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自从,李中易的长子成了梁王府的记事参军之后,符昭信对李中易的态度有了本质的变化,两人的关系也亲近了许多。

    李中易的长子李继易,还没满月就成了梁王柴宗训的王府属官,这一层关系,比他的妹妹甜丫成为小符贵妃的义女,可近得多了。

    子和妹,在符昭信的眼里,分量绝不相同!

    安排好后勤的事务之后,李中易就猫在军营里,督促官兵们加紧学习作战卫生等条令。

    李中易有条不紊的筹备出征大计,一点都不急,高丽国的广评侍郎徐逢来,却似热锅上的蚂蚁。

    临来大周求援之前,高丽国王王昭反复交待徐逢来,一定尽快带来大周的援军。

    如今,大周的皇帝已经下了诏,派出了两万多援军,徐逢来虽然觉得人数少了点,不过,总算是借到了兵,心里边也很高兴。

    徐逢来此次来大周,主要是走的丽妃的门路。这丽妃虽说出身于高丽,其实并不是高丽名门大望族的女儿,只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儿罢了。

    高丽国王当初献上丽妃的时候,故意让她假冒高丽望族的女子,其实是小心眼做祟,欺负远隔重洋的大周国,不清楚高丽国内名门望族的实际情况。

    徐逢来也没有想到,丽妃找柴荣陈情了之后。柴荣居然迅速的召见了他,并答应了派兵增援高丽的请求。

    一时间,徐逢来很有些得意。大周皇帝真是很好糊弄,不仅没有提出钱粮方面的要求,反而答应派出精锐助阵。

    徐逢来听说大周已经建立了高丽行营,都部署是一个很陌生,也很年轻的主帅,前破虏军都监李中易。

    等了好几天,徐逢来始终没见李中易上门找他。商量进兵一事,心里哪能不急?

    在高丽国,广评侍郎的地位真心不低。乃是仅次于三省宰相的存在。

    徐逢来端了几天架子,李中易根本就没搭理他,彻底把他当作了空气。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徐逢来只得主动乘车来陈桥驿的军营找李中易。

    谁知。早得李中易叮嘱的守卫们,告诉徐逢来,大帅不在营里。

    一连三天,徐逢来都碰了一鼻子灰,他就长了个心眼,跑去找丽妃诉苦。

    丽妃找柴荣哭闹了好几回,柴荣敷衍着答应派人去问问李中易,实际上。并没有派人去催促李中易尽快出兵。

    大军出征,绝非儿戏。精通兵法的柴荣岂能不知?

    李中易每天在干什么,柴荣一清二楚,所以,一直是冷处理。

    符昭信这天回营,找到李中易,他挠着脑袋说:无咎公,有件麻烦事,在下很为难。

    什么麻烦事?李中易笑望着符昭信,鼓励他把心事说出来。

    最近这段日子,符昭信帮了大忙,他带着人差点搬空了弓弩坊和造箭坊,惹得三司使高洪泰大发了一通牢骚。

    前日,我去城里领军器,遇上了一帮子老弟兄,大家硬拉着我去喝酒。符昭信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他们的长辈,大多是国公和郡公,大家相交多年,交情一直都挺好。

    见符昭信一个劲的绕着圈子,李中易暗暗好笑,不就是一帮子勋贵子弟,想混进高丽行营捞军功么,至于这么为难?

    李中易自己窝在军营里,却把符昭信放了出去,目的有二,一是捞足军器,二是拉人下水。

    以符昭信国舅爷的身份,身边肯定有一帮子狐群狗党,这个是不须多说的事实。

    此去高丽协助平叛,又不是去北伐,和契丹人硬碰硬,那些心思活络的勋贵子弟,绝不会放过这种捞军功的大好机会。

    符昭信磕巴了半天,才把意思说清楚,李中易故意摸着下巴,沉吟良久,始终没松口。

    行营都部署乃是方面指挥大员,虽然这只是个临时性的职务,用人的权力却不小,有很大的自由度,尤其是对幕僚官的调度。

    无咎公,我昨儿个喝多了,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了几个关系挺近的弟兄。符昭信心里一急,就说了真话,

    李中易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勉为其难点了点头,叹息着说:既然信诚公已经答应了,还有啥可说的?实在推托不掉的,你就都收了吧。

    哈哈,多谢无咎公。符昭信高兴的咧嘴大笑,李中易的配合,使他觉得倍有面子。

    李中易的嘴角微微翘起,公子哥嘛,都把面子看得比天还大,完全可以理解滴。

    一天后,符昭信领着他的那些哥们儿,鱼贯进入了大营。

    李中易背着手,立于寨墙之上,居高临下,自然看得很清楚。

    这些公子哥们,一个个身穿着明晃晃的明光铠,胯下的都是难得一见的宝马,身后奴仆成群结队,跟着伺候。

    他们的腰刀都在鞘中,李中易却看得见,刀鞘上的无数颗宝石,熠熠生辉。

    浩浩荡荡的大队伍里边,有些奴仆的手里提着鸟笼,另一些奴仆则捧着食盒,甚至,有几个奴仆的手里,还提着铜制的夜壶。

    李中易不由暗暗摇头,这是来打仗的,还是来郊游呢?

