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可是苏方的要求,你们中国政府要拿出现金啊?而且要的是硬通货币的现金。之前荆建那边,不提具体操作,完全是拿出真金白银的硬通货或支付或抵押,而且后续还会采购一大批的现车和用作组装的零配件,同样是硬通货币支付,甚至承诺的采购额将会超过先期的设备技术采购。当然,我们苏联方面考虑到实际困难,可以同意中方用苏联急需的中国商品折算,但不管怎样,你也要付钱啊?
于是中方就有意见了。笑话,如果我们能拿出这七八亿美元的外汇,不会直接去购买欧美先进的卡车流水线吗?需要你们苏联相对落后的东西吗?
苏方同样不甘示弱。我们再落后,也比你先进。再说,难道我们落后一丁点就要受欺负?你不给钱,就想白拿我们的东西?
中方:谁想白拿?我们不是答应多给你股份吗?
苏方:谁要这些不值钱的股份?我们急需的是美元!是英镑!是马克!
好吧,双方的条件相差甚远,一时之间就难以达成妥协。渐渐的,中苏双方也就冷了下来,反正商业谈判中,谈谈停停,甚至最后流产的并不罕见。
而在这个时候,虽然双方都很郁闷,一桩原先可能性极大的合资项目,弄到现在这样的破事,心中怎么也不是滋味。可让他们回头去找荆建?让荆建再做那个粘合剂?那就算了吧!实在丢不起那个脸,说到底,都代表着各自的国家,难道国家向私人道歉吗?情愿少这个合资项目,也不能出那个丑啊?
本来这样下去的话,随着时间的推延,这项目也就悄无声息的遮掩过去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德尔塔动力居然上市了!
第664章孩子
对纽约证交所来说,德尔塔动力上市仅仅是个很小的项目,唯一的亮点,无非是来自红色中国的首家上市公司。
对荆建个人来说,德尔塔动力同样并非是自己的核心产业。而且传统制造业毕竟增值有限,未来顶天也就是几十亿美元。说实话,真的算价值,还不如前几个月荆建各花了几百万美元购买的那些微软思科苹果等高科技股的股票呢。
然而对于谈判的中苏双方的知情者,尤其是知情的上层官员来说,他们都紧盯着这次上市,不仅是因为这是传统老国企的改制新生,更是因为这是荆建的具体操作,说得再好听,还有什么比真实事例更有说服力呢?
没想到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德尔塔动力首日收盘价收在632美元,也就是说,在**个月之前投入了津重12亿资产,甚至还很友好的把那家资不抵债的大型国企高价算成12亿人民币,现在居然一下子盘活成为超过13亿美元的优质股票?
尤其是里面还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原先的津重处于半停工状态,现在的津重订单居然来不及做,已经恢复了倒班?职工的收入基本上涨了30以上,并且几乎没一人辞退?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来新建车用柴油机和变速箱分厂,这不就是为了汽车厂项目做准备的吗?
于是双方负责谈判的官员相继受到上级的责问:既然你们说有把握,既然你们说能多得到利益,那么把利益拿出来给我瞧瞧?本来我还让你们发挥主动,看着你们怎么样圆满完成项目,可你们是怎么对我的信任呢?笑话,一件都快要成功的大项目,居然有本事快被搅黄了?荒唐!难道这就是你说的利益?
你们是怎么对待工作的?原先不是已经基本谈好了吗?为什么要更改方案?而且还丢掉了政府的信誉。最可笑的是,你丢掉信誉办好事倒也罢了,你还把事给办砸了?
我早就说过,绝不能用官僚的思维去考虑商业行为。可你们犹犹豫豫,居然不能坚持我们苏联的正确主张,居然被中国人带到下水道里去了?看看那家德尔塔动力吧!一年不到的时间,竟然增值近10倍,而且原先快要破产的企业变得蒸蒸日上。你们还在想什么呀?还在梦游?你们究竟想要梦游到什么时候?
荆建并不知道为了汽车厂项目的事,中国和苏联的不少官员已经被骂的狗血喷头。其实就算他知道,现在也无心理会。因为赵霞突然生了,这孩子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片场的时候,荆建接到电话,赵霞突然感觉到阵痛,被秦姿曹海燕她们送到了医院。一路飞驰,驾车来到医院,没想到赵霞已经干脆利落的把孩子生下了。
抱着自己与赵霞的儿子,荆建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以前的那些孩子出生的时候,荆建总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在身边,也只有这一次,他是陪伴着这个小子出生的。
这孩子像我,像我。荆建已经高兴的语无伦次。
赵霞多少有些早产,显得很虚弱。她有气无力的笑着,眼中带着喜悦和欣慰:臭美,不像你还像谁?
嘿嘿。荆建只顾着傻乐。每次逗孩子的时候,他总是百看不厌。
喂喂赵霞轻声叫唤道。
嗯?
我已经想好名字,叫荆天咋样?
荆天?天天?略微一想,荆建就点头道,这名字好,就显出那么一股子霸气。
赵霞露出笑容,荆建的话正说中的她的想法:当然啦!以后还要接班他爹的事业啦!如果没有霸气,家产都要被外面的人夺走了耶?
