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多铎被人拥着入城,他没去衙门,直接就在城门处找来个椅子坐下,就这么赤红着眼睛,看着属下们涌入城中,神情有些狰狞。
这次三万大军,八旗虽然损失不多,但唐通的绿营兵,却基本完球了。
多铎十余岁从征以来,就没这么狼狈过,而这一切都是高蛮子所赐。
这下他被高蛮子狂追数百里,可以说是英明毁于一旦,估计要成为那厮饭后谈资,说不定还要被人编成评书,当做笑话流传出去。
多铎心中那个恨啊,半响才稍微缓过神来,然后站起身来四处张望,看见他手下的八旗健儿,全无斗志的瘫坐在街道上,大批受伤的士卒,发出声声哀嚎,不禁要紧牙关~
高义欢大军回到襄城时,又是另一幅景象。
魏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排成整齐的队列进入城池。
城中百姓欢声雷动,站在街道两侧,挎着竹篮子,端着美酒,迎接高大帅凯旋而归。
襄城官府早就组织百姓,杀猪宰羊,为大战归来的将士,准备了一顿美食。
之前清军屠戮了宝丰矿场,高义欢令人宣传,鞑子的残暴,使得豫南各城都人心惶惶,害怕鞑子杀过来。
百姓对于清军都十分恐惧,而高义欢则利用百姓的恐惧,加强了对豫南物资的管制,乘机收上来不存粮。
现在襄城百姓听说,高大帅打跑了鞑子的夷王,想必鞑子再也不敢来进犯豫南,他们的生活又能恢复安宁,所以纷纷前来迎接。
看,高大帅回来了!城们处的百姓,看见一面大纛旗过来,人群顿时一阵骚动,争先恐后的往前挤,要看一看高大帅的风采。
高义欢骑在黑马驹上,见父老乡亲们如潮而来,淡定的手握马鞭,不停的左右抱拳。
入城的丘八们,见老乡们将篮子里的馒头酒碗一个劲的往手里送,却有些手足无措了。
这样的场面,老丘八们明显不太适应,以前都是他们自动手去老乡家里拿,后来加入魏武军,不让随便拿百姓东西,但也没遇见老乡们硬往自己手里塞的情况。
丘八们不晓得,能有这样的场景,其实是高义欢派人通知了襄城知县,让他组织百姓迎接,才有这样的盛况。
目的就是把丘八们忽悠瘸了,让他们感受下军民鱼水情,以便下次作战更加玩命。
高义欢一路抱拳,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来到衙门外,又拱了拱手,表示只要有他高义欢在,鞑子就休想打过来,然后便吩咐百姓散去。
等进入府衙,高义欢遂即招来诸多属下议事。
不多时,众将士和幕僚便齐聚一堂,高义欢遂即说道:这一战暂时结束,大战便就这么过去了。本帅以为多铎退回汝州后,想必应该会很快退回洛阳,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南下。不过我们也不能松懈,得提起警惕不给清军可乘之机。
众将听了,纷纷点了点头。
高义欢遂即又道:这一战,我军的斩获,俘虏了多少清军,各部的功绩,需要尽快统计出来。另外,各部的伤亡,也要近日报之本帅。
这时高义欢正在吩咐事情,高成威却疾步走了进来,行礼禀报道:大帅,金将军李节度他们已经到城外了!
高义欢一听,金声桓将李岩他们接应出来,他心头一颗石头,便又落地了。
当下高义欢站起身来,便一挥手,走,随本帅出城相迎~
第342章叫人家李先生了
襄城外,高义欢领着近百骑兵,驻立在城北长亭外。
这时不远处,大队的马军正慢慢出现在高义欢的视野之内,旁边白文选看见后,立时道:大帅,来了!
