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这是个国家拼命压缩军费的年代,连大裁军,部队经商都出现了,又哪里拿的出那么多的费用呢?而且此时的设备费用确实贼贵,而部队又是义务兵为主,实在不行,搞个人海战术也要比信息化管理便宜许多。
当然,当时的人们还根本没有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也根本不知道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所在。其实根本不用几年,甚至连学校都开始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统了。
看到陈将军那副惋惜的模样,韩工同样是相当无奈。但不管怎样,对这套系统的评价极高,而且是赞助,算是皆大欢喜。
等到人群散去,陈将军把于筑叫进自己的办公室:小于,你这件事办的不错。我就想问问,那个901工程有进展了吗?
前期图纸已经送到,我们正在研究。
哦哦。陈将军斟酌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道:王老先生到大陆的消息已经被泄密,现在台湾的报纸都在大肆报道。
啊?哪个孙子干的,他妈的枪毙他。于筑大吃一惊,他们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是宾馆的服务员无意中泄的密。艹!陈将军同样忍不住心中的愤怒,就知道地方上办事不牢靠。早知这样,就该安排在部队宾馆。
王咏庆住在厦门的宾馆时候,台湾的媒体为了抓大新闻,满天世界在寻找他。有记者就打电话给厦门的每一家宾馆,骗总台小姐说:王老先生家里急事,自己是他的朋友总台小姐真的信了,于是就接进了王咏庆的房间,这一下,立刻就成为台湾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首长,那事情不会有变吧?于筑担心问道。
应该不会吧?陈将军摸出两根烟,给了于筑一根。他表情犹豫,可能有,哎!咱们还是要早做打算。
在原先的历史上,所有人对王咏庆可以说是深信不疑,到最后,甚至都成为了一种迷信,甚至自己编个理由来欺骗自己。一直拖了三年,拖到实在拖不下去,这才突然梦醒。很无奈,王咏庆那个台湾首富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然而在这个时空,荆建上次上的那个眼药就起到了极大的效果。这使得中方人员相当警惕,就怕鸡飞蛋打一场空,甚至还会影响到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
想了想,陈将军就吩咐道:小于,你们还是要维持与那个水井的接触,无论如何,不要把话说死。
可是于筑有些为难,那万一最后还是不批呢?那个水井公司刚为唐山的钢铁厂融资了好几亿美元。说实力,他们根本就不差。我就怕,几次三番放他们鸽子,到时候对我们有看法。
这样啊?陈将军又考虑了一会儿,审批这样的事我都做不了主。但我会向上面要求。真见鬼,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中国那么大,难道就容不下两家石化厂吗?
第667章及时收手
亲爱的,我很难理解你的小心谨慎。塞丽娜亲吻着荆建的脸庞,金色的秀发披洒在荆建的身上。虽然口中在抱怨,但她的眼中带着浓浓的笑意。
去年年底之前,荆建塞丽娜和一群去台湾捞金的小伙伴们集体收手,迅速逃离,在台湾股市前后共席卷了高达二百七十多亿新台币。计算上汇率因素,基本在十亿美元左右。而其中荆建拿到的基本在五亿美元上下。
然而容易撤离的现金基本都被塞丽娜这些小伙伴们拿走了,荆建基本上都把现金用作台湾的商品和设备采购,还有就是宝花大楼的修建和院线的布局,最后除了留给宝花一部分的企业运作金外,剩下的才一亿多美元。而且基本都在上次借给大河实业,一时之间,这一大笔钱都难以变现。
荆建笑搂着塞丽娜的小蛮腰,抱着她在自己大腿上坐下:小姑娘,你不懂,做什么事都不能赶尽杀绝。
为什么?塞丽娜显得有些不服气。
就是因为刚刚发生的股灾。我们撤走的及时,并且还给了所有的投资者和台湾当局警告,现在江湖上都在传说我们的仗义和传奇,甚至台湾当局都给了我们感谢信。如果我们利用这次股灾捞最后一笔的话,政治风险实在不可控,我害怕我们将成为那些台湾股民的替罪羊,台湾当局很可能顺水推舟冻结我们所有的钱。