嘿嘿,嘿嘿。荆建继续装傻,只是温柔着抚摸着赵霞的秀发
一出医院大门,陪同一起过来的肯特就道贺道:恭喜恭喜!
哈哈哈!荆建笑得欢畅,接着随口问道,片场安排好了吗?他们没来电话吧?我想放自己几天假,好好陪陪孩子。
进医院的时候,肯特拿着荆建的蜂窝电话。他笑着点点头:布兰布尔,索拉纳和柳帕金都来过电话,他们让您放心,您可以休息到这个周末。
这个时候,荆建特别感谢好莱坞的用工制度,严格遵守每周40小时的工时,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否则周末是铁打不动的休息时间。
突然,肯特就想起一件事:有位中国姑娘打来几次电话,她说有急事找您。
哦?知道她是谁吗?虽然荆建的私人电话号码对外不公开,但总有神通广大的人能弄到。一般来说,肯特他们就是一道防火墙,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少的骚扰。
她说姓王?
王?荆建仔细一想,似乎自己没认识什么姓王的姑娘啊?也许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还是等她再打来吧。
可是刚想到这里,蜂窝电话铃声就响了。荆建一看显示的区号,居然是中国羊城打来的,多少就有些纳闷:喂?
荆老师吗?哦,现在应该称呼您为大导演了。总算找到您了。知道我是谁吗?
当然知道,你是王昭君嘛!哈哈!听到打来的是王华琼,荆建就忍不住逗她一逗。
呸!您这样还想德艺双馨?整一个流氓。
拜托拜托,我可当不起德艺双馨那个词。荆建一身的汗,这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实在是有些怕怕。
几句玩笑话后,荆建就有点奇怪:小王,你怎么突然会找我?有啥事吗?要说关系,荆建与王华琼只是在汽车厂项目上联系过。现在汽车厂的项目都黄了,为什么还要找自己呢?就算是乐观点,突然来了个死灰复燃,那也应该云安那边的人来找呀?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羊城招商局这个备胎呀?
第665章当真了
王华琼显得有些犹豫:荆导,我真有件事麻烦您,不知道您能否联系上那个投资汽车厂的港商?
嗯?啊?荆建相当奇怪,甚至感觉到一点有趣。羊城招商局集体去致远星旅游了吗?都黄了一个多月了,他们竟然到现在才知道?
恰好荆建此时心情很好,他显得很有耐心:小王,现在好像港商已经退出了,具体谈判的是苏联方面和机械部,如果你们想要争取,最好直接去找他们。
找他们干嘛呀?王华琼显得相当委屈,我们忙了那么久,谈了那么多次,最后才知道自己是替补,第一选择是云安。我们羊城哪点比不上他们?说条件说优惠说交通说服务,哪一点不能拿出来比。我就是不服气!荆导,荆老师,求求您了,帮帮忙吧?
等等,你别急,给我详细说说。荆建被问的有些糊涂。听了王华琼的话,好像她知道一点,又好像不知道全部,起码她应该不知道自己已经退出,现在已经是中苏双方在唱二人转。因此这位姑娘还想着联系那位港商呢。
在荆建的询问下,王华琼终于说清楚了来龙去脉。果然,他们羊城招商局很早就知道羊城成为了备胎,因此那些领导和业务骨干就没了兴趣。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呀?于是就索性把这件事扔给了王华琼这个新人。美其名曰,练练兵。
当然,都明白这是让王华琼练兵,但交办的时候绝不可能那么说,于是一番和颜悦色:小王,这是局里给你压重担,你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是对你的信任,好好干呦
如果遇上一个老兵油子,可能一听这话,就知道该怎么办,反正就是敷衍呗。绝不会花费什么时间精力。可有趣的是,王华琼居然当真了,她居然真的当真了?
好吧,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王华琼的工作态度还是值得赞赏的。然而态度正确,不一定代表方法正确,没人介绍经验,没有官场关系,甚至没什么人指导,只知道东碰西跑的瞎撞,结果就可想而知,甚至连具体情况,王华琼都是一知半解,居然连港商早已经退出都不知道。
荆建已经无语,还能说些什么呢?沉吟了一会儿,荆建决定还是坦白:我不算最了解情况啊?小王,据我所知,港商已经决定退出,现在是机械部云安市和苏联三方在谈判,不知道你们羊城招商局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可以去想想办法。荆建同样不知道谈判已经陷入到僵局,他还以为还在谈判之中呢。
啊?这回换王华琼大吃一惊,荆老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都一个多月了吧?难道你没联系过港商代表,赵新赵工?
没找到啊?我打电话到香港几次了,说他负责其他项目去了,那里也不知道赵工新的联系地址。
荆建一想,也确实,自己的大投资已经转移到了大丰钢铁厂,近些日子赵新正在那里帮忙。毕竟小中不懂技术,还需要赵新发挥余热。而香港的那个为汽车厂项目筹备的公司早已经空心化,仅仅留下几个留守人员看门而已。
听王华琼着急的声音,已经带有一丝哭腔,荆建感觉哭笑不得。好人做到底吧,荆建相劝道:小王,别在这个项目上浪费精力了,不值!目前我那个香港朋友已经放弃了汽车厂项目,如果他以后有什么意向,我一定第一时间与你联系,好吗?
