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烟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阡
“血口喷人!全部都是口说无凭!”李全偏不信邪,极力矢口否认,既出于自保,又真的好奇,“我不认得什么李二措,还有,所谓老王户籍是伪,盟王得拿出证据来!”退到末路,还想绝地反击,妄图继续阻止江星衍归来。
“等我喝完,给你摆上!”林阡又开一坛豪饮,说来也奇,他就像算好了时间一样,最后一滴酒仰头倒完,东面马蹄声大作旌旗飘扬,原是杨致诚清剿外围完毕,率众凯旋,一骑先行:“主公,致诚来晚了。”杨致诚自河南一别后,就被林阡先派到沂蒙,此战正是做了林阡对夔王府打响平邑第一刀的后盾。
“不晚。”林阡一笑,起身相迎,杨致诚的战马上还载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很显然,那人能教李全继续求锤得锤。
“证据在此!”那人十分面善,文人气息甚重,才下马就将包袱里的书册分发给时青寨夏全寨红袄寨的人们传阅,李全余光扫及,依稀是那人誊写下来的各种户籍记录——
“明昌年间,王某的户籍正是经在下之手,在下当年就觉得作假可疑,他分明不是那户人家,冒充他人恐是曾作奸犯科,奈何,虽然在下如实上报,头顶却仿佛有股神秘的力量在阻碍;李二措虽未冒充他人,但在下在两年前的户口计帐里,发现县、州有关于他的统计存在矛盾,这种弄虚也教在下觉得尤为不妥,居然反而上报无阻……有问题的不止他俩,若说瞒报还是逃避征收,多报却又为何,可见个中阴谋不小。多年来觉得不对劲的,在下全都誊写、收录成册,涉及之广,盟王将来有的劳碌了。”这话一出,夔王府植入红袄寨的间谍一时间人人自危,尤其李霆二号李霆三号,一眼就望见了自己老底。
“这种誊写,也能轻信?!”李全尚未识别那是何人,心念一动,听这语气,只怕是花帽军对林阡投桃报李?那敢情好……
“原件已毁,你若不信,便去邓唐,问问所谓王某的左邻右舍;便去中都,那村,那户,仔细对看,李二措离开家乡和李霆出现山东是否吻合,李二措身高骨骼脸型甚至样貌特征和李霆是否一致。”那人冷笑一声,理直气壮。
“你是何人,凭何听你一面之词!原件既毁,那我也能随便造谣,说他林阡户籍是伪,指徐辕就是那李二措了,只要面容相近、行踪相似就能定罪?!”李全开始套话。
“我是何人,一问便知,我曾专门负责编管户籍……”那人被激,一脸的认真负责,强调了他的权威性。
“林阡,你还说你没和金军勾结!他可是承认了啊!”李全脸上洋溢着“林阡你言多必失啊”的笑,这是他最后的绊倒林阡的机会了,“金方户籍,要你林阡劳碌?!”
“李当家,他可不是金军啊。”这时,杨鞍旧部纷纷告诉李全……
“怎么……”李全笑容一凝。
乍见林阡嘴角有了弧度,眉眼好像在挑衅:比谁在泰安久,李全你还嫩。
南宋风烟路 第1689章 贵胄草莽,莫不荣枯(5)
投桃报李之人怎可能局限于花帽军,林阡这些年投的桃多得数不清。是的,他的人脉遍布金宋,拉低水平跟李全在一条线上斗,也有的是武器可以拿出手。不过,可别说,阴沟里抠泥当真比沙场上劈刀要难得多——
这书生姓赵,他的弟弟赵显曾是红袄寨当家、林阡三兄弟的酒债债主之一,曾在庆元年间的魔门之战中遭到楚风流策反、却当场被林阡以“杯酒释乱”收回,可惜在两年前的山东之战中,他因为诈降金军被出卖而不幸牺牲。
作为亲生哥哥,赵某则完全不同,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长大后毫不意外地考取功名,与落草为寇的弟弟走了截然相反的路。昔年在魔门,楚风流就是用他的仕途去威胁赵显降金的。
那一战,赵显归顺林阡后命悬一线却还在对楚风流哀求:“楚将军,请善待在下的哥哥……”后来,赵某虽被楚风流宽赦,却受限于自身性格而仕途不畅,宦海浮沉,看清现实,少小离家老大回,已在当年弟弟牺牲的州县耕读了一段时间。由于他素以厚道之品为人处世,加上虽在金国做过官却多是文职、不曾残害反而帮助过劳苦大众,因此在沂蒙一带风评极佳。前些年他理想过于纯粹,遇不平之事也曾愤激,故而将为官目睹之怪状乱状全都搜集和保存,以备不时不需。刚巧他当过户籍官,备妥的素材里正好网罗了李霆和老王在内……
“哪有那么多巧合!!”李全拒绝听林阡再描述,有关杨致诚和赵某在赵显墓前的巧遇……暗叹不好,听众们偏有不少人信!
