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徐贵相被逼得节节后退,长枪始终施展不开,而这阶梯就是正常往下走




第646章 衡阳郡王
    离开了正堂,天却还未全亮,王彦便返回房间休息,等他醒来时,已经到了上午。最新最快更新

    “现在什么时辰”王彦从床上坐起,一旁亲卫已经打好了洗漱的热水。

    “相公,此刻已经巳时一刻。”侍卫将热水端过来,边走边答道。

    这回广南几日,他耗费的心力不比在战场上少,而脑子用多后,整个人便难免睡不够。王彦拿起热毛巾,洗了手脸又用盐水漱过口,才穿好鞋袜站起身来。

    “卑职让人去热热饭菜。”亲卫又道。

    王彦嗯了一声,点点头,而后按着有些迷糊的脑袋走到屋外,吩咐另一人取把刀来,就在院子里耍了起来。

    这刚浑身发热,挥舞的带劲,余太初便按着战刀急急忙忙的来到院中,边走边大声喊道:“相公,卑职有事禀告!”

    王彦只好将战刀丢给亲卫,拍了拍手,“什么事情”

    “两件事,一件坏事,一件大喜事,相公先听哪件”余太初笑道。

    见他的模样,王彦大概能猜出是什么大喜,但这坏事却猜不出来,他边往回走边说道:“先说坏的。”

    “回禀相公,坏的是黔国公沐天波刚送到朝廷的军报,孙可望在云南坐大,黔国公被赶出云南了。”余太初跟在王彦身后说道。

    王彦听罢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到了房里自己到了杯茶,喝了个见底,思绪才清楚一些。

    这时他有点不相信的问道,“沐天波被赶出云南呢”

    “是的,孙可望、艾能奇打着助剿,为沐氏复仇的旗号进入云南,黔国公觉得可以利用,便资助了一些兵马和粮草,没想到孙可望手下极为能打,又用了些计谋,居然占据了昆明,俘虏了沙定州。黔国公听了自然大喜,连忙让孙可望将沙定州押到楚雄,但谁知孙可望不肯,反而让黔国公去昆明,黔国公没有生疑,结果人一出楚雄,还没走到昆明,就被告知楚雄被孙可望偷袭,他失了巢穴,现在是弄得无家可归。”余太初说道。

    在万县战役时,孙可望带着千把号人,脱离战场,没想到他还真如猛虎入林,在云南这个偏远之地,搅起了一阵妖风。

    王彦当时也是没有功夫去追捕,再加上孙可望那点人,估计连个大点的土司都打不过,便也没太在意,但他没想到,这才几个月的时间,怎么连沐天波都被赶出云南呢孙可望怎么会有这样的实力

    “现在云南怎么样沙定州被杀了没”王彦问道。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回相公,此时孙可望假号秦王,地盘有五六个府,人马已经扩充到几万,具体多少尚不清楚。”余太初回想道:“至于沙定州据说并没有被杀,反而被孙可望封为镇南王。目前就只有这些消息,具体的还要等军报过来才能知道。”

    王彦听后,心里便明白过来,这估计是孙可望俘虏沙定洲后,两人达成了什么龌龊,反过来把沐天波给坑了,不然孙可望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能力击败两强。

    孙可望虽然是大西的四王之首,但在王彦眼中却不算什么,也没给予多少重视,以至于他几乎忘了这茬,但这一下却让王彦重新审视起来。

    他这拉一派打一派,手法贼溜,而且他当初不愿意被收编,可见野心不小,等他整顿了云南,那沙定洲估计也活不长。

     



