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父女三人,从酒楼出来后,又在街上胡逛了一通,买了一大堆花里呼哨的小玩意儿,胜利打道回府。

    李中易回到内书房,刚提笔准备批阅新送来的奏章,就见高强轻手轻脚的走到他的身旁,小声禀报说:“回皇上,那曹璨竟是客省使曹彬的长子。”

    “曹彬”李中易自然认识曹彬,也知道曹彬在历史上的光辉事迹,只是,他确实没有料到,曹璨竟会是曹彬的儿子。

    “那潘惟德不会是潘美的儿子吧”李中易心情不错,和高强开了个小玩笑。

    “圣明莫过于皇上。那潘惟德确实是宣徽北院使潘美的长子。”高强的一席话,惹得李中易啼笑皆非。

    后世有名的曹帅,和所谓害死杨家将的潘帅,算是一次性到位,都和李中易有了瓜葛。

    历史上,赵老二陈桥兵变,玩出黄袍加身的戏码之后,石守信等大将皆被杯酒释了兵权。

    从此以后,赵老二最信任的两名将才,一是曹彬,另一则是潘美。

    其中,赵老二和潘美的关系,特别好,好到潘美居然能够收柴荣的儿子纪王柴熙晋作养子。

    “可惜啊……”李中易以战功起家,整个李家军中的军官培训,已经自成体系,别具一格。

    客观的说,旧勋贵的武臣们,对现在的李中易而言,都成了无用之人。

    如今的李家军,已经可以和朝廷的禁军划上等号。军中的军官们,无一例外,都必须是讲武堂出身。

    天下万权,兵权至要!

    李中易绝不可能将兵权置于外臣的手上,然后出现太阿倒持,反害其主的悲剧!

    不过,既然曹、潘两家的下一代,愿意走文途,倒是李中易比较喜闻乐见的好事。

    &




第1319章 冕服
    李中易瞥了眼康泽,眼前的阉竖不是一般的狡猾。不过,任其多么的狡诈,离开了李中易的撑腰,他啥都不是。

    眼前的龙袍套装,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通天冠、黑舄图。这种龙袍套装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仅次于冕服。

    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宽一尺,戴时用玉犀簪导之。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

    大致看了下,李中易觉得袍中的盘龙有些诡异,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

    天子穿戴的要有十二旒、十二章,十二是古人思想里面的至大之数。

    李中易看着纷繁复杂的龙袍,就觉得头疼,可是,实力不允许他不穿这种朝服。

    “禀皇上,还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等冕服,尚在赶制之中。”康泽明知道李中易有些不高兴了,却只得硬着头皮把冕服介绍完毕。

    “太过于累赘了,有简省之法么”李中易故意给康泽出难题。

    康泽是什么人啊,他可是以伺候李中易作为毕生职业的专家,他面露难色的说:“禀皇上,老奴乃是个卑贱的阉货,安敢胡言乱语”

    “哈哈,你这阉货,朕让你说,你就说嘛。”李中易明知道康泽打的小算盘,却故意不戳穿。

    有些时候,这人呐,没必要太过于精明外露。只要不是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知之为不知,方为知也!

    按照常理而言,康泽的自称就应该是臣,或是老臣,他却偏偏别出心裁的整出了老奴的特殊称谓,明摆着是想作践他自己,讨得李中易的欢心。

    李中易没工夫关注这些细枝微节的事情,康泽既然乐意这么自称,也就随他去了。

    “皇上,老奴以为,冕服一年之中穿不了三两次,不如让针工局平时收着,注意保存好。倒是这朝服,您隔三差五就要穿的服饰,里面的料子不如做的轻省些……”

    康泽真不愧是在皇宫里待了很久的老阉货,他一张嘴就命中了李中易很头疼的要害。

    李中易确实有些犯怵,若是每天都穿着这么复杂的朝服或是冕服办公,那么,这个皇帝做得还有啥滋味

    不是活受罪,又是什么呢

    康泽完全不敢说废除朝服的话,但是,他隐约猜到了李中易怕麻烦的心事,所以,就在服饰的面料上大做文章。

    所谓的轻省些,就是把冕服或朝服的内服,改为丝绸之类的面料,李中易穿着也就舒服一些。

    但是,康泽的建议解决不了衮服或是冕服,里三层外三层,乃至十几层级,几十层的现实。

    李中易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直到孔昆进来奏事的时候,他偶然间灵机一动,就把事情给孔昆说了。