一面之词被公众采纳与否,取决于举证者的权威性、可信度与亲和力,而不巧赵某恰是一人占了仨而且还算红袄寨和宋盟中立,他本身就是当地人眼里的温文尔雅,又沾了弟弟是抗金烈士的光,所以手中虽不是官方原件,誊稿也已经极具分量,秦王和江星衍的正邪眼看就要被定论,林阡和李全就像是得道多助和失道寡助的对比一般……尽管换个场地、换个背景,这些统统可以不成立,可是,一切仿佛被一只无形大手推到这一步!不,有形——
“巧?有秦、王之案的细节巧?所有的正规线索都被切断得平平整整,老天都看不过去给我送来了奇兵。那句老话怎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林阡一笑,又不知多少寨众暗暗投靠。
李全心里清楚,实际没林阡口中说得那么简单,之所以能遇见这些巧合,始于林阡能从这些角度入手!好一位盟王,他对每个细节都是那么关注,所以才功夫不负有心人……譬如老秦老王,那么小的角色,那么俗套的桃(谐)色纠纷,诸事缠身的他也会在意?在意,当然在意,那关系着江星衍的命途,江星衍岂能走了就走了?!
一刹,李全不由得心惊胆寒,对了,江星衍……那是这世上最希望自己死的人啊,若他江星衍洗白,则这颗定时炸弹,迟早有天会叠加在今次的户籍事件上,作为林阡预留给自己的第三笔账!
倏然,李全因自保欲高涨而斗志猛增,可四境的气氛早已令他明白,形势不妙得很,大多数人看来都有了预设立场……这时赵某还在继续陈述,宛然要将老王一锤到底:“虽河南也有不少民众揭竿而起,可偏是王某,非但无甚伙伴,当年的左邻右舍迁徙大半或不正常死亡,愈发显得他身份欲盖弥彰。”
纵然天不助我,也得抵抗,我李全还活着还健全还清醒,岂能轻易认败!刻不容缓,李全当即以退为进:“就算这位赵大人一言九鼎,那也只能证实老王户籍是伪造,因为是赵大人亲自经手……但李二措和李霆,若面容相近行踪相似就能说成是一人?未免穿凿附会!”
“去中都,深入调查李二措吧?他不是个乡曲之誉吗,那么,了解细节的人一定很多……”“不用跑那么远,先将那个被江星衍‘杀死’的人开棺,是真是假,一验便知……”“说起来老王老秦的诸多巧合确实怪,江星衍该不会真是被害?”“这文书上的可疑人物都可以排查,现成的呀。”
一处失守,连锁反应,处处都开始站不稳脚,漏洞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来不及堵,舆论因为自己的捉襟见肘招架不住而一边倒,李全一瞬搜刮肚肠能想到的几百个念头全在喉咙里打起架,猝然有一种碾着浪跑却被浪反卷而拍死的窒息感——
冲着徐辕李君前杨宋贤甚至林阡进攻太久的李全,本就措手不及于林阡的突然反击,错误的防守方式造成了环环相扣的防线破毁,最终被林阡长驱直入摧枯拉朽!冷不防地泪流满面,情不自禁伏倒在地上:“盟王,我错了,是我失察……我不知道……麾下竟混入了这么多外贼,由着他们做内鬼,害了红袄寨这般多兄弟!”
