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可不是嘛,李贼只信得过他的那帮子兄弟,连家兄都枯坐愁城,更何况你那边的兄弟们呢”赵匡义一个劲的上眼药,石守信虽然多智,却也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之辈,一时间意难平,连喝了三杯闷酒。
赵匡义担心石守信泄了劲头,赶忙安慰他说:“别的老将那里,倒是一呼百应,加总起来兵力倒也不算太少了。”
柴荣登基之后,原来那帮子跟着郭威打天下的老将们,渐渐的失去了权柄,这些人是利益受损群体,自然是牢骚满腹。
等到李中易打进了开封城之后,原本被柴荣所重用的军内大佬们,也跟着靠边站了,可想而知,他们对李中易肯定没有任何的好感。
如今,在开封城里真正掌握实权的家伙,都是从河池开始,就跟着李中易打天下的老臣子们了。
江山代有新人出,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赵匡义私下里和契丹人达成了不可告人的协议,具体的计划是,赵匡义在开封城里搞鬼,耶律休哥在北边划谋,他们共同的目标都是李中易。
石守信之所以积极的参与此事,主要是赵匡义的花言巧语说服了他,一旦事成之后,就推举石某人为新的执政王。
客观的说,石守信这个人颇有些军事天赋,论及领兵作战的水平,只比赵匡胤高,不会比他差。
然而,石守信最大问题是,太过听信所谓的承诺了。说白了,就是讲义气,讲得过了头。
赵匡义的心里另有一本帐,目前,只是想利用石守信的实力罢了。毕竟,石守信曾经是一军之都指挥使,他培养的中高级将领也是不老少。
“化龙兄那里,怎么说”赵匡义早年间出卖了慕容延钊,只能安排石守信去联络他了。
石守信欢喜的说:“我都快磨破了嘴皮子,这才说服
第1274章 范阳之战
从固安县往北,便是幽蓟重镇范阳,范阳又称涿州,也就是当年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根基所在。
范阳城的规模不小,耶律休哥并没有放弃这里,所以,李中易率兵来了。
在这个时代,桑干河与涿水相连,涿水正好穿越范阳境内。
李家军沿着涿水,分为水陆两路齐头并进,大军浩浩荡荡的滚滚向前。
此前,耶律休哥故意驱赶汉民南下,用心极其险恶,明摆着是想消耗掉李中易军中的存粮。
不过,驱赶汉民也是有章法的,休哥只驱赶了郊外的汉人农民,却没动州郡城中的汉民。
和耶律休哥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他赶多少汉民离开家园,李中易便敞开胸怀收拢多少汉民。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占地,人多好干活的概念,耶律休哥完全不懂,李中易却甚为明白。
范阳城外,驻扎了一股兵力超过五万的契丹人,城内也有三万契丹人和一万幽州汉军,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九万之多。
李中易得知消息后,摸着下巴,想了想,随即笑道:“看来,休哥竟然是想在范阳与吾决战了”
同知总参议司事何大贝接口道:“范阳是幽州的门户,此城若失,幽州很难守的住了。”
张三正见李中易扭头盯着他看,只得硬着头皮说:“幽州不比塞外,契丹人非常需要幽蓟大平原供应上去的过冬粮,恐怕舍不得放弃。”
李中易点点头,又看向高强,高强凝神想了一阵,说:“我倒觉得休哥本人并不想马上和我军决战,很可能是契丹人内部出现了分歧,毕竟一战未打,便退了这么远,说不过去呀。”
李中易笑了笑,说:“契丹人很狡猾,应该也掌握了守城的要诀。所谓,孤城难守的道理,耶律休哥恐怕所知甚深。如今,城外的契丹骑兵,和城里的守军互为犄角之势,令我军首尾难以兼顾。”
何大贝见李中易向他看来,随即抱拳拱手道:“十八万比九万或是十万人,我军几乎多出一倍的兵力,这种仗若是打不赢,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李中易笑道:“老廖,你领九万人监视城外的契丹人,我率剩下的兵马,进攻范阳城,咱们来它个分别击破,如何”
廖山河有些不满的说:“主上,臣想去击破范阳城……”
李中易没等廖山河把牢骚发完,便摆着手说:“就这么定了。若要问为什么,实话告诉你吧,我比你更懂火炮的运用。”
在整个李家军中,包括杨烈在内,没谁比李中易更了解火炮的深刻内涵,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老廖,我把李勇气的骑兵军全部调拨给你,你的任务是,死死的看住了契丹人的骑兵,勿使干扰我大军攻城即可。”李中易十分严肃的下达了命令。
既然李中易已经下了决心,廖山河无力回天,只得干咽了口唾沫,朗声道:“遵令。”
李中易抬手拍了拍廖山河的肩膀,满是严肃的说:“你不仅仅要盯好对面的契丹人,更要防备暗中的契丹人,明白么”
廖山河咧嘴一笑,小声说:“您给了我九万兵马,去盯着五万契丹人,哪有如此轻松的任务如果某家所料不错,耶律休哥恐怕是想趁乱捡漏吧”
李中易哈哈一笑,又拍了拍廖山河的肩膀,说:“孺子可教也!范阳是个坑,端看谁会入坑,谁又能出坑你小子是个聪明
第1276章 鏖战正酣
“轰轰轰……”近百门6磅炮和十余门12磅炮,依次发出愤怒的吼叫声。
几乎在眨眼间,范阳城头顿时变成了人间炼狱,箭垛中炮后,满天飞舞的碎石,不知道砸倒了多少人
“咣!”