至1989年底,台湾股民开户数已高达500万户,可以说当时台湾几乎每个家庭都在参与股市狂欢。回想一下当年荆建杀入台湾股市的情况?当时蜂拥而至的情况下,台湾股民的开户数才堪堪破60万?由此可见已经变得多么的疯狂。
之前已经介绍过,台湾股指在1988年6月突破5000点大关,7月突破6000点,8月涨到8000点。就在人们认为股市很快就要冲破1万点大关的时候,为抑制股市泡沫,1988年9月,台湾相关部门出台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也就是说,投资者从股市赚的钱要交税,这个大利空让股市半天折翅,指数从8813点连跌19天到4645点,几乎是腰斩。
然而,由于当时台湾股市投机盛行,很多人都已经处于疯狂的状态,台湾有关部门征收资本利得税这一杀手锏没有起多长时间的作用,台指就重新抬头,继续一路高歌猛进。在当时不管资金面基本面市场面或是心理面,多头力道并未宣泄完毕,股市连跌19天,在急速修正完后,却走出最后一波的强劲喷出,股市直攻万点关卡。
实际上,当时整个台湾股市已经处于狂热之中,当时台湾的一些行政部门,每天要等到股市下午收盘后才开始恢复办公,饭店百货商场也在收市后迎来了消费高峰,整个社会都陷入炒股狂潮之中。
在一片疯狂的气氛中,台湾加权指数1989年上半年快速收复失地,到1989年6月创下9000点新高,并在随后的几天内如期突破一万点大关。到1990年1月,台北股市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创出了12495点的历史新高,当时市场乐观情绪的弥漫已经无法控制,人们普遍认为股指将很快突破15000点。
就在这样的狂热气氛中,以宝花和台湾地下钱庄合作的投资公司却开始主动预告风险,并且接连给所有在自己公司开户的投资者公开信,预言:风险已经不可控,将结算后主动歇业
而这一行为立刻就上了新闻,因为在台湾投资界,这家投资公司已经变得相当有名。然而那家投资公司不顾外界的非议,坚持结束证券业务,并且在媒体上公开呼吁台湾政府和股民恢复冷静
这效果有多少并不知道,反正当时骂骂咧咧拿钱走的大爷大妈们几乎转身就到其他投资公司开户,想要继续这场盛宴。而在台湾的股评节目中,嘉宾也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嘲笑,甚至编写了不少的段子。
然而1990年2月刚过,台币升值已趋缓,同时贸易顺差也未再度走高,终结了万点不是梦万点是安全的幻想,成为台股大多头谱下休止符,被视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为空头下杀找到了借口。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现在已经是万点之下。而且荆建还知道,这场股灾要一直延续跌8个多月,一直到2485点才会止住。并且以后将会多年在低点徘徊不前。
到了这时候,许多人在回想起之前的警告,并且赢得了一片赞誉声。虽然像塞丽娜这样的美国太太小姐团并不怕好像灰孙子那般的台湾当局,但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那还是相当值得的。尤其是现在这样的名利双收。
亲爱的。谈起投资,塞丽娜就变得双眼冒光,这次你们中国的人民币也赚了不少耶?我们天使基金专门面对东方市场的组合投资3,去年的盈利超过了150。就是你收的那20的手续费太欺负人。别忘了,你也是天使投资的合伙人之一哦?
呵呵。小财迷。荆建笑骂,愿意拿出美元换人民币的,只需要20的手续费,想要多少人民币,我就能拿出多少。
我就是这么说说嘛。塞丽娜在荆建的怀中滚着撒娇,喂,这次找我,是不是有新项目啦?
确实有新项目,石油期货,短期内会大涨?
啊?塞丽娜一下子直起身子,石油价格已经低迷许久,长期在14美元左右徘徊。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说说吗?
当然,我们是合伙人嘛。荆建微笑道,我认为中东政治局面将会失衡,未来六个月内将会发生一场战争。油价将短期上涨到30美元以上。关键是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边境纠纷。我认为伊拉克那个强人很可能会对科威特动手。塞丽娜,你国务院的朋友多,应该也能得到那方面的消息吧?
