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高义欢微微颔首,孙可望将兵力收缩,防止被个个击破,只留夷陵和荆州互为犄角,算是明智之举。
这时高义成继续道,何腾蛟兴兵十万,五万人攻打夷陵,三万人藏于夷陵州与荆州之间的松滋附近,估计是等孙可望救援夷陵时,从侧面包抄孙可望。另外还有两万人马,并千艘船只,则在公安监视荆州。
高义欢听后不禁有些惊讶,看局势老孙很被动,何腾蛟可以啊。
第351章高渔夫来了
荆州之战,持续已有些时日,战事逐渐陷入焦灼之态,不过大体而言,明军凭借兵力的优势,还是占据一定的上风。
荆州城,孙可望得知明军去攻夷陵后,便猜到了明军的意图,未敢轻举妄动。
他先让人探查,果然在松滋一带发现了明军活动,便知道明军意图围城打援,想让他去救夷陵,然后切断他回荆州的道路,同夷陵的明军前后夹击,将他灭在夷陵城外。
有鉴于此,孙可望料想冯双礼一万五千人马,固守一段时间并没有问题,于是不救夷陵,反而突袭了公安对面的明军大营。
明将张先壁不备,被孙可望杀得大败,明军败退三十余里,损失五千余人,才重新下寨。
这时在明军新立的营寨外,隆隆的战鼓声响起,漫野的西军对明营继续发动攻击。
近万包裹着土黄色头巾的西军将士,大举进攻明军营寨,西军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数千士卒扛着数十根撞木,拥着盾车短梯,如潮水一般向寨墙杀来。
张先壁退到此处,营寨才刚刚立起,防御并不完善,营垒在西军的冲击下,顿时就摇摇欲坠起来。
寨墙内,明军火铳连连轰击,箭矢如雨落下,西军士卒顶着盾牌,密集的箭矢叮叮当当射在盾牌上,不时就有西军士卒被射倒。
明军营寨外,没来得及设置多少障碍,不多时,前面的西军士卒,就冲到寨墙边,并抱起横木撞击寨墙,后面的西军弓手,则不停的往明营中射箭。
一时间,天空中腾起一片箭雨,箭矢如同飞蝗一样,战事瞬间激烈起来,张先壁挥动战刀,连连格挡箭矢,身边的士卒不时就被流矢射倒。
这时西军士卒,已经撞倒一段寨墙,明军与西军开始激烈的近战搏杀。
本来张先壁两万人马,坚守营盘,完全不惧孙可望来攻,只是他没想到孙可望不救夷陵,反而会来打他。
其实杨文岳早交代过,让他紧守营盘,便是一件大功。
不过他却疏忽他意,被孙可望击败一阵,损失五千余人,使他兵力变得不足,防守便也吃力起来。
这时寨墙处,两军脸贴着脸的激烈搏杀,明军士卒不断死亡。
一名千户官匆匆跑过来,急声禀报,总兵,兄弟们死伤惨重,有些顶不住了!
张先壁面露狰狞,忽然怒吼,派出去求援的人,来了没有!
千户关摇了摇头,张先壁大怒,一把推开千户,怒声喝令,亲丁,给我上,顶住西贼!
在明军营垒外的一座小山丘上,一杆写着孙字的大纛旗,正迎风舞动。
孙可望穿着一身铠甲,同十多个将校,骑马驻立在山头,却并没有专注地望着西军将士攻寨,而是有些心不在焉。
大王,何腾蛟会发兵来救吗?一旁的西将马维新看着西军猛攻下的明寨,有些担心道。
孙可望也在担心这件事情,他一手拉住马缰,沉吟道:明军攻打夷陵,这是阳谋,本王必须去救,否则夷陵一丢,荆州就城了一座孤城,而以一城抗一省,本王便一点胜算都没有。何腾蛟杨文岳正是算死这一点,知道我必救夷陵,才在松滋伏了人马,等本王入套。本王直接去救,便落入了扬文岳的埋伏,所以本王只能先打公安之敌,引松滋之敌回援。只是这个何腾蛟,发挥很不稳定,他会不会回师,本王也拿不准!
轰隆隆战鼓继续敲着,明军寨墙附近硝烟弥漫,杀声震天,西军和明军的伤亡都不小,但是孙可望却没有打算将人马退下来。
这时在大军背后,一队骑兵却忽然向山丘方向奔来,战马疾驰,卷起一片黄尘,为首骑兵奔至山坡下,立刻便翻身下马,然后一手按住刀柄,一手扶住头盔,疾步窜上山坡。
启禀大王,松滋的明军动了!骑兵单膝跪下,气喘吁吁。
孙可望一听这话,脸上顿时露出笑意,忽然挥手下令,鸣金收兵!