高义欢双脚蹬住马镫,屁股离开马背,站起来看了看远来的马军,绵延好几里地,知道龙骑和选虎营损失不大,心中遂即稍定。
一旁的陈名夏看着马军的身子随着战马起伏,如同波浪一般而来,脸上露出了笑意。
这一战,高义欢托住了清军进攻关中,同时也向新投之人,特别是原本在北京为官的人,展示了实力。
这些人之中,许多人是因为南京不要,无路可去,才来到高义欢这里。
现在高义欢打了这一仗,便会让不少人惊奇的发现,自己或许是上对车了。
陈名夏看了看远来的马军,心里自然是满意,高大帅还是蛮有前途的。
这时陈名夏看着人马,忽然见马军中有十多骑脱离队伍,向长亭奔来,目光不禁一眯。
大帅,虽说李节帅和白帅从洛阳突围时,人马损失惨重,但他们毕竟是河南长官,大帅把他们迎接过来,打算怎么安排?陈名夏催马靠近高义欢,小声说道。
从洛阳到大谷关是一片坦途,魏军为洛阳守军打开一条通道后,守军从南门涌出,但在逃亡大谷关的路途中,却遭到了清军骑兵的追杀。
洛阳守军逃到大谷关时,人马已经损失大半,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这点人马对于高义欢已经不够成威胁,而且高义欢也没将两人当上司看待。
李自成现在自顾不暇,早已无法节制高义欢,甚至一定程度上有求于高义欢,高义欢自然不用继续理会大顺的那一套。
高义欢听了微微颔首,李岩在河南威望甚高,不过他没有野心,想的是辅佐明主,平定天下。他无兵无权,他对本帅而言,到不算是威胁,如果能折服,反而是一大助力。至于白旺,本帅和他也就只有几面之缘,到不是很了解此人,他若是识时务,那自是好事,要是不识时务,那~
高义欢没往下说,不过旁边的王得仁听了却心头一凛,不自觉的就想起老上司王体中了。
现在李自成的表现,早已让李岩失望,正是高义欢乘虚而入,将李岩招入麾下的大好时机。
此时李岩治下的州县,全部沦陷,或是被高义欢拿下,他和白旺都已经失势,高义欢在豫南的统治,已经相当的稳固,他自燃是没必要给自己找个上司过来。
况且,就算按着大顺的规矩,高义欢现在也是魏候,加豫南节度,已经不归李岩和白旺管了。
对于李岩,高义欢是想收入麾下,对于白旺则不太好安排,毕竟他手下有不少白旺原来的人,会让人感觉比较尴尬。
陈名夏听他这么说,知道高义欢心里有底,便也不再多说。
这时,金声桓徐黑虎虎大威三人,先一步疾驰到亭外,然后翻身下马,疾步走来,面带激动的抱拳行礼,启禀大帅,卑职等幸不辱命,从洛阳归来。
高义欢笑着颔首道:很好,三位这次立功不小,稍后本帅自有重赏。
说完,高义欢看见三人身后,还有几人正走过来,正是李岩和白旺等洛阳诸将,于是忙下了战马,快步迎接上来。
李先生,白将军!高义欢上前后,拱手大笑。
李岩和白旺一听这个称呼,神情就是一阵黯然。
上次李岩来豫南巡视,高义欢还跟在身后,节帅,节帅的叫。现在才过一年,就变成李先生,不认他这个节帅了。
高义欢一上来,就先定了调子,高某人现在不一样了。让两人明白,关系变化,不能再按以前的关系,来继续交际了。
白旺也是明白人,高义欢救他两次,现在他兵马损失惨重,地盘全失,等于寄人篱下。
高大帅!白旺先抱拳,回了一礼。
李岩有点幽怨的看了高义欢一眼,见他满脸笑容,微微叹了口气,也拱手道:高节帅!
一众河南众将,包括李岩之弟李年,还有妻子汤氏,以及红娘子都同高义欢见礼。
这群人中,大多数人,高义欢都不熟悉,只是对红娘子比较好奇。
他早听说是红娘子率众起义,攻破杞县,掳走李岩,然后主动嫁给李岩。高某人相貌堂堂,也是仁义之名遍布四海,怎么没遇见这样的好事呢?
高义欢虽然同李岩十分熟悉,不过却并没有见过李岩的家眷。
他目光往两位嫂夫人身上看了一眼,年纪大些,却很有书香气质的应该是汤氏,他再看另一人,却立时惊出一身冷汗,好家伙,五大三粗,比寻常男人还要壮实,难道这就是红娘子?
高义欢惊的向后一仰,不敢多看,微微拱手示意,然后便又看向李岩,直接开门见山,先生,现今鞑子占据豫北豫东,祸害中州,关中与南京,皆无力庇护中州黎庶,义欢不才,愿意扛起保境安民,抵抗外虏的大旗。我知先生之志,意在安定河南,自然是不忍鞑子蹂躏乡野。
高义欢说得很正式,显得没啥人情味,但是如果要将李岩纳入麾下,今后就有上下之分,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先严肃一点,因而他郑重对李岩作揖,现今鞑子势大,先生既然有此志,我希望先生能够帮我,经略一方,一起赶走鞑子,还中州,还天下一个安宁。
李岩没想到,还没进城,高义欢就直接要把他这个老上司,收为属下,不过他从洛阳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决断。
大顺本来一盘好棋,却被李自成下坏,现在李自成完全指望不上,关中不可能救河南,救天下,他便只能依靠高义欢,才能施展他的抱负。
李岩沉没一阵,忽然出了口气,在众人的目光中,弯腰长揖,愿为魏候效力!
高义欢见此,脸上大喜,瞬间变得亲热起来,抓住李岩的胳膊,将他扶起,然后又捏着手不放,今后,义欢就多仰仗先生了!