    孔昆那可是博学的鸿儒,皇家的典章制度,他自然是了如指掌。

    “皇上,冕服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繁杂的……”孔昆说了一大堆开脱的话,末了话锋一转,“礼制随朝代不同,屡有更迭。”

    李中易要的就是屡有更迭,随即笑道:“随心所欲的更迭”

    “万万不可。”孔昆还是有所坚持的人,他说,“比如说,冕服的层数可以增减,图案却不可马虎……”

    李中易算是听懂了,孔昆的意思是,十几层的冕服,可以减为了几层,反正外人又看不见。

    更何况,冕服主要是祭祀或是祭太庙的时候,穿戴的正式服饰,一年也就顶多穿三两次而已。

    总之,怎么俭省,都随李中易的心意,孔昆的这句话,颇得李中易的欢心。

    李中易笑眯眯的说:“还是孔相公了解朕的心意。”他很少夸人,一旦夸了必有奖赏。

    果然,李中易夸过孔昆之后,看似无意识的说:“听说孔相公之女,此次选秀进了宫”

    孔昆差点哭了出来,神佛保佑,终于等到了李中易过问此事。

    “回皇上,是的,小女已经选入了宫中。”孔昆绝口不提孔黛瑶被贬入浣衣院的悲剧。

    以李中易的至尊身份,他只需要命人去查一下,就会知道所有的实情,孔昆何苦去做这个恶人呢

    “哦,朕知道了。”李中易看似随口这么一说,孔昆却感到了心安,李中易只要说了的事,至今还从失信的先例。

    就这一点而言,孔昆对李中易的信心,可谓十成十的足够。

    解决了忧心的大事之后,孔昆更是妙语连珠,典故频出,引人入胜。

    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孔昆其实是他竖起的一面大旗,用意是给传统的读书人们,立一个榜样,鼓励大家读书上进。

    学而优则仕!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谬论,需要假以时日来破除,李中易一点也不着急。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今的内阁四相之中,魏仁浦是旧文臣集团的代言人,李琼是旧勋贵们的代言人,孔昆是全天下儒门子弟的代言人,刘金山则代表了早期投靠



第1320章 哥弎好
    傍晚时分,三司使黄景胜和左都御史王大虎,隔着四方形的餐桌,相对而坐。

    餐桌上摆满了酒菜,黄景胜冲王大虎高高的举起酒杯,笑道:“为皇上贺!”

    “为三弟贺!”王大虎的说词和黄景胜不同,但是,显得更加的亲切一些。

    “二弟,三弟如今已是皇上,还是恭敬些为好。”黄景胜一口饮杯中酒,在放下酒杯的同时,做了善意的提醒。

    王大虎摆了摆手说:“正因为三弟已经是我大汉之君,高处不胜寒,我等兄弟才应该在私下里,还当他是三弟。不然的话,三弟恐怕连喝酒解愁都找不到人。”

    “哈哈,说的好,小弟来晚了,当自罚三杯!”李中易大踏步从门外进来,黄景胜和王大虎赶忙起身相迎。

    李中易摆着手说:“都是自家弟兄,何必整这些虚礼呢,都坐下,都坐下。今儿个啊,咱们哥几个必定要来个一醉方休。”

    此前,不管李中易有多忙,兄弟三人每月必定聚会一次,而且,每次都喝得很多,喝得很痛快。

    正如王大虎所言,所谓高处不胜寒,的确是颇有道理的肺腑之言!

    尤其是李中易被黄袍加身,当了皇帝之后,更是形单影只,满眼望去皆为矮半截的臣子。

    如今,敢和李中易拼酒之人,除了黄景胜,也就是王大虎了。

    “老黄就是爱多想,小弟如今啥也不缺,就缺几个可以说说知心话的铁杆弟兄。”李中易说的完全是心里话。

    以李中易如今的身份,找人来陪着喝酒,自然是不愁的。可问题是,能够无拘无束的狂喝滥饮,还不怕说错话的酒友,普天之下都难找喽。

    今天是黄景胜做东,临时叫了王大虎来喝酒,他们也知道李中易这段时间忙得脚不点地,也没料到李中易会来。

    谁曾想,李中易先去了王大虎的家中,然后就直奔黄景胜这里来了。

    李中易居中坐下,婢女们已经添了酒具和碗筷,他抓过酒壶,给他自己满斟了一杯酒,高高的举起,说:“为兄弟情谊山长水远,贺!”

    “山长水远!”这是黄景胜。

    “水远山长!”这是王大虎,他故意颠倒了一下次序。

    “干!”李中易仰脖饮尽杯中酒,抬手抹了把嘴唇上的酒渍,怪叫道,“痛快!很久没有这样喝酒了。”

    “干!”

