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五月十日,襄城府,谷城县,这里是距离郧阳府最近的一个县。
高义欢占据襄阳后,郧阳府便同明朝断了联系,被几股大的贼寇盘踞,处于无主的状态。
郧阳同襄阳和荆州相临,不过无论是高义欢,还是孙可望,都没有去占郧阳。
一定程度上,高义欢和孙可望算是一个类型的人,都不喜欢李自成张献忠那种毫无章法的流窜作战,不想做流寇,而是想做有稳定地盘,有扎实根基的诸侯,甚至争霸天下。
两人都比较喜欢种田,都愿意看见固定的收益,因而在两人看来,占据郧阳便有些不划算。
郧阳境内山大林密,土地贫瘠,却聚集了不少躲避灾荒和战乱的流民,他们结棚扎舍,烧番为田,在这里艰难的生存。
明朝初年,本没有郧阳府,明朝为了处置陕豫鄂三地流民,才设立郧阳府。
这里民风彪悍,刁民遍地,自设府之后,起义就没断过。
起初,郧阳一地人口稀少,流民自耕自得还能勉强过活,但后来人口增加,贫瘠的土地便养不了那么多人,官府要是敢征税,分分钟反给你看。
这种地方,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最为喜欢,登高一呼,就能拉出好几万人,然后四出抢掠破坏。
虽说多了几十万流民,实力肯定要暴增,但吃饭问题不解决,高义欢为了粮食就只能流动劫掠,那就走了李自成的老路。
因此高义欢一直不敢染指,他自己的精兵都没饭吃,哪里还敢招惹几十万流民。
占据这种地方,赋税是不要想,驻军还要自己倒贴不说,并且随时都得防备刁民打劫,所以王氏兄弟,请高义欢去占,他都没占。
高义欢在得知,何腾蛟正同孙可望交战后,便立时召集众将,决定大军南下,扩张魏武军的版图。
只是魏军刚同多铎进行了一场长达四个月的大战,参战各部人马都很疲乏,有的还需要补充,所以大军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才能恢复战力。
因此高义欢便只能挑选一部分人马,加上之前留守豫南的几部老营兵,参与这次南征。
这些兵马加起来也没两万人,想唬住明朝,便不太容易,而随着番薯和玉米的种植,已经初步成功,高义欢便将目光投向了郧阳一府,准备控制勋阳,并借助郧阳的流民,来扩充声势。
这一次,高义欢为了能够壮大声势,吓死何腾蛟,已达到敲诈勒索的不良目的,便准备学一次李自成,准备拉起勋阳的流民,南下吃他娘,穿他娘了。
南京扭扭捏捏,要抚不抚,不愿意同他合伙过日子,高义欢便准备霸王硬上弓,强上南明了。
第349章郧阳流民
在谷城外,汉江边的旷野上,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绵延二三十里,足有三万多顶大小帐篷,聚集了近三十万郧县的流民。
此前高义欢打襄阳,赶走左良玉,为鄂西赶走一大祸害,再加上高义欢在襄阳,采用同豫南一样的分田政策,襄阳百姓生活安定,所以使得高义欢在鄂西北的威望很高。
这两年不断有郧阳的流民走出来,到襄阳投靠高义欢,襄阳一府前前后后安置了流民近万,也为高义欢博了一个好名声。
直到去岁,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为了维护军户的利益,使得军户能获得足够的佃户,高义欢才暂时停止了分田,郧阳过来的流民,才少了许多。
不过不少流民,依然都盼望这高大帅,能够再行分田,准备随时投奔高大帅。
这次高义欢喊人,郧阳大大小小的土寇和流民,奔着高二哥的名声,当然主要还是管饭,所以纷纷赶来,一下就涌来近三十万,并且还有人马陆续过来,阵仗之大,把高义欢都吓了一大跳。
这么多人,高义欢粮草几天之间,就被吃掉一大半。
好在高义欢粮食虽缺,但是军资却缴获不少,帐篷到是足够,可以满足流民的居住。
这时高义欢在数十名骑兵的护卫下,正在一顶顶的大帐中穿行,而流民不比军队,男女老少都有,营地中一片混杂,让高义欢紧皱眉头。
这太乱了,必须将各个流民首里聚集起来,告诉他们,男女老少分营,不能这么乱糟糟的一团。高义欢骑在马上,对一旁的金声桓道:虎臣,这件事情交给你了!