李全现在才知道,“群狼扑虎”被林阡覆盖成“虎扑孤狼”是有道理的——善于复制林阡的你,可知你耍的都是林阡剩下的?铺垫剧情,烘托气氛,流畅过渡,惬意结局,一气呵成,他还比你懂欲扬先抑、借力打力。
李全却不明白,林阡在大崮山上和李君前交谈时,一度希望李全夹着尾巴泯然众人,谁想到沂蒙之战他还是要撞到自己刀刃下找死。
咎由自取,大势已去,真正是毫无翻身可能……
“师父,李全他虽然失察,可泰安决战他和我一样,也是抗金,也是头功,可否通融一些呢……”杨妙真虽是心软给李全求情,却自然而然就把红袄寨的主宰权移交给了林阡,李全听得只觉一大块皮从自己身上被生生剥下来那种疼,可又能如何,大丈夫能屈能伸啊:“求盟王给李某一次机会!李某必然将功折罪,像在泰安那样效力于沂蒙的抗金事业。往后,麾下再有人敢造谣邓唐、蒙阴的事,都是内鬼,杀无赦!”表面立军令状,内里也是提醒李霆二号李霆三号,蛰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好。念在你在泰安确实是抗金的,姑且给你在沂蒙戴罪立功——金帝、夔王、卫王的主力全要到了,红袄寨的家门口,我不要见到他们嚣张到八月。”林阡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下一战,李全你打输了试试?!
李全当时就被林阡打蒙圈,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一个认知:夔王卫王不管谁是元凶,他们这次都完蛋了——他们将遇到一个空前团结的、没有一个内鬼敢造次的红袄寨……这一仗打完,同仇敌忾同气连枝的气氛就将以沂蒙为核心辐射到整个山东和淮北所有南宋义军。
忽而又头痛欲裂,岂止啊,恐怕就连“求情”和“将功折罪”也在林阡的计划内吧,因为接下来还有一出“红袄寨里的夔王府间谍也被裹挟着、迫不得已地卖力打夔王府”的好戏,李全和夔王想毫无猜疑都不可能,夔王府上上下下的内忧外患都被林阡安排得明明白白……
南宋风烟路 第1689章 贵胄草莽,莫不荣枯(6)
“好!吃饱喝足,且先去休整,厉兵秣马,还有仗打!”林阡倒是一直在吃喝,也不看看旁人,还都没入席呢……
不过,一声令下,谁不心服口服?
徐辕正待移步,忽然站立不稳,还没来得及说自己只是绊了一下,就差点被林阡一把扛起飞奔而去寻医,那一股草莽匪气直接覆盖了先前的英雄气概。
好在徐辕定力够足,本能反应、反手将林阡的蛮劲给招架住了:“主公!”他实在被林阡的智商时高时低搞得很不习惯,虽哭笑不得却又不能对林阡不敬,于是只能克制着情绪低声提醒:“能别表现得跟个张飞一样?”
林阡一愣,哈哈大笑:“这话是我说吟儿的。”便赶紧回头又找了点醋喝,把酒醒了,总算得以恢复正常,“天骄奔波辛苦,最要安顿下来。”
“主公。”“盟王。”“林叔叔……”可想而知,林阡但凡露出一丝温和,一拨又一拨人便互相牵动着簇拥了过来,不熟悉的想一睹风姿,久违的想畅叙衷肠。
林阡当先抱起吴楚坼:“走,林叔叔带你去看,你爹两年前屡建奇功的地方。”他今次把吴越遗孤带回山东本就是要带她认祖归宗,没想到刚好被天骄想到护送她来沂蒙做个己方证人。可以说,吴楚坼和赵某一样,是李全和夔王府的防不胜防、漏网之鱼。
“主公,等您好久了。”阴谋烟消云散后,杨致诚笑着紧跟人群,欲对林阡汇报近期战况。
杨若熙随父一起到平邑,虽也来与主公会师,却更想巧遇情郎,刚好见路成随着李君前到此间来,自是高兴不已,刚要上前嬉笑,发现路成还没看见她的存在、倒是一直围着杨妙真问长问短,不禁皱了皱眉,稍顷,毫不犹豫地扑到中央,揽起男友的臂笑问杨妙真:“阿成,这是哪位姑娘?”