‘当!当!当!’鸣金之声响起,攻打明营的西军,如潮而退。
孙可望则一拔马缰,边往下走,边吩咐道:马维新,本王给你五千人马,你多打旌旗,虚张声势,返回荆州。其余众将,随本王避开松滋明军,直奔夷陵,同冯双礼里应外合,先破了围攻夷陵之敌。
末将领命!马维新立时抱拳,随后又道:大王,您得注意安全啊!
孙可望却继续道:本王领兵先走,你暂留此地,稍后再虚张声势,引兵撤离。
宜城之南,三十余万流民,分大小三十营,驻扎在城外的旷野里,白色的营帐一座接着一座,一望无际。
从郧阳过来的流民,被初步分营后,便赶来宜城,就等高义欢一声令下,便要滚滚南下。
不过高义欢和他的精锐人马,却并没有在宜城,而是已经悄悄南下,已经进入明军控制的承天府地界。
这时在荆门州北面的一处山丘地带,近两万大军,正在夜幕的掩护下,向南疾速而去。
为首大将正是高义欢,经过两日昼伏夜行,这天清晨,两万大军已经抵达了荆门州城外三十里。
荆门州在荆州北面,听名字就知道,是荆州的门户。
从着里向东南方向,沿着汉江支流权水而下,就是马洪山的一个存粮点内方山,往南而去,就是荆州,往西南过当阳,便是夷陵。
高义欢听向导说,已经快到荆门州,遂即便下令,让大军就地休息,并派斥候封锁周围区域。
这时魏军将士们,纷纷取出干粮,草草吃了几口,便抓紧时间休息,高义欢则把众将找来,商议夺取荆州的事宜。
高义欢与几人坐在一块草地上,扫视了众人一眼,便开口道:从情报来看,明西两军,鹬蚌相争已有多日,现在该本渔夫登场,来解决这场争端,还荆州百姓一个安宁了······
第352章先灭张先壁
高义欢在襄阳憋了好些日子,就是希望能让何腾蛟和孙可望斗得筋疲力歇,然后过来捡蚌擒鹬,捡个大便宜。
高义欢在宜城,听说孙可望不救夷陵,反而追着明将张先壁打,估计这厮盘算着围魏救赵,或者是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类的计谋。
孙可望从荆州出来,主动攻击明军,便说明孙可望坐不住,开始担心夷陵被何腾蛟攻下,准备进行反击,而这也就预示着,明军和西军间的决战,将要展开了。
高义欢在宜城,得到进一步的消息后,便决定先率大军南下,准备摘桃了。
这时众将听了他的话,脸上都露出笑意。
大帅,咱们要夺荆州,但是荆州护城河十分宽阔,即便守城的兵马不多,想强攻也是个麻烦。金声桓了解荆州的情况,见众人都将这一战看的很轻松,却提醒了一句。
高义欢和魏武军现在确实有些骄狂,没奈何,击败了多铎,多次挫败鞑子,就是这个调调。
这次高义欢也是志在必得,不过他并没有忽视金声桓的话,毕竟就算他觉得自己的属下都是精兵猛将,可是却没长翅膀,遇见护城河还要老实的填河,或者打造飞桥。
高义欢点了点头,看向众人道:我们攻打荆州,速度必须要快,拖延太久,让何腾蛟和孙可望决出胜负,回师争夺荆州,那就不美了!
既然要快,那填河的路子肯定就走不通!赵大宪开口道。
高义欢微微皱眉,那就只有打造飞桥夺城,可是只有飞桥,能否攻下,却又是个问题。
大帅,要不催促王光恩他们快点过来,咱们三十多万人,往城下一站,保准把守军的屎都吓出来。赵柱子建议道:到时候,咱们给他来个围三缺一,城里的孙子,估计没开打,就自己溜走了!
高义欢白了他一眼,不过这确实也能壮一壮大军声势,能给守军造成巨大压力。
如果守军不逃,还可以从四面蚁附攻城,牵制守军兵力,以便他再遣精兵司机破城。
去传令,告诉王光泰王光恩,让他们立刻拔营南下。高义欢扭头对高成勋吩咐一句,然后又问道:你们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金声桓沉思道:大帅,荆州护城河宽广,如果有大船,便可以直接驶入护城河,当做攻城塔和鹅车来使用,应该能增加攻城的胜算。
高义欢眉头一挑,这倒是个办法,不过要当攻城塔使,那船必须要够大才行,但他却没有大船。
虽然襄阳府有不少船,但那都是小船,高义欢也没水军这个编制,一时间他去哪里弄船?
高义欢微微沉吟,忽然眼睛一亮,斥候有没有送来,傅家台明军大营的消息?
