要看看够不够荀少彧一人捏的。
“哼……十三地君之数,太多了……着实太多了。”
“分散了天地quán bing,散乱了阴阳秩序,还缺少成效。尚且不如,让吾一揽乾坤山河,再造这阴阳秩序。”
荀少彧身后圆光,似有若无间,孕育着一尊尊法相。
这一尊尊法相,皆是高冠博古,身着玄衮帝袍,配阴敕玉带,踏黑靴墨幽,身畔各具异象沉浮。
荀少彧低声笑着:“彼能取而代之,吾这十大阎罗法身,想必也有资格,让他们惊一下了。”
一股股鬼气,在这十尊法身上,徐徐溢散开来。各自具备的神韵,受万万黎民供养,已经化为一尊真正的神祗。
以十殿阎罗天子之躯,是荀少彧再造阴司冥土秩序,定鼎阴阳清浊的大杀器。
既然,地君高据冥土顶点,有着自古以来,无人可以贬谪的正统。那么荀少彧就自己想办法,让这正统地位动摇。
这十殿阎罗天子,第一殿秦广王、第二殿楚江王、第三殿宋帝王、第四殿仵官王、第五殿阎罗王、第六殿卞城王、第七殿泰山王、第八殿都市王、第九殿平等王、第十殿转轮王,各具鬼势泛泛。十大阎罗天子,盘踞于圆光中,鼓荡着的凛然鬼气,一如大河席卷般令人摄服。
十尊阎罗天子神采各异,或神采飞扬,或性情内敛,各自都踩踏着一重鬼云碧色。
荀少彧稳坐正中,享十殿阎罗天子朝拜之象。
这几尊阎罗天子法身,皆是荀少彧假借众生香火,生生捏造出的一尊法身,具有着镇幽冥,定清浊之功。
“只是不知,他们几位看着吾的阎罗法身时,又会是如何神情?”
“哈哈哈……想必,一定会很有趣的。”
…………
帝宫!
嘭——
帝肆坐上帝位,望着下方青渔,冷笑不已,道:“万世一系?他的胃口,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确实,这万世一系的言论,让帝肆也给唬了一下。
不要说荀少彧只是阴庭之主,就是帝肆这位地君之首,想要让地君们承认万世一系,成事的可能,都尚在两可之间。
青渔恭敬的矗立着,道:“您看,吾该当如何作出回复?”
帝肆眉目怒睁:“万世一系……他倒真敢想!其他条件,还有些余地,唯独万世一系,万万没有他的机会。”
“天地尚有尽时,吾岂能让他如斯作为?”
“喏!”
青渔道人也不意外,只是深深做了一揖。
“小神再去探一探,他的心思……”
青渔的作用,也就仅限于此,帝肆自然明白。
帝肆冷淡道:“希望他能明白,吾等地君的底线。倘若事不可为,如何如何不能率先摄服一切,再造阴阳之世。”
帝肆心中杀机盈盈,荀少彧的‘贪得无厌’,让帝肆想干脆一点,全部解决问题。
轰——
倏然间,天地稍稍昏暗了一刹那。一颗流星闪烁幽幽豪光,伴随着一股冥土、阳世的剧烈摇晃,以及帝肆面上的惊变。
那一颗天外陨石,笔直的带着一道火光,划破平静的天际。拉着数十、上百丈般的烈焰,直接落入阳世、阴世交汇,五岳泰山边陲。
轰——
一尊火焰交织的存在,从陨石中走出,无数的陨石碎片,被震的一片散乱。
“这是,这方世界的甜美气息啊!”交织着贪婪,一尊宛若由岩浆组成的人形存在,发出了第一声感叹。
“这里,将会是吾等新的开始。”
遥遥望着泰山景象,火焰燃起一片大火,这生灵在火中漫步的景象。
“来的好快!”
帝肆面露阴沉,手指骨节凸出,捏的极为用力。
来自地君的quán bing,更让帝肆知道。那是不速之客们,来者不善的窥伺。
元始诸天 第一七八章乱象纷呈
大越,昌隆元年!
