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去岁李自成的失败,更是让孙可望,更加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在张献忠入川后不久,孙可望便对西军原有的策略改弦更张,停止打粮追饷的策略,开始转为申明军纪,禁止荆州西军继续劫掠,转为经略一方。
正好这时,明军收复武昌后,停止了对西军继续用兵,便给了孙可望实验自己想法的外部环境。
从1643年底,孙可望便将西军所辖州县的田亩,划分为营庄,每庄都由一名西军小校管理,营田给予百姓耕种,田赋他得四分,民得五分,田主得一分。
百姓如果是种自己的田,就能得六分,种地主家的地也能得五分。
虽说这个赋税比例比较重,但湖广水系发达,田亩肥沃,一年两熟,产量远胜北方,百姓交得多,收获也多,还算能够承受。
而除田赋外,孙可望不再征收人头税和其它种内繁杂的赋税,因而百姓的负担并没有增加多少,反而有所减少,对西军并不排斥,甚至比较欢迎。
荆州地区,唯一对孙可望不满的是地主士绅,他们不能收取高额佃租,只能固定收一成,但是毕竟还有得收,便也减少了敌对的情绪。
孙可望这些举动,很快就使得西军,在荆州地区,站稳了脚跟。
在西军占据荆州之初,西军四处打粮,把百姓剩余的粮食无条件的抢走,便打击了百姓耕作的积极性,都不愿意耕种,或者不再惊心打理田地。
孙可望实行分成制,严明军纪后,百姓只要将粮食种出来,便能收货至少五成粮食,并且没有地主和苛捐杂税的盘剥,百姓能看到确定性的收益,积极性立时提高。
去岁一年中,荆州附近区域的两季粮食,都是大丰收,产粮比往年还高出许多,令西军大受鼓舞。
这时孙可望在荆州经略近两年,西军粮食供给,便已经有了稳定的来源,城中甚至储存了不少余粮。
除此之外,孙可望还在城中打造不少兵器和衣甲,使得荆州西军的实力,明显增强。
看见自己经略的成果之后,孙可望便去信成都,告知大西皇帝张献忠,希望他能尽快控制全川,然后给他调拨一支人马过来,准备大干。
荆州地区,在他的经略之下,变得稳定后,孙可望自然不会只满足于在荆州种地,他已经将目光投向整个湖广。
不过他自身实力不足,所以只能等待机会,期待张献忠将艾能奇或是李定国调到湖广来。
只是他没想到,他还没有等来四川的西军,湖广的明军却抢先对他下手了。
这时他便只能一边准备荆州的城防,一面派快马入川,然后在通知冯双礼,务必要守好夷陵州,不能让明军将他同四川的联系斩断。
这日,一身土黄色铠甲的孙可望,正在城池上巡视,看着西军士卒们准备滚木礌石,安排弓矢,制作抛石机,积极备战,严阵以待。
这时孙可望在城上巡视一遍,然后站在城楼,远眺江面,笑着对众将道:何腾蛟这次起十万人马,就想攻打荆州,他未免太小看孤王了!
张献忠称帝后,孙可望作为四养子之首,便被封为了平东王。
想高义欢在豫南挣扎许久,左右被人嫌弃,实力比孙可望还强,目前还只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大顺魏候。这人比人,真是不能比,高义欢是没有机会,不然他都想认个干爹了。
旁边部将马维新笑道:大王,明军若来攻城,我们正好以坚城挫敌,一旦皇帝发兵过来,咱们正好击败明军,然后乘势夺取湖广。
孙可望斜眼看他一眼,心里有些不快,就你聪明,抢本王的说辞,不过他脸上却笑着点了点头,何腾蛟集结重兵来攻荆州,湖南人马被抽调一空,孤王若是击败他,再取湖广,必然如同摧枯拉朽!
这时他正说着,一艘哨船却忽然使到水门外,大喊道:快开门,我有紧急军情要禀报大王。
孙可望正好在城头,一将立刻探身出城道:带上来!
不多时,一名西军小校被带到孙可望身前,单膝禀报,启禀大王,卑职发现明军船队停在公安不动,数万人马却走陆路,绕过荆州,望夷陵而去。
这话一处,几名西军将领脸上一惊,马维新立时急道:大王,夷陵乃是我们与四川联系的通道,万不能有失啊!