小姑娘也挺可怜,荆建已经能够想象到,她这段时间抱有多大的热情。反正一些小项目对荆建来说,无非随口一句话的事,放在哪里不行呢?
可是王华琼似乎被打击惨了,甚至有些碎碎念:好几亿美元的项目呢,我的第一次呢。上次的王安电脑也是那样,都是你,你要负责,你要负责,呜!呜!
诶?荆建已经无法吐槽王华琼的乱七八糟,什么第一次?还要自己负责?荆建实在忍不住,小王,王安电脑真和我无关哈?
呜!哇!哇!王华琼越哭越伤心,一下子嚎啕大哭起来。
别哭,别哭哈!荆建算是彻底败了,再哭,我可真的始乱终弃啦?
呃?王华琼被说的一愣,还真的停止了大哭。抽泣声中,她轻声骂道,坏蛋!
哈哈哈。荆建大笑,好了,我问问我朋友有什么项目,可能不怎么大,就几百万,你要不要?
要啊,要啊!王华琼急道,还有还有,你帮忙再问问汽车厂,问问有没有希望?成功以后,到羊城我请吃饭耶。
你还不死心?荆建无奈的摇摇头,汽车厂我真没办法,你自己问吧,那个项目你也自己谈。我只负责介绍,什么都不保证哈?
知道了,知道了,啰嗦。
呵呵,我明白了,你已经准备过河拆桥。
哪里有啦?
哈哈哈。
结束通话后,荆建就与香港的田鹏飞打了个电话,吩咐标准集团羊城分公司加紧筹办,作为踏入内地的试点。并且联络人就是羊城招商局的王华琼。反正都要投资,给谁不是给啊?
打完电话后,荆建就把这件事完全抛在脑后。举手之劳帮了个小忙,荆建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而就在此时,北方军区的某个后勤库区中,一群军官正围观着几位技术人员调试着仓库管理系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边上作为裁判的军官终于报出结果:能节省起码30的管理人员,减少起码5的浪费,还有许多很方便的应用,物资的追踪进出库的管理损坏物资的管理数据的快速汇总,最方便的就是缺少物资的调配,可以提前预警,及时的补充缺少的物资
第666章好东西,用不起
一位肩抗将星的将军皱着眉头,静静的听着汇报。直到告一段落,他才询问道:一共能提高多少效率?
难以统计。那位裁判军官实话实说,几位技术人员还不很熟悉仓库管理,而我们部队都不懂计算机,因此不能发挥出这套系统的最大效果。从目前粗看,效率起码能提高一倍,不过全部发挥出来的话,还能大幅度的提高。
轰响起了一阵嘈杂声,一下子提高一倍效率,这在以前绝对是难以想象的。而那位将军终于露出笑容,向那几位汉龙派出的技术人员伸出手:谢谢,谢谢中科院的同志们。
在场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数据库管理。看到原先伤透脑筋的各种报表轻轻松松的整理出来,并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都是那种不可思议惊奇外加特别高大上的感觉。
而且汉龙在这套系统中全部进行了汉化,虽然那个界面用现在的眼光看,就像是老古董,但当时可是宛如开天辟地的创举。
将军挥挥手,让于筑过来。他轻声问道:小于,东西倒是好东西,难学吗?
首长,我们之前选了20位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志,跟随着那些专家一起培训学习,这一个多月以来,用都学会用了,但说精通,那还需要时间。
汉龙公司负责调试的韩工恰好路过,他笑着加入了谈话:会用就足够了,我们研究的东西就是让部队里的同志用的。会开飞机的不一定要会造飞机,是不是这个理?陈将军,其实只有高中毕业,一两周的培训就能掌握使用。不过有些计算机特殊的技能需要长期训练,比如说打字啥的。还有,维护的人员需要比较高的素质,而且培训的时间需要长许多。
嗯嗯。陈将军显得很满意,那费用怎么算?
一旁的于筑连忙提醒:首长,这是汉龙公司的拥军项目,是赞助的。
诶。陈将军笑道,这玩意挺好,我看看能不能在部队推广。总不能让韩工他们一直赞助吧?
韩工嘿嘿笑道:设备总费用370多万,如果加上安装和人员培训,应该再加560万吧。
这么贵?四周是一阵惊呼。全军多少个仓库,多少个物资点,如果全部安装这套系统,那简直是天文数字。
韩工却很诚恳的说道:我们已经尽量用最物廉价美的设备了,可是基本都是进口设备,国产的根本就没有。而且陈将军,计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网络,安装的越多,效果也就越好。如果全部队后勤部门都用上这套系统,后勤部的首长们就是坐在办公室,也能保证对全军的物资情况了如指掌,您知道这对部队发挥出战斗力有多大的效果?
我知道,我知道。陈将军脸色为难。谁不知道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呢?要不然,又怎么会成为三总部之一呢?可是?陈将军摇头叹道,就是太贵了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