第647章 喜事连连
    历史上异姓王的出现,特别是王朝的中后期,基本上也预示这王朝的衰落。

    王彦受封为衡阳郡王,除了成祖年间归附过来的蒙古王子先土干外,他算是独一份,顿时朝野震动,反映不一。

    文臣中不乏抱着祖制不放,大为不满之人,也有心思活泛,见楚党势大决定投靠之辈,而对于武臣而言,除了王彦节制的五省内,一些小军阀如丧考妣外,对于金声桓、郑成功而言,这也并不是什么坏消息,王彦撬动了异姓不封王的祖制,也让他们也有了一份幻想,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明承元制,皇权独大,太祖号称“奉天法祖”,加上早期思想禁锢,中后期虽然逐渐解禁,但祖训力量依然强大。

    太祖虽未明言,但大明确实有异性不封王的传统,先土干乃蒙古王子,那是特例,开国后所有的汉人王爵,都是死后追封,不少人便认为王相得了这个王爵,怕是也离死不远了。

    王彦心里却很清楚,就算不封王,他也离死不远了,此时他早就没有回头路,而封王能进一步加强他的势力,凝聚人心,自然必须争取。

    如今他的势力还远远不够,最起码实际掌控的地区,也就只是两广,川东,而且经营的时间并不长久,再加上老丈人的湖北,他根基实际还比较浅薄,特别是在朝堂上并不具备优势,所以此时他还需要隐忍,尽量与皇帝达成妥协,不然若是内讧,一旦万元吉、金声桓、堵胤锡、郑成功站在皇帝一边,那多尔衮就该摆酒庆贺了。

    封王是件大事,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又一次耗动了所谓的祖制,松动了皇权。

    十月底,楚国公府换上了衡阳郡王的金漆大匾,府门前的瑞兽,王府的铜钉大门,按着规制一一更换,王彦于府中设宴,凡是故旧同僚,麾下将佐,都云集府上,席开一百多桌,除了在外镇守的几员大将不能到场以外,其他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

    不过其中也有例外,左懋弟、陈子壮、苏观生等阁臣虽然受到了王彦的邀请,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出席,左懋弟到是有礼送到,但向陈子壮、何吾驺、苏观生不仅人未到,礼也没有送来。

    这让王彦手下的人很不高兴,郡王请你,那是抬举,有人想来还没机会哩!

    王彦对此却微微一笑,他能理解,若是满朝文武都往他府上来道贺,皇帝怎么想呢这样其实很好,让皇帝至少觉得形势不那么紧迫,免得又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这天王彦高兴,喝得多了些,等次日醒来,以是日上三竿。

    作为国朝大臣,即便是没有战争的日子礼,也是不得清闲的,眼下王彦虽在广京,但是依然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这近期他便要与苏观生谈一谈,还有满清的使者已经到了泉州,这几日就要到广京,怎么应对,什么态度,几个阁老也要会面商谈,此外云南的问题,还有年底了,朝廷欠五德商号,五德商号又欠广南诸商的银钱,也要将第一批款项还完,这事情可谓一件接一件,让人不得清闲。

    事虽繁杂,但王彦这几日也是忙中抽闲,没有将心思完全放在朝局和外部变化上,而同王府众人一起,将注意力放在了许嫣嫣身上。

    从王彦回到广京开始,便被告知许嫣嫣已经有了要生了的迹象,王彦这几日都是特意将公务带回王府处理,以便陪伴左右,可是这一连几日过去,却毫无动静,而他事物又繁忙,这天清早便又去了军



第648章 儿女双全
    王彦离开广南近半年,他十分关心军器监打造了多少器械,此时正在宋应星、宋应升两兄弟的陪同下,带着一众官员查看库房。

    “铁人甲才八百套,将官都不够啊!”王彦摸了摸一套鳞甲,然后又放下,随口问道:“鲁密铳造了多少”

    按着他三级的构想,五忠军作为最高一级,精锐的锐士,今后不仅在士卒素质上要超过地方镇兵,而且在装备上也要最好。

    此时王彦构想中还要建立几支尖兵,如无当飞军,如陷阵营,如金国的拐子马,他目前构思的就有铁人军、横冲马军、克胜铳兵。

    这每一支都要配备精良的器械,但兵器坊打造器械的速度实在太慢、太慢了。

    宋应星主要管理制造,宋应升管理库房,他从身后书吏手中接过账簿,翻开后回道:“回禀殿下,鲁密铳库房中现有四千三百零七杆,鸟铳有一万零八百支。”