    大周朝刚刚建立不过七年而已,勋贵子弟就迅速堕落成了这个模样,温室里养不出参天大树,此话果然不虚!

    如果,有人再扛来几根大烟枪的话,嘿嘿,那就是妥妥的八旗弟子!

    立在李中易身后的李小七,吐了吐舌头。惊叹道:我的个小乖乖,这是要在咱们大营里溜鸟,郊游?

    李小八双手抱胸。冷冷的一哼,说:小七,说什么怪话呢?公子这么安排,必有原故。

    见李中易使来眼色,李小七知机的把嘴闭上,噔噔噔,下了寨墙。领着那些公子哥们,进入单下的营地。

    公子,那个姓徐的又来了。李小八忽然指了指寨墙的外面。李中易转身看去,就见徐逢来果真又领着仆人来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把李小八叫到身旁,小声叮嘱了一番。李小七噗哧一笑。公子真是坏透了。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柴荣派他领兵去增援高丽,除了想利用实战锻炼一下破虏军之外,其实,也颇有些天朝上邦的显摆心理。

    此次出征高丽,柴荣竟然答应了徐逢来的荒谬请求,由大周自筹粮饷和军器。

    我天朝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好东西多得花不光用不尽,拔下区区一根毫毛。都够你高丽国过半年的膨胀思想,在柴荣的身上也很浓厚。

    徐逢来听说高丽行营的副都部署符昭信要见他,心里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虽然没见到主帅李中易,见见这位国舅爷,还是蛮不错的。

    在徐逢来看来,不知名的主帅李中易很可能是个傀儡,这行营之中,真正说了算的,多半就是符大国舅。

    符昭信的大营里,站满了勋贵子弟,徐逢来进帐的时候,两眼还没适应帐内的黑暗,有人突然暗中伸脚勾了他一下。

    徐逢来促不及防,跌了个狗啃泥,乌纱帽掉到地上,滚出去老远,狼狈得不能再狼狈。

    哈哈

    哈哈哈哈乐死小爷了帐内突然爆发出一阵肆无忌惮的哄笑声,一大帮子衙内们,捧着肚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谁?谁陷害老夫?徐逢来从地上爬起来,顾不得捡起地上的乌纱,就叫嚷着要找出那只黑脚的主人。

    可是,帐内的众人,刚才已经笑混了班次,徐逢来又上哪里去找那只幕后的黑脚?

    你盯着小爷做什么?吴国公李琼的嫡长孙,李安国虎着脸,神色不善的怒视着徐逢来。

    徐逢来虽然不认识李安国,却从众人似笑非笑,想看好戏的姿态,看出这李安国很不好惹。

    符昭信没好气的瞪了李安国一眼,这家伙仗着祖父是太祖爷的把兄弟,一向在开封城里横行无忌,是出了名的一霸。

    吴国公李琼不仅是郭威的把兄弟,更是力挺柴荣顺利登基的大功臣,此老因旧伤复发,无法继续领兵。

    可是,柴荣一直对李琼非常尊重,不仅经常过府嘘寒问暖,而且得了好宝贝,总要给李家留一份。

    这么一来,这李家也就成了大周朝,顶儿尖的勋贵门第。

    帐内光线不太好,倒让徐公吃了苦头,都是在下的不是。符昭信客套的拱着手,暗示徐逢来揭过此事。

    徐逢来本就有求于符昭信,虽然吃了暗亏,也只得咽下这口恶气,讪讪的说:老夫一时眼花,没看清路,怪不得别人。

    一干衙内们,见徐逢来如此的无耻,心里都很不屑,海东之国的大臣就是这般模样?难怪,国内要闹出民变,向我大周求援呢。

    不知徐公寻在下何事?符昭信含笑问徐逢来。

    徐逢来眼珠儿一转,客气的说:下官感念天朝上邦的恩典,特带来了一些酒食,前来劳军。

    啊哈,劳军啊,那多谢徐公了,不知羊有几百头,酒有几百坛?李安国一听徐逢来带东西来劳军,立时精神抖擞,狮子大张嘴,开口就是几百头羊。

    徐逢来只带来了区区三头羊,十几坛子酒,明为劳军,实际是想催促大军早日出发。

    咳,老夫临来之时,略显仓促,只带了少许酒食徐逢来让李安国挤兑得老脸一红,十分尴尬的连连咳嗽。

    少许酒食?连塞牙缝都不够,这劳的是哪门子的军?李安国得理不饶人,对徐逢来一通穷追猛打。

    徐逢来心里暗恨,大周的皇帝那么大方,怎么这些丘八竟然如此的抠门?连几头羊还要和他这个高丽的使者,斤斤计较?(未完待续索,!

    :兄弟们,觉得故事好看,多砸月票哈,鼓励司空码出更加精彩的好文!