流寇也分个三六九等,李自成只能算是二三流,高义欢这次聚集流民南下,做一回流寇,他要做就做第一流的流寇,像早期太平军一样生猛。
没办法,高义欢对自己要求很高,就是这么优秀。
金声桓看见满营乱糟糟的人影,脑子里却是一团乱麻,不过没奈何,领导和上司都是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关提意见提要求,只要结果,不看过程,不管属下是否头大。
高大帅一句话,金声桓立时就头大如斗起来,不过没奈何,谁让他给高大帅做事,他没有选择,只能催马上前,跟上高义欢道,卑职这就去办,不过卑职希望大帅能让王将军给卑职打个下手。
金声桓早年也为匪,不过时间很短,还是应该算是官军出身,王得仁则干过多年的流寇,对于怎么对流民编营,应该有一定的心得。
可以!高义欢点了点头,扭头对旁边的王得仁道:得仁,那你就和虎臣一起。
王得仁也是无奈,只能接下这么一个差事,不用说,最近几日都有得忙了。
这时高义欢一行人,穿过几座小营垒,来到一座大营前,便见王光泰领着两人上前,出来迎接。
卑职参见大帅。王光泰行了一礼,然后转身介绍道:大帅,这位是卑职大哥,这位是卑职的三弟。
卑职王光恩,一直承蒙大帅输送钱粮,维持部众。今听闻大帅相召,特率领部众来投,惟愿效力于军前,唯大帅马首是瞻!一个不到四十岁,身高不到七尺,脸庞削瘦,唇上一排浓须,显得十分精干的汉子,当即抱拳行礼。
高义欢虽没有占据郧阳,但是在郧阳却扶持了一些势力,每年都会给王氏兄弟一些钱粮,因而王光恩,倒也洒脱,没把自己当外人。
一旁另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盯着王光恩,等他说完,便迫不及待的抱拳,大帅,俺王昌,俺也一样!
高义欢听了翻身下马,扶助两人胳膊,大笑道:两位来投,本帅心中甚是欣慰。今后你们跟本帅一条心,就是本帅的同袍兄弟,本帅必一视同仁,不会亏待你们!
两人听了高义欢的话,忙又表态,表示绝无二心。
其实高义欢在郧阳支持的人并非只有王氏兄弟,还有其他几个土寇,而他为了防止郧阳的流民变成一股,对他形成威胁,给其他几个土寇的钱粮,其实比给王氏兄弟的还要多。
高义欢听了他们表忠心,笑着安抚道:你们且安心在本帅帐下,所有安抚奖赏任用等事,本帅稍后变会安排。
这时,高义欢在营门处于两人说了几句,遂即被王光恩引进一顶大帐。
高义欢刚入座,帐内便乱哄哄的涌进来二三十个汉子和老者,进来后便给高义欢见礼。
人都到齐了,本帅便和大伙随便说几句!高义欢见没人在进来,便站起身来,抬手压了压。
帐中的汉子,见此分立两侧,慢慢安静下来。
高义欢给汉子们拱了拱手,便朗声说道:废话本帅也不多说,诸位来给本帅捧场,本帅先谢过诸位了!
帐内众人听了,立时又闹哄哄起来,土寇豪杰们纷纷抱拳,豪气回应高大帅,表示高大帅一句话,便甘愿充做前驱。
高义欢不等众人把态表完,神情忽地又严肃起来,目光环视众寇一眼,众位既然来投本帅,那本帅有些话便要说到前头。诸位给本帅面子,随本帅南下,本帅得了好处,自然是不会亏待诸位。一旦战事了结,愿意拿钱粮回去种地的,本帅给你们一笔粮食,并提供农具和种子,以及两种高产的旱地作物,让大伙过上好日子。事后愿意继续跟这本帅干的,除了上面的待遇外,本帅还给你们分配军田,让你们成为魏武军的一员。
大帅这军田怎么分啊?来投靠高义欢之前,他们自然是打听了一些消息,知道成了魏武军,军官成地主,士卒成富农,待遇十分优厚。
高义欢笑道:杂兵十亩正兵二十亩,斩首普通敌兵赐功田三亩,若斩鞑子一级,则赏五亩。这些田得了就是你们自己的,官府不在收回。本帅的魏武军,为何打仗厉害,连鞑子都敢打,就是有这个激励!