路成意料之外,尴尬了一忽:“哦……若熙,这是……是杨妙真杨姑娘……”虽在短刀谷对着杨若熙的强烈攻势半推半就,但他两年前在山东曾视杨妙真为心中女神,加上和若熙分别了一段时间,今次对妙真就难免表现得殷勤了些。
杨若熙虽然早年怯懦、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却因为目睹了几个好友的遭遇而性情大变,如今逼着自己活成了当年华子榆、苏慕浛的样子,所以一旦嗅出不妙,便强硬地拉住路成向杨妙真宣誓主权:“妙真姑娘,你好,我是路成的未婚妻子,致诚将军的女儿,杨若熙。”
“什么时候的事啊……”路成脸上一红。
“噢。恭喜啊路成,两年不见,都快成家了。”杨妙真心不在焉,只呆呆望着林阡的背影,既欣喜,又失落,转身时忍不住地眼睛都湿了。
总有那样的男子,只是一个眼神就能教人坚冰一样的心都软化,从此心里眼里梦里全是他。可即便如此,妙真还是不想像主母那样,爱他时竟能把自己都忘记,所以跟着人群随波逐流时反复告诫自己,妙真啊,不管顺着师父或逆他,你还是要坚持做自己才是。
夜深人散,天地间弥漫开无尽月光,唯有这般安谧的心境,适合细品涓涓清溪流入山脉,才可静候澄鲜秋意入心脾。
“难以想象,这里适才还唇枪舌剑。”林阡刚才出于本能要扛走徐辕,潜意识就是要和他独处说点话。与杨致诚、吴楚坼等人离别后,此刻再回到山林间,果然青衫男子心有灵犀还在等他,不过,抱着冯虚刀似乎原地小憩了片刻,也算听了他的话“安顿下来”。
徐辕何人,一眼就看穿林阡的异常,终于问出这句越少人知道的话:“主公可还好吗?没喝山珍酒,只是闻见蘑菇味,也成这般?”
“大概是武功进展太快,嗅觉听觉味觉都变得灵敏。”林阡说,这大概是武功突飞猛进的唯一副作用。
“那便好,主公,我……给您添麻烦了。”徐辕正色,忽然竟要对他行大礼,林阡急忙拦住:“天骄,这是何意!”他隐隐却明白了徐辕意欲何为,徐辕自从李全提到楚风月后就理屈词穷。
“一己之私,我终是拖累了主公。”徐辕长叹,不愿起身,“所幸主公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令李全再也不敢作妖、江星衍暂时能保命、花帽军和红袄寨也都皆大欢喜……否则,我娶风月的事不知要对主公和盟军造成多少危害,以死谢罪都不能抵。”
“天骄被我连累才是。”林阡不得不用些内力强行扶他起来,动情说,“十年来,天骄为了大家共有的‘海清河晏’之信念义无反顾,哪怕我任性放弃了还坚守,哪怕受多方迫害还强撑,哪怕体力不济还硬扛……两年前遇到红袄寨和楚风月不能兼得的冲突,天骄是为了我才忍痛割爱、黯然离开以至于抱憾伤魂,今次重新再来,我不想悲剧重演,而只愿报答天骄恩情,给世人看见那原本或许不可思议的后续——从前那个金宋之分的卫道士,我偏要看他‘不负苍生不负卿’。天骄,可别让我失望。”
“泰安事,只要风月不悔,便算团圆结局。”徐辕感动而笑,“那么沂蒙之战,我也……”
未及请缨,便被林阡笑着拒绝:“你最大的任务便是和新婚妻子一起痊愈,战事落幕,补顿喜酒。”
“好!”徐辕胸中虽也有口豪气想发,碍于伤势,还是服从了林阡的安排,“主公今次,看来是以致诚为先锋,自身为中坚,李全杨妙真为辅助,时青夏全裴渊为后盾?看上去,八月落幕都算迟了。”裴渊的游击能力,时青的攻击性,妙真的聪明机灵,李全的深藏不露,做辅助和后盾都嫌可惜。就算不完全知己知彼,徐辕也能推算出红袄寨大优。
“是啊。但我的想法,还是八月落幕比较好。”林阡却想着用猫捉老鼠的方式游刃接下来的沂蒙胜负。
“不尽全力?是为了红袄寨?”