第172章 出兵
    历年来,高丽国给中原政权进贡的时候,基本都是以小搏大,赚得钵满盆满。

    一般来说,高丽也就在形式上,上个表章称臣,送几个民间美女冒充名门大户的女子,再加上几本儒家经典,就可以换得金银无数,财宝若干。

    徐逢来临来大周之前,国中的官场前辈们,都嘻笑着告诉他一个秘密:中国地大物博,人傻钱多,只要把身段放软,多说几句好话,就可以骗到大把大把的赏赐。

    我大周的重臣劳军,一般都是千余羊,你虽是小邦来的,可也是一国重臣。咱也就不和你计较了,三百头羊,一头都不能少。李安国轻蔑的瞪着徐逢来,姓徐你得了多少好处,别人也许不清楚,老子可是都知道哦。

    这个好吧徐逢来得了千两黄金的赏赐,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就只当没拿这些黄金罢了。

    秦王高行周的次孙高达雄,冷冷的一哼,说:只有羊,却无酒,劳的什么军?咱们都是京师人,最爱喝‘玉液香’,徐公想必不会让弟兄们失望吧?

    徐逢来气得差点吐血,可是,国中急等着援军,他没胆子公开翻脸,只得陪着笑脸讨价还价,这玉液香实在难买,下官尽量去置办,也就是了。

    哦,原来是买不到啊?这个容易,只要你舍得出钱,在下替你去买,如何?高达雄大咧咧的把手伸到了徐逢来的面前,就等着他掏钱。

    符昭信原是豪爽之人,见徐逢来一副抠抠索索的小家子气。心中异常不屑。

    娘的,我大周朝廷出兵出钱出粮草,替你高丽国平叛,区区几头羊,几瓶玉液香。才值几个鸟钱?

    海东之国的重臣,竟然如此的无赖,可想而知,高丽国主也不是神马好东西吧?

    见徐逢来一直犹犹豫豫,始终不肯应诺,李安国可没有符昭信那么多顾忌。他当即大怒,厉声喝道:汝等高丽人占尽了我天朝的便宜,只想吞肥肉,骨头都不肯吐出半根。就连劳军都心意不诚,可见。求援一事必定有诈。

    是啊,是啊,什么狗屁海东之国,明明是骗子之国嘛。

    大哥所言甚是,这高丽人,就没几个好东西。

    我说老徐,不就是几百头羊,几百瓶玉液香嘛。至于这么为难么?实在不行,你写个欠条,本公子垫钱。替你置办喽?

    众衙内干别的不行,冷嘲热讽,指桑骂槐,东扯西拉,吃拿卡要,狐假虎威。妥妥的都是内行。

    这话说得太打脸了,徐逢来的一张老脸。臊得一阵青,一阵白。红得发紫,紫得透亮,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符昭信打心眼里,看不起徐逢来的猥琐模样,他索性装聋作哑,对于徐逢来的窘境,视若不见。

    国舅爷不发话,衙内们就更来了劲,你一言,我一语,楞是逼得徐逢来,由添了一百头羊,两百瓶玉液香,这才罢休。

    等徐逢来走后,有人担心的问李安国:大哥,姓徐的不会去陛下那里,告咱们的刁状吧?

    李安国还没吱声,高达雄就笑喷了,你呀,你呀,真是猪脑子,咱们商量的是劳军的大事,姓徐的自愿供奉,哥几个都非常感谢,夸他是明白人来着。

    符昭信看着口沫横飞的高达雄,不由微微一笑,高达雄死死的卡住劳军二字作文章,即使官司打到了柴荣的驾前,哥几个都稳立不败之地。

    撇开带兵打仗的真本事不提,符昭信的这几个哥们,能够成为京师街头长期的小霸王,脑子不好使,早就玩完了!

    信诚,姓李的为人怎么样?要不要哥几个,帮你也收拾了他?李安国烈嘴一笑,他怕谁呀?

    符昭信连连摆手,小声说:哥哥们,千万别乱来,免得坏了去高丽的大事。

    这些衙内们不知道李中易的厉害,符昭信心里却是门儿清。就说今天的这个局吧,事情虽小,却是李中易故意设的套,目的就是想打掉徐逢来的威风。

    知人善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啊!

    李安国想想也是,他们混进大军,目的就是想去高丽捞一票军功,回来好承袭父祖们传下来的爵位。

    大周朝的爵位,可没有所谓世袭罔替的概念,无一例外,全是降两等袭爵。而且,必要条件是,有军功才有资格袭爵。

    国公的继承人,顶多只能袭郡公,三代之后,爵位就自动消失了。

    三天后,全体破虏军和新加入进来的京师厢军第一军,好好的打了一顿牙祭。

    徐逢来砸锅卖铁,好容易筹集来的犒军物资,成了弟兄们肚里的油水。

    破虏军的物资供应,一直是大周朝诸禁军中的头一份,对于吃到羊肉,大家倒没有太大的感觉。
1...114115116117118...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