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水师作战的时候,在瓦罐的泥封外面,用布条绑上几支点燃的线香,只要抛射到倭军的海船之上,嘿嘿,不烧干净绝不可能熄灭。
没错,这就是著名的巷战法宝,莫洛托夫鸡尾酒。
别说倭军的木制战船,就算是二战的德军虎式坦克,在巷战中被这种燃烧弹点燃,坦克手们大多都会丢掉小命。
由于瓦罐很轻,回回炮的吊石却重达百余斤,经过实地实验,攻击的范围至少在三百米开外。
在这个距离之上,仅仅只配备了竹弓的倭军水师,根本只有硬挺着挨烧的份。
李中易仔细交代了钱怀安一番,这才率领大军抢在倭军的前头,摸黑沿着礼成江的东岸一路北行。
李中易率领高丽行营的主力步军,一路急行军,隐蔽进了开京以北的低矮丘陵地带,三巨里。
三巨里,距离开京北门,大约二十里地,距离开京的西门,大约三十里地。
以高丽行营如今的白天行军速度,顶多一个半时辰,就可以急行军赶到开京的西门。
之所以要躲远一些,李中易主要是担心打草惊了蛇,让已经离开了老巢的倭军溜掉。
大军偃旗息鼓,将士们鸦雀无声的坐在地面上休息,或擦拭着手里的钢刀,或检查身上的作战装备,默默的等待着出击时间的到来,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李中易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左手抓着一张密州的烙饼,右手举着水囊,一口饼一口水,很快就填饱了肚子。
杨烈带领的参议司成员,正在紧锣密鼓的制订,最新的战时计划。
由于倭军的狡诈,李中易错过了在海上歼灭其有生力量的时机,现在只得改变计划,谋划着即将到来的陆上决战。
杨参军,香帅为何认准了倭军必定会进攻开京的北门呢?参议司的一个小参议,十分好奇的询问杨烈。
杨烈笑了笑,说:倭军在全一准的叛军之中,一定藏有细作,所以,开京北门一直没有被强攻的事,倭军的总大将一定知情。当然了,这仅仅是老师和我的推测罢了。
问题在于,开京的东西拿三面,都有全一准的叛军驻扎,倭军如果是想趁机捡便宜,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杨烈有心考较一下小参议,故意提了个问题。
那小参议仔细的琢磨了一阵,有些迟疑的答道:一旦开京城破,包括高丽小王在内,多半会从北门逃出城外。因为,其余的三面,敌军太多,风险太大了大。
杨烈点点头,这段时间,他没白教手下的这些参议们,他笑着小声解释说: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谁都懂,不仅咱们大帅明白,全一准和倭军的总大将也肯定明白。
喝了口清水,杨烈接着解释说:全一准留下开京北门的缺口,就是不想和高丽京军死拼,故意设下的陷阱。要知道,全一准手上有超过三万的精锐,如果到时候,从高丽小王的背边追杀上去,岂不是比在城墙下边火拼,要强得多么?收获也肯定大得多吧?
那小参议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他有些羞涩的说:全一准想瞄着高丽小王,这倭军的总大将也看上了高丽的小王,嘿嘿,咱们大帅自然也有想法了。
嘿嘿,赶紧去干活吧,事情还多着呢。杨烈咧嘴一笑,如今可是极其难得一见的连环戏呐。
全一准,倭军总大将藤原师辅,李香帅,都看上了高丽小王的价值。
当然了,三个大帅,在对待王昭的问题上,目的各不相同。
在杨烈看来,全一准应该是想杀了高丽国主王昭,彻底毁灭高丽京军的斗志,以便趁乱夺取江山。
倭军总大将藤原师辅,因为是异族入侵,倒很有可能暂时不杀王昭,把他变成倭国人的傀儡,儿王。
以杨烈对李中易脾气的了解,李香帅很有可能将早已成年的王昭带回开封,然后随便立王昭的某个儿子,或是在高丽王族之中挑选容易操纵的傀儡,拥立为高丽的新王。
这么一来,大周朝就完全可以在开京长期驻军,控制住高丽的国政,从而达到驱使高丽国,在东北给契丹人添麻烦的战略目的。
归根到底,正因为如此,所以,李中易才一直没有和高丽人彻底撕破脸皮,只是玩着黑吃黑的游戏罢了。
:应酬晚了,也更晚了,抱歉哈!月票还是给司空吧,月底了,留着也没啥用的!
第193章 总决战
否则,以破虏军的强悍实力,高丽的何城破不得?何军灭不得?