天落火石,流炎飞溅,焚地百余里。
时值妖人乱世,乱法,乱德,其白莲教、无生教、真空教等数十邪教,竞相起兵zào fǎn。
一时之间,‘帝失德行,气数将尽’之言,喧嚣于尘上。
几百股、几千股乱军尘烟,让这十三州遍地起烽烟。历经一百二十八朝的大越王朝,俨然有着摇摇欲坠之象。
通州官道,快马疾驰,这差役面皮涨红,用力抽打马臀,驿马吃痛之下,四条矫健马腿,卷起一道道烟尘。
“驾!驾!驾!”
这差役一身浅蓝短打,背着一件包裹,腰间布带上,插着三杆醒目的加急令旗。他手中马鞭不住抽下,其汗珠滴落鼻梁,混浊的汗水沾透衣衫。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差役心似火焚,快马加鞭之下,驿马踏蹄疾奔。
毕竟,他背上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事关通州七县邪教之事,是上峰指定了时日期限,必须送达的。便是有一毫一刻逾期,亦是抄家夷族的大罪。
簌!簌!簌!
倏然,官道两侧树林中,响起一声声箭鸣。
上百支倒勾箭,自林间乍然射出。入目之时,一片森森寒光,令人不绝一凛。
这差役奋力一拽缰绳,两只马蹄高高抬起,驿马长长的嘶叫一声。
噗呲——噗呲——
上百支箭矢,有小半落在驿马身上,大半插在地上。
差役一声怒吼,腰间朴刀出鞘,护着自身周匝,就势滚落马下。
“大胆妖人,尔等竟敢擅杀朝廷差役。”
差役又惊又怒,挥刀拨开几支箭矢。
“杀!”
数十白衣劲装汉子,自树林中窜出,个个面目冷峻,动作中带着一抹僵硬。
“白莲妖人,”这差役看着,几个白衣汉子胸前,那淡银丝线绣成的莲花,不由的倒退了几步。
随即,差役一咬牙,转身奋力逃跑。
“杀!”
“勿要走了这小役!”
一个个刀手疾步就追,步伐交错中,身影逐渐消逝在官道上。
…………
大越,玉京,
宫禁,尚书房!
一位面容稚嫩的少年帝王,正端坐在龙榻上,一笔一笔的批改着,从五湖四海送来的奏章。
昌隆帝面带戾气,一字一顿道:“江南,江北,江淮,河南,河东,河北,好一个处处烽烟,好一个烽火漫天,这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是朕德薄福浅,是朕不恤民生,还是朕年幼可欺?”
昌隆帝颤抖着手,紧紧握着朱批笔,面色阴沉如水。
“皇父在时,尔等尚不反,丞相在时,尔等亦不反。如今敢反,是因为当政的,是朕这个孺子吗?”
昌隆帝眸中杀机毕露,道:“李先生,”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内侍,大步上前,道:“老奴在,”
“拟旨,”
昌隆帝淡淡道:“江南者,天下赋税中枢重地,天下之富,三分盐利,七分江南。故而江南治乱,不可不为,不能不为。”
“着上将军、兵部右侍郎薛宁,为三军大都督,率定襄、豹韬、神机三军,荡平江南匪患。”
“喏!”
这老内侍笔走龙蛇,片刻间就将昌隆帝之言,规规矩矩的,书写于皇帛中。
“先生,劳烦您走一趟薛府,想必薛宁会明白朕的意思。”
昌隆帝以‘先生’之敬称,呼唤一位老内侍,而且这老内侍全然不似一般内侍,面白无须说话阴柔,反而满脸虬髯,说话中带着一股阳刚之气。
其种种可见,这一位老内侍的身份,在宫禁中尤为特殊。
老内侍垂头,道:“老奴知道了!”