孙可望瞪了他一眼,孤王不晓得么,用得着你大惊小怪,骇孤一跳。
孙可望微微皱眉,不禁一阵沉吟,何腾蛟没有这么精明,这必是杨文岳,或是堵胤锡之谋。这两人比何腾蛟要难以对付,怕是计中还会有计。
说着,孙可望神情一肃,忽然挥手,传孤王军令,让斥候再探,孤王要摸清明军的意图~
第347章求抚求饷
高义欢刚回到汝州不久,战事的后续清点和奖赏还未落实,便得知粮草不济,这种糟心的事情,心情着实有些郁闷。
不过这件事情,在高义欢出征汝州之前,就已经知道粮草可能会出问题。
打仗最费钱粮,特别是同清军打仗,基本就是件倒贴的买卖。
清军是无本的买卖,不死就有得赚,而对于中原的农耕政权来说,开战就是赔钱,就算最后你把清军杀个干净,一样很难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东西。
四个多月的战事中,府库的钱粮早就用完,后来豫南各地乡绅地主,还有民户又拿出一笔粮,魏军才撑到现在。
此时豫南的粮食,基本是处于战时管制的状态,不过三府之地就那么大,再管制粮食就那么多,军户和民户安置难民也要粮食,高义欢已经很难从民间搜刮到军粮。
这时在汝州城,魏候府邸,高义欢坐在书房内,正提笔写着一封书信。
他字写的不是很好,不过勉强还能辨认。
这时,高义欢刷刷几笔写完,拿起来自己看了看,甚为满意,于是将信纸吹了吹装进信封,对站在身前的高兴豪道:兴豪,你去趟归德,将此信交给刘黑子,再准备三千匹战马,找刘黑子借五万石粮来。
这次刘黑子在山东,劫了不少粮草,而他近两年又没大战,手里粮食应该比较充足。
要说以高义欢和刘黑子的关系,高义欢直接借也借的到,但钱这个东西最伤感情,多少血亲也因为这个东西反目成仇。
高义欢现在的战马,多到他自己都养不起,原本就准备找马士英换些粮草,现在不如给他黑兄弟,让刘黑子增强下实力,双方各取所需。
高兴豪接过书信,仔细看了看才认清上面写的是吾兄亲启四个大字,不禁道:大帅的字真好。
你多练练,也能想本帅一样!高义欢笑了笑,然后摆手道,你速去办吧。刘黑子若是同意了,你快马通知本帅。
高兴豪忙拱手领命,便告辞而去。
这时,书房外,高成勋忽然敲门进来,大帅,陈先生李先生到了!
让两位先生在客堂稍后,我马上就过去。高义欢闻语,遂即站起身来,往客堂而去。
在收服李岩之后,高义欢硬和他睡了两夜,两人促膝而谈,抵足而眠,高义欢也不管李岩愿不愿听,反正要将自己的野望讲一遍,吹出一个文治比宋,武功胜唐的大时代。
高义欢搜肠刮肚的说了一大堆,中心就是一句话,李自成这个人一向不成器,做个驿卒,能把公文丢了,借钱能把债主宰了,本质就是个无赖得势,老李你辅佐他算是看错人了,现在你辅佐我高某人,我保证不让你失望。
高义欢走进客堂时,陈名夏和李岩正在交谈,两人见高义欢进来,急忙起身一礼,大帅!
高义欢点了点头,两位先生请坐。
三人坐定之后,高义欢让人上了茶点,然后挥手让亲兵退下,遂即说道:现在豫南缺粮,我以让人去归德刘将军处换一批粮食,不过对于大军而言,还是有些不足。此前,我曾委托马洪山,去湖广为我购粮,现在粮食买了不少,藏在承天府和洞庭小岛上,但是却难以运出来。本帅准备兴兵去取,两位以为如何?
从刘黑子那里换粮,只能解燃眉之急,却不能恢复和壮大高义欢的实力。
这件事情,陈名夏早就知道,不过李岩才刚刚听说。
大帅既然准备脱离李自成与明朝通好,这个时候兴兵,恐怕会造成两面受敌的局面!李岩微微皱眉。
高义欢微微颔首,这确实是个问题,北面的鞑子是本帅死敌,要是南面也与本帅为敌,咱们就处于夹击之中,局势便非常不利。
说到这里,高义欢话音一转,但是,如今清廷实力正飞速增长,如我不变,下次交锋,便是我们灭亡之时,所以本帅以为,我们必须要寻求突破,增强实力。
李岩微微沉吟,这确实是个严峻的问题,清廷占据北方后,虽杀戮甚重,但是毕竟安定了地方,只要百姓恢复耕种,清军就站稳了脚跟。
这样一来,清军便掩有燕赵齐魏之地,人口和土地立时暴增,若是清军再夺关中,那回过头来,捏死高义欢便易如反掌。
清军的势力在增强,高义欢不扩充实力,就算是保持现有的力量,那也是找死。
本来高义欢是想通过抱住明朝的粗腿,来增强实力,这样招安成功,高义欢就是明朝藩镇,清军要打他,就是打明朝,魏军便等于变相有了一个帮手。
只是明朝现在却不让高义欢抱,反而与清军亲近,这便让高义欢靠联盟来增强实力的想法落空了。
现在他困守三府,明朝态度又不改变的话,等清兵来攻,那就是个死局,所以他必须要趁着同清军停战,清军将注意力转向关中的机会扩充实力。
这是他对明朝出手,以南京官员的尿性,就算暂时咽下一口气,一旦清军南下,多半会捅他刀子。
这样一来,他不动,可能被清军捶死,动了可能被清军和明军联合起来绞杀。
中州四战之地,未至就这么尴尬,高义欢表面上有了些实力,但却随时可能被人绞杀。
这是动可能死,不动也可能死,而已高义欢的性子,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李岩一时沉默,陈名夏对此事早有思量,其实高义欢此前也提出过一点,于是拱手道:大帅,我以为还是要南下,不过却不能直接进攻,而是像大帅之前所说的一样,以求抚求饷的名义南下。大帅求抚,南京久久不决,正好以此为借口。
李岩不禁一愣,一边打湖广,一边求招抚么?
