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汉城的守将被吓破了胆,知道破城是迟早的事,这才悄悄的打开城门,溜之大吉,把汉城的几十万官民,全都交给了叛军。
这一次包围开京,尝过甜头的全一准,继续采取这种疲兵的战术,让杂军们一波接着一波的往城墙上冲。
柳承哲发觉,叛军的杂军们,每个人都背着一麻袋泥土,冒着箭雨,不顾死活的往城下堆土
柳承哲已经忘记了,这是第几次击退叛军的进攻了。他亲眼所见,凡是擅自退却的叛军杂兵,或者说是土农民兵,都被后边督阵的人给杀了。
见了此情此景,柳承哲的心不由猛的一沉,这全一准不仅狡猾,而且手毒,对自己人也敢于大开杀戒。
夕阳终于西下,天色渐渐的黑了,紧张激烈的开京攻防战,也暂时告一段落。
柳承哲望了眼正在退却的叛军,略微松了口气,又撑过了一天!
开京的权贵们,虽然分走了柳承哲手头的兵权,可是,他们也不是笨蛋,心里都非常清楚,一旦让叛军杀进开京,那大家就都完了。
所以,令柳承哲感觉到欣慰的是,大家守城的决心都非常大,真正做到了誓于开京共存亡。
当然了,主要还是开京的城墙,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加高加厚,变得易守难攻。
传令乙队接守。甲队下去吃饭休息。柳承哲知道这一战乃是持久战,他必须保证将士们拥有充沛的体力,去迎接血与火的挑战。
开京虽然撑住了第一天的猛攻,可是,所有参与守城的人。心目之中都蒙上一层阴影。
全一准的杂兵都这么悍不畏死,真正的主力军又会是何等的厉害,所有人的心里都不摸底。
仅仅一天而已,朴素平的近千家兵,就已经损失了一百多,他尽管异常心疼。也没有好办法。
开京城破的后果,所有高丽的重臣都知道,所以,为了家小,也为了既得的权势。不管是柳承哲也好,朴素平也罢,都只得硬着头皮拼了。
开京被全一准连续猛攻了五天之后,连柳承哲都有些吃不消了,狡猾的全一准将精锐的圣军,混杂在杂兵之中,好几次都冲上了城头。
如果不是将士用命,咬牙死战。当天就要破城。
与此同时,窝在汉城的李中易也没闲着,他扫视过由铁匠打造的新式工兵铲。满意的点头笑道:这可是好东西呀,不拘挖土,还是立寨,或是短兵相接,都是一把利器。
杨烈很少见李中易如此夸奖某一件兵器,他不由有些好奇的问李中易:老师。这种叫作工兵铲的物件,真这么好使?
李中易也不解释。他操起一柄兵工铲,当场开始挖土。不大的工夫。李中易就在黄土的地面上,挖出了一个小坑。
挥舞着手里的兵工铲,李中易略显炫耀的说:真乃挖坑之良器也。
事实胜于雄辩,李中易的当场演示的挖坑效率,的确比锄头之类的物件,要方便得多。
这种工兵铲,不仅可以挖土,还可以用脚踩着往上撬石头。铲面也比锄头大得多,一铲下去,比用手捧土的效果好得多。
杨烈望着李中易手里的工兵铲,笑道:老师的第二套方案,可以落实了。
李中易撇了撇嘴,说:还没有这么快,需要实验一下效果。
说完这番话,李中易就领着众人,用马车驮着一口大棺材,带着一百余名抗着着工兵铲的牙兵,赶到已经被遗弃的九里城外。
九里城本是一座军事哨卡,由于被叛军洗劫一空,所以,也就废置不用,正好充当了李中易的实验品。
李中易站在九里城的墙边,指挥着牙兵们,慢慢的用工兵铲,沿着墙基,下挖一段,再斜向掘进,直到可以把那口棺材塞进去为止。
棺材内,装满了颗粒状的火药包,棺材的侧面也早就凿出了一个小洞。李小八亲手将一根长长的导火索,穿过一根烤得干透的竹子,然后接到露出小洞口的另一截导火索上。
李小八做完了引线的工作,就叫来牙兵,将棺材盖上土,用脚踩紧。
一起准备就绪之后,李中易招呼着杨烈和身边的牙兵,一起退到数百丈外,然后让跑得最快的李小七,拿着火把,点着了导火索。
由于是第一次搞爆炸活动,李中易也不摸底,就把导火索做得比较长,大约一丈左右。
等待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轰隆!一声巨响,整个九里城的城门楼子,腾空而起,飞上了半空之中。
天空陡然一暗,飞沙走石,尘土飞扬,烟尘滚滚,硝烟弥漫,仿佛世界末期降临一般。
巨大的爆炸力,将城门楼基座的大石头,轰成了碎石,众人的眼前,猛的一空。
包括李中易在内的所有人,无一例外,全都目瞪口呆。
好半晌,才有人惊叫出声。
啊
呀,天神发怒了
滋,会不会是雷公下凡?