“嗯……”
昌隆帝颔首,道:“先生一路小心。”
这老内侍能让昌隆帝依为心腹,甚至以‘先生’尊称,自然非是等闲之辈。
毕竟,昭德帝心思深沉,见惯了权臣、内宦勾结,架空皇权的例子。这一位作为昭德帝,留给辅佐幼帝的暗手,理所当然的,是昭德、昌隆两代君王,最为信重之人。
老内侍干涩,道:“陛下,您且放宽心,太祖太宗留下的万世基业,不是一二蟊贼,就能动摇的。”
“如此,功勋大臣不应,诸子百家不应,藩王诸侯不应,三座大山犹在,大越的天翻不了。”
昌隆帝道:“希望如此吧……”
由于昌隆帝过于年少,缺乏君王威权。故而一些功勋大将,就不乏阳奉阴违者。
而这位老内侍,曾侍奉四朝帝王,可谓老古董中的老古董,威望非比一般,是制衡朝中跋扈勋臣的不二之选。
望着老内侍一如孤松的背影,昌隆帝信手将朱批笔,置于幽檀木制的笔架上。
“多事之秋乎!”
“多事之秋耶?”
诺大的大越王朝,仿佛一根紧绷的弦,不断的承受着重负,不知何时才会崩断。
昌隆帝强自打起精神,看着案牍上,成摞的奏章,笑着摇了摇头。
不知何时,不知何地,朦朦胧胧中,昌隆帝耳畔,似乎回响着几声呼唤。
“臣等,请陛下移驾!”
昏昏沉沉的昌隆帝,无意识的张了张嘴,应了下来。
恍惚之间,昌隆帝置身于一处羊肠小道中,道路两旁枯草横生,一眼眼泉水中,蒸沸着黄色的水流。
昌隆帝换骨四周,不由警醒,道:“这是何处?”
由于昔年荀少彧夺天下之时,很是清洗了一批道门,掠得道书经卷何止万数。虽然皇室子弟身有龙气,修不得个中大道,养不得气,存不得精,但也不乏喜道好道之人,翻阅经卷道书。
故而,对于皇室身份,面对修道之人的优势劣势,全都了然于胸。
昌隆帝虽然年幼,但先帝昭德帝晚年慕长生之道,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知得人道九五,对修道人的压制。
故而,昌隆帝在看着眼前,似虚似幻的景象时,一直不改从容气度。
毕竟,就算是大妖巨魔,想要算计一尊人道九五,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一头一千三百载沉淀的赤龙,会让所有心怀叵测之徒,撞的头破血流,崩碎一口钢牙。
这就是知其深浅,因此昌隆帝才会无惧。
铛——
铛——
一连一十二响钟磬,羊肠小道道口,有数百侍者拱卫,一驾一十二抬的龙車,徐徐进入小道之中。
数百侍者踏着虚空,一步步向着昌隆帝而来。
“贵人,可是昌隆陛下?”
须臾,这一队栾驾,行至昌隆帝当面,为首一面容中,有着几道纯白神纹的鬼神,高声呼道。
昌隆帝一身帝衮,固然年幼稚嫩,但其颐指气使的气度,是做不得假的。
昌隆帝看着一个个气度斐然的鬼神,神情自若道:“朕,大越昌隆帝,方广仁!”
“果是昌隆陛下,还请速速陛下登撵,随臣等觐见上皇。”
这鬼神一边说着,一边向着南方重然揖拜。
“请陛下速速登舆……让上皇久待,非臣子本分。”
“好个臣子本分,”
昌隆帝看着十二鬼神,抬着的龙驾金舆,蓦然笑道:“顾所愿,不敢请尔!”
说罢,昌隆帝直入金舆,端坐于龙榻上。
…………
大越龙庭,玉皇殿!
荀少彧着五爪赤龙袍靠于龙榻旁,身侧有数位帝王肃立,皆为四爪赤龙之象。
因着阳世与阴世位格不同,帝王在驾崩之后,由其功过得失,五爪气象跌落三爪到四爪不等。唯有开国之祖,身合国祚大运,才能维持五爪之象。
荀少彧手指摩擦着玉杯,眸中跳动一簇簇金焱,似乎焚尽一切,让周匝空间都隐约有些扭曲。
太宗皇帝蹙眉,道:“皇父,这域外天魔,当真如斯难缠,竟让您也不得不,花费如此代价,召见阳世的天子?”