第668章不受控制
这次萨达姆带来的石油价格波动,荆建并不准备亲自出手。树大招风,再加上资金已经相当庞大,需要有华尔街和伦敦金融街根深蒂固关系的帮助,因此就选择了平田财团和塞丽娜的天使基金会的合作。而荆建自己在美国香港的账户中,只留下了少部分的资金。
而这样大规模的布局,资金的调拨和期货的建仓都是相当繁复。因此在新年以来,荆建的资金就开始慢慢的集中和转移。到目前为止,基本已经是布局完成。万事俱备,就盼着伊拉克头发昏,科威特领盒饭了。
当然,现在荆建的资金量已经不可能大规模的杠杆操作。说句笑话,虽然这次行动中,荆建的资金量仅仅是个小头,只不过有全部抽调的流动资金三四亿美元,但平田财团天使基金会,还有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总共集中的已经有几十亿美元。如果再来个10倍杠杆的话,那就是几百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几百亿美元,先不说有没有人与你对冲,光有这笔庞大的资金,地球上的那些中小国家基本都可以被你颠覆了。你都能操纵国家的政权更迭了,还费那个鸟劲去等待一场战争吗?
反正荆建按部就班的做好了准备,似乎一切都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然而就是那么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使得命运开始逐渐不受控制。
首先就是杰顿打来了电话,属于某种例常通知:先生,石化厂项目的启动预算已经超过200万美元,是否需要增加预算?
这么快?荆建大感意外。虽说在那200万美元中,已经把那三位邀请的美国石油专家的费用列入其内,但剩下的也有好几百万人民币啊?这笔钱无非用在迎来送往上,而且石化厂项目同样已经停摆,就算用在海天盛筵上都用不完啊?
也许知道荆建的疑惑,杰顿就详细解释道:先生,谈判一直没有正式结束,而且我们也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资料。邀请的中国专家,资料搜集费,还有谈判组的经费,这些根本就节省不下来。我就是想得到个明确的指令,是追加经费继续谈下去呢?还是索性终止呢?
荆建明白了杰顿的苦恼。既然中方一直在谈谈停停,水井公司起码也要装模作样啊?又不见得在谈判的时候,自己这边根本就没有懂行的专家,也拿不出基本的资料。而准备这一些,全都需要花钱。
略微考虑了一会儿,荆建断然决定道:通知中方,停止谈判。
理由呢?杰顿问道。虽然明知道中国方面是把自己当成备胎,并且基本上不会批准这个项目,但总需要个合适的理由,可以让双方有台阶可下。
告诉他们截止的时间已到,只能表示遗憾。本着对双方都是负责任的态度,结束这个项目。注意:不是暂停,而是结束。后面再说几句冠冕堂皇的套话,别把关系搞僵,这你应该会吧?
放心,交给我吧!
荆建的意思就是好合好散,拿出的也是个万金油理由。既然中国政府选择了王咏庆,那就没必要一直吊着了。而且他的资金同样已经转移到其他的项目,万一谈判来了个弄假成真,那倒真的是玩大条了,哪里来钱继续这个二十几亿美元的大项目呢?
既然已经有了决定,杰顿那边就好办了。没多久,中方就收到一份正式公文:鉴于谈判迟迟不能突破,本公司将投入到另外的项目中,石化厂项目决定友好的结束。希望未来能有继续合作的机会,并且对此次贵方的努力表示感谢
无论是荆建,还是杰顿,他们都认为这是件正常不过的小事。本来看中方的态度,就是那种想拒绝,但又羞答答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意思,现在既然自己主动挑明,那还不是正中下怀,大松一口气吗?
