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一旁的画儿还以为自己做的午膳有多少吃,一双眼睛都开心的弯成月牙了。
“画儿,我要出门一趟,察勘县境河流水量,可能回来很晚,晚上就不用等我吃饭了。”用过午膳后,朱平安打了一个饱嗝,对一旁的画儿说到。
“姑爷,外面下着雨呢,这个时候去河边多危险啊,等天晴了再去多好啊。”画儿一脸担心的说道,还很贴心的给朱平安提了一个建议。
你个笨妞还真是个人才。
天晴了再去?!黄花菜都凉了。
朱平安忍不住伸手弹了画儿脑门一下,画儿捂着脑门委屈的看了朱平安一眼。
“姑爷,你可要注意安全,河边滑,就远远的看就行了。要是真要去,就让大刀哥他们下去”
画儿是典型的封建女生,浓厚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一秒后就忘了被朱平安弹脑门儿的事情了,颠颠儿的取来蓑衣给朱平安披上,转着圈的帮朱平安将蓑衣整理妥当,还垫着小脚,给朱平安戴上斗笠。
顺手将刘大刀他们给卖了干干净净。
“阿嚏”
正在县衙牢房值守的刘大刀忽然打了一个喷嚏,莫名其妙的揉了揉鼻子。
“哈哈,刀哥,我就说天凉了让你多穿件衣服,你还不信,快干了这碗酒吧,暖暖身子。”旁边的衙役趁机给刘大刀倒了一碗酒,笑着说道。
他们在班房支了一张桌子,上面摆着几样简单小菜,花生米,凉拌豆芽,一碗冒着热气的菘菜炖豆腐,还有一碟充大梁的下水,另外还有一坛浊酒。
小菜小酒,这是朱平安给县衙牢房的福利。酒是低度粮食酒,一天就一坛,绝对不会喝醉,如果多喝的话,是要受处分的。牢房比较阴冷,喝点小酒,可以有效防范风湿、关节炎等职业病。没花几个大钱,但是却赢得了底下人的人心。
朱平安伸开胳膊,享受画儿帮穿蓑衣服侍。
朱平安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但是耐不住画儿的眼神,只要她在跟前,你不要让她服侍,就跟欺负了她似的,朱平安无奈只好学着习惯了画儿的服侍。
当然,这些服侍只是基本的,什么帮着布菜、洗脚之类的,朱平安是坚持不让的。
朱平安一边享受着画儿的服侍,一边嗅着画儿身上散发的淡淡香味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这该死的封建社会,还真是一个让人沉醉的时代。
在画儿垫着小脚给朱平安◇零零看书网◆戴斗笠的时候,朱平安一低头,无意瞥了一眼。
怪不得这笨丫头刚才会误会。
“画儿,我走了,晚饭不用等我。”
穿好蓑衣,朱平安临走又交代了画儿一声,免得这个笨丫头傻傻的等他回来。
“姑爷要早点回来哦,实在晚一点也没关系,一定要平安哦”
画儿在门口挥着小手,看着朱平安的背影,自言自语似的低声呢喃道。
朱平安出门后,先去县衙交代了张童生、刘夫子他们看好县衙,然后去班房叫了刘牧,又陆续从牢房等地叫上了刘大刀、刘大锤等几人。
他们身手好,做事负责,又惯是跟在自己身边的。朱平安出行,习惯带上他们。
刘牧他们几个都是,朱平安叫他们,他们穿上蓑衣就跟着朱平安出门,也没问去哪,去干什么。一直到出了县衙,刘牧他们才问去哪里。
“最近连续五天了,连续下雨,降雨量不小了,我有点不放心,先在县城走一圈,接下来去下面各乡镇、各大小河流、水库看看,看看有无水涝灾害隐患。”朱平安一边走一边说道。
不愧是公子,目光长远,又有责任,刘牧等人顿时对朱平安投上了敬佩的目光。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感慨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因为连绵下雨,县城干道上行人稀少,街道两侧的店铺不少都打烊了,即便开着的店铺也都冷冷清清,行人少,生意自然冷清,仿佛被遗忘了似的。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家猫着呢。
突然,街道上出现了一行七人的身影,这让营业中的店铺掌柜、伙计都激动了起来。
街上多半个时辰都不见一个人影,现在突然出现了七个人,他们如何不激动呢。
“客官,客官,里面请咧您呢。”
无所事事了小半天的伙计,激动的站在食肆店门口热情的吆喝了起来。
行人是不是来店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想背锅,省的掌柜的将生意不好的锅,扣在自己头上。
老天爷连续下了五天雨了,老少爷们都在家里猫着,没人出门,店里的生◇零零看书网◆意自然不好了。这是老天爷不赏饭吃,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掌柜的这也想赖我,我方才不过是坐了一会,掌柜的就给了我好几个白眼了。
所以,远远看到街上有行人,还是一行七人,店伙计就急忙出来表现了。
让店伙计激动的是,他这一吆喝,那七个行人还真就奔着他们店来了。
“客官里面请,外面下着雨,快进店里避避雨,歇歇脚。”店伙计激动地招呼。
走进了,店伙计才看清楚,这领头的是个少年,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微笑着对自己点了点头,先是在门口将蓑衣斗笠的雨水抖掉,方进了店铺。
少年走进店铺,摘下斗笠,微微笑了笑,对店小二说道,“小哥,店里有烙饼没有,有的话,给我们来上三十张,用防水的油纸给我们包起来。哦,对了,有腌菜疙瘩的话,也给我来半斤,切丝,用油纸一并包起来。”
大明的烙饼用料十足,三十张烙饼足够七人两餐之用了。半斤腌菜疙瘩丝,也足够佐饼了。
“有,有,有。客官请坐,烙饼和腌菜丝稍候就送来。”店伙计连声应道。
店伙计在去后厨传话准备烙饼和腌菜丝的时候,心里觉的这一行客人奇怪啊,竟然要三十张烙饼,还要腌菜疙瘩,好像是要出远门似的。
现在外面正下着雨呢,还要出远门?!