张先壁被孙可望击败后,便退到了傅家台,重新扎下营盘。
何腾蛟西征,带来大小船只上千艘,被孙可望烧了一批,不过还有不少,后退到了傅家台。
大帅准备先拔了张先壁的大营?金声桓问道。
高义欢点了点头,不错,将张先壁灭了,不仅可以弄到船只,还使得明军在荆州之东没了兵马。本帅夺取荆州之后,便可扼住各条险要,把何腾蛟堵在夷陵,正好可以谈谈条件。
高义欢一想,心中不禁有点兴奋了,夷陵在三峡出口,两侧都是大山,非常的好堵。
如果这个计划得逞,那不好好讹诈何腾蛟一笔,扒他一层皮,高义欢都觉得过意不去。
高义欢求抚,并不是说,以后就听南京的了,他要的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归属,而不是像忠贞营一样,把自己交给明朝,最后走向悲剧。
虽说高义欢与何腾蛟素未蒙面,但是对他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历史上,老何似乎坑死了不少自己人,不过遇上高某人,就得换高某人坑他了。
这时,高义成抱拳,大帅,之前传来的消息是,孙可望还在攻击傅家台明军营寨。眼下什么情况,还没消息传来。
高义欢听说还没消息,也就是说孙可望有可能还没去夷陵,他不禁收回思绪,看来他还得等一等。
斥候放出去没?高义欢皱眉道。
大帅,荆州夷陵傅家台都派了细作。高义成抱拳。
高义欢闻语,点了点头,一有消息,要立时通报本帅。
就在高义欢,与众将商议时,在荆州城外一片茂密的树林里,三名魏军细作正注视着官道上,一支西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池。
细作头目拨开树枝,注视从眼前通过的西军,不禁微微皱眉,扭头小声吩咐一句,有点不对劲,旌旗打了不少,队伍拉得很长,可每排人数却很少,每排间隙也大。你们好好点点人数!
傅家台明军大营外的一座小山丘上,一名魏军细作,匆匆窜入树林,来到几个身影旁边,禀报道,头儿,西军大营空了,孙可望已经撤走!
细作头目与几名属下闻语,纷纷站起身来。头目与身旁一人对望一眼,开口道:我留下来继续监视,你立刻回去禀报大帅。
不多时,两个身影迅速下了山丘,然后牵出一匹战马,翻身向北疾驰。
一日后,两队斥候,来到高义欢休息的树林,两万大军休息了一天一夜,个个都精神抖擞。
这时高义欢与众将,正听着斥候的汇报,高义欢已经知道,孙可望已经撤离傅家台,但是却只有不到五千人返回荆州城。
高义欢听后,抬手指着从荆州回来的细作,不禁眯眼问道:你说一说,你看见的具体情况!
启禀大帅,回荆州的西军,人马拖得很长,但是每排人数却很少,间隔也大。他们打了许多旗帜,不近看无法发觉他们是在虚张声势。细作抱拳回道:卑职同两名属下,各自清点了一遍,结果都不会超过五千人。
金声桓微微皱眉,沉吟道:大帅,孙可望没回荆州,多半是去救夷陵了。
高义欢眉头一挑,他为什么敢去夷陵?
高义欢刚问出口,便已经猜到答案,必然是孙可望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策略生效,他才令一部虚张声势的回荆州,吸引明军注意,自己却悄悄杀奔夷陵了。
想到这里,高义欢不待众人回答,便腾的一下起身,当即喝令,快,传令大军兵发傅家台,先拔了张先壁!再令王光泰王光恩,加快行军。
第353章明军有点瓢呀
傅家台明军营寨,张先壁两万人,同孙可望厮杀两场后,只剩下不到一万三千人。
以前官军打流寇,都是一万打十万,现在官军打流寇,却打个平手都难。
这样的战果,着实让明军将士感到憋屈,不过也没办法,明朝的精兵在北方已经消耗干净,南方明军大多是新募的人马,又没经历过什么厮杀,自然瓢得很。
这时张先壁早已得知孙可望撤兵,而孙可望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大军返回襄阳,想必是何督宪发兵救援,便让他长长松了口气。
天色临近黄昏,张先壁看了眼营地正忙碌的士卒,挥了挥手下令,让弟兄们都回营休息,等援兵一到就得拔营,让弟兄们好好养足精神!
入夜,明军大营逐渐安静下来,只有高高的哨楼上点着灯笼,营寨中不时有一队队打着火炬的人马,像火蛇一样,在营地中游走巡视。
时间到三更时分,激战几日,又忙着清理战场的明军士卒,很快纷纷睡去。
两边哨塔上的士卒,挥手驱赶着初夏的蚊虫,营门处近百士卒,则来回踱步,不时的警惕的抬头,望营外。
这时营地外,忽然一队人马往大营方向而来,哨塔上的士卒首先发现,一片黑影运动,当即一声惊呼,什么人?
营门处的明军,身子一惊,纷纷握紧兵器,紧张的向外望去。
毕竟刚与西军一战,士卒们还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
这一看,众人心头不禁一震,便见大片的人影正向营门移动。
本将奉何督宪之命,前来增援张将军!人影并未停下,继续向前缓缓而来,为首一人骑在马上,大声回复。
是援兵!众士卒心头一喜,听口音好像有点常德府一带的土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