“咣!”
“咣!”
厚实的城墙,在12磅炮接连不断的轰击声中,仿佛风中的浮叶一般,开始剧烈的左右晃动。
和6磅炮不同,专门用于攻坚的12磅炮的炮弹重达十几斤,如此沉重的炮弹,在密封火药的加速之下,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恶狠狠的砸在范阳的城墙之上,发出令人惊恐的雷鸣班的咆哮声。
排成三行的十几门12磅炮,发射的间隔时间非常之短,几乎是眨个眼的工夫,又一发十几斤重的弹丸愤怒的出了膛。
耶律恒昌很想站稳脚根,然而,念头还没转完,又一发十几斤重的炮弹,仿佛接力赛一般,重重的砸到了年久失修的城墙之上。
“长生天,长生天……”久经战阵的耶律恒昌,史无前例的感觉到了巨大恐惧,内心深处笼罩着不祥的预感,莫非长生天要收他升天去了么
契丹人的骑弓,最大设计距离为一百步,从城墙上居高临下射击,可达一百五十步之远。
然而,李永堂十分聪明的把炮队摆在了距离城墙两百步远的炮兵阵地上,契丹人只能干瞪眼,却无可奈何。
说句大实话,契丹人防御的范阳城,远不如符家将把守的大名府城。
远的且不去说它了,单单是符家将拥有的神臂弩和牛弩,就足以给进攻的李家军造成巨大的伤害。
然并卵,契丹人既没有牛弩,更不可能有神臂弩,他们在守城战中被动挨打,属于显而易见的劣势。
火炮轰击城墙的威力,就在于,一旦炮弹击中了箭垛,那么,原本可以躲藏的地方,眨眼间就会变成夺取性命的收割机。
乱石飞溅之下,无数契丹人被击倒在地上,这实在是太令人感到恐惧了。
耶律恒昌后悔的要命,若是开战之前,在箭垛的后边,堆起防石的沙包,该多好啊
然而,战争观念的落后,必然会被动挨打,耶律恒昌此时此刻已然是后悔莫及!
6磅炮,不过是压制城头火力的手段罢了,专门用于轰塌城墙的12磅炮,仿佛勤恳的老黄牛一般,一炮接着一炮的轰击着城墙上的同一个部位附近。
牛久失修的范阳城南墙,包夯土的青砖很快被剥掉了,露出了厚厚的黄色夯土。
近在咫尺的李永堂,不由一阵大喜,他当即下令,“甲、丙、戊等炮赶紧降温,乙、丁、己等炮,接着狠狠的轰击。”
火炮和弓弩不同,火炮的炮管很容易因为高温而发红发软,尽管青铜有着远高于铁的散热性,但是,发炮时间一长,依然还是会出现发烫的弊端。
12磅炮少了一半,剩下的12磅炮依旧按照固有的射击速度,一炮接着一炮的狠砸城墙。
李中易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摸着下巴说:“看样子不出一个半时辰,范阳城就该易主了。”
张三正陪着笑脸说:“李永堂在您的栽培之下,总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李中易心下多少有些得意,他训练炮兵的手段,没有别的窍门,就是狠狠的砸钱砸物资,平时多多训练炮击的水平。
客观的说,滑膛炮毫无精度可言,击中了属于瞎猫逮着了死耗子,没击中才是正常的情况。
不过,老电视剧《亮剑》里边,李云龙给意大利炮上刺刀的情节,深深的影响着李中易。
说白了,把12磅炮抵近到两百步的距离,轰击高大的城墙,不敢说每一炮都击中同一个圆心,至少十之七八会击中圆心附近的地区。
&
第1277章 克范阳
年久失修的范阳城,可不是欧洲那边防御力极强的棱堡,压根就经不起12磅炮持续不断的猛轰。
从炮击开始,直到现在,大约过去了一个时辰而已,李中易的单筒望远镜里已经出现了夯土即将崩塌的明显迹象。
“嘿嘿,再厉害的守城名将,也会被火炮的轰击所终结。”李中易颇有些自得的笑了。
张三正陪着笑脸说:“如果没有火炮的话,天知道需要多少人命去填范阳城下的沟”
李中易点点头说:“火炮的问世,这就意味着防御名将时代的结束。”
高强想了想,问李中易:“主上,如果是在运动战中,火炮的威力如何保持”
李中易露出欣慰的笑容,解释说:“炮军应该随奚车一起行动,遇有敌袭的时候,就地展开阵形,借着奚车掩护组织进攻……”
也许是李中易说的通俗易懂的缘故,张三正和高强频频点头,表示已经领会了火炮在运动战过程中的精髓。
李中易见状不由笑了,随即补充说:“李永堂在范阳城下的作法,和大名府城下的作法,迥然不同,这就是因地制宜了。”