店伙计忍不住摇了摇头。
因为食肆店里没什么生意,后厨做饼速度很快,一行七人等了盏茶时间,烙饼和腌菜丝就已经做好了。按着少年的吩咐,用油纸包了起来。
“烙饼三文一张,腌菜丝半斤十文,诚惠一百文。因为客官要的饼多,我们店里额外赠送了客官两张油饼。”店伙计将烙饼和腌菜丝交给了少年。
“多谢。”少年微笑着拱了拱手,从袖子里取出一钱碎银子交给了店伙计。
“谢谢客官。客官吃好再来。”
做成了一单生意,店伙计笑靥如花,这下不用担心再遭掌柜的白眼了吧。
如是想着,店伙计悄悄的瞥了一眼掌柜的,愕然发现掌柜的正直勾勾的看着自己这边,那眼神激动的就跟饿了三天终于看到了吃的似的,眼球都快要凸出来了。
不就是一钱银子嘛,你至于见钱眼开成这样吗?这贪财的周扒皮!
店伙计瞬间对掌柜的无语了。
下一秒,就看到半天没挪过窝的掌柜,以跟他肥胖身躯不相符的敏捷速度,从柜台前跑了出来,径直朝自己跑了过来,一脸的激动不已。
不是吧?!掌柜的也真是的,我还能贪了这一钱碎银子不成?!
店伙计更是无语了。
再下一秒,店伙计错愕的发现掌柜的竟然从自己跟前跑过去了,看都没看自己一眼,也没看自己手里的碎银子,一路小跑停到少年客官跟前。
“县尊,您是县尊吧?”掌柜的激动的问道,少年刚进门时,他扫了一眼,没太注意,店伙计收银子时,他习惯性的盯着,省的店伙计私藏,这一看不要紧,愕然发现这少年客官怎么长的像县尊啊,越看越像。
再一看身后的六人,一眼认出了其中一人,那不是捕头刘大刀吗?顿时确定,那少年就是知县大老爷。知县大老爷来我店里买烙饼了,掌柜的如何能不激动呢。
什么?县尊?!
店伙计不由吃惊的张大了嘴巴,转头看向已经走到门口的少年客官。
被人认出身份后,朱平安也没有否认,微微笑着向食肆掌柜拱了拱手。
“你这贪财的憨货,连县尊的银子都收。”
掌柜的扭头骂了店伙计一声,一手将碎银子抢了过来,要交还给朱平安。
贪财贪到恨不得将路过蚂蚁搬运的米粒都扣下的掌柜的,竟然不收银子?!这还是那个周扒皮吗?!