荀少彧闻言,手指微微一顿,撇了一眼太宗皇帝一眼。
“你是心疼,朕用去的那三分龙气?”
太宗皇帝惶然,道:“儿臣,不敢。”
“是不敢,不是不想啊!”
荀少彧淡淡一语,让太宗帝不由沉默。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太宗帝在大越龙庭,当家做主一千多年,自然知道三分龙气的分量。那是龙庭气数的三十分之一,可以延续龙庭百载气数,更能直接造就一尊强力鬼神。
便是整个大越,又能有多少龙气?
“唉……小家子气了。”
荀少彧淡淡一笑,指着太宗帝,道:“你真的以为,这一场大dong luàn,会如此简单的平息下去?”
太宗帝面色微变,道:“难道?”
想着冥土中的战局,那一场场惨烈的大战,几乎打废了一重冥土,不由寒意涌上心头。
荀少彧眸光开阖,似乎洞悉其中惨烈,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不是结束。这一场关乎彼此天地的大战,不打残几尊金敕,不镇碎几多世界,是绝然不会收场的。”
固然低等世界武力有限,不能举手投足间,即可摧山毁岳。
但在世界晋升金敕的关键时刻,源力涌动沸腾,一些具备金敕战力的强横存在,同时也失去了天地束缚。
以宗师级数摧城之力,这方世界又能经几个来回?
宣帝轻声呓语,道:“只是开始么?”
玉皇殿中的宣、文、武、昭、穆,这五尊帝王,可谓是越朝百帝中,位居前列的实力派,占据了龙庭内一层的势力。
荀少彧漠然,道:“阳世对龙庭之重要,朕就不多加详述了。阳世战况有变,吾等阴世龙庭必受牵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诸帝神情阴晴不定,显然荀少彧之言,让他们难以取舍。
“这非是吾等,与地君们的争斗,虽得一时胜败,未必能损及吾等根本。但是,‘他们’不一样啊!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岂容有一丝一毫的轻慢?”
“你们的境界,到底与朕差了一筹,不达金敕之境,不得自在之身。”
荀少彧眸光烁烁,令六尊强势帝王,尽数垂首不言。
荀少彧毕竟一手开辟大越,纵然他常年不在龙庭主持国祚大运,但他开辟者的身份,自然就能压下诸多不满。
“太祖!”
太宗皇帝面露愧色,道:“此事,是儿臣想的简单了,不曾明了此中关窍。”
荀少彧淡淡道:“责不在尔,只是尔等位格不够,不能总览全局大势罢了。”
“阳世是吾等阴世根基,阳世叛乱四起,吾等绝然不能放任自流,否则赤龙生变,朕之位格跌落半等,就是吾大越龙庭危机暴发之时。”
“吾等的对手,不仅仅是‘他们’,情况允许的话,那几位地君,是不吝于咬咱们几口的。吾等之生死,吾等之存亡,岂能交托他人把柄?”
穆帝沉吟一会,开口道:“太祖,孙臣担心,这昌隆帝难当大任,到各方叛乱一发不可收拾之时……吾等又该如何?”
荀少彧垂下眼睑,道:“所以,这还是一次选择!”
“若是昌隆,表现的着实差强人意。那么,他也就不用回阳世了。朕会挑选一个合适人选,返回阳世人间,替代他的帝位,稳定吾大越江山。”
“龙气,朕损失得起!”
看了看躁动不安的赤龙,荀少彧面无表情,祖龙quán bing徐徐安抚着,这头赤龙的躁动不安。
只是话虽如此,但荀少彧若是强行镇压一朝天子,哪怕他身居祖龙位格,也要承受不小的反噬。
“就咱们看一看,昭德他教子的成果。”
“喏!”
几位帝王这才深刻认识到,荀少彧对于这一场大战的重视。
竟然说出废立天子之言,哪怕作为一朝太祖,荀少彧有如此言论,也是不合时宜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几尊帝王愈发认识到,这一场大战的惨烈程度。
“看来,朕也要谨慎一些了!”
六尊帝王心中,都同时念叨了一声。
能让荀少彧如此重视,几乎不言而喻,那一场大战的危险。
太宗皇帝暗自叹息:“这又是一场考验!”