    这连军队的损耗都补不上,更加别说装备新幕的大军了,王彦微微皱眉道:“是银钱不够吗”

    这回换宋应星回答,他负责铸造和监督质量,“回禀殿下,并非银钱不够,殿下从广南诸商手中借银百万,现在大多还存在五德商号的账上,主要是工匠不够,作坊规模太小。最新最快更新”

    两侧的货架上,摆满了一根根漆黑的铳杆,王彦边走边问道:“可想过什么办法扩大规模”

    “卑职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将刀枪、战袄等物让给民间作坊来做,将这批工匠腾出来集中铸造火器,二是招募学徒,不过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中国历代,除了蒙元,民间不禁刀剑,当然大规模打造那就有问题了。

    湖广那边工匠人手不足,也将一些简单的东西交给民间来做,广南之前也有一部分东西由民间来做,但是这直接将大规模的刀剑、战甲让民间来做,还是有些不妥。

    王彦问道:“民间既然有作坊,那就说明有匠人,为何不招募进军器监呢”

    宋应星解释道:“殿下,这是因为按着规定,进了军器监,就得入匠籍,他们给外面的作坊做事,却不用入籍,所以方才卑职说军器监很难吸纳新的匠人,而从江南北方逃过来的匠人,在民间就能找到事做,也不愿意主动归籍。朝廷资料档案以丢失,他们也正好摆脱身份,我们也不好直接抓捕,毕竟已经无法分辨哪些人是匠籍,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为民间作坊效力。”

    王彦有些明白,士农工商,他一直觉得应该一视同仁,笼统的将人归为一籍,划成一类,失去流动性,将如一潭死水,十分不妥,就向明初的卫所发展到最后就是一团没有希望的死水。

    眼下匠籍在民间和朝野都认为是贱籍,而广南商业有发达,手艺人很容易找个工作过活,为什么要加入匠籍呢

    王彦想明白这一点,那目前就只能钻大明律的空子,他再写折子同几位阁老议一议了。

    “兵器、战袄可以交给民间作坊,不过必须要进行监督,而且不能什么人都可以做,须要设立门槛”王彦说着,心里忽然一动,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此事孤亲自操作,你们暂时别分摊下去。”

    这兵器制作耗费巨大,民间作坊接到单子几乎稳赚不赔,这可是官商勾结的好机会,与其让别人拿去,还不如交给他信得过的商人,让他们这个利益集团更为紧密。

    “卑职知晓!”

    王彦随即挥挥手,“去炮场看看!”

    &



第649章 苏观生
    衡阳王府,王彦刚封郡王,喜气还没过去,许娘子又诞下一男一女,可谓好事成双,让整个王府充满了喜气。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王彦也陪着乐了好些天,但转眼就到了丁亥年底,隆武三年马上就要过完,各种事务堆积,让他终究不能清闲。

    清晨何枝枝为王彦穿好朝服,王彦便赶往行朝参与早朝,然后便到了文渊阁。

    一进门,一楼的员外郎,舍人们立刻停下手头工作,躬身作揖行礼,“殿下!”