众人听了,不禁一阵激动,许多人都怦然心动。
要是这么规定,那敌人哪里是敌人,都是一亩亩的良田啊。
高义欢却话锋一转,不过,你们也不要光看这些,本帅大军令行禁止,诸位既然决定投靠本帅,就得听本帅号令,如若不然,本帅必然严惩不贷。
高义欢这话一出,众人不禁身子一震,感受到一股威严。
这时高义欢话刚说完,一名士卒快步走到高义欢身边低语几句,高义欢立时眼睛一眯,扭头对王光泰道:王将军,你继续给大伙说下我魏武军的规矩。
说完高义欢便离开大帐,往襄阳城池方向奔去~
第350章老孙很被动
进入大航海时代,海权国家逐渐兴盛,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更是让大英帝国独霸数百年。
不过因此就说陆权低于海权,也不尽然。
近代国家中,执牛耳者,当属大英帝国和德意志帝国。
这两个国家,各有特点,一个是海权国家,一个是陆权国家,代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他们的方向不同,则是由于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还有国家基因所决定。
你让德意志专注于发展海军让英国专注于陆军,显然不太可能,这两个国家也不可成功。
因此作为一个国家,该怎么发展,该注重哪些方向,得考虑自身地里和文化等等因素,要是跑偏了方向,加错了点,那情况可就麻烦了。
高义欢现在的地里位置和所占的区域,同样决定了他再怎么鼓励商业,也比不过江南地区,很难走依靠商贾的道路。
纵观历史,常常可以发现,历朝历代以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社会稍微稳定,就有那么几个地方,硬是要比别处繁荣经济要发达。
为什么会如此,则是由于地理,还有当地的文化和社会风气决定,而这种文化和风气给地方赋予的基因,则至少需要百年才能形成。
高义欢现在控制的区域,都是传统的农业大省,这决定了他必然要走大陆主义大陆军主义的路线,而他要扩充陆师,最快的办法就是通过军功授田,迅速培养一批大地主军事贵族出来。
当然这必然会种下扩张和毁灭的隐患,但大国兴衰,就像新陈代谢一样,有其必然性存在。
世间从未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任何一项政策和制度,都不可能永远对社会有利,只要眼下能起到作用,那以后的事情便交给以后的人来解决。
高义欢在谷县外的营地,巡视一圈之后,便快马奔回襄阳城,直接进入府衙内。
此次南征,关系魏军今后的发展,高义欢将整个幕府,几乎都带到襄阳城。
这时高义欢来到府衙前院几间屋子外,这里是六曹官员和帅府幕僚办公和处理事务之处。
高义欢刚进来,鲁义方便迎接上来,有些急声道:大帅,流民不能再收了,襄阳的粮食快用完了。
这么快?高义欢心头一惊,不过遂即一想也是,一下多了三十万张嘴,就算是有座粮山,一人一口,也吃不了几天。
这就是高义欢不想走李自成老路的原因,一下裹挟这么多人,只能吃了一处,吃下一处,有一顿没一顿,时刻都要为吃饭的问题操心,一点儿踏实的感觉也没有。
高义欢脸色一沉,还能吃多少天?
最多二十天!鲁义方有些急道。
高义欢闻语放松了一些,二十天足够了。马洪山在承天府境内的内方山,储了不少粮食,本帅大兵突破明军阻拦,便可立时去取。
高义欢一边说,便一边往一间屋内走,里面坐着一人,看见他进来,忙站起身来,行礼道:大帅!
来人是高义成,刚从荆州过来。
高义欢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多礼,脸上有些急切的问道:义成,荆州那边什么情况。
启禀大帅,现在荆州战事十分复杂,何腾蛟未攻荆州,而是围困了夷陵,想逼迫孙可望分兵救援,但孙可望反而偷袭了何腾蛟在荆州营寨,让监视荆州的明军,只能退后三十里,再建立水寨。高义成舔了舔嘴唇,大帅现在荆州的战事,还不明朗,不过卑职以为,决出胜负,大概也就在六月之前。
高义欢一听完,立时一挥手,一名亲卫便拿出一份地图来,在桌案前铺开。
高义欢撅着屁股,趴在桌上看了看,明军不攻荆州,而攻夷陵这一手,确实打到了孙可望的七寸。
夷陵对于孙可望而言,是绝对不能丢失的,否则荆州就成一座孤城,迟早要落入明军之手。
高义欢眼睛一眯,无论孙可望是围魏救赵,还是声东击西,有一点可以确定,西军肯定是要救夷陵。
夷陵州位于三峡出口,扼住巴蜀与荆州的咽喉要冲,三国时期,刘备伐吴的关键一战,猇亭之战,便发生于此。
明军拿下夷陵州,就能堵住张献忠出川,进入湖广的道路,同时也打开了收复四川的通道。
高义欢立时就判断出,明军和西军之间,关键的决战,必是爆发于夷陵,而不是在荆州。
义成,可曾探知双方兵马的分布!高义欢继续问道,
这一战他是火中取粟,且关系重大,必须知道更多的细节。
高义成忙从胸口掏出白绢,呈上来在高义欢身前的案台上铺好。
这是一副手绘的荆州地形图,上面不仅有山川地理河流城池,还标注着明西两军的大致兵力。
高义欢一看,眉头一挑,脸上赞道:义成啊!有长进啊!
这都是新收的玄衣卫绘制,大帅决定招募一些锦衣卫,真是明智之举!高义成到不敢居功。
这些人确实有能力。高义欢点了点头,不过遂即话锋一转,不过你也不能太过依靠他们,要尽快培养一批信得过的兄弟出来!
大帅放心,卑职已经从军中选了不少弟兄,吸纳进入玄衣卫!
高义欢微微颔首,好,你说说这图!
高义成随即上前,指着地图道:据卑职探查,孙可望共有人马五万人,原本分守荆州各城,但何腾蛟西征后,孙可望将其余县城兵马,全部收回,只守夷陵州和荆州两城。其中夷陵州由西军大将冯双礼镇守,有兵马一万五千余众,孙可望则领三万五千人,坐镇荆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