这是一个什么场景,这等于强人先把大户人家的护院打了,东西也抢了,并赖着不走,说你护院不行,你给我工钱,我来保护你。
这不一无赖么?李岩脸上神情有些怪异,不过他知道这种事情,高义欢做的出来!
李岩沉吟一阵,拱手道:大帅,南京对于满清,采取联虏之策,除了对清廷存在幻想之外,本质上还是出于对东虏的恐惧。因为恐惧,不敢交手,所以才幻想能与之和平共处。如果大帅执意要南下,除了打求抚的旗号,留一点回旋的余地外,还要展现实力,打到湖广明军心服才行!
高义欢点了点头,不过这却比较难,明军也不是泥巴捏的,好歹也有几十万人。
正在这时,高成勋忽然进来,大帅,方副使有事禀报!
第348章强上明朝
李岩提的这一点,引起了高义欢的注意,南京朝廷之所要联虏平寇,根本原因还是骨子里对东虏十分恐惧。
如果南京觉得自己很厉害,那便也不用借东虏之手,为崇祯复仇,早就撸起袖子,老拳打死李自成那厮。
另一点,东南士绅掌控的南京朝廷,北伐意愿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江南地区经济发达,资本萌芽,商业气息很重,而商业最精于算计,东南士绅不愿意掏钱打仗,觉得打起来不划算,得要他们掏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自从东吴以来,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逐渐胜过北方。自此之后,以北攻南,必是打一路,赚一路,而以南伐北,大多都是赔本买卖。
因此北方的战争意愿,常常高于南方,历史上天下内战,也多是北统南,而少有南统北。
这种状况并不容易改变,除非是民族战争,不计成本的死磕,否则南方的富人,有家有业的,谁愿意跟光脚的玩命?
听了李岩的话,高义欢内心有了点起发。
他也得让东南官绅觉得打他划不来,又能用一点钱粮解决他才行,而要让东南官绅这么觉得,首先他的声势要够吓人,其次他不能触碰东南官绅的核心利益。
东南官绅的核心利益在江南,所以高义欢这一仗,便讲究了,既要吓住东南官绅,但又不能引起东南士绅的激烈反弹。
这件事很有难度,不说这个度该怎么把握,就说吓住明军也不是间容易的事情,毕竟湖广明军有好几十万人。
高义欢正思索着,思绪却忽然被高成勋打断,他回过神来,不禁疑惑,方家玉这个时候有什么事要禀报?
大帅,这个卑职不知。高成勋摸了下鼻子。
高义欢白了他一眼,开口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方家玉进入客堂,便行礼道:大帅,卑职刚收到指挥从湖广送来的消息,何腾蛟大起马步军十万,同孙可望打起来了。
什么?高义欢眉头一挑,眼睛顿时一眯。
他正愁着怎么应对湖广十多万明军,何腾蛟居然就同张献忠互掐起来,这不是给他送枕头吗?
一时间高义欢被感动了,他虽未与老何见过面,但对老何坑人的本事,却有些了解,能与老何做对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这时,坐在两侧的李岩和陈名夏对视一眼,眼中都冒出精光,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
大帅,现在如果南下,我们又多了一个旗号,可以说是为何腾蛟助战,然后趁势夺取荆州。陈名夏立时正色抱拳。
这是不是有点不要脸?高义欢念头一闪,不过若是能拿下荆州,那他的实力立时要翻一倍,拉出十万人马都没有问题,而且战略纵深会瞬间加大,可以为他破局,增加多条选择。
早在两年前,高义欢与高祖荣交谈时,高义欢就对荆州垂涎欲滴。
现在机会摆在面前,特别是他身处中州,就是靠着一个个机会,才能在夹缝间发展,他自然不能放过这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时机。
高义欢眼睛一眯,方副使,你立刻通知高义成,让他密切注意荆州的战事。
说完,他又扭头看向高成勋,急声吩咐一句,快,召集众将,来节堂议事。
卑职领命!高成勋感觉到有大事发生,急忙抱拳,然后转身离去。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