然而根本没想到,拿到那份公文后,各部门的官员非但没有大松一口气,而是大为震动。
我们把整件事从头到尾的捋一捋:原先为了吸引王咏庆的投资,或者说为了王咏庆海沧计划赚取超额利润,中方同意终止其他石化项目的审批,就为王咏庆一家服务。这时候荆建突然跳了出来,上眼药不说,还提供了一个水井的石化项目。为此,中方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海沧计划优先,给水井公司一个安慰奖后,放弃水井计划。
然后就是泄密事件。中方突然发现台湾的舆论喧哗,海沧计划出现了波澜,这一下,就有些举棋不定了。之前全面支持王咏庆的做法确实太过孤注一掷,中方担心王咏庆万一反悔的话,那中国整个石化产业的发展都会大受影响。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海沧计划优先。不过这次对水井计划的态度稍稍有些改变,于是就选择这继续谈判,万一王咏庆那边的计划流产的话,那么这边的水井还能顶上。也就是说,多了一个备选项,也多了一层保险。
而荆建和水井公司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泄密事件,也根本不知道态度已经转变。他们还以为自己已经没戏,于是干脆利落的决定放弃,并且通知中方自己的决定。
可以想象,原先中方多少还有着一种心理安慰,最最差的结果,水井的那个三十万吨乙烯项目总会有的吧?没想到现在突然飞走了?居然飞走了?这一下子,就让中方是方寸大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部门的负责人立刻被召集起来,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具体的情况我已经介绍过了。今天的闭门会议一定要拿出一个方案,会议一结束,我将向首长做专题汇报。有两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首先我们要决定选择哪一家?其次是四化建设不可能遥遥无期的等待,我们要拿出个具体的时间表!
第669章介绍情况
会场中烟雾腾腾。首先听了关于海沧计划的内容后,接着就轮到于筑汇报。他打开面前的笔记本,稳了稳情绪,在这么高层次的会议中发言,对于筑来说还是第一次。
然而还没等于筑说话,主持会议的领导就开口打断:等等,我突然发现,为什么这两个石化项目,负责谈判的都是总后的新兴集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应该是建设单位,并不是主管部委。我倒要听听,这究竟是何道理?
说到最后,领导已经敲击着桌子,显得相当的愤怒。而计委化工部几个相关部委的代表都已经额头冒汗。他们同样是相当委屈,海沧计划中的台塑,几乎所有的设备技术都来自台湾,对大陆的根本就不屑一顾,至多代加工些运输不便技术含量低的管道球罐。如此一来,主要工作当然是由新兴集团联络喽?
至于水井?本来就是低层次的联系,甚至负责谈判的都仅仅是新兴集团某位处长。都已经内定放弃了,那还需要什么部委专家?谁会预料到现在会情况突变,突然会变成这样啊?
压抑住怒火,领导环视着全场:会议中不追究责任,其他的一切等会后再说。是小于吧?你开始吧!话里的意思,会后肯定会追究某些人玩忽职守的责任。
于筑同样是背心是汗,这雷霆震怒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住的。就算你有千条万般理由,在发怒的领导面前敢辩解吗?再次稳了稳情绪: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在去年12月下旬加入到901工程的工作组。后来通过关系,得知沪江有家美资外企水井集团同样对石化厂项目有兴趣
小于同志。那位领导再次打断道,说详细点,你知道的所有细节,除了保密的部分,全都给我详详细细的说清楚。今天的会议没有预设时间。什么时候有结果,就什么时候结束!
是,首长。于筑连忙点头,我加入工作组以后,通过化工部得知有位刚毕业的京大化工专业博士生,而且曾经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国外的时候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查克利教授,国内博导是朱国良朱老,因此就想借调他加入到901工程。没想到上门拜访后,他当面婉拒了。
哦?还有人拒绝?那位领导瞪大眼,他一肚子的邪火正无处可发呢。
于筑连忙解释道:倒是有原因的。那位同志当时在京影有工作。
有工作?京影?一个学化学的到京影干嘛?
其实说出来大家可能都知道,他就是荆建荆导,就是拿过奥斯卡奖的那位导演。
轰会场中到处是议论纷纷。那位领导敲了敲桌子,这才安静下来。
于筑继续道:虽然荆导当时婉拒了,我们都知道他要导演那部中美合作的电影,但他还是相当热心,为我介绍了他在美国认识的一位投资商,也就是水井集团的总经理杰顿先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