    王彦挥了挥,示意他们各干各的不用在意他,便就直接上楼,来到二楼大学士办公的场所。

    他没有进自己的隔间,而是在议事厅里坐下,整个厅堂的布置,比他离开时已经丰富了许多,正中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为民父母”,看字迹该是出自皇帝手笔。

    匾额下面是一副字,内容是《颁令箴》,此篇出于后蜀,后来宋太宗将《颁令箴》缩写为四句十六字,便是著名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幅字挂在这里,也是警示诸臣之用。

    在字的两侧,则是两个大青花,在下面就是一套古香古色的红木卓椅,摆在两侧,厅堂中间则是一个大沙盘,乃大明山川地理,两侧的墙壁上,也挂着两幅图,一是万国图志,一是南洋海图。

    这沙盘是王彦让宋应星弄好了送来,山川地理,城池,局势一目了然,十分巨大,两幅图则是他从澳门带出来的私藏。

    王彦走道一角坐下,小吏给他点上檀香,上好茶水,便被他打发离去。

    不多时,苏观生首先上楼,直接往自己的隔间而去,王彦并不常来文渊阁,他见苏观生没注意到他,便起身开口唤道:“苏阁老!”

    苏观生闻声微微一愣,扭头过来见是王彦,他眉头一皱,但还是走了过来,然后拱手道:“还没恭喜殿下喜得一子。”

    王彦伸手示意,便与他一同坐下,然后道:“阁老客气了。”

    苏观生也坐下,问道:“殿下今日怎么来文渊阁呢”

    两人靠着坐,在两者之间有个红木小桌,上面摆着方才小吏为他沏的一壶茶,王彦翻开一个小茶杯,提起精致的紫砂壶,为苏观生沏了一杯,推到他面前,然后说道:“孤之前给阁老写了封信,始终不见阁老回复,因而特意等候。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王彦在新兴县俘了豫王,他并不想与苏观生交恶,四处树敌,所以便给拥唐派大佬苏观生写了封信,大概就是豫王很好之类的话语。

    苏观生听了王彦的话,脸色一变,看了看四下无人,冷声说道:“殿下想怎么样”

    “这话该孤问阁老才是,阁老欲意何为”王彦端起茶杯,小抿一口,“豫王做出那样的举动,阁老不给孤一个解释吗”

    苏观生脸色一沉,沉默半响,叹了口气道:“唐王与我并没有挣对殿下的意思,我们的目标只是桂王,对殿下不利之举,乃豫王临时起意。”说道此处,苏观生却忽然盯着王彦道:“不过殿下护着桂王,确是何意如果殿下有意让桂王继统,那本阁便与殿下势不两立。”

    苏观生说完看着王彦,可王彦却没有马上回答,苏观生见此,心里却一慌,他方才一句已经有威胁之意,但脱口之后,又有些后悔,毕竟王彦势力强大,他并不想把王彦推到桂王一边,于是又调整语气道:“陛下封赏固然稽延,但殿下也不该拥桂,会让人误以为有曹瞒之心



第650章 清使北来
    王彦与苏观生正说着,一行人走上二楼,却是左懋弟等人过来。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王彦同苏观生对视一眼,默契的不再继续商谈,两人站起身与左懋弟几人互相见礼,左懋第等人也走过来在议事厅坐下。

    一时间,厅堂内便坐满了一众绯袍、玉带的大员,小吏立刻上来备好茶点。

    这时左懋弟便开说道:“殿下与苏阁部,方才谈些什么呢”

    苏观生没说话,王彦微微笑道:“没什么,苏阁老恭喜孤喜得一子哩。”

    “这确实是一喜。”左懋弟等人当下也一阵恭喜。

    王彦一边道谢,一边扫视了几人,见几位阁老都在,便问道:“左阁老,大伙儿这是”

    左懋弟微微笑道:“正好殿下也在,免得让人去请,何阁部就给殿下与苏阁部说一说吧。”

    听了这话,坐在对面的大学士何吾驺便起身拱了拱手说道:“本来准备在明天早朝上来讨论,但正好殿下在,便先议一议,大伙儿好先拿出个统一的意见出来。方才下朝后,本阁收到主客清吏司的禀告,建夷求和的使者已经在到了广州湾,等礼部批准后便要上岸。不知殿下与几位阁部怎么看”
1...157158159160161...358
猜你喜欢