李中易粗粗的喘了口气,他也没料到,区区三百多斤颗粒状的黑火药爆炸,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神器呀,老师,真乃是神器呀。从此天下任何坚城,皆可唾手破之矣。杨烈手舞足蹈的胡言乱语,令李中易颇有些自得。
神器?这正宗配方的黑火药,虽然只能用于爆破,却也是地地道道的划时代的战争利器。
正如杨烈所言,只要有足够的黑火药,任何坚城都有可能被装入地道的。给轰塌城墙。
换句话说,自从李中易打开的魔匣之后,坚城再也不可守了!
李中易有理由相信,从此以后,战争的态势。将逐渐出现升级换代的惊人变化。
自古以来,战争中,有矛必有盾,这是一对统一体。
李中易瞥了眼异常兴奋的杨烈,不由微微一笑,说:白行老弟。咱们今晚是不是该出登船出发了?
杨烈狠狠的摇动着折扇,冷笑道:经此一役,高丽国的国号即使还存在,也已经是个虚头罢了。
李中易笑道:既然全一准攻得很苦,咱们就去帮帮他吧。
当晚。整个高丽行营的全体主力,都被李中易带着上了船。
这些日子,李中易招募了不少汉城附近的渔民和渔船,也扣押了一大批高丽的商船,为的就是今晚的悄悄奔袭。
渔船虽小,指的是无法经受外海的惊涛骇浪,却不影响贴着海岸线不远处前行。
大周水师的大船用粗麻绳,拖拽着各种小船。扬帆北上。
残酷的开京攻防战,进行到第八天日落之时,柳承哲望着潮水般退去的叛军。手臂一软,扔下战刀,浑身无力瘫坐到在了地面上。
柳承哲心里明白,攻城的叛军,越打越有经验,越打越有气势。就连当炮灰的杂兵,也学会了举着锅盖。猫着腰,拖着装满泥土的麻袋。往城墙边跑。
守城的壮丁虽多,粮食也不少,水井有好几百口。可是,由于叛军来得太快了,城中用于烧火做饭的柴禾,却一天天减少。
派出北门催促光军来援的使者,已经派出去不知道多少拨了,可是,始终杳无音信。
柳承哲刚开始还信心满满,以为开京城固若金汤。谁料,全一准居然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采用了堆土攻城的笨办法,却也是对开京守军威胁最大的办法。
说句心里话,类似今天这样的恶战,再来上几场,柳承哲完全不敢想象,这开京还可以守上多久?
开京城内,和柳承哲一样想法的重臣,也不在少数,大相王融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失了圣宠之后,王融的大相之位虽然还没丢掉,他却知道,这只不过是因为开京被叛军围攻罢了。
一旦,开京解了围,王融继续当大相的日子,自然是屈指可数。
可是,王融和全一准,也毫无交情可言,冒然去投,不仅要背上骂声,而且身家性命也难有保障。
真的是愁啊!
守城的局面不利,家财万贯的权贵们,最先动摇。反而是,平日饱受官府气压的普通百姓,守卫开京的意志,最为坚强。
难怪有人常说,肉食者鄙!
精锐的光军南下,已经成了整个开京城,唯二的两根稻草之一,另外一根则是近在汉城的李中易。
自从,开京被围之后,王昭先后写了是急封异常恳切的求援信,派专使南下,去找李中易。
可是,李中易的态度虽然非常客气,意思却很明白,倭军正在大举北上,他的行营大军不能轻动啊!
急得直跳脚的王昭,明知道李中易是故意推托,却也只得继续派人去哀求。而且,王昭派去汉城的使者,级别越来越高,连次相姜明光都亲自出了马。
姜明光带着重宝赶到汉城的时候,本以为李中易会继续刁难,却不料,他在问明了开京的战况之后,居然当场承诺,马上出兵。
李中易果然说到做到,当晚就领着姜明光,登上了大周的水师战船。
水师沿着汉江一路向西行驶,由于刮的是东南风,区区一日,就抵达了汉江的入海口处的江华岛。
经过水师都指挥使的解释,李中易这才得知,当初大周的水师南下的时候,徐逢来带领的老向导,故意领着他们走了一大段弯路。
:兄弟们,后面的人已经追上了,至少保证司空在新书月票榜前十名吧,拜托多多砸票。
第192章 决战
徐逢来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不想让李中易详尽的知道,高丽外海的地形。
娘的,姓徐的死棒子,你倒是对高丽朝廷,一片忠心耿耿啊!