    “干!”

    兄弟三人同时亮杯,嘿嘿,都是一滴不落,喝得异常之干净!

    “哈哈哈哈……”三个人很有默契的几乎同时大笑出声,这才是兄弟。

    “我说,十几年前,咱还仅仅是个牢里的小卒子而已,如今呐,居然可以和当今圣上一起把酒叙旧了,这世事呐,还真他niang的无常啊。”王大虎大发感慨,心潮多少有些起伏不定。

    黄景胜吃了口菜,笑道:“这都是托了三弟的福气,方有我和大虎兄弟今日之荣耀啊!”

    李中易没有那么多的感慨,他一口气连饮了三杯酒,拿起筷子一边夹菜,一边微笑着说:“这算啥呀好日子还后头呢。你们家的小子还没封侯拜将呢。”

    说起小子们的事情,黄景胜感触颇深,举杯笑道:“若不是三弟你开的好方子,我老黄至今恐怕还无后啊。”

    一般人的往事,大多不堪回首。然而,李、黄、王三人的往事,却足以写一本传奇的故事会。

    “三弟,你还真说对了,钱庄的买卖日益兴隆。只要有足够的抵押物,咱们的放款利息比放高利贷的低很多倍,来借钱的人,排长队排出去一里多地。”黄景胜越说越兴奋,索性自斟自饮了一杯。

    李中易微微一笑,所谓的钱庄,其实就是国有银行的概念。他首创了存款有利息的政策,其结果是,老百姓都乐意把钱存入‘李记钱庄’。

    李记钱庄的另一个绝招,其实是,贷款的利息极低,年息仅仅相当于七分。

    然而,放高利贷的利息,却是按照月息计算,并且是利滚利,综合年息高达百分之两百,都算是很低的息钱。

    放高利贷的业者,不是权贵,就是土豪,或者是劣绅,也很可能是恶霸。

    这些人是李中易的天然敌人,必欲除之而后快!

    钱庄开到哪里,那里的治安立时就大坏,针对钱庄人员的暴力事件,可谓是层出不穷。

    乱世用重典!

    李中易可不是心慈手段的懦弱君主,他借着钱庄人员被侵害的由头,在各地掀起了狂野的扫黑除恶行动。

    在驻军的协助下,各地有一大批土豪劣绅以及地方权贵,要么被杀,要么被关,要么被抄了家。

    实际上,各地执行严打政策时,针对高利贷业者,难免有层层加码,从严惩处的现象。

    但是,李中易却不想纠正这些。毕竟,放高利贷的业者,都是坏家伙,宁可杀错,也不可轻纵!

    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李中易支持严厉打击放高利贷的恶劣行径,下边的人,很自然会变本加厉的从重从严打击。

    “三弟,自从你断了他们的财路之



第1321章 誓灭此獠
    正如王大虎所言,到了李中易如今的国之至尊的地位,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那都是难上加难

    所谓伴君如伴虎的逻辑,谁敢和李中易真正的交朋友

    所以,李中易格外的珍惜,他与王大虎和黄景胜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人呐,就是围城的逻辑,城里的想出去,城外的想进来,矛盾的很。

    没有钱的时候,觉得钱多就是幸福。等有了钱后,又觉得有钱难买真心,实在是矛盾。

    李中易举起酒杯,笑道:“两位兄长帮我良多,小弟也不说虚言,干了这一杯,略表心意。”

    黄景胜举杯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帮你不就是帮我们自己个么”

    王大虎也举起杯子,笑道:“你帮我,我帮你,值当说这句嘴么”

    李中易仰脖干尽杯中酒,笑眯眯的说:“最近啊,咱们的私库里富裕的很,我打算借着收复了幽云十六州的名义,给战死或重残的兄弟及其家属,发一笔慰问金,就每人100贯文吧。”

    黄景胜是管钱的三司使,他马上心算了一遍,叹息道:“历来年战死的兄弟,倒是不多,也就几千人,倒是受伤的袍泽已经近万了,这笔支出不小哇!”

    李中易一本正经的说:“俗话说的好,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句话很糙,却理不糙。”

    黄景胜也懂这个道理,只是,管钱的人,总觉得钱不够花,惟恐花多了,补不上亏空。

    李中易看出了黄景胜的为难,便笑道:“这笔钱并不多,和咱们抄家得来的收获,相差悬殊。”
1...707708709710711...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