一旁的白旺看见两人亲热,神情却有些忧郁,他与李岩不同,李岩是管政务的,而他是统军的,两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第343章大家都缺粮
李岩能够为自己效力,让高义欢心里欢喜不已。
高义欢借着南京兴顺案的机会,吸引了不少明朝官员来投,可众多明朝官员,也让他有点儿不放心。
有李岩的加入,文官中才能有个平衡,让他不至于被下面的人欺骗。
高义欢兴奋的拉着李岩的手,说了好一阵,表示要与李岩促膝而谈,抵足而眠,才松开手。
在李岩的事情解决后,高义欢遂即又看向白旺,同样脸上满是真诚的道,白将军,留在我这里如何?
白旺听了这话,脸上却有些尴尬和迟疑。
白旺就没有李岩这么爽快,李岩属于行政类型的文官,对高义欢没有什么威胁,而他不一样,他是领兵之人,并且同高义欢一个级别,曾经还是高义欢的上司,算起来王得仁赵明冲,也都是他的旧部。
让他投靠高义欢,位置便不能比王得仁低,但是位置太高的话,高义欢显然不会放心,肯定会有那些部下,是听他这个老上司,还是听高某人的疑问。
白旺心存疑虑,他担心投入高义欢麾下,会被打压,会被边缘化,但是他见高义欢向他伸出橄榄枝,心中还是有些感动。
高义欢救他两次,现在又能接纳他,足见是个心胸开阔的豪杰,或许是他多虑了。
面对这种情况,杀其首领,兼并部众,才是正确的姿势,要是李自成,肯定就这么干。
高义欢要留他做事,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让白旺有些羞愧。
义欢救我两次,他是豫南节度,王得仁自然是归他节制,至于赵明冲,则是我无暇顾及,最后义欢出手相求,才保下了这支人马。
一时间,白旺觉得他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再加上他从洛阳突围,除了三千张嘴,其它什么都没有,不投靠高义欢,他连吃饭都成问题。
白旺沉思片刻,头一低,便抱拳道:某愿听魏侯安排!
哈哈~高义欢开怀大笑,拉住白旺,能得白将军之助,高某如多一臂膀。白将军且先入城休息几日,洗去风尘,本帅正好有件事要白将军去办!
既然已经决定了,白旺便也进入角色,抱拳问道,若是急事,魏候尽可吩咐!
不急,不急!高义欢讪笑着摆摆手,轻描淡写道:就是想让白将军去趟关中,告知关中洛阳失陷,让关中做好御敌的准备!
白旺听后,神情却一下愣住了。
刘备得了蜀地,要把刘璋送去荆州。
高义欢对于怎么安置白旺,却有些纠结,高位肯定不能给,便只有先将他支开,在消除他的影响之前,都不可能重用他。
在选虎和龙骑营回归后,整个洛阳的战事,才可以说宣告完结。
这一战,起因是清军围攻洛阳,虽说最激烈的战事不是在洛阳周围展开,但战事围绕的中心还是洛阳,所以洛阳战事的结束,才标志着战事的完结。
魏军在这一战中,表现十分出色,不过清军最终还是占据了河南省城,夺取了天下中都。
高义欢在局部的胜利,并未能阻止清军的南扩态势,清军依然保持着进取的姿态,不过清军的兵锋被稍弱,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河南的态势,高义欢收缩回豫州南部,清军则完成了对豫东豫北的占领。
豫州中部的汝州则被魏军和清军平分,不过双方都默契的没有在此驻守重兵,而是做为一个缓冲区域。
多铎退回洛阳后,对人马进行清点,大军前后损失一万一千余人,其中汉军旗损失三千余人,满蒙八旗也死伤了两三百人,可以说损失惨重。
如果算上刘忠部一万人,那损失便更大了。
这么大的损失,已经伤了南路清军的元气,再加上清廷的粮草误期,多铎短时间内已经没有能力再起战端。
多铎回到洛阳后,大军便进入休整的状态。
这时高义欢在襄城逗留几日后,便也班师回到汝宁,并收到了刘黑子的来信。
高义欢遂即得知多铎速撤的原因,除了中他的算计之外,还有清军从南方运粮的渠道,被刘黑子和明将高杰联手截断了。
这点有些出乎高义欢的预料,高义欢虽然写信给了刘黑子,让他去劫粮,但是刘黑子最多能控制运河西岸,晋商完全是可以改走陆路,绕开刘黑子活动的区域,继续往北方运粮。
高义欢认为刘黑子的拦截,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清军获得粮草的成本,却没想到基本阻断了晋商向北运粮。
高义欢看完信,才得知运河东岸,明朝督师高名衡麾下部将高杰,也盯上了晋商向北运送的粮草,并扮作流寇,沿河打劫。
这让高义欢不禁一拍脑袋,没想到天下间既然有这么多人才。
一时间,高义欢大感自己失算,应该交代刘黑子扮作明军去打劫,而不是低调行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