这江华岛,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岛,其最北边,正对着通向开京的礼成江入海口,半日即到。
李中易心想,这徐逢来倒也是个人才,只可惜,好端端的大高丽帝国,遇上了李某人这个怪胎,就活该要倒霉啊!
白行老弟,你觉得咱们应该什么时候登岸啊?李中易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笑眯眯的问杨烈。
嘿嘿,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就别问学生了吧?杨烈摇着折扇说,怎么着也要等开京的守军和全一准,打到难舍难分,两败俱伤的时候,咱们再顺手把他们两家一块儿都收拾了。
嗯,你好象忘记了倭军?李中易笑着提醒杨烈。
老师啊,高丽的中部已经被叛军们搞成了无人区,倭军没有就地取粮的便利,就只能从海路来偷袭开京吧?杨烈故意忽略了汉城,那是因为,汉城也已经被李中易给搬空了,即使倭军拿下了汉城,照样筹集不到足够的粮食。
嗯,咱们之所以要待在这江华岛的东部,就是要等倭军从海路北上的部队。李中易淡淡的揭开谜底。
据哨探的报告,倭军野战的能力确实不错,经常打得高丽军丢盔卸甲,找不着北。
可是,倭军攻城的手段,却异常之贫瘠。连全一准那种堆土填墙的土办法都想不出来,只知道架上木梯,往城墙上硬攻。
对于倭军攻城的无能,李中易丝毫也不奇怪。别说是现在的倭国平安时代了,就算是几百年以后的倭人战国时代。大名们之间的互相攻伐,往往也只能采取围城的办法,坐等城中粮尽,才能破城。
李中易的水师在江华湾里,躲了四天,却始终没有见到倭军船队的影子。
白行啊。倭军之中有高人呐,看来,咱们只能采取方略二喽。李中易喝了口茶,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
杨烈心中有数,按照李中易的计划。能够在海上歼灭倭军的有生力量,才是最好,也是伤亡最小的办法。
可是,倭军居然没有上勾,由此可见,倭军也许已经知道,大周的水师未走,不敢在海上冒险。
或是。倭军提前从别的地方登了岸,绕开了江华岛。
杨烈的这个念头,还没转完。就见水面上驶来一艘十人划桨的小快船。
小快船停靠到了大船边上,一名哨探沿着绳梯,爬到甲板上,小声禀报说:李帅,倭军大约四万人马,已经从外海绕到礼成江北边的盐田县登陆。正沿着白川一线,快速向开京的北边前进。
杨烈摇着小扇子说:倭军的总大将很聪明呐。他没去汉城,也没来江华岛。居然知道从外海绕去了开京的北边。
李中易摸着下巴说:恐怕,倭军早就和全一准勾结上了,也许他们商量的结果,应该是平分高丽吧?
刘贺扬有些迟疑的说:不至于吧,那全一准毕竟是高丽人呀?
杨烈冷冷一笑,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总有些贼子想勾结外人,引狼入室。
李中易仔细的想了一遍,总觉得倭军的突然行动,很有些蹊跷。
按照全一准的私心,即使和倭军有勾结,也肯定不会让倭军来开京趁火打劫。
说句心里话,开京的这块肉,比汉城肥得多。用叫趾头去想也知道,高丽的历代大王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开京,会有多富庶?全一准肯定是想独吞了开京,势力壮大之后,在逐渐统一整个高丽。
可是,倭军突然出现在开京的附近,事态的发展,很可能已经脱离了全一准的计划范围。
有趣,真的是有趣得紧。李中易放下手里的茶杯,嘴角微微的一翘,这可真的是一场好戏啊,全一准盯着开京,倭军又暗中盯上了全一准。嘿嘿,那么我军就盯上倭军好了。螳螂捕蝉,安知黄雀在其后?
当下,李中易找来水师都指挥使钱怀安,嘱咐他说:等大军登岸之后,倭军的水师就交给你了。
钱怀安咧嘴一笑,说:李帅,您就放心好了,有了您命人制作的投火拍杆,末将保证将倭军的大小船只,烧得半条不剩。
李中易微微一笑,窝在汉城的时候,他就预谋着要和倭军来一场海上决战,所以,他就设计了一整套仿回回炮的投火拍杆,安装固定到了大周的水师战船之上。
回回炮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抛出去用于攻击敌船的火器,必须好好的动上一番脑筋。
最终,李中易选择了用瓦罐作为容器,里边装了精馏到90度的高浓度酒精高黏度细面粉稀释过的液态浆糊以及白糖等非常易燃之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