“不错,红袄寨目前仍然还寄托于我,然而我一骑绝尘的时候他们不还是会猜忌?我又不可能一辈子在这里呆着。当务之急,调控好战斗的节奏,用足够长的时间将本已崩坏的‘兄弟情’稳步修复到最初,那才是红袄寨最适合也最长久的精神象征。”林阡的意思是,只要金国将要来战的各方势力跟想象中一样弱,那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着速度打他们。
收敛战力慢慢打,便如同在对自己人开源和对敌人节流——林阡此举,除了拖延时间方便红袄寨稳扎稳打恢复团结以外,也是为了满足他一开始就有的“温水煮大金”计划。
说来也巧,就是八月十二的清晨,山东河南交界,大金贵胄们也发生了一场和山东草莽们类似的“对质”,主要人物涉及金帝、卫王、夔王、黄掴、纥石烈执中、纥石烈桓端等等。只不过不像宋方这般胜负悬殊,而更如同一出大乱斗。
南宋风烟路 第1689章 贵胄草莽,莫不荣枯(7)
对质的重点,在于“泰安决战当晚,花帽军究竟是主动投降红袄寨、还是被束乾坤串谋他人设计?”进而涉及“谋算金帝、与宋盟勾结、阴谋篡权之人到底是谁?”
作为曹王府唯一被准许面圣的“罪臣”,纥石烈桓端早已备好了满腹衷肠欲对金帝倾诉。自从战狼和林阡到达山东战场以后,桓端别无所求只盼金帝早些亲临判案,如今心愿实现,能否不白费束乾坤的苦心而重新撑起曹王府便在此一举。
“圣上明鉴!决战当晚,末将是在束乾坤的强行逼迫之下才诈降李君前,曾听束乾坤自以为计成得意洋洋地说,他背后那位元凶早先就主导红袄寨和花帽军的激斗用以削弱双方,最后一步则是故意推动着红袄寨和花帽军合作,为的是一边剿除匪寇一边勤王平叛。”纥石烈桓端的一番说辞将花帽军描述成绝对的受害者;黄掴不可能承认的暗中投靠元凶之罪,则全部扣在了毫不畏死的束乾坤头上。
短短几句,便说得在场官将都有动容,可信度当真有如此之高?!曹王素来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总算在这里种瓜得瓜种种豆得豆……
所以,曹王府在圣上那里将有转圜?绝对不能!一丝都不行!夔王和卫王几乎齐齐发声:“说不通啊!”卫王说完就没词了,夔王还能往下说:“圣上休听这乱臣贼子狡辩,道理上完全说不通啊——若是所谓的元凶肆意推动花帽军和红袄寨合作,那么他以一敌二,岂不是增添他自己难度?”
事实上倒也确实如此,那一战,元凶本以为借用迷宫阵就能害红袄寨和花帽军两败俱伤,而他自己都无需出场表现、就能坐收渔利大获全胜;双方的合作是他始料未及,且是他不愿看见,终害得他跳到台前。
卫王呆呆竖耳,点头连连附和:“臣附议,没有什么元凶的存在。纥石烈桓端的一面之词不可信,且不说楚风月已公然嫁给徐辕至今未归,据说,纥石烈桓端那晚被林阡一刀划在了自己人范畴!”