杨烈有理由相信,以破虏军精悍的战力,正面完全击败高丽所谓光军司的精锐部队,应该不需要花费多少的精力。
可是,一旦李中易这么做了,就等于是把大周完全摆到了高丽人的对立面,挟高丽牵制契丹的战略目的,就很可能要落空。
不过,杨烈还藏了一层意思,没有和小参议明说。那就是,倭军的目标,很可能是先伏击,并歼灭光军司南下救援开京的几万精锐。
按照李中易的提示,倭人的忍者非常擅长搞情报,光军司精锐南下的消息,倭军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倭军总大将还要偷偷的北上,这就说明,倭军也想借此机会,将全一准和高丽的小朝廷一网打尽,毕其功于一役,免得夜长梦多。
对于占领军来说,最担心的就是,遍地都是抗倭的烽火,始终无法安稳的拿回应得的利益。
破虏军潜伏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在傍晚时分,得到了一个消息,高丽国南下的三万光军中了倭军的埋伏,全军覆没。
李中易从草丛中,长身而起,一边拍打着手上的泥土,一边笑道:该有个了断了。
杨烈也跟在李中易的身后,站起身子,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笑嘻嘻地说:是了断的时候了,恭喜老师,高丽国再无可用之兵。
两万我军,正面与四万倭军对决。以寡击众,胜负如何?李中易笑着问杨烈。
杨烈摇着小扇子,说:倭军的战力不弱,尤其是高级武士,非常敢拼命。农兵要差很多,我军获胜的问题不大,只是损失嘛,不太好说了。
李中易点点头,说:我破虏军的初战只是偷袭了汉城而已,并未经历过堂堂正正的对决。还需要磨练这方面的经验和意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让我们和倭军比试一下吧,看看谁才是当之无愧的高丽之主?
杨烈笑道:倭军和我们一样,都是以步军为主,确实需要锤炼一下我军正面对决的意志力。将来。咱们要面对契丹铁骑的巨大冲击。
李中易点点头,传令说:整队,出山。
一声令下,两万破虏军和厢军官兵们,从三巨里的丘陵地带纷纷涌出,横列在了倭军回击开京的咽喉要道——砥平里的侧方。
当李中易从哨探的嘴里再三确认,此地确实叫砥平里之后,不由摸着下巴。暗暗感叹不已,这里居然也叫砥平里,高丽国的砥平里。何其多也?
倭军总大将,征北大将军——藤原师辅,面带微笑的骑在一匹矮马之上,怀里抱着一个长得异常漂亮的高丽少女,两人的下身紧密相连。
哼,高丽棒子的所谓精锐光军。在天皇陛下的军队面前,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根本就不堪一击。
藤原师辅一边享用着高丽的美女,一边鄙视着高丽人所谓的精锐光军。
这时。哨探突然飞马来报,殿下,前方大约五里左右,出现了大队的唐人军队。
藤原师辅一脸平静的点点头,问那哨探:看清楚有多少人么?
殿下,大约两万人左右。哨探双膝跪地,恭敬的回答了藤原师辅的问题。
嗯,区区两万人而已,居然敢来硬碰我的四万铁军,嘿嘿,唐人实在是太过于托大了啊。藤原师辅抱着怀里的高丽少女,踩在随从的背上,稳稳的下了马。
这一战,一定要斩下唐将的首级,献给天皇陛下。征高丽的副将小早川金秋瞟了眼藤原师辅怀里美貌的高丽少女,暗暗咽下一口唾沫。
藤原师辅将小早川金秋的丑态,尽收眼底,却只是淡淡的说:这一战,也要打出我们藤原摄关家的威严。
小早川金秋脸色一滞,藤原师辅这分明是在警告他,摄政的藤原家,才是日本的真正主宰者。
老一代的摄政关白兼太政大臣藤原忠平虽然已经死了,可是,现任摄政却是藤原师辅的亲哥哥,藤原实赖。
村上天皇继位后,藤原师辅的女儿藤原安子摇身变成了皇后,并产下皇太子宪平亲王。
紧接着,藤原师辅以天皇岳父之尊,走了桃花运。藤原师辅的第一个老婆勤子内亲王(公主)死后,接着就娶了勤子的亲妹妹雅子内亲王。
谁知道,雅子内亲王也是个短命鬼,这一次,藤原师辅居然娶了村上天皇的同母姐姐康子内亲王。
小早川金秋心想,如果不是和村上天皇有了这么一层亲密的关系,征北大将军的位置,也不可能被藤原师辅拿到手。
藤原师辅摆弄着手里的军配,不慌不忙的下达了,列阵出击的命令。
小早川金秋有些不解的问藤原师辅:藤原君,唐人会不会有埋伏?
哼哼,我料唐人恐怕就希望我军击败高丽人的光军。藤原师辅忽然扭头吩咐随从,叫他过来吧。
这时,一个身穿黑衣的年轻女子,快步走到藤原师辅的跟前,下跪行礼,恭敬的说:樱拜见殿下。
嗯,唐人的情况都摸清楚了?藤原师辅坐到一张小马扎上,两眼冷冰冰的盯着跪在身前的樱。
殿下,樱无能,死了好些忍,却始终无法靠近唐人的营地。樱满面羞愧的低下头,根本不敢看藤原师辅。
藤原师辅把玩着手里的军配,淡淡的说:这么说来,我是白养活你们这些伊贺忍了?