店伙计诧异的张大了嘴巴,仿佛不认识了掌柜的似的。
“呵呵,掌柜的要当众行贿不成?”朱平安固辞不受,笑着打趣道。
“县尊,您在倭寇手中救了我们靖南全体百姓,又为我们老百姓请命,减免了赋税,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掌柜的解释道。
“我不过是履职而已。”朱平安摇了摇头,坚持不受。
掌柜的又努力几次,终是没能成功,没得办法,只好将银子收了起来。
“县尊,外面还下着雨呢,您这是要出远门吗?”掌柜的好奇的问道。
“这几日连续下雨,降雨量不小了,我们公子担心有水涝隐患,带我们去下面各乡镇大小河流、水库勘查,排查隐患。”刘大刀替朱平安回道。
等到朱平安一行消失在风雨中,掌柜站在门口对店伙计感慨不已,“看到没,这就是咱们知县大老爷。让你来店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多好啊,你还磨磨唧唧。瞧瞧咱们知县大老爷,多金贵的人啊,就带了烙饼和腌菜,冒雨去外面勘查河流、水库,排查隐患,多遭罪啊。”
店伙计被掌柜的骂了太多次,这是他第一次被骂而心里没有怨言。
是啊,外面密雨如丝,知县大老爷带着烙饼咸菜,冒雨去荒郊野外查勘水情,我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查勘水情
这家食肆距离县衙不远,上次儿媳“不孝”婆婆案,刘大刀就是在他家买的两碗长寿面。出了食肆,朱平安领着刘大刀等人冒雨查勘城内排水沟渠及积水情况。
靖南是一个老旧县城,从建城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工程,不是什么豆腐渣工程,可是排水沟渠也面临着老化问题,铺设沟渠的青砖、青石板老化、损毁情况严重,沟渠被泥土、草木以及生活垃圾堵塞的情况也不容易乐观,现在仅是勉勉强强维持排水功能而已。
现在的降雨量还在排水沟渠承受范围之内,县城内的积水还不多,只有一些低洼路段存有积水。如果降雨量加大的话,沟渠就难以承担排水任务了。
这是一个隐患。
朱平安将其记在了心中,接着又带着刘牧等人去东门,着重检查了县城往外的排水口。
靖南县城的地势,总体上呈西高东低,故而县城的排水口集中在县城东门。排水口是用天然巨型青石垒砌而成,呈倒梯形,分为三层,每层有6个方形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长五十厘米,宽四十厘米左右。靖南县城的积水由西汇集而来,经过东城门排出城外,注入城外的三里河。
排水口也是古董了,好在巨型青石坚固,虽历经岁月洗礼,但依旧坚固。
不过,十八个排水口,有六个被淤泥、草木、垃圾堵塞了,排水不够通畅。
“公子,我来,我来。”
看到朱平安要涉水过去疏通堵塞物,刘大刀、刘大锤等人已经手脚麻利的卷起裤腿,抢着先下水了,水深刚刚到他们膝盖,涉水至排水口,用木棍将堵塞物捅了出来。
疏通之后,排水口一泄如注。
查看完靖南县城后,朱平安一行沿着城外的排水沟,往三里河而去。
由于连日下雨,三里河的水量比往日丰沛了不少。
朱平安站在河堤上,瞭望了片刻,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问题不少啊。
首先是占用河滩现象严重。河岸两侧的田地占用河滩,围河造田,一块块田地如侵略者一样,侵占了河滩,为了更好的种植,将河滩破坏的不像样子。
其次是堤坝隐患。为了方便引水浇地,三里河的堤坝有多处被人为挖了口子。朱平安粗略数了一下,短短一里左右的长度,就有十七八处口子。
现在三里河的水量还不算大,这些口子看着没什么影响,可是若等水量没过了河滩,这些口子就成了溃堤之蚁穴,洪水由此长驱直入,吞噬村庄、县城。
除此外,朱平安还发现堤坝有被挖堤取土的痕迹,好好的堤坝被向里挖了一个坑一个坑的,虽然堤坝没有被挖透,可是堤坝的稳定性、坚固性被破坏严重......
蚁穴能溃千里之堤,如此千疮百孔的堤坝,如何能抵挡威不可测的洪水呢。
因小失大,因私废公。
唉......
朱平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走,去丰永水库看看。”朱平安领着刘牧等人从三里河,转而向丰永水库。
丰永水库是靖南的生命线,不仅给靖南提供丰富的饮水,还养育了周围数千顷水田,上万亩农田得以灌溉,靖南的农业离不开丰永水库。
丰永水库位于深山之中,道路难行,泥泞不堪,朱平安等人不得不折木为拐,艰难前行。行至半途,有溪水蔓延,没过了石桥,看不清道路,再往前不知还有多少类似场景,为了安全起见,朱平安不得决定后退,折而回返,在山脚村落找了一位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向导,由其带领去丰永水库。
向导经常上山砍柴,熟悉山里的一草一木。虽然溪水蔓延没过了石桥,但是向导依然精准的探知石桥所在,领着朱平安一行涉水沿着石桥走了过去。
往前里许,又遇险情,滑坡堵塞道路,所幸有向导带路,通过一条隐蔽的小路绕行,虽然道路湿滑难行,但是一路有惊无险的平安通过。
等走到丰永水库的时候,朱平安一行人宛若从泥水中捞出来一样,浑身上下几乎都湿透了,衣服被草木划破了好几个口子,沾满了草屑、泥巴。
到达目的地后,朱平安将烙饼、咸菜给刘大刀他们和向导一分,一边就着咸菜吃着烙饼,一边查看起了丰永水库。幸亏有油纸包着,烙饼虽然也被雨水、河水泡发了些,但是泥土等赃物都被隔绝在油纸外了,尚能入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