昔年的太宗,只是一介庶子,但能从诸多藩王中一跃而出,靠的就是摸清了太祖的心思。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而此时,昌隆帝处境与太宗皇帝,又是何等的相似。
若是昌隆帝行差踏错一步,其下场已是可以预料了的。
元始诸天 第一七九章御前应答
“一百一十九朝,昌隆皇帝,觐见太祖太宗!”
一声声唱名,从远就近,一直传入玉皇殿。
荀少彧道:“……朕的皇孙儿,来了。”
太宗、宣帝、武帝、文帝、穆帝、昭帝颔首,纷纷在一旁落座。
随即,荀少彧抬手,道:“召!”
嗡——
嗡——
宫门徐徐大开,一名名内侍立与两侧,淡淡白光盈盈似秋水一般,荡漾起丝丝涟漪。
昌隆帝面带肃然,缓缓踏出金舆龙驾,周身龙气凝聚一条赤龙之形,发出一声悠长龙吟。
“孙臣,昌隆,觐见太祖太宗。”
昌隆帝向着玉皇殿深处,那七尊帝王俯首叩拜。
荀少彧淡淡道:“进来吧!”
这一声回响玉皇殿,于沉沉浮浮间,不住回荡着。
昌隆帝恭谨非常,道:“孙臣,叩谢太祖太宗隆恩。”
昌隆帝起身,徐徐踏入玉皇殿中。
嗡!
嗡!
在昌隆帝的身影,逐渐远去之后,玉皇殿宫门复又徐徐闭合。
…………
通州官道上,数十白莲徒,脸色僵硬,持刀围着一差役。
此时的差役,浑身大小刀伤,有十几、二十之多。
差役杵刀单膝跪地,一滴滴血水染红脚下的土壤。
“逆贼妖人,尔等胆敢劫掠朝廷急敕,真是罪该万死。”
这差役一路,遭遇劫杀不断,就算他身怀外家功夫,但毕竟不是铁打的身子,自身已然濒临油尽灯枯。
“白莲圣母,忧患世人!”
“一念花开,渡厄普行!”
数十白莲教徒,狂热的吼着,数十口朴刀砍下,顿时将差役分尸百数。
看着这一副,犹如屠宰牲畜般的景象,白莲教徒们僵硬苍白的脸,仿佛司空见了一般,对这血腥场不见一丝变换。
一面色苍白中年男子,从教徒中走出。
“哼……”
他冷笑着,看着眼前的碎尸,幽幽道:“何必呢……何必呢……一个个都是这么的食古不化,也是该着你落得如此下场。”
一白莲徒低声,道:“霍长老,这已经是曲艾县衙,来的第十批了。”
“第十批啊……”
霍长老嘟哝了一句:“嘿……真是杀不完的鹰犬,斩不绝的走狗!”
白莲教徒低沉,道:“霍长老,这几日来,发往通州各县衙的急报快马,似是愈发密集频繁了。看来朝廷,似乎发现了嗅到什么,否则不会如此密集。”
“晚了,晚了……这可是白莲,无生,真空,三大教主定下的事,就算让朝廷嗅到了些气味,但大势不可逆……你们不懂!”
霍长老似乎想到了什么,语焉不详的道了一句:“你们不懂!”
毕竟,那三大教主地位超然,神通法力远超一般人的想象。能让三大邪教,历经几千载而不衰,这份大底气、大实力,当真令人可畏可怖。
这霍长老只是个外门长老,论地位在教中还只是中层,只能知道教内一鳞半爪的消息。但就这一鳞半爪,就足以让所有人望而却步,心生绝望了。
“走吧,圣教成就大业之时,就是吾等极乐永恒之日!”
…………
玉皇殿中,沉沉浮浮着清光,化为云霞五色,点缀着森冷高悬的宫门。
荀少彧沉声,道:“昌隆!”
六尊帝王周匝朦胧赤光,静静坐下一旁,观察着昌隆帝的神态举止。
昌隆帝淡定自若,俯身稽首,道:“孙臣,拜见祖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