樱的脑袋已经低到了地面,浑身微微的颤抖着,显然,害怕到了极点。
你告诉我,唐人用什么方法,杀了不少你手下那些号称精明强干的忍?藤原师辅倒没显得特别生气,而是淡淡的追问原由。
樱轻声细气的回答说:殿下,唐人很狡猾,晚上扎营的时候,在营地外面安排了很多的暗忍。唐人的暗忍都有一种叫作弩的厉害兵器,一旦发现了我手下的忍,他们往往是三人器射,角度刁钻,射得非常准。
樱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李中易安排的暗哨,误认为是暗忍。
藤原师辅点点头,追问樱:还有呢?
樱低着脑袋,小声介绍说:唐人的军营戒备森严,我自己亲自去过几次,很难暗中混得进去。
藤原师辅一个劲的点头,叹息说:你虽然没有查清楚唐人的军情,不过,却牢牢的监视住了唐人的一举一动,也算是有些功劳,下去领三百文钱吧。
樱一阵大喜,连连磕头,十分感激藤原师辅。这三百文钱,是额外的赏赐,足够樱手下的十个忍,过上一个月的开销。
等樱下去后,滕原师辅瞥了眼脸色有些发白的小早川金秋,他心想,金秋这个蠢货一直私下里惦记着他的总大将的位置,却又没啥真本事,只不过是仗着是村上天皇私生哥哥的名分,又是现任陆奥镇守将军,这才心存妄想罢了。
小早川君,我军灭了高丽的光军,士气正盛的时候,唐人却来挑战,这是为何?藤原师辅慢条斯理的询问小早川金秋。
小早川金秋对于李中易的情况,简直是两眼一抹黑,他哪里答得出来呢?
蠢货。藤原师辅暗暗骂了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淡淡的说,我军为了避开唐人的水师截击,故意从外海绕了远路,目的就是想一口吞掉高丽人的光军。如今,目的已经达成,是时候收拾唐人了。
见小早川金秋有些不解的望着他,藤原师辅忽然叹了口气说:唐人的李某人算准了我的心思,他的两万人正好卡住了我军进击开京北门的咽喉,逼得我军,必须一战啊。
我军远道奔袭,粮草不多,如果不能速胜唐人,将自取其败。藤原师辅的此话,小早川金秋倒是听得懂。
高丽人的光军虽然被击败了,可是,死棒子们逃奔之前,居然点燃了粮草和辎重。等天皇的军队赶到的时候,粮草已经是十不存一。
另外,因为全一准领着几十万人围攻开京,开京附近方圆两百里以内的老百姓,全都逃得精光。
现实情况是,只有顺利的拿下了开京,天皇的军队才不至于饿肚子。
禀报殿下,唐军已经缓缓的向我们这边开过来了。哨探不断的传来唐人的动静。
藤原师辅从马扎上站起身子,大声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猛的抽出腰间的太刀,寒光一闪,竟然斩下了高丽女子的美丽头颅。
呀实在是可惜啊!小早川金秋也没料到藤原师辅竟然毫无征兆的含笑杀人,他不禁惊叫出声。
小早川军,眼皮子不能太浅,大战在即,岂能儿女情长?藤原师辅缓缓的反手收刀入鞘,等拿下了开京后,你随便挑十个八个,更漂亮的吧。
藤原师辅踩在随从的背上,骑到马上,抬手朝前方猛一挥手中的军配,大声说:天皇陛下高贵的武士们,就让卑贱的唐人,在我们的太刀之下哭泣吧,一个不留!
话不多,却恰到好处的煽动了倭军将士的激情与兽性,他们纷纷挥舞着手里的太刀或是打刀,欢呼道:杀光唐人,杀光唐人,一个不留!
:现在是924张月票,如果今晚24点前,超过了1024张月票,司空一定加第四更!
第194章 开战(12月最后一天,月票赶紧砸)
破虏军和倭军近在咫尺,李中易料定敌军将领不敢在此时后撤,只能迎面顶上。
所以,部下们整好队后,李中易断然下令,大军缓缓逼向倭军。
从三巨里的丘陵地带延伸下来,整个开京北部地区,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倭军若是想后撤,那就正中了李中易的下怀,追上去掩杀,倭军将不战自溃。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军队,进攻倒还好说,奋力向前冲杀也就是了。
然而,大军转向或是撤退,却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溃败局面。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严格的组织纪律训练,是这个时代所有军队普遍存在的软肋。
当然了,李中易按照近代练兵方法,亲手打造出来的破虏军,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核心就在于,破虏军有一大批久经训练的低级军官,包括:什长队正都头在内,这些精干的基层军官,才是让李中易对整个破虏军如臂使指的关键性因素。
由于是阵地战,破虏军搭起了高高的元戎车,李中易和杨烈两个人的手上,各拿着一支单筒的望远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