张三正如同鸡啄米一般,频繁的点头,高强则两样放光,显然对火炮的运动规律,认识的程度又深了一层。
“轰……”
“咣……”
“轰……”
“咣……”
在李永堂的亲自指挥之下,12磅炮有条不紊的轰击着已经确彻底暴露出夯土的城墙,6磅炮则抬高了炮口仰角,轰的城土上的契丹人连头都抬不起来。
这个时候,李家军的弓弩手们和掷弹手们,竟然变成了看热闹的闲人,他们多少有些不太适应这种新出现的变化。
以往的战争中,李家军的弓弩手和掷弹手,往往起着关键性压制作用,如今却成了炮军身后的看客。
在如今的李家军中,当遇见敌袭的时候,炮军往往是第一波发起进攻的军种,其次是拥有大量神臂弩的弓弩手,最后当炮军发射完霰弹之后,才会轮到掷弹手们攻击一波。
临阵之时,由于简易投石机射程较近的缘故,魔鬼鸡尾酒只须发射一轮,接下来就该进入异常残酷的以步制骑的肉搏战了。
如果,对手是以步卒为主的队伍,近战之时的魔鬼鸡尾酒倒有可能发射好几轮。毕竟,步军冲锋的速度再快,也比战马冲刺的速度慢上好几倍。
在今天的攻城战中,由于契丹人骑弓的有效射程可达两百步左右,射程较短的掷弹手们就只能是干瞪眼的看热闹。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左右,伴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范阳城的南城墙在众目睽睽之下,倒塌了一大片。
李中易接过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阵子,赫然发现,李永堂改变了轰击的策略,将十几门12磅炮分为两组。
望着炮口冒着袅袅白烟的8门12磅炮,李中易暗暗点头,下次再攻城之时,李永堂的炮军轰塌城墙的时间,恐怕会缩得更短了。
前后的效果对比,显然多门炮的齐射,比单炮依次发射的效果,要强出很多倍。
这就涉及到了射击的的概率问题了!
8门炮齐射,而且炮口瞄准的是同一个圆心,两颗炮弹命中相距较近的落点,其机率肯定比一门一门的发射,要大得多!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李中易的名言之一,显然李永堂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下一轮齐射之后,原本已经坍塌了很大一块的南墙,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加速的坍塌了下来。
李中易并没有马上下令发起总攻,原因其实很简单,范阳的南墙
第1278章 大索范阳
李中易进攻范阳城的时候,只围住了南门,却放开了其余的三门。
一般而言,围城战应该是围三缺一,以免守军狗急跳墙,给进攻的部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可是,李中易偏偏反其道而行,只围住了南门狠攻,却故意放开了北门、东门和西门。
之所以这么干,主要是在总参议司的进攻预案里面,判定范阳是个大坑,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诱饵。
契丹人在范阳城下,只摆了九万余人。然而,号称带甲百万,确实也可以动员出五十万兵马的契丹人,面临决战之时,居然不是倾巢出动,反而留下了如此大的破绽,谁信谁傻。
所以,李中易并没有分兵太过,只是给了廖山河九万兵马,他自己领着另外的一半兵马,集中力量进攻南门。
万一,耶律休哥率领主力兵马趁乱来袭,李家军的力量并未分散,随时随地都可以集中精力转攻为守。
如今,耶律休哥果然来了,李中易除了通知廖山河就地转攻为守之外,就是命令部下们狠攻范阳城。
契丹人不擅长守城,李家军若是赶在耶律休哥之前,便彻底拿下了范阳,则攻守之势异也!
前锋部队占领了范阳的南门之后,迅速沿着城墙,一路清扫过去,将已经军心涣散的契丹人通通赶下了城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