“再者,束乾坤,应当也没那么厉害吧?说他伪装,臣不相信。”夔王补充,“传言里自尽的时候颇为壮烈,倒像是弃车保帅的做法。”
“那是他被楚风月感化后良心发现……”桓端心虚而底气不足,是既不想再诬陷大师兄,又怕浪费了大师兄的牺牲。
他的辩解,很快就被卫王夔王的你一言我一语压了下去。
身为元凶和挡箭牌的夔王卫王,两个人当然同气连枝,因为他俩的最外围防线是“曹王有罪”——一定要让曹王是圣上所猜忌的重急,我才能活!!所以在这场对质中,他们不管是精明或愚钝,都因为保命要紧而不约而同地决定了统一立场、一荣俱荣。
“两位皇叔说得不错,朕也认为桓端在道理上说不通。束乾坤此人,根本就是曹王府阴谋失败后的弃车保帅。”金帝冲着纠结不堪的纥石烈桓端射来一丝洞察的光,“桓端,朕素闻你忠厚,今日便给你机会,若指证战狼再次欺君,则朕处决曹王府时不株连你。”
“圣上!臣和曹王、段大人一样,都是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忠于圣上,忠于子民!”纥石烈桓端只有表白的热泪盈眶,没有狡辩的花言巧语。
“哼,被逼也好、自愿也罢,那晚纥石烈大人去找李君前的时候,有想过国家,想过朝廷,想过圣上,想过子民?”这时蒲鲜万奴在桓端背后冷笑,他之所以强出头,其实是为了向元凶表忠。
“蒲鲜大人,若我没记错,那晚也被林阡一刀划在了自己人范畴,该不会你也是元凶和束乾坤勾结林阡的同党?”纥石烈桓端忿忿捅破那层纸,你要出头那就鱼死网破。
“圣上明察!林阡当时是想收回末将的麾下江星衍,所以才会乱来……”蒲鲜万奴继续表面对金帝实际对元凶解释,“臣和江星衍都是拼死才突围……”
“拼死突围,怕是沾了段大人突袭泰安的光?就算这样也不知感激,反倒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纥石烈桓端严词厉色,慑得蒲鲜万奴倏然噤声,两个人虽一样跪着,气场却高低悬殊,“蒲鲜大人又要怎么证明,您和江星衍不是林阡那一战结束后收服了反过来安插到我方的间谍?!”
“含血喷人!末将冤枉!”蒲鲜万奴大惊伏倒在地,“纥石烈桓端,你怎不好好解释,林阡为何对你和十一剑手都先擒后纵!你才更像间谍!曹王府从上到下都和林阡不清不楚!”
纥石烈桓端暗叹不妙,最后一句真是画蛇添足、搬石砸脚,可是,圣上他的预设立场俨然就是不信曹王,怎么辩解都没有用啊……
金帝表情一凝,虽然没有即刻发难,明显内心极为在意:“哼,和林阡有关系的还真不少。”不再对纥石烈桓端和蒲鲜万奴关注,转过头来,望向举足轻重却一言不发的黄掴:“阿鲁答,朕听闻你在阵前承认过有元凶的存在,可是真的?”
百口莫辩的桓端忽而眼睛一亮,是啊还有黄掴,转机要到了?
这么快就进展到第二步了吗?目前曹王仍是重急,但圣上竟打算同时剔出元凶?最外围防线还没动、最内层防线竟失守,夔王和卫王突然感觉到他俩不再同气连枝、而该准备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了……
“禀圣上,末将阵前承认只是为活命,是被宋军屈打成招,并不作数。末将以为,很可能有元凶的存在,但元凶未必就是身在山东的夔王或卫王;另外,束乾坤死无对证,不能凭一条命就洗清曹王府全体。案件扑朔迷离,关系盘根错节,到底如何决断不是一朝一夕,还望圣上三思。”黄掴虽然那天给曹王府留了情,但教纥石烈桓端感到气愤的是,黄掴果然如战狼预料的那样,此番没有完全给曹王府说话,因为他……到处留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